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常山

( Tǔ Chánɡ Shān )

别名: 大叶土常山 , 大叶老鼠竹 , 硬毛绣球 , 癞疠树 , 白常山 , 白花常山 , 鸡跨裤 , 腊莲 , 羊耳朵树 , 甜茶

土常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截疟;消食;清热解毒;祛痰散结。主瘿瘤食积腹胀咽喉肿痛;皮肤癣癞;疖肿毒;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擦;或煎水洗。
性味:
辛;酸;凉
归经:
脾经
各家论述:
1.《浙江中药手册》:涤痰结,散肿毒,疗项瘿瘤截疟。2.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用药禁忌:
胃寒者不宜。
性状:
性状鉴别 (l)腊莲绣球 根圆柱形,常弯曲,有分枝,长约20cm,直径0.5-2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外皮极薄,易脱落,脱落处露出黄色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辛、酸,有小毒
(2)伞形绣球 根不规则圆柱形,长短不一,多分枝,长7-20cm,直径0.7-2.3cm。表面淡黄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及支根痕,有时栓皮脱落而露出淡黄色木部。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有菊花状纹理,粉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1)腊莲绣球根粉末特征:淡黄色。①螺纹导管民480μm,直径36-57.6μm。②油细胞多见,类球形,直径约9.6μm。③草酸钙针晶多成束,长19.2-52.8μm。④纤维众多,多成束,偶有散在,棕色,长约1200μm,直径19.2-62.4μm,壁较厚,胞腔明显。此外,可见薄壁细胞及棕色块。
(2)伞形绣球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长方形木栓细胞。皮层菲薄,细胞类圆形,切向延长。韧皮部较薄,有草酸钙针晶束。木质部占根的4/5,导管大小不一,多为径向排列,射线宽3-4列细胞。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1500m的山坡溪边及林缘。
2. 生于海拔500-1850m的山坡疏林内、溪边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1.腊莲绣球 灌木,高2-3m。小枝圆柱状,或稍呈四菱形,被白色平贴硬毛,老时灰褐色。单叶对生;叶柄长1-5cm;叶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0-30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线具细锯齿,齿端有硬尖,上面绿色,下面灰色,两面均具平贴硬毛。聚伞花序项生,花梗密被平贴硬毛;花二型;外缘为不育花,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紫色,阔卵圆形,先端有锯齿,径约2-4cm;中央为育性花,白色,萼筒与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贴硬毛,萼片三角形;花瓣5,长方卵形,镊合状排列,雄蕊10;雌蕊1,于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半球形,先端截平,长约3mm,有棱脊。种子细小,两端有翅,黄褐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
2.伞形绣球 本种与腊莲绣球的区别在于:小技、叶柄无开展的柔毛。叶片狭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达15cm,两面均被毛。花序的一回分枝伞状排列,无花序轴。种子无翅。花果期6-9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ydrangea strigosa rehd.2.hydrangea angustipetala hayata[h.umbellata rehd.]
采收和储藏:立冬至次年立春间,采挖其根,除去茎叶、细根,洗净,鲜用,或擦去栓皮,切段,晒干。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土常山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截疟退热,消和中。用于疟疾食积不化,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2~3钱。
性味:
辛、酸,凉。有小毒
来源:
虎耳草绣球属植物腊莲绣球hydrangea strigosa rehd.,以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除上种外,同属下列两种植物的根亦作土常山入药:伞花绣球(伞花八仙、绣球八仙)hydrangea umbellata rehd.;圆锥绣球(水亚木)hydrangea paniculata sieb.。
备注:
1)广西所用的土常山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lour.)druce的根;
2)浙江东天目以虎耳草山梅花属植物绢毛山梅花建德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的根为土常山。当地用治疟疾、挫伤、腰胁疼痛、胃痛等,用根皮8钱,同狗肉炖熟,调白糖分二次服。

土常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①《浙江中药手册》:"涤痰结,散肿毒,疗项瘿瘤截疟。"
②《四川中药志》:"能消食,解热毒。治疟疾,消肠中积热,除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辛酸,有小毒。"
用药禁忌:
胃寒者不宜。
附方:
疟疾土常山五钱,研细末,用鸡蛋一至三只,拌和后,煎成淡味蛋饼,在发冷前一小时吃完;或单用土常山叶一两,煎汁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性状: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常分歧,弯曲不直,径5~20毫米,长10~30厘米不等。表面深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租皮除去者,呈淡黄色,有细纵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苦。
生境分布:
产于浙江、四川等地。
原形态:
腊莲绣球,又名:癞疠、大叶土常山大叶老鼠竹
灌木,高2~3米。小枝圆柱状,或稍呈四棱形,被有白色平贴硬毛,老时灰褐色。单叶对生,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例卵形,长8~20厘米,宽2~3厘米,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灰色,两面均具平贴硬毛。聚伞花序顶生,花梗密被平贴硬毛;花异型;外缘为不育花,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紫色,阔卵圆形,顶端有锯齿,径约2~4厘米;中央为孕性花,白色,萼筒与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贴硬毛,萼裂三角形,花瓣5,长方卵形,镊合状排列,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半球状,顶端截平,长约3毫米,有棱脊、种子细小,两端有翅,黄褐色。花期8月。果期9月。
生长于低山区的溪沟边及树林边。分布四川、贵州、湖北、广西、浙江、安徽等地。
②伞形绣球,又名:伞花八仙。
落叶灌木,高1米或较高幼枝带紫色,幼时被卷曲毛,老时树皮光滑,裂成薄片。单叶对生,薄膜质,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倒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牙状锯齿,上面黄绿色,沿中脉疏生长软毛,下面粉白色,疏被粗硬毛,沿叶脉较密;叶柄被卷曲毛。伞形花序,花二型,多数;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黄色。蒴果圆形。
生长于山坡溪沟边及林缘。分布浙江、讧西,安徽等地。
以上植物的叶(甜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来源:
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伞形绣球。全年可采,以冬季采收者为佳。挖出根后,浸于水中,擦去细根、糙皮,晒干,或切片晒干。
出处:
本草图经
备注:
浙江地区尚以圆锥绣球的根作土常山入药。原植物详"粉团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