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气虚
( danqixu )
别名: 惊悸 , 神经官能症 , 不寐 , 更年期综合征 , 癫狂 , 贫血 , 癫痫 , 郁证
中医
简介: |
本证多由七情内伤,或气虚累及胆腑,致胆气虚怯,决断失司而成。属虚证。 |
病机: |
本证多由七情内伤,或气虚累及胆腑,致胆气虚怯,决断失司而成。属虚证。其病位在胆腑,往往涉及心、肝二脏。 |
治疗: |
治疗法则: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安神定志丸:人参10克(另炖)、茯苓15克、茯神15克、远志12克、 石菖蒲15克、龙齿15克。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微温,分2~3次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惊悸,头晕欲呕,烦躁多痰,乃痰热上扰所致,上方加半夏10克;竹茹15克以清热化痰。失眠严重者,加夜交藤30克、合欢10克、酸枣仁15克。恶梦怪梦频多音,加磁石40克(先煎)、生龙牡各40克(先煎)。情志不遂,肝胆气郁,加香附10克、川芎10克、郁金12克。全身乏力者,加黄芪l5克、甘草10克。若胆胃失和,饮食停滞者,加服保和丸3~6克,每日2~3次。暖气频频,胸脘不畅者,加旋复花l5克(布包)、代赭石25克(先煎)。 (二)外敷药物 1.南星、川芎各半共为末,同黄蜡融化敷于手足心。用于惊悸、怔仲。 2.地黄汁涂胸口,每日数次。用于老年气血虚烦躁。 3.温胆汤浸青布炙干,热熨两眼,用于胆虚不寐证。 4.黄连15克,煎汤入阿胶10克,化开贴敷丁胸部。用于心烦不眠。 (三)饮食疗法 (1)猪心100克洗净,放锅内,入葱、姜、豆豉、酱油、黄酒适量、朱砂3克,加水小火煨炖,熟烂后,收汁,待冷,改刀切成薄片,放平盘内,可作冷荤菜食用。本方具有宁心安神之功,用于心悸,忧烦。 (2)黑芝麻25克捣碎,粳米随食而定,淘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经常佐餐食用、用 于年老体衰,眩晕惊悸病人。 (3)小红枣20枚洗净,用水泡发,煎煮2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白(连须)7颗,继 续以小火煎煮10分钟,吃枣喝汤。用于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烦闷失眠健忘等。 (4)猪蹄2个、猪心1个、鲜地榆30克,共煮烂,去药渣,吃肉饮汤,连服1周, 用于癫痫。 施治要点: (一)本证因胆气虚致决断无权,表现为遇事易惊,犹豫不决,神不守舍等虚怯症 状,治疗上不可一味安神镇惊,必以益气壮胆为主。胆气充实而主决断,则神自安而惊自镇。 (二)胆主决断,心主神明,决断无权神明亦乱,故胆气虚往往涉及心神,而出现心悸、怔忡等证。治疗时必辅以养心安神之品,如茯神、远志之属。 (三)本证多因情志不舒造成,必须注重精神治疗,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中有其重要作用。 |
针灸: |
1.针刺: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期门、日月、胆俞、心俞,大陵、丘墟、丰隆等。每次选3~4穴,每日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 2.艾灸:灸内关、三阴交、神门、百合每次10~16分钟,每日2次。 3.耳针:取心、神门、胆、皮质下、胸区、交感,每次2~3穴,留针20分钟。 |
推拿: |
揉按印堂、胆空、睛明、人中、迎香等穴,每穴揉按2~3分钟,每日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