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乳头炎

( shishenjingrutouyan )

别名: (急)落气眼 , 暴盲 , (慢)目茫茫候 , 目暗不明候 , 视物不真 , 视瞻昏渺

西医

简介:
本病是指发生的病变位于视神经球内段或紧靠眼球的球后视神经前段。发病较急,视力下降严重,单眼或双眼发病。
病因:
具体常见病因有感冒、眶蜂窝织炎脓肿败血症梅毒结核、脑膜炎、葡萄膜炎、贫血中毒、哺乳及视神经脊髓炎、laber氏病等。
诊断标准:
1.起病急,视力下降,单双眼发病。
2.瞳孔放大,直接对光反应(一),间接对光反应(+)。
3.早期视乳头充血,边缘模糊,视网膜中心静脉曲张,严重者视乳头水肿隆起,但不超过3d,视乳头及周围有渗出物及出血,视网膜动脉变细,同时有视网膜水肿、渗出物及出血灶,可称视神经网膜炎。
4.晚期视神经萎缩,呈灰白色,境界不清。
5.视野中心暗点、傍中心暗点扩大,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或象限性缺损。
6.眼血管荧光造影:见视乳头及毛细血管扩张及荧光渗漏现象。
具备1~3项即可诊断,兼有4~6项即可确诊。
体征:
1.发病早期视力即急剧下降,严重者可丧失视力。部分病人伴前额部及眼球后疼痛或压迫感。
2.视力如有保留时,视野检查可发现中心暗点或傍中心暗点,视野向心缩小,以红绿色视标检查尤为明显。
3.瞳孔稍散大,光照不持久,对光反射迟钝。
4.视神经乳头充血肿胀,边缘模糊,隆起度不高,一般低于3d,视乳头周围网膜常水肿混浊,并偶见小片状出血。压迫眼球时,可见到眼底视网膜动脉搏动。
鉴别诊断:
1.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早期基本正常,视野生理育点扩大及向心性缩小,颅内压或眶内压高。眼底表现视乳头充血水肿隆起超过3d,周围视网膜水肿,并伴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怒张纡曲,静脉搏动消失,水肿一般存在时间较长,水肿消退后形成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突然减退,视野检查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性缺损、水平或垂直性半侧偏盲,颅内压不高,患者常为老年人。眼底表现视乳头水肿,边缘不清,常伴少量出血,中央动脉、静脉无明显改变。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亦可提供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眼底炎症消退,视力基本恢复、视野正常。
2.好转:炎症消退,视力和视野部分恢复。
治疗:
1.病因治疗:如应用广谱抗生素、驱梅、抗痨等治疗。
2.皮质类固醇:局部氟美松2mg球旁注射,每日1次,连续5天。全身应用多采用静脉滴入,如氟美松15~20mg,每日1次,病情稳定后减至维持量。亦可选用acth,量亦大些,稳定病情后减量。
3.支持疗法:选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针每日1次,肌注(维生素b110mg,维生素b12250ug),10次为一疗程。胞二磷胆碱0.25,每日2次肌注。亦可用肌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扩张血管药物常选用丹参、地巴唑、烟酸、妥拉苏林、维脑路通等。
中西医结合:
急性视神经炎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视神经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其病因可由传染病中毒、邻近组织炎症蔓延,营养和代谢障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遗传等多种病因造成。其治疗应予抢救处理,尽可能找出病因,根据病因根治,如局部病灶的治疗及中毒药物的停用等。急性期西药通常给大量皮质类固醇静滴或球后注射及抗生素、维生素b类和其他能量药物,配合扩血管制剂;中医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张加用活血通络之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此类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神经血供,加速视神经周围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减轻视神经炎水肿的作用,从而加速视力的恢复。对哺乳期视神经炎除选用相应药物外,必须立即停止哺乳。由于本病发病急,视力下降突然,故早期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中期乳头水肿较轻,皮质类固醇已减量,病人常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可以滋阴降火为主,代表方为知柏地黄汤加减;后期的治疗应注重全身调理,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可选用杞菊地黄汤八珍汤加减;若病久失治,或病程较长,眼底已有视神经萎缩则按青盲论治。

“视神经乳头炎” 相关论述

视神经乳头炎是视神经眼内段的炎症。
视神经乳头炎可由许多原因引起,但常常查不出确切的原因。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颞动脉炎为最常见的原因。病毒感染和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起视神经乳头炎
多数视神经乳头炎为单眼发病,但也有双眼受累者。本病表现为1~2天内视力迅速下降,视力下降程度可从小暗点到完全失明。有时视力下降是永久性的,疼痛感觉可有可无。
为确诊本病,医生需作视野检查,眼底视神经检查,以及观察瞳孔对光反射。必要时,可作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治疗取决于病因,通常可首先采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