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丸

( lujiaoshuangwan )

鹿角霜丸《普济方》

主治:上热下焦寒,小便不禁
处方:鹿角霜
制备方法:上用鹿角带项骨者,不以多少,锯作挺子长三寸,洗净,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清水浸,同入釜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滤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白干,火焙之。其汁慢火熬为胶。俟角极干,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40粒,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鹿角霜丸《玉案》

主治:膏淋。溺与精并出,混之如糊,如米泔者。
处方:鹿角霜4两,白茯苓3两,秋石2两5钱,海金沙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老米糊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鹿角霜丸《何氏济生论》

主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
处方:薄荷末4两,山药8两,鳗鱼1斤,鹿角霜4两。
制备方法:上用饭甑一具,着底铺薄荷末二两,上铺山药,上又铺鳗鱼(去头尾),上又铺鹿角霜,再以薄荷细末二两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汤送下。

鹿角霜丸《三因》

主治:膏淋
处方: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下。

鹿角霜丸《圣济总录》

主治:阳气,补精髓。主肾寒羸瘦。
处方:鹿角霜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蜀椒(去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鹿角霜丸《古今医鉴》

主治:温阳补虚,祛风通络。治半身痿弱,二三年不能动履者。
处方:黄耆(蜜炙)60克 人参60克 白术60克 白茯苓60克 当归(酒洗)60克 川芎30克 肉桂30克 熟地黄60克 茴香(炒)30克 牛膝(去芦)45克 木瓜45克 白芍药(酒炒)60克 川乌(炒)45克 羌活30克 独活30克 肉苁蓉(酒洗)45克 槟榔30克 防风45克 乌药(炒)45克 破故纸(酒炒)60克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米泔水浸)60克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主治:温肾利湿。治情志不遂,致患膏淋小便如脂膏状,疲极乏力。
处方:鹿角霜秋石白茯苓等分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

“鹿角霜丸” 相关论述

膏淋。多因忧思失志意舍不宁,浊气干清,小便淋闭,或复黄赤白黯如脂膏状,疲剧筋力,或伤寒湿,多有此证。
鹿角霜白茯苓秋石(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