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外耳道炎

( mimanxingwaierdaoyan )

别名: 耳疮 , 脱皮性外耳道炎

西医

简介:
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为细菌感染所致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恶性外耳道炎是专指发生糖尿病患者的外耳道绿脓杆菌的感染。
病因:
其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外耳道冲洗等水液浸渍,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等均可诱发本病。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链球菌等。
季节:
发生于夏秋季节。
地区:
多见于湿温较高的地区。
发病机理: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使皮肤的角质层受损,皮肤失去保护,细菌得以侵入皮肤深层而发病。
病理:
病理特点是真皮层水肿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伴有皮肤海绵层细胞间水肿和角化不全,耵聍腺扩张,分泌受阻。表面覆盖渗出物,脱屑或肉芽形成。慢性病变则以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增殖为主,而有肥厚性外耳道炎之称。
诊断标准:
外耳道炎诊断标准:
1.初起有耳痛耳胀,灼热感,耳道皮肤红肿,全身可见形寒身热表证
2.病情发展、耳痛加剧,耳道红肿明显,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如波及耳膜,可有鼓膜充血,听觉减退等症。
3.慢性者,有耳痒,或刺激感,耳道皮肤增厚等症。
4.常年均可发病,并有挖耳、进水等原因。
诊断依据:
恶性外耳道炎:进行性的破坏严重的外耳道感染、峡部底壁有糜烂及肉芽是重要的依据。
体征: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痒,疼痛及少许耳漏。其表现:轻者外耳道皮肤轻度充血、肿胀,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可有臭味;严重者外耳道明显肿胀,甚至外耳道狭窄或闭塞,皮肤溃烂可见浆液或脓性分泌物。耳廓同围出现软组织肿胀,有时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鼓膜充血。
2.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耳内痒,不适,少量耳漏及听力减退。外耳道的皮肤充血、增厚,管腔变窄,常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量脓液,揭去痂皮可致出血。病情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明显增厚引起外耳道狭窄,使听力下降。鼓膜混浊、增厚,标志不清,甚至可见有肉芽组织。
3、恶性外耳道炎:炎症自外耳道皮肤开始,通过外耳道软骨段和骨性段的交接处间隙或软骨段的santorini裂潜人颅底,侵袭腮腺、软骨、骨、神经和血管,可使同侧颞颌关节剧痛,咀嚼受阻。
实验室诊断:
取耳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
1.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其特点:①好发于外耳道深部。②症状以耳痒为主。③外耳道深部可见白色、灰色、黄色和黑色霉苔,有时呈块状或筒状。揭去苔膜后可外耳道充血、水肿、水泡糜烂、浆液渗出和痂皮等,④外耳道分泌物及痂皮涂片可见菌丝体和孢子。2.外耳道疖:①好发于外耳道软骨段。②以疼痛为主。③耳道皮肤呈局限性红肿,并有丘状隆起及脓头。疖肿破溃后疼痛随之减轻,其脓液量少而粘稠,混有少许血液。
3、恶性外耳道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活检可明确诊断。
疗效评定标准:
外耳道炎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外耳道红肿疼痛等症消失。
2.好转:外耳道红肿疼痛减轻,全身症状不明显。或耳痒减轻,耳道皮肤恢复近于正常皮肤。
3.无效:耳道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并发症:
恶性外耳道炎常并发颞骨和颅底骨髓炎,面瘫其他脑神经多发性麻痹,甚至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脑脓肿
治疗:
目的: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痂皮,促使皮肤恢复其正常生理状态。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
(二)局部治疗
1. 局部用药之前需要清洁外耳道分泌物、碎屑及痂皮。可用于棉签清除。
2. 清洁外耳道后,甲浸有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剂、糊剂或霜剂的纱条塞入外耳道内,该纱条具有良好的功效:①其毛细管吸引作用可去除渗出物;②药物和病变皮肤接触具有抗炎止痒作用;③缓解症状避免挖耳。此纱条每日更换一次。
3.对于慢性者,上述治疗不能奏效时,可进行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注意抗生素不能长期应用,以免诱发霉菌感染。
(三)恶性外耳道炎:本病除以上治疗外,还要积极控制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配合治疗方案:西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用3/的双氧水清洁。中药:用黄柏拈矾制剂,其成分及制法是将黄柏枯矾黄连苦参各10g,冰片5g,共为细末,把香油250g炼开先加入枯矾冰片,再放入黄柏苦参,最后放入黄连粉末,冷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