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针
( leihuozhen )
别名:热熨针
雷火针《景岳全书》
雷火针《喻选古方试验》
雷火针《春脚集》
雷火针《疡医大全》
雷火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雷火针” 相关论述
(补)
蕲艾叶放在箕内。擦成绒。以纸紧包成条。如笔管大。先以粗纸折二三重。置各患处。以艾条燃火。按患处隔纸烧射。知痛即止。如泡起用针挑破。水干自愈。如烂即以松香膏贴之。外江呼为射火。医家又名雷火。针凡疯痹鹤膝风肿痛风之类皆用之。
服初次丸。即以艾擦条圈围烧死肌肉。不可空一丝。勿烧穴火。服至第二次丸。便要灸穴火。上两肩井、两曲池、招摇、虎口。如风气已收。即要灸对眼二穴。下体两风门、三里、鱼肚、解肌、断根各穴。相时势。每穴三五壮或七八壮。
对眼穴 在脑后对眼处。
肩井穴 提起手来。肩膀后自有一窝。即是穴。
曲池穴 在手两肱关节处。
招摇穴 在手掌背上关节处。
虎口穴 在大指食指中间。
风门穴 在中股交骨间。要其人平身立定。以手中指陷入处即是。
三里穴 有内外两穴。今所灸乃外三里。其人自手从膝上屈下。以手指掏入有窝处即是。
鱼肚穴 在脚膝弯下。似鱼肚样不窝处即是。
解肌穴 在脚背上总筋有穴处。
断根穴 在脚大拇指二指中间。
【戒口歌】
六畜自死肉。猪狗与牛羊。马鹿鹅鸡等。东黄二瓜妨。大菜及茄芋。黄豆同椒姜。团鱼并鳝虾。水族总发疡。面食及番薯。生冷兼诸香。煎炒偕滞气。生盐与醋酱。菜油并麻油。不食始为良。冬酒宜少饮。烧酒莫举觞。更宜切戒者。夫妻莫同房。
【宜食歌】猪肉后腿美。海参老鸭尝。海带偕木耳。绿黑二豆良。萝卜苋菜美。豆角苦瓜芳。莴苣自可食。苦 白菜香。鱼惟青鱼好。盐炒乃无妨。茶油堪烹饪。食料此中详。
治一切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而畏刺者。方用
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以上各三钱) 麝(少许) 祁艾(二两)
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各药末掺上,卷极紧,收用。
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用灯烛烧燃亦可),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念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念咒曰∶
雷霆官将,火德星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
此乃孙真人所制,流传至今,颇为灵验。制药时,毋令妇女、鸡、犬见。其方载《针灸大全》。
又按《御纂医家金鉴》,有雷火神针方,药只三味。歌曰∶
雷火神针攻寒湿,附骨疽痛针之宜,丁麝二香共祁艾,燃针痛处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阵内亦有二方,注明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其一于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玄皮,长一二寸,两头削如鸡子尖,向灯上燃着,随子患处隔纸数层,以针按灸。一则方法药味与太乙神针相同,惟多白芷一味。盖命名虽异,而治病则有同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