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 zhiyixingpiyan )

别名: 白屑风 , 面游风

中医

简介:
医宗金鉴》中白屑风为:"此证初生发内,延及面目,耳项燥痒,日久飞起白屑,脱去又生。"而面游风为:"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
病机:
肌热当风,风邪入侵毛孔,郁久血燥,致肌肤失养而成;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及油腻,湿热内蕴,外受风侵,以致阳明胃经湿热挟风而成。若发生在头部称为白屑风;在面部,则为面游风
诊断:
本病辨证主要分清为血燥还是湿热证,由于二者在病因及证候上有所不同,其治则各异,故应对证而治。
1.风热血燥
皮损为黄红色、干燥脱屑性斑疹,在头部有大量灰白色糠秕样鳞屑,头发干枯脱落,舌红苔少,脉弦滑。
2.湿热外溢
皮损为红斑,表面有糜烂、渗液或灰黄色油腻性痂,味腥而粘,多发于腋窝会阴等处,可伴胸闷,口苦,纳差,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
一、辨证选方
1.风热血燥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消风散加减。白茅根、生石膏、生地各30g,元参白芍知母牛蒡子荆芥防风各9g,银花15g,甘草6g,升麻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湿热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清热除湿饮茯苓20g,白术12g,苍术12g,黄芩10g,茵陈10g,山栀12g,泽泻10g,竹叶10g,灯芯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苍耳子苦参各30g,白鲜皮15g,明矾9g,水煎外洗。
2.苦参野菊花白鲜皮各30g,硫黄15g,水煎外洗。
3.蛇床子苦参各40g,土槿皮20g,薄荷脑10g,75%酒精1000ml,浸泡7天后,外搽患处。
4.麻黄30g,羌活60g,升麻防风各12g,当归9g,白及白檀香各6g,香油310g,黄蜡15g。以上药入香油浸泡5天。小火熬至药枯。加黄蜡熔化,搅至冷成膏,薄涂患处。
三、专方验方
1.银花30g,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各15g,青天葵10g,茵陈18g,栀子大黄各30g。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
2.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当归白芍川芎各10g,生地15g,何首乌12g,生甘草6g。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
3.生地30g,元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各10g,天花粉白蒺藜各12g。水煎取汁,日服2次,每日1剂。
4.威灵仙苦参苍术川芎各6g,当归赤茯苓大胡麻何首乌各10g,茺蔚子12g。杭菊花、山楂虎杖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5.生地30g。玄参、生山楂侧柏叶土大黄车前草虎杖各10g,麦冬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6.黄芪20g,白术防风各15g,黄芩僵蚕蝉衣各10g,当归川芎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7.山楂60~120g,陈皮30g,水煎,连渣及汤同食;或加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
8.马齿苋30g,萝卜缨30g,苍术15g。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
龙胆泻肝丸,每服6g,每日2次。祛风换肌丸,每服6g,每日3次。健脾丸,每服9g,每日2~3次。六味地黄丸,每服6~9g,每日2~3次。防风通圣丸,每服6g,每日2次。
针灸:
1.针刺疗法: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多属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结合背部挑刺穴位,选用风池风府承山以及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点刺留针
2.穴位注射:以5%当归注射液,取耳部穴位肾上腺、内分泌、神门、皮质下四穴,每次各选2个穴位,每穴位注入当归注射液0.1~0.2ml,隔日注射1次,10~20次为1疗程。

西医

简介: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丰富部位,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本病以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成人及新生儿多见。
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有人认为卵圆形糠秕孢子是导致本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另外,大量增多的皮脂,通过原来有在于皮肤上的非致病微生物如痤疮丙酸菌等作用,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炎症。脂溢性皮炎也是免疫功能障碍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据统计发生率约46%~87%。内分泌紊乱如乳腺癌术后辅助使用雌激素拮抗剂也可诱发或加重脂溢皮炎。其它因素诸如遗传、精神紧张、饮食结构、化学性刺激、洗头过勤、生活无规律、b族维生素缺乏、嗜酒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联。
人群:
成人及新生儿多见。
病理:
1.急性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至中等密度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间有少许嗜中性白细胞;浅层血管明显扩张,真皮乳头水肿;轻度灶性海绵水肿(不发展成表皮内水疱);在毛囊口可见鳞屑结痂,其中常可见较多嗜中性白细胞及其碎核。
2.亚急性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浅层毛细血管扩张明显;表皮呈轻度银屑病样增生,轻度海绵水肿;毛囊口鳞屑结痂(即角化不全及均一、红染的浆液),其中有嗜中性白细胞;由角化亢进及角化不全构成毛囊角栓。
3.慢性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浅层血管丛的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表皮呈银屑病样增生;毛囊角栓内有角化不全;灶性角化不全,尤见于毛囊口。
诊断标准:
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
1.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轻者仅限于头皮,重者可由头皮蔓延至他处。
2.皮损为浅红或浅黄红色斑片状鳞屑损害,范围大小不一,鳞屑如糠状带油性或厚积结成油腻性痂皮。可因奇痒搔抓而继发感染。
3.病程长,头发干枯细软、稀疏脱落。发于皱襞部位者往往有渗出、糜烂或皲裂
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
1.好发生成年或新生儿。
2.具有带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
3.皮损常自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皮脂丰富的部位。
4.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5.病程慢性,易反复发生,头部常引起脂溢性脱发。
体征:
婴儿于出生时皮脂腺活动明显,此时的皮炎称婴儿脂溢性皮炎。以后随母体雄激素渐渐消失而好转,至青春期前,皮脂腺分泌又处旺盛阶段,常在皮脂腺分布较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胸、肩胛间及皱褶部位出现皮损,皮损表现为淡黄色或褐色红斑,边界清楚,伴油腻性鳞屑和结痂。
本病往往局限或开始于头皮,症状加重时可向面部、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耻骨部及腹股沟等部位发展,以多皮脂、多毛、多汗部位易发病。
由于皮脂腺常开于毛囊口,本病初发皮损常为毛囊周围红色小丘疹。随病情发展,丘疹互相融合,形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的斑片,境界清楚,其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除此共同特点外,由于部位和损害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相同。
头部轻型损害为片状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基底稍红,轻度瘙痒。常可引起脱发。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可伴有渗出和厚痂。严重病例则全头部被覆有油腻性厚痂,并可有臭味。
前额、耳后部损害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斑片,额部可有灰白色鳞屑或黄痂,耳后部可有糜烂,黄厚痂或皲裂。眉部受累表现为基底部潮红,覆有灰白色鳞屑或黄痂。鼻唇沟和鼻翼部损害多呈暗红色油腻性斑片。
躯干部的损害呈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的黄红色或淡红色油腻性斑片,境界清楚,可少数散在,也可多数融合,或倾向中心痊愈而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类似玫瑰糠疹之皮损。腋窝乳房下、腹股沟、大腿内侧、外生殖器部的损害可呈大片红斑、糜烂而似褶烂,或边缘呈类似体癣的环形,易伴发念珠菌感染。
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病程慢性,易反复发生。严重者皮疹泛发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脱屑显著,称为脂溢性红皮婴儿脂溢性皮炎发生在出生后3~4周,头皮局部或全部布满厚薄不等的油腻性的灰黄色或黄褐色的痂皮或鳞屑,常可累及眉区、额部、双颊及耳后等部位。无全身症状,微痒,一般患儿常在3~4周或数月内痊愈,愈后较少复发。
鉴别诊断:
1.头部银屑病:损害颜色较鲜红,表面附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无油性,边界清楚。损害处头发呈束状,无脱发。大多数病人冬重夏轻。身体其他部位常有同样皮损。
2.玫瑰糠疹:主要发生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侵犯头部。常有一个较大的前驱斑疹。皮损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鳞屑细薄,不带油腻,有自限性。
3.湿疹:有一定好发部位。皮疹多形,常有水疱,渗出,边界往往不清楚。无油腻性鳞屑及油性痂皮,瘙痒剧烈。
4.异位性皮炎:常有遗传过敏的家族史,多在生后2月以后发病,损害主要在面颊、前额及四肢屈恻等处,多为红斑、丘疹、小水疱及糜烂等,瘙痒剧烈,病程长,常反复加重或缓解,可伴发过敏性鼻炎哮喘
5.头部黄癣亦易与厚痂型脂溢性皮炎混淆,但有特殊黄痂与臭味,伴脱发与疤痕形成,真菌检查阳性。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皮疹消退,不痒。
2.好转:皮疹大部消退,痒感明显减轻。
治疗:
患者应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多吃蔬菜。少用肥皂、热水洗头,因洗头过勤会促使皮脂分泌更亢进;少洗则堆积的皮脂产生反压力,从而减少皮脂腺活动,于是分泌减少。另外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如搔抓和篦头等。
一、全身治疗
1.维生素类:维生素b6,每日60mg,分3次口服;维生素b2,每日30mg,分3次口服;或复合维生素b片,每日6片,分3次口服。
2.止痒镇静剂:瘙痒剧烈时可用安定每日7.5mg,分3次口服;扑尔敏,每日12mg,分3次口服。
3.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适用于严重的病例,如脂溢性红皮病。强的松10mg,每日3次,四环素或红霉素0.25g,每日4次。
4.抗真菌药:如酮康唑0.2g,每日1次,连用10~15天。
二、局部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溶解皮脂、减少脂溢、抗细菌、抗真菌及止痒。
1.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肤轻松、去炎松尿素软膏等涂患处,每日2~3次。
2.抗生素制剂:1%红霉素酒精及红霉素软膏、1%氯霉素雷琐辛酊等。
3.抗真菌制剂:采乐2%洗剂(含2%酮康唑)及希尔生洗剂(含二硫化硒)。主要用于头部,每周用其洗头2次。2%酮康唑霜,涂患部,每日2~3次。
4.其它:5%硫黄霜,5%水杨酸酒精等,涂搽患部,每日2次。

“脂溢性皮炎” 相关论述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变化。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并常同时伴发寻常痤疮与酒皶鼻,初生后3~4个月的婴儿也易见。
皮疹好发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鼻甲沟、外耳、胸骨前、腑窝、臀缝等处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皮疹为略带黄色的红斑或粉红斑,大小不一,边界明显和边缘不整齐,有鳞屑型皮疹呈斑片状,表现有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型,皮疹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结成痂皮。其中以头皮脂溢性皮炎最多,脂溢性皮炎自头皮开始发病,先为小片边界不明显的红斑,其上有少许油腻性鳞屑,皮疹可逐渐扩大融合,甚者可波及整个头皮、至延及领近部位。油腻性鳞屑厚积,可结成痂皮,可有中度痒感,抓破后可发生糜烂、渗液。有时可伴脂溢性脱发。
还可出现面部脂溢性皮炎,皱褶部和屈曲部的脂溢性皮炎等。成人患者一般病程为慢性经过,易复发,并易伴并发症如毛囊炎等。

本病是老年人好发于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伴有瘙痒。中医叫“白屑风”、“面游风”等。卫生不良、汗液脂垢的腐败分解、摩擦及各种理化刺激可使皮肤发炎。皮脂溢出过多与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代谢状况等有关。好发部位在头面部、背部等皮脂腺较发达处。皮肤多油,皮脂腺口粗大,皮损为暗黄红色斑片、丘疹,边界清楚,常有油腻性鳞屑。
适当的调养对本病痊愈很有益处。
(一)起居调养法
(1)保持皮肤清洁,勤用温水肥皂洗澡,常洗头。
(2)保持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
(3)避免摩擦、搔抓和外来刺激。洗头不可过勤,如瘙痒剧烈,鳞屑厚积,可每周用洗头粉溶水洗头。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如属湿热内蒸型,可用龙胆草9克,薏苡仁30克,槐花9克,刺蒺藜12克,当归15克,生地9克,黄柏12克,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属风热血燥型,可用生地15克,何首乌20克,当归15克,荆芥4克,防风6克,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
(2)外用方:生大黄(研末)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将上药放入密封瓶中浸泡7天,待变成深棕色后方可应用。先用75%酒精消毒患处,再涂药液,每日3~4次。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口服,每日2次。
(2)血毒丸,每次5克,口服,每日2次。
(3)菊明降压丸,每次5粒,口服,每日3次。
(4)天麻首乌片,每次5片,口服,每日3次。
(5)青黛散颠倒散麻油调敷。
(三)饮食调养法
烟酒,忌吃辛辣、油腻、含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1)湿热内蒸型可用马齿苋30克,萝卜缨3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5周。
(2)风热血燥型可用何首乌90克,当归30克,桑椹30克,黑芝麻60克,共研细,以蜂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天2次。
(四)针灸调养法
治脂溢性脱发:七星针叩打脱发处,使头皮发红发热或微有出血为度,叩打后再用鲜姜按搽,然后用28号1寸针快速刺入伏象的头部及肝俞脾俞肾俞膈俞或呼循、伏脏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或关元。每次选3~6个穴。
1个月为1个疗程,每日治疗1次或隔日治疗1次。头皮针每次留针20~30分钟。

【病因】
不明。
可能由于皮脂分泌过多,改变了皮肤正常ph值,抑菌能力降低,使原来存在于皮肤上的一些非致病菌如卵圆糖疹芽孢子菌大量繁殖,继发性引起局部炎症。细菌可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此外,饮酒,内分泌功能失调物理化学因素可能对本病发生有一定影响。
【症状】
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等。
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如头部损害,重者可伴渗出结痂,有臭味,可引起头顶脱发,称脂溢性脱发。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
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
【诊断】
在皮脂分布多的部位出现带油性的斑片或丘疹,自觉瘙痒,慢性经过。不难诊断。
【治疗】
1.禁饮酒: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2.内服药:
(1)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1或b2。
(2)有人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复方氯霉素酊、或希尔生液。
4.中医【治疗】
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碱。
仅痒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生地30、生首乌当归各15克、大胡麻川芎丹皮威灵仙刺蒺藜白芍花粉各9g、姜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脂溢性皮炎是浅层皮肤的炎性疾病,引起头皮、面部,偶尔在其他部位的脱屑。
脂溢性皮炎常在家族中出现,病情常在冬季恶化。
【症状】
脂溢性皮炎通常是逐渐发生的,引起头皮干性或油腻性皮屑,有时有瘙痒但无脱发。更严重的病例,沿发际、耳后、耳道内、眉毛、鼻梁、鼻周和胸部出现淡黄色或淡红色鳞屑状丘疹。小于一个月的新生儿可出现一种有黄色厚痂的头皮疹,有时耳后有黄色鳞屑,面部有红色丘疹。头皮疹常常伴有顽固性尿布疹。年长儿可有大片皮肤出现较厚的、粘腻的鳞屑性斑疹
【治疗】
成人 用含二硫化硒、水杨酸和吡硫锌的香波或焦油治疗脂溢性皮炎。通常每隔一天使用一次直到头皮屑得到控制,以后每周两次。治疗必须连续几个月,如果治疗停止后又复发,应重新开始。含皮质类固醇的洗剂也可用于头部和其他受累部位。面部只能用较弱的皮质类固醇洗剂,如1%氢化可的松洗剂。即使较弱的皮质类固醇也必须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使皮肤变薄并引起其他问题。如果皮质类固醇不能消除皮疹,有时可用酮康唑霜剂。
少儿 头皮有较厚鳞屑状丘疹时,可在睡前用牙刷将矿物油加水杨酸轻轻擦入皮疹,也可每天用香波洗头,直至厚屑消失。
婴儿 用刺激性小的婴儿香波洗头,并用氢化可的松霜剂擦头皮。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好发于面部,主要损害为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表面覆盖着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可堆积得相当厚,常影响容貌,令人烦恼。
此病多见于皮脂分泌较旺盛的青年人和出生后3~4周的婴儿。病因尚未明,可能与免疫、遗传、神经和环境等有关,近年有人认为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是重要致病因素。此外,机械性刺激(如理发时抓头皮)、化学性刺激(如频繁地用肥皂洗头)、进食过多糖类和脂肪等食物以及卫生不良致汗液,皮脂的腐败分解等因素对本病发生和发展亦可能有一定影响。
本病治疗:局部用药以减少和溶解皮脂、消炎、去鳞屑和止痒为主,用抗真菌药物常可迅速取得疗效。严重的可内服抗皮脂分泌药物及抗雄激素药物,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人应少吃动物脂肪、巧克力和甜食,多吃蔬菜及富于维生素b的食物,可有助于减轻本病。尽量避免各种机械性刺激,如搔抓或用力篦头等。洗头不宜过多,碱肥皂也不宜多用,因肥皂洗头后皮脂被洗去,洗头过勤,由于生理性保护性反射,则皮脂分泌更活跃;少洗则堆积的皮脂产生反压力,可减少皮脂腺的活动并减少其分泌。

陶某某,女,27岁初诊近半年来,头发明显变细,每日脱发甚多,搔之即落,前头部头发明显稀疏。头皮屑多,搔痒,以白纸拭之,油透纸亮。诊脉弦细数,舌红苔白。心烦梦多。血分郁热,先用清法
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炒槐花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茅芦根各10克,七付
【二诊】
夜梦减少,余症如前矬用前法,食忌辛辣厦油腻。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小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七付
【三诊】
头皮搔痒减轻,皮屑减少。头发脱落较前为少。建议每晚10点以前入睡,避免熬夜,晨起运动锻炼,为治本之法,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6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小蓟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黄1克,七付
患者依上方续服1个月,脱发逐渐减少,新发生长明显,余证皆除而愈。
【按】:脂溢性脱发较为难治。大法从血热论治,用凉血化瘀方法。患者有耐心,并在生活上密切配合,主要是清淡饮食少食油腻肥甘之品,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分的睡眠,不熬夜。并注意增加运动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如能认真实施,再配合适当的中药内服,是可以收到治疗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