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jiazhuangpangxiangongnengkangjinzheng )
别名: 甲旁亢 , 郁证
西医
简介: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pth)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简称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肿瘤(大多数为腺瘤,少数为腺癌)或增生致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性钙磷及骨代谢的疾病;②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主要由于长期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或维生素d缺乏与羟化障碍等疾病引起血钙过低刺激甲状旁腺所致。临床上血钙可低、可高或正常,由原发病因及病理生理等情况而定;③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tertiary hyperparathyroidism)在长期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基础上产生腺瘤伴功能亢进,常见于肾脏移植后;④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seudohyperparathyroidism)等四种。 |
病因: |
原发性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腺癌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其病因不明。继发性甲旁亢常见于慢性肾病、维生素d缺乏等所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甲旁腺代偿性增生所致。三发性甲旁亢为继发性基础上腺体受持久刺激,自主分泌过多pth引起。假性甲旁亢者多见于肾癌及肺癌分泌类似甲旁腺多肽物质所致。 |
人群: |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成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
病理: |
原发性甲旁亢的病变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增生、腺瘤和腺癌,其中以腺瘤最为多见,占80%~97%,增生占2.5%~20%,腺癌约占2%。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较多见。绝大多数腺瘤多单发性,多发生在下面一对甲状旁腺。腺瘤大小不等,重量0.4~120g,一般1~10g。瘤体表面光滑,有菲薄的纤维包膜,切面呈实质性,偶见囊性变、出血、钙化和骨化。腺瘤内因细胞成分不同,可分为主细胞性、混合性及嗜酸性三种,其中以主细胞腺瘤最为多见,甲状旁腺增生(parathyroid hyperplasia)绝大多数四个腺体都发生增生,增生的细胞主要是主细胞,细胞呈弥漫性或结节状增生,间质脂肪组织减少或消失。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大多数具有功能性,腺癌有明显包膜侵润,侵入周围组织或血管、淋巴管,癌肿包膜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并见核分裂象,可发生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
诊断标准: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 1.血钙过高或/和血磷过低症状 (1)倦怠、软弱无力、嗜睡、健忘、肌力减退、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幻觉、狂躁。 (2)食欲不振、便秘、腹张、恶心、呕吐、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可伴发胰岛胃泌素瘤(多发性内分泌瘤Ⅰ型)。可发生急、慢性胰腺炎。 (3)多尿、口渴、尿频、血尿、肾绞痛、尿路感染、甚或肾功衰竭。 (4)常有骨痛(背、脊椎、髋、肋骨、四肢)、局部压痛、行走困难、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 2.血钙反复多次测定均升高,尤其是离子钙浓度高(正常人离子钙浓度为1.1~1.2mmol/l即4.48~4.92mg/dl)。血磷多次小于1.0mmol/l(3.omg/dl),但肾功衰竭时血磷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氯升高大于102mmol/l(102meq/l)。 3.尿钙、磷及c-amp增多,低磷( 4.甲状旁腺功能试验 (1)血清甲状旁腺素(h-pth)增高(正常 (2)磷廓清率增高(正常:6.3~15.5ml血浆/min)。 (3)肾小管磷重吸收率下降(正常:84%~96%). (4)钙快速滴注抑制试验(10%葡萄糖酸钙20ml,加于5%葡萄糖液200m1内;10~15分钟内快速滴注),不能抑制(尿磷/尿肌酐比值不下降或反而升高)。 5.b型超声检查、ct、红外线温度扫描、放射性核素(75硒-甲酰氨基酸)扫描等定位诊断阳性。 6.心电图示q-t间期缩短。x线片可见骨膜下皮质吸收(指骨内侧明显)、颅骨斑点状脱钙、牙槽骨吸收、骨折、畸形、囊肿样变化。肾结石、肾钙化。胃肠钡餐可见十二指肠溃疡征象。 7.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高血钙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瘤(肺、肝、肾癌等),慢性肾功能衰竭,骨软化症等。 |
诊断依据: |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是有赖于血清钙和血清pth的测定。如患者出现骨痛、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血尿,骨骼x线摄片有骨膜下皮质吸收及囊肿样变化,血清高血钙、低血磷,血清pth增高。碱性磷酸酶和尿钙升高等特征性变化,诊断本病基本确立,但可疑病人应与高血钙症的其他病因鉴别。 |
体征: |
本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为pth分泌过多引起高血钙、肾及骨骼病变,可单独出现,亦可合并发生,症状错综复杂,变化多样。 (一)高血钙症:可影响全身多个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记忆力减退,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淡漠嗜睡,易怒善哭。 2.神经肌肉系统 出现应激性降低,乏力倦怠,四肢肌肉松弛无力或萎缩,感觉异常,躁动不安。严重高血钙时可出现幻觉、狂躁、甚或昏迷。 3.消化系统 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胁肋胀痛,部分患者伴有十二指肠溃疡和多发性胰腺炎。 (二)骨骼系统:甲旁亢的骨骼病变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钙的摄入、肾功能以及甲状旁腺病变的功能情况。早期可出现腰、腿、四肢骨痛,局部压痛,后期主要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渐发展至全身骨及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牙齿松动脱落,身高缩短;严重者鸡胸、驼背、四肢骨弯曲畸形与病理性骨折,局部骨质隆起等骨骼病变,发病率可达90%。 (三)泌尿系统:表现多尿、烦渴、多饮、反复发作双肾及输尿管结石,发生率一般在60%~90%左右,可致肾绞痛及血尿。并发慢性肾盂肾炎及肾功能损害,可达50%左右,肾实质钙化使肾脏缺血而可引起肾性高血压。现已明确肾结石是甲旁亢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果切除甲状旁腺病变时,肾脏损害已较严重者,肾脏病变常仍然继续发展,可导致死亡。 |
影响诊断: |
1.x线表现:多见于晚期病例,其主要表现有: (1)骨骼系统:有骨病变者均有不同程度广泛性脱钙,以胸腰椎、扁骨、肋骨、掌指骨最明显。表现为密度减低、骨小梁稀少,皮质变薄,呈不均匀的层板状;或骨小梁粗糙,呈网状结构。头颅呈一致性毛玻璃状骨密度减低。颅板分界不清,失去锐利边缘,典型改变为颗粒状或斑片状密度减低的阴影。进行性甲旁亢多有骨质吸收。骨膜下骨质吸收,表现为骨皮质内外缘不光滑,呈条纹状或花边状,尤以中指指骨桡侧缘及指骨末节的簇端最多见。牙槽骨骨板多吸收,锁骨的肩峰端、胸骨端和耻骨联合等部位可有软骨下骨质吸收,表现骨端模糊不清,皮质不规则、关节间隙增宽。晚期病例在下颌骨、面骨及四肢长管状骨有囊样改变,呈单发性或多发性囊状透明区,有些膨胀性,边缘锐利,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亦称褐色瘤。此外病理性骨折及骨质软化较多见,少数病例可出现骨硬化。 (2)泌尿系统:主要为肾结石和钙化性肾功能不全,可继发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 (3)软组织钙化:较少见,于膝关节和肩关节软骨、耻骨联合等部位较多。 骨针吸活体检查。诊断困难者可作此检查。一般在髂骨嵴作环钻活检,有时须在胸骨或肋骨作较大块活检。骨标本作不脱钙切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并作微放射摄影术测骨密度,用四环素标记技术了解骨体积的改变。甲旁亢骨活检的组织学改变有骨质疏松、纤维骨炎及骨形成和骨破坏增加。 2.ct检查:ct平扫检查,腺瘤呈卵圆形、圆形或类三角形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多均一,类似颈部大血管密度。造影增强检查,腺瘤密度明显增高,但颈部大血管强化更明显,可资区别。 3.b超和同位素检查 10mhe的b型超声波检查和同位素201 t1或99 tc甲状旁腺扫描为较好的甲状旁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
实验室诊断: |
甲状旁腺功能试验: 1.皮质醇试验:皮质醇具有抗维生素d作用,抑制肠道吸收钙。口服皮质醇(氢化考的松)100mg或强的松30mg,连续10天,本病患者血清钙不下降。 2.钙负荷试验:10%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葡萄糖盐水200ml中10~20分钟静脉滴注完毕,正常反应者血钙增高, pth分泌受抑制,甲旁亢者无此反应。 3.低钙摄入试验:每日摄入钙<3.75mmol,3~6天,尿钙排出>50mmol/24小时,对甲旁亢诊断有帮助。 4.双氢克尿塞试验:双氢克尿塞50~100mg,一日2次,连服4天,甲旁亢者血清钙可高于2.75mmol/l。 |
尿: |
1.尿钙、磷 原发性甲旁亢患者90%以上有高尿钙,正常人普通饮食时尿钙排出小于2.5~7.5mmol/24小时。本症患者尿磷排出增高(正常值为32.3mmol/24小时)。 2.尿羟脯氨酸及camp 本症患者排出量均增多(camp正常值为2.5~7.8μmol/24小时)。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血钙症及继发性甲旁亢相鉴别。如家族性高血钙症;恶性肿瘤骨转移或骨浸润,常有血钙过高症;多发性骨髓瘤、甲亢症、结节病、维生素d或噻嗪类利尿剂中毒等均有血钙过高症,但一般可被皮质醇抑制,而本病血钙过高则不被抑制,且akp增高。慢性肾病所致继发性甲旁亢,可伴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 (1)症状消失,并发症治愈。 (2)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正常。 (3)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病变缓解,无手术并发症,肾功正常。 2.好转 (1)症状缓解。 (2)血钙、血磷接近正常,碱性磷酸酶下降,肾功好转。 |
预后: |
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病变经手术切除后,甲旁亢的临床症状可望缓解或消失,预后良好。 甲状旁腺癌切除后,局部复发常见,但由于癌肿倾向于相对缓慢地生长及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而远处转移多发生在晚期,故死亡很少由于原发癌或转移癌本身,而是由于pth分泌功能亢进所致。 |
治疗: |
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明确诊断、切除病变、并留下足够维持正常功能的组织。 (1)肿瘤定位:术前仅1/4病例能扪及甲状旁腺腺瘤,故须作选择性双侧甲状腺下动脉造影,可发现动脉移位扭曲和腺瘤区有致密染色影以及异常血管影,但诊断准确率不足50%。甲状旁腺静脉血是由甲状腺静脉引流的,故选择性甲状腺静脉造影可在腺瘤区看到静脉移位及造影剂染色区。比较颈部及甲状腺静脉中不同部位的pth 浓度,可鉴别甲状旁腺的病理性质。甲旁亢甲状腺静脉血pth 浓度比周围血高2倍以上。甲状旁腺增生者两侧静脉血pth 升高。腺瘤患者仅瘤侧静脉血 pth升高。若甲状腺静脉血pth 不高而周围血pth高,则可能有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或分泌类pth腺瘤。也有报告用食管钡餐造影摄影、??se甲状旁腺扫描、红外线温图等检查作肿瘤定位。由于这些定位方法所需设备复杂,技术困难,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故无需列为常规检查。 (2)手术方法:首次探查仅限于颈部及向前上纵隔的伸延部分。必须探查四个甲状旁腺,并分别做冰冻切片证实后切除单个或多个腺瘤。增生病例作次全切除,即保留一个腺的一半或两个的一小部分,但切除前应做颈部广泛探查以发现异位甲状旁腺或第5个病变腺体。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颈动脉鞘、纵隔或甲状腺包膜内。在未找到下面一对甲状旁腺时尤应探查。 (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20%,有以下几种。①手术后低血钙:见于65%病例。由于瘤外腺体功能被高血钙抑制,大量钙迅速沉积于脱钙的骨所致。多在术后数天开始,持续0.5-3个月恢复。3.8%病人因剩余的腺组织太少或腺组织未存活而出现永久性功能减低,应治以钙剂及维生素d。②手术后低血镁:因术后骨修复时镁盐沉积于骨而加重术前低血镁。表现为肌肉神经兴奋。可短期注射硫酸镁。③喉返神经损伤。④术后急性甲旁亢。⑤术后骨痛缓解。下床过早,可发生骨折。 2.西药治疗 对于慢性、轻症或肾性甲旁亢,或年老体弱等患者,可考虑选择药物治疗。 (1)益钙宁(elcitonin):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降钙素类药物,具有降低血清钙及抑制骨吸收作用。甲旁亢高血钙症通常成人每次40u,1日2次(早、晚)肌肉注射,应随年龄及血钙值的变化,酌情增减剂量;变形性骨炎患者通常成人每次40u,每日1次肌肉注射。 (2)密钙息(calcitonin):为合成蛙鱼降钙素,有注射剂及喷鼻剂二种剂型。可用于治疗高血钙、高血钙危象和变形性骨炎,第1周每日肌注或鼻喷密钙息50或100u,第2周隔日肌注或鼻喷本品50或100u。副作用有恶心、呕吐或面部潮红等。哺乳期不宜应用。本品应冷藏保存。 (3)甲氰脒胍:可阻止pth生成和释放,用于慢性甲旁亢高血钙者,200mg,每6小时1次。副作用可使血浆肌酐升高,故肾病所致继发性甲旁亢高血钙者应慎用。 (4)心得安·肾病性甲旁亢者可用 本品40~320mg/日,分次口服,可使pth及akp降低。 (5)磷酸盐:轻症或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者,可试用磷酸钠或钾,每日1~2g,以对抗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促进钙进入骨骼而可部分纠正血钙、磷水平。对肾功能损害及异位钙化者慎用。 药物治疗可使急性甲旁亢所致的高血钙得到迅速纠正,以减少心脏停搏及全身麻醉等危险,为手术准备条件。 腺癌已广泛转移者,也应进行以下急救治疗:①支持疗法: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减少洋地黄剂量。②迅速排出血钙:静脉点滴生理盐水或用排钠利尿剂,使尿排钠量及排钙量增加,或用依他尼酸、硫酸镁等与ca2+、结合或螫合制剂,促使钙排泄,也可用血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减低血钙。③抑制骨释放钙:较有效的是磷酸盐,可促使ca2+沉积于骨而降低血钙。在6-8h内静脉点滴0.75-1.0mmol/kg体重,或每日口服1-2mmol/kg体重,分别可在24h内或几日内出现降血钙作用。用药后有发生转移性钙化者。口服剂量每日在2g以上者可有腹泻。静脉点滴有报告发生严重低血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变性质、患者的全身情况,作全面综合性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术后可辅以西药或中药治疗,为进行手术创造条件和巩固手术疗效。对轻微高血钙症或年老体弱患者、或出现肾功能衰竭等不能进行手术者,可采用内科或中医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可根据中医辨证辅以中药治疗,可提高疗效。对于晚期病例,或术后有复发、或患者不愿作手术或西药治疗者,则以中药治疗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