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脉传睛
参考:血轮实热
“赤脉传睛” 相关论述
赤脉传睛为赤脉起自两眦,渐向白睛侵犯的病症,此证见载于《银海精微》。该书还将它作了进一步划分:自大眦起者,称大眦赤脉传睛;自小眦起者,称小眦赤脉传睛。一般多两眦同起,且双眼同病,本病类似西医学的眦结膜炎。
[病因病机]
一、恣嗜五辛,脾胃蕴热,或肝郁化火,上犯于心,心经蕴热,郁于两眦而发病。
二、劳瞻竭视,或用意太过,心阴暗耗,虚火上炎,壅于眦部脉络。
[临床表现]
本症初起,自觉眦部涩痒,眦角皮肤红赤,赤脉多呈树枝状,发自眦头,横向伸引,渐贯气轮。由于较少引起黑睛疾病,故一般不影响视力。
[诊断依据]
一、自觉症状轻微,仅觉眼部痒涩不舒,视力不影响。
二、眦部白睛微赤,有赤脉横生。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胬肉攀睛相鉴别。胬肉攀睛多生于大眦,初起大眦赤脉丛生,,继之胬起如肉呈三角形,如翼状,横贯白睛,最后攀附于黑睛之上。
[辨证论治]
在辨证上,主要为火热所致。属虚属实应根据赤脉色泽、粗细、多寡及兼症等进行辨。治疗上,属实火当清泻为主,虚火宜滋阴为主。
一、内治
(一)心经实火
[主证]两眦赤脉粗大鲜红,横贯白睛,痒涩刺痛,眵多于结,头痛烦热,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舌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两眦属心,心主火,主血脉。心火上炎,壅于两眦,故眦头血脉粗大鲜红,痒痛并作,眵多干结;心火亢盛,循经上炎,故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尖红;移热于小肠,故小便黄赤。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汤合导赤散加减。泻心汤中黄连、黄芩、大黄泻心降火;导赤散中地黄凉血清热,竹叶清心火,木通泻心火,利小便,甘草泻火解毒。两方配合应用,共奏泻心降火、清利小便的作用。
(二)心经虚火
[主证]两眦赤脉淡红,细小稀疏,微痒不舒,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两眦属心,红赤属火。现两眦血脉淡红而细小,微痒而不痛,证属心经虚火上炎。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亦属心经虚火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补心汤。补心汤中人参、黄芪、甘草补心气;当归、远志、麦冬、地黄滋阴养血安神;知母配连翘,清心经虚火;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目窍。
二、外治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胆汁二连膏或八宝眼药点眼,每日3次。
大 赤脉传睛图(图缺)
赤脉传睛之症,起于大 者心之实也,此心邪之侵肝也。心属火主血,肝属木主筋;筋得血灌引渐至黑睛,蔓延瞳仁,甚则看物如同隔绢,是三焦相火炎上。或劳心事太过,或夜观书史,或能饮酒,及好食五辛,煎炒热物。法宜泻火退热,老少不同治。日积月累,筋脉大者,宜用小锋针挑断,毒血流出,赤脉断矣。若是乍发赤脉,不用针挑发,点以阴二阳四药,服以四顺八正当归散凉肝之剂,其病无不苏矣。又有暴横之人,赤脉灌睛者,此生相也,非比前症治之。
问曰∶人之患目大 赤脉传睛,大 常壅涩,看物不准者何也?答曰∶乃心经之实热;况心或因思虑劳神,或饮食太过,致使三焦发热,心火愈炽,故目常赤也。治之虽攻少阴经,心胞阳火廓,先服三黄丸泻其心火,次以洗心散去其病,肝连丸常镇三黄丸,点用清源散,服用清心利小肠经,降火为主,用八正散。
八正散
大黄瞿麦木通栀子滑石甘草 蓄 车前子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水一钟煎,或入竹叶灯心葱头,食后服。
导赤散
木通甘草栀子黄柏生地黄知母
上每服细末四五钱,水一钟,入竹叶灯心草同煎,食后服。
七宝洗心散
当归赤芍大黄(各一两) 麻黄(二两) 荆芥(五分) 黄连(一两) 栀子
上为末,每服三四钱,水煎食后服。
三黄丸
黄连黄芩(各一两) 大黄(三两,酒浸过炒)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水下。
肝连丸
白羊子肝一付,勿令下水,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肝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粉,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五十丸,茶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