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

( xinshengerganyan )

西医

简介:
新生儿肝炎是新生儿期由于各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占新生儿肝炎综合症的大多数。
病因:
新生儿肝炎多数起病于新生儿期,感染可能发生于宫内或临产时,多由病毒引起。病原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cho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他如弓形体原虫、李司忒菌属亦可致病,但尚未发现有甲型肝炎病毒所致。至今尚有许多引起新生儿肝炎的原因未明。
病理:
轻症者肝小叶结构正常,有点状坏死,少量巨细胞变,轻度胆汁郁积,无小胆管增生,枯否细胞增生稍活跃,肝间质和门脉区有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肝小叶结构紊乱,甚至有塌陷,呈片状和点状坏死;常有肝细胞巨变以及肝细胞的再生现象;胆汁郁积明显,小胆管增生不久肝间质细胞增生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较多。病程久者则有门脉周围纤维化。
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其病理特征为受累细胞出现猫头鹰眼状的核内包涵体。本病系多脏器侵犯,但以肝脏病变为主,神经系统次之,肾、肺、血液系统、胰、肠、唾液腺、肺组织甚至迷路内均可受累。
诊断标准: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诊断标准:
1.发病缓慢,可继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延续不退或退后再度出现,也可无生理性黄疸而以后出现黄疸
2.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厌食恶心呕吐。发育营养较差,体重不增。大便于出生时为正常,以后渐转为淡黄、浅灰或白色,尿色深黄。
3.肝脏增大,表面光滑,边缘稍钝。重症或病程长者脾脏亦可增大,并有腹壁静脉显露。
4.血清胆红素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显著增加,凡登白试验呈直接或双相反应。血清谷丙转氨酶稍增加,α-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可增加。絮状浊度试验早期可正常,重症或病程长者可为阳性。hbsag可为阳性。
5.玫瑰红排泄试验有时可不正常,但服用苯巴比妥或消胆胺后可增加排泄。必要时查尿巨细胞包涵体,测血α1-抗胰蛋白酶活性,蛋白电泳(若蛋白电泳叫球蛋白含量少于0.2g%可考虑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血清甲蛋胎白增高,可大于1600ng/l,脂蛋白x阴性。
6.肝活检:以肝细胞损害及炎症为主,巨细胞较多,肝门单核细胞浸润明显。
体征:
常在生后1—3周缓慢起病,有时生理性黄疸退后又出现黄疸,也有在生理性黄疸基础上黄疸持续加深者。初起症状不明显,无发热,偶有呕吐厌食体重不增等。出生时大便颜色正常,以后渐转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尿色逐渐深黄,呈阻塞性黄疸表现。肝脏增大,表面光滑,边缘稍钝,脾脏稍增大。轻型一般自然逐步好转,大便颜色首先变黄,皮肤及巩膜黄染逐渐消迟,肝脏缩小到正常范围,生长及发育良好,整个病程约4—6周左右。部分病例症状出现较迟,可能与潜伏期长有关,在满月以后或更晚才被发觉,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也有一开始就表现严重症状。重症病儿黄疸日趋严重,大便白陶土色。肝、脾增大,常伴腹壁静脉怒张、腹水会阴及下肢水肿等,可因肝昏迷、大出血、脓毒血症其他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病程迁延者与胆道闭锁极难鉴别,预后亦差,幸存者常有后遗症。
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新生儿肝炎临床分两型,多数呈亚临床经过,hbsag持久阳性,转氨酶升高,病程迁延不愈,渐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但转为hbsag携带者的发生率不高。少数呈暴发型或重型,从黄疸出现到肝功能衰竭,平均10d(2—15d)常发展为肝昏迷及出血或并发败血症而死亡。
实验室诊断:
①结合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②alt升高,可略高出正常值或高出正常值数倍以上,多数病儿临床好转后,alt 下降,部分患儿则临床好转但alt反比原来升高,可能因病情严重时未取血测定之故。
③絮浊度仅在病程后期才出现阳性。
④甲胎蛋白测定,正常新生儿检测甲胎蛋白可阳性,约至l—2个月才转阴(如用定量法,则仍在正常值之上),新生儿肝炎患者则2个月后甲胎蛋白仍阳性,表示新生肝细胞的作用可持续到5—6个月之久,如用定量法作动态测定,则可见随病情好转而下降,若甲胎蛋白下降临床不好转,可能为肝脏严重损害到难以再生的程度,示病情危重。
⑤新鲜尿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比较实用、比病毒分离快速简便的检查方法,常规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见到猫头鹰眼细胞有诊断价值,但结果阴性不能排除巨细胞病毒感染
⑥血清学检查,如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抗原、抗体等。
组织学检验: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胆道闭锁和查明病理变化。
疗效评定标准: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
(1)一般情况、食欲及精神良好,黄疸完全消退,体重增加。
(2)肝脏、脾脏增大者,回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
(3)肝功能检查全部恢复正常。
2.好转
(1)一般情况好转,食欲增进,黄疸未全消退,肝脾较前缩小,但未恢复到正常范围。
(2)肝功能检查有好转,部分恢复正常。
治疗:
(1)隔离乙型肝炎及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的婴儿
(2)对诊断未完全明确的病儿,应严密观察大便色泽,定期随防,避免不应作的手术,如为新生儿肝炎而误诊为胆道闭锁,手术可促使肝硬化提早发生
(3)注意营养,补充的维生素a、d、k、e都应肌内注射。营养过分丰盛与不足均对肝脏不利,酌加糖类但勿宜过多,减少脂肪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一般量即可。
(4)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强的松)每日2mg/kg,在症状明显好转后逐步减量,一般共用4—8周,无明显副作用,但需注意预防其他感染。亦可选用地塞米松等。

“新生儿肝炎” 相关论述

为起病于新生儿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由于病因较多,对每一病例的确切原因难以确定,故常称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neonatal hepatitis syndrome)。
(一)病因
主要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等。弓形体原虫、李司忒菌、梅毒等,亦是本病的病因之一。
(二)临床特点
起病较缓。常在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体重不增等症状。大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呈灰白色,但有时浅、时深的动态变化。尿色深黄。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质稍硬。少数脾脏亦大。中毒性肝炎常有感染病灶和全身中毒症状。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伴有先天畸形或宫内生长障碍。
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增高,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絮状浊度试验早期变化不明显。甲胎蛋白阳性。尿胆元阳性,尿胆红素根据胆管阻塞程度可呈阳性或阴性反应。采血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集婴儿尿液或母宫颈刮片找巨细胞包涵体等可作病因诊断。
(三)治疗
以保肝治疗为主,供给充分的热量及维生素。禁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黄疸严重者可试用强的松(2mg/kg/日)抗炎,以减轻胆管梗阻,通常用药4~8周,需注意预防其他感染。一般病例可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等。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治疗。

新生儿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多数是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见第118节)。
在美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的母亲。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递,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少见,一般是在分娩时感染。生后很少通过母亲感染。
【症状和诊断】
大多数新生儿的乙型肝炎迁延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一般要到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且病情较重,1/4的乙肝病人死于肝脏疾病。儿童期症状主要为肝脏肿大、腹水、血胆红素升高导致黄疸
【预后和治疗】
远期预后不清楚。婴儿期感染了乙肝病毒,成年后患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孕妇应常规检查乙肝病毒感染。由于新生儿常在分娩时感染,如母亲为乙肝患者,其小孩应在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断乙肝病毒感染,这种方法只能暂时保护婴儿。同时还应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以获得长期免疫。
母乳喂养无明显增加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尤其是对既注射免疫球蛋白,又接受乙肝疫苗双重免疫的婴儿。如果母亲乳头破裂或另一侧乳房患病,母乳喂养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无症状的慢性肝炎患儿无治疗措施,支持性治疗用于有症状的肝炎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