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 zaokuangyiyuxingjingshenbing )

别名: 情感性精神病 , 狂症

西医

简介: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是一组以情感活动过度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病。临床特征为躁狂或抑郁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有明朗的间歇期,此时精神活动完全正常。虽可多次发病,但精神活动并不出现衰退,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以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本病在国内比较常见,国外报告抑郁症更常见,患病率可高至5%。
病因:
本病的病因未明。近年来在遗传与生化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线索。
1.遗传因素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提示本病的家族遗传倾向较为明显。
2.生化代谢异常近年来集中于对脑内神经递质的研究。其假说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资料:①耗竭脑内5-ht和ne的药物,如利血平、四苯嗪等可导致抑郁;②使脑内受体部位上述生物胺活性增高的药物,如三环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ne系统活动过度出现躁狂,而活动不足则出现抑郁。
3.性格基础有人发现大部分躁郁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好交际、富于同情心、多行动而好幻想、兴趣广泛、情绪不稳定、容易过于喜悦或忧郁等特点,称之为环性性格或外向性格。
4.间脑机能障碍:手术时发现刺激第三脑室附近或下丘脑,可以诱发情绪欣快,意念飘忽。间脑部位病变时(炎症、外伤肿瘤),可引起周期性抑郁和欣快。从而推测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功能障碍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5.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躁狂症抑郁症在首次发病前约有半数以上有精神因素。少数患者在躯体因素影响下(产后、传染病等)诱发起病。
诊断标准:
1984年情感性精神病专题学术会议(于安徽)制订
一、 躁狂发作
(一) 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的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1)言语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2)意念飘忽、思维奔逸。(3)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4)自负、自我评价过高;(5)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6)对睡眠的需要减少;(7)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8)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1)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或幻觉;
(2)怪异行为;(3)“一级症状”;(4)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症等其它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它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至少有下列症状的四项:(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2)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3)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4)自责或内疚感;(5)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6)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2. 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轻躁狂与轻抑郁发作
本类型指临床表现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第(一)及(三)项标准,而不符合第(二)项中的任何一条者。
躁狂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于九江市)制订
一、躁狂发作
(一)肝火内扰型
1.精神症状:*(1)情感高涨、易激惹;(2)思维奔逸、言语滔滔不绝;(3)躁动不安,喊闹不休;(4)昼夜少眠;(5)重者可意识模糊。
2.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黄;*(3)舌质深红,苔黄燥;(4)脉弦洪数。
(二)肝胆郁热型
1.精神症状:*(1)情感活跃,易激惹;(2)联想加速,言语增多;(3)夸大自负;(4)精力充沛,动作增多;(5)睡眠减少。
2.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色黄;*(3)舌质红,苔黄;(4)脉弦数。
(三)热盛伤阴
1.精神症状:*(1)情绪饱满;(2)言语较多;(3)动作较多,但易疲惫;(4)注意力不集中;(5)睡眠减少。
2.躯体症状:*(1)大便干;(2)体质较弱:(3)舌质红嫩,少苔;(4)脉弦细数。
(四)其它型:难以纳入以上各型的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一)肝郁脾虚
1.精神症状:(1)多愁善感;(2)悲观厌世;(3)情绪不稳;(4)唉声叹气;(5)失眠多梦。
2.躯体症状:(1)两肋胀满;(2)腹胀痛泻;(3)身倦纳呆;(4)舌淡红,苔薄白;(5)脉弦细。
(二)肝血瘀滞型1.精神症状:*(1)情绪抑郁;(2)自杀观念或行为;(3)心情烦躁;(4)思维联想缓慢;(5)运动迟缓。
2.躯体症状:*(1)面色晦暗;(2)胁肋胀痛;(3)妇女闭经;(4)舌淡紫暗,瘀点,苔白;(5)脉沉细。
(三)心脾两虚
1. 精神症状:*(1)失眠健忘;(2)兴趣缺乏;(3)心悸易惊;(4)善悲易哭;(5)倦怠乏力。
2.躯体症状:*(1)面色淡白或萎黄;(2)食少腹胀便溏;(3)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四)脾肾阳虚型
1.精神症状:(1)精神萎靡;(2)情绪低沉;(3)嗜卧少动;(4)心烦惊恐;(5)心悸失眠
2.躯体症状:(1)面色胱白;(2)阳痿遗精(妇女带下清稀);*(3)舌质胖淡或有齿痕、苔白;(4)脉沉细。
(五)其它:难以纳人以上四型的抑郁发作。
说明:
1. 本分型的每一种类型的精神症状必须符合其中三项、躯体症状需符合其中两项。有“*”号者为必备症状。
2.分型为试用草案,希望在临床实践中试用、验证,以便今后修订,使之不断完善。
体征:
(一)躁狂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躁狂状态,精神症状一般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典型症状有三,即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速及言语动作增多,称躁狂三联症。但临床所见并不都是典型病例。起病可急可缓,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感高涨,患者终日洋洋得意,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与神态。情感高涨不仅生动、鲜明、持久,而且与内心体验相一致,故具有感染性,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这是躁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有时情绪反应不稳定,易激惹,多怒,甚至伤人毁物。联想过程明显加速,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表现干活多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常因话多而声音嘶哑。患者自觉脑子比平时聪明,记忆力比平日好,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随境转移,意念飘忽或音联意联。
活动动作相应增多,患者整日忙碌不停,爱管闲事,不知疲劳。但往往做事有头无尾而无成果。尽管病人晚上睡眠少,但精力却异常充沛。本能活动也相应增强,食欲亢进,性欲亢进,好打扮和喜接近异性。
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患者过高评价自己,表现出夸大观念,如夸大自己的才华或财产、地位等可达到妄想的程度,内容多具幻想性,不荒谬离奇,也并不十分坚持。幻觉少见。躯体方面,患者常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因话多而致舌干唇燥。因持久兴奋不顾饮食,体重多下降,入睡困难或早醒,血压偏高,脉搏加快,瞳孔扩大,便秘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体征。
(二)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抑郁状态,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及言语动作减少,称抑郁三联症。但临床所见并非如此典型。
起病多缓慢,往往先有失眠,多表现为早醒、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和各种内感不适。因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诱发起病者,可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精神症状中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最为突出。患者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思维联想活动受抑制。自觉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话少声低。常有消极观念、自杀企图。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可出现继发性妄想,多为自罪妄想及疑病妄想等。少数病例亦可出现片断幻觉。上述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部分病例表现为昼重夜轻,即晨起严重而下午或傍晚则相对见轻。少数病例表现缄默不语,终日卧床不动,称抑郁性木僵状态。
自杀企图与行为是抑郁患者最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症状严重期,但也可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期。患者往往事先有周密计划,行动隐蔽,以逃避医务人员与家属的注意,应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护理。
躯体症状中,患者面容惟悴苍老,目光迟滞,胃纳差,体重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患者常有闭经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程与预后:首次发病以青年最多。躁狂症发病年龄一般比抑郁症为早,女性较男性早且稍多。每次发作病程一般历时2~6个月,躁狂症往往比抑郁症为短。发作次数以1~2次多见。各型中以双相型的发作次数较多。本病预后良好,虽多次发作,精神活动保持完整。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精神和躯体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且对疾病有分析批判能力。不遗留精神缺陷,症状缓解后,观察2~3周而无复发迹象。能适应现实生活,工作能力恢复。
2.好转:上述精神症状及躯体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自知力部分恢复。工作能力未能完全恢复,但不影响适应现实生活能力。
治疗:
1.躁狂症
(1)精神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对控制兴奋症状效果较好。病情轻者,每日口服氯丙嗪200~500mg,或氟哌啶醇10~30mg。较重者可肌肉注射。急性躁狂可静脉滴注。
(2)碳酸锂:治疗剂量每日0.8~2.0g。维持量每日0.4~0.8g。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故应严重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宜在住院条件下进行,结合测定血锂浓度,以调整剂量。急性治疗期,血锂浓度为0.9~1.5mmol/l,维持治疗为0.5~1.2mmol/l,锂盐除用于治疗本症外,对预防复发有良好效果,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例,并对抑郁症有预防复发作用。
(3)电抽搐疗法:亦称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急性躁狂,有轻好的控制兴奋的治疗作用,一般疗程为6~12次。
(4)心理治疗:躁狂症恢复阶段应配合心理治疗。
2.抑郁症
(1)精神药物:三环类抗抑郁剂是首选药。常用有丙咪嗪,适用于运动性抑郁较明显的抑郁症患者。日量为50~200mg,疗程4~6周。要注意丙咪嗪的副作用,老年人慎用,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不宜使用此药。阿米替林、多虑平亦为三环类抑郁药,镇静作用与抗焦虑作用较丙咪嗪明显。多用于伴有焦虑的患者,日量为50~300mg。
(2)电抽搐疗法:对严重抑郁、自杀企图明显或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考虑本疗法。
(3)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无论病情严重期或恢复期均应配合心理治疗。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相关论述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阻截治则 以平肝解郁、养心涤痰为原则,方宜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木通泽泻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生姜菖蒲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3.处理 以平肝泻心、豁痰开窍为原则,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莱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黄)、赤小豆等分,研细为末和匀,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于实证。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莱菔子30~50克,为末温水调服,比瓜蒂散平稳。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选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控涎丹龙胆泻心汤防风通圣散涤痰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朱砂白金丸。发作后、休止期又以养心阴、益心气、舒肝解郁为辅。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经闭者,可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化瘀通经开郁。属阳虚者,可酌用壮阳刺激法,方用起抑饮羊藿、仙茅仙灵脾甘草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苏合香丸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壮阳汤:巴戟天淫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在医学上又称为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以情感活动过度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疾病。本病为躁狂或抑郁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早期症状可能出现在青壮年时代,由于迁延若干年,经久不愈而成为慢性,因此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发病原因]
关于本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根据资料归纳,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1.遗传因素。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提示本病的家族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国内资料表明,本病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达30%~41.8%;国外群体调查资料,一级亲属成员中本病的患病率:同胞为12.3%,父母为7.4%,子女为9.4%,比一般居民高30倍左右。不过,有关遗传方式尚无定论。
2.性格基础。大部分躁郁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好交际,富于同情心,多行动而好幻想,兴趣广泛,情绪不稳,容易过于喜悦或忧郁等特点,称之为环性性格或外向性格。
3.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躁郁症在首次发病前或再次发作前约有半数以上有精神因素。少数患者在躯体因素如感冒传染病等影响下诱发起病。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癫狂”和“郁证”的范畴。多因忧思太过,志愿不遂,郁闷不舒,耗伤心脾所致;或因暴怒愤郁,肝胆气逆,郁而化火,煎熬成痰,上清窍;或因过喜伤心胃热上蒸,扰乱神明所致。
[临床表现]
分为躁狂和抑郁两组症状。
1.躁狂。典型的临床表现具有三个方面:其一,情绪高涨,即患者终日洋洋得意,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与神态,易激惹、多怒;其二,思维活动加速,联想过程明显加速,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大脑比平时聪明,记忆力比平日好,注意力不能集中,随境转移,意念飘忽不定;其三,语言动作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过高评价自己,夸大自己的才华、财产、地位,常因平时说话太多而变得声音嘶哑。
2.抑郁。典型的临床症状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情绪低落,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对家庭、亲人丧失信心;其二、思维活动减慢,自觉大脑迟钝,思路闭塞,记忆力大减,处理事情无所适从;其三,语言动作减少,话少声低,甚至缄默不语,常有消极观念,终日卧床不动,不愿接待他人。
[预防措施]
1.畅悦情志。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去掉私欲杂念,避免精神刺激。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条件。正似巴甫洛夫所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2.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切忌紧张与疲劳,养成种花、集邮、书画、弹琴的习惯,按时作息,防止发生感冒传染病
3.饮食有节。切戒烟酒,慎食辛辣香燥之品,多吃清淡素食,保持大便通畅,勿食变质、变味、变溲的食品及病亡家畜。
4.常饮枣茶。红茶0.5公斤,酸枣仁0.3公斤,明矾0.1公斤,共研细末,以糯米饮制成大小如豆的丸粒,发病前服40丸,用茶水送下。或用以上各药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一日2次。
5.勤练松功。松功又称放松功,是通过主观意念,放松肌肉和神经的心身锻炼方法。具体功法:(1)取站式、平坐式、靠坐式或仰卧式;(2)采用自然放松、部位放松或三线放松的方法,使全身放松;(3)用自然呼吸或顺式腹式呼吸,逐渐将气息调为匀、细、长,意守丹田,若守若离,默念“呵”声,并用意念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情景。本功法每日3次,早、中、晚各行1次,每次约30~60分钟。练功时应选择安静、空气新鲜、无外界干扰的地方进行,避免外来突发刺激,收功后可慢步行走400~1000步。
6.预防复发。有躁郁症病史者,可适当使用锂盐,维持量每日0.5~0.8克,一般在门诊可长期使用,对预防复发有良好效果。
[治疗方法]
1.开展心理治疗。对躁郁症患者,无论病情轻重与否,都可结合患者的个性特点,积极开展心理治疗,解除其顽固的与起病原因有关的情志郁结。首先应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志因素,发病后的情态表现及目前精神状况、心理郁结所在,抓住病情较稳定的时期,予以心理治疗。辨证选法,采用相应的情志相胜、抑情顺理、激情刺激、心理暗示等法治之;其次可诱导患者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移情易胜,减少发作次数及程度。
2.正确使用精神药物。患者可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精神药物。躁狂症每日口服氯丙嗪200~500毫克;抑郁症每日口服丙咪嗪50~200毫克,伴有冠心病患者不宜使用此药。
3.中医药治疗。躁狂症属痰火上扰心神,症见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者,可选用温胆汤法半夏10克、竹茹15克、枳实8克、橘皮8克、生姜5片、甘草6克)、滚痰丸大黄10克、黄芩12克、礞石15克、沉香5克)清心化痰除烦;属阴虚火旺,症见时而烦躁,形瘦面红者,宜用知柏地黄丸(中成药)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抑郁症肝气郁结而见情绪不宁,胸闷太息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柴胡9克、川芎8克、陈皮6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甘草5克、赤芍10克)或逍遥丸(中成药)疏肝理气解郁;忧郁伤神而见精神恍惚,悲郁善哭者,可经常服用甘麦大枣汤甘草10克、小麦15克、大枣5枚)养心安神
4.艾灸疗法。取穴少商大敦,用艾灸三壮(脓灸),灸后2~3小时,狂止神清,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