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喘
参考:肺气肿
“虚喘” 相关论述
治病用药,可因此悟破,唐立三治其妹,夙苦难产,谓瘦胎饮为阳湖公主作,以奉养之人气必实,耗其气使和平,故易产。今妹形肥,知其气虚,勤针黹久坐,知其下运,于孕五六月。以紫苏饮加补气药与十数帖,得男甚快。同一难产,而有虚实之别,补气之方反从瘦胎方悟出。
又张仲华案云,表热四候,额汗如淋,汗时肤冷,汗收热灼,诊脉虚细。惟尺独滑,舌苔已净,细绎咏证,不在三阳而在三阴,考仲圣有反发热一条,是寒邪深伏少阴阳分,今乃湿温余邪流入少阴阴分,宗其旨,变其法.拟补肾阴泄肾邪.以熟地、枸杞等补之,细辛,丹皮等泄之,一剂而愈.是从寒邪入肾悟出湿温之邪入肾治法。前余诊治王立群嗣母。病喘,询其状,确系肾家之虚喘。而非肺家之实喘,阅前方,系专科女医蔡小香君所开,用咸温重镇,甚合肾气不纳治法,惟恩服药何以反甚,既以形瘦尺脉带数也,乃悟其故.因即原方于其蛤蚧,杜仲等之咸温者,易以阿胶、元参之咸寒,于其苏子之温降者,易以白前之寒降,惟旋复、赭石二味未之易,亦即其理以对勘之.即其法以变用之。
小儿虚喘之证,气乏声音短涩,古法主王洁古黄 汤(如人参、炙黄 、炙甘草、地骨皮、炒桑白皮等味)。
〔真按〕小儿因纯粹肺虚而喘,不夹他证。方用西洋参一钱,蜜炙桑白皮,地骨皮各八分,甜杏仁一钱,炙甘草三分。
喘促夹痰者,古法主百合固金汤(如百合、天门冬、麦门冬、生地、熟地、当归、白芍、生甘草、贝母、玄参、桔梗等味)。
〔真按〕小儿因肺虚夹痰而喘,重在补肺化痰,方以栝蒌霜钱半,百合一钱,川贝母一钱,炒麦冬六分,制天冬六分,西洋参钱半,炒白芍八分,生甘草三分。
喘促夹热者,古法主本事黄 汤(如五味子、白芍、天冬、麦冬、人参、黄 、熟地、炙甘草、白茯苓,引用乌梅、姜、枣)。
〔真按〕小儿因肺虚夹热,而作喘者,此方甚不相宜。方以西洋参一钱,连心麦冬一钱,润玄参一钱,生白芍六分,白茯苓钱半,淡竹叶一钱,川贝母八分,炙桑白皮五分,生甘草梢五分,引用鲜栝蒌钱半。
加味六君子汤
治肺脾虚寒,痰嗽气喘。
人参白术(炒) 茯苓半夏(各二钱) 陈皮甘草(炙) 干姜(各一钱) 细辛(八分) 五味(七分)
水煎服。
参附汤
治元气虚脱,手足逆冷,汗出不止,气短欲绝。
愚按∶此上中下俱脱之症。若中焦脾气脱者,以白术一两代人参,名术附汤;上焦肺气脱者,以炙黄 一两代人参,名 附汤,但黄 轻浮,必加麦冬三钱,五味一钱以纳之;下焦肾气脱者,以熟地黄一两代人参。但熟地性滞,非痰所宜,且功缓,非急症所倚,须加茯苓四钱导之,方为稳当。观仲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真武汤三方,皆以茯苓为君,皆治汗出不止。盖以汗之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镇之。此以平淡之药,用为救逆之品,仲景之法,所以神妙也。
黑锡丹
治脾胃虚冷,上实下虚,奔豚,五种水气,中风痰潮危症。
喻嘉言曰∶凡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证,舍此再无他法之可施。予每用小囊佩带随身,恐遇急症不及取药,且欲吾身元气温养其药,借手效灵,厥功历历可纪。
徐灵胎曰∶镇纳元气,为治喘必备之药,当蓄在平时,非一时所能骤合也。
六味丸(方各见《时方》)
治肾阴虚不能纳气者,加麦冬五钱、五味一钱。
肾气丸(方见《金匮》)
治肾阳虚不能纳气。
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
治上焦虚热,下焦虚冷,此方清肃在上,填实在下之法。
熟地(一两)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另炖调复) 麦冬牛膝(各二钱) 冬白术(炒,三钱) 五味(七分) 附子(一钱,须重用)
水煎服。
枸杞汤(方见《时方》)
治气短。
贞元饮(见《三字经》)
余推景岳制方之意,以气为阳,血为阴。大汗亡血,产后及热病之后,血虚则气无附丽。孤阳无主,时见喘促,故以此饮济之缓之。其要旨在“济之缓之”四字,今人顺口读过,便致许多误事。盖阴血枯竭,最喜熟地之濡润以济之,犹恐济之不及济,故加当归以助其济之之力;呼吸气促,最宜甘草之大甘以缓之,犹恐缓之不能缓,故用至二三钱,以成其缓之之功。
熟地(三五钱至一两) 当归 炙草(各二三钱)
水煎服。
长孙男心典按∶气为夫,血为妻。无妻夫必荡,自然之势也。此方补血为主,使气有归附,渐渐而平,缓剂也。今人于真阳暴脱、气喘痰涌危症,不知议用附子汤、真武汤及黑锡丹等药,而以贞元饮投之,则阴霾冲天,痰涎如涌,顷刻死矣。
此方入经,不能入肾,不可不知。
真武汤
治水气咳呕,小便不利,四肢肿,腹痛。
次男元犀按∶以上治喘等方,多主水饮。因仲景云“短气皆属饮”一语,悟出无数方法,药到病瘳,指不胜屈。方知取法贵上也。
真武为北方水神。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也。附子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白术之温燥建中土,则水有所制;附子得生姜之辛散,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白术合茯苓之淡渗,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尤妙在芍药之苦降,以收真阳之上越。盖芍药为春花之殿,交夏而枯,借其性味,亟令阳气归根于阴也。
附子汤(方各见《伤寒》)
此方即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其补阳镇阴。分歧只一味与分两略殊。学人读古人书,必于此处究心,方能受益。
《金匮》云∶气短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喻嘉言曰∶饮邪阻碍呼吸,故气短。但呼吸几微之介,不可辨。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宜苓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气窍利矣;若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宜肾气丸以通其阴,阴通则少阴之关开矣。
按∶气短分及呼吸,其旨微矣。
罗x×,男,26岁。四川双流县某乡,农民。
【病史】1962年4月,因风寒咳嗽,痰多,气紧,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治疗,病情好转。1963年冬季,咳嗽加剧,心累气紧,动则尤甚,致卧床不起。治疗一段时间,基本缓解。1964年春,旧病复发,遂来求诊。
【初诊】喉间痰声漉漉,张口抬肩,气不接续,喘时汗出,痰多清稀,精神萎靡,恶寒肢冷,面肿。
舌质淡暗,苔白滑腻。此为少阴阳衰阴盛,气不归元,寒饮上逆而致。法宜壮阳驱阴,纳气归肾,以四逆汤加味主之。
处方
制附片30克(久煎) 生姜30克 炙甘草15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砂仁12克 白术12克 四剂
【二诊】服上方后哮喘减。原方加茯苓,以增强利水、渗湿、化痰之效。续服五剂。
【三诊】哮喘明显减轻。其后又继续服上方月余,以巩固疗效。
1979年6月追访:患者病愈后,次年即由农村调某厂工作,患者始终坚持全日工作,十四年来病未复发。
【按语】本例气急喘促,不能续接,张口抬肩,得长引一息为快,应属元气不足之虚证。这与气促壅塞,不能布息,得呼出余气为快之实证不同。
虚喘之证,无非气虚。气藏于肺而根于肾。此证虚喘,喘则汗出,动则尤甚,恶寒肢冷,面浮神疲,痰涎稀薄,舌淡苔白,一派少阴虚喘之象。故自始至终,坚持壮阳驱阴,补肾纳气之法。阳旺邪消,哮喘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