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
( Kǔ Cài )
别名: 败酱草 , 苦叶苗 , 活血草 , 苦丁菜 , 苦麻菜 , 小苦苣 , 黄鼠草 , 荼 , 芑 , 荼草 , 选 , 游冬 , 野苦马 , 青菜 , 紫苦菜 , 堇菜 , 苦苣 , 苦荬 , 天香菜 , 老鸦苦荬 , 滇苦菜 , 苦马菜
苦菜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熏洗;或取汁涂搽。 |
性味: |
味苦;性寒 |
归经: |
归心;脾;胃;大肠经 |
各家论述: |
1.《神农本草经》: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 2.《名医别录》:疗肠澼,渴,热中疾,恶疮。耐饥寒。 3.《日华子本草》:敷蛇咬。 4.《本草衍义》: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 5.《滇南本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 6.《本草会编》:明目,主诸痢。 7.《本草纲目》:治血淋痔瘘。 8.《医林纂要》:泻心解暑,去热除烦,通乳。 |
用药禁忌: |
1.《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 2.《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
药理作用: |
全草(产于澳大利亚者)含抗肿瘤成分,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后第六天,皮下注射苦茶的酸性提取物,6-4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受到明显的伤害(出血、坏死)。 |
化学成分: |
本品地上部分含一新二糖类化合物,还含苦苣菜甙(sonchuside)a、b、c、d,葡萄糖中美菊素(glucoza-luzanin)c,9-羟基葡萄糖中美菊素(macroliniside)a,假还阳参甙(crepidiaside)a及毛连菜甙(picriside)b、c。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nar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蒙花甙(linarin),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 花中分到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呋喃葡萄糖甙(isocynaroside)及木犀草素-7-β-d-glucuronopyranoside。 种子油中含玟鸠菊酸(vernolic acid )13.7%。 叶中还含维生素(vitamin)c。 |
性状: |
性状鉴别 根呈纺锤形,灰褐色,有多数须根。茎呈圆柱形,上部呈压扁状,长45-95cm,直径4-8mm,表面黄绿色,茎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纵棱,上部有暗褐色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椭圆状广披针形,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有的在茎顶可见头状花序,舌状花天酒地淡黄色,或有的已结果。气微,味微咸。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山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
原形态: |
苦蕊菜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纺锤状。茎直立,中空,不分枝或上部分枝,无毛或上部有腺毛,具乳汁。叶互生;下部叶叶柄有翅,基部扩大抱茎,中上部无柄,基部宽大戟耳形,叶柔软无毛,大头状羽状全裂或羽状半裂,顶裂片大或先端裂片与侧生裂片等大,少有不分裂叶,边缘有刺状尖齿,长10-18(-22)cm,宽5-7(-12)cm。头状花序,顶生,数枚,排列成伞房状;梗或总苞下部初期有蛛丝状毛,有时有疏腺毛;总苞钟状,长10-12mm,宽6-10(-25)mm,暗绿色,总苞片2-3列;舌状花黄色,两性结实;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深裂。瘦果,长椭圆状倒卵形,压扁,亮褐色、褐色或肉色,边缘有微齿,两面各有3条高起的纵肋,肋间有细皱纹;成熟后红褐色,冠毛白色,毛状,细状,细软。花期4-6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 oleraceus l. 采收和储藏:冬、春、夏三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名医别录》。 1.《名医别录》: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2.陶弘景:《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 3.《唐本草》: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槚,苦荼。二物全别,不得比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 |
苦菜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苦菜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清热,凉血,解毒。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 ②《别录》:"疗肠澼,渴,热中疾,恶疮。耐饥寒。" ③《日华子本草》:"敷蛇咬。" ④《本草衍义》:"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 ⑤《滇南本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诸积,利小便。" ⑥《本草会编》:"明目,主诸痢。" ⑦《纲目》:"治血淋痔瘘。" ⑧《医林纂要》:"泻心解暑,去热除烦,通乳。"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
性味: |
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
归经: |
①《本草经疏》:"入心、脾、胃三经。" ②《本草求真》:"入心、胃、大肠。" |
用药禁忌: |
①《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忌之。" ②《随息居饮食谱》:"不可共蜜食。" |
化学成分: |
全草(产于澳大利亚者)含抗肿瘤成分,在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后第6天,皮下注射苦菜的酸性提取物,6~8小时后杀死小鼠,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可见到肉瘤受到明显的伤害(出血、坏死等)。 |
附方: |
①治肝硬化:苦莱、酢浆草各一两。同猪肉炖服。(江西) ②治朴蛇瘴:野苦马汁、灯心(浸水良久捻其末)。和朋之。(《普济方》) ③治慢性气管炎:苦菜一斤,大枣二十个。苦菜煎烂,取煎液煮大枣,待枣皮展开后取出,余液熬成膏。早晚各服药膏一匙,大枣一枚。(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小儿疳积:苦菜一两,同猪肝炖服。(江西) ⑤治对口恶疮:野苦荬擂汁一钟,入姜汁一匙,酒和服以渣敷。(《唐瑶经验方》) ⑥治壶蜂叮螫:苦菜汁涂之。(《摘元方》) ⑦治妇人乳结红肿疼痛:紫苦菜捣汁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
生境分布: |
生长于路边及田野间,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
原形态: |
苦苣菜(《纲目》) 一年至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中空,具乳汁;基部无毛,顶端及中上部或具有稀疏的腺毛。叶互生;长椭圆状广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3~6厘米,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边缘具不整齐的刺状尖齿;基部叶有短柄,茎上叶无柄、呈耳廓状抱茎。头状花序数枚,顶生,直径约2厘米。总苞圆筒状,长12~15毫米,基部具有脱落性的绢状毛,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具疏生的长毛;花全部为舌状,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深裂。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扁平,每面除有3条明显的纵纹外,并有粗糙的横纹,成熟后红褐色。冠毛白色,细软。花期4~6月。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
出处: |
《本经》 |
“苦菜” 相关论述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生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疑此则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英下,以注之。《桐君药录》云∶苦菜叶三月生扶疏,六月华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晋熙茗皆好,东人止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 ,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荼,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荼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眠;煮盐人唯资此饮尔,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辈耳。
〔谨案〕苦菜,《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 。 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案《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 ,苦。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苦 乃龙葵耳,俗亦名苦菜,非荼也。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于协切)伏也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
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陶隐居云∶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只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是苦 (音式)尔。上卷上品白英下已注之。《桐君录》云∶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晋熙皆好,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睡。煮盐人唯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音耄)辈。
唐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按∶《尔雅》释草云∶荼,苦菜。
释木云∶ 、苦荼,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按《易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苦 乃龙葵尔,俗亦名苦菜,非荼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春花夏实,至秋复生,花而不实,经冬不凋。陈藏器云∶苦 ,味苦,寒,有小毒。捣叶敷小儿闪癖,煮汁服,去暴热目黄,秘塞。叶极似龙葵,但龙葵子无壳,苦 子有壳,苏云是龙葵,误也。人亦呼为小苦耽。崔豹《古今注》云∶苦 ,一名 子,有实形如皮弁,子圆如珠。
月令王瓜生,苦菜秀。
衍义曰∶苦菜,四方∶皆有,在北道则冬方∶雕毙,生南方∶则冬夏常青。此《月令》小满节后,所谓苦菜秀者是此。叶如苦苣,更狭,其绿色差淡,折之白乳汁出,常常点瘊子,自落。味苦,花与野菊相似,春、夏、秋皆旋开花。去中热,安心神。
(柔滑)解心胃大肠热
苦菜(专入心胃大肠)。禀气至阴。故味苦寒而不温。而经所列病症。有言能治五脏邪气者。邪热客于心也。胃痹渴热中痰者。热在胃也。肠 者。热在大肠也。恶疮者。热瘀伤血肉也。苦寒总除诸热。故主之也。热去则神自清。故久服安心益气。聪明少卧也。耐饥耐寒。轻身不老者。总言其热去阴生。心安气益之神功也。此与苦苣同为一物。而形色稍异。治与苦苣相同。(宗 曰。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青茵阴干。以备冬月。为末水调敷之。杂记云。凡病痔者。宜用苦苣菜。或鲜或干。煮至熟烂。连汤置器中。横安一板坐之。先熏后洗。冷即止。日洗数次。屡用有效。)但脾胃虚人切忌。(张机曰。野苣不可共蜜食。令人作肉痔。士良曰。蚕蛾出时不可 取。令蛾子青烂。蚕妇亦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