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
( renying )
定位: | 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博动处。 |
---|---|
主治: | 哮喘,喉咙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喉干,甲状腺肿大,头晕,脸部赤红,过度兴奋,幻觉,声音嘶哑,肌张力过高,淋巴腺炎。 |
功效: | 协调胃部逆气,理气,清热,驱湿,清除经络淤阻,利喉,宁神。 |
针灸方法: | 针法: 直刺 0.3 - 0.5寸. 注意避开动脉! 灸法: 艾炷灸 禁灸! |
释义: | 人,民众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经气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体部位传输。本穴物质为地仓穴分流传来的地部经水,其传输部位是头部以下的胸腹手足。与大迎穴传送上头的气血相比,头部为君,其所受气血为大、为遵,胸腹手足部则为民,气血物质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为人迎。该名称指明本穴位的功能而言。 |
备注: | 天窗类穴之一(译者注:天窗类穴位-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二章 本输中所讲的十个穴位,详见si 16-天窗注释 ,因未找到合适专业名词,暂时如此翻译。) |
“人迎” 相关论述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无劳用力也”,见《灵枢》卷八第四十八《禁服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上篇。自“雷公曰:病之益甚”至“伤于食饮”,见《灵枢》卷八第四十九《五色篇》,《甲乙》同上。自“一日一夜五十营”至“乍数乍疏也”,见《灵枢》卷二第五《根结篇》,《甲乙》同上。自“黄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至“治之无功矣”,见《素问》卷三第十一《五脏别论篇》,又见《甲乙》卷二《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篇。自“凡刺之道”至“取之其经”,见《灵枢》卷二第九《终始篇》,又见《甲乙》卷五第五《针道终始篇》。自“人迎一盛”至“命曰关格”,又见《素问》卷三第九《六节藏象论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病胃管”至“故胃管为痈。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卷十一第八《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篇》。自“安卧”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论疾诊尺篇》,又见《甲乙》卷十一第六《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之受业,通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
南方来者,九针之道有六十篇,其简之书,远年者编有断绝,其近年者简生尘垢,言其深妙,学久日勤,未能达其意也。
平按:“远者”《灵枢》作“久者”二字。“近”、“远”二字,据注宜互易。
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其所谓也。
揣,初委反,度也。浑,户昆反,合也。束,总要也。五脏六腑吉凶善恶,其气在内,循手大阴脉总合为一,见于寸口外部之中,可以手按度量,令人得知者,未通其意也。
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
经脉之气,合天地之数,与道通洞,苞裹六合,故大无外也。气贯毫微,则小无内也。然则无形不可以大小极,不可以高下测,欲以总为一者,殊不可知也。
平按:注“与道通洞”四字,袁刻脱。
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知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未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也,敢问约之奈何?
褊,鞭缅反。人之所学,未若细子,惟恐其至道绝于后代,无及子孙,故问其要,传之不朽也。细子者,雷公自谦之辞也。
平按:“若”上,《灵枢》无“未”字。
黄帝答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为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齐乎![平按:“歃”,原作“□”,恐传写之伪,谨依《灵枢》作“歃”。“为盟”《灵枢》作“之盟”;“齐”作“斋”,下同。]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矣。于是乃齐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齐室,割臂歃血。黄帝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
上古贷季传至岐伯,岐伯授之黄帝,故贷季为先师也。非其人不可授道,故须禁之坐私传也。方,要道。以盟誓授人。
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吾方愈病,各为其要,圣人杂合行之,以针为轻小,能愈大疾,故先言之。人之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络于身,营卫阴阳气之经坠,生之夭寿,莫不由之,故为始也。
平按:注“坠”字,恐系“隧”字传写之误。
营其所行,知其度量,
刺之理者,必须经营循十二经诸络脉等所行之气,并知脉之长短度量也。
平按:注“脉之长短”,“脉”字袁刻误作“肺”。
内次五脏,别其六腑,
从于脏腑,流出经脉行身外,故脏腑称内,知内之道,先次五脏内中之阴,次别六腑内中之阳也。
平按:注“知内”,袁刻误作“知道”。
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络尽而不殆。
次知卫气为阳行外,受诸邪气以为百病,次欲知经络虚实,实者乃止而泻之,先泻大小血络,血邪尽已,得无危殆也。
平按:“虚实”下,《灵枢》重“虚实”二字。“血络尽而不殆”《灵枢》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也,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不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弗与俱。
约,节量也。方,法也。方以诊气,囊以盛气,故得比之。囊满不为节约,必泄其气;诊法成已,不为节约,以泄神气。神气去矣,不与周运,故曰不俱也。
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天下师焉。
摄生之道,材有上下。诊法成已,节约合理,得长生久视,材德之上,可为天下之师;诊法未能善成,故曰未满而能节而行,得为国师,是按脉而知病生所由,称之为工,材之不下也。
平按:《灵枢》“天下”上,有“为”字。
雷公曰:愿闻为工。
为工是持脉之道,故问也。
黄帝曰:寸口主中,
按此《九卷》、《素问》肺脏手太阴脉动于两手寸口中、两手尺中。夫言口者,通气者也。寸口通于手太阴气,故曰寸口。气行之处,亦曰气口。寸口、气口更无异也。中,谓五脏,脏为阴也。五脏之气,循手大阴脉见于寸口,故寸口脉主于中也。
人迎主外,
结喉两箱,足阳明脉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下经》曰:“人迎,胃脉也。”又云:“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名曰人迎。”《明堂经》曰:“颈之大动脉,动应于手,侠结喉,以候五脏之气。人迎胃脉,六腑之长,动在于外,候之知内,故曰主外。寸口居下,在于两手,以为阴也;人迎在上,居喉两旁,以为阳也。”《九卷·终始篇》曰:“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应四时者,上下相应,俱往俱来也。”脉口,谓是手太阴脉行气寸口,故寸口、脉口亦无异也。既上下俱往俱来,岂以二手为上下也。又《九卷·终始篇》云:“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即知手太阴无人迎也。又《素问》第五卷云:“胃管痈诊,岐伯曰:当得胃脉沉细,胃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此经所言人迎、寸口之处数十有余,竟无左手寸口以为人迎,右手关上以为寸口,而旧来相承,与人诊脉,纵有小知,得之别注,人多以此致信,竟无依据,不可行也。
平按:注两“胃管”,“管”字袁刻均误作“营”。
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
寸口、人迎两者,上下阴阳虽异,同为一气,出则二脉俱往,入则二脉俱来,是二人共引一绳,彼牵而去,其绳并去,此引而来,其绳并来,寸口人迎,因呼吸牵脉往来,其动是同,故曰齐等也。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譬彼引绳之动,大小齐等,细寻其动,非无小异,故此,牵此动之端为大,彼端微小;彼动之端为大,此端微小。脉亦如之,上下虽一,因呼吸而动,以春夏之阳,秋冬之阴,故微有大小。春夏阳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秋冬阴气盛实,故脉顺之,微大为平。平者,和气无病者也。
平按:注“故微有大小”,袁刻脱“微”字。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大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计春夏人迎大于寸口少半已去,少阳即已有病,其病犹微,故未言之。成倍方言,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少阳,言一倍等。按不病之人,寸口、人迎脉动大小一种,春夏之时,人迎之动微大寸口,以为平好。人迎之脉渐大小半、大半,至于一倍,即知少阳有病。少阳盛气未大,故得过阴一倍,名曰少阳之病,致使人迎之脉大于寸口。少阳病气渐盛,过于阴气二倍,名曰大阳之病,则人迎之脉二倍大于寸口。大阳病气渐盛,过于阴气三倍,名曰阳明之病,则人迎之脉三倍大于寸口也。
平按:《灵枢》“病在少阳”作“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病在太阳”作“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病在阳明”作“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甲乙》“二倍”作“再倍”。
盛则为热,
阳气内盛为热,故人迎脉虚也。
虚则为寒,
阳气内虚,阴乘为寒,故人迎脉虚也。
紧则为痛痹,
其气动紧似急也。此肌肉之间有寒温气,故为痛痹也。
平按:注“寒温”,“温”字,依下注“寒湿气居”,恐系“湿”字传写之讹。
代则乍甚乍间。
代,止也。脉绝不来,故曰代也。代者,邪气客于血络之中,随饮食而变,故病乍甚乍间也。
盛则泻之,
人迎一盛者泻于少阳,二盛泻于大阳,三盛泻于阳明也。
虚则补之,
人迎虚者,人迎小于寸口也。小于寸口一倍补于少阳,二倍补于大阳,三倍补于阳明也。
紧痛则取之分肉,
分肉之间,寒湿气居。
代则取血络且饮药,
邪在血络,致令脉代,可刺去邪血,饮汤实之。
陷下则灸之,
谓其诸脉血气不满,陷下不见,是中寒,故须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不盛不虚,正经自病也。假令心痛,中风得之,肝来乘心,从后而来,名为虚邪。饮食劳倦,脾来乘心,从前来者,名为实邪。伤寒得之,肺来乘心,从所不胜来者,名曰微邪。中湿得之,肾来乘心,从所胜来者,名曰贼邪。以上四病,皆是他邪为之,须视心之虚实,补泻他经。伤暑得病,起于自脏,以为正邪,宜疗自经,故曰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也。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格,死不治。
人迎三倍,各病一阳,至四倍,其阳独盛,外拒于阴,阴气不行,故曰格阳。格,拒也。阳气独盛,故大而且数。以无阴气,独盛必衰,故死不疗。
平按:《灵枢》“名曰”下有“溢阳,溢阳为”五字。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必须审按人迎寸口,内外本末,察其脉中寒暑,然后验知脏腑中之病也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
秋冬寸口大于人迎少半已去,厥阴即已有病,其病犹微,故未言之。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厥阴,言一倍等。按不病人,寸口、人迎脉动大小一等,秋冬之时,寸口之动微大人迎,以为平好。寸口之脉至于一倍,即知厥阴有病。厥阴之气衰少,故得过阳一倍,名曰厥阴之病,致使寸口之脉一倍大于人迎。阴气虽少,得过阳气二倍,名曰少阴之病,则寸口之脉二倍大于人迎。太阴最大,过于阳气三倍,名曰太阴之病,则寸口之脉三倍大于人迎也。
平按:《灵枢》“病在厥阴”作“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病在少阴”作“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病在太阴”作“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甲乙》“二倍”作“再倍”。又《甲乙》无“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八字。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
寸口阴气大于人迎三倍,病在太阴,太阴之病自有虚实,是以寸口阴盛,则腹中寒气胀满,有寒中食不化也。
平按:“寒中食不化”《甲乙》作“寒则食不消化”。
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
阴虚阳气来乘,肠胃中热,故大便出强如黄糜。少阴气虚,故少气溺色黄也。
平按:注“出强如黄糜”,袁刻作“出糜如黄疽”。
紧则为痹,
风寒湿气,留于分肉间为痹,故令寸口脉紧实也。
代则乍痛乍止。
寸口脉动而中止不还曰代。邪客分肉,致令卫气之行乍行乍止,故令其痛乍有乍止也。
平按:《甲乙》作“代则乍寒乍热,下热上寒”,注云:“《太素》作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下言疗方,盛泻之法,唯①人迎可知也。
①“唯”,人卫本注曰:疑“准”之误。
紧则先刺而后灸之,
紧有痹痛,先以痛为输荥,针刺已,然后于其刺处灸之。
平按:注“荥”,袁刻作“营”;“刺处”,袁刻作“刺后”。
代则取血络而泄之,
代则乍痛乍止,故刺去邪血之络也。
平按:“而泄之”《灵枢》作“而后调之”,《甲乙》同,注云:“《太素》作泄。”注“乍痛”,袁刻误作“乍病”。
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
徒,空也。诸脉陷下不见,是脉中寒,血结聚,宜空灸之,不假先刺也。
平按:“徒灸”《甲乙》作“从灸”。注“血结”,袁刻作“血倍”;“不假”误作“不复”。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准人迎可知也。
寸口四倍,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阴气三倍大于阳气,病在三阴,至于四倍,阴气独盛,内皆闭塞,阳不得入,故为内关。关,闭也。寸口大而又数,即阴气将绝,故死不疗也。
平按:“内关”,袁刻误作“内闲”,注同,依原本更正。
必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必察寸口人迎大小终始寒温,则知内外脏腑之病也。
平按:“之寒温”《甲乙》作“察其寒热”。
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日盛则徒泻,虚则徒补,
候知五脏六腑病之所在,先须针药通其荥输,然后传于灸刺大数,谓空补泻之数也。
平按:《甲乙》“大数日盛”作“大曰盛”;“虚”上有“小曰”二字;两“徒”字,均作“从”。
紧则灸刺且饮药,
脉之紧者,三疗俱行。紧,谓动而中止。小数中有还者,曰结也。
陷下则徒灸之,
准前人迎。
平按:《甲乙》“徒”作“从”。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
不盛不虚,经疗之法,亦三疗俱行之。
平按:“亦曰”《甲乙》作“亦用”。
脉急则引,
引,挽也。寸口脉急,可以针导引令和也。
脉代以弱则欲安静,无劳用力也。
脉衰代绝,至复微弱,不欲烦动者,宜安静恬逸,不得自劳也。
平按:《灵枢》“代”作“大”。《甲乙》无“以弱”二字。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
问其切脉知病衰甚。
黄帝曰:外内皆在焉。
外腑内脏,并有甚衰,故曰皆在。
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其病益甚,在中;
脉口,阴位也。滑为阳也。小、紧、沉者,皆为阴也。按于脉口,得一阳三阴,则阴乘阳,故病益甚。病在五脏,故曰在中也。
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人迎,阳位也。紧为阴也。大浮,阳也。二阳一阴,则阳乘阴,故病益甚。病在六腑,故曰在外也。
其脉口滑而浮者,病日损;
滑、浮皆阳,在于阴位而得二阳,其气以和,故病①日日瘳损也。
平按:“滑而浮”《灵枢》作“浮滑”。
①“故病”,仁和寺本作“故病,病”,后“病”字疑衍。
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一阴一阳在于阳位,其气易和,故病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其病日进,在内;
一阴一阳在于阴位,故病日渐进,在五脏。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滑、盛、浮等,俱为阳也。又在阳位,名曰太过,病增,在于六腑也。
脉之浮沉及人迎寸口气小大等者,其病难已。
诸有候脉浮沉及人迎寸口中气大小齐等者,是阴阳不得相倾,故病难已也。
平按:注“相倾”,袁刻作“相顾”。
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人迎寸口之中候之,知病在于内五脏中,其脉且沉且大,是为阴阳气和,虽病易已;其脉沉而小者,纯阴,故逆而难已也。
病之在腑,浮而大者,病易已。
候之知病在外六腑中,其脉浮而且大,得其时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
人迎盛为阳也,紧则为阴也,谓冬因蛰寒气入腠,名曰伤寒,春为温病也。
平按:“盛紧”《灵枢》作“盛坚”,下同。
脉口盛紧者,伤于饮食。
盛为阴也。脉口盛而紧者,是因饥多食,伤脏为病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饮”字。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也。
营气一日一夜,周身五十,营于身者也,经营五脏精气,以奉生身。若其不至五十营者,五脏无精,虽生不久,故曰狂生。
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矣;
脉口,寸口,亦曰气口。五十动者,肾脏第一,肝脏第二,脾脏第三,心脏第四,肺脏第五,五脏各为十动,故曰从脉十动,以下次第至肾,满五十动,即五脏皆受于气也。持脉数法,先将不病人之脉口以取定数,然后按于病人脉口,勘知病人脉数多少,谓从平旦,阴气未散,阳气未行,按于脉口,以取定数也。
四十动而一代者,一脏无气矣;
其脉得四十动已,至四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五十数少,故第一肾脏无气也。
三十动而一代者,二脏无气矣;
其脉得三十动已,至三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四十数少,故第二肝脏无气。
二十动而一代者,三脏无气矣;
其脉得二十动已,至二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三十数少,故第三脾脏无气。
十动而一代者,四脏无气矣;
其脉得十动已,至十一动已去,有一代者,即二十数少,故第四心脏无气。
不满十动而一代者,五脏无气矣,
其脉不满十数,有一代者,即十数少,故第五肺脏无气。
予之短期。
肺主五脏之气,肺气既无,所以五脏气皆不至,故与之短期也。
平按:“予”《甲乙》作“与”,下同,袁刻误作“子”。
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盖是五脏终始,常道之要也。
以知五脏之期也。予知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与短期者,谓五脏脉乍疏乍数,不合五十之数,故可与之死期也。
黄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
谓九候各候五脏之气,何因气口独主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等气也。
平按:《素问》、《甲乙》“主”下无“气”字。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也,六腑之大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长,出五味以养脏腑。血气、卫气行手太阴脉至于气口,五脏六腑善恶,皆是卫气所将而来,会手太阴,见于气口,故曰变见也。
平按:《素问》、《甲乙》“大”下有“源”字;“五气”作“五脏气”。
故五脏气入于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谷入于胃,以养五脏,上薰入鼻,藏于心肺,鼻中出入,鼻为肺官,故心肺有病,鼻气不利也。
故曰:凡治病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治。
疗病之要,必须上察人迎,下诊寸口,适于脉候。又观志意有无,无志意者,不可为至。及说疗疾,复观其人病态,能可疗以否。若人风寒暑湿为病,乃情系鬼神,斯亦不可与言也。
平按:《素问》“察其上下”作“察其下”三字;“脉”下无“候”字;“病”下无“能”字。袁刻“能”误作“熊”。《素问》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与此正合。
恶于鑱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治病不许治者,病不必治也,治之无功矣。
鑱,仕监反,铍也。其病非针石不为而恶之者,纵岐、黄无所施其功。其病可疗而不许疗者,纵仓、扁不可为其功也。
平按:“鑱”,原抄作“镜”,据注应作“鑱”,《素问》作“针”。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凡刺之道,其要须穷阴阳气之终始。人之阴阳气终始者,必本五脏以为纲纪,以五脏藏神居身,故为阴阳气之纲纪,即阴阳定矣。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
阴气主于五脏,在内;阳气主于六腑,在外也。
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清阳实于四肢,浊阴者走于六腑,故阳受气于四末也。清阴起于五脏,浊阳者营于四肢,故阴受气于五脏也。
平按:《甲乙》“末”作“肢”。
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故补泻之道,阴阳之气,实而来者,迎而泻之,虚而去者,随而补之,人能知此随、迎、补、泻之要,则阴阳气和,有疾可愈也。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代,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敬其传方,令守道去私也。
平按:《灵枢》“后代”作“后世”。《甲乙》无“传之后代”以下六句。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言其奉诫,因请五脏终始之纪也。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五脏终始纪者,谓经脉也。欲知经脉为终始者,可持脉口、人迎动脉,则知十二经脉终始阴阳之气有余不足也。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春夏人迎微大寸口,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即应四时也。
平按:注两“微”字,原作“后”,依前经文应作“微”。
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
人迎在结喉两傍,故为上也。寸口在两手关上,故为下也。上下虽别,皆因呼吸而动,故俱往来也。“往”谓阳出,“来”谓阴入也,往来虽别异,同时而动,故曰俱也。
平按:《灵枢》《甲乙》“来”上无“俱”字。
六经之脉不结动也,
阴阳之脉俱往来者,即三阴三阳经脉动而不结。
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
春夏是阳用事,时温,人迎为本也。秋冬是阴用事,时寒,脉口为本也。其二脉不来相乘,复共保守其位,故曰相守司也。
平按:《灵枢》“温”下有“之”字。《甲乙》作“本末相过”,无“之”字。
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①。
形,谓骨肉色状者也。肉,谓肌肤及血气□者也。衰劳减等□□好即为相称也。如前五种皆为善者,为平人。
平按:注“血气”下原缺一字,上半作“四”。“衰劳”,“劳”字原校作“荣”。
①“是谓平人”四字,仁和寺本无。又此节杨注,仁和寺本亦无,“形肉血气必相称也”与下节“少气者”
文字衔接无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则阴阳俱不足。
脉口,寸口也。寸部有九分之动,尺部有一寸之动。今秋冬寸口反小于人迎,即寸口不称尺寸也。春夏人迎反小于寸口,即人迎不称尺寸也。如此勘检,则知脏腑阴阳二气俱少也。
平按:注“勘”,袁刻误作“甚”。
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齐。
夫阳实阴虚,可泻阳补阴;阴实阳虚,可泻阴补阳。今阴阳俱虚,补阳,其阴益以竭;泻阴之虚,阳无所依故阳脱。所以不可得于针石,可以甘善汤液将扶补之,若不已,可至于齐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愈”字;“齐”作“剂”。注“甘善”,袁刻作“甘药”。
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如此二皆是虚,可以汤液补者,日渐方愈,故曰不久不已。若不如此,即用针泻,必坏五脏之气也。为“不灸”于义不顺,“灸”当为“久”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
病在足少阳。足少阳病,大于足厥阴一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一倍。一盛而躁,病在于手少阳经也。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大阳;
躁,手道反,扰也。阳气渐大,在足大阳。足大阳病,大于足少阴二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二倍也。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
阳气更盛,在足阳明。足阳明病,大于足大阴三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三倍也。
平按:注“足大阴”,“阴”字原钞作“阳”,据上注拟作“阴”。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人迎盛至四倍,大而动数,阳气盈溢在外,格拒阴气不得出外,故曰外格也。
平按:《素问》作“四盛以上为格阳”。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足厥阴盛病大于足少阳一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一倍也。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足少阴盛病大于足大阳二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二倍也。
脉口三盛,病在足大阴,三盛而躁,在手少阴;
足太阴盛病大于足阳明三倍,故脉口盛于人迎三倍也。
平按:“手少阴”《灵枢》、《甲乙》均作“手太阴”,依经文亦应作“太”,当系传写之误。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命曰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阴气四盛于阳,脉口大而且数,阴气盈溢在内,关闭阳气不得复入,名曰内关,不可疗也。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者,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脉口,寸口也。阳盛四倍,格而不关;阴盛四倍,关而不格。皆与死期。脉口、人迎俱四倍以上,称曰关格,死之将近,故与短期。此云人迎与太阴脉口,即知手大阴脉无人迎也。
平按:“关”字,袁刻均误作“开”。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
人迎一倍大于脉口,即知少阳一倍大于厥阴,故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余皆准此也。
二泻一补,
其补泻法,阳盛阴虚,二泻于阳,一补于阴。阴盛阳虚,一泻于阴,二补于阳。然则阳盛得二泻,阳虚得二补;阴盛得一泻,阴虚得一补。疗阳得多,疗阴得少,何也?阴气迟缓,故补泻在渐;阳气疾急,故补泻在顿,倍于疗阳①也。余仿此也。
平按:注“放此”,“放”字原作“故”,谨拟作“放”,袁刻作“做”。
①“阳”,人卫本注曰:疑“阴”之误。
日一取之,
一取,一度补泻也。足大阳盛,足少阴虚;足少阴盛,足大阳虚。此二经者气血最少,故二日一补泻也。足少阳盛,足厥阴虚;足厥阴盛,足少阳虚。此二经者血气次多,故日一补泻也。足阳明盛,足太阴虚;足太阴盛,足阳明虚。此二经者血气最富,故日二补泻,以为例准。厥阴血气最少,少阴次多,太阴最多。此中少阴二日一取,厥阴一日一取,太阴一日二取,或经错耳。
必切而验之,
必须切诊人迎、脉口,以取验也。
躁取之上,
人迎躁而上行,皆在手脉,故曰取上。取者,取于此经所发穴也。
平按:“躁”《灵枢》、《甲乙》作“疏”,下同。
气和乃止。
泻实补虚,令阴阳气和乃止,亦为例也。
人迎二盛,泻足大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大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大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大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躁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大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日二取。
释此二经多取所由也。
平按:“太②阴主胃”《灵枢》作“阳明主胃”。《甲乙》“谷”下无“气”字。
②“太”字,据经文应作“大”。
人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人迎、脉口俱三倍已上,未至四倍,阴阳俱有溺溢,当尔之时,必须以针开泻通之;若不开者,气无所行;淫溢反流,内伤五脏,不可灸也。
平按:“三倍以上”《甲乙》作“四倍以上”,注:“《灵枢》作三倍。”注“当尔”,“尔”字袁刻作“诊”。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
夫泻阴为易,补阴为难;补阳为易,泻阳为难。刺法补阴泻阳,二气和者,即可停止也。
平按:注“泻阴”,“阴”字袁刻误作“阳”。
音气并章,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身中。
阴阳和者,言音清朗,吐纳和畅,故曰并章。七窍开通,所以耳目聪明;反此为逆,故血气不行也。
平按:“音气并章”《灵枢》作“音气益彰”,《甲乙》作“音声益彰”。《灵枢》、《甲乙》无“身中”二字。注“为逆”,袁刻作“者逆”。
所谓气至而有効者,
针入肤肉,转而待气,气至行补泻而得验者,谓有効也。
平按:“効”《灵枢》作“效”。
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实,所以须泻。泻者,益虚损实。其实损者,其脉大如故而脉中不坚,即为损实也。若泻已脉大如故,脉中仍坚者,去针适虽以损称快,病未除也。
平按:“快”《灵枢》作“故”。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虚,所以须补。补者,补虚益实者也。其得实者,脉大如故而脉中坚,即为得实。若补已脉大如故,脉不中坚,去针适虽快,病未愈也。
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
故补则补虚令实,泻则泻实令虚。补泻未尽其工,去针适虽言差,病未除也;若补泻穷理,其痛虽不随针去,病必衰去也。
平按:“针”下,《甲乙》有“减”字。
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
十二经病所由通之者,知诸邪气得之初始,亦知万病所差之终,是以可得传于终始,贻诸后代也。
平按:“经”下,《甲乙》无“脉”字;“传”上无“得”字。
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是故,学者须知阴阳虚实不相倾移者,可取十二经脉行补泻也。
平按:“倾”,袁刻误作“颀”,注同。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黄帝曰:善。
胃管痈者,胃口有热,胃管生痈也。得胃脉者,寸口脉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大阴之动也,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所终始也。平人手之寸口之中,胃脉合浮与大也。今于寸口之中,诊得沉细之脉,即知胃有伤寒逆气,故寸口之脉沉细,上之人迎洪盛者也,盛则胃管热也。上人迎者,在喉两边,是足阳明胃脉者也。胃气逆者,则手之寸口沉细,喉边人迎盛大,故知热聚胃口不行为痈。纡恭反,肿也。
平按:“胃管”《素问》、《甲乙》作“胃脘”。“沉细”《甲乙》作“沉涩”,《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作沉细。”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濇,脾病,故不嗜食也。
平按:“濇”《灵枢》作“涩”。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寸口,即脉口也。人病,寸口之脉,秋浮冬沉;人迎之脉,春小夏大,纵病易已。四时大小浮沉皆同,即四时脉乱,故难已也。
平按:《灵枢》“大小”作“小大等”三字。
心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
心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
小肠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热来去,汗出(一作汗不出)而烦,心中满,身重,口中生疮。
小肠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
心小肠俱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
心小肠俱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寒,肠。
肝实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
肝虚
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
胆实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
胆虚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俣俣。
肝胆俱实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
肝胆俱虚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虚也。病苦恍惚,尸厥不知人,妄见,少气不能言,时时自惊。
肾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膀胱胀闭,少腹与腰脊相引痛。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
肾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
膀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劳也。
膀胱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
肾膀胱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
肾膀胱俱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
肺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肺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
大肠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腹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一本作咽喉)中如核状。
大肠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口干,目急,善惊,泄白。
肺大肠俱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
肺大肠俱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
脾实
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
脾虚
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胆,心烦不得卧,肠鸣。
胃实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腹中坚痛而热,(《千金》作病苦头痛)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
胃虚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洒洒,目急,腹中痛,虚鸣(《外台》作耳虚鸣),时寒
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
脾胃俱实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
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
脾胃俱虚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肾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
肾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风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以
按地,少腹胀满,上抢胸,胁痛引肋下。
膀胱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转胞,不得小便,头眩痛,烦满,脊背强。
膀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肌肉振动,脚中筋急,耳聋忽忽不闻,恶风,飕飕作声。
肾膀胱俱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痛厥,欲起走,反眼。大风,多汗。
肾膀胱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心俱痛。一说云:肾有左右,而膀胱无二。今用当以左肾合膀胱,右肾合三焦。
论曰∶诊脉之法,其要有三∶一曰人迎,在结喉两傍,取之应指而动,此部法天也。二曰三部,谓寸关尺也。于腕上侧有骨稍高,曰高骨。先以中指按骨,谓之关,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尺寸以分阴阳,阳降阴升,通度由关以出入,故谓之关,此部法人。三曰趺阳在足面系鞋之所,按之应指而动者是也,此部法地。三者皆气之出入要会,所以能决吉凶生。凡三处大小迟速相应齐等,则为无病之人。故曰∶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满五十,未知生死,以三者为决死生之要也。故人迎一盛病在太阳,谓阳极也。四盛以上隔阳,谓无阴以收也。寸口一盛病在少阴,二盛病在太阴,三盛病在厥阴,厥有尽也。四以上为关阴,谓无阳以系也。隔阳者,气上而不能下,则吐逆;关阴则闭塞,大小便不通皆死不治。九候者,谓三部之位,一位有三候。浮取之属阳,沉取之属阴,中得之为胃气故无胃气则死。五脏之脉,轻手于皮肤得之者肺也,至肌得之者心也,至肉得之者脾也,筋得之者肝也,至骨得之者肾也。五者轻重皆应,是谓五脏之气全也。又有推而外之在经推而内之在血脉。凡诊平人之脉,当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脉络调可以见有余不足之脉。一呼行三寸,一吸行三寸,呼吸行六寸而脉四至,呼吸之间又一此盛脉得天全者也。若过十息,脉应五十动,又须与气相应。往来缓急,得中润泽,如流行源源者,此寿脉无疾也。若不满五十动一止,此一脏之气绝,四岁死,三十动一止死,二十动以下一止,期以岁月死。若与形气不相应,往来短促枯燥无首尾,此不寿之多病。凡诊病脉,则不拘昼夜,审脉所以察其由,则寒热虚实见矣。凡脉病患不病者死病脉不病者生。
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又曰∶气口者,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盖以气口包括五脏六腑之总名也。此气口之所为寸口,而人迎命门神门之脉,又各有其经也。气口成寸之位乌可以容三脉之紊?而三脉自有本位,岂可以容牵合也哉?脉要精微论篇有尺而附上,上附上之分,自是三部寸关尺之议本于此也。《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愚尝考之《内经》人迎诊候,乃是阳明胃脉,位在结喉两傍动脉是也。《灵枢·五色篇》曰∶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纲目》释谓∶气口脉在两手掌后,手太阴之脉也,人迎脉在结喉两傍,足阳明之脉也。盖谓胃为六腑之源,故与气口配诊以知疾病之端。庞安常论之详矣,兹不复赘。考之神门脉,《内经》有曰∶神门绝,死不治。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穴在掌后侧寸之分,与太渊相对。《脉经》谓两手尺前为神门,误也。又以右尺为命门,抑常考之,命门在督脉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与脐相对,固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关。肾虽属水,而实有相火寓于其中,太极所谓动者静之基,则是静而生水者本也,动而挟火者标也。虞天民谓∶命门象门中枨 ,司开阖之象,惟其静而阖,涵养乎一阴之真水;动而开,鼓舞乎龙雷之相火,水为常而火为变也。可谓深得命门相火之旨者矣。王氏牵合以配三焦之过,而遂失其大经,弊延后世,无复觉焉。予自业医问师,心谷汪先生首以此语。初尚未知深契,深潜于兹二十余年,方有定见。渊乎!至哉!经义昭然,但学人不加察耳,传弊日久,乖讹弗觉,今骤语之而不入也,故着《脉诀辨妄》以救之,惟其厘革故习,以沐新盘,端有仗于同志君子。
人迎神门脉图(图缺)
命门脉图(图缺)
此即上古诊法其二也。气口,右手关前一分,以候七情,及房劳、任务勤苦与饮食无节,皆为内伤不足之症。其所以名气口者,五脏之气,必因胃气而升于手太阴故也。人迎,左手关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时行不正之气,皆为外感有余之症。其所以名人迎者,外邪必因虚而入故也。若脏气平者,邪自难犯,故先气口而后人迎也。汉论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然七情蕴郁,正由宿食助发。若专伤食而无七情,则不应气口。又论伤寒皆自太阳始,然经云,风喜伤肝,寒喜伤肾,暑喜伤心胞,湿喜伤脾,热喜伤心,燥喜伤肺,以类推之。风当自少阳,湿当自阳明,暑当自三焦,寒当自太阳,此丹溪独得经旨,发仲景未发也。其外非六淫、内非七情而病者,谓之不内外因,本经自病也。非若气口人迎传变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气为主。
经云∶气口,太阴也,兼属脾。又云∶人迎亦胃脉也。脉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生。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于前,而以丹溪图说之。
喜则伤心脉必虚,
喜则气缓,脉散而虚。甚则神庭融溢,而心脉反沉。盖喜甚则火盛侮金;肾水复母仇而克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伤脾脉结中居;
思则气凝,脉短而结。甚则意舍不宁,而脾脉反弦。
因忧伤肺脉必涩,
忧则气滞而脉沉涩,甚则魄户不闭,而肺脉反洪。
怒气伤肝脉定濡;
怒则气逆而脉濡,或激甚则魂门弛长,而肝脉反涩。
恐伤于肾脉沉是,
恐则气下,怯而脉沉,甚则志室不遂,而肾脉反濡。濡属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属太阳。殊不知五脏系背,诸穴于五脏则为有形之经络,于太阳则为无形经之络,特其过脉耳。
缘惊伤胆动相胥;
惊则气乱而脉动,甚则入肝脉散,小儿泻青,大人面青。又,大惊入心者,尿血怔忡。
脉紧因悲伤胞络,
悲则气急而脉紧缩,甚则心胸络与肺系气消而脉虚。
七情气口内因之。
凡七情伤之浅者,惟气口紧盛而已。伤之深者,必审何部相应,何脏传次,何脏相克。克脉胜而本脏脉脱者,死。噫!七情为患如此。和乐以养中和,实养德养身急务也。
紧则伤寒肾不移,
寒伤肾,脉沉而紧,初自足太阳而入,其脉浮盛而紧。浮者,足太阳;紧者,伤寒;盛者,病进也。
虚因伤暑向心推;
暑伤心,脉虚,初自手少阳而入,脉洪虚而数。洪者,手少阳;虚者,伤暑;数者,病增也。
涩缘伤燥须观肺,
燥伤肺,脉涩,初自手阳明而入,脉浮而数。浮者,手阳明;数者,伤燥。
濡细伤湿更看脾;
湿伤脾,脉细而濡,初自足阳明而入,脉细涩而长。涩者,足阳明;濡者,伤湿;长者,病袭也。
浮则伤风肝部应,
风伤肝,脉浮而盛,初自足少阳而入,脉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阳;浮者,伤风;散者,病至也。
弱缘伤热察心知;
热伤心胞络,脉沉弱而缓,初自三焦而入,脉浮而弱。沉者,心胞络;弱者,伤热;缓者,病倦也。暑与热同气,正心多不受邪,每归胞络,此与暑伤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审,细别六淫皆可医。
凡外感轻者,惟人迎紧盛,或各部单见而已。重则各部与人迎相应,其传变与伤寒参看。
劳神役虑爱伤心,虚涩之中仔细寻;
血虚神耗。
劳役阴阳每伤肾,须因脉紧看来因;
房劳伤精。
房帷任意伤心络,微涩之中细忖度;
精枯。
疲剧筋痛要伤肝,仔细思量脉弦弱;
筋痛则动,脉弦弱带数。
饥则缓弦脾受伤,
胃气虚也。
若还滑实饱无疑;
脾气滞也。
叫呼伤气须损肺,燥弱脉中岂能避!
气耗也。
不内外因乃如是,气口人迎皆无与;
各脉不与二脉相应。
气口人迎若俱紧,夹食伤寒兼理治。
内伤外感,分多少治之。
气口人迎若过盛,内关外格详经义;
按《内经》,人迎一盛则躁在手足少阳,二盛躁在手足太阳,三盛躁在手足阳明。一盛者,人迎大于气口一倍也,四倍则阳盛已极,故格则吐逆而食不得入。三阳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经,或入足经,下三阴仿此。又,气口一盛,则躁在手足厥阴,二盛躁在手足少阴,三盛躁在手足太阴,四倍则阴盛已极,故关则不得小便。
若人迎气口俱盛四倍已以,盛极衰至必死,抑论关格二症也。然气口人迎俱盛,则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总之曰关格。但以两寸过盛推之,则尺脉一盛,病在手足厥阴,二盛病在手足太阴,三盛病在手足少阴。传曰∶尺部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二盛泻足太阴,补足少阴;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四盛则三阴已极,当峻补其阴。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展经义也。
先贤又恐病流传,取诸杂脉乃全备。
此丹溪示人活法。病有传变,如伤寒紧不在肾,伤怒濡不在肝,流传别经,是以取各部中见脉。与人迎气口相应者,以断内外二因。凡二十七种脉形,随其部位所见,但与人迎应,则为外感;与气口应,则为内伤。其病症,则分诸脉主病同。
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灵枢》)
任脉之侧开二寸,即足阳明胃经也。其在颈之穴名曰人迎,夹结喉两旁一寸半,乃腹部第二行次之脉也。(马元台)
按人迎气口之脉,本皆经训。但人迎为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气口总手太阴而言,不可以分左右。
如《动输》、《本输》、《经脉》等篇,明指人迎为结喉旁胃经动脉。盖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周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本;一取左右气口,以诊脏腑之气。然则人迎,自有其位,《脉经》乃扯人迎于左手,而分气口于右手,不知何据而云然?愚初惑之,及见《纲目》释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阳明之脉也;又见庞安常《论脉》曰∶何谓人迎,喉旁取之。近见徐东皋曰∶《脉经》谓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若此数君,已觉吾之先觉矣。(《类经》)
按《内经》谓∶寸口主中,(寸口为太阴肺经脉,肺为脏,故以此通候五脏之气。)人迎主外。(阳明胃经脉也,胃为腑,故以此通候六腑之气。腑阳脏阴,阳外阴内,故寸口以候内,人迎以候外。)人迎本在颈下,夹结喉旁一寸五分,后世既废古人三部分诊之法,遂改候人迎于左手关脉,而名右手关脉为气口,与之相衡。谓气口大于人迎,为内伤饮食,(以右关属胃也。
此有理。)人迎大于气口,为外感风寒,(以左关属肝,肝主风也。然内风与外风无涉,于理未的。)分主表里。虽与经意无异,而部位不同矣。犹之足少阴肾气,本于太溪诊之,(在足内踝后五分,筋骨上动脉陷中。)今则诊于两尺。足阳明胃气,本于跗阳(即冲阳,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高骨间动脉中。)诊之,今则诊于右关也。(张仲景每以寸口、跗阳、肾少阴并言,喻嘉言谓即寸关尺。)
再按结喉旁人迎脉,怕大于两手寸口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经谓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来气口为大,恐非。)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关,以与右关较大小也。
《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在两关后。故曰人迎紧盛则伤于寒,气口紧盛则伤于食,此人迎、气口所以有内伤、外感之辨也。
左为人迎,以候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外感者也。人迎浮盛则伤风,紧盛则伤寒,虚弱则伤暑,沉细则伤湿,虚数则伤热,皆外所因,法当表散渗泄则愈。
右为气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之邪。其喜则脉散,怒则脉激,忧则脉涩,思则脉结,悲则脉紧,恐则脉沉,惊则脉动,皆内所因。看与何部相应,即知何脏何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法当温顺以消平之。其如诊按表里,名义情状,姑如后说。但《经》所谓,神者,脉之主;脉者,血之府;气者,神之御。脉者,气之使,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文藻虽雅,义理难明。动静之辞;有博有约。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辞理粲然。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风、寒、湿、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内外既分,三因须别,学人宜详观览,不可惮烦也。
(结喉两旁动脉)属足阳明胃经(人迎,在结喉两旁,应手之动脉也,又名天五会。《灵枢》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又曰∶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又曰∶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因令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之,下至缺盆中,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王启玄曰∶胃脘之阳,人迎之气也。胃为水谷之海,故候其气而知痛处。其脉之动,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脏,右大常以候腑。庞安常曰∶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气口,二脉相应,如两引绳。何谓人迎?喉旁取之,《内经》所谓别于阳者也。秦越人但取手太阴鱼际后一寸九分,以配阴阳之数,而得关格之脉。然不尽取诸穴,不先求喉手引绳之义,则杳尺寸阴阳、关格之所起矣)。又统属手足六阳经(《灵枢》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又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灵》、《素》动以人迎、气口对说,而于终始篇专着“太阴”二字于脉口上(太阴谓手太阴。脉口即气口),其言曰∶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此一语,正以别人迎于气口也。王注知人迎之不属太阴,因以结喉旁脉当之。盖本《素·阴阳别》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之论最的。后人不知其所本,粗读古经,转驳王注为谬,而创左人迎、右气口之说,以为本之《脉经》。岂知《脉经》“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四句,一气贯下,与神门诀断两在关后相对,则专谓关前一分之在左者为人迎,故与关后一分之神门并论,非统左三部言也。平人迎条云,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实者,阳实也,等语,与《灵》、《素》所言迥殊,细玩“以前”两字自明。《脉经》本不误,后人自误会耳!前人辨此者多,兹不备引,要惟杨上善《太素》注为独胜焉。
(增补)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又曰∶“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灵枢》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寸口者,即气口也,手太阴肺脉也,故主在中之病。人迎脉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阳明胃脉也,故主在外之病。盖太阴行气于三阴,阳明行气于三阳;诊三阳之气于人迎,诊三阴之气于气口。所谓相应者,往来大小,若引绳之不爽也。故庞安常谓人迎气口,有喉手引绳之义。以《脉经》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大非经旨。况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其义亦谬。人迎谓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明矣。然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脉,一取左右气口以诊脏腑之气。张介宾曰‘初见《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不无摇惑,未敢遽辨。及见《纲目》之释人迎气口,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阳明之脉也。又见庞安常论脉曰,何谓人迎,喉旁取之。近又见徐东皋曰,《脉经》以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误也。若此者,皆觉吾之先觉矣。兹特引而正之,呜呼!一言之舛,遗误千载。以此授受,何时复正哉。立言者可不知详慎考订乎?不若吴草庐之两手俱名为气口者无弊也。所以《内经》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即寸口也。脏腑阴阳之盛衰,莫不由此而征见也明矣。’)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气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春夏主阳故人迎之阳脉微大;秋冬主阴,故气口之阴脉微大。微大者,犹言略大也。)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内外皆在焉。(言表里俱当审察也。)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脉大紧以浮者,病益甚在外。(益甚,言病进也。脉口,即太阴气口也,故曰在中主脏。人迎,阳明腑脉也,故曰在外主腑。脉口滑小紧沉者,阴分之邪也。人迎大紧以浮者,阳分之邪也。故皆益进日甚。)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滑者病日损(脉口为阴,浮滑者,以阳加阴,故病日进。人迎为阳,沉滑者,阳邪渐退,故病日损,渐自减也。)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人迎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口人迎,经分表里,故其滑沉滑浮而病日进者,有在内在外之别也。)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脉小大等者,病难已。人迎气口之脉,其浮沉大小相等者,非偏于阳,则偏于阴,故病难已。
【按】《禁服篇》曰∶‘春夏人迎脉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其义则可知。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易已。(病在脏者为阴,阴本当沉,而大为阳气充也,故易已;若见小脉,则真阴衰而为逆矣。病在腑者为阳,阳病得阳脉为顺,故浮而大者病易已。故曰∶‘阴症见阳脉者生,阳症见阴脉者死。’)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人迎主表,盛坚为外感伤寒。气口主里,盛坚为内伤饮食。此古法也。今则止用寸口诊法,不为不妙,然本无以左右分内外之理。自叔和始以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失表里之义久矣。)
门人问曰.人迎主表.气口主里.东垣内外伤辨.言之详矣.而盛启东又以新病之死生.系乎右手之关脉.宿病之死生.主乎左手之关尺.斯意某所未达.愿闻其义云何.
答云.病有新久.证有逆顺.新病谷气犹存.胃脉自应和缓.即或因邪鼓大.因虚减小.然须至数分明.按之有力.不至浊乱.再参语言清爽.饮食知味.胃气无伤.虽剧可治.如脉至浊乱.至数不明.神昏语错.病气不安.此为神识无主.苟非大邪瞑眩.岂宜见此.经云.脉浮而滑.谓之新病.脉小以涩.谓之久病.故新病而一时形脱者死.不语者亦死.口开眼合.手撒喘汗遗尿者.俱不可治.新病虽各部脉脱.中部独存者.是为胃气.治之必愈.久病而左手关尺软弱.按之有神.可卜精血之未艾.他部虽危.治之可生.若尺中弦紧急数.按之搏指.或细小脱绝者.法在不治.盖缘病久胃气向衰.又当求其尺脉.为先天之根气也.启东又云.诊得浮脉.要尺内有力.为先天肾水可恃.发表无虞.诊得沉脉.要右关有力.为后天脾胃可凭.攻下无虞.此与前说互相发明.言虽异而理不殊也.
一、所候:人迎气口之部位,医家有二说,一说在手部,一说在颈部,丹家同意后说,即结喉两旁人迎穴处,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足阳明胃经穴也,但诊胃时不用它,用其候上下气血盈亏。
二、部位:如前述。
三、诊法:用平指劲,以食指平对颈横纹有动脉处候之。食指为天候心肺,中指为人候脾胃,无名指为地候肝肾。
四、所主:
甲、正常脉如银丸冲天鱼贯而行。
乙、候上下左右是“四正”。正常气口大人迎一倍半。反之,超过或不及是左右盈亏,表示肝肺不和,因肝气右出左入,肺之气脉左出右入。上下有区别时,为上有余或下不足,或反是。上有余为心肺有余,下不足为肝肾不足,即阴虚火旺之征。
五、气脉上逆血溢于上、阳亢阴虚之甚者,候人迎脉当注意轻取,重取时间不宜过长、用力不宜过猛,免致眩晕厥逆,万一遇此现象,宜急以剑诀取绛宫立止。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府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
《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
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