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针

( leihuozhen )

别名:热熨针

主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
处方:白芷1钱,独活1钱,川芎1钱,细辛1钱,牙皂1钱,川山甲(炮,倍用)1钱,丁香1钱,枳壳1钱,松香1钱,雄黄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杜仲1钱,桂枝1钱,硫黄2钱,麝香酌量,熟艾2-3两(一方有巴豆仁8分,斑蝥3钱,去头足翅)。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取艾铺底,掺药于上,用好皮纸卷筒,先用线绊约两头,防其伸长,然后加纸再擀,务令极实,粗如鸡子尖样,用鸡子清尽刷外层,卷而裹之,阴干
用法用量:用时向灯上点着,随用纸三五层,或布亦可,贴盖患处,乘热按于纸上。

雷火针《喻选古方试验》

主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及筋骨隐痛。
处方:蕲艾末1两,乳香1钱,没药1钱,穿山甲1钱,硫黄1钱,雄黄1钱,草乌头1钱,川乌头1钱,桃树皮末1钱,麝香5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拌艾,将厚纸裁成条,铺药艾于内,紧卷如指大,长3-4寸,收贮瓶内,埋地中49日取出。
用法用量:用时于灯上点着,吹灭,隔纸十层,乘热针患处,热气直入病处,其效甚速。
禁忌:忌冷水。

雷火针《春脚集》

主治:一切腿痛
处方:乳香6分,官桂6分,血竭6分,丁香6分,麝香6分,杏仁1分4,真蕲艾1两,木香6分,沉香4钱,檀香4钱。
制备方法:上各为粗末,以纸卷紧。
用法用量:用时蘸香油点着吹灭,照穴道针之。
主治: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主风寒湿气痰滞于经络血脉之中,闭塞不通而痛。
处方:蕲艾1两,朱砂2钱,穿山甲(土炙)1钱,桃皮1钱,草乌1钱,川乌1钱,乳香1钱,雄黄1钱,没药1钱,硫黄1钱,麝香5分。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蕲艾铺粗纸上,入药末3钱卷成筒,如爆竹式,将药筒入瓶内,以箬叶、油纸封口,埋屋下地中49日取出。
用法用量:热熨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南京方)。

雷火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主治:舒筋活络,驱风散寒。主筋骨麻木,受风受寒,肩臂疼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
处方:乳香1钱,生没药1钱,公丁香1钱,生松香1钱,桂枝1钱,杜仲炭(盐炒)1钱,生枳壳1钱,皂角1钱,细辛1钱,川芎1钱,独活1钱,制山甲1钱(以上共为细末),艾绒2两,硫黄面2钱,麝香5分,雄黄面1钱。
制备方法:先将艾绒放在火纸上,用藤棍打平,将细粉撒匀,再将硫黄面、麝香雄黄面3味和匀撒在上层,用纸1张,盖在药上卷好,再用纸3张将外裹紧,擀至极坚固为度,去掉纸2张,再用红京纹纸包严,每支长约9寸8分,外部涂刷鸡子清,待阴干后装桶封固
用法用量:用时将针以火燃着一端,熏患处。

“雷火针” 相关论述

猪牙皂角威灵仙细辛羌活白芷川芎草乌白蒺藜、 本、天麻苍术独活良姜、官桂、雄黄乳香没药麝香少许,余各等分为末,用熟艾薄铺绵纸上,少以药末掺艾上卷作条子,如筋大长五寸。遇痛针痛,其效如神。女人隔衣,衣上用纸三层,将火针灯上烧燃,竟就纸上蒸之,良久火息痛止,不欲发泄,只蒸一壮;欲发泄者,任蒸三壮五壮,自然药气冲入经络,如着肉灸火一同。

苍耳子肉(去油乳香没药(各三钱) 羌活川乌穿山甲(土炒) 丁香麝香茯苓猪苓附子泽泻大茴香白芷独活广木香肉桂(各一钱) 共研细末和匀。先将蕲艾揉绵,用纸二层,铺上捍薄,以药末掺艾上,要极密,外用乌金纸卷紧,粘固两头,线扎紧。用时以手捺患处,墨点记明,将针火上烧着,用红布二三层,铺于痛处针之。(《方钞》)

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一钱) 硫黄(一钱五分) 苍术七分) 山甲(炒焦) 闹羊花(各一钱五分) 麝(三分) 艾茸(不拘多少)
共为末,以棉纸一张,上用油润草纸二、三层。将前药均匀铺上,如卷爆竹样要紧。每遇患处,用草纸七层隔之,将药以竹筒同之,点红对患处按定灸之,即刻揭起,其药性已攻入内,无不神效。

(补)
艾叶放在箕内。擦成绒。以纸紧包成条。如笔管大。先以粗纸折二三重。置各患处。以艾条燃火。按患处隔纸烧射。知痛即止。如泡起用针挑破。水干自愈。如烂即以松香膏贴之。外江呼为射火。医家又名雷火。针凡疯鹤膝风肿痛风之类皆用之。
服初次丸。即以艾擦条圈围烧死肌肉。不可空一丝。勿烧穴火。服至第二次丸。便要灸穴火。上两肩井、两曲池、招摇、虎口。如风气已收。即要灸对眼二穴。下体两风门三里鱼肚解肌、断根各穴。相时势。每穴三五壮或七八壮。
对眼穴 在脑后对眼处。
井穴 提起手来。肩膀后自有一窝。即是穴。
曲池 在手两肱关节处。
招摇穴 在手掌背上关节处。
虎口大指食指中间。
风门 在中股交骨间。要其人平身立定。以手中指陷入处即是。
三里内外两穴。今所灸乃外三里。其人自手从膝上屈下。以手指掏入有窝处即是。
鱼肚 在脚膝弯下。似鱼肚样不窝处即是。
解肌 在脚背上总筋有穴处。
断根穴 在脚大拇指二指中间。
【戒口歌】
六畜自死肉。猪狗与牛羊。马鹿鹅鸡等。东黄二瓜妨。大菜及茄芋。黄豆同椒姜。团鱼并鳝虾。水族总发疡。面食及番薯。生冷兼诸香。煎炒偕滞气。生盐与醋酱。菜油并麻油不食始为良。冬酒宜少饮。烧酒莫举觞。更宜切戒者。夫妻莫同房。
【宜食歌】猪肉后腿美。海参老鸭尝。海带木耳。绿黑二豆良。萝卜苋菜美。豆角苦瓜芳。莴苣自可食。苦 白菜香。鱼惟青鱼好。盐炒乃无妨。茶油堪烹饪。食料此中详。

治一切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而畏刺者。方用
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以上各三钱) 麝(少许) 祁艾(二两)
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各药末掺上,卷极紧,收用。
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用灯烛烧燃亦可),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念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念咒曰∶
雷霆官将,火德星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
此乃孙真人所制,流传至今,颇为灵验。制药时,毋令妇女、鸡、犬见。其方载《针灸大全》。
又按《御纂医家金鉴》,有雷火神针方,药只三味。歌曰∶
雷火神针寒湿附骨疽痛针之宜,丁麝二香共祁艾,燃针痛处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阵内亦有二方,注明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其一于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玄皮,长一二寸,两头削如鸡子尖,向灯上燃着,随子患处隔纸数层,以针按灸。一则方法药味与太乙神针相同,惟多白芷一味。盖命名虽异,而治病则有同功焉。

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三钱,麝少许,蕲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药未掺卷极紧,收用。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药,名雷火针也,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