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内障
参考:水轮头风痰火 , 原发性青光眼
“青风内障” 相关论述
青风内障是指起病无明显不适,逐渐眼珠变硬,瞳色微混如青山笼淡蛆之状,视野缩窄,终至失明的眼病。病名见于《太平圣惠方》。患者年龄主要分布于20—60岁之间,男性略多。由于本病进展缓慢,一般病状不明显,故早期常被忽视,待到晚期就诊,视力已难挽回,终于失明。因此,临床上必须注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病因病机]
一、忧愁忿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
二、脾湿生痰,痰郁化火,痰火升扰。
三、竭思劳神,用意太过,真阴暗耗,阻虚火炎。
以上因素皆可导致气血失和,脉络不利,神水瘀滞,酿成本病。
[临床表现]
发病可无自觉症状,或于瞻视过久,劳神过度之后,一时微感头晕头痛,眼珠胀痛,观灯火有虹晕,视物昏花等。病初起视力尚好,检视眼内外可无异常。随病情进展,中心视力尚可,视野日渐缩窄,瞳神轻度散大,瞳色淡青,指扪眼珠稍硬,眼压偏高,24小时内眼压波动幅度增大。若用检眼镜观察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生理凹陷稍深,颜色稍淡,中央血管略向鼻侧偏移,或呈轻度屈膝爬行状。有时在视神经乳头处可见动脉搏动。病情严重时,中心视力减退,视野高度缩窄,眼珠胀硬,眼压可达6.67kpa(50mmhg)左右。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凹陷深大呈杯状,颜色苍白,血管明显偏向鼻侧,呈屈膝状爬行而出。最终,至中心视力消失,盲无所见。
[诊断依据]
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男性居多。
二、早期无明显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有轻度眼胀不适,头晕头痛,眉棱骨、前额、眼眶胀痛,视力疲劳。
三、早期中心视力不受影响,但视野逐渐缩窄。早期视野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和视野缺损、中心外暗点等;晚期视野缩窄,甚至呈管状,最后中心视力完全丧失。
四、眼前部多无改变,前房角为开角。
五、眼底检杏:视乳头具有典型青光眼杯改变.且逐渐加深加宽,血管向鼻侧移位,多呈屈膝状,晚期视乳头苍白、萎缩。
六、眼压偏高,24小时眼压波动较大,激发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
绿风内障转入慢性者,其自觉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青风内障。但前者常有典型小发作史,而青风内障无自觉症状;前者的视乳头凹陷常较青风内障浅;前者前房为窄角且有粘;连,而后者多为宽角。主要的鉴别方法是在高眼压情况下检查房角,如房角敞开,则为青风内障。
[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气郁化火
[主证]情志不舒,头目胀痛,胸胁满闷,食少神疲,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
[证候分析]肝喜条达,情志不舒者,肝气失于条达,气郁则容易化火,气火上逆,故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胁为肝脉之所过,气阻脉络,则胁胀不适。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故胸闷食少,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脉细乃肝有余脾不足所致。
[治法]清热疏肝。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原方意在清热疏肝,若用于肝郁而阴血亏虚较甚者,可加熟地、女贞子、桑椹子以助归、芍滋阴养血。若用于肝郁而化火生风者,可去薄荷、生姜,选加夏枯草、菊花、钩藤、山羊角、赤芍、地龙等以增清肝熄风、通络行滞之力。
(二)痰火升扰
[主证]头眩目痛,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胸闷恶心,口苦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或滑数。
[证候分析]痰火升扰,流窜经络,上蒙清窍,则头眩目痛。痰火内扰,心神不安,胃失和降,故心烦而悸,食少痰多,胸闷恶心,且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祛痰,和胃降逆。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以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二陈汤)为燥湿祛痰、理气和胃的基础;用竹茹,枳实入胆、胃清热,降逆和胃;用黄连清热燥湿,除烦止呕。诸药共奏清热祛痰,和胃降逆之效。
(三)阴虚风动
[主证]劳倦后眼症加重,头眩眼胀,瞳神略有散大,视物昏朦,或观灯火有虹晕,失眠耳鸣,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绛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劳倦太过,阴血亏虚,水不涵木,肝风上旋,以致头眩耳鸣,眼珠胀痛,瞳神微散。阴虚血少,瞳神失养则视物昏朦。观灯火有虹晕,夜卧失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绛少苔,脉细数等皆由阴虚血少,水不制火所致。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药]阿胶鸡子黄汤加减。原方重在滋阴养血,柔肝熄风。虚火尚旺者,方中酌加知母、黄柏、地骨皮、丹皮、赤芍之类降虚火,化瘀消滞。
(四)肝肾两亏
[主证]病久瞳神渐散,中心视力日减,视野明显缩窄,眼珠胀硬,眼底视乳头生理凹陷加深扩大,甚至呈杯状,颜色苍白。全身症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肢冷,精神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病久元气衰惫,肝肾精血亏损,目窍失养,神光衰微,故视力减退。视乳头颜色苍白无血色,中央凹陷如杯状,为失于精血濡养所致。既病之后,脉道阻塞,神水瘀滞,故眼珠胀硬不减。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淡脉细等,尽皆肝肾精血不足的全身症。若还兼有面白肢冷,精神倦怠,夜间多尿,舌淡苔白,脉沉细,则偏肾阳不足。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或肾气丸加减。杞菊地黄丸补益肝肾,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者,若嫌力薄,酌加菟丝子、五味子、当归、白芍、川芎等。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的基础上再加肉桂、附子而成,于水中补火,鼓舞肾气,协调阴阳。适用于本证肝肾不足,肾阳偏虚者。若兼气血不足,可于方中酌加党参、黄芪、当归、白芍、川芎等。
二、外治
(一)滴用抑制房水生成的0.25%~0.5%噻吗心安眼液.每日2次。
(二)滴用缩瞳剂1%~2%毛果芸香碱液,每日3—4次,亦可视病情而定。
三、针刺疗法
参见绿风内障。
四、其他疗法
经上述治疗不效,宜结合西医手术治疗。
[预防]
本病病因比较复杂,目前尚难从根本上防止发病。一般是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面努力,力求减低对视功能的损害,避免致盲的严重后果。通常采用如下措施:
一、开展对本病有关知识的宣传,在30岁以上成人中进行普查,以发现早期病例。
二、临床上凡发现如下可疑本病的患者,应在眼科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一)出现一过性虹视、雾视现象,并伴有头痛,但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不能解释莳视菠秀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特别是戴镜或频换眼镜仍感不适者。
(三)家族中有本病患者,而本人兼有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或其他可疑症状者。
(四)一眼已患本病者之“健眼”以及视神经乳头或视野出现可疑变化者。
(五)在24小时内眼压波动幅度大于1.07kpa(8mmhg),或眼压高于3.2kpa(24mmhg)者。
[预后]
本病治疗不效或治不及时,终将失明。
[文献摘要]
《秘传眼科龙木论·青风内障》:“此眼初患之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或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人不开不大,渐渐昏暗,或因劳倦,渐加昏重。宜令将息,便须服药,恐久结为内障。不宜针拨,皆因五脏虚劳所作。”
此眼初患之时.微有痛涩.头旋脑痛.或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人不开不大.渐渐昏暗.或因劳倦.渐加昏重.宜令将息.便须服药.恐久结为内障.不宜针拨.皆因五脏虚劳所作.致令然也.宜服羚羊角汤、还睛散即瘥.
诗曰∶
曾无痒痛本源形 一眼先昏后得名 瞳子端然如不患 青风便是此源因
初时微有头旋闷 或见花生又不生 忽因劳倦加昏暗 知者还应自失惊
服药更须将息到 莫遣风劳更发萌 须服羚羊汤与散 还睛坠翳自相应
头摩膏药频频上 免使双眸失却明 患者无知违此法 他时还道是前生
羚羊角汤
羚羊角人参黑参地骨皮羌活(各一两) 车前子(一两半)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远服.
还睛散
人参车前子地骨皮茯苓细辛防风 芎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