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

( Zé Lán )

别名: 地笋 , 甘露子 , 方梗泽兰 , 水香 , 虎薄 , 矮地瓜儿苗 , 野麻花 , 虎兰 , 龙枣 , 虎蒲 , 小泽兰 , 地瓜儿苗 , 红梗草 , 风药 , 奶孩儿 , 蛇王草 , 蛇王菊 , 捕斗蛇草 , 接古草 , 地环秧 , 地溜秧 , 甘露秧 , 草泽兰

泽兰 (出处: 《中国药典》 )

主治: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用法用量:
6~12g。
性味:
苦、辛,微温。
归经:
归肝、脾经
炮制: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带绿色,节处紫色明显,有白色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密具腺点,两面均有短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花簇生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黄褐色。无臭,味淡。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泽兰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浮肿跌打损伤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性味:
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
归肝;脾经
各家论述:
1.《纲目》:兰草气道泽兰血分,虽是一类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雷斅言雌者调气生血,雄者破血通,正合二主治。又《荀子》云,泽、以养鼻,谓泽兰、白芷之气芳香,通乎肺也。
2.《本草经疏》:泽兰,苦能泄热,甘能和血,酸能入肝,温通营血。佐以益脾土之药,而用防己为之使,则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水气。《日华子》《药性论》总其泄热和血,行而带补之能也。
3.《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快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流行营卫,畅达肤窍,遂为女科上剂。
4.《本经逢原》:泽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症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主金疮痈肿脓,皆取散血之功,为产科主要药。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胜于益母。
5.《本草求真》:泽兰,虽书载有和血舒脾、长养肌肉之妙,然究皆属入脾行水,入肝治血之味,是以九窍能通,关节能利,宿食能破,月经能调,症瘕能消水肿能散,产后血淋腰痛能止,吐血衄血目痛风瘫毒、扑损能治。观此,则书所云舒脾和血,不过因其水消血除之意,岂真舒脾和血之味也乎。入补气补血之味同投,则消中有补,不致损真,诚佳品也。
6.《本草正义》:泽兰,产下湿大泽之旁,本与兰草相似,故主治亦颇相近。《本经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皆苦温胜湿之功效,亦即兰草水道之意。其治金疮痈肿脓者,专入血分行瘀排脓消肿也。惟《本经》所谓乳妇内衄,颇不可解,盖即后世新产通瘀之意。《别录》内塞,当亦以瘀露不通言之。甄权谓治产后腹痛,固苦温行瘀之功,又谓治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赢,妇人沥血腰痛,则以温和能利血脉言之。然通利之品,能走未必能守,此当以意逆之,而可知其非虚证久服之药矣。
7.《本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脓。
8.《雷公炮炙论》:能破血,通久积。
9.《别录》:产后、金疮内塞。
10.《药性论》: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赢,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
11.《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12.《医林纂要》:补肝泻脾,和气血,利筋脉。主治妇人血分调经去瘀。
13.《岭南采药录》:治伤,散毒疮。
用药禁忌:
瘀血者慎服。《得配本草》:血虚枯秘者禁用。
药理作用:
地瓜儿苗全草制剂有强心作用。两种泽兰地瓜儿苗及毛叶泽兰全草的水浸膏,2g/kg 腹腔注射,均可使模拟航天飞行中失重引起血瘀的兔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4g/kg 灌胃,连续4g天,对兔异常的血液流变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使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化学成分:
1.葡萄糖(glucose),半服糖(galactose),泽兰糖(lycopose),水苏糖(stachyose),棉子糖(raffinose),蔗糖(sucrose)[1,2],另含虫漆蜡(laccer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3]。
2.毛叶地笋 全草含挥发油和鞣质[4]。
附方:
泽兰汤鸡峰普济方》;泽兰汤备急千金要方》;流鼻血方《揣摩有得集》;清魂散产育宝庆集
炮制:
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喷水稍润,切段晒干。《雷公炮炙论》:泽兰细锉之,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鉴别: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所得粗挥发油用乙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石油醚1ml中作供试品液。另以α-蒎烯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观察,供试品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性状:
性状鉴别 (1)地笋 茎呈方形,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脆,易折断,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气微,味淡。
(2)毛叶地笋 茎节及叶面上密被硬毛,余均与地笋相似。
以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1)地笋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少数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1-5细胞,表面隐现疣状突起,长75-360μm,叶脉上的毛长可达520μm,基部细胞较宽,直径32-80μm,并有少数腺毛,腺头1-2细胞,直径16-28μm,柄单细胞。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鳞较多,头部直径55-80μm,6-8细胞,亦有少数单细胞头腺毛,叶脉上非腺毛较多,长80-520μm,表面有疣状突起。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56-60μm,6-8细胞。气孔稀少。偶见非腺毛。
(2)毛叶地笋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非腺毛较多,1-5细胞,长45-495μ,基部直径32-50μm,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并有腺毛。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腺毛较多,主脉及侧脉上均有众多非腺毛,3-6细胞,长62-600μm;腺鳞头部直径64-72μm。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层隐现纹理。有腺毛及腺鳞。单细胞非腺毛长20-28μm,茎的棱处有少数多细胞非腺毛,长可达750μm,表面亦有疣状突起。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6、7月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耐寒,不怕水涝,喜肥,在土壤肥沃地区生长茂盛,以选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为宜;不宜在干燥、贫瘠和无灌溉条件下栽培。
栽培技术 用根茎或种子繁殖。生产上以根茎繁殖为主。根茎繁殖:在采挖根茎时,选色白、粗壮、幼嫩的根茎,切成10-15cm长小段,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立即栽种,每穴栽2-3段,覆土厚5cm,稍镇压后浇水。冬种的于次年春出苗,春种10d左右出苗。每1hm2用种量750-900kg。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于3-4月间条播,行距30cm,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种子发芽率50%-60%。土壤温度在17-20℃左右,有足够的温度播种后,约10d左右出苗。每1hm2播种量3.75kg。
田间管理 幼勒期注意除草、松土。当苗高30cm,封垄以后,可以不乾地除草,但此时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10-15cm及第1次收割以后,都应进行追肥,施用腐熟人畜粪水,或施用硫酸铵每1hm2 225-300kg。种植2-3年后,植株丛生,应行翻栽。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锈病,可用敌锈钠200-300倍液,加少许合成洗衣粉,喷雾防治。虫害有尺蠖,6、7月发生,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紫苏野螟。幼虫为害叶部,北京于7-9月间出现,防治方法:清园,处理残株,收获后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虫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沼泽地、山野低洼地、水边等潮湿处。
生于沼泽地、水边等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7m。具多节的圆柱状地下横走根茎,其节上有鳞片和须根。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节上多呈紫红色,无毛或在节上有毛丛。叶交互对生,具极短柄或无柄;茎下部叶多脱落,上部叶椭圆形,狭长圆形或呈披针形,长5-1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枯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锐锯齿,表面暗绿色,无毛,略有光泽,下面具凹陷的腺点,无毛工脉上疏生白以柔毛。轮伞花序多花,腋生;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刺尖,较花萼短或近等长,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4mm,两面无毛,4-6裂,裂片狭三角形,先端芒刺状;花冠钟形白色,长4.5-5mm,外面无毛,有黄色发亮的腺 点,上、下唇近等长,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近圆形,2侧裂片稍短小;前对能育雄蕊2,超出于花冠,药室略叉开,后对雄蕊退化,仅花丝残存或有时全部消失,有时4枚雄蕊全部退化,仅有花丝、花药的残良;子房长圆形,4深裂,着生于花盘上,花柱伸出于花冠外,无毛,柱头2裂不均等,扁平。小坚果扁平,倒卵状三棱形,长1-1.5mm,暗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本变种与正种不同处在于:茎棱上被白色向上小硬毛,节上密集硬毛;叶披针形,暗绿色,两商渐尖,上面密被细刚毛状硬毛,下面主要在肋及脉上被刚毛状硬毛,边缘具锐齿,并有缘毛。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地笋及毛叶地笋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ycopus lucidus turcz.2.lycopus lucidus turcz. var. hirtus regel
采收和储藏:根茎繁殖当年,种子繁殖第2年的夏、秋季节,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切段,晒干。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泽兰,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植支节间。三月采。
2.《雷公炮炙论》:凡使泽兰须要别识雄雌,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根青黄;小泽兰,叶上斑,根头尖。
3. 陶弘景泽兰,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傍,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

泽兰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活血,行水。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
①《本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脓。"
②《雷公炮炙论》:"能破血,通久积。"
③《别录》:"产后、金疮内塞。"
④《药性论》:"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
⑤《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⑥《医林纂要》:"补肝泻脾,和气血,利筋脉。主治妇人血分调经去瘀。"
⑦《岭南采药录》:"治伤,散毒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性味:
苦辛,微温。
①《本经》:"味苦,微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
③《别录》:"甘,无毒。"
④《药性论》:"味苦辛。"
归经:
入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行肝、脾二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小肠经。"
各家论述:
①《纲目》:"兰草气道泽兰血分,虽是一类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又《荀子》云,泽、以养鼻,谓泽兰、白芷之气芳香,通乎肺也。"
②《本草经巯》:"泽兰,苦能泄热,甘能和血,酸能入肝,温通营血。佐以益脾土之药,而用防己为之使,则主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水气。《日华子》…《药性论》…总其泄热和血,行而带补之能也。"
③《本草通玄》:"泽兰芳香悦脾,可以快气,疏利悦肝,可以行血,流行营卫,畅达肤窍,遂为女科上剂。"
④《本经逢原》:"泽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癥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主金疮痈肿脓,皆取散血之功,为产科之要药。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胜于益母。"
⑤《本草求真》:"泽兰,虽书载有和血舒脾、长养肌肉之妙,然究皆属入脾行水,入肝治血之味,是以九窍能通,关节能利,宿食能破,月经能调。癥瘕能消水肿能散,产后血淋腰痛能止,吐血衄血目痛风瘫毒、扑损能治。观此,则书所云舒脾和血,不过因其水消血除之意,岂真舒脾和血之味也乎,入补气补血之味同投,则消中有补,不致损真,诚佳品也。"
⑥《本草正义》:"泽兰,产下湿大泽之旁,本与兰草相似,故主治亦颇相近。《本经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皆苦温胜湿之功效,亦即兰草水道之意。其治金疮痈肿脓者,专入血分行瘀排脓消肿也。惟《本经》所谓乳妇内衄,颇不可解,盖即后世新产通瘀之意。《别录》内塞,当亦以瘀露不通言之。甄权谓治产后腹痛,固苦温行瘀之功,又谓治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妇人沥血腰痛,则以温和能利血脉言之。然通利之品,能走未必能守,此当以意逆之,而可知其非虚证久服之药矣。"
用药禁忌:
瘀血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使。"
②《得配本草》:"血虚枯秘者禁用。"
药理作用:
地瓜儿苗全草制剂有强心作用。
化学成分:
地瓜儿苗全草含挥发油、葡萄糖甙、鞣质和树脂,还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甙、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果糖。果实含葡萄糖、半乳糖、泽兰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
毛叶地瓜儿苗也含挥发油和鞣质。
附方:
①治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就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数: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泽兰汤
②治经闭腹痛泽兰、铁刺菱各三钱,马鞭草益母草各五钱,土牛膝一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③治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酸汤下。(《随身备急方》)
④治产后翻,产后阴户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再入枯矾煎洗之。(《濒湖集简方》)
⑤治小儿褥疮:嚼泽兰心封之。(《子母秘录》)
⑥治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泽兰捣封之。(《濒湖集简方》)
⑦治痈疽发背泽兰全草二至四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握,调冬蜜捣烂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蛇咬伤:泽兰全草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
炮制:
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喷水稍润,切段晒干。
雷公炮炙论》:"泽兰细锉之,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性状:
干燥的全草,长30~40厘米。茎四方形,直径2~5毫米,节明显,表面黄褐色或微带紫色,每侧面有一纵沟。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多皱缩,披针形,边缘有粗锯齿,暗绿色或微带黄色。有的叶腋间簇生小花,成轮状。气无,味淡。以叶多、色绿、不破碎、茎短、质嫩者为佳。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的低洼地或溪流沿岸的灌木丛及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地下根茎横走,稍肥厚,白色。茎直立,方形,有四棱角,中空,表面绿色、紫红色或紫绿色,光滑无毛,仅在节处有毛丛。叶交互对生;披针形,陕披针形至广披针形,长4.5~11厘米,宽8~85毫米,先端长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租锐锯齿,有时两齿之间尚有细锯齿;近革质,上面略有光泽,无毛,下面密被腺点,无毛或脉上疏生白柔毛;叶柄短或几无柄。轮伞花序腋生,花小,多牧;苞片披针形,边缘有毛;萼钟形,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先端长锐尖;花冠白色,钟形,稍露出于花萼,长4.5~5毫米,外面有腺点,上唇直立,下唇3裂,裂片几相等;能育雄蕊2;子房矩形,4深裂,着生于花盘上,花柱顶端2裂,伸出。小坚果扁平,长约1毫米,暗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茎(地笋)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茎叶。夏、秋间茎叶茂盛时,割取全草,去净泥沙,晒干。
出处:
本经
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少数地区尚以下列同属植物作泽兰入药,如山东有用毛叶地瓜儿苗和台湾地瓜儿苗;吉林用小花地瓜儿苗、狭叶地瓜儿苗和朝鲜地瓜儿苗;新疆则用欧地瓜儿苗
在长江以南各省尚有以菊科泽兰属植物如华泽兰(植物形态参见"广东土牛膝"条)、山兰(植物形态参见"秤杆草"条)、兰草(植物形态参见"佩兰"条)的全草作泽兰使用。

“泽兰” 相关论述

【药用】唇形科草本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lucidusturcz.var.hirtusregel.的地上部份。
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泽兰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行而不峻,为妇科调经要药,常与当归丹参芍药等同用。又能消散瘀滞,用治伤痛,还能散消肿,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跌仆损伤;配当归银花、生甘草等治肿块未消。
2.用于产后小便不利、身面浮肿
泽兰既能活血祛瘀,又有利水消肿作用,故可用于产后小便淋漓、身面浮肿等症;因其利水之力较缓,单用力薄,故常须配伍防己等利水消肿药同用。
【处方用名】泽兰(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方剂举例】泽兰汤(《证治准绳》)泽兰叶、当归芍药甘草。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及室女经闭

味苦微温。
主乳妇内(《御览》作衄血),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创痈肿创脓。一名虎兰,一名龙枣。生大泽傍。
吴普》曰:泽兰,一名水香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生下地水傍,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值枝节间。
《名医》曰:一名虎蒲,生汝南,三月三日采,阴干
案《广雅》云:虎兰泽兰也。

释名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
1、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送下。
2、小儿蓐。由大人嚼泽兰心把周围封起来。很有效。
3、肿初起。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4、损伤瘀肿。治法同上。
5、产后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用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小肠经。通肝脾之血,产前后百病皆治,通九窍,利关脉。又主头风目痛鼻红吐血。治排脓,防己为之使。
按∶泽兰能通利小肠,则肝脾无壅阏之患,故能通关窍以理血脉也。行血而无推荡之患,养雷公云∶要别识雌雄,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能生血益气与荣,合小泽兰通别同用。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金疮痈肿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旁,三月日采,阴干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泽兰叶、地笋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夏季采收。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去泥沙,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2分长,晒干。若系鲜品,当时洗净切片晒干为佳。
『用量』干品9克,鲜品15克。
『贮存』装箱内保管。

【原料】泽兰叶10克,绿茶1克。
【制作】泽兰、绿茶共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饮用,每日数次。
【作用】理气活血。适宜于月经先后无定期等症。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节中水,金疮,痈肿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傍,三月三日采,阴干。(防己为之使。)
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傍,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兰,又生泽傍,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大观》卷九,《政和》二二二页)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旁,三月三日采,阴干
防己为之使。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
〔谨案〕泽兰,茎方,节紫色,叶似兰草而不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兰草尔,俗名兰香,煮以洗浴,亦生泽畔,人家种之,花白,紫萼茎圆,殊非泽兰也。陶注兰草,复云名都梁香,并不深识也。


味苦微温。主乳妇内衄,清阳明经络湿热之邪。中风余疾,气温体轻,故能散余风。
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统治内外一切水病。金疮,痈肿脓。亦皆湿毒之病。
泽兰生于水中,而芳香透达,节实茎虚,能于人经络受湿之处分疏通利,无所隔碍。盖其质而气阳,故能行乎人身之,而发之于阳也。


《御览》卷九百九十
一名水香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酸,无毒。李氏∶温。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苗,赤节,四叶相值枝节间。三月三日采。


按《补注》云∶“叶如兰。”今兰叶如麦门冬,稍阔而长,及一二尺无枝梗,殊不与泽兰相似。泽兰才出土便分枝梗,叶如菊,但尖长。若取其香嗅,则稍相类。既谓之泽兰,又曰生汝南大泽旁,则其种本别。如之说误矣。


通、行血,消水
苦泄热,甘和血,辛散郁,香舒脾。入足太阴厥阴(脾、肝)。通九窍,利关节,养血气,长肌肉,破宿血,调月经,消症瘕,散水肿防己为使)。
治产后血腰痛(瘀行未尽),吐血鼻血,目痛头风毒扑损。补而不滞,行而不峻,为女科要药(古方泽兰丸甚多)。
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俱生下湿。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叶有毛者为泽兰。嫩时并可 (音那)
而佩之,《楚辞》所谓纫秋兰以为佩是也(朱文公《离骚辨证》云∶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方可刈佩。今之兰蕙,花虽香而叶无气,质弱易萎,不可刈佩),吴人呼为香草,俗名孩儿菊夏日采,置发中,则发不 ,浸油涂发,去垢香泽,故名泽兰)。兰草气分,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经曰∶数食肥甘,传为消渴,治之以,除陈气也)。泽兰血分,故能消水肿,涂毒,破瘀除症,而为妇人要药。以为今之山兰者误矣。
防己为使(寇宗 、朱丹溪并以兰草山兰之叶,李时珍考众说以讥之。按别本云∶兰叶甘寒,清肺开胃,消痰利水,解郁调经,闽产者力胜。闽产为胜,则是建兰矣。李士材云∶兰叶禀金水之气,故入肺脏,东垣方中尝用之。《内经》所谓治之以除陈气者是也,余屡验之。李时珍又谓东垣所用乃兰草也。其集诸家之言曰∶陈遁斋《闲览》云楚骚之,或以为都梁香,或以为泽兰,或以为猗,当以泽兰为正,今之所种如麦门冬者名幽兰,非真兰也,故陈止斋着盗说以讥之。既名幽兰,正合骚经矣。方虚谷《订说》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今之所谓,其叶如茅者,根名土续断,因花馥郁,故得名。杨升庵曰∶世以如蒲萱者为,九畹之受诬也久矣。又吴草庐《有说》曰∶医经上品,有根有茎,草之植者也。今所谓兰无枝无茎,因黄山谷称之,世遂谬指为离骚之。寇氏本草溺于流俗,反疑归说为非。夫医经为实用岂可诬哉?今之兰果可以利水杀虫而除痰癖乎?其种盛于闽,朱子闽人,岂不识其土产而辨析若此。世俗至今,犹以非兰为兰,何其惑之甚也。
昂按∶朱子辨,援《离骚》纫 以为证,窃谓纫 亦骚人风致之词耳。如所云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岂真露可饮而英可餐乎?又云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岂真芰荷可衣芙蓉可裳乎?宋儒释经执泥,恐未可为定论也。第骚经既言秋兰,则非春兰明矣。本经既言泽兰,则非山兰明矣。是《离骚》之秋兰,当属本经泽兰无疑也。然《离骚》不尝曰春兰兮秋菊乎?不又曰结幽兰而延伫乎?不又曰疏石兰以为芳乎?若秋兰既属之泽兰,将所谓春兰幽兰石兰者,又不得为山兰,当是何等之乎?且山兰为花中最上之品,古今评者,列之梅、菊之前今反屈,于孩儿菊之下,以为盗袭其名,世间至贱之草皆收入本草,独山兰清芬佳品,摈弃不录,何其不幸若斯之甚也!本草杀虫之药良多,皆未必有验,至于行水消痰,固山兰之叶力所优为者也。盖李时珍、陈、方、吴、杨辈,皆泥定陈藏器泽兰兰草为一类二种,遂并骚经而疑之。崇泽兰而黜山兰,遂令兰草无复有用之者。不思若以为一类,则《本经兰草一条,已属重出,何以《本经兰草反列之上品,而泽兰止为中品乎?况一入气分,一入血分,迥然不同也。又骚经言兰者凡五,除木兰人所共识,其余春兰、秋兰幽兰、石兰若皆以为孩儿菊,是不特一类二种,且四种一类矣。而以为九畹之受诬,岂理也哉?盖《本经》言泽兰,所以别乎山也;言兰草,明用叶而不用其花也;骚经言秋兰,所以别乎春也;言石兰,所以别乎泽也。愚谓秋兰当属泽兰,而春兰、石兰定是山兰。其曰幽兰,则山兰之别名,以其生于深山穷谷故也。寇氏、朱氏之论,又安可全非也,姑附愚说,以咨多识之士)。


绢盛风千用。防己为使。
甘,苦,微温,无毒。入足太阴厥阴。疗妇科百病,除产后诸症。利窍通关,养血补气,祛痰消症,长肉生肌。止吐衄而清头风,平痈肿而疗扑损。妇人劳瘦之疾,丈夫面黄之。
生汝南诸泽,今在处有之,多生下地水傍,叶如兰,二月生苗,赤节,四叶相植枝节间。
产后诸肿,同防己末,酒下。(验方第一。)
肿初起,捣敷。(第二。)
损伤瘀肿。同上。(第三。)
产后翻,煎四两,入枯矾熏洗。(第四。)


味苦、甘。一云苦、辛,气微温。无毒水泽多生,家园亦种。苗高二三尺许,紫节方茎;(有四棱。)叶尖对生有毛,但不光润。八月花开白色,状与薄荷花同。初采微辛,此为异耳。采收入药,防己使良。理胎产百病淹缠,女科觅;消身面四肢浮肿湿中宜求。
破宿血去症瘕殊功,行瘀血疗扑损易效。散头风目痛,追痈肿脓。长肉生肌,利门通窍。
根色紫黑,地笋为名。与粟根相侔,凡血证俱治。女人产后,堪作菜蔬。
又种益奶草收,脱肛最捷。炙令香燥,渍酒饮之。

感土泽之气,故味苦甘而入血,兼得乎春气,故微湿而无毒,为妇人产后百病、血涩腰痛、血气衰冷、成劳羸囊,或为面浮肿泄热,和血行而带补之要药。
泽兰,理胎产百病淹缠,消身面四肢湿肿,破宿血去 瘕行瘀血,疗扑损,散头风目痛,追痈肿脓,长肉生肌,总皆行血和血,行中带补之功也。
主治(痘疹合参) 妇人产后,恶露未尽者,痘中亦用之。感土泽之气,入血海而消瘀,行中带补,气味平和。

泽兰甘苦辛微温,皮肤骨节水难存,逐旧生新和血脉,妇人百病可寻源。
生池泽,其香似兰。无毒。入手少阳经。利身面四肢肚腹浮肿骨节中水,通九窍,利关脉,养新血,破宿血,消 瘕。产后腹痛衄血中风余疾,濒产血气衰冷,成痨羸瘦,头风月痛,血沥腰疼,百病审因皆效,妇人急用药也。兼治丈夫鼻衄吐红面黄,金疮痈肿,排脓生肌长肉,扑损瘀血。有二种,叶圆根青黄者,能生血调气;叶上斑根须尖者,能破血通久积。四五月采。细锉,绢袋盛,风干。

泽兰_图缺)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旁。三月三日采,阴干。(防己为之使。)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兰又生泽旁,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唐本注云∶泽兰,茎方,节紫色,叶似兰草而不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兰草尔。俗名兰香,煮以洗浴,亦生泽畔,人家种之,花白紫萼,茎圆,殊非泽兰也。陶注兰草,复云名都梁香,并不深识也。臣禹锡等谨按吴氏云∶泽兰一名水香神农黄帝、歧伯、桐君∶酸,无毒。季氏∶温。生下地水旁,叶如兰,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值枝节间。药性论云∶泽兰,使,味苦、辛。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日华子泽兰,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四月、五月采,作缠把子。
图经曰∶泽兰,生汝南诸大泽旁,今荆、徐、随、寿、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根紫黑色,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茎秆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花,带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阴干。荆、湖、岭南人家多种之。寿州出者无花子。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旁,叶光润,阴小紫,五、六月盛。而泽兰水泽中及下湿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为异耳。今妇人方中最急用也。又有一种马,生水泽旁,颇似泽兰,而气臭,味辛。亦主破血,补金创,断下血陈藏器以为《楚词》所喻恶草即是也。北人呼为紫菊,以其花似菊也。又有一种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桠,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能破血,皆可用。
雷公云∶凡使,须要别识雄雌,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根青黄,能生血调气与荣合。
小泽兰回别,采得后,看叶上斑,根须尖,此药能破血,通久积。凡修事,大小泽兰细锉之。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子母秘录∶治小儿蓐,嚼泽兰心封上。
衍义曰∶泽兰,按《补注》云∶叶如兰。今兰叶如麦门冬,稍阔而长,及一、二尺无枝梗,殊不与泽兰相似。泽兰才出土便分枝,梗叶如菊,但尖长。若取香嗅,则稍相类。既谓之泽兰。又曰生汝南大泽旁,则其种本别。如之说误矣。

〔甘苦微温,入肝、脾二经。〕活血有消瘀之能,〔甘能活血,独入血海攻击稽留,故主产后百病。〕利水有消蛊之效。〔利水消蛊者,乃血化为水之功,非脾虚停湿之水也。〕行而带补,服之无偏盛之忧。。

芳草兰草入气利水除痰 泽兰入肝脾行水和血
泽兰(专入肝脾)。苦甘而辛。即今妇人采置发中除垢者是也。玩书所论泽兰。与本经兰草同为一类。其生泽旁。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对节生有细齿。但兰草则茎圆节长。叶光有岐。泽兰则茎微节方。短叶有毛之为异耳。二物并于嫩时皆可刈佩。以其花叶皆香。置于发中。能以辟垢省头。故虽呼为香草。俗则呼为孩儿菊。与于山兰。其花虽香。而叶绝无气者。迥不相同。(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虽生水旁下湿处。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岐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朱文公离骚辨证云。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方可刈佩。今之兰蕙花虽香。而叶无气。质弱易萎。不可刈佩。汪昂曰。本经既言泽兰。则非山兰明矣。是离骚之秋兰。当属本经泽兰无疑也。吴草芦曰。医经上品之药。有枝有茎。今所谓兰无枝无茎。因黄山谷称之。遂谬指为《离骚》之耳。)兰草茎圆叶光。其性专主入气。虽书载有久服益气。轻身不老肤语。然究止属利水除痰。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即内经所谓数食肥甘。传为消渴。治之以。以除陈气是也。(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又此草浸油涂发。去风垢。令香润。史记所谓罗襦襟解。微闻香泽者是也。)泽兰茎方叶毛。虽书载有和血舒脾。长养肌肉之妙。然究皆属入脾行水。入肝治血之味。是以九窍能通。关节能利。宿食能破。月经能调。症瘕能消水肿能散。产后血淋腰痛能止。吐血衄血目痛风瘫毒扑损能治。(时珍曰。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气道泽兰血分。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
观此则书所云舒脾和血。不过因其水消血除之意。岂真舒脾和血之味也乎?入补气补血之味同投。则消中有补。不致损真。诚佳品也。防己为使。(根名地笋。)

《删繁》疗妇人虚劳。或本来虚寒;或产后血脉虚竭。四肢羸弱,饮食减少,血脉断绝血脉不通。虚实根据源。泽兰补虚丸
泽兰叶(九分) 石膏(八分) 川芎甘草当归(各七分) 白芷防风白术川椒 浓朴 干姜 桂心 细辛(各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二、三十丸,日再。忌海藻菘菜、桃、李、生葱、雀肉。

泽兰,味苦、甘,曰辛误,气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理胎产,消身面、四肢浮肿,破宿血,去症瘕,行瘀血,疗扑损,散头风目痛,逐痈肿脓,长肉生肌,利关开窍。此系女科佳品,然亦佐使之药也。《本草》称其能治百病,未考为训也。
或问泽兰每每用之妇人,而不用于男子,岂亦有说乎?夫男女之病,本无分别,而药味又何须分别。惟是女子善怀,一不得志,而闺中怨忧无以解其郁,郁无聊之气,而经血不行,行经作痛,千般怪病,后此生焉。泽兰气味和平,又善于解郁,尤宜于妇人,故为妇科妙药,非单宜妇人,而不宜于男子也。
或问泽兰,吾于解郁而世人未知,岂前人未尝用之乎?曰∶泽兰解郁,前人多用之,近人不知者,以其辨之不真耳。世以泽兰为泽草,谁知泽兰别是一种草药,非兰蕙馨香之药也。生于楚地,无花,而叶似兰,而根则宛如也。兰生于山,而泽兰发生水泽,故不曰,而曰泽兰也。

苦甘微温,无毒。取叶,酒洗之。
本经》主金疮痈肿脓。
发明泽兰足太阴厥阴血分,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症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主金疮、痈肿脓,皆取散血之功,为产科要药也。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胜于益母。

通、行血、消水.
苦泄热,甘和血,辛散郁,香舒脾.微温行血.入足太阴厥阴.(脾、肝.)通九窍.利关节.破宿血.通月经.消症瘕.散水肿.(甘温能和血行血、独入血海、攻击稽留、其消水肿者、乃血化为水之水、非脾虚停湿之水也.)治产后血腰痛.(瘀行未尽.)身面浮肿吐血鼻洪目痛头风毒扑损.性虽和缓.终是破血之品.无瘀者勿轻用.(古方泽兰丸甚多、近今禀赋渐薄、不可常用.)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俱生下隰.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叶光有歧为兰草.茎微方.节短.叶有毛为泽兰.嫩时并可 (音那.)而佩之.楚词所谓、纫秋兰以为佩也.(朱子离骚辨证云∶必花叶俱香、燥湿不变、方可刈佩、今之兰蕙、花虽香而叶无气、质弱易萎、不可刈佩.)泽兰血分.消水肿.涂毒.破瘀除症.为妇人要药.兰草气分.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为消渴良药.(经曰∶数食肥甘、传为消渴、治之以、除陈气也.)亦名大泽兰.(与泽兰俱生下隰之地故也.)俗呼省头草、夏月采置发中、则发不腻、兰泽草、香草.(浸油涂发、去垢香泽、故名兰泽、又名香草.)以为山兰误矣.(寇宗 、朱丹溪、并以兰草山兰之叶、李时珍考众说以讥之曰∶陈遁斋闲览云∶楚骚之、或以为都梁香、或以为泽兰、或以为猗、当以泽兰为正、今之所种如麦门冬者、名幽兰、非真兰也、故陈止斋着盗说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今所谓、其叶如茅者、故得名、杨升庵云∶世以如蒲萱者为、九畹之受诬也久矣、又吴与澄草庐集、有说云∶医经上品、有枝有茎、草之植者也、今所谓、无枝无茎、因黄山谷称之、世遂谬指为离骚之、寇氏本草、溺于流俗、反疑旧说为非、夫医经为实用、岂可诬哉、今之、果可以利水杀蛊而除痰癖乎、其种盛于闽、朱子闽人、岂不识其土产、而辨析若此、世俗至今、犹以非兰为兰、何其惑之甚也、洛按、时珍之辨兰草、指实详明、征据凿凿、则兰草泽兰之一类二种也、夫复何疑、若山兰叶、全无气味、于以上之称名不符、何能有以上之功效乎、汪氏力辨兰草为山兰叶、但并无实据、不过为臆度之见尔.
士材所着本草、滥收兰叶、致无识之医、遂有加建兰叶为引者.)

亦名孩儿菊
防己为之使。
苦、辛、温。入足厥阴,兼足太阴经血分。破宿血,去症瘕,兼除痰癖、蛊虫,能疗目痛痈肿。配防己,治产后水肿。配当归,治月水不利
煎汤熏洗产后阴户燥热,遂成翻花。(再加枯矾煎洗之即安。)
根名地笋,主治同。血虚枯秘者禁用。
怪症∶忽然疼痛,或遍身疼痛异常,名鬼箭风。用泽兰一两,桃仁三十粒,酒水各半煎服。

桃仁苏木诸药.乃破瘀行血之峻剂也.但妇人经水不通有二.一由风寒冷湿.客抟冲任.致血气凝滞不通者.则宜用前药宣利之.若血海干枯.无经可行者则当纯补脾肝肾三经以滋生化之源此治虚之道也若益母续断丹皮等药性主生新消瘀.犹属补泻兼行盖丹皮白色者可凉血.同熟地当归参术尚能生血.其赤色者仅只清瘀而已无瘀则耗好血不可不知木槿紫荆兼解烦热疮有验.

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金疮,痈肿脓。
泽兰始出汝南诸大泽旁,今处处有之,多生水泽下湿地,叶似兰草,故名泽兰。茎方色青节紫,叶边有锯齿,两两对生,节间微香,枝叶间微有白毛,七月作萼色纯紫,开花紫白色,其根紫黑色。)
泽兰本于水,而得五运之气,故主治三因之证。生于水泽气味苦温,根萼紫黑,禀少阴水火之气也。茎方叶香,微有白毛,边如锯齿,禀太阴土金之气也。茎青节紫,叶生枝节间,其茎直上,禀厥阴之木气也。主治金疮痈肿脓者,金疮乃刀斧所伤,为不内外因之证。痈肿寒邪客于经络,为外因之证,脓乃心火盛而血脉虚,为内因之证。泽兰五运而治三阴之证者如此。

泽兰(图缺)
辛香无毒.甘苦微温.行水消瘀.入肝脾而解散.除风逐湿.行经络以分消.若夫另有佩兰.开郁功多.能省头中垢腻.且可宣除陈腐.辛香较胜.堪医脾病消瘅.(泽兰生泽旁.其叶如兰而香.苦辛而温.入肝脾二经消瘀行水.以其温而带甘.故不伤正气.妇人多用之.治血化为水之证.尤为入彀.治风者亦血行风自灭耳.况兼味辛而为叶者乎.佩兰一名省头草.辛平气香.入肺脾肝三经.功用相似泽兰.而辛香之气过之.故能解郁散结.杀蛊毒.除陈腐.濯垢腻.辟邪气.至于行水消瘀之效.二物亦相仿耳.但泽兰治水之性为优.佩兰理气之功为胜.又为异也.)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金疮痈肿,产后、金疮内塞。《药性论》云∶使。味苦辛。主产后腹痛,频产血气衰冷羸瘦。日华子云∶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后百病,通小肠,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味甘,无毒.主治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傍.三月三日采阴干.(己为之使.)
本经》原文∶泽兰,味苦,微温.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