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梗菜
( Shān Gěnɡ Cài )
别名: 水折菜 , 天竹七 , 对节白 , 水杨 , 柳 , 半边莲 , 大种半边莲 , 半边莲 , 水苋菜 , 苦菜 , 节节花 , 水白菜
山梗菜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肝硬腹水;朋肿;痈疽疔毒;蛇犬伤;蜂髯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
性味: |
味辛;性平;小毒 |
归经: |
归肺;肾经 |
各家论述: |
1.《东北药植志》:作利尿、催吐、泻下剂。2.《黑龙江中药》:根及全草:外用解毒,治疗蛇犬咬伤,疔疮、蜂螫。根:镇咳祛痰,煎水服,可治支气管炎。3.江西《中草药学》:清热解毒。 |
药理作用: |
山梗菜碱为中枢兴奋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衰竭,如新生儿窒息、麻醉药中毒等。其作用短暂,无蓄积性,可重复注射。其药理作用与烟碱颇为类似,它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剂量较大,则直接兴奋呼吸中枢;还能兴奋延脑的迷走中枢(引起心慢)、呕吐中枢,对神经节先兴奋后麻痹,对横纹肌有箭毒样作用,可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小量有祛痰作用,以往曾用以治呼吸道疾患(祛痰、兴奋呼吸等)。 |
化学成分: |
山梗菜全草含山梗菜碱(lobeline)等多种生物碱,另含山梗菜聚糖(sessilifolan),熊果酸(ursolic acid),二十九烷(nonacosane),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1]。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茎较粗壮,具多数白色细须根。茎直立。单叶互生,披针形,先端,边具细锯齿。总状花序生茎顶端,花萼钟状5裂;花冠深蓝色,近二唇形,上唇2全裂,下唇3裂,裂片长圆形,边缘密生白色缘毛。有时可见小蒴果。气微,味微苦。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或山坡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台湾、广西、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山梗菜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状茎直立,生多数须根。茎圆柱状,通常不分枝,无毛。叶螺旋状排列,在茎的中上部,较密集;无柄;叶片厚纸质,宽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5-5.5cm,宽3-16m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总状花序顶生,长8-35cm,无毛;苞片叶状,窄披针形,比花短;花梗长5-12mm,花萼筒杯状钟形,长约4mm,无毛,花冠蓝紫色,长2.5-3cm,近二唇形,外面无毛,内面具长柔毛,上唇2裂长匙形,下唇3裂片椭圆形,裂片边缘密被睫毛;雄蕊在基部以上连合成筒,花丝筒无毛,花药结合线上密被柔毛,仅下方2枚花药先端具笔毛状髯毛。蒴果倒卵形。种子近半圆形,棕红色。花、果期7-9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救荒本草》 |
山梗菜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
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水肿;外用治毒蛇咬伤,蜂螫,痈肿疔疮。 |
用法用量: |
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性味: |
辛,平。有小毒。 |
药理作用: |
山梗菜碱对呼吸中枢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颈动脉球反射地引起呼吸兴奋。呼吸中枢仰制时,此种兴奋作用更为明显。此外还有祛痰作用。 |
化学成分: |
山梗菜全草含山梗菜碱(lobeline,c[xb]22[/xb]h[xb]27[/xb]o[xb]2[/xb]n)。 |
原形态: |
1.山梗菜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根状茎细长,斜升,有多数须根。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披针形,茎下部叶较宽大,向上渐窄小,叶缘有浅钜齿。8~9月开蓝紫色花,单生于叶液;萼长圆形,先端有5个三角形裂片;花冠略成二唇形,上唇二裂几至基部,下唇三裂较浅;雄蕊5个,聚药;子房下位,柱头2深裂。蒴果长圆形,具棱,顶端有三角状线形宿萼。 生于沼泽地带或河边、沟边湿地草丛中。分布由东北、华北至华中向南至福建,台湾亦有之。 2.线萼山梗菜 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4米。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膜质,长方椭圆形或长方卵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小疏锯齿,基部近圆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薄翅形状。花单独腋生,花梗长约5毫米,有线形苞片1对与花梗合生至中部以上;花萼5裂,细线形,长约15~22毫米,基部宽1毫米;花冠蓝色,长约20毫米,向一侧偏展,稍呈二唇状,上唇2深裂,线形,下唇3裂较浅,内部不裂部分被毛;雄蕊短于花冠,花丝基部分离,被毛,上部合生,无毛,5花药聚合柱头之外,下面2雄蕊有白色毛丛;子房下部,先端有薄环形花盘。蒴果近卵形,有细棱,顶端有细长线形宿萼,萼片间露出短瓣状花盘裂片;种子多数细小,长圆形,红棕色。 |
来源: |
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和线萼山梗菜l. melliana wimm,以根、叶或带花全草入药。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备注: |
同属植物大种半边莲lobelia davidi fr-anch.与前种近似,但植株较矮在1米以下,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萼较花冠约1/2。分布于西南,东到江西。个别地区也做山梗菜入药。 |
山梗菜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治支气管炎,痈肿疔毒,蛇虫咬伤。 ①《东北药植志》:"作利尿、催吐、泻下剂。" ②《黑龙江中药》:"根及全草:外用解毒,治疗蛇犬咬伤,疔疮、蜂螫。根:镇咳祛痰,煎水服,可治支气管炎。" ③江西《中草药学》:"清热解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
性味: |
江西《草药手册》:"甘,平。" |
附方: |
①治伤风发热:山梗菜全草三钱。水煎服。 ②治四肢无力:山梗菜根二钱。煮蛋食。 ③治疮毒:山梗菜全草三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④治蛇伤:大种半边莲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
生境分布: |
生于河边、沼泽、草甸子等水湿处。分布我国东北及山东、台湾、云南、江西等地。 |
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斜生,具多数白色细须根。茎直立,通常单一。在茎中部及上部叶密生,单叶,互生;茎下部叶,长圆形,先端钝,其余的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7厘米,宽0.5~1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短楔形,边缘具微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叶状苞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萼钟形,5裂,长8~11毫米,与花筒等长,萼筒有棱角,萼齿线状披针形;花冠深蓝色,2唇形,上唇2全裂,裂片线形,下唇3裂,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均密生白色缘毛;雄蕊聚药,下方2个花药的顶端具白髯毛,花丝基部离生;子房球形,花柱丝状,无毛,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种子多数,卵形,深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月。 |
来源: |
为桔梗种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 |
出处: |
《救荒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