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

参考:坐骨神经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椎管狭窄症

“腰腿痛” 相关论述


证名。见《普济本事方·肾脏风及足膝腰腿气》,即腰股痛。参见该条。

经义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
肝,足厥阴也;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膀胱足太阳也;是动则病冲,头痛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灵枢》)
哲言
腰痛∶有肾虚、有痰饮、有食积、有挫闪、有瘀血、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气,凡十种。(《东医宝鉴》)
腰眼横过处痛,乃足少阴;连腿痛,乃足太阳;连脊及项痛,亦足太阳,连胯痛,乃足少阳;连膝痛,乃足少阴厥阴。(《医阶辨证》)
腰痛∶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房欲伤肾也。ht 骨如脱,四肢倦怠者,劳力伤气也。面黧腰胀,不能久立者,失志伤心,血脉不舒也。腹满肉痹,不能饮食者,忧思伤脾,胃气不行也。胁腰胀闷,筋弛白淫者,郁怒伤肝,肾肝同系也。冷痛沉重,阴雨则发者,湿也。足冷背强,洒淅拘急者,寒也。牵连左右,脚膝强急者,风也。举身不能俯仰,动摇不能转侧者,挫也。有形作痛,皮肉青白者,痰也。无形作痛,胀满连腹者,气也。
便闭溺赤烦躁口渴者,膏粱积热也。昼轻夜重,便黑溺清者,跌损血瘀也。(《证治汇补》)
腰者,肉之要处也,筋骨皆远,惟带脉为之收束。带脉坠则腰重带脉纵则腰肿,带脉敝则腰如折矣。腰者肾之府,一点痛为真腰痛,不可忽视。(《医参》)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束骨而利机关,从腰膝始。腰胯痛者,知技巧无所施,而强者自弱。若寒、若湿,皆得击我之弱而客之。彼客我主,只须强下焦之阳,胜之以主。主者,肾也。(程郊倩)
补编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被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金匮》)
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表里。在经属太阳,在脏属少阴,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不足,最宜培补肾气为主。
腰痛虚证十居八九。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酒色斫丧,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虚证。其候∶色必淡白,脉必细微,或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或疲倦无力而劳动益甚。凡而渐至者皆不足;暴而痛甚者多有余。内伤禀弱者皆不足;外感邪实者多有余。治当辨其所因。
○丹溪云∶诸腰痛不可用人参补气补气则痛愈甚;不可峻用寒凉,得寒则闭遏而痛亦甚。此言皆未当也。盖凡劳伤虚损阳不足者,多有气虚之证,何为人参不可用?又如火聚下焦痛剧而不可忍者,速宜清火,何为寒凉不可用?但虚中挟实,不宜用参者有之;虽有火而热不甚,不宜过用寒凉者亦有之。若谓概不可用,岂其然乎?(《景岳全书》)
腰痛以肾为主,然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之别。旧有五辨∶一曰阳虚不足,少阴肾衰;二曰风痹;三曰劳役伤肾;四曰坠堕损伤;五曰寝卧湿地。景岳更增表、里、虚、实、寒、热之论,尤为详悉。夫内因治法∶肾阳有亏,则益火以消阴翳;肾阴内夺,则壮水以制阳光。外因治法∶寒湿伤阳者,用苦辛温以通阳泄浊;湿郁生热者,用苦辛以胜湿通腑。不内外因治法∶劳役伤肾者,以先天后天同治;坠堕损伤者,辨伤之轻重与瘀之有无,或通或补。若夫腿足痛,外感者惟寒湿湿热湿痰之流经入络。《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故当以治湿为主,其间佐温、佐清、佐散,随证制方。内伤则不外肝、脾、肾三者之虚,或补中,或填下,或养肝,随证施治。(《临证指南》)
死血腰痛,转动若锥刀之刺,大便色黑,日轻夜重,宜调营活络汤肾虚腰痛,不能反侧者,宜羊肾丸。(朱丹溪)
腰痛寒湿、伤损之异。腰酸悉属肾虚,惟有峻补。男子用青娥丸八味丸补骨脂杜仲,有热去附子五味子;妇人用六味加杜仲续断。(《张氏医通》)
腿痛∶有属湿者,脉沉濡或伏,两膝隐隐作痛,或麻木作肿,遍身沉重,天阴益甚。初宜微表,后兼分利。
有属湿热者,脉濡细而数,痛自腰胯至足,或上或下,或肿、或红,小便赤涩。宜渗湿清热,当归拈痛汤。有属湿痰流注者,脉沉滑或弦,腰腿一块互换作痛,恶心头眩。宜豁痰行气,羌独、二术、二陈,或加减豁痰汤
有属阴虚者,脉细而数,或两尺洪盛,肌体羸瘦,足心及胫俱痛,不能任地。宜滋阴降火,四物汤加知、柏、牛膝杜仲。有属阳虚者,脉沉而弱,或虚大,两足浮肿大便不实,小便短少,痛不能动,乃命门火衰,真阳虚极,宜金匮肾气丸。盖下部道远,非乌附不能达;湿痰郁久,非乌附不能开。(《冯氏锦囊》)
环跳穴及腿根彻痛不已,外皮如故,脉沉数或滑,防生附骨疽。乃毒瓦斯附着于骨而成。人多误为湿热,及至脓成,气血大亏,不可救矣!不知此证肾虚者多患之,因真气虚弱,邪气得以深袭。前人用附子温补肾气,又能行药势、散寒邪也。(薛立斋)
脉候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素问》)
腰病之脉∶大为肾虚,涩为瘀血,缓为湿,滑为痰,沉紧为寒,浮弦为风,沉实为闪肭。(《证治准绳》)
选案
一人体浓,酒色内伤,腰忽拘挛疼痛,口渴多汗,诊脉弦洪,两尺更甚。治用黄柏元参,服之立愈。人问何故?曰∶此相火上炎,冲于腰臀,黄柏相火也。拘挛疼痛,则气逆不舒,火盛,温之不可;脉洪,补之非宜;汗多,风药又不可用。元参性寒走肾,退六经之火,枢机上下通行,拘挛自舒矣。
○一人患腰痛,医作肾虚治,用山萸、杜仲破故纸等药,益甚。予以为风湿致病,改用羌活苍术木通防己威灵仙、萆 、牛膝而愈。(程星海)
一人因堕马后腰痛不止,日轻夜重,瘀血谛矣。与四物汤去生地,加肉桂桃仁红花苏木,四服便下黑瘀而痊。(《医学六要》)
一老年腰膝久痛,牵引少腹,两足不能步履。此奇经二脉为病,方用鹿角霜当归苁蓉、官桂、小茴香柏子仁。(叶天士)

颈肩部疾患 颈是承重头颅的部位,活动度较大。颈两侧悬挂上肢,上肢和头颈不断活动,使这些部位不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因而容易产生慢性劳损,也容易因长期磨损而产生各种老年性病变,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下颈部的疼痛常引起肩部的放射痛。
多数颈肩部的疼痛在早上起床和气候潮湿的寒冷时加重,活动后或在温暖的环境中减轻,并可自然缓解,也可因劳累而复发。年龄较大的妇女多见。这是长期慢性劳损所致的颈部肌筋膜炎。可用针灸、拔火罐、理疗和封闭等,其目的是止痛。逐步进行活动锻炼,则可逐渐好转。有时在睡后起床时受凉或晚上睡时被风吹致颈肩部突然疼痛,头部向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稍动则引起疼痛,俗称“落枕”。用理疗、拔火罐、磁疗、针灸及头部牵引可迅速好转,通常1~2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
颈椎病是颈部的另一种常见疾病。颈椎病主要是由于年龄增大,颈部椎间盘老化,弹性和强度丧失后引起的,椎间盘退化是自然规律,但并非椎间盘退化就一定会得颈椎病。只有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使得脊髓、神经根、神经末梢、椎动脉等受到刺激或压迫时,病人产生头痛头晕颈痛、肢体麻木和活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时才称颈椎病
虽然椎间盘的老化无法抗拒,但颈椎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首先应当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枕头不可过高。睡眠时枕头放至颈部。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低头作业。每工作一段时间,应抬起头并活动颈部。也可以自我用双手牵伸脖子,轻轻按摩颈部肌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平时可以轻轻转动颈部。但中老年人过度活动颈部或让人用大力作颈部推拿、转颈是不宜的,有时反会加重损害。症状轻者,可听从医生的指导做颈椎牵引,理疗或口服药物治疗。颈椎牵引可在家中实施。详细地向医生问明使用方法和牵引时间,可有效地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带颈托也是保护头颈的有用方法之一。可根据颈部粗细和长短选用合适的颈托。
颈椎病加重,会产生严重的双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或上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时,应当去医院诊查,必要时手术。首先要去除畏惧心理,一有颈部不适或有头晕就怀疑呈颈椎病,惶惶不可终日;再则不能一味地寄希望于保守治疗,有明显的神经损害,仍不接受医生劝告,不愿手术,致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功能障碍无法去除。
腰臀部疾患 下腰部疼痛是很常见的,原因很多,是多种疾患构成的综合征。尽管如此,下腰痛还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应当纠正脊柱的不良体位。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一般情况下,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为理想,腰背部平卧于平板床上,使双膝、髋略屈曲。这样可使全身的肌肉关节及韧带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和休息。此外,中年以上者切忌高枕软卧,不宜无枕直腿,并应防止受凉。工作体位与下腰痛发生和发展关系更密切。在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在某一种体位持续过久,在向前弯腰一段时间后应恢复自然体位一定时间。若能改善工作条件,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应注意减少有害体位。遇到无法避免的不良工作场所、条件与体位时,应注意随时调整、更换或缩短持续时间。坚持做工间操、课间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体位亦应予以纠正,如高凳低桌看书写字,卧床看书,直腿弯腰取物等。
大多数下腰痛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除纠正和改善睡眠及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腰椎牵引。牵引的装备简单安全,可自行操作,对早期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有较好的疗效。家庭牵引多采用骨盆牵引带,牵引时床脚抬高,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8即可。每天牵引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最好持续牵引每疗程以3~4周为宜,即使症状缓解或消失较快,也不应过早终止牵引,以减少复发率。
体育疗法是下腰痛的辅助疗法之一,尤其是术后病人。体疗包括体操、太极拳和器械操等,应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腰背肌锻炼可增强骶棘肌功能。方法有几种:
飞燕式 患者俯卧于木板床上,双手置于臀部,让患者同时挺胸、仰颈及双下肢呈伸直状后伸,以使全部身体及腹部与床面相接触。
反弓式 患者仰卧,双下肢呈屈曲状置于床上,双肘或双肩及头后部作为支点,通过挺胸及双侧骶棘肌等收缩而达到人体呈弓状。若患者力量足够大,双肘和双肩亦可离开床面,仅以双足和头部作支点。
简易腰围可限制腰部作过度活动,缓解和改善椎间隙的压力状态,增加腰部支撑作用。现市场上有各式腰围供不同体型者挑选。若无不适,应经常戴用,不必随时取下。需外出乘车者以戴上为宜。在使用腰围同时,腰部可按原来的正常活动情况继续活动,但手术后病人应适当节制。在使用过程中症状突然加重者,则表明可能有其他新情况,应到医院找经治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诊断上的失误或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