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

( zhouguanjietuowei )

别名: 肘骨出臼 , 骱落出 , 手肘脱轮

西医

简介:
肘关节脱位即肱尺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关节脱位,可向前脱位,也可向后脱位,后者多见。根据脱位时暴力不同可合并肘关节骨折
病因:
肘关节脱位多由于传达暴力或杠杆作用所造成。
人群:
青少年患者多见,儿童与老年人少见。
发病机理:
当患者跌倒,掌心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置触地所发生的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以致鹰嘴突出尖端急骤地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及肘关节囊的前壁被撕裂。在关节前方无任何软组织阻止的情况下,肱骨下端继续向前移,尺骨鹰嘴尖则向后移,这就形成临床常见的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作用不同,除尺骨鹰嘴向后移位外,有时还可以向内侧或外侧移位,不少的病例常常合并喙突被撕脱,肱前肌被剥离以致在肘窝形成血肿,该血肿容易发生骨化,此为整复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最大障碍。
构成肘关节的肱骨下端呈内外宽厚,前后扁薄状,侧方有坚强的韧带保护,关节囊前后部相对薄弱。肘关节的运动主要为屈伸。尺骨冠状突较鹰嘴突小,因此,对抗尺骨向后移位的能力要比对抗向前移位的能力差。所以肘关节后脱位远比其他方向的脱位多见。
病理:
肘关节后脱位:最常见多为青少年。内外侧副韧带撕裂,肘后骨膜剥脱。常合并肱骨内、外上髁撕脱骨折。若合并侧脱位,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肘内外髁和鹰嘴形成的三角关系改变。
肘关节前脱位:单纯性肘关节前脱位极少,多数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系暴力直接打击屈曲的肘后方,使尺骨向前脱位。
肘关节骨折脱位:肘关节脱位合并有骨折,常见者为内、外上髁撕脱骨折,内上髁的最多。患者多数为青少年。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脱位超过3周者,一般定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软骨失去关节液的营养,逐渐退变剥脱。脱位的关节间隙充满肉芽结缔组织及瘢痕,关节囊及侧副韧带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习惯性肘关节脱位:很少见。先天性关节囊松弛、鹰嘴发育不全、冠状突骨折不愈合及后外侧脱位伴外上髁骨折不愈合,均为脱位的原因。有外上髁骨折及脱位时,外侧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剥离,在后外侧形成隐窝,桡骨头易滑向隐窝。
诊断标准:
肘关节脱位诊断标准:
(一) 肘关节后脱位
1.典型外伤史。
2.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肘关节处于130°~160°位。
3.肘后空虚、凹陷、肘前饱满,可扪及肱骨小头和滑车,上下臂的比例失常,前臂变短,肘后huter三角关系异常,肘关节呈靴样畸形。
4.x线正侧位片可以确诊。
(二)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1.典型病史,肘关节脱位超过三周。
2.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处于150°~160°位。
3.肘关节前方饱满,后上方空虚,呈靴样畸形,huter三角关系异常。
4.x线正侧位片可以确诊。
(三)肘关节前脱位
1.典型外伤史。
2.肘关节疼痛、肿胀,不能伸屈。
3.关节不稳定摇摆,上下臂均见增长,肘后可触及肱骨下端,huter关系破坏。
4.x线检查可确诊。
(四)肘关节侧方脱位
1.典型外伤史。
2.具备肘后脱位的症状、体征。
3.呈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肘关节出现内收、外展等异常活动,肘部左右径增宽,huter关系破坏。
4.x线片可以确诊。
(五)肘关节暴裂型脱位
1.典型外伤史。
2.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3.尺桡骨上部分别位于肱骨下端的内外侧,肘关节左右径明显增宽,或因尺桡骨上部分别位于肱骨下端的前后侧,肘关节前后径明显增宽,huter关系破坏。
4.x线片可以确诊。
病史:
典型外伤史。
体征:
一、肘关节后脱位
1.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肘关节处于130°~160°位。
2.肘后空虚、凹陷、肘前饱满,可扪及肱骨小头和滑车,上下臂的比例失常,前臂变短,肘后huter三角关系异常,肘关节呈靴样畸形。
二、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1.肘关节脱位超过三周。
2.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处于150°~160°位。
3.肘关节前方饱满,后上方空虚,呈靴样畸形,huter三角关系异常。
三、肘关节前脱位
1.肘关节疼痛、肿胀,不能伸屈。
2.关节不稳定摇摆,上下臂均见增长,肘后可触及肱骨下端,huter关系破坏。四、肘关节侧方脱位
1.具备肘后脱位的症状、体征。
2.呈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肘关节出现内收、外展等异常活动,肘部左右径增宽,huter关系破坏。
五、肘关节暴裂型脱位
1.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2.尺桡骨上部分别位于肱骨下端的内外侧,肘关节左右径明显增宽,或因尺桡骨上部分别位于肱骨下端的前后侧,肘关节前后径明显增宽,huter关系破坏。
影响诊断:
x线片可以确诊,并了解脱位类型。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肱骨髁上骨折相鉴别。本病与肱骨髁上骨折都有肘关节疼痛肿胀,肘关节功能受限,呈靴样畸形。髁上骨折huter三角关系正常,无弹性固定及肘关节不稳现象;肘关节脱位huter三角关系有异常,肘关节弹性固定,x线片可以确诊。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有效:关节功能轻微受限及活动乏力疼痛。
3.无效:关节功能受限明显,继发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关节未能复位者。
预后:
新鲜脱位经早期正确诊断及适当处理后,不应遗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可导致晚期严重的功能障碍。此时无论何种治疗仅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
另外,肘关节脱位及复位过程中,关节周围的肌肉,尤其是肱前肌,在肌肉与骨骼联接处好发创伤性骨化和异位骨形成,大部由于操作粗暴及复位后被动按摩的损伤引起。因此,凡脱位整复后,肘部长期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者,应想到创伤性骨化的可能,伤后3—4周x线摄片即可有骨化阴影。一旦发生,目前还不能阻止其发展,只有将肘固定在功能位。待症状消失,骨化成熟后,在无损伤操作下,将妨碍活动的异骨切除,可恢复部分关节功能。
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一)新鲜肘关节后脱位:
1.闭合复位:
(1)拇指推顶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局麻或臂丛麻醉下,前臂旋前,助手握前臂腕部牵引,术者双手交叉抱于肘上臂,二拇指相并抵于尺骨鹰嘴,与助手反方向牵引。当牵引1~2分钟后,助手始终保持牵引力状态下逐渐屈曲前臂,有时即可听到响声得以复位或屈肘达90°左右时,加大牵引,拇指用力推顶鹰嘴突即可听到"格噔"复位声。
(2)膝顶复位法:患者靠墙正坐麻醉后,术者立于患侧前面,用同侧膝部顶住上臂下段,用双手握住伤肢腕部拔伸并渐屈肘,以膝部顶压肱骨下端时,感知复位"格噔声",复位即告成功。
2.固定方法:长臂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2~3周。或采用肘关节屈曲60°~90°之间,颈腕带悬吊3周。
(二)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1.手法复位的适应症:①脱位时间不太长,血肿尚未完全纤维化者。②以前未经多次复位,损伤不重,瘢痕、痉挛不重。③尚无损伤性骨化性肌炎。④无明显骨质疏松。⑤牵引肘关节仍有松动余地者。
2.手法复位前的准备:①中药熏洗,热敷。②持续骨牵引。③关节各方向的轻柔被动运动。松解粘连,忌用暴力。
3.手法闭合整复方法:在臂丛麻醉下,先试行被动伸屈肘关节数次,然后助手牵引前臂,术者腰缠长宽布带绕经患肘前上方作反牵引,用力不可过猛,术者双手作舒筋理血按摩,并由助手逐渐加大前后伸屈、左右摇摆,内外旋转的活动幅度,此时可闻肘部粘连松解的撕裂音,使肘关节周围粘连尽皆分离,肱二头肌获得伸展,稍用力见有弹性恢复,当显示已相当松动时,令助手在持续牵引下加大肘屈曲角度约至90°左右,术者两手指交叉抱合肘前上方布带前面,两拇指并拢抵于鹰嘴尖。使拇指向前推顶,余四指向后牵拉,加上助手与术者牵引布带间的反向牵拉、闻及钝"喀"声或震动,示复位已成功。
4.固定方法:前臂石膏托作屈肘80°~90°外固定2周,之后换颈腕带悬吊2周于屈肘90°位。
(三)肘关节前脱位:
1.手法闭合复位:适当麻醉后,一助手握脱位侧前臂、手腕部进行持续牵引下,并且极度屈肘;另一助手握上臂远段,两手交叉合抱肱骨下端,两助手牵引上下臂牵开脱位骨端;术者一手握前臂上端,一手握肱骨远段,使鹰嘴窝对合肱骨滑车面,使之复位。复位成功时可闻"喀"响声,肘后三角关系和正常关节形态均恢复,关节伸屈滑利。疼痛旋即消除,手指可触及患侧肩部。
2.固定方法: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或行绷带肘关节"8"字固定。1周后采用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三角巾悬吊或行直角夹板固定。
(四)肘关节侧向脱位:
1.手法复位的处理原则:应先整复侧方脱位,而后矫正前后移位。用双手握住肘关节,以双拇指其他手指使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端相对方向移动即可使其复位。侧方移位纠正后,再用拇指推顶法或膝顶法复位,整复前后脱位。
2.固定: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或行绷带肘关节"8"字固定。
(五)肘关节暴裂型脱位:
1.手法复位:前后型脱位者,在助手相对牵引下,术者先整复尺骨的脱位,而后整复桡骨脱位。内外侧脱位者,复位时,患侧肘关节应在伸直位助手相对牵引,术者用两手掌直接对挤尺桡骨上端,内外侧移位矫正后,肘关节逐渐屈曲即可复位成功。但往往在拔伸牵引时,尺桡骨近端同时复位成功。
2.固定方法:前臂石膏托功能位固定或行绷带作肘关节"8"字固定。
二、手术疗法
(一)肘关节后脱位:
1.适应症:①肘关节脱位合并滑车骨折。②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②肘关节后脱位并神经血管损伤。④手法复位失败者。
2.手术方法:①切开复位;②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③切开复位,神经、血管探查及修补术。
(二)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1.适应症:①手法整复失败者或不宜手法整复者。
2.手术方法:①切开复位,粘连松解,关节囊修补术;②肘关节成形术;③肘关节切除或成形术;④肘部人工关节置换术;⑤肘关节筋膜成形术;⑥肘关节融合术,⑦镶嵌式肘关节融合术;⑧骨板螺丝钉固定肘关节融合术。
(三)肘关节前脱位:
1.适应症:①前脱位并尺神经损伤;②并鹰嘴大块骨折累及关节;③手法复位失败者。
2.手术方法:①切开复位,尺神经前置;②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术。
(四)肘关节侧向脱位:切开复位,石膏托外固定。
(五)肘关节暴裂型脱位:切开复位,石膏托外固定。
康复:
固定期间,可作肩、腕及掌指关节的活动,去除固定后,积极进行肘关节的主动活动。活动时应以屈肘为主,因伸肘功能容易恢复。功能锻炼时,可配合理疗或轻手法按摩,但必须禁止肘关节的粗暴被动活动,以免增加新的损伤,加大血肿,产生骨化性肌炎

“肘关节脱位” 相关论述

在全身的关节脱位中,肘关节脱位最常见。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在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手掌着地,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所致。
肘关节脱位时除肘部肿胀、疼痛、伸屈活动受限外,还可见有肘部明显畸形,在肘前方可摸到肱骨下端,在肘后可触及尺骨鹰嘴。肘关节呈所谓“靴状”畸形,而且肘关节常在弹性固定于半伸位。
肘关节脱位,有时可合并关节附近骨折,甚至并发血管和神经损伤,应予以重视。

正常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和尺桡上关节组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行伸屈活动(伸180度,屈30度)。肘关节后部关节囊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后脱位。
(一)脱位原因及类型
肘关节后脱位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造成。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尺、桡骨上端向近侧冲击,并向上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方向不同,尺骨鹰嘴除向后移位外,有时还可向内侧或外侧移位,有些病例可合并喙突骨折。肱前肌被剥离,以致形成血肿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
肘关节前脱位很少见,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发生时多在伸肘位、肘后暴力造成鹰嘴骨折后向前脱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肘关节受伤史及局部症状
2.脱位的特殊表现 肘部明显畸形,肘窝部饱满,前臂外观变短,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空虚和凹陷。关节弹性固定于120~140度,只有微小的被动活动度。肘后骨性标志关系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肘伸直位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呈一直线;屈肘时则呈一等腰三角形(图3-123)。脱位时上述关系被破坏,肱骨髁上骨折三角关系保持正常,此征是鉴别二者的要点。
3.肘关节脱位的合并症 后脱位有时合并尺神经伤及其它神经伤、尺骨喙突骨折,前脱位时多伴有尺骨鹰嘴骨折等。
4.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合并骨折情况,并与髁上骨折相区别。
(三)治疗
1.新鲜肘关节后脱位
手法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图3-124)。

[img]gukexue125.jpg[alt]肘后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突三点关系[/alt][/img][img]gukexue126.jpg[alt]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法[/alt][/img]
图3-123 肘后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突三点关系图3-124 肘关节后脱位复位法

在臂丛麻醉下,术者一手握住伤肢前臂、旋后,使肱二肌松弛后进行牵引,助手作反牵引,先纠正侧方移位,再在继续牵引下屈曲肘关节,同时将肱骨稍向后推,复位时可感到响声,如已复位,关节活动和骨性标志即恢复正常,如果一人操作,可用膝肘复位法(图3-125)或椅背复位法(图3-126)。
[img]gukexue127.jpg[alt]膝肘复位法[/alt][/img][img]gukexue128.jpg[alt]椅背复位法[/alt][/img]
图3-125 膝肘复位法图-126 椅背复位法

注意事项:复位前应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复位时应先纠正侧方移位,有时要先将肘稍过伸牵引,以便使嵌在肱骨鹰嘴窝内的尺骨喙突脱出,再屈肘牵引复位,若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复位后,肱骨内上髁多可随之复位;但有时骨折片嵌入肱尺关节间隙,可高度外展前臂,利用屈肌的牵拉作用将骨折片拉出。
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度位,3~4周后去除固定,逐渐练习关节自动活动,要防止被动牵拉,以免引起骨化肌炎。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复位;成人可作桡骨小头切除。
2.陈旧性脱位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3.肘关节前脱位
手法复位时,应将肘关节呈高度屈曲位进行,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有时尺骨鹰嘴不能手法整复,需手术复位固定。

肘关节脱位,常为后脱位,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与老年则少见。儿童肘部受伤后,常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应详细检查。
解剖生理】
肘关节是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近端桡尺关节的总称。这三个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系一绞链关节关节囊的前壁和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增厚,分别形成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桡骨头由环状韧带将其固定于尺骨上。肘关节的稳定,主要依靠肱尺关节解剖关系。正常情况下,肘关节只能依靠肱脱尺和肱桡关节来完成其屈、伸活动,不允许侧方运动。因此,肘关节脱位也常发生在这两个关节
肘部三点骨凸标志,是指肱骨内,外髁及尺骨鹰嘴突。正常人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髁及尺骨鹰嘴突三点呈一直线,称为肘直线;屈肘九十度时,此三点成为一个顶角向下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又称为肘三角。肘三角对于鉴别肘关节脱位肱骨髁上骨折有重要临床意义。当肱骨髁上骨折时,肘三角无变化;肘关节脱位时,尺骨鹰嘴离开正常位置,肘三角随之发生改变。
肘关节前面,由于尺骨冠突比鹰嘴突短,加之前面仅有肱前肌附着,同时由于鹰嘴突甚为突出,可阻止肘关节向前移位,故肘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较高。
【病因病理】
肘关节脱位,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肘关节过度后伸,手掌着地,鹰嘴突尖端骤然撞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在肱尺关节处形成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冠突上的肱前肌肌腱及关节囊的前壁撕裂,在关节前方缺乏筋肉阻止阻止的情况下,肱骨下端向前移位,桡骨头及尺骨冠突同时滑向后方,即形成临床上常见的附关节后脱位。
由于暴力作用的方向不同,尺、桡骨上端除向后移位外,有时还可向侧方移位,甚至可形成分叉状移位。侧方移位者多合并尺、桡侧副韧带撕裂或撕脱伤,有时可伴有尺骨冠突部骨折。肘关节前脱位,多伴有尺骨鹰嘴骨折,但临床较少见。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典型外伤史。
2.伤后肘关节疼痛剧烈,肿胀明显,屈伸活动受限制。肘关节弹性骨定于一百二十度到一百五十度的半屈伸状态,前臂紧贴胸腹前部,病人常用健手托扶伤肢前臂。
3.伤后肘后部膨大,鹰嘴突在肘后部特别隆起,而其顶部明显凹陷。有人形容,肘关节后脱位,肘部后凸,状如足跟。
4.肘三角的等腰关系失常。肘窝部饱满,可触及肱骨下端之滑车,前臂长度缩短,肘部周径明显增大。
5.严重的肘关节脱位,可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6.x线检查,正位及侧位片可明确脱位的类型及程度,并可提示有无合并骨折等。
【治疗】
整复前,先用拇指依次按压伤侧的天鼎缺盆中府极泉穴各半分钟,其麻醉止痛作用,而后施整复手法。常用整复手法如下:
(1)膝顶拨伸屈肘法 病人坐于靠背椅上。一助手立于病人后方固定其肩部。术者立于伤侧对面,用一手握伤肢上臂下端固定,另手握其前臂腕部,同时用一足踏在椅子上,膝部抵住肘窝部,握腕之手沿前臂纵轴用力拨伸牵引,并逐渐屈曲肘关节,后脱位即可整复。
(2)牵引推拉屈肘法 病人端坐靠背椅子,前臂平伸,掌心向上;一助手立于伤侧后方,双手握其上臂固定。术者立于伤侧前方,用一手从伤肢外侧握住肘部,拇指顶住肱骨下之滑车,食、中二指扣住尺骨鹰嘴,配合牵引做推拉动作;另手反掌(拇指在背侧,多指在掌侧)握住伤肢腕部,沿前臂纵轴与助手作对抗牵引,待肘关节松动时,握肘之手拇指用力向后上方推压肱骨下端,食中二指用力向下拉尺骨鹰嘴突,同时握腕之手将肘关节屈曲,后脱位即可整复。
(3)仰卧拨伸屈肘法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伤肢上臂靠床边缘。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五指分别捏住肱骨内、外上髁固定,另手握伤肢腕部背侧,在脱位后的屈肘位作对抗牵引,先整复侧方移位,然后在牵引下逐步屈曲肘关节,后脱位即可整复。此手法适用于术者手力较大,或身体瘦弱的病人。
(4)三人拨伸屈肘法 多适用于体质强壮的病人,以后脱位伴有向桡侧移位为例。病人正坐于靠背椅上,一助手固定于伤肢上臂,另一助手握其前臂远端,在前臂外旋姿势下作对抗拨伸动作。术者立于伤侧,一手固定前臂上端桡侧,另手固定肱骨下端尺侧,先坐挤压动作以纠正侧方移位;继之,在拨伸姿势下,术者双手改握肘部,双拇指推顶彼骨鹰嘴突向前,余指按压肱骨下端向后,同时令握腕之助手缓缓屈曲肘关节,后脱位即可整复。
以上四种方法,均可整复肘关节脱位,临证时应因人、因症选用。肘关节前脱位时,采用下列手法整复。
(5)拨伸推拉复位法 病人取坐位,置肘关节极度屈曲位进行。两个助手分别握住上臂近段与前臂远端,做对抗拨伸动作。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向前牵拉上臂下端,另手向后推压尺桡骨近端,前脱位即可整复。术后,将伤肢固定于屈肘一百五十度位2到3周。
【注意事项】
1.选择以上手法,将脱位整复后,即应顺正肘部筋肉,疏通伤肢;屈肘九十度(后脱位),用小三角巾把前臂悬吊于胸前固定1到2周。严重脱位,手法整复后,功能位石膏固定3周,以利于关节囊的修复,无条件者应转骨科处理。
2.固定解除后,主动练习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转活动,但严禁重力按摩或暴力的被动活动,以防止骨膜下血肿演变为骨化性肌炎,在功能锻炼的同时,可配合用热醋或中药熏洗伤处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