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
参考:膀胱湿热 , 癃闭
“尿潴留” 相关论述
【概述】
尿潴留多是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失调,致使膀胱松弛,排尿无为,膀胱括约肌相对紧张。
尿潴留中医称之为癃闭。《景岳全书》中有“小水不通为癃闭”之说。亦有以小便不利,点滴而少,病势相对较缓者称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解,病势急者称“闭”;多合称为“癃闭”。
膀胱是贮藏尿液的地方,又是管理小便出纳的器官。本病的形成,一是膀胱湿热阻滞,或肾热移于膀胱。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而热闭不通;气化失司则腹胀满;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排尿无力;气化无权则小便不能出。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后溪。
操作:患儿微握拳,常规消毒后,用28号针,快速刺入约0.5寸,提插捻转,约1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二)点穴疗法
选穴:少府、膀胱点、肾点
操作:采用常规点按方法,每穴点按1~2分钟,每日1次。连续点按10~15次为1疗程。
(三)手穴推拿疗法
选穴:肾经、膀胱、小肠、脾经。
操作:选准以上穴位,每穴推拿100次。配合摩腹,揉关元,按三阴交等手法。
下焦湿热者清肾经、清小肠,推膀胱。以清化湿热。
肾阳不足者:清补肾经,脾经、揉肾俞、揉龟尾,以温补肾阳。
另外可配合诱导导尿法,或探吐法,上窍开则下窍通。
按语:治疗癃闭,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重于通利小便。不论针刺、推拿、点穴等疗法。不论采用补法还是泻法(清、利)均着重于通小便。小便通则诸症除。小便不通在临症中属急症,应积极治疗。
急性尿潴留是指尿液充满膀胱,不能自行排出的外科急症。临床可分为梗阻性尿潴留、神经原性尿潴留和药物性尿潴留三型,但以梗阻性尿潴留多见。其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困难的程度可由尿流缓慢无力、尿线变细、尿线中断、尿滴沥至完全排不出尿液。
本病属于中医“闭证”的范畴,即小便不通,欲解不能,病势较急。其病因与饮食肥甘、劳倦过度、房室不节、情志损伤,或瘀血、结石、肿块梗阻有关。临床可分为膀胱湿热、肾阳虚衰、中气下陷、水道闭塞等四型。各型临床症状如下。
膀胱湿热型:小便点滴不通或尿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肾阳虚衰型:小便滴沥不畅,排出无力,或尿闭,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舌淡,脉沉细等。
中气下陷型:小便欲解不爽,或尿少,或尿闭,纳呆、神疲、少腹坠胀。舌淡,脉弱等。
水道闭塞型:小便滴沥不畅,或尿如细线,时或中断,甚至尿闭。小腹胀满而痛,舌质暗或有淤斑,脉细。
(一)起居调养法
急性尿潴留患者生活起居应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避免劳动。并要保持镇定,积极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治疗措施。
(二)饮食调养法
急性尿潴留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另外,可酌情选用以下食疗方。
1.膀胱湿热型:
①绿豆饮:绿豆适量,加水煮烂,调入少许白糖,饮服。②滑石粥:滑石30克(布包),瞿麦10克,入砂锅煎汁去渣,入粳米100克,共煮为粥,饮服。
2.肾阳虚衰型:
黑豆酿梨:大雪梨1个,小黑豆50克,冰糖30克。将雪梨柄处切挖一圆孔,黑豆洗净,装入梨孔内,再把梨柄盖上,蒸炖,水沸后40分钟即可食服。
3.中气下陷型:
①蚕豆冬瓜皮煎。蚕虫500克,冬瓜皮100克。水煎服。②赤豆米粥。赤小豆30~50克,先煮烂,再加入粳米50~100克煮粥,加入白糖,调服。
4.水道闭塞型:
①荠菜车前汤。荠菜根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②桃仁粥:桃仁10~15克,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30~50克煮烂成粥,服食。
(三)药物调养法
1.中成药
膀胱湿热型可选八正散;肾阳虚衰型可选肾气丸,中气下陷型可选补中益气丸。
2.常用验方
(1)膀胱湿热型用八正散加减:萹蓄15克,瞿麦15克,车前子10克(包煎),木通6克,灯芯6克,滑石30克,山栀子10克,大黄10克,甘草10克。
(2)肾阳虚衰型用加味肾气丸加减:熟地15克。官桂3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熟附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车前子10克,牛膝15克。
(3)中气下陷型用升陷汤加减:黄芪30克,柴胡5克,升麻5克,桔梗10克,白术15克,肉桂3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
(4)水道闭塞型用桃仁承气汤:桃仁10克,大黄10克,芒硝3克,桂枝10克,甘草5克。
(四)针灸调养法
(1)体针:适用于实热证者,穴取阴陵泉、三阴交、中髎、次髎,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
(2)艾灸法:适用于虚证寒证或高龄者,取气海、关元等穴,用隔姜灸,每穴每次灸15分钟。
(五)推拿调养法
患者取平卧位,术者双手掌重合放于膨隆的膀胱顶部,先轻轻按摩3~5分钟,再用手掌由膀胱顶向下后方以适当力量持续挤压膀胱,嘱患者用力排尿。
(六)其他调养法
(1)流水诱导法:使患者听到流水的声音产生尿意而排尿,适用于神经原性尿潴留。
(2)取嚏疗法:皂角末0.3~0.6克吹鼻取嚏后,尿随之而出。
(3)灌肠疗法:取甘油60毫升加水至120毫升放入灌肠器内摇匀后,快速注入直肠内5~10分钟后嘱患者排便,尿液也随之排出。
一般说来,产妇在产后6~8小时就会自解小便。不过,产后小便不能自解,发生尿潴留的情况并不少见。造成尿潴留的原因有:
(1)不习惯睡在床上解小便;
(2)会阴伤口肿痛厉害,反射性地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因而排尿困难;
(3)产程较长,膀胱受胎头压迫较久,膀胱粘膜水肿及充血,暂时丧失收缩力而功能失调或膀胱颈部粘膜肿胀,以致小便不通;
(4)产后膀胱肌张力差,膀胱容量增大,对内部压力的增加不敏感而常无尿意,以致存积过量小便。
产后尿量增多,要是尿潴留,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会引起产后出血。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
(1)躺着解不出,坐起来试试;
(2)便盆内放热水,坐在上面熏或用温开水缓缓冲洗尿道口周围,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刺激膀胱收缩;
(3)小腹部放热水袋或用艾条薰灸,以刺激膀胱收缩;
(4)中药蝉衣9克,煎汤一大碗,顿服,有利尿作用;
(5)肌肉注射卡巴可0.25毫克,促使膀胱收缩。
要是采用上述办法,仍然解不出小便,那就只能在严密消毒准备下,插导尿管导尿,并且保留导尿管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