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
( manxingshengongnengshuaijie )
别名: 水肿 , 虚损 , 关格 , 癃闭
中医
简介: |
慢性肾衰是指病久正衰之肾衰。 |
病因: |
本病的病因甚为复杂,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禀赋不足、脏腑失健 先天因素引起疾病。 2.久病失治,伤及脾肾患者素有水肿、淋证,腰痛诸疾,若误治、失治,久则湿热不去,损伤脾肾;或一味攻伐、泻下利水太甚,均可伤及阴阳。 3.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 |
病机: |
中医学认为肾为五脏之本、司膀胱气化、主骨生髓。《景岳全书·癃闭》曰:“夫膀胱为藏水之腑,而水之入也,由气以化水,故有气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达气,故有水始有溺”。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化生气血。若久病失治,或饮食、起居所复,或感受湿热之邪致脾肾衰败,水液气化不利、健运失司,久则蕴成湿浊、湿热、痰湿和溺毒。而湿浊、湿热等可中困脾胃、下注伤肾,或困遏阳气、或耗伤气阴,终至正愈伤、邪愈盛之危重证候。由于慢性肾衰病程较长,病势笃深,病机变化多端。临床可见气虚推动无力,或湿阻气机,气行不畅,或血虚血脉枯否,或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致瘀血阻滞。脾肾衰败,中焦不能“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又失下焦肾精的充养而致血虚。湿浊弥漫,在中焦可致胃失和降,而出现恶心、呕吐、纳少等证候;浊邪上蒙清窍则可出现心烦不安、循衣摸床,甚则神昏抽搐。水气太甚,上凌心肺,可致心悸、汗出、喘满不得卧,甚至出现喘脱证候。若血虚生风,肌肤失其濡养可出现筋惕肉瞤、皮肤瘙痒等证候。若气虚推动无力,或有津亏肠燥而出现大便不通的腑实证候。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以脾肾衰败为本,可表现力气、血、阴、阳的不足,同时可以兼有湿浊、湿热、溺毒、水气、瘀血、肝风、风燥等复杂的标实证候。 |
诊断标准: |
1.正虚诸证 凡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证为该型。(1)脾肾气虚:①面色无华;②少气乏力;③纳差腹胀,大便偏稀;④口粘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或饮亦不多;⑤腰膝酸痛、手足不温;⑥夜尿频多;⑦舌淡有齿痕,脉象沉细。 (2)脾肾阳虚:①面色苍白或晄光;②神疲乏力;③纳差便溏或有水肿;④口粘口淡不渴;⑤腰膝酸痛或腰部冷痛或有畏寒肢冷;⑥夜尿频多清长;⑦舌淡嫩胖,齿痕明显,脉象沉弱。(3)肝肾阴虚:①面色痿黄;②口苦口干喜饮或喜凉饮;③目睛干涩;④大便干结;⑤腰膝酸痛,脉细或弦细;⑥头晕耳鸣;⑦舌淡红形瘦,无苔或薄黄。(4)气阴不足:见脾证气虚二证及肝肾阴虚二证者即可确立。(5)阴阳两虚:见脾肾阳虚二证及肝肾阴虚二证者即可确立。 2.邪实诸证凡具备任何一项者,即可辨证为兼挟该邪实。(1)外感:风热或风寒。(2)痰热:①咳痰黄稠;②苔白粘但舌苔黄厚腻。(3)水湿: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4)湿浊:①呕吐频作舌苔白腻;②口有尿味、口粘不欲饮。(5)湿热:①呕吐频作舌苔黄腻;②口有尿味口苦口粘喜凉饮;③小便灼热,涩痛不利。(6)瘀血:①面色晦暗,唇暗;②腰痛固定或刺痛;③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④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癍。(7)风动:①筋惕肉瞤,手指蠕动;②抽搐痉厥。(8)风燥:皮肤干燥、瘙痒。 |
诊断: |
1. 本证 一、辨证分型: (1)气阴两虚,热毒壅盛型: 主证:面色萎黄,口干,口苦,胸腹满闷纳差,恶心呕吐;五心烦热,或有耳鸣,少腹拘急,小便短赤或频数,大便秘结,舌质淡红少津,舌苔黄腻或焦褐,脉细滑数。 (2)脾肾虚衰、湿浊内壅型: 主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疲乏无力,少气懒言,恶心纳差,呕吐痰涎,或有水肿,腰腿酸软,小便清长或少,大便溏或粘滞不畅或形寒肢冷,骨节疼痛,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淡暗,苔薄白或白腻,甚则厚如积粉,脉细滑或沉细。 二、参考范围: 1.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 2.早期患者仅有原发病症状,部分病人病史不清,而以乏力、厌食、恶心、贫血、高血压就诊。 3.尿毒症期出现多系统症状和体征。如: (1)脾胃症状: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口有尿臭气等。终末期多有腹泻,或消化道出血。 (2)脑神症状:烦躁不安,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或睡眠习惯颠倒,嗜睡,甚至昏迷,四肢烧灼感,疼痛,麻木,抽搐,震颤。 (3)血液症状:贫血,严重者有出血倾向,晚期则血液呈高凝状态可致血栓形成。 (4)心脉症状:血压升高,心悸怔忡等。 (5)肺系症状:呼气有尿味,气喘咳嗽,或有胸胁疼痛,胸腔积液。 4.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萎黄而灰暗,双眼睑肿胀(尿毒症面容),皮肤干燥有尿霜,色素沉着,肌肤甲错,紫癜等,全身水肿,血压高等。 |
类证: |
1.急性肾衰:有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短期内血肌酐、血尿素氮迅速升高,临床多呈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经过,贫血一般不严重,b超示双肾增大或正常。 2.消渴:亦有呕吐,嗜睡,酸中毒,蛋白尿甚至昏迷等,但尿中有酮体,尿糖阳性,血糖升高可鉴别。 |
治疗: |
由于慢性肾衰原发病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其病位在脾肾,但可出现累及五脏六腑,寒热虚实变化的复杂证候。将其分为本证和兼证进行治疗: 1. 本证 (1)气阴两虚,热毒壅盛型: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和胃降逆。方药:生脉饮合小柴胡汤加减:西洋参(或用太子参、北沙参)、麦冬、柴胡、黄芩、清半夏、银花、连翘、丹皮、蒲公英、茯苓、车前草、焦大黄等。 (2)脾肾虚衰、湿浊内壅型: 治则:健脾益肾利湿,和胃降浊。方药:六君子汤合旋复代赫汤加减。白人参(或党参)、陈皮、半夏、茯苓、仙灵脾、川断、鸡血藤、旋复花、代赭石、焦大黄等。两型后期,均可发生呕吐剧,不能进食,尿闭,喘息不得卧,呕血,衄血,抽搐,循衣摸床,神昏谵语,最终气血逆乱,阴阳离绝而死亡。 2.兼证 (1)恶心呕吐:辨证属脾胃气虚,湿浊或湿热弥漫而致胃气上逆、呕吐痰涎者,可用小半夏汤(半夏、生姜)、茯龙肝、藿苏梗、焦大黄等;热毒壅盛,胃气不降,腑气不通伴有大便秘结,可用小承气汤(生大黄、厚朴和栀实),或用大黄苏打片等纠酸药物。 (2)衄血(鼻衄、齿衄、肌衄)、呕血、便血等血证:脾虚不能统血可选用归脾汤,便血尚可用黄土汤;热毒炽盛,迫血妄行可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用水牛角代替),亦可在原方基础上根据出血部位和性质选用仙鹤草、茜草、丹皮、生侧柏叶、蒲黄炭、藕节炭、地榆炭、三七粉和云南白药等。如妇人月经过多可用艾叶炭。 (3)高血压的治疗:辨证多见气虚血瘀、水湿内停,治疗宜益气活血、健脾利水;少数患者以阴虚而致肝阳上亢者可用建瓴汤加减。 (4)贫血的治疗:治疗宜补肾养血活血,方用当归补血汤或八珍汤加用首乌、菟丝子、枸杞子、鸡血藤、阿胶、紫河车、代赭石等。 (5)水饮证的治疗:证见心悸,胸憋闷,咳喘不得卧,治疗宜益气养血活血,通阳利水,方用春泽汤合生芪、当归、丹参、栀壳、郁金、葶苈子、沉香面。 (6)心烦不寐,四肢抽搐:多为血虚不能柔肝养筋,治疗宜养血柔肝。方用当归、白芍、甘草、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煅龙牡。 (7)皮肤瘙痒:多属血虚生风,宜养血熄风止痒,药用生地、丹参、白癣皮等。(8)热毒壅盛,蒙蔽清窍:或引动肝风,证见:躁动不安,循衣摸床,惊厥抽搐等,可用羚角钩藤汤,或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亦可用大黄灌肠以通腑泻浊。 (9)便秘:实邪壅滞,腑实不通,可用大黄、厚朴、栀实;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可用黄芪、肉苁蓉等;阴血不足、津亏肠燥可用增液承气汤治疗。亦可中药保留灌肠。 (10)骨节疼痛:可用补肾方药加用煅龙牡等治疗。 |
中药: |
(1)至灵胶囊,4粒,一日三次,此为虫草制剂适用于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者。 (2)丹参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点。半月为一疗程。 (3)川芎嗪:100~16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点,半月为一疗程。 |
针灸: |
针灸治疗:少尿或无尿者,可选内关、人中、秩边透水道、中极、归来等穴,用捻转提插泻法,以通闭、利尿;配合肾俞、命门、脾俞、关元等穴,用捻转提插法,以补肾健脾、温阳利水。吐逆而小便不利者,灸气海、天枢等穴。 |
西医
简介: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使肾脏受损,肾脏参与和调节的排泄和内分泌功能减退,而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系统受累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综合征。 |
病因: |
指引起慢性肾衰的原发性疾病 1.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遗传性肾炎、多囊肾、肾小管酸中毒等原发性肾脏疾病;狼疮肾、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痛风肾、肾淀粉样变、前列腺肥大、肿瘤等引起的尿路狭窄或梗阻等。在国外止痛剂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亦不少见。个别情况可由急性肾衰转化而来。 2.全身性疾病后期影响至肾脏 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 |
发病机理: |
1.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 有效肾单位的丢失,残余肾单位有明显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压(pgc)增高,其基本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是肾小球内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和单个肾小球滤过率(sngfr)增加。 2.生长因子的异常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不断地阐明了生长因子在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生长因子以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胞内分泌(intracrine)的方式起作用。与进行性肾损害密切相关的有:转移生长因子(tgf-β)、血小板由来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3.氧自由基的损伤 残余肾组织结构上代偿期肥大伴随着高代谢,残余肾耗氧量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但由于肾脏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降低,而引起氧自由基堆积,肾组织细胞上的脂肪酸、脂质的过氧化, 4.脂质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既是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又参与肾脏的进行性损害,其中ldl异常为其突出表现。ldl在系膜细胞上存在其氧化受体,通过受体介导途径促使系膜细胞增殖和ecm的产生,并通过与单核一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释放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加速肾小球硬化。 5.小管-间质损害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作用在某些小管-间质性疾病,由于小管萎缩或阻塞,造成小管内阻力增加或无管小球;或由于间质纤维化使血管床减少,正常渗透压梯度消失等原因均可影响到小球的功能。 |
病理生理: |
慢性肾衰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有四种学说解释。①“完整”肾单位学说:慢性肾衰时,一部分肾单位完全毁损,另一部分肾单位受损程度较轻,尽管同一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程度可不一致,但通过自身调节,可保持相对“完整”的功能,如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na+减少时,肾小管重吸收na+也相应减少,从而维持了机体na+平衡。这部分肾单位,称为“完整”肾单位。②肾小球高灌注学说:慢性肾衰时,大部分肾单位毁损,剩余肾单位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扩张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和血流量增加,单个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代偿肾功能;同时也使剩余肾单位加快毁损。③矫枉失衡学说:慢性肾衰时,机体为了矫正某一不平衡而进行相应调整,其结果又造成新的不平衡。如肾功能减退时,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血钙降低,从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后者一方面增加肾小管排磷并动员骨钙入血,纠正高磷低钙血症,另一方面则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肾性骨病、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损害,并加重贫血。④尿毒症毒素:可部分地解释尿毒症表现,主要由尿毒症时肾脏排泄或灭活减少致某些物质潴留及某些物质生成过多而成。 |
诊断标准: |
分期标准,根据疾病的发展进程,慢性肾衰一般分为以下四期: 第1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 50~80ml/分(通常用肌酐清除率代表 gfr),血清肌酐(scr)133~177μmol/l 第2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 50~20ml/分scr l46~442μmol/l 第3期(肾功能衰竭期):gfr 20~10ml/分,scr 451~707μmol/l 第4期(尿毒症期或肾衰终末期):gfr<10ml/分, scr>707μmol/l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1.有慢性肾脏病病史。 2.肾功能减退持续3个月以上。 3.b超检查示双肾缩小。 附:慢性肾衰分期标准 (一)国内四级分类法 1.肾功能代偿期:scr50ml/min,一般无症状。 2.氮质血症期:scr1.5~2.5mg/dl,ccr25~50ml/min,有多尿、贫血、过度劳累和蛋白饮食过多后症状加重。 3.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早期:scr2.5~5mg/dl,ccr10~25ml/min,有较明显消化道症状及贫血、轻度酸中毒等。 4.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晚期:scr>5mg/dl,ccr (二)美国风湿病学会六级分类法 1.ccr>100ml/min,scr 1.ccr100~50ml/min,scr2.0~2.4mg/dl; 3.ccr50~20ml/min,scrcⅰ2.5~3.4mg/dl;scrcⅱ3.5~4.9mg/dl;4.ccr20~10ml/min,scrdⅰ5.0~5.9mg/dl;dⅱ6.0~7.9mg/dl; 5.ccr10~5ml/min,scr8.0~12.omg/d; 6.ccr12mg/dl。 [附1]肾功能不全分期诊断标准 1977年肾炎座谈会(于北戴河)制订 1.肾功能正常期 肌酐清除率正常,血肌酐正常。 其它肾功能:尿浓缩试验、酚磺酞排泄率均正常。 2.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肌酐清除率降低为正常值的50%,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非蛋白氮)正常。 其他肾功能出现减退。 3.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值的50%,血肌酐>2mg%,血尿素氮增高(非蛋白增高)。 其它各项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疲乏、不安、胃肠症状、瘙痒等。 4.尿毒症期 血尿素氮>60mg%(非蛋白氮>80mg%),常伴有酸中毒。 出现严重的尿毒症临床表现。 [附2]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诊断标准 1986年中华肾脏病学会上海分会透析学组专题讨论会(于上海)制订 一、感染性腹膜炎 (一)确诊:具有下列三条中的二条。 1.有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 2.透出液(宜选用每日首次透析后透出液)混浊,或其白细胞计数超过100个/mm3,其中多核白细胞大于50%, 3.微生物学检查(包括霉菌、需氧、厌氧和微嗜氧)培养阳性。 若诊断霉菌性或结核性腹膜炎,则必须具有微生物学证据。 (二)疑似:具有上述三条中的任何一条。 二、非细菌性腹膜炎 (一) 具有腹膜炎症状或体征,或者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大于100个/mm3,而多核白细胞少于50%,反复细菌培养阴性,未经抗吊仞治疗而在2日内痊愈者,可诊为非细菌性(或非感染性)腹膜炎。 (二)有化学性或内毒素污染等原因可寻找到,经更换适合的透析液,在2日内可缓解或痊愈者,可分别诊为“化学性”或“内毒素性”腹膜炎。 三、透出液白细胞瑞氏染色后,嗜中性白细胞少于50%,嗜酸性白细胞多于15%,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或痊愈者,可诊为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性腹膜炎。 |
诊断依据: |
根据临床表现及肾功能检查,诊断不难。部分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某些诱因肾功能急剧恶化,易误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同时有贫血、肾性骨病、长期高血压、多尿、夜尿增多以及双侧肾脏缩小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某些患者某些系统表现突出,如恶心、呕吐、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及神经精神症状等,易误诊或漏诊,应注意鉴别。 |
症状: |
按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三期: 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在50—70ml/min。临床上除原发病表现外无其他症状,只在蛋白质摄入过多或应激状态(如感染、休克和大手术等)时,才出现氮质血症。 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gfr<50ml/min。可有轻度乏力、纳差、贫血及多尿和夜尿增多等表现。 ③肾功能衰竭期或尿毒症期:gfr<25ml/min,出现明显尿毒症症状,如gfr<10ml/min及<5ml/min;则分别称尿毒症晚期和尿毒症终末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应将临床表现与血生化指标结合判定更为可靠。 |
体征: |
(一)毒素所致的各系统临床表现 1.胃肠道:前期出现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渐至恶心呕吐,至后期可出现口臭、带氨味,口腔粘膜溃疡;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症状系尿素从胃肠道排泄增多,在细菌或肠道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而刺激粘膜所致。同时,胍类等尿毒症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亦可引起或加重上述症状。 2.心血管: (1)高血压:依其原发病类型和肾衰不同阶段高血压的发生率有异,至终末肾阶段,发生率可高达90%,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容量负荷加大;肾素-血管紧张秦系统功能异常(raas);血管内皮系统受损及内皮素(et)和内皮舒张因子(edrf/no)功能异常;前列腺素(pgs)、缓激肽-激肽、髓质降压脂丙异常变化以及利尿因子及其受体异常等。肾衰时高血压表现为高容量负荷为优势。肾实质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可不明显。有些患者甚至在体检时发现有血压增高,且高血压引起的眼底改变亦各异,从仅有血管痉挛、反光增强,至严重出血、渗出等等。 (2)心包炎:发生率高达50%,部分患者可有胸痛,卧位或深呼吸时加重;心包摩擦音等。如渗出增多,可有心包积液,甚至出现心包填塞,表现为劳力性气促,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胸痛等。此时心包摩擦音可消失,心音遥远,心界扩大,脉压减少,心力衰竭,至脑缺氧而昏迷。 (3)心肌病:转移性心肌钙化、尿毒病毒素刺激,酸中毒、贫血、缺氧、高血压,高容量负荷加大等因素均会损害心肌。临床可见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和各种心律失常等。 (4)心力衰竭:常与前负荷增加(高容量)和后负荷增加(阻力负荷)有关。此外,尿毒症心肌损害、贫血、心律失常亦为常见诱因。 3.血液系统: (1)贫血:是尿毒症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属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贫血原因主要有:①毒素作用使红细胞寿命缩短;②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③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如bun、pth、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等;④尿毒症的厌食,腹泻以及失血造成缺铁、叶酸缺乏和蛋白质不足。 (2)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黑便等,主要是因为血小板功能较差,及酸中毒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3)高凝状态: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抑制凝血的因子活性减弱,或因血液浓缩,血液可呈高凝状态。易致血管内全栓形成,特别是肾静脉内血栓形成。 4.呼吸系统表现 酸中毒时可见呼吸深而长。代谢产物的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并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5.神经系统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失眠,继而出现扑翼样震颤、多发性肌痉挛、手足抽搐,进一步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这可能是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毒素刺激和高血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2)外周神经系统:与中分子物质毒素、多种维生素缺乏有关。表现为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神经病变,有肢体麻木、烧灼感、“下肢不安综合征”。后期有腱反射减退、消失。 6.内分泌功能失调 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数减少,1一25(oh)2d3 水平下降。血浆肾素和利钠因子水平改变与其功能不一致。整个机体代谢降低、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而表现为体温降低、肢冷、阳痿、闭经、不孕或不育等。 (二)各种代谢紊乱引起的临床表现 1. 水代谢 主要表现为脱水或水肿。肾衰早期,残余肾单位排出尿液主要靠渗透性利尿,以提高单个肾单位的滤过量,降低其重吸收,尿浓缩功能降低而出现夜尿多。若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可出现脱水。随着肾衰的发展,尿渗透压渐接近血渗透压,尿比重渐降至1.010,以保持水分的外平衡。晚期肾衰健存肾单位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液绝对减少,而致少尿甚至无尿。此时水钠潴留严重,可致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 2.钠代谢 大部分肾小球疾病患者可较早地出现钠的潴留,表现为总体钠水平较高而致水肿,以及高血压,甚至心衰。若过分限盐、利尿药不当使用或腹泻,或在某些疾病如多囊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时因其肾小管回收钠功能低,也可致低钠血症<130mmol/l(130meq/l)。 3.钾代谢 慢性肾衰存在高钾倾向,这可能与酸中毒时细胞内k+外逸及细胞膜na+ -k+atp酶活性下降有关。在创伤、手术、输血或外源性钾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钾症,部分病人无症状,但有些患者可有肌无力、麻痹、心律失常,甚至停搏死亡。由于在肾衰阶段,一般限制钾摄入或因食欲不振,患者总体钾偏低,在某些小管-间质疾病患者中因调节钾平衡功能丧失,亦可出现需经常补钾的持续性低血钾。 4.钙磷代谢 gfr降低至20ml/分以下时,高磷血症常出现,同时伴有血钙降低。这主要是因血磷升高,从肠道排出与钙结合,限制钙的吸收,同时肾脏分泌1一25(oh)2d3减少,亦致肠道吸收钙减少。高磷血症和低血钙症可刺激pth的分泌,肝肾降解pth减少,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质钙化障碍。在儿童引起肾性佝偻病,在成人则出现肾性骨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硬化症,而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病分病人可出现抽搐,特别是在酸中毒纠正时游离钙浓度下降易出现。 5,酸碱平衡紊乱 在gfr降至20ml/分时,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的功能下降,同时由于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小管生成氨、排出氢离子的能力下降,或因腹泻致碱性肠液的丢失,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轻者hco3-在22~16mmol/l(50~35wl/dl)之间,重者可降至4.5mmol/l(10wl/dl)以下。酸中毒时病人易出现疲乏。感觉迟钝、深长呼吸,甚至昏迷。一般小管-间质疾病较小球疾病更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且较严重,若酸中毒与gfr不相称,高血钾、高氯血症及低肾素低醛固酮血症可能同时存在于Ⅳ型肾小管酸中毒。 6.代谢紊乱 可有低蛋白血症和消瘦。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常出现高脂血症,特别是甘油三脂的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减少,部分病人会出现自发性低血糖。 |
影响诊断: |
x线腹部平片对了解肾脏大小和形态有帮助,在gfr明显下降时,不宜行肾盂造影。 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对了解两侧肾大小、血流变、分泌和排泄功能有帮助;肾超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对确定肾脏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排除肿物等有帮助。 |
尿: |
尿常规: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红、白细胞,管型数亦不等。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尿渗透压下降,多尿晨尿在450m osm/kg以下,尿比重<1.018各次尿比重均<1.020,晚期可固定在1.010。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尿比重低,呈等张尿,尿蛋白(+~++++)及红细胞、白细胞和颗粒管型等。 |
鉴别诊断: |
1.与急性肾衰相鉴别 急性肾衰病史较短贫血较轻或无,肾脏大小正常或稍大。有时慢性肾衰患者可因急性应激状态(感染、吐泻、药物或食物中毒等)而致肾功能急剧下降,注意区别。 2.与血液病鉴别 部分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需与血液病相鉴别。慢性肾衰为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稍降低,贫血常合并有高血压。骨穿和尿液检查、肾功检查可帮助鉴别。 3.与消化道肿瘤鉴别 慢性肾衰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等,常被怀疑为消化道肿瘤(胃癌、肝癌等),肾功检查及消化道造影、b超、ct等可帮助鉴别。 |
疗效评定标准: |
疗效标准: 以逐月或略长间隔时间血肌酐倒数值判定为适用。 好转:尿毒症症状有明显改善。bun、scr稳定或有下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高血磷等基本纠正。 慢性肾衰中医疗效判定参考意见(修改稿) 第二届全国中医肾脏病会议通过 1.根据肾功能分级判定疗效(以2个月为1疗程) Ⅰ级肌酐2.0~2.4mg/dl;Ⅱ级肌酐2.5~4.9mg/dl; Ⅲ级肌酐5.0~7.9mg/dl; Ⅳ级肌酐8.0~12.omg/dl; Ⅴ级肌酐>12mg/dl。 (1)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肾功能提高1级者(如由Ⅴ级变为Ⅳ级)。 (2)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提高不到1级者。 (3)稳定:症状减轻,肾功能无变化。 (4)无效:症状加重,肾功能变坏。 2.分析自身观察期与治疗期回归直线斜率(b)的变化,对治疗结果做出判断。 |
预后: |
慢性肾衰为不可逆的进行性病变,预后较差。随着血液净化和肾移植的推广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终末肾患者可延长生命。 |
治疗: |
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原则是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去除诱因,调整饮食,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解除或减轻症状、防治并发症和替代治疗等。 (1)去除可逆因素:包括一些患者原发病经适当治疗后肾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或停止恶化。积极防治前述诱发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措施。 (2)饮食营养:低蛋白饮食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减轻尿毒症症状。传统主张较晚期肾衰患者蛋白摄入量20—25g/d(每日0.3—0.6g/kg体重),并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如蛋、乳品、鱼、肉等,对植物性蛋白如谷物等应予限制。蛋白质的实际给量应根据肾功能、营养状况;有无蛋白丢失(如蛋白尿和透析丢失量等)及蛋白消耗(如感染等)情况决定;儿童应适当增加,必要时应计算氮平衡。可给予必需氨基酸或必需氨基酸的对应α酮酸。同时保证足够热量(每日146.3j/kg体重)及维生素,避免高钾食物(如红枣、鲜蘑菇、榨菜、卷心菜、柑橘、柠檬、香蕉等)和高磷(500—900mg/d)饮食,酌情补充微量元素。有高血压和水肿者宜限制钠摄入量。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失水宜分次适量补充葡萄糖盐水。体液潴留时给予利尿剂,除非有严重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或心衰,否则钠盐限制不宜过严。低钠血症除稀释性外,多同时伴失水、低氯血症,可适量给予复方氯化钠液或葡萄糖盐水。低钾血症时应根据体内缺钾程度酌情补钾盐;高钾血症常有致命危险,除去除诱因外,应根据高钾血症的严重程度和机体对容量扩张的耐受情况,给予克分子乳酸钠60—20oml或5%nahco3 250ml、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5%氯化钙10—20ml、胰岛素高渗葡萄糖液,以及静注大剂量呋塞米(速尿)或布美他尼(丁尿胺)等。低钙血症可服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高磷血症除限制磷的摄入量外,可口服磷结合剂如碳酸钙等。代谢性酸中毒,轻症可口服碳酸氢钠,重者静脉补充碱剂,但应注意防止钠盐量和容量增加的不良影响。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应作紧急透析,以挽救生命。 (4)利尿:对较早期患者,应用排钾利尿剂,可促进机体排水、排钠、排钾,并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高血压和心衰等,且可使血氮质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晚期患者无效。噻嗪类利尿剂在肾衰时不宜使用,故常用襻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布美他尼等,氨苯蝶啶和螺内酯(安体舒通)引起k+潴留。 (5)降压:控制高血压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措施。对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应限制水钠摄入。对轻中度患者可加用利尿药,必要时加用降压药。后者常选不降低肾血流量和不增加肾素活性者为宜。可逐渐增加剂量或加药,但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减少肾灌注。常用药物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哌唑嗪、肼屈嗪(肼苯哒嗪)、可乐定、甲基多巴、米诺地尔(敏乐啶)等;对于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常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和卡托普利(巯甲丙脯氨酸),后者可引起高血钾,应注意。对于高血压危象者,可静脉滴注硝普钠、酚妥拉明(苄胺唑啉)等,严重钠、水潴留者可行单纯超滤或序贯透析等血液净化疗法。对极少数严重肾素依赖型高血压者经积极治疗后仍无改善甚或继续恶化,可摘除双肾,继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然后作肾移植。 (6)心力衰竭:除限制水钠摄入及强心、利尿降压治疗外,必要时可行透析治疗。洋地黄制剂治疗时,应按肾衰程度适当减量,并保持适当血钾浓度,以减少毒性作用。 (7)心律失常:去除诱因如低钾或高钾血症等,必要时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高度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者也可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充分的血液净化治疗常可防治心律失常。对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的心律失常,应按冠心病治疗。 (8)心包炎:大部分患者对透析,尤其是血液滤过治疗反应较佳,可使心包积液消失。少数透析无效者,其发病可能与容量过多无关,而与病毒感染或变态反应等有关,应予抗病毒或抗变态反应治疗,部分血透患者出现血性心包积液时,应注意调整肝素剂量或用体外肝素法,以减少心包填塞危险性。吲哚美辛(消炎痛)及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症状,但不能减少心包积液,防止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内注射不易吸收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西龙(去炎松),可减轻症状。当出现急性心包填塞,持续或逐渐增多的心包积液及缩窄性心包炎时,应考虑手术 治疗。手术方法有心包穿刺排液或引流、心包开窗术及全心包切除术等。 (9)贫血: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显著,起始剂量50—l00u/kg体重,每周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待血球压积升至30%时减量,并维持在此水平左右,治疗期间应注意血压升高和凝血增加。有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时,应予补充。严重贫血者可少量多次输血。 (10)蛋白质同化激素的应用: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作用,可减少氮质潴留;并有促进骨髓干细胞增殖而改善贫血。常用丙酸睾丸素或苯丙酸诺龙等。但长期应用有明显肝毒性,并有引起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前列腺肥大等副作用,现因疗效有限和不良反应较大已少用。 (11)防治肾性骨病:除控制磷摄入,补充钙剂外,对严重高磷者可加用磷结合剂。对软骨病和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还可加用活性维生素d。常用的有1,25-二羟维生素d3(罗钙全)0.25—1.0μg/d。活性维生素d治疗前应首先降低血磷,并在治疗中避免高钙血症或钙磷乘积过高,以防止转移性钙化和维生素d中毒。如经上述治疗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可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 (12)其他对症治疗:恶心和呕吐可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氯丙嗪口服或肌注,皮肤瘙痒,除充分透析外,可予皮肤润滑剂或抗组胺药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可予镇静剂,抽搐可予地西泮(安定)、苯妥英钠等。 (13)血液净化疗法:即用人工方法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净化血液,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和口服胃肠透析等。应用的指征是:①血尿素氮>37.7mmol/l(100mg/dl)。②血肌酐>707.2μmol/l(8mg/dl)。③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④充血性心力衰竭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或有尿毒症性心包炎者。⑤难以控制的高磷血症,并有转移性软组织钙沉着者。⑥明显神经系统表现。⑦尿毒症患者需施行手术,估计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手术耐受能力,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决定是否施行血液净化治疗及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综合分析。过早施行血液净化治疗固然没有必要,但在肾外脏器受到明显损害或全身情况恶化时,应及时施行,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14)肾移植: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生物替代疗法。目前已开展的有同种异体亲属肾或尸体肾移植,异种间肾移植虽有报道,但还未成熟,70年代以来,组织相容性配型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方法的进步已使患者生存率有显著提高。 (15)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慢性肾衰时,一些原来由肾脏排泄或代谢的药物其灭活、清除减少,同时组织对一些药物的耐受性也降低,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途径及其毒副作用,并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等肾毒性药物,应特别慎用或避免应用。在内生肌酐清除率<20ml/min,不宜使用磺胺类、呋喃妥因(呋喃坦啶)、氢氯噻嗪、甘露醇、汞利尿剂和水杨酸类药物。另外,不少药物尤其是分子量较小或蛋白结合率较低的药物,可经透析清除,必须在透析当天适宜加大剂量或于透析后补充剂量。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可依据肾功能损害程度或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决定所选用药物的剂量或给药时间间隔,以保持有效治疗血浓度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 |
中西医结合: |
1.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工作强度,避免过劳,防止感冒,预防感染,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2.饮食疗法: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补充足够能量及维生素,有水肿者应限盐及水的摄入。 3.配合西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 4.合并感染时,及时选用抗生素,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毒性大的药物,主要从肾脏排泄的抗生素要减少剂量。 5.配合西医降压、止呕,输血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 6.有条件者进行透析疗法(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结肠透析等)及肾移植。 单方验方: (1)大黄、槐花、积雪草各30g,水煎至200m1,保留灌肠,1次/日,2周为1疗程。 (2)大黄30g,附子3个,生牡蛎30g,水煎浓缩至150m1,保留灌肠,每晚1次。 (3)生大黄、茜草、白花蛇舌草、生牡蛎各12~24g,水煎至200m1,保留灌肠,1次/日,2周为1疗程。 (4)呕吐频繁者,玉枢丹0.6g,吞服,1次/3小时。 (5)制附片2片,生大黄未0.6g,白芥子未6g,分贴两侧涌泉穴。 (6)生黄芪30g,桑白皮15g,杏仁15g,生姜3片,鲤鱼1尾(去鳞及内脏),共煮至熟,去药渣,食鱼喝汤。 |
“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论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综合征,系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因毒素贮留引起的系列中毒症状,预后较差。在肾功能减退的同时,机体产生了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性是有限的,当肾功能受损超过50%时,则可出现全身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据统计,本病年发病率约占自然人群的万分之0.5左右。
[发病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病变。疾病主要侵犯肾脏,且以肾脏为主要表现,其中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最为多见。
2.下泌尿系梗阻。主要表现为膀胱功能失调,容易继发感染而引起肾功能衰竭,如前列腺肥大等。
3.全身性疾病与中毒。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及镇痛药或重金属中毒等。某院对30年来住院的8947名65岁以上老年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进行排队,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盂肾炎、慢性肾炎分别占第1、10、25、31位,这些疾病均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认为,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疾病的不同病因发展到脾肾阳衰,阳不化湿,使水浊内生,浊邪壅塞三焦而产生。因此,脾阳亏损,肾阳衰微是肾功能衰竭之本,浊邪壅塞,三焦不行,导致心肺、脾胃、肝等脏腑受损是其标,病变部位则在肾。
[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慢性肾炎病史的患者,如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慢性肾衰:
1.胃肠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胃纳下降、口臭带氨味、口腔粘膜溃疡等。
2.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乏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于集中、失眠、对外界反应淡漠、言语减少等。
3.贫血、出血倾向。
4.化验血肌酐>221~442毫摩尔/升。
5.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表现,如酸中毒的呼吸深大、水代谢失常的少尿、无尿。
[预防措施]
正常人肾的重量随着增龄而减轻,皮质变薄,肾窦内脂肪增加,间质纤维化加剧,老年人肾单位数量减少,从25岁到85岁,其总数约减少30%~40%,所以,老年人肾功能也随增龄而减退。
有慢性肾病史的患者,若能从预防着手,尽量保存更多的肾单位,从而防止肾功能衰竭,意义尤为深远。
1.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原发肾病的不同,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分别采取抗炎、降压、降糖等方法(可参考有关章节)。
2.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反复多次感染为最常见的慢性肾衰恶化的诱因,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气管炎等)、皮肤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所以慢性肾病患者,若出现感冒咳嗽、咽喉痒痛、鼻塞流涕、怕冷发热、皮肤生痈疖、尿频、尿急、尿痛等,应积极治疗,选择有效的抗菌素或服中药控制感染,防止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3.限制蛋白摄入。慢性肾病,尤其是在出现氮质血症以后,肌酐>442毫摩尔/升,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5%~50%,应限制蛋白的摄入,一次性过多的蛋白摄入,使肾脏不能及时排出氮质代谢产物,易致尿毒症。
4.合理用药,防止肾毒药的使用。对慢性肾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时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1)使用的药物应避免对肾发生毒性,以免进一步损害肾功能。下列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①抗菌素类,如各种长效制剂、磺胺类,因能形成结晶阻塞尿路;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紫霉素、乙胺丁醇等;四环素类,这类抗菌素对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有抑制作用,导致bun增高,肾脏负担加重。②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利眠宁类、巴比妥类、水杨酸盐等。
(2)一些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需减少药物的剂量,如地高辛等。
5.排除尿路梗阻。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者应予注意,应及时做肾脏b超检查,明确是否有肾盂积水(结石或前列腺肥大所致),及时排除梗阻,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患引起的,某些原发病经适当治疗后,可使肾功能改善,起到部分缓解,甚至恢复至代偿期,如由于结石引起梗阻性肾病手术治疗去除梗阻因素,可使肾功能恢复。
2.饮食疗法。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分解产物积蓄在血中是引起尿毒症的氮质血症和酸中毒的主要原因,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如过分限制又可引起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一般认为蛋白质摄入量宜每日20克~45克,宜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尽量少吃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见下表。
常用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
食物名称 重量(克) 蛋白质含量(克)
全鸡蛋 100 12.6
牛乳 100 3.1
瘦猪肉 100 16.7
肥猪肉 100 2.2
鱼类 100 13.0
粳米 100 6.8
籼米 100 7.8
标准面粉 100 9.9
黄豆 100 36.3
土豆 100 1.9
如每日蛋白质需30克左右,可饮牛奶100毫升(含蛋白3.1克)、鸡蛋1只(含蛋白12.6克),其余15克可自大米及其它食物中提供。
(2)限制水及食盐的摄入。有高血压、浮肿、尿少者应限制摄入过多的盐,或用药盐代替。关于慢性肾衰患者的饮水,由于老年人脏器呈萎缩状态,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口渴感觉不灵敏,在照顾时更应注意面部的干燥与否、皮肤弹性、以及有无少尿或体重减轻,以防饮水少而脱水,或饮水过多而水肿。一般来说,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进水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500~600毫升计算。蔬菜及水果含蛋白质不多,并有充分维生素,可不严格控制。
3.中医辨证论治。脾肾阳虚,表现为肢体浮肿、肢冷畏寒、面色?白、倦怠乏力、纳少便溏者,可选用实脾饮加减(茯苓15克、白术10克、广木香6克、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厚朴10克、益母草15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15克)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肝肾阴虚,表现为头昏、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者,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熟地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丹皮10克、泽泻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川牛膝15克)以滋补肝肾;湿浊困阻,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口吐清水、头昏乏力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味(竹茹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炒谷、麦芽各15克、生甘草3克、黄连3克、生大黄10克、吴萸3克)以和胃降浊。
4.中药灌肠法。通常可用泻下药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以降毒素,如药用生大黄15克、芒硝10克、生牡蛎30克、泽泻15克、蒲公英30克、制附片20克,煎水200毫升,每日灌肠1次。
5.单方验方:据报道,冬虫夏草对慢性肾衰有一定效果,用冬虫夏草5~10克,每日炖服1次,坚持长期服用,有一定疗效。
6.透析疗法。从目前临床来看,肾功能衰竭晚期(尿毒症)患者,透析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途径。透析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血液透析易致心血管疾患,有人观察发现,50岁以上的病人,血液透析死亡率上升,故以腹膜透析较为合适。
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疾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最常见,约占50~60%。肾小动脉硬化症、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全身性红斑狼疮等也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其他如肾结核、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多囊肾、肾脏发育不全,以及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引起的尿道梗阻也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前,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可分别引起以肾小球或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病变,故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却可出现相同的后果,即残存肾单位过少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最后的共同结局。由于肾脏有强大的储备代偿功能,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可以随着肾脏受损的逐步加重而分为下列四个时期。
第一期——肾脏储备功能降低期在较轻度或中度肾脏受损时,未受损的肾单位尚能代偿已受损的肾单位的功能。故在一般情况下肾脏泌尿功能基本正常。机体内环境尚能维持在稳定状态,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仍在正常值的30%以上,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也无临床症状。但在应激剌激作用下,如钠、水负荷突然增大或发生感染等时,可出现内环境紊乱。
第二期——肾脏功能不全期由于肾脏进一步受损,肾脏储备功能明显降低,故肾脏已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5~30%。有中度氮质血症和贫血,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常有夜尿和多尿,一般临床症状很轻,但在感染、手术及脱水等情况下,肾功能即明显恶化,临床症状加重。
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肾脏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有较重的氮质血症,血液非蛋白氮多在60mg%以上。一般有酸中毒、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也可出现轻度高钾血症。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均有障碍,易发生低钠血症和水中毒,贫血严重。有头痛,恶心,呕吐和全身乏力等症状。临床称为氮质血症期或尿毒症前期。
第四期——尿毒症期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血液非蛋白氮在80~100mg%或更高。毒性物质在体内的积聚明显增多,有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多种器管功能衰竭。临床不有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即自体中毒的症状出现。图14-2表示内生性肌酐清除率(基本上代表gfr)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由此可见,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gfr的减少有密切关系。
[imgz]binglishenglixue096.jpg[alt]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肾功能的关系[/alt][/img]
图14-2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肾功能的关系
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一般采用完整的肾单位学说(intactnephron hypothesis)来解释。此学说认为:虽然引起慢性肾损害的原始病因各不相同,但是最终都会造成病变肾单位的功能丧失,肾只能只能由未受损的残存肾单位来承担。丧失肾功能的肾单位越多,残存的完整肾单位就越少;最后,当残存的肾单位少到不能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时,内环境就开始发生紊乱,亦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开始发生发展。
bricker在七十年代提出的矫枉失衡假说(trade-off hypothesis)可以认为是对完整肾单位学说的一个补充。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bricker指出,当肾单位和gfr进行性减少以致某一溶质(例如某一电解质)的滤过减少时,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血液中一种相应的抑制物(例如某一激素)就会抑制残存肾单位肾小管对该溶质的重吸收,从而使该溶质随尿排出不致减少而在血浆中的水平也不致升高。可见,这种适应性反应有稳定内环境的作用。随着肾单位和gfr的进一步减少,该溶质的滤过也进一步减少。此时,尽管血浆中抑制物仍起抑制作用,但因残存肾单位过少,故不能维持该溶质的排出,结果是溶质在血浆中的浓度升高,即内环境发生紊乱。该溶质浓度的升高又可使血浆中的抑制物也随之增多,而此时抑制物的增多,非但不能促进溶质的排泄而有助于机体内环境恒定性的维持,反而可以作用于其他器管而起不良影响,从而使内环境的紊乱进一步加剧。
下文在论述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钙、磷代谢障碍时,将对矫枉失衡假说作具体的解释。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晚期,肾实质已严重毁损,致使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等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发病率约占人群万分之0.5左右。
【病因】
主要病因有:①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②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痛风等)。③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如慢性肾盂肾炎。④慢性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肥大、肿瘤等。⑤先天性肾脏疾患,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
【发病机理】
目前以“健存”肾单位、矫枉失衡和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来解释:①当肾脏病变严重时,大部分肾单位毁损,残存的肾单位则需加倍工作,以补偿被毁坏了的肾单位功能,随着病变的进展,“健存”的肾单位越来越少,即使加倍工作亦无法代偿时,就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②当肾功能衰竭时,机体会出现某些代谢异常(不平衡),为了矫正这种异常,却又引起机体新的失衡现象,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随之钙降低,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随之而来,可产生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搔痒及转移性钙化等一系列失衡症状。③当健存肾单位为了代偿被毁坏了肾单位功能时,不得不增高肾小球血液灌注及滤过率,如长期过度负荷,便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至于尿毒症的毒素,传统上公认的有尿素、胍类、酚类、吲哚类、芳香酸、肌酐、尿酸、脂肪酸、中分子物质等,近年来提到的尚有细胞代谢产物,从肠道吸收的聚胺类、腐肉素、血浆中高甲状旁腺素及尿毒症时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如铝蓄积可产生尿毒性脑病及肾性骨病等)等,总之,尿毒病的毒素种类繁多,并与尿毒症症状的关系及产生机理十分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必将揭开其全貌,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临床表现】
在肾功能不全早期,仅有原发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发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浓缩功能及酚红排泄率减退。这些肾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急剧恶化,并可出现尿毒症症状,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一俟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可恢复至原来水平。若病情发展至“健存”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症状会逐渐表现出来。
尿毒症的症状相当复杂,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主要有:
一、胃肠道表现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口腔糜烂、消化道出血等。
二、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精神萎糜不振、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痛,有时出现下肢痒痛或“不安腿”综合征(下肢有蚁爬、发痒感,需移动双腿或行走后才舒适),可有嗅觉异常,神经性耳聋,咽部及舌部肌肉无力、排尿困难,尿潴溜等。晚期出现嗜睡、烦燥、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昏迷。致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中分子物质”潴留等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常有高血压、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并可有小动脉、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可影响视力及视网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纤维素性心包炎),少数可有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
四、造血系统表现 严重贫血为主要症状,晚期患者多有出血倾向,常伴有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甚或发生呕血、便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症,少数可有心包出血。
五、呼吸系统表现 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库司玛大呼吸。
六、皮肤表现 干燥、脱屑、无光泽。部分患者皮肤较黑,系弥慢性黑色素沉着所致。尿毒从汗腺排出后,会凝成白色结晶称为“尿素霜”,刺激皮肤而引起尿毒症性皮炎和皮肤搔痒(皮肤痒感与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增多也有关)。
七、电解质平衡紊乱
(一)低钠血症和钠潴留 尿毒症病人对钠的调节功能差,容易产生低钠血症,其原因有:①过份限制食盐的摄入;②肾小管回收钠的功能减退;③容易腹泻而丢失含钠碱性肠液;④应用利尿剂而致钠丢失,低钠血症[血钠在130mmol/l(130meq/l)以下]时,病人疲乏无力,表情淡漠,厌食、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使尿毒症加重,反之,钠的摄入过多,则会潴溜体内,引起水肿、高血压、严重时易发生心力衰竭。
(二)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肾功能障碍时,尿磷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磷从肠道代偿排出而与钙结合,限制了钙的吸收,加上厌食和肾病时的低蛋白血症,以及肾脏患病后1.25(oh)2d3生成障碍等,都会使血钙减少。高血磷和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质钙化障碍,这在幼年病人会产生佝偻病,成年病人则出现尿毒症性骨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硬化症等。尿毒症时血钙虽然降低,常在2.0mmol/l(8mg/dl)左右,但在酸中毒情况下,血浆中钙的离子化比例较高,游离钙的浓度还可以接近正常水平,故一般不会出现低钙性抽搐。但在纠正酸中毒的补碱过程中,由于游离钙的减少,则低钙搐搦就可发生,应加以注意。
八、代谢性酸中毒 尿毒症病人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轻者二氧化碳结合力在22-16mmol/l(50-35vol/dl)之间,严重者可降至4.5mmol/l(10vol/dl)以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①酸性代谢产物的潴留;②肾小管生成氨、排泌氢离子功能减退;③肾小管回收重碳酸盐的能力降低;④常有腹泻致碱性肠液丢失。重症酸中毒时病人疲乏软弱,感觉迟顿,呼吸深而长,甚至进入昏迷状态。
九、骨骼系统表现 可出现肾性骨病,包括肾性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骨硬化症及转移性钙化等,多见于病程较长或长期透析者,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慢性酸中毒有关。
十、免疫系统机能低下,易继发感染。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液检查①尿素氮、肌酐增高。②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g/l,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③动脉血液气体,酸碱测定;晚期常有ph值下降、ab、sb及be均降低, paco2呈代偿性降低。④血浆蛋白可正常或降低。⑤电解质测定可出现异常。
二、尿液检查①尿常规改变可因基础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有蛋白尿、红、白细胞或管型,也可以改变不明显。②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毒症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夜间尿量多于日间尿量。
三、肾功能测定①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②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试验均减退。③纯水清除率测定异常。④核素肾图,肾扫描及闪烁照相亦有助于了解肾功能。
四、其它检查 泌尿系x线平片或造影,肾穿刺活检,有助于病因诊断。
【诊断】
根据慢性肾脏病史,有关临床表现及尿、血生化检查,可确诊。肾功能异常程度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分为三期: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gfr介于50-70ml/min之间,血bun>7.14>8.93mmol/l,血cr>132<177umol/l,临床上除有原发疾病表现外,尚无其它症状。
二、肾功能失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 gfr<50ml/min,血bun>8.93mmol/l,血cr>177umol/l,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和不同程度贫血等症状。
三、尿毒症期有gfr<25ml/min,血bun>21.42mmol/l,血cr>442umol/l,已有明显尿毒症临床症状。如gfr<10ml/min,为尿毒症晚期;gfr<5ml/min,则为尿毒症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一旦确诊,应明确原发病因及恶化的诱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治疗】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 不使用损害肾脏药物,及时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发热、出血、高血压等),常可使病情恢复到原有水平。
二、延缓慢性肾衰的疗法
(一)延缓慢性肾衰的疗法
(一)饮食疗法 ①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加以调整,一般采用低蛋白饮食,但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应给优质蛋白,如蛋类、乳类、鱼、瘦肉等。限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取。②高热量,每日不少于125.5kj/kg体重。③补充维生素。④饮水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尿量在每日1000ml以上。又无水肿者不应限水。⑤钠盐不必过分限制,因储钠功能减退,尿中有钠盐丢失。⑥少尿者应严格限制含磷含钾的食物。
(二)必需氨基酸疗法 口服或静脉点滴必需氨基酸液,成人每日9-23g。凡用该法应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每日0.3g/kg体重),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血尿素氮的目的。
(三)钠扩容后利尿疗法 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溜者,不必先服碳酸氢钠),然后给予速尿,开始用量为100mg/d,静注,使每日尿量达2000ml左右,否则,速尿量每日加倍,直至达到上述尿量为止,但每日速尿总剂量不宜超过1000mg,如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滴。
(四)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滴速1ml/分,每日1次,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尿量增加,促进尿素氮排出。
(五)口服氧化淀粉20-40g/d,可使肠道中尿素与氧化淀粉相结合而排出体外,1-2周后,血尿素氮可下降30%左右,因其有头晕、恶心、腹泻等副作用,目前多用dasc(白蛋白涂饰氧化淀粉制剂),该制剂副反应轻微。
(六)中药 大黄10g,牡蛎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2次,患者腹泻每日控制在3-4次为宜,促进粪氮排出增加。
三、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脱水和低钠血症,尿毒症病人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特别是长期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者,更是如此,一旦发生,应及时补充。但要注意对水、钠耐受的特点,补充不应过量,以免引起高钠血症和水中毒。
(二)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 尿毒症病人的血钾一般处在正常的低值,但使用利尿剂后,则极易发生低钾血症。这时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橼酸钾补充,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要静脉滴注补钾,无尿或使用保钾利尿剂后,则可引起高钾血症,其紧急处理方法,见《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可以使低血钙改善。当发生低钙搐搦时,应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10-20ml,加以纠正。口服4%氢氧化铝凝胶15-30ml,每日3-4次,可抑制磷从肠道吸收使血磷降低。维生素d(特别是活性高的1.25-(oh)2d3)可帮助提高血钙水平和改善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四、对症处理 有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并适当给予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伴有严重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输少量鲜血,以静注或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最佳,一般使用50u/kg,6-8周后,当红细胞压积上升30-40vol%后,改为维持量(25u/kg),在应用过程中,可因红细胞增加,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宜注意。并发肾性骨病者、应适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或1.25羟d3(罗钙全),如血钙升高而病情无好转,应探查甲状旁腺,如有腺瘤应切除。
五、血液净化疗法 是用人工方法部分代替失去功能的肾脏,以维持患者生命。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具体方法与适应征见附:血液净化技术)
六、肾脏移植 将异体的健康肾脏移植给尿毒症病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自从本世纪中期开始作肾脏移植疗法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亦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免疫抗排异研究的不断进展,肾移植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 failure,crf简称慢性肾衰)是在发生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逐渐受损,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以至不可逆转的肾衰。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致于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慢性肾衰较常见,情况预后严重,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减退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⒈肾贮备能力丧失期 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约为120ml/min,此期的gfr减少至30-60ml/min。此时,肾贮备能力虽已丧失,但肾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因而临床上并无症状。血生化检查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通常比正常范围轻微升高。
⒉氮质血症期 是慢性肾衰的序幕。此期gfr减少至25ml/min左右,肾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有一定程度障碍。常有氮质血症(血肌酐和尿素氮常升高,血肌酐>177mmol/,血尿素氮>7.0lmmol/l),肾浓缩功能有轻度损害(夜尿和多尿),轻度贫血。
⒊肾功能衰竭期 当gfr>10ml/min左右时,肾功能已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血肌酐>442μmol/l,尿素氮>17.9-21.4mmol/l),肾浓缩和稀释功能显著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表现为轻或中度代谢性酸中毒,水、钠潴留,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等。由于肾排钾的能力可勉强维持平衡,故此期可不出现高钾血症,有较明显的贫血。
⒋尿毒症期 gfr<10ml/min,就进入慢性肾衰晚期,即尿毒症期。血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水、电解质失调严重,常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血钙明显降低,血磷升高。体内多个系统均受累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尤其是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明显,甚至昏迷。
慢性肾衰的病因很广,各种肾脏疾病的晚期都可以出现慢性肾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一种。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表现,有氮代谢产物的滞留、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常危及生命。按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血症期及尿毒症期。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降至50~70ml·min[sb]-1[/sb],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尚属正常,一般仅有原有肾脏病的表现,但在进食高蛋白饮食时,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血尿素氮可有一过性升高。
(2)氮血症期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50ml·min[sb]-1[/sb],血中非蛋白氮>29mmol·l[sb]-1[/sb](>40mg%),血尿素氮>9.0mmol·l[sb]-1[/sb](>25mg%),血肌酐>177μmol·l[sb]-1[/sb](2mg%),伴有食欲减退、轻度乏力、夜尿、尿比重降低(固定在1.010左右)和不同程度的贫血。
(3)尿毒症期 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sb]-1[/sb],非蛋白氮57mmol·l[sb]-1[/sb](>80mg%),血尿素氮21mmol·l[sb]-1[/sb](>60mg%),血肌酐>442μmol·l[sb]-1[/sb](5mg%),伴有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并出现严重的尿毒症的各种临床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常伴有高血压、贫血,有1/3~1/2病人有出血倾向,如皮肤、胃肠道的出血,后者又可加重贫血。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病人常伴有的一种症状,由于贫血、黑色素沉着而形成尿毒症特殊的褐黄面容。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发生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肌肉颤动或抽搐,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常有神翅淡膜或最后发展到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29.5.1 病理生理
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但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却基本相似,都是由于肾单位的严重破坏,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5%以下时,体内出现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和代谢废物的滞留,常有下列代谢紊乱发生。
(1)钠和水平衡的紊乱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由于肾脏浓缩和黧功能的严重障碍而又摄入过多的钠和水可造成钠和水的滞留,引起水肿,高血压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若摄入过少,又易出现低钠及脱水,故亦不宜过度限制,一般钠的摄入量以不出现水肿为宜。
(2)钾代谢的紊乱肾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时,肾小管不能充分排钾以及摄入过多含钾药物或食物(摄入量>70~90mmol时),代谢性酸中毒,溶血,感染,脱水等都可引起高钾血症,如因肾功能衰竭伴有多尿,呕吐,腹泻及钾摄入量不足时又可导致低钾血症。
(3)钙、磷镁代谢紊乱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40~50ml·min[sb]-1[/sb]时,使磷的滤过和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使尿磷排泄增加,血磷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若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血磷的升高不能控制,高血磷以及肾实质的损害使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1,25(oh)[xb]2[/xb]d[xb]3[/xb]]能力减退,使血钙浓度下降。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由于饮食的限制或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抑制了镁的吸收,所以镁平衡可在正常范围。但尿少的病人,在大量镁负荷时很难排出,体液内过剩的镁可产生血镁过高。
(4)代谢性酸中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使代谢产物包括硫酸盐、磷酸盐等酸性物质在体内滞留。而肾小管合成氨与排泌氢离子的功能显著减退,因此常有酸中毒,若有腹泻使碱性肠液丢失,则可使酸中毒症状更为严重。
(5)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代谢的变化
①蛋白质代谢:尿素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产物,食物中蛋白质与血中尿素氮含量有密切关系,如摄食高蛋白质饮食,血浆尿素氮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上升。当病人良欲低下,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就会出现负氮平衡及低蛋白血症。在一般饮食条件下,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值的25%以下时,血中尿素氮即开始升高,经肾小球排出尿素减少而小部分须经肾外途径排出。尿毒症患者血中必需氨基酸如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降低,而苯丙氨酸升高,且非必需氨基酸中的酪氨酸降低,反应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特有的蛋白质代谢改变。
②脂肪代谢:尿素症患者可能由于高胰岛素血症而促进肝脏对甘油三酯的合成增加,同时组织清除脂蛋白脂酶的活力降低而易发生高脂蛋白血症。
③糖(碳水化物)代谢:约有70~75%的尿毒症病人有葡萄糖耐量降低,其血糖曲线与轻型糖尿病人相似,但空腹血糖正常。近年来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浓度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并和氮血症有密切相关,对胰岛不经不敏感病人,经透析后可得到纠正,糖耐量曲线亦可恢复正常,但不能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29.5.2 临床表现
尿毒症患者的毒性症状是由于体内氮及其它代谢产物的潴留以及平衡机制出现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1)胃肠系统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溃疡出血和顽固性呃逆等。
(2)心血管系统常有肾性高血压,可导致全身小动脉硬化,心机能不全;晚期患者在有水、钠潴留时易出现心力衰竭,并可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包积液。
(3)造血系统尿毒症患者绝大部分会出现贫血,贫血是由以下一种或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肾实质损害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形成减少。
②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潴留,尤其是甲基胍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③血液中代谢产物的潴留可抑制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
④铁、叶酸及蛋白质的不足,特别是运转蛋白的丢失,尿毒症病人如血清铁浓度及铁结合力降低,提示铁从网状内皮细胞中释放发生障碍。
⑤容易出血,常有皮下瘀斑,粘膜出血,黑粪等。
(4)呼吸系统酸中毒病人常出现深而快的呼吸,若累及中枢系统可有潮氏呼吸。患者易有肺炎,发病率约为40~62%。
(5)神经系统尿毒症早期可出现神经肌肉失调、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或抽搐,最后发展到嗜睡、昏迷,甚至死亡。
(6)皮肤系统皮肤干燥、脱屑,全身皮肤瘙痒,皮炎等。由于尿素析出可在皮肤上形成尿素霜。
29.5.3 饮食治疗
1930与与1948年fishberg与addis相继提出尿毒症患者要限制蛋白质,但未区分动植物蛋白的生理价值,因此在饮食治疗中一直应用低蛋白高热量饮食,蛋白质一天摄入量不超过30~40g,以素食为主,而不采用任何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这样虽可使症状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供给这种低蛋白高热量饮食,食物品种单调,使病人食欲减退难于接受,进食量减少,且因摄入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不足,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而影响到全身营养状况。giordano与giovannetti在1963与1964年报道采用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食物以减少非必需氨基酸摄入治疗尿毒症后,逐渐引起重视并相继应用获得一定的疗效。目前,尿毒症饮食治疗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十年来尿毒症的治疗饮食已结合病理生理特点,病情的不同变化,在营养要求上除考虑总氮摄入量,必需氨基酸的量与比例和热量供应外,还特别注意饮食中磷的含量及热量供应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目前,尿毒症除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外,还有必需氨基酸疗法和α-酮酸或羟酸疗法。
(1)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
①热量和蛋白质: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与结合肾功能改变情况,供给足够热量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热量来源主要是淀粉和脂肪。giovannetti等提出要保持尿毒症病人的正氮平衡,每日需供给8400kj(2000kcal)以上热量,并给予高生物价的蛋白质0.26g·kg[sb]-1[/sb]。shaw认为大多数尿毒症病人每日给予0.3g·kg[sb]-1[/sb]可维持氮平衡。更多的学者则认为每日应给予蛋白质0.4~0.5g·kg[sb]-1[/sb]才能维持氮平衡。kopple认为每日给予0.55~0.60g·kg[sb]-1[/sb]比每天供给20g蛋白质更易于获得氮平衡。但对降低血尿素氮并不满意。但后一种饮食品种单调,口味较差,病人难以坚持。为此,carmena等人建议一周中连续6天供给24g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第7天可自由选择饮食,这样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可维持在30g左右,既能获得氮平衡,又能调节口味,增加病人食欲。作者曾对19例晚期肾衰病人进行观察,一年内没有出现尿毒症症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等在70年代曾对18例尿毒症病人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以麦淀粉为主食)治疗,平均治疗9.7月,病人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血尿毒氮与肌酐下降,后者11例随机统计病人对照有显著差异。然而,饮食治疗对内生肌酐清除率<5ml·min[sb]-1[/sb]的患者难以奏效,照例应作透析治疗。
在低蛋白饮食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葡萄糖耐量降低、血糖轻度上升时,可将一天的进食量分为多次进食,经透析后可以得到纠正。如出现高尿酸血症应采用低嘌呤饮食。
②脂肪: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可导致高脂血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在脂肪供给上要注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有的学者认为在一定热量供应下,p/s值以1:1.5为佳。在应用上则以采用素油为宜。
③记录出入液量:若患者尿量不减少,一般水分不必严加限制,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但对晚期尿量少于1000ml·d[sb]-1[/sb]、有浮肿或心脏负荷增加的病人,则应限制进液量。在尿量过少或无尿时,又应注意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以防饮食性高钾血症;患者亦可由于摄入量不足和利尿剂的应用出现低钾血症,此时又应补充钾盐。
④患者若无浮肿和严重高血压,不必严格限制食盐,以防低钠血症发生。
⑤高磷血症可使肾功能恶化,并使血清钙降低,低蛋白饮食可降低磷的摄入量。近来发现低蛋白饮食和低磷饮食有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但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常仍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磷,故除采用低磷饮食外,并用氢氧化铝等药物以降低磷的吸收。
⑥血钙过低常见于慢性尿毒症中,主要降低血磷,若血钙水平过低引起症状时,可给予高钙饮食,特别在纠正酸中毒时,可口服碳酸钙5~10g以提高血钙水平。但效果欠佳。
⑦病人常有缺铁性贫血,应供给富含铁质及维生素c的食物。
⑧尿毒症病人易患胃炎、肠炎而有腹泻,甚至有大便隐血,因此宜给易于消化的软饭菜,以防胃肠道机械性刺激而加重病情。
尿毒症病人的膳食兴趣例见表29-5~29-7。
(2)必需氨基酸饮食疗法近十年来尿毒症饮食治疗的一个进展是当肾功能恶化单采用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已不能保持适当的尿素氮水平时,必需再降低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加入必需氨基酸制剂。常用的剂型有粉剂、片剂、糖浆等,尚可静脉补给。粉剂可以和麦、玉米淀粉做成各种点心进食。饮食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一般为:
每日非选择性蛋白质0.3g·kg[sb]-1[/sb]+必需氨基酸2~3rose单位+足够热量。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必需氨基酸比例低而非必需氨基酸高。有些学者发现上述饮食利用好,易于获得氮平衡。furst认为口服必需氨基酸能促进肝脏蛋白合成,静脉注射则促进肌肉合成。采用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摄入量比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更低,既能满足体内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容易获得氮平衡,又能减少氮代谢产物;同时可减少磷的摄入量,故能减轻钙质沉积对肾单位的损害。此外,蛋白质的选择不限于高生物价蛋白,这样有利于调节病人口味,使患者更易于接受。
(3)α-酮酸或羟酸疗法 richards根据肠道内尿素降解的氨氮可部分在肝内转变为氨基酸,于1967年提出用必需氨基酸对应的α-酮酸治疗尿毒症。1971、1972年richards及giordano分别证明α-酮酸可饮食中取代缬氨酸和苯丙氨酸。walser于1973年每天每公斤用0.3g非选择性蛋白+α-酮酸+足够热量。治疗尿毒症获得成功,使氮平衡改善,尿毒症缓解。α-酮酸不含氮,不会造成氮潴留,摄氮量亦比其他尿毒症饮食为低,但其价格高,有时用α-羟酸替代α-酮酸,羟酸治疗尿毒症的可能机理是利用体内的尿素氮转变成必需氨基酸,减少尿素生成,有利于蛋白质合成。血磷的控制也较必需氨基酸饮食更为满意。由于生产成本及口味等问题尚未普及应用。
程某,女,53岁
【初诊】
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现半年余,肌酐6.7mg/dl.尿素氮74mg/dl。血色素6.5克。经服包醛氧化淀粉,大便每日二次,诸症尚称平稳。近日困患感冒,自觉胸闷短气,渐至喘逆不能平卧。西医作肺感染用青霉素3日,未见明显好转,经×光透视,发现胸腔积液中量。建议行血液透析,患者惧之。前来就诊。面色晦暗,端坐呼吸,喘逆不止,脉象弦滑数。按之振指,舌白苔腻水滑小便量少,大便不畅。此尿毒重症,水饮射肺,勉拟泻肺行水,以救其急,若不效,宜急行透析。
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苏叶梗各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葶苈子20克,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丹参10克,大腹皮15克,槟榔10克,炒枳壳6克,大黄3克。三付
【二诊】
药后大便畅行,小便增多,喘逆之势稍减,诊脉弦滑而数,舌白苔腻根厚,再以宣肃方法。
苏叶梗各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葶苈子20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冬瓜皮30克,茯苓皮30克,三付
【三诊】
小便明显增多,一日夜可达2500毫升,喘逆之势渐减,脉仍弦滑,舌白苔腻,再以疏调三焦方法。
苏叶梗各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桑白皮15克,枇杷叶10克,葶苈于15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七付
【四诊】
喘逆已平,二便畅通,纳食亦香,脉仍弦滑有力,舌白苔腻未变,仍属尿毒重症,未可掉以轻心,饮食寒暖,诸宜小心。再以凉血化瘀,疏调三焦方法。
苏叶梗各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大黄3克,七付
后以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辅以饮食控制,并令其逐步增加散步式运动锻炼,精神体力日见好转,肌酐下降至4mg/dl.尿素氮稳定在40mg/dl以下。
【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并发胸闷憋气,喘逆不得平卧,最为危急,往往是因胸腔积液较多,压迫肺泡所致,重者可有心包积液,缺氧症状明显。其症不同于一般喘咳。治疗亦颇为棘手。赵师认为,此症乃水饮不得下输而逆射心肺,故治疗急当泻肺行水,用泻白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不用大枣,加疏利三焦之品,务令大小便通畅,使水饮有泄越之途,从二便排出体外。其葶苈子宜重用,一般15~30克,药后可见小便增多,喘逆势减,便有转机。若喘逆有增无减,速当透析,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