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葱
( Shù Cōnɡ )
别名: 毛兰 , 石葱 , 蜈蚣草 , 岩葱
树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腰腿痛;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烫火伤;药物中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
性味: |
苦;凉 |
归经: |
肺;心经 |
各家论述: |
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通络,散瘀。治跌打损伤。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接骨。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烫火伤,药物中毒。 3.《文山中草药》:解毒,解痉。 |
用药禁忌: |
《云南中草药选》:孕妇忌服。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800m上下的山坡阔叶林中树上或树下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
原形态: |
指叶毛兰,多年生附生草本,高约20cm。具匍匐根茎。除叶外,均被白色绒毛。茎短,在根茎上,每相距2-5cm具3-4枚叶,下部生根。叶肉质,圆柱形,长4-20cm,粗约3mm,具槽,先端钝,基部套迭。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苞片小,卵状三角形;花被片外面被白色绒毛,内面黄褐色,疏生绒毛;中萼片卵状长圆形;侧裂片卵状三角形,明显较大,背面具龙骨,顶端急尖;萼囊较长,先端钝;花瓣椭圆形,与中萼片等长,唇瓣深褐色,肉质肥厚,长圆形,长约1cm,宽5mm,先端钝,基部和先端各具1粒胼胝体,边缘稍波状;蕊柱短,具蕊柱足;花粉块8,棍棒状。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指叶毛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panne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蒸生晒干。 |
出处: |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
树葱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树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汤火伤。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通络,散瘀。治跌打损伤。"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接骨。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疮疖肿,烫火伤,药物中毒。" ③《文山中草药》:"解毒,解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
性味: |
①《云南中草药选》:"苦,凉。"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淡,凉。" |
用药禁忌: |
《云南中草药选》:"孕妇忌服。" |
附方: |
①治骨折:岩葱、白芨、胡椒。捣烂包敷。(《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药物(水马桑、蕈类、一支蒿、草乌、断肠草、磷化锌)中毒,荨麻疹:石葱干品一至三钱。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 |
生境分布: |
常附生于岩石上和树干上。分布云南等地。 |
原形态: |
多年生附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茎横走,有节,节下具丛生的黄褐色细须根。叶密集基出,扁圆线形,肥厚,肉质,中空,多汁,深绿色,先端钝尖,叶长15~20厘米,宽0.5~0.8厘米,厚0.3厘米;叶基部有鞘抱茎。总状花序长约5厘米,顶生或生于叶腋之间,有1~4朵花;花小,长12毫米,橙黄色。蒴果小,具棱,内有多数种子。花期夏季。 |
来源: |
为兰科植物指叶毛兰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粉。 |
出处: |
《云南中草药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