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膈丸

( ligewan )

别名:人参利膈丸

主治:除痰利膈。主痞证。
处方:黄芩(生)1两,黄芩(炒)1两,黄连5钱,南星5钱,半夏5钱,枳壳3钱,陈皮3钱,白术2钱,白矾5分,泽泻5钱,神曲(炒)。
用法用量:方中神曲用量原缺。

利膈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主治:开瘀顺气,消食化痰。主肝瘀胃热,发为结胸,胸脘疼痛,咯气食少,肝气横逆,闭塞于胸,胸胁串疼,气促息急,湿蕴脾肺,痰如蛋清,漉漉有声,气喘咳嗽食积结滞,中脘胀硬,大便闭塞,嘈杂吞酸
处方:制野军4两,槟榔4两,莱菔4两,木香2两,茅术2两,陈皮2两,厚朴2两,果仁2两,枳壳2两,砂仁2两,山楂2两,神曲2两,麦芽2两,桔梗2两,青皮2两,藿香2两,甘草2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1分。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2次。
禁忌:忌食辛辣、油腻物。孕妇忌服。

利膈丸《博济》

主治:三焦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处方:牵牛子4两(一半生,一半熟),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2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荆芥、姜汤送下。
主治:妊娠痰饮呕逆恶心
处方: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为细末,生姜汁和作饼子,焙干用),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槟榔(锉碎)、百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诃黎勒(煨,去核)、桔梗(炒)、枳壳(去瓤,麸炒微黄)、人参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主治:大人、小儿风盛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处方:黑牵牛4两(半生半熟),青橘皮(去白)半两,槐角子半两,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涂酥炙)2两,齐州半夏(汤浸洗7次,切,焙)1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要疏风痰,加至30-40丸。小儿风涎痰热,可作小丸,量多少与之。
主治:正气,利心胸,行壅滞。主留饮
处方:槟榔(锉)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牵牛子(微炒)4两,木香半两,干姜(炮)1分,枳壳(去瓤,麸炒黄色)2两,半夏(汤浸7遍,焙)1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生姜汤送下。
主治:痰癖,胸膈不快。
处方:牵牛子(微炒)4两,皂荚(去皮,酥炙)4两,白矾(烧令汁枯)1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2两,葶苈子(隔纸炒)2两,丹砂(研)1两,铅白霜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主治:治痰阻气滞喘满咳嗽脘痞腹胀,二便不利。
处方:牵牛120克(生)槐角子30克(炒)木香30克 青皮30克 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洗)各60克
制备方法:上药研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用白开水送下。

利膈丸《医学发明》

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脾胃壅滞,大便秘结
处方:木香21克 槟榔23克 厚朴(姜制)60克 人参藿香当归炙甘草枳实(麸炒)各30克 大黄(酒浸,焙)60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诸饮下。

“利膈丸” 相关论述

牵牛(四两,生) 槐角子(一两,炒) 木香(一两) 青皮(一两) 皂角(去皮,酥炙) 半夏(洗,各二两)
上为细末,生姜、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水送下。

三焦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牵牛子(四两,一半生,一半熟) 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用,二两。
上二味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荆芥姜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