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
( Sōu Shū )
别名: 巨骨 , 卯花 , 空木
溲疏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或作丸。外用:煎水洗。 |
性味: |
苦,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本经逢原》:"苦,平。" |
用药禁忌: |
《本草经集注》:"漏芦为使。" |
附方: |
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台,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方》承泽丸)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或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北等地。 |
原形态: |
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成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两面有星状毛,背面的星状毛有10~15辐射枝。圆锥花序直立,长2.5~10厘米,花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1.2~1.8厘米:萼杯形,有5齿,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5,长圆形,外面被有星状毛;雄蕊10,较长的花丝与花瓣等长,花丝先端具牙齿;花柱通常3枚,离生。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径4~5毫米,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 |
来源: |
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
出处: |
《本经》 |
溲疏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利尿。主发热;小便不利;遗尿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作丸。外用:适量,煎水洗。 |
性味: |
苦;辛;寒;小毒 |
归经: |
膀胱;肾;胃经 |
各家论述: |
1.《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2.《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
用药禁忌: |
本品有毒,应慎服。 |
化学成分: |
叶和花含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7-葡萄糖甙(kaempferol-7-gluc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 3-rhamno-7-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 side),槲皮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gluco side),山柰酚-3-三葡萄糖甙(kaempferol-3-triglucoside),山柰酚-3-葡萄果糖-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rhamno glucoside)等;叶中尚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a,β-溲疏甙元(deutziogenin),a,β-卯花甙元(scabroge),卯花甙(scabroside),溲疏醇(deuziol)和卯花醇(scabrosideol)。 |
附方: |
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 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合,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 日三,不知稍增。 (《千金方》承泽丸) |
性状: |
性状鉴别 果实近球形,直径1-3mm。表面深褐色,具三浅沟,及多数白色斑点,疏生浅黄色柔毛或无毛。顶端扁平,具花萼脱落痕或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脱落痕,果柄上有黄色柔毛,外果皮较薄,易破碎,横断面可见3室,每室充满黑色种子,种子肾形,极小。气微,味苦。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 |
原形态: |
溲疏 落叶灌木,高达3m。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或呈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4cm,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上面疏被辐射线5条的星状毛,下面被少而密的6-12条辐射线的星状毛,但表面仍露出。圆锥花序直立,长3-10cm,具星状毛;萼杯状,有5齿,齿三角形,早落;花瓣5,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8mm,外面有星状毛;雄蕊10,外轮雄蕊较花瓣稍短,花丝顶端具2齿;子房下位,花柱3,离生。蒴果近球形,先端扁平,径4-5mm,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果期7-10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utzia scabra thunb.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果实,晒干。 |
出处: |
出自《神农本草经》;1.《唐本草》: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色赤,似枸杞子,味苦,必两两相并。与空疏不同,空疏一名杨栌,子为荚,不似溲疏。 2.《本草会编》:按李当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把子,不曾言树相似。马志因其子相似,遂谓树亦相似, 以有刺无刺为别。苏颂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类,殊不知枸杞未尝无刺,但小则刺多,大则刺少耳。《本草》中异物同名甚多。况一骨字之同耳,以此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