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样皮炎

( paozhenyangpiyan )

别名: Duhring氏皮炎

西医

简介:
疱疹样皮炎(dematitis herpetiformi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多形性皮疹的皮肤病,以水疱较为突出。亦称duhring氏皮炎,表现为成群丘疹、水疱,剧痒,慢性病程,常反复发作。
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明,可能与病灶感染有关。近年有人研究认为本病系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群: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
病理:
1.组织病理:最早期的皮损其真皮乳头顶端水肿,并有中性及嗜酸粒细胞聚集形成小脓肿,具有诊断价值。随病情发展,该处胶原纤维坏死,表皮与真皮脱离而形成表皮下水疱,呈多房性,36h后成为单房性。疱顶表皮有重度水肿,可有坏死,疱液含纤维蛋自、中性及嗜酸粒细胞,基底膜位于大疱的顶部。乳头下有中度炎症细胞浸润,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单核细胞。
2.免疫病理:于皮损周围dif检查可见真皮乳头有颗粒状iga及c3沉积。
病理生理:
未受累的皮肤及红斑处有iga沉积,并见补体c3等。沉积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颗粒型iga沉积,占绝大多数,在真皮乳头顶部见iga呈颗粒状沉积;二是线型iga沉积,占少数,iga沉积于基底膜,呈连续线形。颗粒型iga沉积的疱疹样皮炎患者,往往伴有谷胶过敏性肠病,空肠活检证实有绒毛萎缩。临床表现腹泻症状,给无谷胶饮食可使病情减轻,与hla-b8或hla-dw3/drw3发生率明显相关性。
免疫电镜显示iga沉积与微原纤维束和弹力组织的微原纤维有关。
线型iga沉积的这一组患者,与谷胶性肠病无关,与hla-b8或hla-dw3/drw3无相关性,免疫电镜示iga沉积于真皮胶原纤维或透明区。
诊断依据:
根据青壮年发病,全身情况良好,以集簇性水疱为主的多形性皮损,皮损分布以四肢伸侧为主。剧烈而持久瘙痒,病程反覆发作,病理及免疫病理阳性发现,对碘剂、溴剂过敏,用25%碘化钾软膏作斑贴试验,80%为阳性等,可作出诊断。
发病:
慢性病程,常反复发作,迁延数年。
体征:
临床表现
1.症状:簇集性皮损,有红斑、丘疹、小风团及水疮,有剧烈瘙痒及灼烧感。发病时可有轻度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体征:大疱和多形性皮疹共存,易簇集对称,有剧烈瘙痒,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
鉴别诊断:
本病有时应与大疱性多形红斑鉴别。
1.寻常型天疱疮:正常皮肤出现大疱,疱壁松驰,尼氏征阳性,口腔粘膜常糜烂。病理改变为表皮内大疱,有棘层松解。
2.类天疱疮:正常皮肤上或红斑上出现大疱,发病较急。
治疗:
1.一般治疗:
忌用溴剂、碘剂,包括富含碘的海带紫菜。避免吃含谷胶的食物。
2.全身治疗
(1)氨苯砜(dds):为治疗本病最有效药物。开始100mg/日,2周后如未见效可加至200mg/日,再用2周以上如仍无效,可加至300mg/日,如仍未见效应核对是否误诊。如100mg/日,2周见效,应减为50mg/日,服药期间每2周查血象1次。可配合铁剂,叶酸等。
(2)磺胺匹啶(sp):用于对dds不能耐受者。2g/日,分4次服,同时服等量碳酸氢钠。或用长效磺胺1~1.5g/日,皮损控制后减量维持。如dds有副作用,sp效果又不明显,则可用小量dds加磺胺。还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肝素及抗组织胺药。
3.局部治疗:用炉甘石洗剂或5%硼酸溶液,氧化锌软膏等。有糜烂结痂可外涂1%龙胆紫或龙胆紫糊膏。

“疱疹样皮炎” 相关论述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水疱,又有丘疹、风团、红斑、结痂等多种损害的皮肤病。其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持续多年。由于剧痒、常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日久不愈,可使患者消瘦、头昏、神疲乏力。本病多在中老年人中发生,属祖国医学“天疱疮”、“火赤疮”范围。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认为大致与下列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因素。检查发现皮疹表皮基膜处有粒状免疫球蛋白a和补体的复合物。另发现病人的血清中常有抗甲状腺及抗胃粘膜的抗体,但尚未发现抗皮肤的抗体。
2.恶性肿瘤。部分患者体内同时有恶性肿瘤,这种病人常出现显著的皮疹,且有剧痒,但机理尚不清楚。
3.饮食因素。有些病人食用麦类食物后常诱发皮疹或使其加重,停食后皮疹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4.其它因素。恐怖,忿怒等情绪急剧变化,或疲劳、受寒、体内有细菌、病毒感染病灶时,常可诱发皮疹或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是体虚湿热结聚,外感风湿热毒,风湿热相搏蕴肌肤而成。若病情迁延,时间较长,伤津耗血,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可使病情加重,日久不愈。
[临床表现]
本病常好发于腋下肩胛、背部、腰骶、臀及四肢伸侧,且皮疹对称出现在身体两侧。多数患者在皮疹出现之前往往先有畏寒、发热咽干或全身不适等症状,2~3天后,患处出现红斑、丘疹、风团、丘疱疹、以后渐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形如黄豆水疱壁厚而紧张,疱液饱满不易破裂,且皮疹有聚集倾向,排列成环形,回形或不规则形,典型者外观如珠戒,是为本病的一大特征。除皮疹外,患者自觉瘙痒灼热甚则刺痛,瘙痒常夜间增剧不能入睡。由于搔抓,表皮易破损而继发感染,皮疹处有糜烂,流滋,结痂。病情常时轻时重,经数周数月或1~2年后,皮疹渐渐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或有浅瘢痕。部分患者愈后又可复发,如此反复不已,持续若干年。本病一般不累及粘膜,临床上常应和天疱疮鉴别,天疱疮水疱、大疱为主,疱壁极薄而松弛,常有口腔粘膜的水疱
[预防措施]
1.稳定情绪。平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发怒或急剧的情绪变化。
2.保持健康体质。劳逸结合,不过度劳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衣着保暖,避免受寒,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3.清除各种感染病灶。对体内的细菌、病毒性感染病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去除诱发本病的因素。
4.慎食麦类食物。对麦类食物诱发本病患者,应该慎食麦类食物,尽量不吃小麦、黑麦、或大麦制成的食品。
[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氨苯砜对疱疹样皮炎常有迅速而良好的疗效,可以首选,每次100毫克,每日一次,服6日停1日,以后如需长期服用应改为维持量,每次50毫克,每日一次;磺胺吡啶,初用量每次0.5克,每日4次,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日2次,维持量可降低到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0.5克,同时口服碳酸氢钠,并定期检查血、尿,如有白细胞显著减少等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磺胺甲氧基吡哒嗪,每次0.5克(片),每日1次;若病情严重,可以改用强的松,开始量应较大,以后视病情改善情况,改用维持量;抗组织胺药,扑尔敏12毫克,每日2~4次,或去敏宁,每次50毫克,每日4~8次。
2.外用药物。外用药物主要是针对局部治疗,目的是减轻痒觉防止继发感染,外用药有高锰酸钾洗浴(1∶5000浓度);氧化锌洗剂外搽;氢化可的松霜外搽;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
3.中医辨证施治急性发作出现遍身发红斑、丘疹、水疱、剧痒,伴头痛发热咽干等症者,辨证属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外感风邪,交阻肌肤,治宜健脾利湿,祛风清热解毒,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焦白术12克、淮山药20克、生扁豆10克、茯苓10克、防风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胡黄连10克、蛇舌草15克、苦参片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6克);慢性反复发作者,除水疱外,以抓痕、血痂、皮肤粗糙、肥厚、色素沉着为主,伴头昏、肢倦乏力、消瘦纳少,辨证属气血两亏,阴虚化热,生风化燥,治以养血润燥养阴清热,方选大补阴丸加减(生熟地各12克、丹参15克、当归12克、玉竹10克、蛇舌草20克、鹿衔草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土茯苓15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生甘草6克)。
4.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

本病皮疹具有多形性、伴有剧痒的一种慢性良性皮肤病。
【病因】
病因不明,下列因素可能和发病有关.
1.自身免疫病: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本病皮损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iga免疫复合体和补体呈颗状粒沉着。在真皮浅层的胶原纤维和血管壁也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着。
2.肠道症状:病变主要发生空肠粘膜,肠绒毛萎缩变平,肠功能异常。食用含有谷胶(gluten)食物症状则多加重。谷胶亦称谷蛋白俗称面筋小麦大麦中含有较多。在治疗本病时,如服用无谷胶食物可使少数病例皮损完全消失。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一种慢性、多形性、剧烈瘙痒疱疹病。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疱疹、风团、疱疹、血疱、呈环形分布。相互融合形成匍行性或地图形。皮疹以紧张之疱疹为主,不容易破裂。nikolsky氏征阴性。搔破后形成糜烂、结痂。治疗后留有色素沉着。不侵犯粘膜。
【诊断】
1.多形性皮疹,环形分布,剧烈瘙痒,不侵犯粘膜。
2.nikolsky氏征阴性。
3.对碘过敏(10-50%碘化钾软膏斑贴试验出现红斑或小水疱)。
4.血中嗜酸细胞增高,疱液细胞涂片有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5.免疫荧光检查:直接法检查真皮乳头部有iga颗粒状沉着。表皮基底膜部iga 、c3线状沉着。
6.hla b8发生率约80%,而dw3近90%。
7.合并谷胶(gluten)过敏性肠炎。
8.病理:早期真皮乳头顶部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嗜中性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或形成多房性水疱。随着渗出加重融合成表皮下大疱,内容物为嗜酸性白细胞,真皮有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
1.注意饮食:给予低盐,避免吃含有碘剂的饮食。同时注意给予无谷胶的饮食。
2.氨苯砜(diamino diphenylsulfone):d.d.s是治疗本病首选药物,50-100mg每日三次。维持量25-50mg每日三次。
3.磺胺吡啶(snlfapyridine):对本病有效,但本药趋于淘汰,市售很少,故目前多用长效磺胺为smzco 代替。
4.皮质激素:多辅以氨苯砜治疗,一般常用强的松40mg/日。
5.中西医治剂:清热除湿,疏风止痒,方用防风10克、生苡米15克、生枳壳10克,生白术10克,生黄柏10克,车前子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发烧加生石膏,脾虚明显者加山药
6.局部治疗:见天疱疮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以簇集性、剧痒的小水疱和风团块样皮疹为特征的顽固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15~60岁的成年人,黑人或亚洲人很少发病。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食品中的蛋白质可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损伤部分皮肤,引起皮疹和瘙痒疱疹样皮炎患者几乎都有肠道疾病(见第110节),而且,也易患甲状腺疾病
水疱逐渐发生,大多在肘、膝、臀部,腰部和枕部,有时也出现在面部和颈部。可能有严重的瘙痒和烧灼感。
【诊断与治疗】
根据新鲜皮肤标本检查发现抗体作出诊断。
如果患者严格坚持不食用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食物,可不需治疗。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可使皮疹恶化。氨苯砜可使症状在大约1~2天内缓解,但有很多潜在副作用,特别是对血细胞,常常引起贫血。医生应监测服药病人的血细胞水平。大多数患者的疱疹样皮炎要持续很长时间,因此,他们可能需要服用氨苯砜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