绣球防风

( Xiù Qiú Fánɡ Fēnɡ )

别名: 白元参 , 蜜峰草 , 蜂窝花 , 包团草 , 小罗卜 , 月亮花 , 疙瘩草 , 指风草 , 绣球草 , 蜜蜂草 , 紫药

绣球防风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疏肝活血;被风明目;解毒。主妇女血瘀经闭;胁肋疼痛;小儿雀目青盲翳障;痈疽肿毒;杨梅结毒;疥癣;皮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破滞结郁气,舒肝气流结,破肝血,通经闭,祛风热,明目退翳。治小儿雀眼,白翳青盲,杀疳虫
2.《滇南本草图说》:治杨梅结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洗癞。
用药禁忌:
滇南本草》:肝虚者忌之。
附方:
①治小儿痞攻眼,一切眼疾: 绣球防风一两,蛤粉三钱(煅)。共研细末,每服五分,白羊肝三钱,竹刀破,入药在肝内,麻扎,瓦罐内水煎服。 (《滇南本草》)②治小儿肺炎绣球防风五钱。水煎服。③治痈肿毒: 鲜绣球防风一两,水煎服;或火烤取汁涂患处。④治皮疹: 鲜绣球防风煎水熏洗。 (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略带方形、长30-100cm,黄绿色,密被污黄以长硬毛,断面中心髓部似通草样。叶对生,暗绿色至绿褐色,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长4-9cm,宽1.2-1.8cm,边缘具锯齿及缘毛,两面被黄以短硬毛。花轮生于叶腋,近球状,直径1.5-2.5cm,苞片多数,花萼钟形,花冠唇形,多干革命缩。小坚果卵形,黑棕色,具浅网纹。气无,味辛、苦。
以色绿、不带根者为佳。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边、路旁、灌丛或草滩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或上部多扭曲,纤弱,全株密被污黄色倒向长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9cm,宽1-3cm,具疏锯齿,厚纸质,侧脉3-5对,叶柄短。轮伞花序腋生,球形,多花密集;花萼管状,先端膨大略折曲,呈10齿裂,裂片线形;花冠白色或紫色,与萼筒等长略伸出于萼筒,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长圆形,下唇较上唇长1.5倍,呈3裂状,中裂片倒梯形,先端2圆裂;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2室叉形;子房4裂,花柱柱状,柱头2裂。小坚果4枚,卵圆形,褐色而亮。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as ciliata benth.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切成长约1cm的小段,晒干。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滇南本草图说》: 绣球防风,其子同地草果为末,用黑羊肝煎汤,治小儿疳疾跟眦。

绣球防风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祛风散寒,健胃消食。根: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全草:外用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根、全草0.3~1两,或根研末每服0.5~1钱,全草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水煎熏洗患处。
性味:
苦、辛,温。
来源:
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leucas ciliata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或夏秋间采集,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绣球防风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破血通经,明目退翳,解毒消肿。治妇女血瘀经闭小儿雀目青盲翳障,痈疽肿毒。
①《滇南本草》:"破滞结郁气,舒肝气流结,破肝血,通经闭,祛风热,明目退翳。治小儿雀眼,白翳青盲,杀疳虫。"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杨梅结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洗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性味:
苦辛,凉。
①《滇南本草》:"味苦辛,性微寒。"
②《滇南本草图说》:"味苦淡,平,无毒。"
用药禁忌:
滇南本草》:"肝虚者忌之。"
附方:
①治小儿痞攻眼,一切眼疾:绣球防风一两,蛤粉三钱(煅)。共研细末,每服五分,白羊肝三钱,竹刀破,入药在肝内,麻扎,瓦罐内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小儿肺炎绣球防风五钱。水煎服。
③治痈肿毒:鲜绣球防风一两,水煎服;或火烤取汁涂患处。
④治皮疹:鲜绣球防风煎水熏洗。(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性状:
干燥全草,茎略带方形,黄绿色,密被污黄色长硬毛,切面中心髓部似通草样。叶绿色,多破碎,两面被毛,边缘有锯齿,花轮生于叶腋,如球状,直径约1.5~2.5厘米;苞片多数,花萼钟形,花冠唇形,多干缩。气无,味辛苦。以色绿不带根者为好。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附近荒坡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产于云南。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40厘米,全体密被污黄色倒向长毛。茎直立,略带方形,上部多二歧分枝。叶对生,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厘米,具疏锯齿,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稍淡,厚纸质;具短柄。花轮生于茎顶叶腋内;总苞片极多数,线形;萼管状钟形,先端10齿裂,裂片线形,绿白色,有脉10条,沿脉及裂片上均被长毛;花冠藏于萼内,2唇,上唇全缘,头盔状,下唇平坦,3裂,外面均被毛;雄蕊4,下面2枚较长,花药背着,橙黄色,花后转红色;子房4裂,花柱柱状,柱头2裂。小坚果4枚,卵状,长3毫米,果皮黑褐色而光亮,萼宿存。花期秋季。
本植物的根(绣球防风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全草。开花时采收,切成长约1厘米的小段,晒干。
出处:
滇南本草

“绣球防风” 相关论述

绣球防风(图缺),味苦、辛,性微温。入肝经,破肝家滞结郁气,舒肝气流结,破肝血,通经闭,祛风热,明目,退翳膜遮睛,治小儿雀眼、白翳青盲杀肝虫。但肝气实有郁结者可用,若肝虚者忌之。
奇方)小儿痞攻眼。雀眼、青盲(雀眼者,不有翳膜,只晚不见物),白翳遮睛。
绣球防风(一两) 蛤粉(六钱 )共为末,每服五分。白羊肝(三钱) 竹刀破开羊肝,将药入肝内,苎麻绑好,入瓦罐内煎吃,五服痊愈。忌盐。
──丛本卷上
绣球防风,味苦、淡,平,无毒。主治杨梅结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洗癞良。其子同地草果为末,用黑羊肝煎汤,治小儿疳积眼 最效。
──模板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