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芥

( Tǔ Jīnɡ Jiè )

别名: 臭草 , 臭草 , 钩虫草 , 火油根 , 臭蒿 , 臭藜藿 , 虱子草 , 狗咬癀 , 鹅脚草 , 红泽兰 , 天仙草 , 鸭脚草 , 香藜草 , 杀虫芥 , 藜荆芥 , 臭藜霍 , 洋蚂蚁草 , 虎骨香 , 狗咬 , 火油草 , 痱子草 , 杀虫草 , 大本马齿苋

土荆芥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
用法用量:
1~3钱,研粉或制成丸剂,或制成土荆芥油;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性味:
辛、苦,微温。有小毒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
1、体外实验:土荆芥油对蛔虫的作用为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对滴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钩虫病也有效,但略差些。
2、土荆芥油1:64,000可抑制致病性皮肤真菌之生长(不受血清及连续培养之影响,对皮肤无刺激性)对分支菌(结核)浓度在1:1,000以上有作用。
化学成分:
果实含挥发油(土荆芥油)1~4%,油中含驱蛔素(ascaridol, c[xb]10[/xb]h[xb]16[/xb]o[xb]2[/xb])为有效成分,并含有伞花烃(cymene)、黄樟醚、萜烯类化合物如:柠檬烯(limonene, c[xb]10[/xb]h[xb]16[/xb])、异柠檬烯(iso-limonene,c[xb]10[/xb]h[xb]16[/xb])、左旋松香芹酮(l-pinocarvone,c[xb]10[/xb]h[xb]14[/xb]o)及土荆芥酮(aritasone,c[xb]20[/xb]h[xb]28[/xb]o[xb]2[/xb])、右旋-α-蒎烯(d-α-pinene)、欧松油烯(sylvestren,c[xb]10[/xb]h[xb]16[/xb])等。新鲜叶含两种山柰醇甙为:①山柰醇-7-鼠李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②山柰醇-7-鼠李糖甙-葡萄糖-鼠李糖。
附方:
1、钩虫病:鲜土荆芥10斤,切碎,加水3斤,水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的上层金黄色液体,即为土荆芥油。成人每次服0.8~1.2毫升,儿童每岁0.05毫升。次晨服硫酸镁20克。
2、蛔虫病土荆芥、研成细末,早晨空腹时服2~6分,连服2天。
栽培:
喜温暖干燥气候,在高温高湿环境虽生长迅速,但质量较差,挥发油含量较低。喜阳光,故宜选向阳和较干旱地区栽培。种子繁殖,春季播种,按1尺的行距开浅沟,条播,覆土1~2分,每亩播种量4~5两。播后稍稍镇压,天旱应行浇水,约一周左右出苗。苗高2~3寸时,间苗一次,苗高4~5寸时定苗。
生境分布:
生于村庄附近以及路旁,北方亦常有栽培者。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及贵州等省区。
原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有棱,无毛或有腺毛,揉之有强烈的气味。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6厘米,宽0.5~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微下延,下部叶稍大,上部的叶较小,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或呈波浪形,下面密被黄色腺点,沿脉疏生柔毛。夏、秋之间开绿色小花,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常为3~5朵簇生于腋内,少数单生;苞片叶状,长于花束,花束细小,两性或雌性;花被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胞果膜质,扁球形,包藏于花被内。种子细小,红棕色、光亮。
来源:
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以全草入药。播种当年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放通风处阴干
备注:
(1)土荆芥有剧烈刺激性。大剂量时引起恶心呕吐,吸收后能麻痹肠肌而引起便秘,还能引起耳鸣和时觉障碍。中毒剂量则产生昏迷、呼吸迟缓,偶发惊厥。对肝肾也有毒性。虽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和钩蛔混合感染。但毒性较大,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成人常用量为0.8~1.2毫升,不可超过极量(1.5毫升);儿童每岁0.05毫升。服药时不宜空腹,亦不宜先用泻药,因能增加吸收。

土荆芥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祛风,杀虫,通经,止痛。治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经闭,皮肤湿疹虫咬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止痛,宜煎水洗,小儿麻痘脱后洗之,胜过蚬水。"
②《岭南采药录》:"能除风热,杀虫,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肤癞。"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可驱肠中寄生虫。外用治虫咬伤。"
④《江西中药》:"适用于钩虫病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月经闭止,痛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5~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性味:
辛,温,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
②《江西中药》:"辛凉,有小毒。"
③《广西药植图志》:"味苦辛烈,性温,有毒。"
用药禁忌:
福建民间草药》:"凡患神经衰弱心脏病肾病及孕妇等忌服。"
临床应用:
治疗钩虫病
采用丸剂及土法提取的土荆芥油内服。根据治疗后大便虫卵复查结果,丸剂的治愈率自45~82%不等,土荆芥油为72.6~83.3%。用法:㈠丸剂系取土荆芥的子,叶及茎(亦有只用叶与子,或只用茎的)晒干研粉,和入少量淀粉或面粉,水泛为丸。一般采用1日疗法,早晚饭前各服5钱。亦有采用2日或3日疗法的,每日服2~3次,每次2~4钱。㈡土荆芥油系按土法用蒸酒木甑蒸馏而成。每loo斤土荆芥可提取土荆芥油200~250毫升。用量成人2毫升,60岁以上者酌减;1~3岁小儿0.2~o.5毫升,4~7岁0.6~0.8毫升,8~12岁0.9~1.2毫升,13~16岁1.3~1.6毫升。服土荆芥油的部分病例有较轻微的副作用,如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
又谓用土荆芥粉2~6分早晨空腹服,连服2天,治疗蛔虫病亦有效果。
附方:
①治钩虫、蛔虫、蛲虫:土荆芥叶、茎、子阴干研末,酌加糖和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用开水送下一钱,早晚各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钩虫、蛔虫绦虫病土荆芥全草一至二钱,水煎服。
③治头虱: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
④治脱肛子宫脱垂土荆芥鲜草五钱。水煎,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⑤治关节风湿痛:土荆芥鲜根五钱。水炖服。
⑥治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水煎,洗患处。
⑦治创伤出血:土荆芥干叶。研束,敷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炮制:
除去杂质及根,切细。
性状:
干燥带有果穗的茎枝。茎下部圆柱形,粗壮,光滑;上部方形有纵沟,具毛茸。下部叶大多脱落,仅留有茎梢线状披针形的苞片;果穗成束,簇生于枝腋及茎梢,触之即落,淡绿色或黄绿色;剥除宿萼,内有1棕黑色的果实。有强烈的特殊香气,味辣而微苦。
生境分布:
生于村旁、旷地、路旁,亦有栽培。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各地。产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茎有棱,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6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残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先端钝;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异的香气。花小,绿色,簇生或单生于腋内;苞片极小,呈叶状而长于花束;花束为腋生及顶生,分枝成不分枝的穗状花序;此等花序再形成硕大具叶的圆锥花序,占全植株的大部;萼片5,有时仅3;雄蕊与萼片同数,花丝分离,花药内向;子房1室。胞果,长不及1毫米,包藏于萼内,胚环形。花期夏,秋间。
来源:
为藜科植物土荆芥带有果穗的全草。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全草,摊放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土荆芥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鲜品15~24g,或入九、散;或提取土荆芥油,成人常用量0.8~1.2ml,极量1.5ml,儿童每岁0.05ml。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性味:
辛;苦;性微温;大毒
归经:
脾经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止痛,宜煎水洗,小儿麻痘脱后洗之,胜过蚬水。2.《岭南采药录》:能除风热,杀虫,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肤癞。3.《贵州民间方药集》:可驱肠中寄生虫。外用治虫咬伤。4.《江西中药》:适用于钩虫病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月经闭止,痛经
毒性:
对肝肾也有毒性。
用药禁忌:
虚弱、营养不良者应慎用或减量。小儿较成人敏感。有肾、心及肝脏疾病或消化道溃疡者禁用。《福建民间草药》:凡患神经衰弱心脏病肾病及孕妇等忌服。
药理作用:
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主成分驱蛔素,其效较油强2倍),对蛔虫先兴奋,后麻痹,最后产生不可逆性强直;对钩虫也有效,但略差;对阿米巴痢疾亦有效,可用于慢性或带虫者;对绦虫之效颇差。
土荆芥油在肠内易被吸收,吸收后一部分经肺排出,使呼气中有特殊臭气。本药有剧烈刺激性。土荆芥油对鸟型结核杆菌在体内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如发癣菌)则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弱于麝香草酚而强于水杨酸)。土荆芥油中所含驱蛔素对蛔虫有先兴奋后麻痹驱虫效果,对钩虫亦有驱除作用。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有:松香芹酮(pinocarvone),土荆芥酮(aritasone)[1]。叶含山柰酚-7-鼠李糖甙(kae-mpfrol-7-rhamnoside),土荆芥甙(ambroside)[2]。果含山柰酚3-鼠李糖-4’-木糖甙(kaempferol 3-rhamnoside-4′-xyl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木糖甙(kaempferol 3-rhamno-side-7-xyloside),山柰酚(kaempferol),驱蛔素(ascaridole),异鼠李素(isorhamnatin),槲皮素(quercetin)[3,4],4-o-去甲相思子黄酮-7-o-α-l-鼠李糖-3′-o-β-d-吡喃木糖甙(4-o-demethyl abrectorin 7-o-α-l-rhamnoside-3′-o-β-d-ylopyranoside)[5]。
炮制:
除去杂质及根,切细。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黄绿色,茎上有柔毛。叶皱缩破碎,叶缘常具稀疏不整齐的钝锯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可见散生油点;叶脉有毛。花着生于叶腋。胞果扁球形,外被一薄层囊状而具腺毛的宿萼。种子黑色或暗红色,平滑,直径约0.7mm。具强烈而特殊的香气。味辣而微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①上、下表皮均有囊状腺毛,头部单细胞,略呈矩圆形,长100-140μm,直径40-56μm,柄1-4细胞。②气孔甚密,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③非腺毛1-7个细胞,顶端细胞长而钝圆,壁薄多扭曲,基部细胞膨大,有纵向角质纹理。④叶肉组织中有草酸钙砂晶、簇晶及方晶。此外,偶见头部为2细胞,柄6-9细胞的腺毛,其基部细胞亦膨大呈锥状。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在高温高湿地方,药材质量较差,挥发油含量较低。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宜选向阳干燥地区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3月中旬将地翻松耙平作畦,宽1~1.4m,每1hm2施堆肥或厩肥750~900kg作基肥。种子繁殖,春播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直播:按行距30cm在畦上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插入沟内,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约经10~15d即可发芽。苗齐后间苗1-2次。每窝留苗1~2株,保持株行距0.5m。育苗移栽:在苗床内按行距1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盖细土一层,灌水湿润。出苗后,待幼苗高至12~16cm时,即可移植,按株、行距各30-36cm开穴,每穴栽植1~2株,覆土镇压后,灌水。
田间管理 在幼苗生长期中宜勤除杂草,并须间苗1~2次。定植成活后宜松土除草2~3次。施追肥1~2次,以人粪尿或硫酸铵为宜。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路旁、河岸和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原形态: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80cm,有强烈气味。茎直立,有棱,多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外形,长3-16cm,宽达5cm,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或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小,绿色,两性或雌性,3-5朵簇生于上部叶腋;花被5裂,果时常闭合;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土荆芥的带果穗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采收和储藏: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摊放在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