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
( Xiàn )
别名: 人苋 , 红人苋 , 雁来红 , 老少年 , 十样锦 , 老来少 , 三色苋 , 老来变 , 秋红 , 苋菜 , 青香苋
苋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清热解毒;通利二便。主痢疾;二便不通;蛇虫螫伤;疮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0-60g;或煮粥。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液熏洗。 |
性味: |
甘;性微寒 |
归经: |
大肠;小肠经 |
各家论述: |
1.陶弘景:赤苋:能疗赤下。 2.《唐本草》:赤苋: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 3.孟诜:补气除热。 4.《本草拾遗》:紫苋:杀虫毒。 5.《日华子本草》:通九窍。 6.《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7.《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8.《本草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9.《本草衍义补遗》:苋,下血而又入血分,且善走,与马齿苋同服下胎,妙,临产时者食,易产。 |
用药禁忌: |
1.脾弱便溏者慎服。 2.《本草求原》:脾弱易泻勿用。恶蕨粉。 3.《随息居饮食谱》:痧胀滑泻者忌之。 |
药理作用: |
本品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正烷烃类、正烷醇类、16-三十一烷酮、甾醇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皆为革兰阳性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克雷白杆菌(皆为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16-三十一烷酮及甾醇类的抗菌作用强于正烷烃类[1,2]。 |
化学成分: |
茎含亚油酸(linoleic acid)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palmitic acid)[1]。叶中有苋菜红甙(amaran-thin)[2],棕榈酸,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花生酸(arachic acid),菠菜甾醇(spinasterol)[1],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trigalacto-syldiglyceride),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甾醇(sterol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3],维生素(vitamin)a、c、b和核黄素(ri-boflavine)[4]。地上部分含正烷烃(n-alkanes),正烷醇(n-alka-nols)和甾醇类(sterols)等[5]。全草挥发油分析存在56个化学成分,包括15个醇(alchols),5个酯(esters),13个醛(aldehydes),8个酮(ketones),3个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9个酸(acids)和5个其他成分[6]。 |
性状: |
性状鉴别 茎长80-150cm,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菱状卵形至披针形,长4-10cm,宽2-7cm,先端钝或尖凹,具凸尖,绿色或红色、紫色、黄色,或绿色带有彩斑;叶柄长2-6cm。穗状花序。胞果卵状矩圆形,盖裂。气微,味淡。 |
栽培: |
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强光,要求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碱、耐旱。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1-22℃,苗高10~15cm时定植,择阴天或傍晚进行,株、行距40~50cm。 |
生境分布: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时逸为半野生。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高80-150cm。叶互生;叶辆长3-10cm,绿色或红色;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2cm,宽3-7cm,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全缘或波状,无毛。花簇腋生,球形,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都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芒状,长约4mm,膜质,透明;等片3,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蕊3;雌蕊1,柱头3裂。胞果卵状长圆形,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包干宿存花被片内。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边缘钝。花期5-8月,果期7-9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tricolor l.[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a. gangeticu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出处: |
出自《神农本草经》。 1.《蜀本草》:《图经》说有赤苋、白苋、人苋、马苋、紫苋、五色苋,凡六种,惟人、白二苋实入药用,按人苋小,白苋大,马苋如马齿,赤苋味辛,俱别有功,紫及五色二苋不入药。 2.《本草图经》:人、白二苋,亦谓之糠苋,亦谓之胡苋,亦谓之细苋,其实一也,但人苋小而白苋大耳。霜后方熟,实细而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菜瓜(一作染爪)者。诸苋中此无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 |
苋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清热,利窍。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 ①陶弘景:"赤苋:能疗赤下。" ②《唐本草》:"赤苋: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 ③孟诜:"补气除热。" ④《本草拾遗》:"紫苋:杀虫毒。" ⑤《日华子本草》:"通九窍。" ⑥《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⑦《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⑧《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煮粥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
性味: |
甘,凉。 ①陶弘景:"冷利。" ②《唐本草》:"赤苋:辛,寒。" ③《日用本草》:"甘,寒,无毒。" ④《饮膳正要》:"味苦,寒,无毒。" |
用药禁忌: |
脾弱便溏者慎服。 ①《本草求原》:"脾弱易泻勿用。恶蕨粉。" ②《随息居饮食谱》:"痧胀滑泻者忌之。" |
化学成分: |
叶含维生素c,嫩叶含99~121毫克%,较老叶含119~178毫克%。 |
附方: |
①治产前后赤白痢:紫苋叶(细锉)一握,粇米三合。上先以水煎苋叶,取汁去滓,下米煮粥,空心食之。(《寿亲养老新书》紫苋粥) ②治小儿紧唇:赤苋捣汁洗之。(《圣惠方》) ③治漆疮瘙痒:苋菜煎汤洗之。(《纲目》) |
生境分布: |
各地均有栽植。 |
原形态: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较少,枝绿色,高80~150厘米。叶互生;叶柄长3~10厘米;叶片菱状广卵形或三角状广卵形,长4~12厘米,宽3~7厘米,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叶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等。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部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卵形,先端芒状,长约4毫米,膜质;萼片3,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花有雄蕊3,雌花有雌蕊1,柱头3裂。胞果椭圆形,萼片宿存,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花期5~7月。 本植物的根(苋根)、种子(苋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来源: |
为苋科植物苋的茎叶。春、夏采收。 |
出处: |
《本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