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参考:耳痔
“息肉” 相关论述
病源息肉淫肤,此由邪热在脏,气冲于目,热气攻于血脉,蕴积不散,结而生息肉,在于白睛肤睑之间,即谓之息肉淫肤也。
肘后疗目中生肉,稍长欲满目,及生珠管方。
贝齿真珠(分等)
上二味并研如粉,拌令和,以注肉上,日三四度良。
短剧疗眼肤肉生覆瞳子者方。
取针烧令赤烁着肤上,不过三烁缩也,有令人割之三复生,不如烁之良。
删繁疗肝热不止,冲眼为 赤脉,息肉闭痛不开,但热势彭彭不歇,及目睛黄,洗肝干蓝饮方。
干蓝(切) 车前子苦竹叶(切各三升) 秦皮(三两) 细辛决明子蕤仁山栀子升麻芍药(各三两)
上十味切,以水二斗煮干蓝。取一斗,去滓,取清八升煮药,取一升下芒硝,三两沸去滓,分再服。忌生菜。
千金疗眼中息肉方。
驴脂石盐末,和以注 即瘥。
千金翼矾石散,主目翳及 肉方。
矾石上上白者,纳如黍米大于翳上及 肉上,即令泪出,以绵拭之,令得恶汁尽,日一,其疾逐恶汁尽,日日渐自薄便瘥,好上上矾石,无过绛矾色明净者,慎如疗眼常法。
崔氏疗人眼热冷肤肉暗方。
光明朱砂(一两研) 砂(一两研) 浆水(一大升)
上三味,以五月五日合置铜器中,日曝使干,用刀子刮取,以新帛裹之,每夜眠时,着一米许安眼,四 各一米尽,一月间内外暗者皆愈。忌生血物。(出第四卷中)
必效疗眼热 肉及赤痒方。
黄连(一两碎) 竹叶(一两切)
上二味,以水一升半煎,取半升置铜器中,汤上煎似稀锡止,卧时点眼中,热泪出,即瘥止。
谢道人疗眼风热生赤肉方。
大黄(二两) 黄芩(一两) 甘草(炙) 人参地骨白皮决明子(各三两) 防风石胆
上十三味捣筛为散,以鲤鱼胆一合和丸,饮下十五至三十丸。忌猪肉、海藻、菘菜。
论曰脾肺有热,蕴积不散,传播肝经,流注血脉,上冲于目,发于睑 ,息肉胀起,攀系白睛,隐涩妨闷,故谓之息肉淫肤。
治眼赤膜不见物,或生息肉,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 决明子(炒) 黄连(去须) 芍药大黄(锉炒) 升麻(各二两)山栀子仁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苦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滓下芒硝末一钱匕,食后临卧温服。
治眼赤息肉,生翳膜,漠不见物,柴胡汤方
柴胡(去苗) 大黄(锉炒各一两半) 决明子(炒) 泽泻升麻芍药白茯苓(去黑皮)枳壳(去瓤麸炒) 栀子仁 黄芩(去黑心) 黄连(去须) 细辛(去苗叶)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两) 甘草(炙锉二两)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苦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滓投芒硝末一钱匕,食后临卧温服。
治眼生息肉淫肤。葳蕤汤方
葳蕤升麻黄连(去须各一两半) 秦皮(去粗皮三分) 地骨皮山栀子仁 甘草(炙锉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投芒硝末一钱匕,食后临卧温服。
治眼 生赤脉息肉,涩痛不开,热势不歇,及目睛昏黄,干蓝汤方
干蓝 车前子秦皮(去粗皮) 细辛(去苗叶) 决明子(炒) 山栀子仁 升麻芍药甘草(炙锉各一两) 蕤仁(一两半)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苦竹叶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眼生赤脉息肉,急痛不开,如芥在眼碜痛。大枣膏方
大枣(五枚取肉) 竹叶(二握洗) 黄连(去须捣末半两)
上三味,以水三盏,于铜器中,煎取一盏,澄滤极清,又煎取半盏,瓷器盛,旋取以铜箸点之。
治眼赤风泪出,痒烂久积,生翳息肉,点眼石胆丸方
石胆(研) 铜青(研) 砂(去石研) 干姜(炮) 龙脑(研) 戎盐(研各一分) 石决明(七孔者刮洗焙捣末) 乌贼鱼骨(去甲) 秦皮(去粗皮) 细辛(去苗叶) 鸡舌香(各半两)决明子(炒三分) 黄连(去须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研为末,合和重研,炼蜜丸如麻子大,临卧内大 头,各一丸。
治目生鸡冠蚬肉,桔梗汤方
桔梗(去芦头) 大黄(锉炒) 细辛(去苗叶) 黄芩(去黑心) 玄参芒硝(炼过者各一两) 防风(去叉) 车前子(各一两半)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临卧温服。
治目赤生翳,玄参汤方
玄参柴胡(去苗) 决明子(炒) 石膏羌活(去芦头)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 黄芩(去黑心) 地骨皮(各三分)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竹叶七片,煎至八分,去滓投芒硝末半钱匕,食后临卧温服。
治息肉淫肤赤白膜,点眼蜗牛浆方
生蜗牛(一枚)
上一味去其掩,内丹砂末于口中,火上炙沸,以绵注取汁,敷 中。
又方:丹砂(一两)
上一味,五月五日,研令如粉,置铜器中,以浆水腊水各一盏,浸一日曝干,用铜刀子刮取再研,以瓷合收,每点如黍米大,于目 头,如此一月愈。
治息肉淫肤赤白膜,点眼雀粪膏方
雄雀粪
上一味,取细直者,以乳汁和研细,点肤翳上。
又方:薤白(新者)
上一味,以刀截,安肤翳上,令遍膜皆着,痛止复为。
又方: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生用七枚)
上一味细嚼,吐于手掌内,以绵缠箸头,点于 肉上,不过三五度瘥。
治眼中息肉,点眼食盐膏方
食盐(研一分) 驴脂(一两)
上二味,先熬驴脂,后下食盐,调成膏,以铜箸点如黍米许,于目 头,日三夜一。
治目热、息肉淫肤,赤白膜,点眼白矾粉方
白矾(色明净者)
上一味,研如粉,每点如黍米大,于翳上,即泪出,以新绵拭之,其病逐泪出。
治眼生翳膜,赤脉息肉,涩碜痒痛有泪,通神膏方
白沙蜜(四两) 青盐(研) 麝香(研各一字) 乳香(研) 砂(飞过) 白矾(飞过各半两) 当归(为末半钱) 黄连(去须为末一钱)
上八味同研令匀,入青竹筒内,慢火煮半日,候冷绵滤去滓,瓷瓶收贮,每点眼了,瞑目少时,以温汤洗,翳与息肉等俱下。
治风热攻注,眼生息肉,退翳膜,止疼痛,洗轮散方
秦皮(去粗皮) 黄连(去须) 仙灵脾槐花(各半两) 犀角(镑一分)
上五味,捣罗为细散,每用半钱匕,以新水调,澄清洗之。
治目生息肉,金波膏方
黄连(宣州者去须四两) 黄柏(金州者三两以上二味椎碎以水二碗浸一宿于银器内熬取半碗滤过) 蕤仁(去皮半两)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双仁)
上四味,研蕤仁杏仁如粉,入前药汁内,同熬及一盏,更滤过,入好蜜少许,麝香一钱,白矾 砂各一字飞过,空青三钱,如无只以生青代之,略椎碎,龙脑二钱,以绢袋子盛,在药内又熬及一半,于冷水内滴,候药在水中不散,即膏成,用净瓶密封,于饭上蒸三度,每度入井内,沉过极冷,以银瓷器收贮,点如常法,神妙。
治息肉淫肤,初发睑 ,渐渐胀起,攀系白睛,菊花汤方
菊花茯神(去木) 防风(去叉) 玄参升麻(锉) 石膏(碎) 芎 (锉) 葛根(锉各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半)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放温服,临卧再服。
论曰鼻者肺之窍,鼻和而知香臭,风寒客于肺经,则鼻气不利,致津液壅遏,血气搏结,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
治鼻中息肉,羊肺散方
羊肺(一具薄切去筋膜炙令干) 木通(锉半两) 白术(米泔浸一宿锉碎炒黄四两) 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 干姜(炮裂) 芎 (各半两)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后米饮调下,日二。
治鼻中息肉,敷鼻,雄黄散方
雄黄(研) 细辛(去苗叶) 木通(锉) 蕤仁(研) 皂荚(炙刮去皮并子各一分)白矾(过半两) 石(黄泥包 过半两) 藜芦(炙) 地胆瓜蒂地榆(洗去泥土)茹(各三分) 巴豆(十粒去皮壳炒黄)
上一十三味,捣罗为散 煎细辛白芷汤和,涂敷息肉上,以胶清和涂之亦得,取瘥为度治鼻中息肉,吹鼻,细辛散方
细辛(去苗叶) 瓜蒂(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散,吹半钱入鼻中,须臾嚏出,频吹取瘥。
治鼻生息肉,矾石丸方
矾石(熬令汁枯四两) 木通(锉) 细辛(去苗叶各半两) 丹砂(研一分)
上四味,捣研为末和匀,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绵裹内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则止。
治鼻中息肉,敷鼻,地胆膏方
生地胆 细辛(去苗叶) 白芷
上三味等分,先捣罗白芷细辛为散,将地胆压取汁,和成膏,用少许涂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敷鼻,地龙散方
地龙(去土炒一分) 猪牙皂荚(一挺)
上二味烧灰罗细,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出清水尽,即息肉自除。
治鼻中息肉不通,敷鼻,胡粉膏方
胡粉(炒) 白矾(烧令汁尽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用青羊脂和成膏,以少许涂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敷鼻,瓜蒂膏方
陈瓜蒂(一分)
上一味,捣罗为末,以羊脂和,时以少许,敷息肉上。
治鼻中息肉不通利,敷鼻,地胆汁方
生地胆(一枚)
上一味,取汁涂息肉上,一宿当消,无生者,捣干者为末,酒渍敷之。
治鼻生息肉,不得息,灌鼻,藜芦散方
藜芦(微炙一分) 矾石(烧令汁枯一分) 瓜蒂(二十七枚)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以酒调半钱,内小竹筒中,灌入鼻孔,以绵塞之,日三易佳。
治鼻中息肉,雄黄散方
雄黄(五两置沙锅中以醋煮三复时取出薄醋洗过夜露晓收三度细研如粉)
上一味,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日再,不出半月,息肉自出,神效。
治鼻塞息肉不通方
上以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自通。
治鼻有息肉, 鼻气息不通烦闷,灌鼻,蒺藜苗汁方
蒺藜子苗(一把车辗过者无车辗过者采取令车辗)
上一味,捣碎,以水浓煎,滤去滓,将汁入鼻中,息肉因喷嚏出,如赤蛹子,瘥。
《千金冀》论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众,而用之皆无成效,惟见《本草》云∶雄黄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虚,但时人不知用雄黄之法,医者生用,故致困毙,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息,余以成炼雄黄,日内一大枣许大,过十日,肉塞自出,当时即得喘息,更不重发。其炼雄黄法,在《千金冀》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寻求也,期有神验。
《千金》治小儿鼻塞生息肉方通草细辛(各一两)
上二味捣末。取药如豆,着绵缠头,纳鼻中,日二。
《千金冀》治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取细辛,以口湿之,屈头、纳鼻中,傍内四畔多着,日十易之,满二十日外,以∶
葶苈(一两) 松萝(半两)
上二味捣筛。以绵裹薄如枣核大,纳鼻中,日五六易之。满二十日外,以吴白矾上上者二两,瓦坯里相合,令置窑中烧之,待瓦熟,取捣筛,以面脂和,如枣核大,纳鼻中,日五六易。尽,更和,不得顿和。二十日外,乃瘥。慎行作劳,及热食并蒜面百日。
《千金翼》治 鼻有息肉,不闻香臭方瓜蒂 细辛(各半两)
上二味为散。絮裹豆大,塞鼻中,须臾即通。
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胃之大 五部也(五部,按《灵枢》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暴喑气哽,刺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拘挛痫 ,足不任身者,取天柱。暴痹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胃之五大俞五部也。今士安散作五穴于篇中,此特五部之一耳)。衄而不止,血流,取足太阳;大衄 血,取手太阳;不已刺腕骨下;不已,刺 中出血。
鼻鼽衄,上星主之。先取噫嘻,后取天牖、风池。鼻管疽发为厉,脑空主之。鼻鼽不利,窒洞气塞, 僻多 ,鼽衄有痈,迎香主之。鼽衄 出,中有悬痈宿肉,窒洞不通,不知香臭,素 主之。鼻窒口僻,清 出不可止,鼽衄有痈,禾 主之。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 中痛,鼻中有蚀疮,龈交主之。鼻鼽不得息,不收 ,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沟主之。衄血不止,承浆及委中主之。鼻不利,前谷主之。衄,腕骨主之。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乳头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息肉病等。息肉可有蒂(图2-113),也可无蒂。
[imgz]putongwaikexue117.jpg[alt]直肠息肉[/alt][/img]
图2-113 直肠息肉
一、分类
(一)新生物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容易癌变。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
(二)错构瘤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如幼年息肉,黑斑息肉综合征等,极少癌变。
(三)炎性息肉也叫假息肉,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引起,一般不发生癌变。
(四)无分类 有化生息肉、gardner综合症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便血出鲜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表面,当炎症时,有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直肠肿块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园、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三)肛指与内镜检查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带蒂息肉或广基息肉,前者活动度大,后者较固定,息肉园形,柔软,若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壁,可能有癌变。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
(四)钡灌肠 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
三、治疗
(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
(二)电凝切除术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
(三)套扎冷冻术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2~3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切除”目的。
(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
(一)概述
因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而命名。发病以5岁左右最常见,男孩多于女孩。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发病占绝大多数。单个发病占70%以上。多发者有3~4个,在成长中息肉可有自行脱落的可能。
儿童型息肉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多直径不超过1cm,息肉的表面光滑,均有长蒂,为正常结肠粘膜,当蒂接近息肉时,粘膜上皮转为肉芽组织。息肉本身为细胞、血管组织,有急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同时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壁腔为分泌粘液的柱状上皮。因此根据形态特点,病理上不属于肿瘤,而是一种错构瘤。由于错构瘤不一定为先天性,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少者较多见。
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血附于大便表面,与大便不相混,出血量常不大,但极像内痔出血,因此在儿童期有类似内痔出血症状时,首先应考虑到直肠息肉病的可能。息肉蒂较长时,用力排便可脱出肛门口外,排便后又缩回。个别高位的息肉可能受来回脱垂而引起结肠肠套叠,临床诊断除上述症状外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在小儿排空大便后,检查者戴手套涂润滑剂,缓慢将食指或中指伸入肛门内仔细扪诊,常能扪到长蒂,稍硬,活动而光滑的圆球形息肉。经反复扪诊未发现息肉者。用儿童直肠镜按同法缓慢进入直肠检查,方法为边观察边旋转看到肠腔进镜,不可盲目进镜,否则轻微用力即可致肠壁损伤出血,甚者破裂穿孔。有大便堵塞肠镜时,用长钳取出及大棉球吸出。也可采用退镜法边观察边退镜。
(二)激光手术
一旦确诊应尽快治疗。较高位的肠息肉按上述操作进镜找准息肉、固定不动,用nd:yag激光经镜孔进入直接基底部切割。由于nd:yag光纤进入较长、光刀头摆动幅度大,切割困难,可用0.1~0.2mm细钢金属做成光纤刀柄,把光纤固定在金属柄上,刀头外露3mm,直接像刀运用于基底切割。较高位息肉呈广基型者,光刀与息肉相距2~3mm,输出40w激光照射,至息肉呈灰白即可,不必立即剥离,待其自然脱落修复,既快速又安全有较。低位肠息肉可经肛门镜下用激光于基底切除,光刀切割时必须慎重,不应损伤肠壁或造成穿孔。
(三)术后处理
儿童型肠息肉在激光术后佐以口服抗炎药、止血药及加大维生素丙用量和其它维生素类制剂治疗一周即可。不必进行特殊的术后治疗。术后为防大便秘结而损伤手术创面引起出血,可给予缓泻剂,使大便稀软易排出而不损伤创面。
(一)概述
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可使局部的宫颈粘膜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也有宫颈口多发生长的息肉,一般均较小。但也有直径达数厘米者,色鲜红,有的呈鼓锤状,有的呈长条形,质脆易出血,尤其在房事后出血较多或伴血性分泌物。蒂细长根部附着于子宫颈外口,少数在子宫颈管内。
息肉中心为结缔组织,对较小息肉可用活检钳直接夹取;但一段时间后易于复发。对较大息肉,直径>1cm以上用激光手术切除,是目前临床上最理想的治疗手段,不出血或出血极少,不用缝扎。
(二)激光手术
co[xb]2[/xb]激光治疗,选择聚焦切割刀头,常用功率20~25w。对有蒂息肉,聚焦激光沿蒂基切割;如为广基息肉,激光汽化。在输出激光时不可间断,否则息肉如有出血,很快吸收激光,对切割不利。nd:yag激光治疗。光纤头外露光头3mm,光纤平息肉基底(无论广基或有蒂型息肉)沿边缘象刀一样切割,如光纤较软,不易切割时,可用15cm长金属用胶布固定牢,末端插入切割。如有明显出血点,用无菌棉签或棉球压迫。待棉签或棉球吸附血液看清出血灶后用nd:yag激光止血。
(三)术后处理
术后无须特殊药物治疗,严禁房事1个月。
息肉是从肠壁生长突出于肠腔内的一种新生组织,通常是良性的。
息肉大小不等,可有蒂或无蒂。息肉最常发生于直肠和大肠下段,而大肠上段较少见。
约25%的大肠癌病人同时也在大肠的其他部位有息肉。有充分的证据提示,如果腺瘤性息肉持续存在于大肠,那么,此息肉可能癌变。息肉越大,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症状和诊断】
大多数息肉不会引起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直肠出血。大的息肉还可引起腹痛或肠梗阻。罕见情况下,有长蒂的息肉从肛门脱出。有手指状突起的大息肉(绒毛性腺瘤)可分泌水和盐,导致严重的水样腹泻,从而引起血钾水平下降(低钾血症)。这种息肉更可能是恶性或将要癌变。
有时,直肠息肉可在直肠指检时被发现,但通常是在作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发现。因为病人常常有多个息肉,而其中一个或多个又可能是恶性的,因此,如果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以更全面更可靠地检查整个结肠。结肠镜检查时取活检能明确有无癌变。
【治疗】
首先,让病人服用泻药,并灌肠以清洁肠道。然后作结肠镜检查,通过电切设备或通电线圈切除息肉。如果息肉没有蒂或通过结肠镜不能摘除,则需要经腹外科手术切除。
取下的息肉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发现息肉有癌变,进一步的治疗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如果癌变组织已侵犯息肉的蒂或接近切割断端,那么这种癌扩散的危险性就较高。息肉的显微镜下组织学改变也影响到癌变的危险性。如果癌变的危险性低,则不需要作进一步治疗,如果危险性高,应作外科手术切除受累肠段,再将切除断端吻合起来。
息肉切除1年后,应用结肠镜复查整个大肠,然后由医生决定间隔时间定期复查。如果因大肠狭窄而不能作结肠镜检查,就应该作钡灌肠x线检查。如发现任何新生的息肉应切除。
家族性息肉病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数以百计的癌前性、腺瘤性息肉如地毯般覆盖在大肠和直肠表面。
这种息肉发生于儿童和青春期。如未经治疗,几乎所有病人会在40岁以前发生大肠癌(结肠癌)。大肠和直肠全切术则清除了这种患癌的危险。但是,如果只作大肠切除术,而把直肠连接在小肠上,有时直肠息肉会逐渐消失。因此,许多专家推荐后一种手术方式,以后每3~6个月用乙状结肠镜观察直肠残余部分,如有新息肉,随时切除。但如果新息肉出现太快太多,则仍需作直肠切除术,将小肠开口于腹壁。这种小肠开口于腹壁的外科手术称为回肠造瘘术。
加德纳综合征(家族性大肠息肉病) 是遗传性息肉病的一种类型。肠道外的其他部位也会发生各种类型的非癌性肿瘤。如像其他类型的家族性息肉病一样,本病也有患结肠癌的高度危险。
普-杰综合征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胃、小肠和大肠出现许多成堆、成团的幼小息肉群。病人出生时已有息肉,或者在早年发生。此病患者皮肤和粘膜呈褐色,尤其是口唇和牙龈。它不会增加肠道癌肿发生的危险性,但却会增加患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危险。
结直肠癌
在西方国家,大肠和直肠癌(结直肠癌)是第二位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中第二位原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40岁开始增加,60~75岁达到高峰。大肠癌(结肠癌)在女性更常见,而直肠癌在男性更常见。大约5%的结肠癌或直肠癌患者,同时有一个以上的结直肠癌出现。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更高。家族性息肉病或类似疾病的家庭成员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患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病人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性与病人患病时的年龄和病程有关。
饮食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居民和采取西方式饮食的人是结肠癌的高危人群。这种饮食是低纤维、富含动物蛋白、脂肪和精炼碳水化合物如糖的食品。富含钙、维生素d和蔬菜的饮食似乎能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每隔一天服用1片阿司匹林似乎也有降低结肠癌危险的作用。但是,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之前,还不能推荐这一预防方法。
通常,结肠癌开始如钮扣状肿胀发生于肠表面或息肉之上。随着癌肿生长,开始侵犯肠壁并累及附近淋巴结。因为肠壁的血液回流到肝脏,因此,在扩散至附近淋巴结后不久,结肠癌通常会扩散到肝脏。
【症状和诊断】
结直肠癌生长缓慢,需要长时间生长到足够程度时才引起症状。症状取决于癌种的类型、部位和扩散程度。右半(升)结肠的肠腔直径较大,而壁较薄。又因为其肠内容物是液体状的,因此,直到癌肿晚期才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升结肠的癌肿可以长得很大,以致于医生在病人腹壁即可摸到此癌肿包块。因严重贫血产生的疲乏无力可能是病人仅有的症状。左半(降)结肠的肠腔较小,壁较厚,其中粪便是半固体状。癌肿在此段结肠常呈环状生长,引起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因为降结肠较狭小、壁厚,癌肿可能较早地引起肠梗阻。病人可因腹部不适或腹痛和便秘而就诊。病人可出现粪便带血或血混于粪便之中,但是,肉眼常常不可见,需要用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
大多数癌肿都是缓慢出血。直肠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排便时出血。不管任何时候的直肠出血,即使知道病人有痔疮或憩室,医生都要考虑癌肿的可能。直肠癌患者可出现排便时腹痛和排便不尽的感觉。坐位时可减轻症状,但除非直肠癌扩散到直肠外组织,直肠癌本身一般不会引起疼痛。
与其他癌肿一样,定期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简单的化验即可检测出微量的血液。为保证化验结果准确,病人在取粪便标本前应进食3天高纤维而不含牛羊肉的食品。如果这种筛查提示有癌肿的可能,则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做结肠镜检查前,应使用强效泻药和做几次灌肠来清洁肠道。大约65%的结直肠癌可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如果发现息肉有癌变可能,应用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有些可疑癌变的新生物可通过结肠镜检查并同时使用外科器械切除,有些则必须采用常规手术切除。
血液检查有助于诊断。在70%的结直肠癌患者,其血中的癌胚抗原水平升高。如果病人术前血中癌胚抗原较高,术后会降低。为此,可对其进行随访观察。若术后病人血中癌胚抗原又升高,提示癌肿复发。另外两种抗原:ca19-9和ca125类似于癌胚抗原,也可同时测定。
【治疗和预后】
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受累肠段和清除相关的淋巴结。大约70%的病人适合于这种手术治疗。另外30%的病人,因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则某些肿瘤可通过电凝术切除。这种方式仅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命,不能治愈。
在大多数结肠癌病人,外科手术切除癌肿肠段,再吻合剩余肠段。对直肠癌病人,其手术方式取决于癌肿距肛门多远和癌肿侵犯肠壁有多深。直肠与肛门全切除术会给病人留下永久的结肠造瘘。在这种病人,大肠内容物将通过腹壁的开口排入一个口袋,即盛粪便的袋子。如果可能的话,可仅切除部分直肠,留下部分直肠和完整的肛门,将此段直肠连接于大肠。外科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的直肠癌后,放射治疗有助于控制其他残余肿瘤的生长,延迟肿瘤复发,提高存活率。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那些患有大肠癌和只有1~4个癌性淋巴结的病人最适合。对那些多于4个癌性淋巴结的病人,这种治疗方法效果较差。
当结直肠癌已经扩散,不能单纯经手术治疗时,术后用5-氟尿嘧啶和左旋嘧啶化疗可延长病人生命,但仍不能治愈。当结直肠癌已广泛转移,不能切除时,经手术解除肠梗阻症状,一般仅能存活7个月。若癌肿仅扩散至肝脏,可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供应肝脏的动脉之中。外科手术将一小泵埋植于病人皮下,或体外携带一小泵,使病人在接受这种动脉注射化疗治疗时可以走动,而不必长期卧床。虽然此法昂贵,但比常规化疗效果好。该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如果癌肿扩散更广泛,在肝外也有扩散,这一疗法无效。
大多数专家建议,结直肠癌经全大肠切除后,每年应采用结肠镜检查残余肠道2~5次。如果未发现任何癌肿,通常病人应每2~3年进行一次随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