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

参考:少阴阳虚寒凝

“骨质增生” 相关论述

骨质增生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由于老年人内分泌紊乱使骨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关节软骨退变,断裂,甚至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引起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功能障碍等。本病的发展缓慢,呈隐袭性,多在40岁以后出现症状。50岁以上的人口中,体格检查如x线拍片多数可发现骨关节增生性改变,但出现临床症状者只占5%左右,60岁以上的人口中,约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
依据发病原因,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增生性关节炎和继发性二种。
1.内分泌失调。因老年人(尤更年期)性激素分泌减少,垂体前叶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因而引起内分泌系统失调,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使骨骼,骨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化,软骨下新骨形成,导致原发性增生性关节炎。
2.关节损伤和慢性关节炎。关节损伤或慢性关节炎后,部分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由此引起骨关节骨刺形成,导致继发性骨增生性关节炎。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老年肾虚有关。因肾主骨,老年肾虚骨髓不充,骨骼失养,又因体虚卫外不固,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缓慢,多处关节受累,以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颈椎、腰椎部位多见。早期症状是关节疼痛,受累关节活动不便,以晨起为显著,活动后可减轻,并出现行走时失落感。过度运动则关节疼痛加剧,休息后疼痛减轻。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休息后亦无明显改善。此时疼痛的发生往往与气候变化有关,天气寒冷或阴雨天气常发作关节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常日渐加重。此时轻微扭伤,着凉或过劳均可诱发关节疼痛。发病早期,每次发作历时较短,在间歇期内一般无任何不适。以后间歇期逐渐变短而发作时间逐渐延长,最后变为持续性疼痛。病变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因疼痛而发生保护性痉挛,使关节处于特殊的位置,但不发生强直。疼痛有时呈放射性。如发生在颈椎部位时,因压迫神经根引起前臂放射性疼痛,发生在胸椎部位可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部位疼痛可向下肢放射。本病有时可闻及骨关节摩擦音。检查时发现病变部位有明显压痛感,关节囊肥厚肿胀,关节粗大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晚期可见关节变形及挛缩畸形。
[预防措施]
1.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可增强骨骼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避免遭受风寒湿邪的侵犯。但不宜过剧运动,以防骨关节的损伤而诱发疾病发生
2.节制饮食。肥胖病人应节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以减轻承重关节负担,由此可减轻和推迟增生性关节炎的发生
3.矫正畸形及治疗关节炎。对各类畸形如平足,膝、内外翻,驼背及脊柱侧弯应及早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矫正,对关节炎应早期积极治疗。
4.消除关节的各种劳损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者或以上肢操作为主者,应注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当休息,并注意变换体位,对不良姿式也应予以纠正,由此可避免因劳损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5.服用抗衰老药物。平时宜适量服用维生素e,每日10毫克,或服用维生素c,每日300毫克。中药可服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六味地黄丸等药。
[治疗方法]
1.休息疗法。在骨关节炎发作期间应予休息,这样可以减轻关节活动时,骨赘对骨关节面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刺激,以减轻疼痛,消除炎症。在缓解期也必须适当休息,要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和生活,不可使受累的关节负担过重。
2.离子导入法。直流电陈醋离子导入,将陈醋电极接阴极,另一级接阳极,对置或并置于病变关节(脊柱部用并置法),电流量15~30毫安,每日一次,每次15~30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
3.蜡疗和泥疗法。蜡疗有盘法和蜡垫包敷法,手足部可用浸法,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
4.矿水浴疗法。可用全身矿水浴、盐水浴、淡水浴,温度39~40度,每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5.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法。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直流电药物导入。可根据病变关节,循经取穴,也可取阿是穴,在穴位上放置浸药的衬垫,亦可在穴位封闭后行离子导入。衬垫为圆形,直径为1~1.5厘米,每次取穴不超过4~6个,对称取穴,电量和通电时间与一般方法相同。药物可取中药复方,也可选用单味中药,煎成水剂使用。
6.牵引与辅助支具疗法。在发作期,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和韧带可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关节内压力升高,关节软骨面受刺激而出现疼痛,适当地行皮牵引有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此外,使用拐杖、手杖等合适的矫形支具,以减轻关节负荷,减少过度活动,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关节变性。
7.推拿按摩疗法。可使用较轻的手法以缓解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的痉挛,改善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可应用抚摩法、揉法、点穴法、分筋法等手法治疗,避免强手法刺激。
8.中草药薰洗疗法。本病发作期间,运用中草药薰洗可达到消肿、止痛、缓解关节痉挛作用,同时可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可用半枝莲30克,大活血30克,海桐皮30克,鹿含草30克,伸筋藤30克,细辛15克,透骨草30克,骨碎补30克,煎水薰洗,每日一剂,分二次薰洗。
9.内服中药。中医对本病治疗多从痹证入手,治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补肾壮骨,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肉桂10克、细辛3克、川牛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20克)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
10.中成药。可选服骨质增生丸,一日2丸,分二次服;壮骨关节丸,一次6克,一日3次。
11.西药。消炎痛,每次50毫克,一日3次;保泰松每次0.1~0.2克,一日3次,均饭后服用。

腰椎骨质增生症为“腰椎退行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之俗称,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常累及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主要病理改变以退变和骨质增生为主。临床表现:早期患者自觉腰部有僵硬感,以晨起为重,活动后稍减,但劳累后则酸痛加重。逐渐表现为间歇性腰背酸痛、沉重,活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偶尔可至小腿,腰前屈或搬重物、坐势不良、床垫太软等均可加重症状,但未发作间期可完全正常。少数病人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时甚至可卧床不起。患者多在30~40岁以上,男多于女。
本病属于中医“腰痛”、“骨痹”等范畴。
(一)起居调养法
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以使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松弛,减轻压迫症状,阻断恶性循环。一般需卧床1~2周。缓解期要注意腰背部功能锻炼(参见体育调养法一节),有些病人由于顾虑被“骨刺”刺伤,不敢正常活动,影响治疗和康复,这种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另外还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风、寒、湿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疼痛。
(二)饮食调养法
处方:山羊(黑者为佳)血500毫升,过路黄根300克,白酒1500毫升。
用法:新鲜山羊血凝固后切成小薄片,晒干,与过路黄根共同浸泡于白酒中,一周以上可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日3次。
(三)药物调养法
处方:熟地45克,鹿含草30克,骨碎补30克,鸡血藤30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莱菔子6~9克。
用法:每剂煎煮3次,得滤液共450毫升,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四)针灸调养法
1.毫针刺法
取穴:相应夹脊穴殷门委中人中
针法:各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病情较重者每日针治1次,一般隔日治疗1次为宜。10次为1疗程。
其中殷门穴用强刺激直刺2~3寸,局部有麻电感,针感放散上至臀部,下至足底委中直刺0.5~1寸,有热胀感上至腰部,下至足心传散;人中横刺从上向下刺入,进针0.5~1寸,针感以局部痛感为主,捻转时有酸胀感。其它夹脊穴进针1~1.5寸,有酸胀沉重感放散整个腰部。
2.回旋灸法
主穴:患病椎体及附近阿是穴(压痛点)、大椎大杼阳陵泉悬钟曲池
配穴:风池命门足三里肾俞三阴交风市合谷
方法:每次选主穴3~4穴,配穴2~3穴。将燃着的艾条在皮肤上方往返回旋熏灸,每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5天。
(五)按摩调养法
临床症状不甚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和按摩疗法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调整关节突扭错,分离局部粘连。手法如下:
1.准备手法
患者仰卧位。以右侧为例。按压太溪解溪穴,提拉踝关节,按压足三里穴,牵引、提拉股四头肌联合腱,按压风市冲门环跳穴。各穴位、部位操作均为1分钟。
患者俯卧位。按压承山委中殷门承扶穴各1分钟。
2.治疗手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右侧,以右腋夹持患者右足踝部,左手掌搭于右患肢膝关节的前侧。右肘屈曲,以前臂背侧从患肢背侧插入,搭于左前臂中1/3处。此时术者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1分钟。然后以右手掌托住小腿后侧,左手掌托住股骨大粗隆,以强力屈曲髋、膝关节,以左手拇及食指捏住股四头肌联合腱向后推捺,并向前提拉。同时屈曲膝关节,并嘱患者用力屈伸蹬空,反复3~4次。
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左手掌根沿右侧背伸肌自上而下旋转揉按,至骶髂关节平面为止。反复2~3次。同法施于对侧。
术者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腰4~5平面之两侧骶棘肌外缘,同时向中线挤压。待拇指分别推到骶棘肌肌腹中部(相当于大肠俞穴)时,拇指依皮肤之滑动,向下稍滑,并持续用力按压至最大指力约半分钟,再用力向上推挤并向外旋转,逐渐放松压力。拇指在原处轻轻揉按。
术者两拇指沿骶棘肌向下移动至髂骨后上棘内缘,相当腰5骶1平面关元俞穴,用力向下按压半分钟。
术者两手拇指置于腰5骶1平面骶棘肌外缘,稍向内推即用力向下按压,持续半分钟后,拇指向上滑动并向外旋转放松。
患者两手攀住床头,一助手站在床尾,持握患者两足踝上部,徐徐向下牵引半分钟,此时术者右手掌搭于腰4~5平面之背侧,左手掌搭于右手背上,两手掌重叠在患者腰部左右?揉,反复4~5次,最后再用力按压一次。再?揉再按压,反复3~4次。?揉时应使患者腰部带动躯体、肢体放松式?动。
患者侧卧位,患(右)侧在上,左下肢放于伸直位,右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位,放于左下肢之上,右上肢放在背后。术者立于背侧,左肘放于右肩前侧,右肘置于右髂骨翼后侧,左肘向后,右肘向前,用力向前后相反方向突然斜扳。同法施于对侧。注意用力适中,不可过猛过大。
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小腿立于床上。术者左手插于两膝腘窝下使双膝并拢。右手持握双侧踝前部,将患者两足同时抬起,使膝关节作正反方向旋转。然后术者左前臂横压于双膝下部,强屈膝、髋关节,在强屈下推向外侧,再拉至内侧,再移至正位强屈。最后分别牵引双下肢,并使双下肢作屈伸活动。同时患者配合手法作自由蹬空动作。
最后重复做准备手法一遍,结束手法。
(六)贴敷调养法
取穴:病变椎体及附近阿是穴
处方:鹅不食草2500克,透骨草2500克,木泽兰5000克,生川乌750克,马钱子7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用60克,先以200毫升水煮开后,将其炒5~8秒,再加45%酒精(白酒)20毫升调匀,装入纱布袋,待温度适宜时贴敷穴位上,以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每日1次,每次敷2~3小时,3天更换一次药料,仍同法使用。6次为一疗程,各疗程间宜间隔3天。
(七)热熨调养法
处方:桃仁50克,红花75克,川芎50克,牡蛎100克,地龙50克,冰片15克,炮山甲50克,没药50克,木瓜75克,草乌40克,炙甘草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视病变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适量白酒、老陈醋各半,调糊,外敷于病变局部,约0.5~0.7厘米厚,上覆以塑料薄膜或不吸水纸,以防过早干燥,外用纱布绷带固定。或缝制内衬塑料薄膜的方形纱布袋,上留口,将药糊装袋,紧贴于患部,于布袋两边各系两根布条束定于腰腹部。每次敷7小时,每日1次。在外敷期间,每日两次以电熨斗放于药袋上热熨,温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过热则移开,再凉再熨,每次熨15分钟左右。
熨贴过程中可有皮肤瘙痒等反应,多属正常。若属严重皮肤过敏(溃烂、肿痛等)则停用本法。
(八)洗浴调养法
处方:山楂25克,五味子25克,川椒25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甘遂10克,芫花10克,透骨草20克,苍术15克,老陈醋500克。
用法:上药共切碎,以纱布包裹,放入2000毫升水中,浸泡20分钟,煮沸25分钟,纳入陈醋。待温度适宜时洗浴患处。每次45分钟,每日2次。
本方具有舒筋活络,祛淤止痛,软坚散结除湿散寒之功效,对于骨质增生症控制症状继续发展有较好效果。
(九)体育调养法
本法宜在其它调养法之后进行,一则增强锻炼效果,二则可以减少疼痛等不适。
1.俯卧位
(1)患者双下肢交替做后伸上举动作。
(2)腹部垫软枕,两上肢外展,两手抓握住床边,双下肢(或单肢交替)同时做后伸上举动作。逐渐可于踝部悬吊重物,做抗阻力性后伸上举锻炼。
(3)姿势同上,双下肢固定不动。上身逐渐向后抬起做背伸运动;熟炼后,再于前臂部悬吊重物,做抗阻力性背伸运动。
(4)两上肢后伸,两下肢及上胸部同时离床,做背伸运动,如是维持数秒后,再行恢复俯卧位休息片刻。再重复数次。
2.仰卧位
(1)头和四肢支撑过伸法:即以头、肘及双足为着力点,用力将躯干和下肢离开床面做过伸锻炼。
(2)头和双足支撑过伸法:即以头和双足为着力点,两上肢置胸前方,用力将大腿和躯干抬离床面作过伸锻炼。
(3)双手和双足支撑过伸法:以两手掌和双足为着力点,头部、胸部和大腿均离开床面做过伸运动。此动作难度较大,如能力不支,因人而异可适当调整幅度。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之一,虽然不至于要人命,但是患者必需长期忍受各种麻痛的感觉,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种疾病

依照这种加上“人体智能型自适应系统”的病理推论,和其他慢性疾病相同,面对血气不足所造成的骨质增生,主要的治疗方法,还是靠提升人体的血气,增加血液的总量,并提高心脏的能力。当人体的血气恢复,又能输送足够的血液进入肌肉,恢复肌肉支撑的拉力时,人体的系统会自动将不再有作用的增生骨刺吸收,没有了骨刺,疾病自然就好了。换句话说,骨刺并不是疾病不过是人体血气能量低落时,人体应变措施的现象而已。
因此治疗的方法就非常简单了,就是确实执行养血气的一式三招中就够了,敲敲胆经好好睡觉,身体有了足够的血气,使肌肉里充满了血液,就有足够的能力支撑整个骨架,身体自然会把骨刺吸收或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