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荠苎

( Shí Qí Zhù )

别名: 鬼香油 , 小鱼仙草 , 香茹草 , 野荆芥 , 痱子草 , 土荆芥 , 野香茹 , 热痱草 , 香草 , 野芥菜 , 白鹤草 , 天香油 , 五香草 , 土茵陈 , 紫花草

石荠苎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疏风解表;清暑除温;解毒止痒。主感冒头痛咳嗽中暑风疹炎;痢疾血;血崩;热痱;湿疹;肢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性味:
味辛;苦;性凉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2.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毒,止咬、蜂螫,取叶擦之。
3.《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4.《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5.《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6.《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7.《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8.《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用药禁忌:
广西中药志》:表虚者忌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主要有荠苎(orthodene),β-蒎烯(β-pinene),桉叶素(cineole),α-侧柏醇(α-thujyl alcohol),芳樟醇(linalool),牻牛儿醇(geraniol),柠檬醛(citral),乙酸牻牛儿酯(geranyl acetate)榄香脂素(elemicin),α-丁香类(α-caryophyl-phene(,月桂烯(myrcene),3-蒈烯(△3-car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β-罗勒烯(β-ocim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松油烯-4-醇(terpinene-4-ol),爱草脑(estragole),对-异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benzoic acid),对-丙基苯甲酸(p-propylbenzoic acid),α-葛缕酮(α-carvone),百里香酚(thymol),香荆芥酚(carvacrol),α荜澄茄油烯(α-cubebene),香苇醇乙酸酯(carved acetate),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β-愈创木烯(β-guaiene),反式-α-香柑油烯(trans-α-bergamotene),α-葎草烯(α-humulene),γ-及兰油烯(γ-muurolene),顺式-α-香柑油烯,α-衣兰油烯,ξ-榄香烯(ξ-elemene),(z)-β-金合欢烯[(z)-β-farnes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e)-橙花叔醇[(e)-nerolidol],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荜澄匣烯醇(cadi-nenol),(e)-异肉豆蔻醚[(e)-isomyristicin],α-荜澄茄醇(α-cadi-nol),ξ-毕澄茄醇等[2]。
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含α-蒎烯,β-蒎烯,芳樟醇,樟烯,香桧烯(sabinene),月桂烯,柠檬烯(limonene),β-水芹烯,桉叶素,聚伞花素,1-辛烯-3-醇(1-octen-3-ol),β-水芹烯,桉叶素,聚伞花素,1-辛烯-3-醇(1-octen-ol),(王古)(王巴)烯,苯乙酮(phenyletha-none),萘(naphthalene),α-香柑油烯,反式丁香烯,葎草烯,β-甜没药烯,α-荜澄茄烯(α-cadinene),乙酸百进而香酚酯(thymol ac-etater),百里香酚,香荆芥酚,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肉豆蔻醚和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2,4,5-trime-thoxy-1-propenylbenzene)等[3]。
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出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醚制成10%溶液,作供试品液。①以香荆芥酚、麝香草酚作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板上,用二氯甲烷展开15cm,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于105℃烘5min。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②以石竹烯、松油烯作对照品。点样于上述薄板上,用已烷展开15cm,以上述显色剂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③以对-聚伞花烃作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f253-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15cm,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联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20-60cm,表面有下曲的柔毛。叶多皱缩,展闰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4cm,宽0.8-2cm,边缘有浅锯齿,叶面近无毛面具黄褐色腺点。可见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的假总状花序,花多脱落,花萼宿存。小坚果类球形,表皮黄褐色,有网状凸起的皱纹。气清香浓郁,味辛、凉。
显微鉴别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稍现层纹,有1-3(-5)细胞的非腺毛,长80-148(-200)μm,基部直径16-32μm,壁上有疣状状突起:尚有少数单细胞头的小遥毛。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有角质层纹理;单细胞非腺毛长24-28μm,短圆锥形。上、下表面叶脉上约有1-4细胞的非腺毛,长45-300μm,外壁有疣状突起;另有单细胞头小腺毛及多细胞关腺鳞,下表面遥鳞很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150m的山坡、路旁、灌丛或沟边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茎直立,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16m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5cm,宽0.9-1.7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具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疏短柔毛,密布凹陷腺点。轮伞花序2花,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顶生的假总状花序,长2.5-15cm;苞片卵形,长2.7-3.5cm,先端尾状渐尖,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2.5mm,外面被疏柔毛,上唇3齿,卵状披针形,中齿略小,下唇2齿,线形,先端锐尖;花冠粉红色,长4-5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具齿;雄蕊4,后对能育,花药2客观存在,叉开,前对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浅裂。小坚果黄褐色,球形,直径约1mm,具突起的皱纹。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sla scabra (thumb.) c. y. wu et h. w. li [orthodon scabra (thunb.)hand.=-mand.;mosla punctata (thunb.) maxim.]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出处:
出自1.《本草拾遗》:荠苎生石上者名石荠苎,紫花细叶,高一、二尺。
2.汪连仕《采药书》:鬼香油,细叶者名天香油。连根叶捣汁,其味如香油,故名。
3.《植物名实图考》:石荠苎,方茎对节,正似水苏,高仅尺余,叶大如指甲,有小毛,滇南呼为小鱼仙草

石荠苎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暑热,祛风湿,消肿,解毒。治暑热痧症,衄血血痢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痈疽肿,风疹,热痱。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②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毒,止咬、蜂螫、蛓毛伤,取叶擦之。"
③《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④《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⑤《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⑥《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⑧《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性味:
辛苦,凉。
本草拾遗》:"辛,温,无毒。"
用药禁忌:
广西中药志》:"表虚者忌用。"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用石荠苎虎杖鸭跖草萹蓄葎草组成4个不同的复方:㈠石荠苎鲜全草3两(干草1两),虎杖鲜品1.5两(干品5钱);㈡石荠苎虎杖同前,加鸭跖草鲜品1.5两(干品5钱);㈢石荠苎虎杖同前,加萹蓄鲜品1.5两(干品5钱);㈣石荠苎鲜草3两加葎草鲜品1.5两(干品5钱)。按以上4个复方分别制成冲剂,每日1剂,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939例,其中单纯型574例,喘息型365例。经两个疗程的观察,临床痊愈占3.8%,显效18%,好转57.4%,无效20%,总有效率为79.2%。其中以㈠㈡两方的疗效最高,显效率均在25%以上。服药期间部分患者感到口干、头昏、胃部不适及腹胀等,几天后能自行消失。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皂甙、鞣质5%和挥发油0.57~3.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l-侧柏酮75%、d-香桧烯11%、d-柠檬烯8%、α-石竹烯、水芹烯等。
附方:
①治受暑发高烧:石荠苎苦蒿水灯心。煎水加白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感冒,中暑石荠苎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疹感冒石荠苎全草三至五钱,白菊花三至五朵。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冬瓜附骨疽鬼香油甘草一钱,入酱板盐花,捣罨有效。(汪连仕《采药书》)
⑤治痈疽(在未成脓阶段):石荠苎叶,加红糖半两。共捣烂,遍贴患处,日换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湿疹瘙痒、脚癣:石荠苎全草一握。煎汤浴洗。(《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痱子:鲜石荠苎二斤,煎汤外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热痱:石荠苧鲜叶搓揉,搽擦。(《浙江中医杂志》9(6):47,1966)
⑨治疟疾紫花草捻烂塞鼻孔,并煎汤于发前洗脸。(《江苏药材志》)
⑩治蜈蚣咬伤:石荠苧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树丛下及沟旁。分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略呈紫色,有细毛,长1.1~4厘米,宽o.8~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浅锯齿,两面均有金黄色腺点;叶柄长3~20毫米。花轮集成间断的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较花柄长。先端渐尖,基部无柄,背面和边缘上均有长柔毛;花萼钟形,有脉10条,长1.9~2.5毫米,外面有长柔毛和金黄色腺点,2唇,上唇有3齿,,中间的齿小而短,两侧的齿较长,下唇有2齿;花冠淡紫色,长4.5毫米,外面被有微柔毛,冠筒基部收缩,收缩处上部有毛环,向喉部惭渐扩张,上唇较短,顶端有凹,下唇两侧的裂片近于半圆形,中裂片大而外折,倒心脏形,内面有长柔毛,顶端有圆齿;雄蕊4,2退化;花柱2裂,伸出筒外。小坚果近于圆形,黄褐色,具有网状凸起的皱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粗糙荠苎全草。7~8月采取全草,晒干。
出处:
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