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
( Chuān Wū )
别名: 乌头 , 五毒根
川乌 (出处: 《中国药典》 )
主治: |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
用法用量: |
一般炮制后用。 |
性味: |
辛、苦,热;有大毒。 |
归经: |
归心、肝、肾、脾经。 |
用药禁忌: |
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
炮制: |
制川乌:将原药材拣净,放缸内或其它容器内,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次,漂至口尝稍有麻辣味时取出;在浸漂过程里如发现有裂口破烂时可加些白矾;另外用甘草、黑豆煎汤,加入漂过的川乌,煮透,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去掉药渣,晒至半干,闷润后切片、晒干即可(每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有些地区加甘草、鲜姜等辅料与草乌同蒸;有些地区分别用豆腐、甘草、金银花、鲜姜或皂角等辅料与草乌同煮。 |
鉴别: |
(1) 本品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色木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类长方形、方形或长椭圆形,胞腔较大;内皮层不甚明显。韧皮部散有筛管群;内侧偶见纤维束。形成层类多角形。其内外侧偶有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多列,呈径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粉末灰黄色。淀粉粒单粒球形、长圆形或肾形,直径3~22μm;复粒由2~15分粒组成。石细胞近无色或淡黄绿色,呈类长方形、类方形、多角形或一边斜尖,直径49~117μm,长113~280μm,壁厚4~13μm,壁厚者层纹明显,纹孔较稀疏。后生皮层细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导管淡黄色,主为具缘纹孔,直径29~70μm,末端平截或短尖,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有的导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纵横连接。 (2) 取本品粉末约5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3ml,浸渍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6ml,蒸干,残渣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10滴与0.1%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2滴,滴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4滴,置水浴中加热1分钟,用冷水冷却。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与氯仿1ml,振摇,下层液显紫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与氨试液0.5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适量,用水稀释后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3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性状: |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 |
贮藏: |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来源: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
“川乌” 相关论述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常用名』川乌头、乌头、制川乌、生川乌。
『产地』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制法有二:①洗净泥沙,倒入缸内,用清水漂24天,每天换水一次,到期取出,每5斤药用生姜半斤(切片),甘草120克,倒入锅内,与药同煮2小时,取出晾至半干放入缸内润2夜,以透为度,取出刨片1厘厚,晒干。②将药洗净,投入缸内,用清水浸漂,冬春7天,夏秋5天,每天换水按时取出,每10斤药加黑豆120克,甘草半斤,生姜半斤,放锅内同煮2小时,捞入筛内、去辅料、晒至半干,放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片一厘厚,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川乌破积除寒热,心腹脐间冷气结,肩胛诸痹目中疼,消胸痰滞三虫杀,乌喙专主阴囊痒,能消 肿医历节。
行经逐寒,治风湿邪,与附子大同。主破诸积聚寒热,心腹脐间冷痛,肩胛痛不可俯仰,一切风痹、血痹、半身不遂皆验。目中痛不可久视,消胸中痰冷,食不下,堕胎,杀三虫,长而有尖者佳,制同附子。远志为使。
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蔹、白芨,恶藜芦,忌豉汁。其汁煎之名射罔,味苦。杀禽兽,疗尸疰坚 ,头风痹痛,又主 疮疮根,结核瘰 ,毒肿及蛇咬。先取药涂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黄水出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伤肉破即不可涂,立杀人。中之者,以甘草、兰青、小豆叶,冷水解之。乌喙,味辛,微温。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乌龙丹∶川乌、五灵脂各五两,量入龙脑、麝香为末,滴为丸,弹子大。每一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次暖酒调,日二次,空心、晚食前服,治瘫痪风,手足 曳,口眼 斜,语言謇涩,步履不正,神效。三神丸∶乌头三两。一两生,一两炒熟,一两烧存性,为末,醋煮,面糊丸,绿豆大。每五丸,空心服。泻用井花水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生姜甘草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