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棕根
( Dà Dì Zōnɡ Gēn )
大地棕根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肾虚咳喘;阳痿遗精;白浊带下;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脱垂;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性味: |
辛;微苦;温 |
归经: |
肾;肺;肝经 |
各家论述: |
1.《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2.《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长于海拔850-2200m的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
原形态: |
大叶仙茅,多年生草本。高达1m多。根茎粗厚,块状,具细长的走茎。叶基生,通常4-7片;叶柄长30-80cm,上面有槽,侧背面均被短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0-90cm,宽5-14cm,纸质,全缘,先端长渐尖,具折扇状脉,背面脉上具短柔毛或无毛。花葶从叶腋发出,通常短于叶,长(10-)15-30cm,密被褐色长柔毛;总状花序强烈缩短成头状,球形或近卵形,俯垂,长2.5-5cm,具多数排列密集的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5cm,被毛;花黄色,具长约7mm的花梗;花被裂片6,卵状长圆形,长约8mm,宽3.5-4mm,先端钝,外轮的背面被毛,内轮的仅背面中脉或中脉基部被毛;雄蕊6,花丝长不及1mm,花药线形,长约5mm;花柱比雄蕊长,纤细,柱头近头状,有极浅的3裂,子房长圆形或近球形,被毛。浆果近球形,白色,直径约4-5mm,无喙;种子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的纵凸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rculigo capitulata(lour.) o. kuntze[leucojum capitulat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叶,洗净,切片晒干。 |
出处: |
出自《四川中药志》 |
大地棕根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补虚,调经,祛风湿,行瘀血。治虚劳咳嗽,遗精,白浊,崩漏,带下,风湿痹瘫,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散瘀,消肿,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②《四川中药志》:"补虚劳,调经。治虚劳咳嗽,腰脚腿软痛,妇女红崩白带,及男子遗精白浊。"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杨,3~6钱;或炖肉吃。外用:研末调敷。 |
性味: |
《四川中药志》:"味微苦,性温,无毒。" |
临床应用: |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竹灵芝根茎制成蜜丸或片剂口服。蜜丸每丸重3钱(其中含蜜1.5钱),日3次,每次1~2丸;片剂每片0.5克,日3次,每次8片。均10日为一疗程。经351例观察,一疗程后临床控制120例(34.2%);显效165例(47%),好转58例(16.5%);无效9例(2.3%)。对镇咳、祛痰平喘均有较好疗效。大部分病人服药4~8天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或消失,睡眠好,食欲增加。少数在服药后1~2天有轻微头昏或轻度下肢酸软;有胃溃疡者,服药后有轻度疼痛,均不影响治疗。 |
附方: |
①治虚劳咳嗽:大地棕根、白藓皮、沙参。炖鸡服。 ②治男子年久不愈的白浊:大地棕根、百花草、白藓皮、鸡冠花、土洋参、三白根、棕树根。炖猪蹄服。 ③治妇女月经不调:大地棕根、黄花根、女贞子、女儿红、益母草子、对叶草、红枣、金樱子。炖鸡服。(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
性状: |
根茎块状肉质,节显着,有圆点状的须根痕,顶端有残留的叶痕。质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白色,中柱显着。 |
生境分布: |
生山野或栽培于屋旁,喜生长湿地。分布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南部尤为常见。产四川、广西。 |
原形态: |
大叶仙茅,又名:松兰、竹灵芝、岩棕。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粗厚。叶根出,具长柄,矩圆状披针形,长30~90厘米,宽7~15厘米、随叶脉而呈折叠状,全缘,秃净或背脉上被毛;叶柄长30~60厘米,有槽。花茎通常短于叶,长10~30厘米,被褐色长毛,顶端下弯;苞片披针形,被长毛;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曲垂,卵形或球形,直径2.5~5厘米;花具柄;花被裂片卵形,长6~8毫米,被毛;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短;子房3室,棒状,长3~6毫米,花柱短,柱头3枚,直立。蒴果棒状,长3~6毫米,熟时3瓣裂,内有种子多粒。种子极小,近球形。花期夏月。 |
来源: |
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叶、须根,晒干。 |
出处: |
《四川中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