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走黄
( dingchuangzouhuang )
别名: 全身化脓性感染 , 头面部痈 , 蜂窝织炎 , 颅内化脓性感染
中医
简介: |
以原发病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周围扩散,并有寒战高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全身症状的疔疮类疾病。 |
病机: |
疔疮走黄是因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及时控制,或回挤压等,使邪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所致。 |
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气营两燔证:寒战高热,头痛烦躁,汗出口渴,肢体发麻,便结溲黄,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而大。清热凉血解毒。白虎汤合情营汤。 2.毒入营血证:壮热个退,或身热夜甚,躁扰不宁,或神识昏蒙,或痉厥抽搐,或皮肤发斑,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清营凉血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3.热毒内闭证:面青唇焦,神识恍惚,四肢发厥,胸腹灼热,气喘,舌质红绛,苔黑有芒刺,脉沉伏。清热凉血、解毒开闭。紫雪丹合玉枢丹。 4.亡阴证:身热烦躁,汗出味咸而粘,四肢温,呼吸气粗,渴喜冷饮,口唇燥裂,舌质红苔干,脉细数无力。滋阴通脉、凉血解毒。清营汤。合生脉散、五味消毒饮。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药制苍耳虫10~15条捣烂,外敷患处,外盖黄连膏,或疔疮二虫散(苍耳虫、青蒿虫、百草霜、冰片)外敷,以收束疔毒。 2.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3.可内服安宫牛黄丸、琥珀蜡矾丸、紫雪丹等中成药。 4.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静脉输注液体。必要时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时给退热剂。 5.其他见疔疮外治法。 |
“疔疮走黄” 相关论述
病证名。疔毒走入血分之险证。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又名癀走。疔疮之毒邪迅速走散而入于血分,使全身出现寒栗高烧,神志昏愦等险证者。多因患疔疮毒甚,正气内虚;或因火热毒邪炽盛,又失于防治,促成火毒外散而侵入血分,继攻内脏而成。与痈疽之内陷相当。证见疔疮疮顶由红肿高起而转里陷,有脓而转为脓减或无脓,肿势趋于散漫,迅速向四周扩散等局部证候转轻,而全身症状加剧。此刻患者多急起寒热头痛,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舌僵口干,舌绛苔黄,或便秘,或腹泻,小便赤涩,脉洪数。若失控则可转入神昏谵语,甚至抽搐痉厥。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剂。内服可选五味消毒饮;偏于热者可内服黄连解毒汤加大黄等;重证者可选用解毒大青汤;若神志昏溃,则宜内服七星剑汤,或疔毒复生汤。外治参见疔疮条。痈疽疔肿之脓已成者,均宜尽早切开排脓,排脓不畅者,应切大口并以纸捻或纱条引流,使脓通畅外出。特别颜面、鼻唇三角处之疔毒,切忌挤压,否则易成走黄与痈疽内陷之脓毒血症。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