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

( taiyi )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胃痛心烦、烦躁不安,消化不良,焦虑不安,腹痛躁狂症癫狂,暴怒。
功效:清热,安神健脾,调理中焦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 0.7 - 1寸.
灸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释义: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

“太乙” 相关论述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配伍] 配中脘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img]12-3-5.gif[alt]足阳明胃经穴[/alt][/img]

味甘平。
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余邪气。久服耐寒署,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御览》引作若神仙)。一名石脑,生山谷。
吴普》曰:太一禹余粮,一名禹哀,神农岐伯雷公甘平,李氏小寒,扁鹊无毒,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九月采,或无时。
《名医》曰:生太白,九月采。
案《抱朴子》金丹篇云:灵丹经,用丹沙,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矾石磁石戎盐太一禹余粮,亦用六一泥,及神室祭醮,合之,三十六日成。

风后问于岐伯曰:八风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风后曰:占之不验何也?岐伯曰:有验有不验者,人事之不同耳。天未尝不可占也。风后曰:请悉言之。岐伯曰:八风休咎,无日无时不可占也。如风从东方来,寅卯辰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北方来,申酉戌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南方来,巳午未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北方来,亥子丑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风后曰:予闻古之占风也,多以太乙之日为主。天师臼:无日无时不可占也,恐不可为训乎。岐伯曰:占风以太乙日,决病所以验不验也。风后曰:舍太乙以占吉凶,恐不验更多耳。岐伯曰:公何以信太乙之深也。风后曰:太乙移日,天必应之风雨。风雨和则民安而病少,风雨暴则民劳而病多。太乙在冬至日有变,占在君。太乙春分日有变,占在相。太乙在中宫日有变,占在相吏。太乙在秋分日有变,占在将。太乙夏至日有变,占在民。所谓有变者,太乙居五宫之日,得非常之风也。各以其所主占之,生吉克凶多不爽也。岐伯曰:请言风雨之暴。风后曰:暴风南方来,其伤入也,内舍于心,外在脉,其气主热。暴风西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肌,其气主弱。暴风西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气主燥。暴风西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气主清。暴风从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暴风东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两胁腋骨下及肢节,其气主温。暴风东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筋纽,其气主湿。暴风东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重着。言风而雨概之矣。岐伯曰;人见风辄病者,岂皆太乙之移日乎。执,太乙以占风,执八风治病,是泥于论风也。夫百病皆始于风,人之气血虚馁,风乘虚辄入矣。何待太乙居宫哉。
陈士铎曰:人病全不在大乙,说得澹而有味。


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太一。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分支,第八、九肋间动、静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治诸病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辟除众恶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喉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痛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疰相染甚至灭门者方
雄黄(二两) 当归(三两) 丹砂矾石(一作 石) 桂心 大黄(各二两) 芫青(五枚)藜芦附子(各一两半) 人参真珠麝香鬼臼犀角牛黄(各一两) 蜈蚣(一枚)射罔(一两) 乌头(八枚) 杏仁(三十枚) 蜥蜴(一枚) 樗鸡地胆(各七枚) 斑蝥(七枚)巴豆(一分)
上二十四味为末,蜜和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服二丸,日再。不知稍增。又以二丸着门上令众邪不近。伤寒服之无不愈。若至病家及视病患,夜行独宿服二丸,众邪不能近也。(胡洽无桂心、芫青人参真珠犀角麝香射罔牛黄蜥蜴乌头樗鸡当归十二味药。)(只十二味,与积聚篇同)

治百病,若中恶气,心腹胀满,不得喘息心痛积聚胪胀疝瘕,宿食不消,吐逆呕 ,寒热瘰 蛊毒,妇人产后余疾方
蜈蚣(一枚) 丹砂(即真珠附子矾石(一作 石) 雄黄藜芦鬼臼(各一分) 巴豆(二分)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麻子,一服二丸,日一服,伤寒一二日服一丸,当汗出,绵裹两丸塞耳中。下利服一丸,一丸塞下部。蛊毒服二丸,在外膏和摩病上。在膈上吐,在膈下利,有治人得药杂蛊方
斑蝥(六枚) 桂心 藜芦(各如指大) 釜月下土(如弹丸大)
上四味,治下筛,水服一钱匕下,虫虾蟆蜣螂毒俱出。

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泻,或复迟涩,久利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能饮食。
肉豆蔻 川姜(炮) 百草霜(各二两) 木香(一两半) 荜澄茄京三棱(炮,各一两) 巴豆(一百粒,去皮心,别研) 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别研) 酒蜡(四两) 油(一两) 丁香(一两)
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旋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熟水吞下,食后临卧服;小儿,如黍米大二三丸。

治一切瘟疫无汗,头疼身热,口渴心烦等症。
火硝三钱 雄精(水飞)三钱 麝香五分
同研极细末,入瓷罐收贮。男左女右,点大眼角内,登时出汗而愈。

专治阳痿不起,精少无子,服之保养一月,自效。

(治一切骨节痛)
麝(一分) 蟾酥(一分) 硫黄(二分) 沉香(二分) 生草乌(二分)乳香(二分) 山甲(一分) 川乌(二分) 没药(二分)
用艾茸五分,纸卷如爆竹样,对患针之,即愈。
麻药敷法
胡椒蟾酥半夏乌头荜茇细辛 生南星 生草乌
为末,火酒调敷患处,则麻痹不知痛痒,任刀割。

针经曰.太乙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叶蛰之宫.从其宫数所在.日游一处.至九日复反于日.编次成图.始自入节得主之日.从其宫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日徙一宫.至九日复反于一.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每宫各得五日.九之则一节之日悉备.今予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之内.使观者临图.即见逐节太乙所直之日在何宫内.乃知人之身体所忌之处.庶使行针之士.知回避之.俾人无忤犯太乙之凶.乃仆之本意也.

治四时气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湿痹,并皆川升麻 白芍药紫苏叶香附子干葛香白芷陈皮川芎青皮甘草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时候,连进二服。如发热头痛,加连葱白三寸同煎;如中满气噎,加枳壳数片,产妇婴儿、老

关门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灸五壮,针八分。
癫疾狂走,心烦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