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中毒
( fengduzhongdu )
别名: 蜂螫伤 , 蜂蜇
西医
简介: |
是被蜂尾螫伤,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内所致。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甚或有头晕恶心等症的中毒性疾病。 |
病因: |
被激惹螫人者常为工蜜蜂和黄蜂(又名胡蜂或马蜂)。两者尾部均有一连于毒腺的螫针,工蜜蜂的螫针尚带倒钩,故螫针常残留伤口内。蜂毒内含蚁酸与溶血蛋白类物质,除引起溶血与出血外,尚有神经毒样作用。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各种蜂的蜂尾均生有毒刺,并与毒腺相通连,当蜂刺蜇时,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被大黄蜂刺蜇时,病情较重。土蜂蜇人机会较少。蜜蜂蜇人后,因其毒刺上有倒刺,故毒刺常留于皮肤内。 |
发病机理: |
各种蜂的蜂尾均生有毒刺,并与毒腺相通连,当蜂刺蜇时,毒腺中的毒素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被大黄蜂刺蜇时,病情较重。土蜂蜇人机会较少。蜜蜂蜇人后,因其毒刺上有倒刺,故毒刺常留于皮肤内。 |
诊断标准: |
蜂螫伤诊断标准: 1.蜜蜂或黄蜂刺螫史。 2.局部烧灼刺痒,发生红斑、丘疹、红肿及风团,中央被螫处有淤点,严重时可有水疱或大疱,引起剧痒及疼痛。 3.可发生头晕,恶心呕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痉挛、虚脱、心脏及呼吸麻痹,数小时内可引起死亡。 |
体征: |
经蜂刺蜇后,局部立即有明显的灼痛和瘙痒,很快红肿。刺蜇处有一小出血点,甚至水疱形成。对蜂毒无特殊敏感者,红肿在数小时后可消退。被少数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多数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偶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
疗效评定标准: |
蜂螫伤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取出蜂针,症状消失。 |
治疗: |
1。处理毒刺:蜂螫后应立即仔细检查蜇处皮肤有无折断的毒刺及有无附有毒腺的囊,可用镊子把毒刺小心拨出,毒腺囊不能用镊子挟取,以免挟破毒囊使毒液流人皮肤组织内,有时虽然毒囊无破损,但也可使毒汁挤人皮内引起严重反应。 2。中和毒汁:蜜蜂的毒汁为酸性,可局部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3%双氧水外搽,肥皂水洗;黄蜂毒汁为碱性,可涂搽醋酸,均可减轻疼痛。 3。局部处理:局部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白色洗剂以消散炎症,亦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如刺蜇处疼痛显著者,可在损害周围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或在蜇伤处皮下注射盐酸根碱溶液,30mg/次,可迅速止痛。另外,局部用1:20复方醋酸铝液冷湿敷或用冰袋敷可止痛、消肿。红肿严重伴有水疱渗液时,应用3%硼酸铝溶液湿敷,然后外用硼酸氧化锌糊剂。 5.全身用药:有全身反应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4~8mg,3次/日,口服。非那根25~50mg,3/日,口服等。或强的松10mg,3次/日,口服。疼痛剧烈者可服止痛药,有休克者应迅速抢救,可参考药物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重症及时用激素静脉滴注等抗休克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