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 dianxian )
别名: 痫证 , 癫疾
西医
简介: |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细胞群的超同步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突发性、一过性脑功能紊乱。最常见的症状是惊厥和意识障碍。也可表现为感觉异常、精神行为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突发突止及反复发作是本病的共同特征。 |
病因: |
癫痫的病因很多。根据引起癫痫的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隐原性三类。 1、原发性癫痫:多为遗传性脑功能异常,预后一般较好,常见的有小儿良性癫痫、儿童失神癫痫等。 2、继发性癫痫:系指获得性脑损伤,如脑外伤、感染、肿瘤及脑发昏异常等,预后视不同病因而异,如病因易于去除且未造成明显脑组织异常,预后较好,反之预后较差。 3、隐原性癫痫系指临床高度怀疑为继发性,但多项检查均末找到病因,如部分婴儿痉挛症、lennox综合征等,预后大多不好。无论哪种病因,引起癫痫的机制基本相同。即致病因素引起大脑的某些神经元过度兴奋,呈阵发性大脑节律紊乱。这种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在脑电图上表现为阵发性异常放电,在临床上就引起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
人群: |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之一,且多首发于儿童。 |
体征: |
其典型临床特征为突然仆倒,意识丧失,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 中华儿科学会神经学组于1983年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和命名委员会1981年的建议,将癫痫发作分为三类。 (一)部分性发作 系大脑某一局灶性功能障碍引起,发作涉及身体的某一局部。根据发作表现,又分为三型。 1.简单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意识始终清晰。 (1)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为身体的某一局部的抽动,好发于口角、某一肢体或半侧。是简单部分性发作中最常见的类型。 (2)部分性感觉性发作:较为少见。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肢体刺痛、麻木感。或可为本体感觉或空间觉异常。 (3)植物神经性发作:发作时出现腹痛或上腹部异常感觉,面色苍白、皮肤潮红、出汗、立毛、瞳孔散大等。亦可表现为头痛、心悸、呼吸困难、晕厥等。 (4)精神症状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幻觉、错觉、认知障碍、情感或行为异常。 2.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时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无意识丧失。除可出现上述简单部分性发作之表现外,常出现自动症及精神、情感异常。也可能仅有发作性意识障碍,而无其他症状。 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泛化:发作开始时为部分性发作,意识未丧失。发作过程中逐渐出现意识丧失,同时发作涉及的部位逐渐扩大,以至全身性发作。 (二)全身性发作 为全脑功能障碍所致。发作时意识丧失,症状涉及全身。 1.强直阵挛发作:又称大发作。发作时突然神志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进入强直期。此期主要表现有四肢伸直,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呼吸暂停而致紫绀。常伴尖叫及尿失禁。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进入阵挛期,肢体或全身肌肉交替收缩与舒张,呈节律性。呼吸恢复。常伴吐沫。随着发作时间的延长,阵挛节律逐渐减慢,最终停止。阵挛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数十秒至数分钟,但有时可达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缓解后常伴嗜睡。 2.失神发作:又称小发作。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动作突然中断,双目凝视,表情呆滞。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为数秒至十余秒。发作后迅即恢复正常,可继续发作前的动作。部分病例失神发作时可伴随其他症状,如自动症、阵挛或肌阵挛、失张力等。失神缓解后,这些伴随症状随之消失。 3.强直发作:发作时仅有强直表现,而无阵挛。 4.阵挛发作:发作时仅表现为阵挛,而无强直。 5.肌阵挛发作:全身肌肉或某一肌群突发短暂的电击样收缩,可仅发作一次或快速重复数次。常突然倒地,易受伤。缓解后迅即恢复发作前状态。 6.失张力发作:又称站立不能性发作。发作时肌张力突然丧失,不能维持姿势。可为全身肌肉张力丧失,表现为猝然倒地。也可为局部肌肉张力丧失,表现为头下垂,下颌松弛而张口或上肢下垂等。发作十分短暂,意识及肌张力迅即恢复。 (三)分类不明的发作 主要由于资料不足。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很多发作难以归入上述两类。 |
电诊断: |
脑电图:脑电图是癫痫病人诊断时所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痫样放电而有助于诊断癫痫,而且还可以通过痫样放电的部位、形态及发放规律而有助于对癫痫发作类型及至病因的判断。常见的痫样放电有棘波、尖波、棘 (尖)慢综合波及各种节律的爆发性活动等。 |
影响诊断: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象(mri):有助于发现继发性癫痫的病因。对于部分性发作、有异常体征、脑电图为限局性异常及有新生儿惊厥史的患者应选择做ct或mri。ct对于颅内钙化、肿瘤、脑室扩张、脑穿通等的诊断十分敏感,怀疑这些病变时应首选此检查。mri则易于发现神经元移行障碍、血管畸形、脑囊虫病及脱髓鞘病变。 |
实验室诊断: |
其他病因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检查以明确或排除某些病因。例如,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排除颅内感染,脑囊虫血清学检查以排除脑囊虫病等。 |
鉴别诊断: |
1.晕厥:是一过性脑缺氧所致的暂时性意识障碍。学龄儿童多见。其发作性及反复性特征与癫痫相似。但发作前常有明显诱因,伴苍白、心悸、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及视物模糊、黑朦等,发作时肌张力多低下。脑电图正常。 2.偏头痛:是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所致的功能性头痛。其发作性特点与癫痫相似,少数患者可伴脑电图异常。但发作时间一般较长,大多为半小时以上,入睡后缓解,睡眠中很少发作。发作期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或仅有散在痫样放电。服镇痛药可缓解症状。 3.屏气发作:系婴幼儿时期因剧烈精神刺激所诱发的呼吸暂停。严重者意识丧失,或伴以全身强直、阵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发作有明确诱因,多发生于恐惧、愤怒之后。脑电图正常。 4.习惯性阴部摩擦:属心理行为障碍。发作时小儿摩擦自己外生殖器,引起面色潮红、凝视、出汗等表现,意识不丧失。分散注意力能终止发作。脑电图正常。 |
治疗: |
癫痫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控制或减少发作,减轻发作时症状和去除病因,使患儿在身心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达到或接近正常。具体方法如下。 一、药物治疗 对于原发性癫痫及大多数症状性癫痫,由于没有明确病因或缺乏有效病因治疗手段,目前仍以药物控制发作为主。常用抗癫痫药物如下。 1.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是一经典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广谱、有效、价廉、低毒等特点。口服吸收完全,半衰期长(96小时)。剂量为每日2~5mg/kg,顿服或分2次口服。对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等均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少而轻,易于恢复。用药初期易有嗜睡,数周后常自行消失。儿童长期服用可出现兴奋或多动。除发生药物过敏需停药外,其他副作用多能自行好转,未发现不可逆的毒性反应。 2.丙戊酸:常用其钠盐或镁盐,同类药物包括丙缬草酰胺。抗痫谱广,对失神发作疗效最好。对大发作、肌阵挛发作和某些部分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剂量为每日20~40mg/kg,每日3次服用。副作用大多轻微而短暂,常见于治疗早期,多为恶心、呕吐、嗜睡、脱发等。 3.卡马西平:又名酰胺咪嗪、痛惊宁、痛可定、得理多等。抗痫谱较广,对于精神运动性癫痫疗效尤为显著,对其他部分性发作及大发作也有效。治疗剂量为每日15~20mg/kg,分2~4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嗜睡、呕吐、眩晕、皮疹、血细胞减少等。 4.苯妥英钠:又名大仑丁。主要用于大发作,也可用于部分性发作,禁用于失神发作。剂量为每日3~8mg/kg,分1~2次服用。副作用较多,常见的有小脑症状、皮疹、粒细胞减少、牙龈增生、多毛等。对婴幼儿可造成不可逆性小脑受累。该药中毒浓度与有效浓度接近,易于发生中毒。故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多不主张首选。 5.乙琥胺:主要用于失神发作。用药数日即可获满意疗效。对肌阵挛发作也有效。治疗剂量为每日20~50mg/kg,分3次服用。副作用不多,较常见的有皮疹、消化道反应、乏力、头晕等。 6.苯二氮卓类:常用者包括硝基安定及氯硝安定。能抑制痫样放电。对肌阵挛发作及失神发作疗效最好,也适用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大发作等。硝基安定每日0.1~0.4mg/kg,氯硝安定每日0.1~0.2mg/kg,分2~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嗜睡、无力、头晕、共济失调及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等。 二、外科手术 对药物控制困难的难治性癫痫,可考虑外科治疗。常用手术方法包括病灶切除、颞叶前部切除、大脑半球切除、胼胝体部分离断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癫痫的手术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手术由于定位准确、损伤范围小、并发症少、疗效较好而日益受到重视。 三、病因治疗 对于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癫痫病儿,应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对于可治疗的原发病进行处理有可能缓解或控制癫痫发作。 |
中西医结合: |
1.癫痫的治疗以中西医联合用药为佳。因本病疗程较长,西药服用日久,易影响肝肾功能,加用中药,可协同西药控制病情,减轻西药副作用,使治疗过程更为安全、稳妥。临床西医治疗主要据发作类型不同选用相应的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硝基安定等。中药一般以豁痰熄风,镇惊安神为主要治则。常用药有菖蒲、远志、胆星、天竺黄、半夏、钩藤、菊花、僵蚕、全蝎、茯神等。此外,为保护肝肾功能,中药可加用郁金、当归、桑寄生、山栀等。西药减量时,则应重用钩藤、僵蚕、菖蒲等熄风镇惊之品,以协同控制病情。 2.目前对癫痫持续状态仍以西药抢救为主。主要措施包括氧气吸入,给予止惊药物,用20%甘露醇和/或地塞米松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近年来有人用中药石菖蒲提取物——α-细辛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取得较好效果,且无西药镇静剂对呼吸中枢抑制之弊端,有待进一步探讨。 3.对西药耐药及耐受能力差者,可以中药治疗为主。此时中药服药时间宜相对固定,一般6~8小时1次。用药疗程宜长,可参照西医抗癫痫药用药疗程。通常治疗初期可予汤剂,治标为主,以豁痰定痫为其原则,常选用半夏、陈皮、胆星、钩藤、僵蚕、菖蒲、远志之类。待病情控制后,可酌情改用散剂、丸剂。此期应注意加用健脾益肾之品,如黄芪、党参、枸杞子、紫河车粉之类,以图补虚断痫。 |
中医
简介: |
祖国医学对癫痫大发作临床表现的描述是非常详尽的,例如《古今医鉴·五痫》说:“夫痫者有五等,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愵,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倾乃苏”,又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汇》说:“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至瘈疭抽掣,目上视,或口眼歪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
病因: |
1、先天原因 (1)孕妇失调养:《素问·奇病论》指出:“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活幼心书·痫证》:“胎痫者,或未产前腹中被惊,或因母食酸咸过多,或为七情所汩,致伤胎气,儿生百日内有者是也” (2)胎儿发育不全:《备急千金方·惊痫》指出:“新生即痫者,是其五脏不收敛,血气不聚,五脉不流,骨枯不成也,多不全育”。北京阎孝诚统计一组130例儿童癫痫,脑发育不全占3.8%,家族中有癫痫病史者占6.7%。 2、后天原因 (1)七情失调:《景岳全书·癫狂痴呆》指出:小儿痫证“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 (2)脑外伤:可因产伤或跌仆撞击引起。 (3)其他:六淫外邪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可致脏腑受损发为痫证。 |
病机: |
1、先天因素 若母体突受惊恐,一则导致气机逆乱,一则导致精伤而肾亏,所谓“恐则精却”,使胎儿发育产生异常,出生后发生痫证。 2.七情失调 主要是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正如《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进而损伤脏腑,如肝肾受损,可生热动风;脾胃受损则痰浊内聚,一遇诱因,风火痰热上窜脑神,蒙蔽清窍,是以痫证作矣。 3.脑部外伤外伤之后,神志逆乱,气血瘀阻,络脉不和,发为痫证。 4.外邪、内伤致痫 外感时疫瘟毒,或虫积脑络,均可直接损伤脑窍发为痫证。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均可造成脏腑虚损,功能失调,如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肾阴亏损,水不涵木,风阳夹痰,上巅犯脑,致成痫证。 综上所述,痫证多由惊恐伤肾,先天禀赋不足,或跌仆撞击,瘀阻脑络,或食积伤脾,痰浊内生,一旦肝失条达,气机逆乱,阳升风动,触及宿痰,乘势上逆,蒙蔽清窍,即致癫痫发作。因而痫证与肾、脾、肝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病机转化与风、痰、瘀有关,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若痫证久发不愈,必致脏腑愈虚,痰浊愈结愈深,而成顽痰;痰浊不除,则痫证复作,乃成痼疾。痰浊需由逆乱之气上引巅顶,引发癫痫。气聚也易散,散则诸症缓解,假若逆气不散,则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 |
诊断: |
1、风痰闭阻: 证候:发病急骤,病史较短,发作前可有先兆,如眩晕、肢体麻木、身体局部抽动等,发作时突然跌仆,啼叫,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眼相引,小便失禁,痰声漉漉,涎沫较多,发作后神识昏朦,困倦多睡。也有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动作漠然,而无抽搐者。舌苔白腻,脉多弦滑。 证候分析:眩晕、肢体麻木、身体局部抽动等症,均为风痰上逆之先兆症状。肝风挟痰很快上至巅顶,因而迅即痫证大作,痰蒙清窍,神不守舍,因而不省人事、小便失禁;强直抽搐,口眼相引,皆为风象;风痰上涌因而口吐涎沫,痰声漉漉;痰湿蒙蔽清窍,因而发作后还可神识昏朦,困倦多睡;如痰浊不重,偏于风者,可仅有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动作漠然,忽至忽过。 2、痰火内盛: 证候: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内热口臭,咯痰不爽。发作前可有头痛、胸闷。发作时卒倒叫吼,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目上视,强直抽搐,气粗痰鸣,口吐涎沫或血沫,身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浮数。 证候分析:肝火偏旺,因而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大便秘结,内热口臭,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且咯痰不爽;痰热壅盛,故有胸闷,头痛之症;痰火上窜,神明受扰,则卒倒叫吼,不省人事,且牙关紧闭,两目上视,强直抽搐,气粗痰鸣,身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浮数;均为肝火痰热偏盛之征。 3、脾虚痰湿: 证候:平日倦怠乏力,胸闷,眩晕。发作时面色晦滞或晄白,四肢厥冷,神识昏朦,蜷卧拘挛,或抽搐频发,呕吐涎沫,啼声低怯。苔白腻,脉滑细。 证候分析:脾胃阳虚,湿痰内蕴,因而平日倦怠乏力、眩晕、胸闷。阳气不足,无以温煦肢体,故发作时面色晦滞、四肢厥冷、啼声低怯。痰湿蒙蔽清窍,因而神识昏朦、拘挛、抽搐。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细,乃脾阳不足之象。 4、髓海亏虚: 证候:癫痫频繁发作,神思恍惚,面容憔悴晦暗,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苔薄腻,脉细弱。 证候分析:由于癫痫反复发作、导致髓海亏虚,因精气亏耗,心肝肾俱虚,故出现健忘、失眠,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脉象细弱。 5、瘀阻脉络: 证候:多有头部跌撞、脑部受伤史,或癫痫日久不愈。平时可有头痛、精神抑郁、肢体麻木或头面麻木等。发作时症状较固定,抽搐或全身或局部。发作后常头痛,舌质紫黯或瘀点,苔薄白,脉涩或弦紧。 证候分析:头部外伤,血苑于脑、瘀阻脑络,久病人络等均可引起头痛,且痛有定处。脉络瘀阻,可引起麻木。发作时抽搐也较固定不变,发作后头痛较明显,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涩,为血瘀之征。 |
治疗: |
痫证多由骤受惊恐,先天禀赋不足,跌仆撞击等因素,导致风痰闭阻,心肾亏虚,气血瘀滞,引发癫痫,因此用药总不离镇惊、熄风、豁痰、顺气、化瘀诸法。历代医家重视从痰论治(尤以痰火与痰热为多),例如《古今医鉴·五痫》指出:“夫痫者有五等……皆是痰迷心窍治之不须分五,俱宜豁痰顺气,清火平肝”。又如《张氏医通·痫》说:“丹溪主痰与热,以星、半、芩、连为主”。现代,活血化瘀法常用于痫证取得较好疗效。此外,平降逆气,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诸法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均被选用。临证时须分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频繁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顺气,熄风开窍定痫。平时以治本为重,宜健脾化痰,补益肝肾;养心安神,并辅以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劳作。痫证需长期药治,当避免败胃拒食。 古代医家曾按癫痫的病因,发作时声、形,以及脏腑辨证等分为多种类型。现多已不采用,现代中医临床对癫痫的分型,各家报道亦多寡不一。但中医对癫痫的病因病机分析,不外惊、郁、风、痰、热、瘀、虚七端,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多分为风痰闭阻(或肝风痰浊)、痰火内盛(或肝火痰热)、脾虚痰湿、髓海亏虚(或肝肾阴虚)、瘀阻脉络(或瘀血阻窍)等型而论治。 (1) 风痰闭阻: 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方药:定痫丸(《医学心悟》)为主方。方用竹沥、菖蒲、胆星、半夏、川贝等以豁痰开窍;天麻、全蝎、僵蚕以平肝熄风定痫;琥珀、辰砂、茯神、远志以镇惊安神。 (2) 痰火内盛: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前方用龙胆草、木通、生地等泻肝清热为主;后方用半夏、南星、枳实、菖蒲等涤痰开窍为主。并可加入天麻、钩藤、石决明、全蝎、地龙、竹沥等以加强平肝熄风、化痰定痫之力,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可加入大黄、磺石或用竹沥达痰丸以祛痰泻火通腑。 (3) 脾虚痰湿: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定痫。 方药:六君子汤加南星、菖蒲、地龙、蜈蚣等。方中参、苓、术、草健脾化湿;陈皮、半夏、南星、菖蒲等化痰开窍,地龙、蜈蚣镇惊定痫。如有形寒肢冷,偏于阳虚者可加附子、干姜以温阳化湿。 (4)髓海亏虚: 治法:滋养精血,补益肝肾。 方药:河车大造丸或大补元煎加减。前方补肾填精,功效较好,但难办到,可用后方调治,方中熟地、山药、萸肉、杞子、当归、杜仲补养肝肾;人参、甘草补益心气:可加菖蒲、远志、以安神宣窍;加天麻、钩藤以熄风定痫。 (5)瘀阻脉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定痫。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僵蚕、地龙、蜈蚣等。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合四逆散行气和血而舒肝;桔梗载药上行;而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加入僵蚕、地龙、蜈蚣等以通络定痫。 以上诸型可交错互见,其中风、痰、瘀、虚最为常见。活血化瘀法除了用于外伤血瘀、久病夹瘀之外,尚可配合用于其他各型,因癫痫发作均属动风之象,可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配合熄风定痫药物,往往效果更佳。 熄风定痫之品常用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壁虎、乌梢蛇等虫类药,尤以前二种常用,但此二药入汤剂效差,而以研细粉或制成丸药、片剂吞服为宜。 |
中药: |
医痫丸(1985年中国药典),3g,每日2次,用于各型癫痫,孕妇禁用。 |
针灸: |
1、体针 治则:豁痰开窍,平肝熄风。 发作时:百会、人中、后溪、涌泉。均用泻法。 间歇期:鸠尾、大椎、腰奇、间使、丰隆,大发作加申脉、照海;小发作加内关、神门、神庭;局限性发作加合谷、太冲、阳陵泉、三阴交;精神运动性发作加神门、巨阙。 2、穴位埋线 双侧丰隆穴、内关穴皮下埋植羊肠线,3个月埋1次,共埋3次。 3、水针 取足三里、内关、大椎、风池穴,交替注入0.5~1ml维生素b1、b12或γ-氨酪酸或乙酰谷酰胺溶液,每日1次,10天一疗程。注射γ-氨酪酸时,有些患者即感全身麻木、咽喉发烫,甚至气急,一般10分钟后可消失。 4、头针 在脑电图出现异常放电灶的相应部位或运动区、感觉区作头针治疗,手法为快速,大幅度捻转,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5.耳针 双侧神门穴各注复方冬眠灵0.1ml,每日1次,注后静卧休息。也可选神门、心、枕、肾、皮质下、脑点等穴作耳穴贴敷。以上各种方法治疗期间,均不能骤减或停抗痫药物。 |
西医
简介: |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有反复发作倾向者称为癫痫症。临床上可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不同症状,或兼而有之。 |
病因: |
原因不明的称为原发性癫痫。大多数病人的癫痫(发作)是由脑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癫痫。 1.原发性癫痫 目前原因仍未探明,其发病年龄有二个高峰:5岁前后和青春期。其阳性家属史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7.2倍)。器质性癫痫病人家属中的癫痫患病率也高于人群中癫痫患病率,为后者的2~3.6倍。但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遗传的癫痫仅占癫痫病人的0.5%~3%。属于几个基因有关的遗传现象,主要表现为惊厥阈值低于正常,可在脑部疾病 或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引起一过性的或周期性的阈值降低,而产生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或发热惊厥。 2.继发性癫痫 (1) 脑部病变 ①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结节性硬化症、脑面血管瘤病、脑性瘫痪等。 ② 损伤:颅脑外伤和产伤。 ③ 炎症: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性颅内感染。 ④ 肿瘤:脑瘤(主要为天幕上肿瘤)和脑转移癌。 ⑤ 脑血管疾病:颅内出血、血栓形成、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结缔组织疾病的脑血管损害等。 ⑥ 变性疾病: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alzheimer病、pick病等。 ⑦ 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约5%可有癫痫发作)、schilder病。 (2) 全身性疾病 ① 缺氧:一氧化碳中毒等。 ② 代谢及内分泌障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低血糖(胰岛细胞瘤),低血钙(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性肝坏死等。 ③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房室传导阻滞(阿一斯综合征)、子痫等。 ④有关儿童的某些情况:软骨病、急性感染(发热惊厥)、维生素b缺乏等。 ⑤其他:长期服用安定、苯巴比妥,和嗜酒后突然戒断,常可诱发癫痫发作。铅、汞中毒等,也可引起癫痫。 |
病理: |
癫痫脑组织的基本病理学改变为:①选择性神经元丧失。主要是位于癫痫灶内抑制性神经元(gaba能)数目的选择性减少。②神经元树突棘的丧失。受累神经元细胞突起可见明显脱失,经证实,这些脱失的树突或树突棘属于gaba能抑制性细胞突。③星型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化。 |
诊断标准: |
癫痫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一)以反复发作性抽搐、意识障碍、感觉、精神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为主征。 (二)常在过劳、惊恐、暴饮暴食、感染、过度换气和月经来潮等情况下诱发。 (三)常规脑电图或诱发试验脑电图可见癫痫波型(棘波、尖波、慢波或棘慢波综合等)。 (四)通过病史询问、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尿、便、脑脊液、x线检查、造影和ct等),除原发性癫痫外,一般常可找到致病原因及其有关征象。 (五)对抗痫药物有较好反应。 二、癫痫分类法 (一)癫痫发作分类法(草案)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制定(1985年11月) 1.部分性发作(partical seizures) (1)单纯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运动[局限性扩展性(jacksonian)转动性等]、感觉(躯体及特殊感觉)、自主神经发作。精神症状见复杂部分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通称精神运动性发作或颞叶癫痫)伴有意识障碍,包括仅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感知、情感、记忆、错觉、幻觉等)、自动症。 (3)部分性发作发展至全身性发作。 2.全身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普遍性)非局限性开始 (1)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2)失神发作(小发作)典型或不典型。 (3)其他:肌阵挛发作、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失张力发作。 3.不能分类:因资料不足或不能归入上述各类的发作。 [附] 1.癫痫持续状态:①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②失神发作持续状态;③复发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④部分性癫痫连续发作。 2.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发作:①反射性发作;②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发作(如饮酒、疲劳、情绪等);③周期性发作(如月经、觉醒睡眠周期等)。 (二)国际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草案简介(由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和名词委员会提出,于1985年在西德汉堡举行的第16届国际癫痫大会上讨论后建议试用) 1.与一定部位有关的(局灶性、局限性、部分性癫痫和综合征) (1)自发性(特发性):与发病年龄有关,目前确定了二个综合征:①良性儿童期中央区-颞部棘波灶癫痫;②儿童期枕部阵发放电性癫痫。 (2)症状性:这一项包括很多不同的综合征。主要根据解剖部位、临床特点、发作类型和病因(如属已知)来区分。其主要例子和描述见附录1。 2.全身性癫痫和癫痫综合征 (1)自发性(按发病年龄次序排列):①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②良性新生儿惊厥;③婴儿期良性肌阵挛癫痫;④儿童期失神癫痫(频发失神小发作);⑤少年期失神癫痫;⑥少年期肌阵挛癫痫(前冲性小发作);⑦觉醒期大发作(gtcs)癫痫。其他自发性全身性癫痫。如不属于上述综合征之一,仍可归于本项内。 (2)自发性和/或症状性全身性癫痫和综合征(按年龄先后次序排列):①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症);②lennox-gastaut综合征;③肌阵挛-倾跌性发作癫痫;④肌阵挛失神癫痫。 (3)症状性全身性癫痫和综合征:①无特异病因:早发性肌阵挛脑病;②有特异性病因:癫痫发作可作为许多疾病状态的并发症状。 可归于本项内的有以癫痫发作为表现或为主要表现的一些疾病,详见附录Ⅱ。 3.不能确定究竟为局灶性还是全身性癫痫和综合征 (1)既有全身性,又有局灶性发作的:①新生儿发作;②婴儿期严重肌阵挛癫痫;③在慢波睡眠期有持续性棘-慢波的癫痫;④后天性(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症。(2)没有明确的全身性还是局灶性特征的癫痫:这一项包括所有临床和脑电检查都不能明确区分为全身性或与一定部位有关的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如很多在睡眠中发作的大发作。 4.特殊的综合征 (1)与某些情况有关的发作:①发热惊厥;②因其他特定的因素如紧张(应激)状态、内分泌改变、药物、酒精或剥夺睡眠发作。 (2)孤立的、明显的非诱发的癫痫性发作。 (3)由特殊形式诱发发作的癫痫(即反射性癫痫)。 (4)儿童期慢性进行性部分性癫痫连续发作。 [附录1]按解剖部位来分的与部位有关的症状性癫痫①额叶癫痫;②运动辅区癫痫;③扣带回癫痫;④额叶前(额极)区癫痫;⑤额叶眶面癫痫;⑥额叶背外侧癫痫;⑦颞叶癫痫;⑧顶叶癫痫;⑨枕叶癫痫。 [附录Ⅱ]有特异性病因的症状性全身性癫痫①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综合征,aicardi syndrome)、脑回发育不全、斑痣性错构瘤病、west综合征、脑面血管瘤病);②证实或疑为先天性代谢异常的疾病;③新生儿期(非酮性高葡萄糖血症、d-甘油酸血症);④婴儿期[苯丙酮尿症及其变异性、黑矇性家族性痴呆和急性早期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早年婴儿型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santuavori haltia hagberg disease、吡哆辛依赖症)];⑤儿童期[晚期婴儿型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jansky bielschoweki disease,婴儿型亨丁顿病)];⑥儿童和青少年期(少年型葡萄糖脑苷脂病(gaucher)、青少年型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spielmeyer-vogt-sjo-gren病)、lafora病、所谓的退行性肌阵挛癫痫(lundborg type),有癫痫的协同障碍性小脑性肌阵挛、樱桃红点肌阵挛综合征、类ramsy-hunt;⑦成人期kuf病、乃一种比较缓慢的、进行性的沉积病。 |
诊断依据: |
诊断包括二方面:一是确定是否癫痫;二是病因诊断。在多数情况下,详细和精确的病史、临床特点、仔细的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是不难作出癫痫诊断的。确定癫痫诊断后,必须进一步明确其病因。发病年龄对于推测癫痫病因有较大帮助,18岁以下考虑先天性、原发性为多;35岁以上肿瘤可能性增大;55岁以上脑血管病变居多。 其次根据以往病史、家族史、临床发作类型、有无神经系统局灶体症以及脑电图、头颅ct、mri等检查,一般可以明确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癫痫,如为肿瘤、颅内血肿、脑寄生虫、脑萎缩、脑卒中等病因,一般也不难明确,对于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病因还需进一步作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大发作发病年龄在中年以上的患者,以及部分性发作除良性儿童中央区一颞部棘波癫痫、儿童枕部放电灶癫痫及原发性阅读癫痫为原发性外,一时找不到脑部明确的损害部位的病人,尚须随访复查。 |
体征: |
(一)症状 痫性发作的症状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各类发作既可能单独地也可能不同组合地出现于同一个病人身上。各类发作由于异常放电的扩散还可能转化。例如,单纯部分性发作可以发展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或进而出现大发作。随着病程的发展,也可能开始表现为一种类型的发作,以后转为另一类型。例如,在儿童期出现的失神小发作可在青春后期转为大发作;也有起初大发作,以后发生复杂部分性发作等。 癫痫(发作)的共同特点为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痫性发作反复发生者为癫痫症(epilepsy或epilepsies),包括继发性癫痫和原发性癫痫,表现为各种临床综合征。痫性发作的类型: 1.全面性发作 (1)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一clonic seizure,gtcs)也称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目前认为大部分属继发性。发作可分三期: 1)先兆期:部分继发性大发作病人在发作前一瞬间可出现一些先兆症状,有感觉性(如上腹部不适、胃气上升感、眩晕、心悸等);运动性(如身体局部抽动或头、眼向一侧转动等)或精神性(如无名恐惧、不真实感或如入梦境等)。先兆历时极短暂,但大多能回忆。 2)强直期: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表现为双眼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叫声;口先强张而后突闭,可能咬破舌尖;颈部、躯干先后反张;上肢内收、屈曲、前旋,下肢强烈伸直,足内翻;呼吸肌强直收缩,呼吸暂停,脸色由苍白或充血转为青紫。强直期一般持续10~20秒。 3)阵挛期:全身肌肉间歇性痉挛,即间有短促的肌张力松弛,呈现一张一弛交替抽动。由于胸部的阵挛活动,气体反复由口中进出,形成白沫或血沫。阵挛频率逐渐减慢,松弛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后一次强烈痉挛后,抽搐突然中止。此期一般持续约1/2~3分钟。意识由昏迷、昏睡、意识模糊而转为清醒。醒后感头痛(常为搏动性)、全身酸痛和疲乏,对抽搐全无记忆。个别患者在完全清醒前有自动症或情感变化,如暴怒、惊恐等。 大发作若在短期内频繁发生,以致发作间歇时意识亦持续昏迷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常伴有高热、脱水、血白细胞增多和酸中毒,如不及时中止发作,病人可因衰竭而死亡。突然停用抗癫痫药物和全身感染是诱发持续状态的重要原因。继发性癫痫的大发作持续状态较原发性者为多。 (2)失神发作,以意识障碍为主。单纯型仅有意识丧失,复合型则伴有简短的强直、阵挛,或自动症,以及自主神经症状。 1)典型失神发作:也称小发作,以5~10岁起病者为多,15岁以后发病者绝无仅有。症状可为 ①仅有意识障碍,突然发生,突然中止,既无先兆,事后立即清醒,对发作亦无记忆,一次持续5~30秒。患儿当时停止活动,呼之不应,两眼凝视无神,既不跌倒,亦无抽搐。 ②同时伴有轻微阵挛,表现为眼睑、口角或上肢的3次/秒颤抖。 ③或伴有失张力表现,出现头部、上肢的下坠,则手中持物可能坠落。此种情况才偶见患儿跌倒。 ④或伴有肌强直,出现头后仰或偏向一侧,背部后弓,可能造成突然后退动作。⑤或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苍白、潮红、流涎、失禁等。 ⑥或伴有各种自动症,特别在失神持续状态中多见。 典型小发作的脑电图呈弥漫性双侧同步的3次/秒棘-慢波。患儿智力不受影响,但发作频繁,一天达数十次以至百余次者,可影响学习。 2)不典型失神发作:意识障碍的发生和中止并不很突然,但肌张力改变则较明显。脑电图呈不规则2.5次/秒以下的棘-慢波,常不对称或不同步。 2.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为大脑皮质局部病灶引起的发作,脑电图变化在症状对侧相应的皮质区域。意识通常清醒,但可发展至大发作,这时意识就丧失,并出现全身性惊厥发作。若局限性发作很快转成全身性发作,这种部分性发作或感受就成为“先兆”。有时这种扩展非常迅速,甚至病人还来不及“感受”或“意识”到有先兆时即失去意识,四肢抽搐,醒后不能回忆,则难于区别究竟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 1)单纯运动性发作: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局限于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或更广部位。较严重的发作后,发作部位可能遗留暂时性的瘫痪,称为todd瘫痪。局部抽搐偶然持续数小时、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意识始终清醒,称为部分性癫痫连续发作(持续状态)。 扩延型(jacksonian发作)是指局限性单纯运动性(或躯体感觉性)发作沿大脑中央前回或后口顺序扩展至整个对侧半身;体感性发作还可越过中央沟扩展至中央前回,产生运动性发作;若放电进一步扩展至对侧大脑半球,便如前述,出现大发作。此外尚有转动性发作、姿势性发作、语言性(发声或言语中断)发作。 2)体感性或特殊感觉性发作:包括体感性、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味觉性、眩晕性发作。多为简单幻觉,例如针刺、闪光、嗡嗡声等。 3)自主神经症状发作:如胃气上升感、呕吐、腹痛、苍白、出汗、潮红、竖毛、瞳孔扩大等。 4)精神症状发作:包括记忆障碍性发作(似曾相识感、快速回顾往事等);认识障碍性发作(环境失真感、梦样状态等);情感性发作(恐惧、发怒、忧郁、欣快等);错觉性发作视物变大或变小,听声变强或变弱,以及感觉本人身体一部分变化等);复杂幻觉性发作(人物、音乐、景像)。 (2)复杂部分性发作:又称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或边缘(脑)发作。以意识障碍与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即突然与外界失去接触,对别人语言不起反应,精神模糊,进行一些无意识的动作(自动症),如咂嘴、咀嚼、吞咽、舔舌、搓手、抚面、解扣、脱衣、或机械地继续其发作前正在进行的活动,如行走、骑车或进餐等。也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如突然外出、无理吵闹、唱歌、脱衣裸体、爬墙跳楼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神志逐渐清醒,事后不能回忆。颞叶癫痫也可能发展为大发作,脑电图上最典型的表现为在一侧或双侧前部有棘波或尖波发放。病灶常在颞叶内侧面或底面。部分患者的异常放电灶位于额叶。 3.特殊综合征 (1)婴儿痉挛症:又名west综合征。以屈曲的婴儿痉挛、智能运动发育迟滞和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构成本病的三联症。发病皆在出生后1年内,3~7月婴儿为多。发作表现为短促的全身性强直性痉挛,以屈肌为主,出现突然的屈颈、点头、弯腰动作,涉及四肢,并出现上肢屈曲上举,下肢亦卷曲,因此也称为点头或敬礼痉挛或折刀样抽搐。每次发作极为短暂,约1~15秒,常连续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每次痉挛时可伴有发声。这种“丛集”性发作,每天可发生数次,以睡前和醒后最为密集。脑电图呈“高峰失律”,即弥漫性不规则的高电位尖波、棘波和慢波发放,每次发放后有一低电位的间歇期。病因有先天、难产、代谢疾病,以及结节性硬化病、脂肪沉积病等,小部分为隐原性。预后取决于正确诊断与应用激素治疗的早晚,一般较差,常有智能运动发育迟缓,并可转化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不典型失神发作, 成为lennox一gastaut综合征(一种儿童多形式的发作),预后不良。 (2)良性儿童中央区一颞叶棘波癫痫:发病多在3~13岁间(9~10岁最多)。发作较稀少,表现为睡眠中开始的一侧口唇、齿龈、颊粘膜的感觉异常,以及一侧面部、口唇、舌和咽喉部肌肉的强直性、阵挛性抽搐,偶然涉及同侧上肢,使患者惊醒,但不能言语,往往在发展为大发作后才惊醒了家长,所以很少发现局限性口、面部抽搐而误认为单纯大发作,但脑电图常规或睡眠检查可发现在一侧或双侧中央区(c3、c4)和(或)颞叶(t3、t4)有尖波棘慢波)放电灶。本症约占儿童癫痫的15%~20%,不管治疗与否,至15~16岁前自愈,可能以往认为预后较好的原发性大发作实际上一部分是这类癫痫。 (3)儿童枕部放电灶癫痫:发病年龄为1岁半~17岁(平均7岁)。发作先有视觉症状如黑朦、视幻觉(移动的光点等)或错觉(视物变小等),常继以偏侧阵挛发作或自动症,偶可有大发作。发作后可有头痛。闭眼时脑电图上在枕部有高幅棘波或尖波,睁眼时消失,可与不典型失神发作等鉴别,此型较少见,基本为良性。 (4)诱发性癫痫:约有5%的癫痫患者,在某些特定体内、外因素如缺睡、酒精或药物撤除等情况下诱发发作;如奕棋时亦可诱发发作,称为反射性癫痫。某些刺激如闪光、声音是否可引起,或需作出判断。此类病人用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不佳,需避免诱发因素。防止电视性癫痫可用单眼观看或不要过于靠近电视机,室内电灯不要全闭。 (二)体征: 继发性癫痫可有神经系统局限性体征,原发性者发作间期一般无神经系统体征。 |
电诊断: |
脑电图:脑电图是常规和重要的检查方法。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加上各种诱发方法,对各型癫痫发作的阳性率可达80%~85%,若能在发作时作描记,则更有诊断意义。应用6~24小时连续遥测脑电图和病人情况的录像,非但可使诊断的阳性率提高,而且对发作的类型确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某些正常人可以有轻度节律紊乱,有些非癫痫性疾病的脑电图也可有阵发性发放,而抗癫痫药物又可使部分脑电图趋向正常,所以脑电图的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脑电图对典型失神小发作,应用深呼吸等诱发试验,绝大部分可以起诊断作用;对婴儿痉挛症、不典型小发作及肌阵挛发作的诊断也是可靠的;对发作时间较长而有些自动症表现的失神发作,包括以精神错乱为表现的小发作持续状态和颞叶癫痫的鉴别尤其有用。一些弥漫性脑病,如慢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亚急性海绵状脑病(又名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脑电图上的周期性放电,具有较大的特征性意义。大发作病人在发作间歇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慢波等可考虑为原发性癫痫,有时可出现未曾料到的局部病灶,提示继发性癫痫的可能。药物诱发试验(静注戊四氮或美解眠)因在正常人也可引起痫样放电,已不主张应用。深部病灶(如颞叶内侧面、底面)可试用鼻咽电极、蝶骨电极、皮质电极和深电极等。脑电地形图容易显示局灶病变。 |
影响诊断: |
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可发现占位病变、先天性异常、结节硬化、脑萎缩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能发现致痈灶的糖代谢变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可能发现致痫灶的血流变化。 |
实验室诊断: |
昏迷较长时间而有抽搐患者需作血糖、脑脊液检查等以与糖尿病或脑部炎症等疾病引起者鉴别。 |
鉴别诊断: |
1、癔病 癔病有时表现为全身肌肉的不规则收缩,而且反复发生,其与大发作鉴别一般并不困难。前者发病常有一定的情绪因素,总有他人在场时发生,神志并不丧失,反而可有哭叫,挥臂踢腿等随意动作,无跌伤及大小便失禁,瞳孔对光反应不消失,发作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经他人抚慰或暗示性治疗后可中止发作。 但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有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患者,发作时有精神症状,包括情感色彩、无理吵闹、自动症等需仔细判别,这类病人是有意识障碍的,事后也无记忆,脑电图往往可发现颞叶病灶。 2. 晕厥 晕厥是体循环障碍导致脑部短暂缺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可跌倒,但其发生不如失神发作那样突来突去而较缓慢,常先有头昏、眼前黑朦,甚至心慌、出汗、恶心、胸闷等症状,无抽搐,平卧后逐渐恢复,但体力恢复较缓慢。晕厥发生常有引起体循环障碍的诱因,如情感刺激或疼痛刺激、持久站立、出血、脱水、排尿、突然起立等。 3.偏头痛 偏头痛的视觉先兆以及偶然出现的肢体感觉异常或轻偏瘫需与局限性发作鉴别。偏头痛的先兆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至少数分钟,随后有更长时间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脑电图一般正常,但某些偏头痛病人的脑电图有痫样放电,有人认为可能为头痛性癫痫,但目前很多人持否定或疑问态度。 某些药物偶尔能在某些人引起癫痫发作,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普鲁卡因、异烟肼、吩噻嗪类(如氯丙嗪)、水杨酸盐等,询问病史时需加以注意。 |
疗效评定标准: |
(一)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 近愈:癫痫发作得到控制,短期内无复发,病因已尽可能查明,并得到相应处理。 2. 好转:癫痫发作减少或减轻。 (二)抗癫痫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对有明确诊断依据的癫痫病例,在接受抗痫药物试验治疗之前的3~6个月内,每月发作的次数至少不少于1~2次,总的次数不少于6次。试验治疗的疗程至少不少于6个月。 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6%~100。 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1%~75%。 改善:发作次数减少26%~50%,或发作的间歇期延长和/或发作程度减轻,发作持续时间缩短。 无效或恶化:发作减少25%以下或增多者。 |
预后: |
癫痫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一般来说,原发性癫痫包括大发作、典型失神发作、良性儿童中央区放电灶癫痫等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但如用药不及时、不规则,一会儿用西药,一会儿换中药,以及随便减、撤、停药,易使癫痫反复发作,顽固难治。不典型失神发作和婴儿痉挛等较难控制,并可出现智能障碍。癫痫发作当时对生命的威胁很小,仅个别大发作因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而发生危险;也偶然导致骨折、脱臼或严重跌伤,在危险场合也偶可丧身。继发性癫痫,脑部有器质性病损者往往不易控制发作,但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其有效率。癫痫持续状态则是严重情况,如不及时控制,将引起脑水肿、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肺部感染等,可导致死亡。 |
治疗: |
除一小部分患者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外,大多数均需长期药物治疗。癫痫病人的身心卫生相当重要,应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使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避免过劳、缺睡、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不要从事高空或水上作业以及驾驶,机器、炉火旁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诊断一旦确立,出现第二次癫痫发作后,即应开始抗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类型选择适当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扑痫酮初服时反应大,更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能控制发作而又不出现毒性反应为止,可测定血中抗癫痫药物浓度作参考,便于调整剂量。若增加至最大耐受量或有效血液浓度而仍不能控制发作时可考虑更换或合并应用其他药物。但用药务求精简,切忌杂药乱投,反而增加毒副作用。更换药物应逐渐过渡,可先在原用药物基础上加用新药,然后逐渐减少至停止原用药物。药物维持剂量应保持稳定,突然减少或撤、换药物可引起癫痫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遇有影响发作的因素如发热、疲劳、睡眠不足,妇女经期等情况,可暂时酌加剂量。应坚持长期服药,至完全控制癫痫发作3~5年以上才可考虑逐渐减药,减药过程亦需1~2年以上。 各类癫痫发作首选药物有所不同:大发作宜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其次为丙戊酸钠,鲁米那或扑痫酮;或苯妥英钠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鲁米那等。但苯巴比妥(鲁米那)不应与扑痫酮合用,后者的代谢产物之一亦为苯巴比妥,可致副作用相加。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作用可能与限制放电的扩散。丙戊酸钠可能通过使脑内γ-氨基丁酸的浓度增高而提高癫痫阈。但苯妥英钠与扑痫酮有时可使失神小发作增多,应注意。失神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镁)或氯硝安定,但个别失神发作患儿应用氯硝安定后失神发作控制,但发生大发作。过去应用乙琥胺治疗失神小发作,也有诱发大发作,丙戊酸钠用较大剂量而不能控制发作时可加用小剂量氯硝安定。应用丙戊酸钠头半年应每月检查肝功能。不典型小发作的治疗困难,可试用氯硝安定、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钠加卡马西平。单纯部分性发作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其次为扑痫酮、苯巴比妥。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其次为苯妥英钠、扑痫酮、苯巴比妥。 婴儿痉挛症需用激素治疗。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每日25~40u,2~4周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0.3~0.5mg/kg共4周,然后再减量维持。也可用强的松5~10mg每日3次口服,4周后减去5mg,每2~4周后再减去5mg,然后以每日或隔日5mg维持10~12个月。硝基安定对控制痉挛发作有效,可以同激素合用。肌阵挛癫痫亦较难控制,可选用丙戊酸镁和氯硝安定,而苯妥英钠可使之加重。良性儿童中央区-颞叶棘波癫痫如发作稀少,不必服药,如发作次数较多可首选卡马西平, 其次为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镁。 上述药物除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半衰期较长可每日1次服用外,其余药物应分次服用。现有抗癫痫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嗜睡作用,继续服用后逐渐减轻。一部分病人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多数药物在血浓度超过治疗浓度后出现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神经症状,甚至精神症状和不自主动作,由于苯妥英钠治疗量所致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2~50μg/ml)可能服药不多,即已产生此不良反应,应适当减量,并测定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少数病人在长期服药后(尤其是苯妥英钠)可引起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应加服叶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可能产生剥脱性皮炎,严重骨髓抑制;丙戊酸钠可产生肝脏中毒等严重副反应,则应停药。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外周血象和肝肾功能等。 癫痫发作时的治疗主要是对大发作和有自动症病人的防护措施。大发作者应即扶其侧卧,使唾液和呕吐物流出口外,不致吸入气道。在其张口时,迅速将折叠成条状的小毛巾或手帕等塞入上下臼齿之间,以免舌部咬伤,解松衣领及裤带,以利呼吸通畅。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的肢体,以免骨折。对癫痫自动症病人,应防止其自伤、伤人或毁物。 对于癫痫持续状态则必须设法从速制止发作,并保持气道通畅和正常换气,给予吸氧。在积极治疗诱因的同时,可选用下列药物之一。但这些药物对呼吸循环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必须严密观察。 1、安定10mg,于5~10分钟内静脉注射,可以每隔15~20分钟重复应用,总量不超过30mg。儿童剂量为0.25~1mg/kg,一次不超过10mg。安定注射偶可产生呼吸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大量增加或血压降低,应即停止注射。 2、苯妥英钠 用安定作用时间短,故在静注安定后可给予作用较持久的药物,一般用苯妥英钠(成人)0.5~1.0g(5%溶液10~20ml)静脉注射,注射速度每分钟不超过50mg。总量至少13mg/kg,甚至18mg/kg。有心脏病、低血压和肺功能损害史者应小心。 3、氯硝安定 1~4mg静脉注射,但此药物对心脏、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安定力强。亦可用氯羟安定(lorazepam)4~8mg静注,于2分钟内注完,作用较安定持久,对心脏呼吸的抑制较安定为弱。 4.异戊已比妥钠 0.5~0.75g,溶于注射用水10ml内缓慢静注,速度不超过每分钟0.1g,密切注意呼吸,心律、血压,出现呼吸抑制立即停止注射。儿童剂量为:1岁0.1g,5岁0.2g。 5.水合氯醛 10%,20~30ml(儿童0.5ml/kg)保留灌肠。少数病人如仍难以控制,则可应用利多卡因,甚至全身麻醉。给药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可给体表降温,脑水肿可静注甘露醇。抽搐停止后,可给苯巴比妥钠0.2g肌肉注射,隔8~12小时一次维持控制24~48小时不再复发。清醒后改口服抗癫痫药物。用间歇期剂量。 |
中西医结合: |
祖国医学的痫证,与现代医学的癫痫所描述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无论是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均可参照中医对痈证的辨证施治原则加以处理。对于每一位有癫痫发作或已经诊断为癫痫的病人,首先应查找原因,对因治疗,包括手术治疗,然后可根据下述情况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仅有1次发作,诊断尚难确定,可用中医中药治疗,并进一步检查和随访。如果诊断已明确,但发作稀少,如一年或数年一次,又无特殊对因治疗,可用中医中药治疗。良性儿童中央区-颞叶棘波癫痫,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如仍不能控制,可加用西药。应用现有抗癫痫西药大约可使60%以上癫痫的发作得到控制,其余约30%的病人仍不能控制或只能部分控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尤其对某些病人,西药耐受性差,副反应大,剂量提不高,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使大部分病人正规服用西药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服药是长期的,目前抗癫痫药物,均有不同程度副作用,因此亦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减少西药用量和副作用,提高疗效。继发性癫痫的病因治疗除可以手术者外,有的也以中药治疗为主,例如脑血管疾病等,如中药不能控制癫痫发作,可加用苯妥英钠。即使已经手术的患者,也可因残余的病灶和手术疤痕形成等使约半数病人术后继续发作,这部分病人术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癫痫发作时一般只需采取防护措施,不必给予药物,但可针刺(百会、人中、后溪、涌泉)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应注意西药使用仍需规则,不能随意撤、换、停药,唯剂量可由小开始,副作用将减至最低。 |
“癫痫” 相关论述
癫痫又称痫证,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发过即苏,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4-5岁以上年长儿较为多见,发病率约为0.3%-0.5%。患儿平时可无异常,但易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可有智能落后。
本病西医学亦称癫痫,多数原因不明,称原发性癫痫;继发于外伤、感染、中毒、肿瘤、代谢紊乱和先天畸形者为症状性癫痫。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先天因素常因胎元不实,元阴不足,或孕期失养,胎中受惊,致气血逆乱。后天因素包括颅脑损伤,积瘀伤络,时疫温毒,凌心犯脑;虫积脑瘤,寄居脑窍;窒息厥脱,药物毒物,损伤心脑;惊恐伤肝,气逆风动;食滞伤脾,湿聚成痰,瘀阻脑络;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脾肝肾亏损。
癫痫病在脑窍,涉及心、肝、脾、肾四脏。病理性质为邪实正虚,邪实者,顽痰阻窍为主,肝风、瘀血、郁火为之助虐;正虚者,因反复发作,或素体虚弱,致心、肝、脾、肾内亏,气血耗伤,痰浊内生隐伏。因痰有聚散,风有动静,气有顺逆,故时发时止。发作期风痰上涌,邪阻心窍,内扰神明,外闭经络;休止期脏腑气阴亏虚,痰浊内生。久发不愈,脏腑愈虚,痰结愈深,反复发作,乃成痼疾。
[临床诊断]
1.突然发作的全身肌肉痉挛,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喉头发出叫声,有时可有舌咬伤及二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或更长,发作停止后转入昏睡,醒后常诉头痛,全身乏力,精神恍惚。以往有类似发作史。,
2.呈小发作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语言中断,活动停止,固定于某一体位,不跌倒,无抽搐。发作持续2—10秒,不超过30秒,很快恢复意识,继续正常活动,对发作情况不能回忆。
3.呈精神性发作时,精神失常,激怒狂笑,妄哭,夜游或呈一时性痴呆状态。
4.呈局限性发作时,常见身体局部阵发性痉挛。
5.有家族史、产伤缺氧史、颅脑外伤史等。
6.脑电图检查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形。头颅x线平片和cr扫描可发现某些原发疾病,如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发育畸形等。
7.须与惊风相鉴别惊风常由高热、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引起,脑电图检查无典型的癫痫波形,发作时无吼叫声,无口吐白沫。但是“惊风三发便成痫”,惊风若反复发作,日久可发展为癫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癫痫发作前常有先兆,如头昏胸闷,心慌眼花,肢麻恐惧等。发作时症状有轻有重。轻者,意识丧失时间短,抽搐轻微或无,面色苍白,或突然动作停止,或短暂两目上视、眨眼、点头,咀嚼动作;重者,意识丧失时间长,抽搐涎涌,惊叫啼哭,小便自遗,频繁发作。一般初起较轻,如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痰结不化,愈发愈频而正气愈虚,症情逐渐加重。
发作时局部抽动多届风痰中络;全身抽动多属肝风煽动;面色青紫,舌暗红,脉涩为瘀血阻络;面色时红时白,脉弦滑乍大乍小为惊恐气乱;痰鸣气粗,舌红苔黄腻为痰火偏盛;痰鸣流涎,舌苔白腻为痰湿偏盛。平素面色萎黄为脾胃虚弱;面色晦暗为肝肾阴虚;面色苍白为心脾两虚;面色潮红为阴虚火旺;小便黄少,心烦少寐,舌红为心肝有热;纳少脘痞,多寐少动,舌质胖嫩,苔腻为脾虚有痰;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为气阳不足。
二、治疗原则
癫痫的治疗,宜分标本虚实。发作时以实证为主,宜先治其标,治疗原则为涤痰熄风,镇惊开窍。因惊所致者,治以镇惊安神;因风所致者,治以熄风定痫;因痰所致者,治以涤痰开窍;瘀血所致者,治以化瘀通窍。发作控制后,正气虚馁,宜治其本,多以健脾化痰,调气补血,养心益肾为主,固本培元。要坚持长期、规律服药,以图根治。
三、分证论治
1.惊痫
证候:起病前多有受惊恐史,发作前心中惊恐,发作时吐舌惊叫大啼,恍惚失魂,惊惕不安,面色时红时白,原地转圈,舌苔薄白,脉弦滑。·
分析:神气怯弱,暴受惊恐,致神气愦乱,心神失守,因而出现惊叫大啼,恍惚不安,面色时红时白,原地转圈等异常动作。舌为心之苗,心经积热则吐舌。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镇惊丸加减。常用药:茯神、枣仁、珍珠、辰砂宁心安神,石菖蒲、远志芳香开窍,钩藤熄风定痫,胆南星、天竺黄涤痰镇惊,水牛角、牛黄、麦冬、黄连清火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发作严重者,加全蝎、蜈蚣、僵蚕熄风止痉;心神不安者,加磁石、琥珀镇惊安神;痰多胸闷者,加川贝母、砂仁化痰宽胸;头痛明显者,加天麻、菊花、白芍平肝潜阳;口干舌红者,加生地、龟板养阴清热。
2.痰痈
证候:发作时突然跌仆,神志模糊,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吐痰沫,抽搐不甚,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瞪目直视,呆木无知,舌苔白腻,脉弦滑。
分析: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停湿生痰,则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吐痰沫;肝开窍于目,肝气被郁,故瞪目直视,抽搐不甚,或无抽搐;气郁痰结,阻蔽心窍,则神志模糊,精神恍惚,呆木无知;痰湿内盛,故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常用药:橘红、半夏、胆南星化痰利气,石菖蒲、远志涤痰开窍,枳实豁痰宽胸,竹茹清化痰热。
抽搐频繁者,加天麻、钩藤、全蝎熄风止痉;精神恍惚者,加珍珠母、生铁落、灵磁石重镇安神;痰涎壅盛加白金丸祛痰解郁;纳呆、腹胀加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神疲乏力加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3.风痫
证候:发作前头昏眩晕,发作时昏仆倒地,人事不知,四肢抽动明显,颈项强直扭转,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面色红赤,脉弦滑,苔白腻。
分析:肝阳上扰,心神被蒙,则头昏眩晕,人事不知;肝风内动,走窜筋脉,则四肢抽动,颈项强直扭转,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肝火炽盛,故面色红赤;风痰上壅,故脉弦滑,苔白腻。
治法:熄风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常用药:羚羊角、天麻、全蝎、钩藤、蝉蜕熄风止痉,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川贝、胆南星、半夏、竹沥祛痰降逆,琥珀、辰砂、茯神镇痛宁神。
抽搐不止加蜈蚣、僵蚕熄风定痉;心神不安加磁石、龙齿镇惊安神;痰鸣吐涎,苔厚白腻加陈皮、郁金行气化痰;烦躁不安加黄连、山栀、竹叶清心降火;头痛明显加龙胆草、菊花清肝泻火。
4.瘀痫
证候:多有外伤及产伤史,发作时头晕眩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头部刺痛,痛处固定,面唇青紫,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暗,大便干结,舌暗有瘀斑,脉细涩。
分析:外伤产伤,络脉受损,瘀停脑内,故头部刺痛,痛处固定;血滞心窍,则头晕眩仆,昏不知人;血瘀气结,肝脉不舒,则四肢抽搐;瘀血内停,肌肤失于润泽,则面唇青紫,肌肤枯燥色暗;痫证时发,耗伤正气,则形体消瘦;血瘀不行,肠失濡润,故大便干结;舌暗有瘀斑,脉细涩为瘀阻血行不畅之象。
治法:化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麝香、老葱通关宣窍,全蝎、地龙熄风通络止痉,生姜、红枣调和营卫。
频频发作不止者,酌加失笑散行瘀散结;抽动乏力,发作后肢体软弱无力加党参、黄芪健脾益气;流涎苔腻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癫痫缓解期,宜治其本。辨证属脾虚痰盛者,用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菖蒲、远志、山药等。心虚胆怯者,用养心汤加减:当归、黄芪、茯苓、川芎、柏子仁、酸枣仁、党参、茯神、龙齿、白芍、炙甘草等。肝火痰热者,用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龙胆草、黄芩、山栀、半夏、竹黄、胆南星、橘红、石决明等。肝肾阴虚者,用大补元煎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当归、人参、龟板胶、鹿角胶、炙甘草等。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朱砂安神丸每服1.5—3g,1日2次。用于惊痫证。
2.癫痫白金丸每服3g,1日2.次。用于痰痈证。
3.镇痈片每服3片,1日3次。用于痰痫证。
二、针灸疗法
1.体针:发作期,取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快速进针,用泻法;休止期,取大椎、神门、心俞、合谷、丰隆,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并灸百会、足三里、手三里,隔日1次。
2.耳针:发作期,取脑、心、缘中3穴,强刺激,发作停止起针;休止期,取脑、缘中、神门、心、枕、胃、肝等,每次2—3穴,中等刺激,1日1次。
三、推拿疗法
分阴阳,推三关,退六腑,推补脾土,推肺经天门入虎口,运八卦,赤风摇头,揉中清,捏总筋,捏揉行间,掐揉昆仑。
四、西医处理
1.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防止窒息和吸人性肺炎,避免外伤和咬伤舌体。
2.癫痫持续状态,可按顺序选用安定、苯巴比妥、5%副醛、苯妥英钠等抗惊厥,发作时间长者,给予甘露醇防治脑水肿。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时处理低血糖、酸中毒、超高热等。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注意产前与围产期保健,避免产伤与脑缺氧、感染等。
2.婴儿期注意防治低钙惊厥、高热惊厥及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避免造成脑损伤。
3.及早诊治遗传性疾病,孕期发现则中止妊娠。
4.注意安全,避免颅脑外伤,防治寄生虫病。
5.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恐吓受惊。
二、护理
1.发作时不可强压肢体,以免扭伤、骨折;将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裹纱布的压舌板放在上、下磨牙间,以免咬伤舌头。
2.痰多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禁止患儿到水边、火边及高处玩耍,外出要有人陪伴,防止突然发作,造成意外。
4.注意患儿生活、饮食、衣着、情绪的调节,减少诱发因素,避免使用有兴奋作用的药物。
5.注意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漏服,也不要乱用药。’
[文献摘要]
《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东医宝鉴·癫痫》:“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癫痫。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也。又曰仆倒不省,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癫痫者痰邪逆上也,痰邪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倒仆也。”
《证治准绳·幼科》:“痫,小儿之恶候也……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
《幼幼集成·痫证》:“亦由于初病时误作惊治,轻于镇坠,以致蔽固其邪,不能外散,所以流连于膈膜之间,一遇风寒冷饮,引动其痰,倏然而起,堵塞脾之大络,绝其升降之隧,致阴阳不相顺接,故卒然而倒。”
[现代研究]
李少川.扶心涤痰标本同治小儿癫痫105例.辽宁中医杂志1995;22(3):130
用涤痰汤加减治疗小儿癫痫105例。用药:太子参、茯苓、半夏、胆南星、青果、石菖蒲、枳实、陈皮、天麻、琥珀(冲)、羌活、川芎等。肢体抽搐为主加生铁落、钩藤;意识障碍为主重用石菖蒲,加青礞石、沉香;有颅脑外伤或颅内器质性病变加丹参、郁金;正气虚加紫河车、黄芪、六曲;大便于加风化硝;烦躁愤怒加黄芩。1日1剂。取效后制成散剂,1.5—6g/日,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结果:Ⅳ级(发作完全控制)48例,Ⅲ级24例,Ⅱ级18例,i级9例,0级6例。总有效率85.71%,脑电图复查,总有效率89.23%。
田华.癫克星胶囊治疗小儿癫痫216例.中医研究1995;8(2):32
本品含胆南星、天竺黄、羚羊角、人工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全蝎、蝉蜕、僵蚕、石菖蒲、丹参、琥珀、高丽参、白芍、远志等。视年龄用1/8—1粒/次,1日3次口服。对发作规律明显者,于发作前3小时适当增加剂量,总剂量不变。治疗结果:完全控制116例,基本控制40例,有效5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22%,脑电图好转率66.15%。部分患儿服药后出现嗜睡、头昏、乏力、急躁、好动等不良反应,短期内可自动消失。
癫痫是脑部兴奋性过高的某些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引起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由于过度放电神经元的部位不同,临床出现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等的功能异常。
癫痫在大发作之前,病人先自觉有上腹部不适、眩晕、心悸和各种幻觉,也有的病人出现局部小的抽搐或头眼向一侧转动,或表现出异常恐惧、濒死感等等。这些先兆症状只持续几秒钟或瞬间,即有大发作出现,全身性肌肉强直性收缩,颈部和躯干部自前屈转变为反张,肩部内收,肘、腕、掌、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双腿伸直,足内翻。由于呼吸肌强直性收缩,呼吸暂停,则出现面色青紫,双眼上翻,持续二十几秒钟则出现自肢端逐渐呈现微细的震颤,而后出现一张一弛性交替抽动,形成阵挛,约经1~3分钟后,抽搐暂停,则口吐血沫,有时后部和颊部被咬伤。再经过1~2分钟,病人进入昏迷或昏睡状态。有时病人尿湿衣裤,经过短暂时间后病人由昏迷、昏睡、意识模糊而转为清醒,此即一次大的发作结束。发作后病人常感到头痛、头昏、全身酸痛和乏力。发作间歇期一切症状消失,如同常人。但一遇到某些原因又可发病。
癫痫这种病症,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主要在发作后尽量作详细的检查,排除大脑的器质性疾病。同时也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发作,作好预防。防止发作引起外伤。
钱仲阳曰∶小儿发痫,因血气未充,神气未实,或为风邪所伤,或为惊怪所触,亦有因妊娠时七情惊怖所致。若眼直目牵,口噤涎流,肚膨发搐,项背反张,腰脊强劲,形如死状,终日不醒,则为 矣。凡治五痫,皆随脏治之,每脏各有一兽之形,通用五色丸为主,仍参以各经之药。发而重者死,病甚者亦死,如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曰心痫。血虚者用养心汤;发热饮冷为实热,用虎睛丸;发热饮汤为虚热,用辰砂妙香丸。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滴。肝之虚者,用地黄丸;抽搐有力为实邪,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用泻青丸。面黑目振,吐涎沫,形体如尸,其声如猪者曰肾痫,用地黄丸、紫河车丸之类。肾无泻法,故径从虚治之。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者曰肺痫。
肺气虚者,用补肺散∶面色萎黄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异功散;面色亦者,阴火上冲于肺也,用地黄丸。面色萎黄,目直腹满,自利,四肢不收,其声如牛者曰脾痫,用五味异功散;若面青泻利,饮食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若发热抽掣仰卧,面色光泽,脉浮者,病在腑,为阳证,易治;身冷不搐覆卧,面色黯黑,脉沉者,病在脏,为阴证,难治。凡有此证,先宜看耳后高骨间,若有青脉纹,先抓破出血,可免其患。此皆元气不足之证也,须以紫河车丸为主,而以补药佐之。设若泛行克伐,复伤元气,则必不时举发,久而变危,多致不救。又有惊痫、风痫、食痫三种。治惊痫,宜比金丸、茯神丸、钱氏养心汤、辰砂妙香散、清神汤、虎睛丸之类主之。风痫用钱氏牛黄丸、消风丸、星苏散之类主之。食痫用妙圣丹主之。
薛立斋曰∶妊娠若遇惊恐,则必内应于胎,故一月足厥阴脉养,惊则肝有病;二月足少阳脉养,惊则胆受病;三月手少阴脉养,惊则心受病;四月名为离经;五月足太阴脉养,惊则脾受病;六月足阳明脉养,惊则胃受病;七月手太阴脉养,惊则肺受病;八月手阳明脉养,惊则大肠受病;九月足少阴脉养,惊则肾受病。是脏腑纳气于丹田,自肝至肾,十经滋养而生,此则胎中所致也。若既生之后,或惊怪所触,或乳哺失节,或乳母饮食起居,六淫七情,脏气不平,亦致是证。须察见证属于何经,更别阴阳,以调补脾胃为主,否则不时举发,甚至不救。
薛氏治一小儿,患前证,吐痰困倦,半饷而苏,诸药不效,年至十三而频发。用肥浓紫河车生研烂,入人参、当归末,捣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进三五服,乳化下。一月渐愈。又佐以八珍汤全愈。
又一儿七岁发惊痫,令其恣饮人乳后,发渐疏而轻。至十四复发,用乳不效,亦用河车丸数具而愈,常用加减八味丸而安。后至二十三岁复发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补汤而痊。
又治数小儿,皆以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六味、八味等丸,相间用之,皆得全愈。
癫痫诸经义及大人证治诸法,俱详载癫狂门,所当参阅。
癫痫的发生率竟高达人口的千分之一,可见探索早期先兆对本病的现实意义。由于癫痫是一种胎传疾患,与风痰至关,故远期先兆多隐藏于潜证之中,而近期信号则常以风兆、痰兆为先露……
一、概述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昏仆、抽搐、呼叫、口吐涎沫的疾病。《内经》对癫痫的病因及症状已有较多记载,如《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指出癫痫的成因与胎期先天惊恐密切相关。此外,癫痫的成因与痰浊关系甚为密切,病位在肝胆脾胃,多为风痰上逆,闭阻窍络。癫、狂、痫三证,皆以虚为本,以痰为标,故《灵枢·癫狂篇》说:“狂……少气之所生也”指出气虚是致狂的病机之一。癫痫的病机以风痰为要,总以痰为本,以肝脾为源,故前贤有“无痰不作痫”之说。盖风与肝相应,风气内通于肝,肝气内虚则风阳容易扰动,风阳袭扰则肝阴愈虚,肝阴愈虚则风阳愈易袭入,如是风阳与肝虚互为病理因果关系,加速了癫痫的形成及恶化,此类癫痫属阳痫。证见卒然仆倒,面色红紫,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发出类似猪羊叫声,手足抽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脾胃为运化水湿之脏,脾胃虚则湿浊不化,聚而为痰,痰与风阳搏击上涌而为癫痫,则多形成阴痫。证见倒仆昏愦,面黯色晦,口唇发青,眼闭口干,涎沫外溢,手足搐动,舌质淡紫,舌苔白腻。
二、癫痫先兆的临床意义
癫痫病人发作之前皆有一段先兆潜证,不同的类型,先兆潜证亦异。
(一)阳痫型先兆
早期潜证 该型患者平素肝阴不足,风痰内伏,故素呈肝阴虚痰热型先兆潜证。常感头晕头痛,头时作响,目眩眼花,胸闷欲伸,涎多欲呕,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上述潜证,如无外因激惹,可长期潜伏,倘遇风阳内扰,则易迅速演变为癫痫前期。
先兆信号 突然性格大变,一反往常,由原来的急躁易怒,变得极度抑郁苦闷。或由以往的沉静突然变得狂怒激动,头闷胀加重,口涎增多,常怒目而视,胸闷欲伸,如此先兆信号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如早期服阻截药可以延缓和控制发作。
典型发作 面色紫红,昏仆倒地,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喉中痰鸣,口吐涎沫,并发出猪羊叫声。
阻截治则 宜清热涤痰,养阴柔肝,方予柴芍温胆汤:柴胡、白芍、胆南星、竹沥、黄连、茯苓、法半夏、枳实、生姜、甘草,如出现先兆信号,则加小白附子、天麻、僵蚕,辅以白金丸:白矾、郁金。典型发作服用小白附子天麻剂(康诚之方)小白附子、天麻、钩藤、细辛、牙皂、菖蒲、远志、全蝎、蜈蚣、僵蚕、法半夏、姜汁、天竺黄、辰砂。
(二)阴痫型先兆
早期潜证 此型脾胃素虚、运化不足,常呈脾虚湿盛先兆潜证,即为痰湿内盛,呕恶纳呆,痰涎充口,脘痞不舒,头重头闷,目常发直,舌质淡、苔白腻等症。此型先兆潜证可长期存在,如坚持服用健脾化痰之品,可以阻断向早期先兆发展。
先兆信号 如失治和受情感诱发,则易向前期阶段过渡,出现头重、发呆、痰涎涌口、恶心脘闷、失眠等先兆信号。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月,如迅速服用涤痰开窍药可以避免发作。
中医文献著述对癫痫先兆的记载较多,如《千金要方·候痫法》说:“目瞳子卒大,黑如常是痫候”,“闭目青,时小惊是痫候”,“弄舌摇头是痫候”皆是。
典型发作 面色晦暗,昏仆不醒,双目半睁,手足清冷,口吐涎沫,手足抽搐,不啼叫,或呆木无知,呼之不应,日十数发作。
阻截治则 宜健脾化痰,方予温胆汤合六君子汤:党参、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枳实、竹茹、生姜、甘草,辅服白金丸:白矾、郁金。出现先兆信号则宜涤痰防痫,方予止痫汤菖蒲、远志、白矾、苍术。典型发作,宜温阳化痰止痫,以小白附子天麻剂酌加温阳之品:小白附子、天麻、钩藤、法半夏、细辛、牙皂、菖蒲、远志、僵蚕、全蝎、蜈蚣、干姜。日久体虚精血大亏者可服河车丸:紫河车、茯苓、茯神、远志、人参、丹参。
癫痫样痉挛是癫痫发作的特征症状,作为癫痫病的痉挛具有如下特点: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前出现情绪异常或失控,在意识丧失前的一瞬间,患者感到眩晕、腹部脏器上撞感或幻觉(火光、难闻的气味、难听的声音),继此之后,意识突然丧失,全身伸肌强直性痉挛,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消失,自动呼吸暂停,唇及手指发绀,还可有尖叫,尿失禁,唇颊粘膜咬伤,跌倒,外伤。强直性痉挛持续数秒或十数秒之后转入阵挛,全身肌肉呈节律性抽动,出汗、口腔分泌物多。自动呼吸及瞳孔对光反应恢复,约持续1分钟左右,阵挛停止。所有的患者在清醒后对发作过程均不能回忆。
但是在许多内科疾病中亦可出现癫痫样痉挛,由于不同疾病治法不同,所以根据兼症辨别痉挛的病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癔症 痉挛发作最为常见,发作时缓慢倒地,痉挛发作无规律或四肢乱动,伴揪发、抓胸,有强烈情感色彩和夸张动作,多无外伤及二便失禁,瞳孔不散大,对光反应存在。首次发病前1~2周内有明确的精神因素。症状可在暗示下出现。发病期可无自知力、病程短、恢复快、易复发。
②有高血压病史的50岁以上的中年人,多在劳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意识障碍、头痛,全身或部分性痉挛,发热应警惕脑出血破入脑室。
③既往有慢性肾炎,先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精神萎糜不振、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热。晚期出现嗜睡、谵语、肌肉颤动、抽搐,应考虑尿毒症。
由于动作是在神经协调下由肌肉、肌腱带动关节完成的。所以当发生主动运动丧失,或不自主运动时多表示神经系统病变或慢性病变影响到神经系统所致。尤其对于不自主运动,因其动作幅度小,不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注意。对于老年人震颤不要简单地以为是老年性震颤,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对于慢性病人,更要注意不自主运动的出现,这往往是病情加重的信号,应及时就诊。
痫证是小儿常见的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多发生于4~5岁以后的儿童。其发病特征是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搐,惊掣啼叫,声如猪羊,数分钟后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对发病过程完全没有留下记忆。本病多以先天因素(胎中受惊,元阴不足),血滞或痰蒙心窍以及惊风后痰阻窍道为主要原因。此外,外感风邪,内伤饮食或惊骇恐惧等常为诱发因素。本病患儿须远避水火,忌登高临渊,以免发生意外,并耐心调治。
风动痰阻 发作频繁,发作时抽搐明显,喉间痰鸣,平素痰盛,情绪急躁。治以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一)
处方:蝉衣、僵蚕、全蝎、蜈蚣各等分。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每次1.5克,每日服3次。
(二)
处方:胆南星1.8克,明矾1.2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早晚各吞服1.5克,连用15~30天。
(三)
处方:味精。
用法:每岁服1克,每日3次分服,每日最多6克。
本方适用于癫痫小发作。
(四)
处方:蝉蜕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上药100克分为30次,每天服3~4次,开水送服。
(五)
处方:生黄芪60克,赤芍3克,防风3克,蜈蚣1条
(研冲)。
用法:将前三味药水煎,蜈蚣研末冲服,每日1剂。
(六)
处方:黄瓜藤50克,川贝末1克。
用法:将黄瓜藤洗净切成小段,置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冲入川贝末调匀。每日1剂,1次服完,15~20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六、七两方适用于风痰壅盛痫症。
(七)
处方:鲜青果500克,郁金250克,明矾末100克,蜂蜜750毫升。
用法:取新鲜青果砸碎,与郁金共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熬取500毫升,滤去渣核,加入蜂蜜,文火熬炼成膏,再掺入白明矾末调匀,取出候凉,瓶装备用。每日2~3次,每次5~10克,口中含化或温开水送服,20天为1疗程。间隔7~10天,再服第2疗程。
(八)
处方:胆星30克,雄黄15克,朱砂15克,全蝎15克,龙眼肉15克。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早晚各1丸,开水送下,忌食生冷食物。
本方适用于风动痰阻痫症。
脾肾两虚 屡发不已,日久不愈,脾肾受损,面色苍白,形容憔悴,食少神怯,声低息微,倦怠无力。治宜培补脾肾。
(一)
处方:桂圆肉15克,炒枣仁10克,丹参12克,石菖蒲7克,蜂蜜20~30毫升。
用法:水煎前4药,去渣留汁,调入蜂蜜溶化。分1~2次服,每日或隔日1剂。
(二)
处方:羊肝60克,谷精草10克,蒺藜15克,白矾末少许。
用法:羊肝洗净切片,入白矾末揉搓片刻,用纱布抹去血污,放入锅内与谷精草、蒺藜同水煎,去渣留汁,1次饮完,每日1次。
(三)
处方:紫河车1具,辰砂末30克。
用法:将新鲜紫河车洗净,置锅内,加水适量煮热,取出切碎,烤干,与辰砂共研成末,过筛,瓶装备用。每日1~2次,每次2~4克,用温开水送服。60天为1疗程。
(四)
处方:活鳖1只(重约250克)。
用法:将活鳖置大热开水中游动以排去尿液,然后取出杀死,除去肠脏,切成小块,放锅内加水适量,慢火炖烂,入油、盐、料酒各少许调味,吃肉饮汁,每日或隔日1剂。分作2~3次服完,连服7~10剂。
癫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和综合征。针对老年人特点,老年人首次出现癫痫不考虑原发性癫痫,主要讲老年人症状性癫痫。在病程中以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特征。时常伴意识障碍。中医称之为“痫证”、“羊角疯”。据观察,老年人癫痫首次发作原因多因脑动脉硬化症和合并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其次是颅内肿瘤、寄生虫、缺氧(肺性脑病、co中毒)、缺血(血压过高、心功能不全、心肌梗塞、心律不齐等)、酒精中毒、尿毒症、低血糖、脑变性(老年性痴呆和脑叶硬化)等可引起。强烈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可为癫痫发作的诱因。
在本病控制发作、药物治疗过程中,中医调治显得较为重要。
(一)起居调养法
(1)积极治疗继发性癫痫的原发性。
(2)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勿食有囊虫的猪肉。忌烟酒。
(3)不宜骑自行车、游泳、登山,不宜单独外出,更不能从事驾驶、高空及机器旁工作。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甘松、凌霄花、白附子、石菖蒲各10克,代赭石30克,藜芦3克。水煎,每日1剂,冷服。
(2)蚤休、郁金、白矾各15克。研为细末,分成10包。每日1包,分2次冲服,3个月为1个疗程。
2.中成药
(1)医痫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白金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竹沥达痰丸,每次6克,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1)红茶500克,明矾500克,糯米100克。先将糯米加水少许煎煮,待米开花后取其汁,备用。红茶及明矾捣碎,研为细末,用糯米汁调匀捏成丸如大豆般大。发病前服40粒,用浓茶水送下。
(2)人参5克(或党参20克),白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200克。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捣碎,共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将前两味煎合并,入砂锅内加粳米煮粥。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温热食用。
(四)针灸调养法
(1)取穴鸠尾、筋缩、腰奇、间使、太渊、丰隆、太冲、足三里。常规消毒后,快速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一般用平补平泻法,邪实者用泻法,体虚者施以补法。每次辨证选穴4~5个,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
(2)取穴心俞、百会、中脘、身柱。按艾卷温和灸法常规施术。每穴每次施灸10~20分钟,每次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癫痫,即头眩也。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癫痫。徐嗣伯云∶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疾也。然与中风、中寒、中暑、尸厥等仆倒不同。凡癫痫仆时,口中作声,将省时,吐涎沫,省后又复发,时作时止,而不休息。中风、中寒、中暑、尸厥之类,则仆时无声,省时无涎沫者,后不复再发,间有发者,亦如癫痫之常法也。
□
〔丹〕痫属惊与痰,宜吐。大率行痰为主,黄芩、黄连、栝蒌、半夏、南星。寻火寻痰,分多少治之,无有不愈。分痰与热,有热以凉药清其心。有痰必用吐药,吐后用东垣安神丸。此证必用吐,吐后用平肝之药,青黛、柴胡、川芎之类。
□
〔海〕治长、洪、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者,灸第三椎、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针穿一眼子透,冷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若治弦、细、缓三脉,诸痫似狂者,李河南五生丸。(妙香丸方见虚烦条。)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全文见针灸。)邪搏阳,则为癫疾。(见诊法,下同。《针经》九针云∶邪入于阳,转为癫疾。)厥成为癫疾。(厥,气上逆也。)
□
〔《素》〕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奇病论)
凡癫痫,及中风、中寒、中暑、中湿、气厥、尸厥而昏眩倒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癫痫者,痰邪逆上也。中风寒暑湿及气厥尸厥者,亦风寒暑湿等邪气逆上也。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治之者,或吐痰而就高越之,或镇坠痰而从高抑之,或内消痰邪使气不逆,或随风寒暑湿之法用轻剂发散上焦,或针灸头中脉络而导其气,皆可使头巅脉道流通,孔窍开发,而不致昏眩也。是知癫痫之癫,与厥成癫疾,眩冒癫疾之巅,一疾也。王太仆误分癫为二疾,独孙真人始能一之,今特冠此气乱头巅等经文于癫痫篇首,使人知疾有所归,而治有所据也。
□
〔《局》〕碧霞丹 治五痫疾。(方见虚实门。)
□
〔世〕治暗风,天麻、南星、半夏、僵蚕、白附子、防风各半两,白矾二两,用木瓜一个,切去顶取穣,纳前药末,用原顶覆住,面包煨熟,就捣如泥为丸。又用皂角二寸敲细,酒半盏,浸一宿。如发时,取前药一十九粒,纳口中,用酒灌下,取出痰即愈。自省后,日服三十粒,姜汤下。
治风痫及心风病,用皂角三挺捶破滤汁,熬如稀糊,摊纸上晒干,取两叶如小钱大,用温浆水浸洗,去纸,注于两鼻孔,各一蚬壳许,须臾涎下,咬箸沥尽涎,后服祛痰丸。
代赭石(一两,生) 白矾(二两,生)
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水送下,不拘时。
□
〔仲〕风引汤 治痫疾螈 。(方见后。)
□
〔无〕矾丹丸 治五癫百痫,无问阴阳冷热。
虢丹 晋矾(各一两)
上用砖凿一窠,可容二两许,先安丹在下,次安矾在上,以炭五斤。炽令炭尽,取出细研,以不经水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汤下。
□
〔世〕治暗风,远年日久不愈,皆可服。用地黄。广南道地者,不计多少,火 醋淬七次,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年深者亦治。
□
〔罗〕参朱丸 治风痫,大有神效。
人参蛤粉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kt 猪心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银花汤下,食远服。
神应丹 治诸痫。
用好辰砂,不拘多少,为细末,用猪心血和之得所,以蒸饼裹蒸取出,就热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食远卧时,煎人参汤下,大有神效。
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一斤,撅坑二尺深,用木炭五斤 热,取出炭,用好酒一升泼之,将南星趁热下坑,用盆盖讫合,过一宿取出,再焙干为末) 琥珀(四两,取末) 朱砂(二两,一半为衣,一半入药)
猪心三个取血,另打生姜面糊搅令稠粘,将猪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进三服。
□
〔世〕密陀僧散 治暗风。
取密陀僧成块者,以铁线缠,又用铁线悬挂,火 红,用酒醋一升淬尽,出火毒,研极细,每服一钱,麝香酒调下。
治痫疾。凌霄花一味,为细末,每三钱,空心酒调服,每服药时,以木梳不住手梳其发,又用冷水一碗,逐口含之,水温则换,水尽住梳,如此四十九日,永绝其根。
《杨氏家藏》五痫丸 治癫痫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天南星(炮,一两) 乌蛇肉(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一两) 朱砂(二钱半,另研) 全蝎(二钱,去毒,炒) 半夏(二两,酒洗,焙) 雄黄(一钱半,另研) 蜈蚣(半条,去头足,炙) 白附子(半两,炮)白僵蚕(一两半,炒去丝) 麝香(三钱,另研。) 白矾(一两) 皂角(四两,捶碎,水半升揉汁与白矾同熬干,研)
上为末,姜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
〔丹〕治痫疾。
川芎(二两) 防风猪牙皂角郁金明矾(各一两) 蜈蚣(一条)
上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空心清茶下十五丸,一日除根。
□
〔罗〕治痫病、心风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参、麦门冬,菖蒲汤下,亦可。
□
〔《素》〕春脉者肝也,春脉太过,为病在外,善怒,忽忽眩冒而癫疾。(全文见治法。脉来弦实而强为太过。岁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而癫疾。(全文见运气类注。)
□
〔丹〕治巡检夫人痫,通圣散二钱半,姜三片煎,下犀角丸三十粒。
□
〔《保》〕防风通圣散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硝连翘薄荷麻黄(不去节,各五钱) 枯梗 黄芩石膏(各一两) 白术山栀荆芥穗(各二钱半) 滑石(三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生姜煎,温服,日再服。若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此劳汗出于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药、当归,发散玄府之风,当调其荣卫。俗云风刺,或生瘾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黄、盐豉、葱白出其汗。麻黄去节。亦去芒硝,以咸走血而内凝,故不用之。发汗罢,根据前方中加四物汤、黄连解毒,三药合而饮之,日二服。故《内经》曰∶以苦发之。为热在肌表,连内也。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滑石、连翘,煎药中调木香末一钱匕。麻黄主于表,而不主于里,故去之。腰胁走注疼痛者,加硝石、当归、甘草,一服各二钱,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故经曰∶腰者肾之府。破伤风者,如在表则辛以散之,在里则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后,通利荣血,祛逐风邪,每一两加荆芥穗、大黄各二钱,调全蝎末一钱,羌活末一钱。诸风痫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上窜睡语,筋转惊悸,肌肉蠕动,每一两加大黄二钱,栀子二钱,茯苓末二钱匕。如肌肉蠕动者,调羌活末一钱。经曰∶肌肉蠕动,命曰微风。风伤于肺,咳嗽喘急者,每一两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钱。如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恶血不下,每一两加当归、大黄各三钱半,调没药、乳香末各二钱。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每一两加益元散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温冷服一半,以箸投之,即吐。吐罢后,服一半,稍热服,汗出立解。如饮酒中风,身热头痛如破者,加黄连须二钱,葱白十茎,根据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黄汤解之。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每一两加黄连、薄荷各二钱半。《内经》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已。王注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不已如水泉者,故曰鼻渊也。此为足太阳脉与阳明脉俱盛也。如气逆者,调木香末一钱。
□
〔《素》〕心脉满大,痫 筋挛。
□
〔仲〕风引汤 除热癫痫,又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又治脚风。
大黄龙骨干姜(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末,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风热螈 ,食后量多少呷之,不用渣,无不效。)
□
〔河〕犀角丸 治风癫痫,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如觉痰多,即减数。忌油腻炙爆。
龙脑安神丸 治男妇五种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
茯苓(去皮取末,三两) 人参(去芦) 地骨皮甘草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龙脑(三钱,另研) 牛黄(半两,研) 朱砂(二钱,飞) 桑白皮(一两) 马牙硝(二钱,另研) 麝香(三钱,另研) 乌犀角末(一两) 金箔(三十五片)
上十三味,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又治虚劳发热咳嗽,语涩舌强,日进三服。
□
〔《灵》〕肝脉小急,痫 筋挛。(王注云∶肝养筋藏血,肝气受寒,故痫 筋挛。)二阴急,为痫厥。(同上。)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见治虚实法。)
□
〔罗〕沉香天麻汤 治痫螈 筋挛。(方见小儿门。)
珠子辰砂丹 治风痫久不愈者。
薯蓣人参远志防风紫石英茯神虎骨虎睛龙脑五味子石菖蒲丹参细辛(各二钱半) 珠子末(四钱)
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用朱砂二钱,研细为衣。每服三十五丸,煎金银花汤送下,日进三服。
忌鱼肉湿面动风之物。
乌头丸 治五风痫病。
川乌草乌天仙子五灵脂(各二两) 黑豆(一升)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如中风,加附子半两。
□
〔子和〕昔项开完颜氏病搐,先右臂并右足约搐六七十数,良久左臂并左足亦搐六七十数,不瘥。两目直视,昏 不识人,几月余。求治于余,先涌其寒痰三四升,次用导水禹功散泄二十余行,次服通圣散辛凉之剂,不数日而瘥。
□
〔罗〕法煮蓖麻子 治诸痫病,不问年深日远。
蓖麻子(去皮取仁,二两) 黄连(去须,锉如豆大,一两)
上件,用银器,水一大碗,慢火熬,水尽即添水,熬三日两夜为度。取出,去黄连,只用蓖麻子仁,风干,不得见日。用竹刀将蓖麻子每粒切作四块,每次服五粒,计二十块作一服,用荆芥汤食后温服。(服蓖麻仁者,终身忌食豆,犯之则腹胀而死。)
□
〔丹〕治一妇人。四十五岁,生子多,触胎时有腹痛,每夜喜饮酒三盏即睡,其夫性暴而谐谑,所以借酒解怒。忽九月望后,痫病大作,目上视,扬手掷足,甚强健,举体大筋皆动,喉向如锯,涎沫流口两角。如此一时辰许,诸症皆静,状如熟寝,全不知人。半时,小腹渐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头至乳而止。如此半时,痛渐减,汗亦收,痛作时,却自言其痛。其余言语皆谬误,问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寝如前。痫与痛间作,昼夜不息。经两宿,方召予脉之。痛作时脉四至半,似弦非弦,左弱于右。予未敢与药,候痫作时,再看形脉。后作时,六脉皆隐,但有大筋转于指下,眼白青而面不青,手之动三倍于足。予问之,痛作时必欲重按。比痫作时,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证,若尚能咽药,则易治。试以调香附子末灌之。适痫势稍定,却咽得半盏,令急烧竹沥未就,时痛大作,余以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气独行,所以脾受病。肺胃之间,旧有酒痰,为肝气所抑郁而为痛。然酒喜动,可以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当乘其入内之时,急为点大敦、行间、中脘三处穴,令分头同时下火灸之。足上艾火少,灸先了,腹上痛渐下至腰而止。熟寝少时,痫作如前,证减半。又以竹沥入少姜汁灌下大半钟。灌时适值痫定,但熟寐如前,自是不省人事,一昼二夜,皆已弃之。余晓之曰∶身不发热,因痛则汗出,大便不通者五六日。自予来,亦未见其小水。非死症,当是血少无神而昏耳。尔为痛掐人中,俄而呻吟,急以人参汤同竹沥灌之,又昏睡如前。余教以作人参白术膏,入竹沥调下。如此二昼夜,凡用人参一斤,白术二斤,眼忽能开,手能举,自言胸膈满而举身皆痛,耳目仍未有闻见,忽自溺床甚多。余闻之甚喜,且得痫与痛皆不作。但教令用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参术膏,又加竹沥饮之。余欲往他处,且与脉之,闻其作声,余自知谬拙,不教以粥与药间服,急令作稀粥与之,止咽得三四匙,牙禁不受。余遂以木楔斡开,以稀粥入药汤,又与竹沥同灌一大钟,盖是粥多而药居三之一。予遂出门,教令粥药相间与之。予在二十里外,未申间,天大风作。予料此妇痫必作,特往视之,痫不作而痛作,脉去来急无次,急为灸然谷、太冲、巨阙。灸罢痛定,问其要粥否?答曰∶我正饥。其夫饮之以粥,咽两钟。予乃往他处,仍教以药汤调参术膏、竹沥,与粥间与之如前。第二夜半时,召予甚急。往视之,痫病大作,夺手不能诊脉,令人扶定两肘,予捉其中指,强而脉之,四至半,粗大有力,左右同,而右少缓。口妄言而无次,又怒骂人,眼上视,不瞬而呕。又欲起走,其状若有所凭。然予捉定两手,为灸两大指背半甲半肉际,各三壮。怒壮稍杀,求免。索烛视之,耳目仍未有闻见。昏寐至夜半,狂怒大作,且言鬼怪之事。而师巫至,大骂巫者。予静思之,气因血虚,亦从而虚邪因入,理或有之,且与补药,血气若充,邪当自退。仍与前药,又恐痰顽,佐以荆沥,又以秦承祖灸鬼法灸之,哀告我自去。昏睡一昼夜,忽自起坐索粥。其夫与之,方问夫,你面垢如许,怪床上有香气。继又无所知识,惟开眼不睡,手足虽能运动,却作寻摸态。如此又二昼夜,粥食稍加,又溺床多如前。予益喜,仍守前药。予又往他处,次日晚,忽来召予。急往视之,病患自言浑身皆痛,脉之皆五至,左右均而和,曰参术膏俱尽,遂教令就与前药中加参术煎,去荆沥,加香附末。与一服,觉甚快。余且令守此药,至次夜半,又来告急曰∶前痛大作。往视之,坐桶上。叫声甚高。予思之,此虚病亦多汗,肠燥而粪难耳。痛当在小腹与腰,急烘琥珀膏大者贴小腹,仍教以热手摩腰肾间,连得下气而痛减,就睡少时,又起,如是者五六次.一医者劝令用通利药,予曰∶痛与死,孰为轻重,且坚忍至夜半,后当自通。又往他处,至四更,来告急,往视之,痛大作。予令坐以温汤中,当自下。换汤痛定,觉甚快,第二桶汤,下结粪二块,就睡。天明予又往他处,至晚又告急。予视痛大作,连及两胁,手不可近。予思之,此痛无因,若结粪未尽,痛当在下;今痛在上,必因食多,问之果然。医者欲用感应丸,予教勿与粥药。病力索药,遂以香附末,令舐之。至夜半痛渐减,天明觉略饥索粥。予曰∶非饥也,乃嘈耳。勿与,而自安。其家又自与粥,至辰巳间,予往他处,至晚痛又作,而病者索香附末不已,遂以汤调半碗与之,探令吐,犹有宿食,痛遂止。予又往他处,至夜半,又告痛复作,询之,以醋拌萝卜苗吃粥。又以香附末探吐之,痛定,教令一昼夜勿与食。至次日,少与淡粥,觉饥时以陈皮汤下白术丸,如此调理自安。
痰癫痫治法,并见上虚条。
□
〔洁〕治风痫病久不能愈者,从浓朴丸。春秋加添外,又于每一料中加人参、菖蒲、茯苓各一两五钱,和剂服之。(浓朴丸方见翻胃。)
□
〔垣〕升阳汤 治阳跷痫,足太阳下行,宜升阳气。
麻黄(八钱,不去节) 羌活(一两半) 防风根(八钱) 炙甘草(五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五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宿食消尽,腹中空服之。后避风寒一二时辰,乃效。
□
〔洁〕昼发,治阳跷、申脉二穴,在足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是也。夜发,治阴跷、照海二穴,在足内踝下陷中是也。先灸两跷各二七壮,然后服前药。
□
〔《千》〕治百病风癫。用麻仁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茅生,去渣,煎取七合,旦空心服。或发,或不发,或多狂语,勿怪之。但令人摩手足,须臾即定。凡进三剂,无不愈。
□
〔罗〕神应丹 治诸风心痫病。
狐肝(一具) 乌鸦(一只) 鸱枭(一个) 白矾(一两) 野狸(一个,去肚肠,不用皮毛,用新瓦罐盛肉,以炭火煮烂) 生犀角末(一两)
上为末,用酒打面糊为丸,如皂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
〔杨氏〕蝎虎治痫法,见小儿惊痫门,妙。
□
〔《灵》〕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取之天柱。天柱不知,取太阳荥输,于此义同。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阴,血变而止。(俱出癫狂篇。)
□
〔《玉》〕痫(凡灸痫,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则气不通,能杀人。针不拘。) 鸠尾(必高手乃可下针,但宜灸亦不可多壮,多则令人健忘。)
□
〔《通》〕后溪
□
〔《集》〕鸠尾涌泉 心
□
〔桑〕阳交三里后溪太冲间使
□
〔《摘》〕风痫热病,心风惊痫∶上脘三里
□
〔桑〕天吊∶巨阙(三寸。) 百会囟门
□
〔东〕痫∶平旦发者,足少阳。晨朝发者,足厥阴。日中发者,足太阳。黄昏发者,足太阴。人定发者,足阳明。半夜发者,足少阴。心痫面赤,心下热,短气喘息∶巨缺(灸三壮。)肝痫面青反视,手足摇动∶丘墟(三壮。)中封(三壮。)脾痫面黄,腹大善利∶胃脘并脘傍一寸各三壮 冲阳隐白肺痫面白,口吐沫∶肺 少商 少阳(各三壮)。肾痫面黑,正直视,身不摇,如尸厥∶金户 少海至阴涌泉(各三壮,刺一分。) 膈痫,四肢不举∶风府(一七壮,刺一分。) 百会人中承浆(各随年灸。)肠痫,都无动静,如尸厥状∶承山涌泉劳宫翳风(各随年壮,刺入一分。)马痫,目张摇头,马鸣欲反折∶风府(三壮,刺一分。) 神关 牛痫,目直视腹满∶鸠尾尖(三壮。)大椎(三壮。) 羊痫,扬目吐舌∶大椎(三壮,刺一分。) 猪痫,吐浊沫,口动摇∶浮白(三壮,刺一分。) 犬痫,手屈拳挛∶劳宫(一壮,刺一分。)丝竹空 肋户(各一壮。) 鸡痫,摇头反折,善惊目摇∶至阴窍阴厉兑(各灸三壮,刺一分。)
□
〔《甲》〕癫疾多言,耳鸣,目僻,颊肿,实则聋龋,喉痹不能言,齿痛,鼻鼽衄,虚则痹,膈俞、偏历主之。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主之。(腕后五寸。)癫疾吐舌,曲池主之。癫疾互引僵仆,申脉主之,先取阴跷,后取京骨。癫疾狂,妄行,振寒,京骨主之。癫疾身痛,狂,善行,束骨主之。癫疾僵仆,转筋,仆参主之。癫疾目kt kt 鼽衄,昆仑主之。狂癫疾体痛,飞扬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癫疾憎风而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螈 泣出,死不知人,肺 主之。癫狂,膈 及肝 主之。癫疾僵仆,目妄见,恍惚不乐,狂走,螈 ,络却主之。癫疾互引反折,戴眼及眩,狂走不得卧,心中烦,攒竹主之。癫疾发寒热,大烦满,悲泣出,解溪主之。癫疾互引,口 喘悸者,大迎主之,取手阳明、太阴,变血而止。癫疾狂,多食,喜笑不发于外,烦心渴,商丘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其不呕沫,本神及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阳溪、外丘当上脘傍五分通谷、金门、承筋、合阳主之。(委中下二寸为合阳。)癫疾互引,水沟及龈交主之。癫疾,上星主之,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囱会主之。癫疾螈 ,狂走,颈项痛,后顶主之。(后顶在百会后一寸五分。)癫疾狂走,螈,摇头,口 戾颈强,强间主之。癫疾骨酸,眩,狂,螈 ,口噤,羊鸣,刺脑户。狂易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刺风府。癫疾怒欲杀人,身柱主之。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插,筋输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浓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寒厥癫疾,噤呵,螈 惊狂,阳交主之。癫疾大瘦,脑空主之。癫疾僵仆,狂虚,腕骨及风池主之。癫疾狂,螈眩仆,喑不能言,羊鸣沫出,听宫主之。癫狂烦满,刺丝竹空。癫疾吐舌沫出,羊鸣戾颈,天井主之。(天井在肘后。)癫疾气短,呕血,胸背痛,行间主之。痿厥癫疾洞泄,然谷主之。癫狂互引,天柱主之。
上针灸癫法,《内经》但取手足太阳、阳明、太阴六经而已。今《甲乙经》等书,又多取督经、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盖随症取之,然学人当以《内经》为主也。
□
〔《灵》〕骨癫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苦感切。骨居汗出,《千金》作骨倨强直汗出。)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治癫疾者,尝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俱出癫疾篇。)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全文见治虚实法。)
□
〔《素》〕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通评虚实论)癫疾脉虚,则可治,实则死。(同上)
□
〔《脉》〕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此见与《内经》相反,更详之,当以《内经》为正。)
1。经言癫狂本一病,狂乃阳邪癫是阴。癫疾始发意不乐,甚则神痴语不伦。狂怒凶狂多不卧,目直骂詈不识亲。痫发吐涎昏噤倒,抽搐省后若平人。
【注】李时珍曰:经有言癫狂疾者,又言癫疾为狂者,是癫狂为兼病也。邪入于阳者狂,邪入于阴者癫。盖癫疾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呆痴,言语不伦,而睡如平时,以邪并于阴也。狂疾始发多怒不卧,甚则凶狂欲杀,目直骂詈,不识亲疏,而夜多不卧,以邪并于阳也。然俱不似痫疾,发则吐涎,神昏猝倒无知,口噤牙紧,抽搐时之多少不等,而省后起居饮食皆若平人为别也。痫虽分而为五,曰:鸡,马,牛,羊,猪名者,以病状偶类故也。其实痰,火,气,惊,四者而巳,所以为治同乎癫狂也。
三圣散 青州白丸子 滚痰丸 遂心丹 矾郁丸 控涎丹 抱胆丸 镇心丹
2。癫狂痫疾三圣吐,风痰白丸热滚痰,痰实遂心气矾郁,痰惊须用控涎丹,无痰抱胆镇心治,发灸百会自然安,初发皂角灌鼻内,涎多欲止点汤盐。
【注】癫狂痫疾初起多痰者,先以三圣散吐之。风盛有痰者,用青州白丸子。热盛有痰者,用礞石滚痰丸(青礞石,沉香,百药煎,川大黄,黄芩)。痰而形气实者用遂心散,甘遂,朱砂,猪心也。痰而兼气郁者用矾郁丸,白矾,郁金也。痰而兼惊者用控涎丹;无痰神轻因而惊悸者用镇心丹,抱胆丸,皆成方也。痫病发时炙百会,不拘壮数,以苏为止。再发再炙,以愈为度。初发用皂角汁灌鼻内,其风涎即从鼻口中涕唾而出,若苏后其涎不止,以盐汤服之自止。
《黄帝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有病癫疾者,病名谓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也。
《巢氏病源》∶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其发之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 ,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诸方说痫,名证不同,大体其发之源皆因三种。三种者,风痫、惊痫、食痫是也。
《圣惠》论∶夫小儿癫痫者,由风邪、热毒伤于手少阴之经故也。心为帝王,神之所舍,其脏坚固不受外邪。
若风热蕴积于心,则令恍惚不安,精神离散,荣卫气乱,阴阳相并,故发癫痫也。又云∶小儿在胎之时,其母卒有大惊,精气并居,则令子癫痫也。
张涣论∶小儿五、七岁至十岁以上发痫者,若精神恍惚不定,阴阳相干,霍乱之类,病乃名癫疾。
《颅囟经》治孩子从一岁至大,癫发无时,口出白沫,小便淋沥不利,二十二味虎睛丸
虎睛(一双,左眼佳,曝干,酒浸令黄色) 真珠蜂房(各三钱) 麻黄(二分,去节) 钩藤(三分) 铁精 防葵 大黄子芩龙齿 银屑 栀子仁 羌活(各四分) 柴胡升麻白藓皮雷丸(烧令赤) 人参(各三分)
细辛(一分半) 蛇皮(五寸,炙) 石膏(五分) 蚱蝉(四枚,去翅足,炙)
上件为末,研,炼蜜为丸。四、五岁如赤豆大五丸,日再服。大儿十丸,米饮下。忌生、冷、油腻。
《外台》∶《古今录验》疗五癫。牛癫则牛鸣,马癫则马嘶,狗癫则狗吠,羊癫则羊鸣,鸡癫则鸡鸣。五癫病者,腑脏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急掣 ,吐沫,久而得苏。雄黄丸方(《千金》名雄雌丸)
雄黄(研) 雌黄(一方无,一方用一两) 真珠(末) 水银(各一两,熬。《千金》水银使八分) 铅丹(二两,熬成屑。《千金》此一味是铅) 丹砂(半两,研。《千金》用二两)
上六味捣,和以蜜又捣三万杵,为丸。先食,服胡豆大三丸,日再,惊痫亦愈,良。(《千金》、《范汪》同,儿三丸如小豆。忌生、血物。)
《圣惠》治小儿心脏积热,时发癫痫,呕吐涎沫,作声迷闷。铁粉丸方
铁粉龙齿(各细研,一两) 铅霜麝香(各细研) 天南星(各一分) 天麻(三分) 朱砂(细研,水飞过)水银黑铅(各半两,与水银结为砂子,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竹沥研化五丸服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癫,发动无时,心闷吐沫。雄黄丸方
雄黄铁粉(各细研) 朱砂(细研,水飞过。各半两) 猪胆(二枚) 熊胆(一分) 鲤鱼胆(七枚) 乌牛胆(半枚) 青羊胆(二枚) 麝(一钱,细研)
上以诸般胆汁相和令匀,即入诸药末,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金银汤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五岁至七岁发癫痫,无时发动,口出白沫,遗失大小便不觉。虎睛丸方
虎睛(一对,细研) 朱砂(细研,水飞过,半两) 雷丸(三分) 露蜂房( 炙) 麻黄(去根节) 子芩甘草(炙微赤,锉) 天麻钩藤(各半两) 防葵 川大黄(锉碎,微炒) 龙齿(细研) 栀子仁 石膏(细研,水飞过) 蚱蝉(去翅足,微炙。各一两) 银箔(三十片,细研) 麝香牛黄(各细研) 蛇蜕皮(锉,微炒。各三分) 羌活柴胡(去苗) 白藓皮 川升麻 沙参(去芦头。各三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癫痫,螈 ,发歇无时。地龙散方
干地龙(半两,微炒) 虎睛(一对,微炙) 人参(一分,去芦头)
以上三味同捣,罗为末。
金银箔(各三十片) 朱砂雄黄天竺黄代赭铅霜铁粉(各一分)
上件药都研细,入前三味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更看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癫痫至大不瘥,或发即口出白沫,并大小便出不知。虎睛丸方
虎睛(一对,酒浸一宿,微炒,细研) 朱砂石膏(各细研,水飞过) 铁粉龙齿(细研。各一两) 露蜂房(微炙) 羌活钩藤 防葵 麻黄(去根节) 川升麻(各半两) 细辛(一分) 牛黄(半分,细研) 蚱蝉(四枚,去翅足,炙)
上件药杵,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癫痫,连年不瘥方。
铅 水银(各二两) 硫黄铁粉(各一两)
上先将铅于铛子中令消,即下硫黄,炒不住手,就铛研搅;待硫黄烟气似息,入水银又搅;次下铁粉,以武火烧,少时将出。一夜露地出火毒后,研令极细,即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后,以金银汤下五丸。
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癫痫等疾方。
光明朱砂(二两,颗块者)
上以金箔随朱砂颗块大小各裹之,用磁石末入固济了瓶子中,实筑中心留一坑子,即以朱砂置坑子内,上更以磁石末覆之瓶子口,更以铅一片可瓶口大小盖之。以文火养七日,火常令露铅以箸刺得入。养一七日后,去铅,大火 之,候冷出,于乳钵中细研,即置于通油钵子内;上以马牙硝末遍覆之,即置饭甑中,蒸一炊久,其朱砂化成水。有患者,食后以温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癫痫,欲发即精神不足,眼目不明,螈 恶声,嚼舌吐沫。雌雄丸方
雌黄(细研,炒令褐色) 黄丹(炒令褐色。各一两) 麝香(一分)
上件药相和,细研如粉。用牛乳一升,慢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癫痫,发歇不定。朱砂丸方
朱砂(细研,水飞过) 铅霜铁粉马牙硝(各一两)
上件药细研如面,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后,以熟水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婴孺》治小儿一、二岁发痫,至大不瘥,成癫病,发无时,口出白沫,并大小便不知出。虎睛丸方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黄) 丹砂铁粉(精) 子芩大黄龙齿栀子仁 银屑(各四分) 蜂房(炙)钩藤皮 柴胡白藓皮麻黄(去节) 雷丸(炙。各二分) 羌活沙参升麻(各三分) 牛黄(半分) 蚱蝉(四枚,去翅足,自死者) 防葵 蛇蜕皮(各七分,炙) 细辛(一分半) 石膏(五分)
上为末,蜜丸。四、五岁服大豆大十丸。与《颅囟经》药味同,只多牛黄及分两不同。
张涣熊胆丹方 治癫痫,镇心安神。
真熊胆铁粉(各细研) 朱砂(细研,水飞) 生天南星(末) 雄黄(水磨精明者,别研。各半两) 粉霜(一分,研) 脑麝(各研一钱)
上件同拌匀,用 猪胆一枚,取汁和诸药,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至二十粒,煎金银薄荷汤下。
张涣天麻散方 祛风,治癫痫。
天麻防风麻黄(去节根。各一分) 甘草(炙) 川升麻 羌活黄芩 川大黄(炮。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黑锡丹方 治癫痫及诸痫,胞络涎盛。
黑锡(二两,同水银半两慢火结砂子) 铅霜铁粉(各细研,半两) 麝香(一分,细研) 天南星(一两,炮,取末)
上件同再研匀,滴水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竹叶汤下。
张涣日应丹方 治癫痫连年不瘥。
黑锡硫黄水银(细研) 铁粉(研。各一两) 金银箔(各三十片)
上件将锡于铛子内熔令消,即入硫黄,炒不住手,就铛研搅;候硫黄烟气似息,次入水银、铁粉、金银箔同搅。用紧火烧,少时都倾出,露地一宿,出火毒;再研和匀,用粟米饭和如绿豆大。每于食后,服五粒至七粒,煎人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钱仲阳云。小儿发痫。因气血未充。神气未实。或为风邪所伤。或为惊怪所触。亦有因乳母七情惊怖所致。若眼直目牵。口噤流涎。腹膨搐搦。背项反张。腰脊强劲。形如死状。或一时二时醒。若反折上窜。其声如鸡。属肝。抽搐有力。为实邪。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者。泻青丸。阴虚。地黄丸。若目瞪吐舌。其声如马。属心。发热饮冷为实热。朱砂安神丸。发热饮汤为虚热。辰砂妙香散。若目直腹痛。其声如牛。属脾。若发热抽掣。仰卧。面色光泽。脉浮病在腑为阳。易治。加味导痰汤。身冷不搐。覆卧面色黯黑。脉沉病在脏为阴。难治。六君子加木香、柴胡。若惊跳反折手纵。其声如羊。属肺。面色痿黄者。土不能生金也。五味异功散。面色赤者。阴火上冲于肺也。地黄丸。若肢体如尸。口吐涎沫。其声如猪。属肾。地黄丸用紫河车膏代蜜丸服。肾无泻法。故悉从虚治。凡有此证。先宜看耳后高骨间。有青紫纹。抓破出血。可免其患。此皆元气不足之证。须常用六味丸加鹿角胶。或八味丸用鲜河车膏代蜜以助先天。更以六君子补中益气以助后天。设若泛行克伐。复伤元气。则必不时举发。久而危殆。多致不救。凡癫痫虎口脉乱。乃气不和也。脉纹见有五色。由其病甚。色能加变。至于纯黑者。不可治也。
人有素常发癫,久而不效,口中喃喃不已,时时忽忽不知,时而叫骂,时而歌唱,吐痰如蜒蚰之涎,人皆谓痰病也。然以消痰化涎之药与之,多不效。盖此症乃胃中少有微热而气又甚衰,故症有似于狂而非狂,有似于痫而非痫也。治法宜补胃气,而微用清火之药,可以奏功。然而胃土之衰,由于心火之弱,胃火之盛,由于心火之微,未可徒补胃土而清胃火也。方用助心平胃汤∶
人参(五钱) 茯神(一两) 贝母(三钱) 神曲(一钱) 肉桂(三分) 甘草(一钱) 甘菊(三钱) 菖蒲(一钱) 生枣仁(五钱)水煎服。一剂而癫止半,再剂而癫尽除也。
此方补胃气以生心气,助心火而平胃火。故心既无伤,而胃又有益,不必治癫而癫自止此症用天半神丹亦神效。
巴戟天(三两) 半夏(三钱)水煎服。一剂即止癫,十剂不再发。
人有壮年之人,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夫心属火,而心包亦属火也。心喜寒,而心包喜温,所以寒气一入包络,即拂其性矣,况又有痰气之侵乎。夫人身之痰,五脏六腑无不相入,安在犯包络之即至于迷心乎?包络为心君之相,凡有痰侵心,包络先受之,包络卫心,惟恐痰之相犯,故痰气一入,即呼诸脏腑来相救援。作牛马之声者,所谓痛不择声也。治法急救其心,不若急救其包络。方用济难汤∶
白术(五钱) 人参(五钱) 茯神(三钱) 菖蒲(五分) 远志(一钱) 柏子仁(三钱) 半夏(三钱) 天花粉(一钱) 南星(一钱) 附子(一钱) 神曲(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癫止,再剂全愈,连服八剂,此症永绝不再发。
方中虽是救包络之药,其实仍是救心之味也。心安而包络更安,况附子、南星俱是斩关夺门之将,指挥如意,而外邪近贼扫荡无遗,可庆敉宁之福也。
此症用菖姜汤亦神效。
人参(五钱) 肉桂(二钱) 半夏(三钱) 白术(一两) 茯神(五钱) 菖蒲(一钱) 良姜(五分)水煎服。十剂愈。
小儿易于发癫痫者,虽因饮食失宜,亦由母腹之中先受惊恐之气也。故一遇可惊之事,便跌仆吐涎,口作猪羊之声,世医谓是猪羊之癫。用祛痰搜风之药而益甚,绝不悟其先天之亏损,而大补其命门、膻中之火,所以愈不能见效也。治法宜补其脾胃之土,而更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复补膻中之火以生胃,不必治痰而痰自消化矣(癫痫成于多痰,而痰多成于胃寒与脾寒也,温二经自然奏功)。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分) 附子(一片) 半夏(八分) 白薇(三分)水煎服。一剂即止惊,而痫亦即愈。
四君子汤原是补脾胃之圣药,脾胃健而惊风自收,原不必用镇定之药以止之也。况加附子无经不达,而更能直补命门膻中之火,以生脾胃二经之土,则土更易旺,而痰更易消,益之半夏以逐其败浊,白薇以收其神魂,安得而癫哉。
此症用温养汤亦妙。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肉桂(五分) 半夏(八分) 干姜(五分)水煎服。一剂止,四剂全愈。
妇人一时发癫,全不识羞,见男子而如怡,遇女子而甚怒,往往有赤身露体而罔顾者,此乃肝火炽盛,思男子而不可得,郁结而成癫也。夫肝火炽盛,何便成癫?盖妇女肝木最不宜旺,旺则木中生火,火逼心而焚烧,则心中不安,有外行之失矣。然而心宫之外,有包络之护,何以不为阻隔,任其威逼乎?不知肝木之火,乃虚火也。虚火与相火同类,庇匪比之朋,忘圣明之戴,听其直烧心中而罔顾也。然而心君出走,宜有死亡之虞,何以但癫而不死,盖有肾水之救援耳。思男子而不可得者,因肾经之旺也。虽所旺者半是肾火,而肾水实未涸也。有肝火之相逼,即有肾水之相滋,所以但成癫痴,而未至夭丧耳。治法宜泻其肝火,补其肾水,而兼舒其郁闷之气为得也。方用散花丹∶
柴胡(三钱) 炒栀子(五钱) 白芍(二两) 当归(一两) 生地(一两) 熟地(二两) 玄参(二两) 天花粉(三钱) 陈皮(一钱) 茯神(五钱)水煎服。一剂而癫轻,二剂而羞恶生,三剂而癫失,必闭门不见人也。
此方全去泻肝之火,不去耗肝之血;疏肝之郁,不去散肝之气;补肾中之精,不去救心中之焰。水足则木得所养,而火自息于木内;火息则神得所安,而魂自返于肝中,况有消痰利水之剂,则痰气尽消,各化为水,同趋于膀胱而出矣。
此症用栀连泻火汤亦甚效。
生地(一两) 当归丹皮(各五钱) 炒栀子天花粉(各三钱) 黄连(二钱) 吴茱萸(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癫轻,二剂全愈。
此方兼可治热入血室,少加柴胡一钱。
人有入干戈之中,为贼所执,索金帛不与,贼褫其衣,将受刀,得释,遂失心如痴,人以为失神之病也,谁知是胆落之病乎。夫胆附于肝者也,因惊而胆堕者,非胆之果落于肝中也。盖胆中之汁味散而不收,一如胆之堕落于肝耳。胆既堕落,则胆中之汁尽为肝之所收,则肝强胆弱,而心不能取决于胆,心即忽忽如失,一如癫痴之症矣。治法泻肝气之有余,补胆气之不足,则胆汁自生,而癫痴可愈矣。方用却惊丹治之。
附子(三分) 陈皮(一钱) 白术(三钱) 当归(五钱) 丹砂(一钱) 铁粉(一钱) 茯神(三钱) 远志(一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三钱) 薄荷(一钱) 天花粉(二钱) 南星(一钱)
各为细末,蜜为丸,如弹子大。
姜汤送下。一丸而惊气即收矣,连服三丸而癫痴自愈,不必尽服。
此方安神定志之圣方也。方中全在用铁粉为神,铁粉者铁落也,最能推抑肝邪而又不损肝气。肝与胆同类,均木之象也,木畏金刑,故用铁落以制肝,非取其金克木之意乎。金克肝木,未必不金克胆木矣。然而肝木阴木也,胆木阳木也,铁落克阴木而不克阳木,故制肝而不制胆。所以既伐肝邪,即引诸药直入胆中,以生胆汁,不独取其化痰而静镇也。
此症用收惊汤亦效。
当归山茱萸(各一两) 白芍(二两) 北五味(二钱) 附子(三分)水煎服。一剂惊收,二剂再不痴矣,三剂全愈。
人有思虑过度,耗损心血,遂至癫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户自言,喃喃不已,人以为花癫之病也,谁知是失志之癫乎。夫思虑过多,必伤于脾,脾气一损,即不能散精于肺,肺气又伤,而清肃之令不行,而脾气更伤矣。且脾者心之子也,脾病而心必来援,犹子病而母必来顾。心见脾气之伤,以至失志,则心中无主,欲救而无从,欲忘而不得,呼邻而不应,忌仇而相侵,于是自忘其身,将为从井之事,见人而嚅嗫,背客而絮叨,遂至于癫而不自觉也,治法非急清其心不可。然而心病由于脾病也,补心以定志,更不若补脾以定志之为神。方用归神汤∶
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 巴戟天(一两) 茯神(五钱) 紫河车(一具) 半夏(三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丹砂(一钱) 菖蒲(一钱) 麦冬(五钱) 柏子仁(三钱不去油) 白芥子(三钱)
各为末,先将紫河车净水煮熟,不可去血丝,捣烂,将各药末再捣为丸。白滚水送下五钱,连服数日,而癫如失也。
此方心脾同治之药也,虽消痰而不耗气。用紫河车者,以紫河车为先后天之母,更能归神于顷刻;神得河车而有根据,则志即根据神而相守,不特已失者重回,而既回者尤能永固也。
此症用加味温养汤亦效。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麦冬(一两) 半夏(三钱) 肉桂(一钱)水煎服。二剂少愈,十剂全愈。
狂者,猖狂刚暴,裸体詈骂,不避亲 ,甚则持刀杀人,逾垣上屋,飞奔疾走,不问水陆,多怒不卧,目直叫呼,时或高歌大笑,妄自尊贵,妄自贤智者是也。癫者,如醉如呓,或悲或泣,或笑或歌,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左顾右盼,如见鬼神,有时正性复明,深自愧沮,少顷状态复露者是也。痫者,发则昏不知人,卒倒无知,口噤牙紧,将醒时吐痰涎,甚则手足抽搐,口眼相引,目睛上视,口作六畜之声,醒后起居饮食皆若平人,心地明白,亦有久而神呆者,然终不似癫狂者常时迷惑也。(诸中卒仆似之,而仆时无声,醒时无涎沫)《内经》论狂为阳证,其词不一而足,病为火邪无疑。观伤寒热入胃府,往往发狂可见。然伤寒乃暴病,不过一时火热乘心,心神狂越,热除则已。若经年累月病狂不省者,则岂徒火之为哉?必有痰涎迷留心窍,乃成固疾也。盖火气乘心则心血必虚,兼之心神浮越,不守其舍,以故痰涎得乘虚入踞耳。癫亦同此而痰火不甚,不似狂之火盛而暴也。痫病亦属痰热,而有发有止,则痰未入心,不过伏于心下,气动则发而上乘,气平则止而下退,与癫狂之痰常迷心窍者异矣。三证各别,皆属于热。而《难经》以痫为癫,有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之说。于是后人以痫为阴寒之证,亦有分痫为阴阳二证,以阴痫为寒者。夫痫证,或因误治而转为虚寒者有之,未有初起即属阴寒者。刘宗浓谓∶阴阳痫,如小儿急慢惊。阳痫不因吐下,由痰热客心胃间,因惊而作。(旧有胎痫之说,谓儿在母胎,母受惊恐,惊气传子,生后尚未即发,因遇大惊,与所受于母之惊气相搏而作,作则神越舍空,痰得入心而成此疾。刘氏说本此。)若热盛,虽不惊亦作,治宜寒药。阴痫亦本痰热,因寒凉攻下太过,变而成阴,宜温平补胃燥痰之药。若谓不因坏证而有阴阳之分,则是指痰热所客脏腑表里浅深而言,痫病岂本有阴寒者哉?按《难经》谓脉居阴部,(尺也。
沉分亦是。)而反见阳脉者,(常见浮滑长大数脉。)为阳乘阴也。(阴虚阳入乘之,主发热。)脉虽时浮滑而长,此为阴中伏阳也。(阳脉虽临时一见,不如乘阴之常见,然此为阴中伏阳,至夏必病矣。)脉居阳部,而反见阴脉者,为阴乘阳也。(主恶寒。)脉虽时沉涩而短,此为阳中伏阴也。(至冬必病。原文错简,今订正。)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不论阴阳部皆见阳脉,为重阳;皆见阴脉,为重阴。)其说如此。然《难经》又云∶癫病始发,意不乐,直视僵仆,(癫只痴呆,无直视僵仆。直视僵仆,乃痫证也。《难经》以痫为癫,故其词如此。)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既云三部阴阳俱盛,则重阴者癫一言,固未可泥定矣。
治狂,《内经》谓∶宜夺食。以食入于阴,长气于阳也。生铁落饮、抱胆丸。阳明实则下之,当归承气汤(见大便不通),后用黄连解毒汤(见喜。)吐痰,瓜蒂散;下痰,清心滚痰丸。(并见痰。)病久而虚者,宁志膏、一醉膏、灵苑辰砂散。盖此病少卧,卫气不行于阴,故阳盛阴虚今昏其神,使得睡则卫气得入于阴,阳不偏盛,阴不偏虚,阴阳均平矣。《经》谓∶悲哀动中则伤魂,(魂属阳,主动主升。悲哀则敛抑,违其性故为伤。)
故狂当以喜胜之。又谓∶喜乐无节则伤魄,(魄主静主降,喜则气浮越故伤。)故狂当以恐腾之。
按此系举七情之致狂者言耳,夫致狂亦多端矣。
治癫,星香散(见中风)加石菖蒲,人参,和竹沥、姜汁,下寿星丸。或涌去痰涎,后服宁神之剂。因惊而得者,抱胆丸。思虑所致者,酒调天门冬地黄膏,多服取效。郁金七两、明矾三两为末,簿荷汁,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汤水任下,最能去心窍郁痰。孙兆治一僧,令食咸物使渴,与药,调酒饮之,愈。问其治法,曰∶医能安神矣,而不能使神昏得睡,此乃灵苑辰砂散也,人不能用耳。若脉乍大乍小,乍有乍无,忽而如平人,忽而如雀啄、屋漏、遐游、鱼翔,此鬼祟也。秦承祖灸鬼法,及针鬼宫等十三穴。(见针灸。)
治痫,赵以德曰∶痫疾浅者,止在经脉,气不通,眩运仆倒;深者,入肾,邪留于阴不行,不行则阴气蓄满,郁极乃发,发则相火自下逆上,填塞其声音,惟迫其羊鸣者一二声而出,遍身之涎沫皆迫而上胸臆,流于口,诸经脉筋骨皆不胜其冲逆,故卒倒无知,少顷火气退散乃醒,不治则邪不散,遂成常证。《经》谓∶癫者(《内经》亦以痫为癫,宜当痫字看。)气下泄,及发如狂者死。盖邪入于阴者,阴气满,闭塞于下而逆上,令气下泄,则肾气下脱故死。又心之阳不胜其阴气之冲逆,阳气暴绝,故如狂亦死也。然不可一概论,盖阴脱者尺脉不应,如狂者寸脉不应,若尺寸俱盛,则是阴阳俱实,不可断为必死也。先身热螈 ,惊啼叫呼乃发,脉浮,病在腑也,为阳痫易治。先身冷,不惊掣,不啼呼,忽然而发,脉沉,病在脏,为阴痫难治。
久则有六畜之声,反折上窜,声如犬吠属肝;目瞪口呆,声如羊叫属心;直视腹满,声如牛叫属脾;惊跳反折,声如鸡鸣属肺;如尸,吐沫,声如猪叫属肾。然治法则一,总以行痰为主,逐痰饮∶南星、半夏、竹沥、姜汁、栝蒌、僵蚕、天麻、龙齿、石菖蒲、远志,加附子少许。犬加柴胡,羊加黄连,牛加白芍,鸡加黄芩,猪加知母。痰盛必用吐,先一餐勿食,次早捣茶子煎汤,束小腹饮之即叶。虚者先补后攻。妙功丸、(久而有虫亦用此丸。)妙香散、(见心痛。)牛黄丸、杨氏五痫丸选用。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为二跷能行下焦之气也。(二跷为病主癫痫,见奇经八脉。)各二七壮。
凡灸痫,必须先下之乃可灸,否则气不通能杀人。平旦发者足少阳,晨朝发者足厥阴,日中发者足太阳,黄昏发者足太阴,人定发者足阳明,半夜发者足少阴,加引经药。愈后,痰热药中加养血宁神之品。脉虚弦属惊,沉数属实热。
虚者脉宜虚缓,若急实沉小,或虚而弦急,皆难治。
生铁四十斤,烧红,砧上 之,有花坠地,名铁落。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入后药∶石膏(三两) 龙齿(研) 白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各一两半) 玄参秦艽(各一两)
上为粗散,入铁汁中煮取五升,去渣,入竹沥一升和匀,温服二合,无时,日五服。
□
水银(二两) 朱砂(二两,细研) 黑铅(一两半) 乳香(一两,研细) 上将黑铅入铫子内,下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鸡头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吞下。病者睡时,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
人参酸枣仁(各一两) 辰砂(五钱) 乳香(二钱半) 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
用无灰酒二碗,香油四两和匀,用杨柳枝二十条,搅一、二百下,候油与酒相入成膏,煎至八分,灌之熟睡,则醒或吐下即安矣。
□
辰砂(一两,须光明有墙壁者) 酸枣仁(半两,微炒) 乳香(半两,光莹者) 上量所患人饮酒几何,先令恣饮沉醉,但勿令吐。至静室中,以前药都作一服,温酒调一盏,令顿饮。如饮酒素少人,但令随量取醉,服药讫便令卧。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两日,令家人潜伺之,鼻息调匀,且勿唤觉,亦不可惊触使觉,待其自醒,即神魂定矣。
万一惊寤,不可复治。吴正肃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
天南星(一斤) 掘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红,取出炭扫净,用酒一升浇之,将南星趁热下坑,内用盆急盖讫,泥壅合,经一宿取出,再焙干为末。琥珀(四两,另研) 朱砂(一两,研,飞,以一半为衣) 上和匀,猪心血三个,生姜汁打面糊,搅令稠粘,将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
天门冬(十斤,汤浸二日,去心) 生地黄(肥净者,三十斤) 上二味,安木臼内捣一、二千杵,取其汁,再入温汤更捣,又取其汁,不论几次,直待二药无味方止。以文、武火熬成膏子,盛瓷器内,每服一匙,温酒化下,无时,日进三服。
□
丁香木香沉香(各半两) 乳香(研) 麝香(另研) 熊胆(各二钱半) 白丁香(三百粒) 轻粉(四钱半) 雄黄(研) 青皮(去白) 黄芩胡黄连(各半两) 黄连黑牵牛(炒) 荆三棱(煨) 甘草(炙) 蓬莪术陈皮(去白) 雷丸鹤虱(各一两) 大黄(一两半) 赤小豆(三百粒)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油) 上为细末,荞面一两半作糊和匀,每两作十丸,朱砂飞过一两为衣,阴干。每服一丸,用温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温水化开,空心服之。小儿量减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过三服。
□
牛黄(研) 麝香(各半两,研) 虎睛(一对) 蜣螂(去头足翅) 犀角屑 安息香独活(去芦) 茯神(去木)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半) 人参(去芦) 铁粉(研) 朱砂(水飞)
龙齿(各二两,研) 上为细末,同研令匀,炼蜜和丸,捣五七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荆芥汤下,无时。
□
白附子(半两,炮) 半夏(二两,汤洗) 皂角(二两,捶碎用,水半升,揉汁去 ,与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 天南星(姜制) 白矾(生) 乌蛇(酒浸,各一两) 全蝎(炒,二钱) 蜈蚣(半条) 白僵蚕(炒,一两半) 麝香(三字,研) 朱砂(二钱半,水飞) 雄黄(水飞,一钱半) 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后服。
□
用羊肝一具 肥牙皂(一斤,去筋皮,水三碗,同羊肝煮干,去肝,将牙皂焙干为末) 半夏(六两,每个切四块) 箭头朱砂(一两五钱,同半夏炒黄色,去朱砂) 南星(生,二两) 黑牵牛(二两,微炒) 共为末,姜汁丸,朱砂为衣,每七十丸,姜汤下。忌鱼、鸡、母猪、牛、羊等肉。
□
大方 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势大而邪不一,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之。)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肝、肾及下部病者宜之。肝、肾下部位远,若小剂徐呷,则力微势缓,才到下部即散,故必大剂急啜,乃能及下也。)
小方 有君一臣二之小方。(病小无兼证者宜之。)有分两少而徐呷之小方。(心肺及上肺病者宜之。)
缓方 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甘草、饴、蜜之属。)有以丸缓之之缓方。(丸之行,比汤、散为迟。)有品味众多之缓方。(品众则递相拘制,不得各骋其性。)有无毒治病之缓方。(无毒则性纯而功缓。)有气味俱薄之缓方。(气味俱薄则力弱,故功缓。)
急方 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中风卒厥,用通关散之类。)有汤、散荡除之急方。(汤、散之行比丸为速。)有毒药之急方。(毒性上通下泻,以夺病势)。有气味俱浓之急方。(气味俱浓,则力猛行急。)
按小而兼缓,病在上部而缓者宜之。大而兼急,病在下部而急者宜之。小而兼急,病在上部而急者宜之。大而兼缓,病在下部而缓者宜之。又病大者宜大,小者宜小,治主宜缓,治客宜急,各有攸当。
奇方 有独用一物之奇方。有合奇数一三五七九之奇方。
偶方 有二味相配之偶方。有合偶数二四六八十之偶方。有二方相合之偶方。
按王太仆云∶汗须以偶气乃足以外发,下须以奇乃不至攻伐太过。其意盖以奇为小方,偶为大方。小方治近在脏腑,大方治远在皮毛也。然则奇偶即大小二方耳,而复立此者,盖亦有奇大于偶者,故又立此二方,以见治法之变动不居耳,然不必泥。观仲景桂枝汤汗以五味,大承气汤下以四味,可见矣。
复方 王太仆以复方即偶方,谬也。当根据后人二方相合为偶,数方相合为复之说。又张子和引《内经》【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之说,以解复方。谓【复】乃【反复】之义,盖奇之不去,则反用偶方,偶之不去,则覆用反佐,反复重叠,以治其病也,亦通。
□
宣可去壅。(壅,上壅也。病在膈上,如气上壅。而呕哕用姜、橘、藿香,以宣散之。痰壅上膈,用瓜蒂等以宣吐之。中风口噤,胸膈迷闷,用通关散以嚏之皆是。)
通可去滞。(但滞耳,未至上壅也。如气滞用木香、槟榔,水滞用木通、防己,郁滞用香附、抚芎之类。
汪 以宣与通相类,改通为行水,不知宣单就上部言,通则兼中下二部言也。)
补可去弱。(精弱以熟地、苁蓉、羊肉补之。气弱以人参之属补之。)
泄可去闭。(滞,但行之滞耳。闭,则竟不行矣。如小便闭用葶苈,大便闭用硝、黄之类。)
轻可去实。(如表邪实用麻黄汤、香苏散轻扬之剂是也。)
重可去怯。(如气怯神浮,用朱砂镇之之类。)
滑可去着。(着,粘着也。因脏腑干涩,有所粘着而不行,惟滑可以去之。如大肠着,用麻仁、郁李,小肠着,用葵子、滑石之类。)
涩可去脱。(如汗脱用牡蛎、五味,肠脱用肉果、诃皮、粟壳,津脱用五味、乌梅,精脱用莲蕊,血脱用地榆之类。)
燥可去湿。(如湿胜用桑皮、茯苓,寒湿姜、附、胡椒,气湿苍术、白术,湿痰半夏、南星、蛤粉,湿热黄连、黄柏、山栀之类。)
湿可去枯。(湿则润,故枯燥可去。)
□
急服 有通口直饮。(重剂,治下部宜之。)有趁热连饮。(轻剂、偶剂,发汗宜之。)
缓服 有趣热徐徐小饮。(治肺病宜。)有不用气随津自下。(治咽喉病宜。)
冷服 有寒剂冷服。(治大热病宦。)有热剂冷服。(治假热病宜。)
热服 有热剂热服。(治大寒病宜。)有寒剂热服。(治假寒病宜。)
温服 有补药温服。(取温补气。)有平药温服。(病不犯大寒热者宜。)
空心服 有五更空心服。(病在肾、肝,宜取其再睡一番,药入肾、肝。)有早起空心服。(补下、治下宜。)有空心服后即压以食。(治肾恐妨心,治命门恐妨肺者宜。)
食后服 有食后即服。(病在胸膈者宜。)有食远方服。(病在中脘者宜,或病在胸膈用峻下药,恐饮食方在胃口,下早致胸结者亦宜。)
临卧服 有服后正卧。(病在胸膈,素有积者宜。)有服后左右侧卧。(病在左右肋,使药直至病所。)有服去枕卧。(病在肺及在膈以上者宜。)
一二滚服。(发散,治上病者宜。)百十滚服。(温补,治中脘病者宜。)浓煎服。(治下部病者宜。)已未午初服。(于阴中引提阳气,宜补中益气汤、提疟汤皆是。)
□
急流性速堪通便,宣吐回澜水(即逆流水。)最宜。百沸气腾能取汗,甘澜劳水意同之。(流水杓扬万遍,名甘澜水,又名劳水。)黄齑水吐痰和食,霍乱阴阳水可医。(见霍乱。)新汲无根皆取井,(将旦首汲曰井华水,无时首汲曰新汲水,出 未放曰无根水。)除烦去热补阴施。地浆解毒兼清暑,(掘墙阴黄土,以水入坎中,搅取浆,澄清用。)腊雪寒冰治疫奇。更有一般蒸汗水,(如蒸酒法蒸水,以管接取,倒汗用之。)奇功千古少人知。功堪汗吐何须说,滋水清金理更微。(肺热而肾涸,清金则津液下泽,此气化为水,天气下为雨也。肾涸而肺热,滋阴则津液上升,此水化为气,地气上为云也。蒸水使水化为气,气复化水,有循环相生之妙,用之最精。)
孙(十八) 神呆脉沉。因惊恐以致痫疾。语言不甚明了。此痰火阻其灵窍。深戒酒肉浓味。静室善调。
经年可愈。(惊恐痰火升)
黄连黄芩山栀枳实橘红胆星菖蒲远志
陈 动怒惊触。乃外加扰内。致五志阳越莫制。古人集癫痫狂辨。以阳并于阴。阴并于阳。互异。
今以阳逆狂乱。非苦药之降。未能清爽其神识也。当归龙荟丸三钱。
倪 骤然惊惕。阳气上逆。遂神呆不寐。倏尔叫喊。不食不饥不便。有癫痫之象。龙荟丸二服。
卢(十四) 痰病已成痫疾。难愈。
竹节白附子天竺黄 陈胆星 石菖蒲川连郁金茯神橘红
汪 惊恐。阳升风动。宿痫遂发。吐痰呕逆不言。络脉失利也。(阳气郁窍络阻)
羚羊角石菖蒲胆星远志连翘钩藤天麻橘红
曹(十四) 春病及长夏。痫厥屡发。前用龙荟丸意。苦泄肝胆。初服即泻。此久病阴分已虚。议理阴和阳。入酸以约束之。
生鸡子黄 阿胶川连黄柏 生白芍米醋
金(二十) 痫厥。神呆肢强。
犀角羚羊角元参菖蒲 炒半夏 炒远志郁金橘红
吴惊狂。乃木火扰动。虽得平静。仍心悸怔忡。夜卧不寐。诊脉虚细如丝。已非痰火有余。议补心丹。以理心之用。(木火动心神虚)
人参茯神枣仁元参丹参 天冬麦冬 生地 川连柏子仁菖蒲桔梗远志
叶(氏) 每遇经来紫黑。痫疾必发。暮夜惊呼声震。昼则神呆。面青多笑。火风由肝而至。泄胆热以清神。再商后法。(木火郁血滞)
丹皮丹参 细生地 黑山栀 茺蔚子胡黄连 调入琥珀末
张(二二) 入冬不寐。痫疾遂发。此阳不潜藏。治在肝肾。(肝肾阳升) 用虎潜法。
某癫疾。脉不鼓指。议交心肾。益神志。(火郁心肾不交)
生地 龟甲黄柏川连(酒炒) 菖蒲茯神远志山栀竹叶
叶(二九) 五志阳升。神识迷惑。忽清忽甚者。非有形质之邪。乃热气化风上巅。致于竟夜不寐。攻痰疏利。决不效验。先以极苦之药。冀其亢阳潜降。(风阳阳亢)
生地 龙胆草丹参木通山栀芦荟青黛薄荷
某 平昔操持。身心皆动。悲忧惊恐。情志内伤。渐渐神志恍惚。有似癫痫。其病不在一脏矣。医药中七情致损。二千年来。从未有一方包罗者。然约旨总以阴阳迭偏为定评。凡动皆阳。当宗静以生阴是议。阳乘于络脏阴不安。敛摄镇固。久进可效。家务见闻。必宜屏绝。百日为期。(劳心太过)
人参 廉珠 茯神枣仁 炙草 生龙骨萸肉五味金箔
天地。一阴阳也。阴阳和则天清地宁。一有偏胜。遂有非常之变。人身亦一阴阳也。阴阳和则神清气定。一有偏胜。自致不测之 。故内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痫与癫。其原则同也。古人集癫痫狂辨。以为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此诚不刊之论。言乎现症。狂则少卧不饥。
妄言妄笑。甚则上屋逾垣。其候多躁而常醒。癫则或歌或哭。如醉如痴。甚至不知秽洁。其候多静而常昏。痫则发作无时。卒然昏仆。筋螈 。口中作声。后人因其声似。分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五名。其候经时而必止。推其病因。狂由大惊大怒。病在肝胆胃经。三阳并而上升。故火炽则痰涌。心窍为之闭塞。癫由积忧积郁。病在心脾胞络。三阴蔽而不宣。故气郁则痰迷。神志为之混淆。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内脏不平。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猝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后已。至于主治。察形证。诊脉候。以辨虚实。狂之实者。以承气白虎。直折阳明之火。生铁落饮。重制肝胆之邪。虚者当壮水以制火。二阴煎之类主之。癫之实者。以滚痰丸。开痰壅闭。清心丸泄火郁勃。虚者当养神而通志。归脾枕中之类主之。痫之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车丸之类主之。狂癫痫三症治法。大旨不越乎此。今如肝风痰火者。苦辛以开泄。神虚火炎者。则清补并施。肝胆厥阳化风旋逆者。以极苦之药折之。神志两虚者。用交心肾法。劳神太过者。宗静以生阴意。为敛补镇摄。方案虽未详备。而零珠碎玉。不悉堪为世宝哉。医者惟调理其阴阳。不使有所偏胜。
则郁逆自消。而神气得反其常焉矣。(龚商年)
治卒暴痫眩。足不任身。 穴天柱治痫发。螈 狂走不得卧。心中烦。穴攒竹小海后顶强间治风癫痫疾。涎沫狂烦满。穴丝竹空 通谷治癫痫。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门。灸随年壮。
治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穴天井小海治癫疾。互善惊羊鸣。穴悬厘束骨治惊痫。狂走癫疾。穴筋缩曲骨阴谷行间治热痫。惊而有所见。穴列缺治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穴水沟治发痫悲泣。穴心俞治惊痫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穴筋缩治癫痫。穴仆参金门治风癫痫邪。穴脊中治大人小儿五痫。穴神门治风痫癫邪 穴脊俞治肿气风痫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发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语。惊悸不安寝穴神庭治癫痫。吐舌沫出。羊鸣。穴少海治癫痫。穴肺俞仆参治狂痫风痫。吐舌。穴胃脘。灸百壮。不针。
治狂痫不识人。癫眩乱。穴百会。灸九壮。
难经疏云。狂病之后。不爱眠卧。不肯饮食。自言贤智。歌乐行走。此是阳气盛之所为故经言。重阳者狂。今世以此为癫病。谬矣。癫病发即僵仆倒地。故有癫蹶之言。阴气大盛。
故不得行立而倒也。今世以为痫病者。误也。其剖析癫狂之病。晓然如此。而人终不信。岂亦传习之误。难以改欤。
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贵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之。乃得求差。悲泣呻吟。此则为邪。
非狂也。自根据邪方法治。
治惊风癫痫。 病发搐。神昏不语。穴百会。灸七壮。至七七壮。量轻重。加减艾壮数又两足外踝下赤白肉际陷中。金门穴。灸七壮。至七七壮。
治螈 。里急腰腹相引痛。穴命门治螈 气实胁满。穴大椎治螈 不仁。穴屋翳治螈 。穴阳谷治肘螈 。穴曲泽治螈 。穴少泽治螈 。脚酸。穴承筋治螈 癫疾。穴少泽 曲池治癫疾螈 。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谵言见鬼。穴身柱治痫 。穴商丘治痫发螈 。狂走。穴攒行 小海后顶强间治痫 。口闭不开。穴昆仑天井治惊 。穴阳溪天井治螈 而惊。穴解溪治螈 沫出。寒热。痉引骨痛。穴上关治螈 。引脐腹短气。穴巨阙照海治骨酸。眩狂。螈 。口噤喉鸣沫出。喑不能言。穴脑户听会听宫风府翳风治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痛。穴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仑治狂走螈 。恍惚不乐。 穴络却听会身柱治寒热风痉。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穴哑门治头风。目眩螈 。目戴上不识人。穴五处治螈 口 。穴巨治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穴上关治臂痛螈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穴少泽治螈 。穴跗阳天井治惊风螈 五指掣。穴腕骨治癫病螈 。身热目眩项急。卧不安。穴大椎治癫痫螈 。穴阳跷。昼发者灸二七壮。阴跷夜发者。灸二七壮。
(附悲哭喜笑)
□
某 眩晕跌仆,涌涎肢搐,发则不及备,过则如常人。此风痰入络,痫厥情形,势难杜截。
制半夏茯苓僵蚕白蒺藜 钩钩 远志橘红 陈胆星 天麻九节菖蒲郑 惊风之后,风痰入络,舌强不语,步履举动,状如傀儡。兹则不时痉厥,厥则颧红火升,目斜口开手撒,四肢厥逆。脉细弦少力。络隧之中,虽有风痰内阻,而肝阴肾液已亏,以致风邪升动。拟育阴潜阳。
生龟板(六钱) 白芍(二钱) 川贝母(二钱) 茯苓(三钱) 大淡菜(酒洗二只) 生牡蛎(八钱)磁石(三钱) 橘红(一钱) 阿胶(二钱) 金器(一件)
【二诊】 介类以潜阳气,厥仆不止。风痰入络,痼疾也。方宜以退为进。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陈胆星(七分) 郁金(一钱五分) 僵蚕(三钱) 竺黄(三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白茯苓(三钱) 白蒺藜(三钱) 镇心丹(一丸)
【三诊】 脉象弦滑,痫厥仍至。风痰入络,不易图治。
陈胆星(五分) 天竺黄(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僵蚕(三钱) 白蒺藜(三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广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石菖蒲(四分) 钩钩(四钱) 远志(五分)
另服末药,制南星八分,炙蝎尾二条去毒,辰砂二分,金箔两张,犀黄四厘,巴霜三厘,研极细末,每服一分开水调。
□
汤(左) 稍涉忿怒,肝阳逆上,阳气不入于阴,寤不成寐。脉弦,苔白心黄。恐浊痰随时上逆,而致癫痫也。
制半夏(三钱) 炒枳实(一钱) 青龙齿(四钱) 炒肥知母(二钱) 酸枣仁(二钱猪胆汁炒) 橘红(一钱) 陈胆星(八分) 夜交藤(四钱) 朱砂安神丸(二钱开水送下)
【二诊】 降火化痰,寐得稍安。然胸次尚觉窒闷,时作烦 。脉象弦滑。阴分素亏,而少阳之火挟痰内扰,春升之际,势多周折也。
竹沥半夏(二钱) 广橘红(一钱) 黑山栀(三钱) 焦秫米(绢包二钱) 朱茯神(三钱) 胆汁炒枣仁(二钱研) 炒知母(一钱五分) 鲜竹茹(一钱) 珍珠母(三钱研)
【三诊】 不寐 杂大退,脉象亦觉柔和。的是痰热内扰,效方再进一筹。
竹沥半夏(三钱) 陈胆星(六分) 茯苓(四钱) 胆汁炒枣仁(三钱) 夜交藤(三钱)知母(二钱) 枳实(一钱) 焦秫米(三钱)
□
朱(左)不寐神烦大退,脉亦稍觉柔和。然左寸尚觉弦大,还是心火未宁。再宁神泄热,心火下行,则肾水自固。
猪胆汁炒酸枣仁(二钱) 粉丹皮(二钱) 黑山栀(三钱) 竹沥半夏(二钱) 块辰砂(绢包三钱)夜交藤(三钱) 茯苓神(各二钱) 细生地(四钱炒松) 川雅连(三分) 灯心(五尺)
□
左 气从上升,则辄哭泣而痰如涌。此肝气挟痰犯肺,非旷怀不能为功也。
代赭石(四钱) 钩钩(二钱) 牡蛎(四钱) 旋复花(二钱) 东白芍(一钱五分) 生香附(二钱)橘叶(一钱) 龙骨(三钱) 白蒺藜(三钱) 炒竹茹(一钱)
此证甚奇,证发则悲泣,泣甚则渐愈。盖木火犯肺,肺主悲,悲甚木气泄,故愈。
□
某 湿热之后,痰湿未清,肝火挟痰上升,哭泣发厥,厥回脉仍弦数。痰火尚未平靖。宜清以泄之。
制半夏茯苓神 珍珠母 广郁金南星 炒枳实 炒竹茹 块朱砂 青果汁
□
左 寐中辄作喜笑而不自知,一言不合,辄作忿怒。此厥少二阴之火有余。
辰麦冬 朱茯神 炒蒌皮 青蛤散 光杏仁粉丹皮 广郁金风化硝枇杷叶
病者旋晕颠倒,吐涎沫,搐搦腾踊,作马嘶鸣,多因挟热着惊,心动胆慑,郁涎入之所致也,名曰马痫;以马属在午,手少阴君火主之,故其病生于心经。病者晕眩,四肢烦疼,昏闷颠倒,掣纵吐沫,作羊叫声,多因少小脐疮未愈,数洗浴,湿袭脾经之所致也,名曰羊痫;以羊属未,坤位,足太阴湿土主之,故其病生于脾经。病者昏晕颠倒,两手频伸,叫作鸡声,须臾即醒,醒后复发,多因少小燥气伤胃,烦毒内作,郁涎入胃之所致也,名曰鸡痫;以鸡属酉,足阳明燥金主之,故其病生于胃经。病者眩晕颠倒,眼目相引,牵纵急强,作猪叫鸣,吐涎沫,食顷方已,多因少小吐利挟风之所致也,名曰猪痫;以猪属亥,手厥阴心胞风木主之,故其病生于右肾经。病者眩晕颠倒,目反口噤, 纵吐沫,作牛吼声,多因少小湿热伤肺,涎留肺系,遇燥热则发动,名曰牛痫;以牛属丑,手太阴湿土主之,故其病生于肺经。
癫、痫,狂三者,虽有轻重之分,实因痰火郁悒,心神耗散,气虚不能胜敌,痰火猖狂犯上之所致也。
正《内经》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是也。
夫人事混浊,神识不清,语言颠倒,曰癫。一云失心风。有狂之意,不如狂之甚。属心血不足。乃求望高远,所愿不遂者有之。心脉及两寸必虚数,或洪大无力。当从心清,治心舒郁养神,石菖蒲、香附子、川芎、当归、茯神、栀子、贝母、麦冬、橘红、柏仁之类。痰多者先以涌剂,去其痰后,服安神药。若心经蓄热,发作不常,或时烦躁,鼻眼觉有热气,不能自由,有类心风,稍定复作,清心汤加石菖蒲。思虑伤心而得者,酒调天门冬、地黄膏,多服乃效。
妄歌妄笑,登高逾垣,骂詈不避亲疏,曰狂,俗谓之风子是也。与伤寒热极发狂,同属痰火内盛。
有乐极而成,有怒极而成。寻火寻痰,分多少而治。牛黄泻心汤、滚痰丸,极对症方。须断浓味、酒肉、面食、姜蒜、煎炒。《内经》所谓夺其食乃已,即此义也。此心火独盛,阳气有余,神不守舍,痰火壅盛而然耳。
亦有水涸相火独旺而致者,忽然僵仆作兽声,手足劲强,厥不知人,曰痫,俗名羊头风是也。方书以五畜分五脏。丹溪断其为痰,千古灼见。大法行痰为主,用黄连、胆星、栝蒌仁。如内有热者,用凉药以清其心。有痰气实者,可用吐法。虚实在脉上辨,不可以肥瘦取。若虚而不能吐下者,用人参、菖蒲、茯苓、麦冬、全蝎、竹沥之类。
大抵癫为心血不足,狂为痰火实盛,痫病独生乎痰,因火动之所作也。治法∶痫宜乎吐,狂宜乎下,癫则安神养血,兼清痰火。虽然,此病神脱目瞪,如愚如痴者,纵仓扁复生,亦末如之何也。
又有小儿胎痫,胎元之始,当母受惊之邪,出腹后一二岁始发,或八九岁发之,必待复感之邪,与所感母腹之邪相搏而后作。然小儿质弱,目瞪不过岁月,难出成人之年。盖肾间生命之气虚而不复,故不复寿也。
治风痫并中风痰壅 用黄丹、白矾各二两。以新砖一块铺纸于上,先将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以纸掩盖,却用十斤柳柴烧过为度,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治风癫胁痛、耳如蝉鸣、吐逆 用天门冬去心皮,干为末,酒调方寸匕服。
治猪、羊痫 用水银、黑铅、辰砂、乳香各一两三钱。先将铅化开入水银,用柳木捶研,次送下,良久吃白粥一碗,三、四服可愈。
治惊痫精神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 用狐肉一斤及五脏,豉汁中煮,五味作羹或作炙食。兼治五脏积冷,蛊毒寒热。
治五种痫疾,痰涎壅塞,牙关紧急,目睛上视,时或搐搦 用石碌细研九度、飞过、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共为末,面糊丸如鸡头大。每服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以酒半合温服之,须臾吐出痰涎。如牙关紧,斡开灌之。
治癫痫凡额上、手中文理赤者 用莨菪子三升杵碎,以酒一升,渍半日,绞汁入瓷器,重汤内煮,令可丸如小豆,渐增如桐子大。每服二丸,温酒送下。每日发者,三日而愈,间日发者,服十日愈,五日一发者,二十日愈,半岁一发者,服一月而愈。
治远年近日风痫,心恙风,狂中风,涎末潮闭,牙关不开,破伤风搐 用皂角不蛀肥者一斤,去皮弦切碎,以酸浆水一碗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揉去滓,将汁入银器或砂锅慢火熬,以槐柳枝搅成膏,取出摊浓纸上,阴干收顿。用时取手掌大一片,以温浆水化在盏内,用竹筒灌入病患鼻孔内,良久涎出为验。欲涎止,将温盐汤饮一二口便止。忌鸡、鱼、生硬、湿面等物。
治诸痫风 用威灵仙稍多,防风、荆芥、防己、麻黄、杏仁、细辛、川芎、白芷等分锉碎。姜三片,酒盏半,煎七分,发时热服。后用黄荆条火炙,取两头津水和腊酒,吞金箔镇心丸下。忌发风毒物,不问男女年久者皆效。
命门、治螈 里急.腰腹相引痛.(铜)大杼、治螈 气实胁满.屋翳、治螈 不仁(见身肿.)阳谷、(见狂言.明同.)治螈 .曲泽、疗肘螈 .(明见唾血.)少泽、疗螈 .承筋、主螈 脚酸.(千)曲池、少泽、主螈 癫疾.身柱、主癫疾螈 .怒欲杀人.身热狂走. 言见鬼.(明上下同.)商丘、主痫 .攒竹、小海、后顶、强间、主痫发螈 狂走.昆仑、主痫 口闭不开.阳溪、天井、主惊 .解溪、主螈而惊.上关、主螈 沫出.寒热痉引骨痛.巨阙、照海、主螈 引脐腹.短气.命门、主螈 里急.腰腹相引痛.(铜人明同.)脑户、听会、听宫、风府、翳风、主骨酸眩狂.螈 口噤.喉鸣沫出.喑不能言.
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痛.络却、听会、身柱、主狂走螈 .恍惚不乐.(并千.)哑门、治寒热风痉.背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铜)五处、治头风目眩.螈 .目戴上不识人.巨 、治螈 口 .(明同.)上关、治螈 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少泽、治臂痛螈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付阳、(见风痹.)天井、治螈 .(千见风痹.)腕骨、治惊风螈 .五指掣.带脉、治妇人里急螈 .(见小腹痛.)大椎、疗癫病螈 .身热目眩.项急.卧不安.(明下)颅囟、治小儿发痫螈 .呕吐涎沫.惊恐失精.瞻视不明.(铜) 脉、治小儿惊痫螈 .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明同.)前顶、治小儿惊痫风痫螈 .(见惊痫.)昆仑、治小儿发痫螈 .
天柱、主卒暴痫眩.(千)攒竹、小海、后顶、强间、主痫发螈 狂走.商丘、主痫丝竹空、通谷、主风痫癫疾.涎沫狂烦.金门、仆参、主癫疾马痫.(千)天井、小海、主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
悬厘、束骨、主癫疾互引.善惊羊鸣.筋缩、曲骨、阴谷、行间、主惊痫狂走癫疾.列缺、主热痫惊而有所见.水沟、治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下经同.)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铜)心俞、治发痫悲泣.(见狂走.)筋缩、治惊痫.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仆参、(见狂言.)金门、(见尸厥.)治癫痫.脊中、治风痫癫邪.神门、治大小人五痫.金门、治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脊俞、疗风痫癫邪.(明)神庭、疗肿气风痫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发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语.惊悸不安寝.肺俞、仆参、(见尸厥.)疗癫痫.少海、疗癫痫吐舌.沫出羊鸣.狂癫风痫吐舌.灸胃管百壮.不针.仓公法、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
难经疏云、狂病之候.不爱眠卧.不肯饮食.自言贤智.歌乐行走.此是阳气盛之所为.故经言重阳者狂.今世以此为癫病.谬矣.癫病发即僵仆倒地.故有癫蹶之言.阴气大盛.故不得行立而倒也.今世以为痫病者.误也.其剖析癫狂之病.晓然如此.而人终不信.岂亦传习之误.难以改欤.(重阴者癫.)
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贵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之.乃得永瘥.悲泣呻吟.此则为邪、非狂也.自根据邪方法治.(千)
痉、厥、癫、痫四者,皆有猝倒无知之证,而病名各异者,其病机、病体有不同也。痉之病成于燥也,属于太阳,故项背必强,甚者角弓而反张矣。此筋病也。《内经》、仲景谓痉属于湿者,推其原也。无论湿寒、湿热,必化燥而后痉,是津液凝结也。厥亦有寒热之分,而身不强,是卫气逆乱之病也,病在脉外,皆属于实。其虚而厥者,直脱而已。虽曰有寒、有热,究竟统归于热,但有外寒逼热而然者,总是荣气消耗,卫气无所系恋,而奔逸迫塞于心包也。癫无寒热之分,而有久暴之别,是营气窒闭之病也,病在脉中 。经曰心营肺卫,又心主知觉。心包络之脉,为痰血所阻塞,则心之机神停滞而无知矣。是营气壅实,而卫气力不足以推荡之,蓄积以致此也。又心与小肠脉络相通,小肠脉中有凝痰瘀血,阻窒心气,亦发为癫也。厥之病,气实而血虚;癫之病,血实而气虚。其邪皆实,其正皆虚。若夫痫者,由于血热,发于肝风,手足抽掣,五兽同鸣。昔人以五兽分五脏,而总归于肝者,肝藏血,热生风,风性动也。此脏病外连经络,盖气血俱实者也,而其本必由于寒。钱仲阳以小儿急、慢惊风,为阴阳痫,乃别一证,名同而实异也。急惊由于肝热生风化燥,其证尚介痫 、痉之间。其异乎痉者,手足拘挛,而不必反张;异乎痫者,手足抽掣,而绝无兽鸣也。慢惊则全属脾脏阴阳两虚,故阴邪内拒,虚阳上迫,气机乍窒,卒然无知也。虚则易脱,故称难治。方中行作《痉书》,以小儿惊风属之,亦只可指为痉之类,不可径指为此即是痉也。《千金方》曰∶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病痫热甚,亦为痉。其意是以痫为惊风,而以痉专属之拘挛缩急之证也。
《金匮》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此从惊恐得之。《素问》曰∶人有生而病癫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也。是奔豚与癫,皆生于惊。《金匮》遍论杂病,而无癫痫,窃疑奔豚即痫也。痫作猪声者最多,豕水蓄,属肾,奔豚发于肾也。《千金方》第十四卷风眩门,小续命汤方前引徐嗣伯曰∶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为痫,其实是一,此方为治,万无不愈。而奔豚为患,发多气急,死不可救。故此一汤,是轻重之宜。观此,是以奔豚为癫痫之重者。私尝论之,痉、厥,暴病也,其因皆津耗血干而气悍,脉管迫塞之所致也。治之重以凉润生津,辛香泄气,而佐以行血豁痰之品,病可即愈矣。癫、痫、痼疾也,有得寒即发者,有得怒、得劳即发者,其机不外《内经》气上不下之一语。其所以不下之故,必由寒湿从下上犯,从胫足腰髀之经脉内侵弥漫,先使肾阳不得下通,邪气渐渐入于脊膂,上逼心胃,阳气不得下降,故癫痫之人,即未发病,目多不能下视,两 足行动隐隐不便,肾丸时或隐痛,如 疝之状,二便不能调畅。推此以求治法,必须用辛温,如细辛、羌活、 本、威灵仙、生附子、吴茱萸、小茴香以通经脉之寒;而以牛膝抑之下行,更以破血,如虻虫、 虫、蛴螬、延胡索、五灵脂、当归须、穿山甲、 砂、雄黄、枯矾温化之品,以通小肠膂脊血脉之瘀,而以二丑导之下出。作为丸散,缓服久服,庶可渐瘳。又有寒湿自肺胃扑灭心阳,使心气乍抑而熄,昏厥如死者,此寒湿伤于脑气,所谓阳中雾露之邪也。
与中寒相类,用辛温发散,使水气从上扬出,与寒湿从下上逆者不同。此多见于暴病,而痼疾亦间有之。其人常俯视不抑,目胞下垂如睡,面色自额至颧深黑者是也。夫天下病,有热而不可清,虚而不可补者,其惟癫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