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 lizhongwan )

别名:四顺理中丸,白术丸

理中丸《奇效良方》

主治:中寒腹痛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一方加炮过附子一两]
用法用量:每服八十丸,米饮汤送下,食前服

理中丸《外台》

主治:冷热不调,霍乱吐痢,宿食不消。
处方:人参8分,白术8分,甘草8分(炙),干姜6分,高良姜8分,桂心6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饮送下,1日2次。渐加至40丸,老小以意加减。
禁忌:忌生冷、油腻、生葱、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理中丸《千金翼》

主治:霍乱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妇人良方》引作“加减理中丸”。
吐多痢少者,取枳实3枚(炙,4破),水3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吐少痢多者,加干姜1累;吐痢干呕者,取半夏半两(洗去滑),水2升,煮取1升和1丸服之;若体疼痛不可堪者,水3升,煮大枣3个,取1升和1丸服之;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胸至足踝,勿逆,即止;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取附子1枚(炮,去皮,四破),以水2升,煮1升和1丸服。吐痢悉止,脉不出体犹冷者,可服诸汤补之。

理中丸《外台》

主治:霍乱吐利,宿食不消。
处方:白术2两,干姜2两(炮),人参2两,甘草2两(炙),大麦糵2两(炒黄)。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饮送下,1日2次,稍加至20丸。
禁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疼痛。
处方:高良姜(锉)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浓煎橘皮汤化下,不拘时候。

理中丸《校注妇人良方》

主治: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冷饮,肢体倦怠,饮食少思。
处方:人参甘草白术(炒)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理中丸《直指》

主治:补肺,止寒嗽。主
处方: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炙)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加炒阿胶五味子煎服。

理中丸《普济方》

主治:温中止痛。主小儿胎寒腹痛躽啼。
处方:人参干姜(炮)、白术甘草(炙)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加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半盏,分3次温服

理中丸《育婴秘诀》

主治:饮食所伤,胸腹饱闷不安,或腹中有食积痞块
处方:山楂肉5钱,神曲(炒)3两,半夏(汤泡)3两,白茯苓1两,陈皮(去白)1两,莱菔子(炒)1两,连翘1两,发糵面(炒)1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别用生神曲5两,入生姜汁1小盏,水调打糊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白汤清水饮送下。
禁忌:脾胃虚者勿服。
各家论述:此方脾胃虚者服之,虚虚之祸,疾如反掌。盖山楂一味,大能g化食物,若胃中无食,脾虚不运,不思食者服之,则g伐之气胜,故云然也。

理中丸《博济》

主治: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处方:阿魏1分(用白面两匙,醋和作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1两,蓬莪术(煨)1两,甘草(炙)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皮(去瓤)1两,干姜(炮)1两,官桂(去皮)1两,干木瓜1两,白术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送下。如妇人血脏气攻刺,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理中丸《圣惠》

主治:霍乱,或吐或泻,口干大渴,头疼体痛。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粥饮化下,不拘时候。

理中丸《春脚集》

主治:小儿脾虚中寒面青腹痛寒呕寒泻,四肢厥冷,一切虚寒者。
处方:官栋参2钱(去芦),漂白术2钱(土炒),干姜炭1钱5分,炙甘草1钱。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5分重。
用法用量:每服或1-3丸,用大红枣去核、蒂,水煎汤,放凉调服

理中丸《普济方》

主治:泄泻
处方:人参1两,干姜(煨)1两,白术(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嚼下。
主治:转筋霍乱,上吐下利,心腹疼痛,及干霍乱,并真阴症,手足厥冷
处方:人参1钱,干姜(炒)1钱,茯苓1钱,甘草(炙)1钱。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
用法用量:取1丸细嚼,淡姜汤送下。
禁忌:忌食米汤。
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处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0克
制备方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
用法用量:以沸汤数合,和1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次,夜二次。服后腹中未热,可加至3~4丸,然不及汤。
主治: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处方:阿魏7.5克(白面10克,醋和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蓬莪术(煨)甘草(炙)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瓤)干姜(炮)官桂(去皮)干木瓜白术各30克
制备方法:上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下。若妇人血脏气攻刺,即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理中丸” 相关论述

人参(甘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甘温) 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眼,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若转入者,必利;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下利后,便当鞕,鞕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亦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伤寒脉微而复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中焦不和,脾胃宿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 不下,噫醋吞酸口苦失味,怠惰嗜卧,全不思食。又治伤寒时气,里寒外热,霍 心腹绞痛,手足不和,身热不渴,及肠鸣自利,米谷不化。
白朮干姜(炮) 人参甘草(,各二十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食前,沸汤化下,嚼服亦得,或丸如梧桐子大服并得。大病新瘥,多睡不止,及新产内虚,皆可服之。常服温脾暖胃,消痰逐饮,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湿、冷邪气

治三脘气弱,中焦寒,脾虚不磨,饮食迟化,吃物频伤,胸膈满闷,胁肋 哕逆,噫醋恶心腹胀肠鸣,心腹疼痛,噎塞膈气翻胃吐食,饮食减少。
红豆 莪朮(煨,乘热碎捣) 缩砂仁(各一两) 草豆蔻(煨) 青皮(去白瓤) 陈皮(去 牛(炒香熟,各
上为末,水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粒,生姜橘皮汤下,温汤亦得,不拘时。此药 无利性,不损气,脾胃偏虚寒者最宜服。

人参(去芦) 白术干姜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脐,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空心服之。

人参白术(炒) 干姜(炒) 甘草(炙,各二两)
共为末,蜜丸如鸡黄大,每服一丸,沸汤和下。
寒犯太阴腹痛,吐泻,霍乱,寒多不饮水者,此方主之。
寒犯太阴脾脏,非止外感寒径中太阴,凡吞寒饮冷,皆是寒气塞于中宫。中、下二焦之阳不得宣发,则乖隔而腹痛,而吐泻,而霍乱也。霍乱与吐泻有别,乃吐泻之久,亡其津液手足抽掣而挥霍,眼目旋视而了乱也。寒者温之,故用干姜之辛热;邪之凑也,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温补

宋徽庙常食冰,因致腹痛,国医进药俱不效,乃召泗州杨吉老脉之。吉老曰∶宜主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不验。吉老曰∶所进汤使不同,陛下之疾,得之食冰,今臣以冰煎药,此以属也。自非吉老之良,乌能主此?

阴阳平补理中汤,参(柔润多液,味苦甘)草(吐胜平气)滋阴姜术阳,统主五虚五脏之虚)中(中,脾胃也)布达,循环血气效难量(五脏六腑循环以受中气之益。

人参白术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方.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
经云.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理之.宜理中丸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宜理中汤.盖理中者理中焦之寒也.寒在胃上.取丸药之暖.逗遛于上.以温胃而散寒.若寒胜热之霍乱.利在急温.则不宜丸而宜汤.缓宜丸.急宜汤.此先圣之成法.不可紊也.再理中汤加减之法.与小青龙小柴胡加减法同义.宜当细玩.不得草草读过.

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
共研末蜜丸如鸡子黄大.研碎以沸汤服一丸.日三四服.服后啜热粥.以腹热为度或用各三钱.水二钟.煎八分.温服.服后啜热粥
○若脐上筑者.去术.加桂.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
者.

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孤脏.属三焦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湿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又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泄.则筑然动.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能泄奔豚气故也.吐多者去白术.加生姜气上逆者则吐多.术甘而壅.非气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呕家多服生姜.此是呕家圣药.生姜辛散.是于吐多者加之.下多者还用术.气泄而不收.则下多.术甘壅补.使正气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于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参.虚则痛.本草曰.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于腹满者则去之.附子味辛热.寒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人参(君) 白术(臣) 甘草(佐炙) 干姜(使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 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治香港脚去人参,增红曲,每服二钱,白汤点服,蜜丸亦得,空心服神效!
又方六兄单方(一在后)。
苍耳叶九蒸九曝为细末,酒打,飞罗面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空

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疼。
阿魏(一分,用白面两匙,醋和作饼子,炙令黄熟) 荆三棱(煨) 蓬莪术(煨) 甘草(炙) 青橘一两)
上一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每服一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下。如妇人血脏气攻刺,即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一丸,一切气痛,但服此药,必效。

人参(即党参) 白术 各二钱 干姜 炙草 各一钱
古法煎服,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药,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只煎一次,药质所含之成分,配合调匀。煎二次三次,药质成分,有多有少,便失制方的意义。与病机不符,服之即生他弊。亟宜煎一次,分三服也。
此方名理中汤。以此方作丸,名理中丸。用蜜为丸者,每服三钱至六钱。用水为丸者,每服二钱至四钱,温开水吞送。此分两系普通常用分两。凡古方分两,用一者,今用一钱便合功效。古方人参党参
治夏月寒霍乱,上吐下泻、头痛、行动无力、不渴者。脉象虚大、或微小、右脉较左脉尤微小者、病危。
此人身上下左右俱病。不治上下左右,只治中气之法也。人身分上下左右中五部。上部之气,由右下降。下部之气,由左上升。中气居中,以旋转升降。整个的圆运动圆,是为无病之人。上部之气,不能右降,则头痛。下部之气,不能左升,则行动无力。而实由于中气虚寒,不能运化于中所致。中气虚寒,所以胃土之气上逆,而作吐;脾土之气下陷,而作泻也。中轴的旋转停顿,四维的升降倒作,圆运动成了不运动。故上下左右俱病。不渴,无热也。
言脾胃必称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气而生。脾胃病湿,因土气为湿也。脾胃病寒,因土气根于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运动,是为升降。脾胃秉土气,故脾经病则不升,胃经病则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质,则湿寒升降,皆无根由矣。
夏月的大气,中上燥热,中下湿寒。体气偏于燥热之人,感触大气燥热,引动了本身的燥热。于是燥热偏胜,津液被劫,运动不圆,遂成热霍乱体气偏于湿寒之人,感触大气的湿寒,引动了本身的湿寒。于是湿寒偏胜,热力消减,运动不圆,遂成寒霍乱
人身之气,乃升降运动息息皆圆之体。今升降大乱,中气暴亡,顷刻即死,故曰霍乱。霍者,大也,又散之速也。
此病土气湿寒,中气大虚。此方白术燥中土之湿,干姜温中土之寒,参草中气之虚。中土温运,胃经复下降之常则吐止,脾经复上升之常则泻止。胃气降则上部气降,头自不痛。脾气升则下部气升,自能行动。中气运而整个升降复,是以诸病皆愈也。此土气湿寒之下泻,小便必不利也。中土湿寒,运动停顿,木气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
土败中虚,故脉微小。右为土脉,右脉尤小者,中土之气将亡,故危。阳败中虚,脉亦虚大。虚大脉,较微小脉病轻。
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法,运轴以行轮之法,运轮以复轴之法,轴轮并运之法而已。此方,运轴行轮之法。
认定着落,为本书要诀。认定土气湿寒,术姜便有着落。认定中气大虚,参草便有着落。认定上逆下陷,由于土气湿寒,中气大虚,本方理中,便有着落。余方准此。

人参 炙草 干姜 白术
寒霍乱乃湿寒阻滞,升降停顿之病,能饮水而仍吐者,五苓散以去湿补中,不饮水者,是中虚且寒,宜干姜炙草白术人参温补之药以理中气,而复升降也。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此属胃寒。宜理中丸以温胃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