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

( daimai )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lv18)下1.8寸处
主治:闭经; 月经不调; 腹胀; 膀胱炎; 腹泻; 子宫内膜异位; 腰痛; 白带异常; 偏瘫; 下背部痛; 便秘; 腹痛; 氙气; 腰痛.
功效:调和带脉; 祛湿热; 平抑肝阳上亢; 调经; 疏经通络.
针灸方法:针法: 0.5 - 0.8 寸 直刺.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 分钟.
释义:本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备注:带脉交会.

“带脉” 相关论述

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会于足少阳胆经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生理功能: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img]qijingbamai_04.gif[alt]带脉[/alt][/img]

[定位]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配伍] 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赤白带下;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肾气虚带下;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湿热下注带下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1.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img]qijingbamai_04.gif[alt]带脉[/alt][/img]
2.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3.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阴经)。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属带脉”,见《灵枢》卷三第十一《经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又见本书卷九《经脉正别篇》。自“阳明者”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四《痿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四。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心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八十一难》云:“带脉起于季胁,为回身一周。”既言一周,亦周腰脊也,故带脉当十四椎,束带腰腹,故曰带脉也。
平按:“太阳”下,《灵枢》、《甲乙经》均无“心”字。“当”字上半为虫蚀,只剩下半“田”字,据《灵枢》、《甲乙经》及本注,应作“當”。“椎”《灵枢》作“顀”。注“季胁”,袁刻作“季肋”,原钞及《难经》均作“胁”;又“束带腰腹”,袁刻作“束腰带腹”。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肉骨而利机关
阳明主于水谷,故为脏腑之海,能润宗筋,约束骨肉,利诸机关也。
平按:“束肉骨”《素问》、《甲乙经》均作“主束骨”。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
阳明以为脏腑海。冲脉血气壮盛,故为经脉之海,主渗灌骨肉会处,益其血气。

与阳明合于筋,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冲脉与阳明二脉合于阴器,总聚于宗筋,宗筋即二核及茎也,复会于左右气街,以左右阳明为主,共属带脉,仍络于督脉,以带脉为控带也。
平按:“筋”《素问》、《甲乙经》作“宗筋阴阳”四字。“气街”《甲乙经》作“气冲”。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阳明谷气虚少,则宗筋之茎施纵,带脉不为牵引,则筋脉施舒,故足痿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绕腰部一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腹部胀满、腰部无力、下肢软弱不能走路、怕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状和病症。

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动,苦心痛微坚,腹胁急。实坚者,为感忤;纯虚者,为下利肠鸣。滑者,为有娠,女子阴中痒痛,痛出玉门上一分前。中央直中者,手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食苦,咽多,喜怒。微浮者,苦悲伤,恍惚不乐也。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捕之状也。时寒热,有血气。中央直后者,手太阴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内风。紧涩者,胸中积热,时咳血也,有沉热。上手三阴脉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肌肉痒。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颠,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癫疾。直取客主人,两阳维脉,在外踝绝骨下二寸。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僵仆失音肌肉淫,痒。汗出恶风
脉来暂大暂小,是阴络也(一作结)。动,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
脉来暂小暂大者,是阳络也。(一作结)。动,苦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也。
肺脉之来也。如循榆叶,曰平。如风吹毛,曰病。状如连珠者死,期丙丁日,禺中日中。
心脉之来也,如反笋莞大,曰平。如连珠,曰病。前曲后居如带钩者,死。期壬癸日,人定夜半
肝脉之来也,搏而弱,曰平。如张新弓弦,曰病。如鸡践地者,死。期庚辛日,晡时日入。
脾脉之来也,阿阿如缓,曰平。来如鸡举足,曰病。如鸟之啄,如水之漏者,死。期甲乙日,平旦日出
肾脉之来也,微细以长,曰平。来如弹石,曰病。去如解索者,死,期戊己日,食时、日、黄昏鸡鸣
寸口中脉躁竟尺,关中无脉应,阳干阴也。动,苦腰背、腹痛阴中若伤,足寒。刺足太阳,少阴直绝骨,入九分,灸太阴五壮。尺中脉坚实竟尺,寸口无脉,应阴干阳也。动,苦两胫腰重少腹痛癫疾。刺足太阴踝上三寸,针入五分。又灸太阳、阳跷,在足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也。
寸口脉紧,直至鱼际下,小按之如持维子(一作鸡毛)状,其病肠鸣足痹痛酸,腹满不能食,得之寒湿。剌阳维,在外踝上三寸间也,入五分。此脉出鱼(一作原)际。
寸口脉沉着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肾脉也。动,苦少腹痛,腰体酸,癫疾。刺肾俞,入七分。又刺阴维,入五分。初持寸口中脉,如细坚状,久按之,大而深。动,苦心下有寒,胸胁苦痛,阴中痛,不欲近丈夫也,此阴逆。刺期门,入六分。又刺肾俞,入五分,可灸胃脘七壮。初持寸口中脉,如躁状洪大,久按之,细而牢坚。动,苦腰腹相引痛,以下至足重也,不能食。刺肾俞,入四分至五分,亦可灸胃脘七壮。
尺寸俱沉,但有关上脉,苦寒,心下痛
尺寸俱沉,关上无有者,苦心下喘。
尺寸俱数,有热;俱迟,有寒。
尺寸俱微,厥,血气不足,其人少气
尺寸俱濡弱,发热恶寒,汗出。(一云内温热手足逆冷,汗出)
寸口沉,胸中痛,引背。(一云短气
关上沉,心痛,上吞酸
尺中沉,引背痛
寸口伏,胸中逆气
关上伏,有水气,泄溏。
尺中伏,水谷不消。
寸口弦,胃中拘急。(一作心下)
关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
尺中弦,少腹、脐下拘急
寸口紧,头痛逆气
关上紧,心下痛
尺中紧,脐下少腹痛
寸口涩,无阳,少气
关上涩,无血,厥冷。
尺中涩,无,厥冷。
寸口微,无阳,外寒
关上微,中实(一作胃虚),能食,故里急。(一作无胃气
尺中微,无,厥冷,腹中拘急
寸口滑,胸满逆。
关上滑,中实逆。
尺中滑,下利少气
寸口数,即吐。
关上数,胃中有热。
尺中数,恶寒小便赤黄。
寸口实,即生热;虚,即生寒。
关上实,即痛;虚,即胀满。
尺中实,即小便难少腹牢痛;虚,即闭涩。
寸口芤,吐血;微芤,衄血
关上芤,胃中虚。
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
寸口浮,其人中风发热头痛
关上浮,腹痛心下满
尺中浮,小便难
寸口迟,上焦有寒。
关上迟,弱无胃气有热。
尺中迟,下焦有寒,背痛
寸口濡,阳弱,自汗出。
关上濡,下重。
尺中濡,少血发热恶寒
寸弱,阳气少。
少关(无缺)
尺弱,少血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其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正名带脉,谓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在章门下五寸三分),凡此带脉所发,共四穴也。

【位置】在第11肋前端直下,与脐相平处。
【主治】带脉胆经脉气失调,腹痛经闭赤白带下疝气,腰胁、下肢疼痛。
【应用】本穴为带脉足少阳会穴。带脉如束带,统行全身直行的经脉练功家很注意本经气机通畅与否。向本穴发气,可以激发、调整带脉及直行于上下的经脉。放通带脉,则上、中、下三丹田气机易于贯通。练功时腰部紧张,带脉气机阻滞,易于引起任、督、冲及周身气机的紊乱。

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经别》。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本脉约自第二腰椎同高的季胁部下边开始,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横行腰腹,绕身一周。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腰脊疼痛,妇女带下足痿不用等。
②经穴名。出《灵枢·癫狂》。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另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针灸大成》);“脐旁八寸半,肥人九寸,瘦人八寸”(《类经图翼》)。布有肋下神经和肋下动、静脉。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
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


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慢貌)
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螈 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
素问曰∶邪客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小腹控 ,不可以养息。( 谓季胁下之空软处)
张仲景曰∶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门穴。
王叔和曰∶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阴股也。
王海脏曰∶小儿 疝,可灸章门三壮而愈,以其与带脉行于厥阴之分,而太阴主之。
又曰∶女子经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涩之益之。血闭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治,始则四物入红花,调黄 、肉桂。次则四物入红花,调鲮鲤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利酒煎服。末则四物入红花,调易老没药散
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络带脉。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内经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也,皆从湿热治之,与治痢同法。赤白痢邪热传于大肠,赤白带邪热传于小肠,后世皆以赤为热、白为寒,流误千载,是医误之矣。又曰∶资生经载一妇人患赤白带下,有人为灸气海未效,次日为灸带脉穴,有鬼附耳云,昨日灸亦好,只灸我不着,今灸着我,我去矣,可为酒食祭我。其家如其言祭之,遂愈。予初怪其事,因思晋景公膏肓二鬼之事,乃虚劳已甚,鬼得乘虚居之。此妇亦或劳心虚损,故鬼居之。灸既着穴,不得不去。自是凡有病此者,每为之按此穴,莫不应手酸痛,令归灸之,无有不愈。其穴,在两胁季肋之下一寸八分,若更灸百会穴尤佳。内经云∶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又曰∶上者下之,下者上之,是矣。
刘宗浓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营气不升,经脉凝涩,卫气下陷,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蕴酿而成。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属气,赤者属血,多因醉饱房劳服食燥热所致。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者,肾肝阴淫湿胜者;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少腹之下,或下元虚冷,子宫湿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兼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或温朴,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巢元方病源曰∶肾着病,腰痛冷如冰,身重腰如带五千钱,不渴,小便利,因劳汗出,衣里冷湿而得,久则变为水也。千金肾着汤三因渗湿汤,东垣用独活汤主之。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其脉气所发,正名带脉,以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此带脉所发,凡四穴。
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 维道

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拘挛头风肿痛连□项,眼赤而疼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证,游风搔痒筋牵缠,腿疼胁胀肋肢痛,针入临泣病可痊。
【注】●中风手足举动难,谓手足不随也。
●若疼痛麻木拘挛,兼发热者,风热也。
头风旋晕及肿痛连□、项、、牙齿、两耳、咽喉皆赤肿痛,游风搔痒,筋脉牵引,腰、胁、四肢与肋疼痛等证,皆宜刺此临泣穴,立时有奇功也(见图十六)。

灵枢·经脉别篇』曰:足少阴上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见图八十)。
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带脉足少阴经脉,上腘别走太阳经,合肾十四椎属带,起于季胁绕身行。
注:●带脉本由足少阴经之脉,上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故起于季胁,绕身一周行也。

带脉部分足少阳,季胁寸八是其乡,由带三寸五枢穴,过章五三维道当。
注:●带脉部分,在足少阳经季胁之下一寸八分,即带脉穴也。
●从带脉穴下三寸,即五枢穴也。
●从五枢下行,过肝经章门穴下五寸三分,即维道穴也(图八十一)。

汪石山曰∶带证色有赤白之分,病有气血之异,与痢相似,尽由中气亏败,运动失常,致湿热郁结于下焦带脉之分,渗流而下,故名带下。治先清湿为主,必须却浓味,以防湿热之气。故丹溪论赤白带下,由七情内伤,使下元虚惫,致湿热痰积,乘虚下流。叔和谓崩中日久为白带。崩中日久者,下元虚惫之意。治法∶罗太无谓十枣汤神佑丸玉烛散皆可用。但虚弱者,不可峻攻,丹溪用升提法,真妙谛也。
慎斋按∶以上六条,序带下之属湿热为病也。带下自《圣惠》、元方以下,主于风冷之邪,子和非之,断为湿热冤郁,不可作风冷治。故河间、洁古,均从湿热立论。但湿热有主于任脉经虚者,有主于热乘太阳者,有主于中焦浊气者,有主于下焦郁滞者。无非明湿热下乘,有各经不同。总不若子和据经考证带脉受病原委,为详悉也。

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疼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证,游风搔痒筋牵缠,腿疼胁胀肋肢痛,针入临泣病可痊。
〖注〗中风手足举动难,谓手足不遂也。若疼痛麻木拘挛,兼发热者,风热也。头风旋晕及肿痛连腮、项、、牙齿、两耳、咽喉皆赤肿痛,游风搔痒,筋脉牵引,腰、胁、四肢与肋疼痛等证,皆宜刺此临泣穴,立时有奇功也。
带脉临泣穴图(图缺)

灵枢·经脉别篇》曰∶足少阴上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带脉循行图(图缺)
《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带脉足少阴经脉,上 别走太阳经,合肾十四椎属带,起于季胁绕身行。
〖注〗带脉本由足少阴经之脉,上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故起于季胁,绕身一周行也。

带脉部分足少阳,季胁寸八是其乡,由带三寸五枢穴,过章五三维道当。
〖注〗带脉部分,在足少阳经季胁之下一寸八分,即带脉穴也。从带脉穴下三寸,即五枢穴也。从五枢下行,过肝经章门穴下五寸三分,即维道穴也。
带脉穴图(图缺)

(言其总束诸脉如带也)
带脉起于季胁,环身一周如带,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其见证也,腰腹从容,如囊水之状,若妇女则赤白带证,盖由湿热于此渗流而下,故名带下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其脉气所发.在季胁下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 维道
以上穴.病如上证者刺之.

考穴:临泣二穴,胆经。足小趾次趾外侧,本节中筋骨缝内,去一寸是。针五分,放水随皮过一寸,主四肢病,与外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搔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img]zhenjiudacheng148.jpg[alt]带脉[/alt][/img]
○凡治后症,必先取临泣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
足跗肿痛,久不能消:行间申脉
手足麻痹,不知痒痛:太冲曲池大陵合谷三里中渚
两足颤掉,不能移步:太冲昆仑阳陵泉
两手颤掉,不能握物:曲泽腕骨合谷中渚。
足趾拘挛,筋紧不开:足十趾节握拳指尖(小麦炷,灸五壮)丘墟公孙阳陵泉。
手指拘挛,伸缩疼痛:手十指节握拳指尖(小麦炷,灸五壮)尺泽阳溪中渚五虎
足底发热,名曰湿热涌泉京骨合谷
外踝红肿,名曰穿踝风:昆仑丘墟照海。
足跗发热五指节痛:冲阳侠溪足十宣
两手发热,五指疼痛:阳池液门合谷
两膝红肿疼痛,名曰鹤膝风膝关行间风市阳陵泉
手腕起骨痛,名曰绕踝风:太渊腕骨大陵
腰胯疼痛,名曰寒疝五枢委中三阴交
臂膊痛连肩背:肩井曲池中渚
腿胯疼痛,名曰腿叉风:环跳委中阳陵泉
白虎历节风疼痛:肩井三里曲池委中合谷行间天应(遇痛处针,强针出血)。
走注风游走,四肢疼痛:天应曲池三里委中
浮风,浑身搔痒:百会百劳命门太阳紫脉风市绝骨水分气海血海委中曲池
头项红肿强痛:承浆风池肩井风府。
肾虚腰痛,兴动艰难:肾俞脊中委中
闪挫腰痛,起止艰难:脊中腰俞肾俞委中。
虚损湿滞腰痛,行动无力:脊中腰俞肾俞委中。
诸虚百损,四肢无力:百劳心俞三里关元膏肓
胁下肝积,气块刺痛:章门支沟中脘大陵阳陵泉
○杨氏治症:
手足拘挛中渚尺泽绝骨八邪阳溪阳陵泉。
四肢走注三里委中命门天应曲池外关
膝胫酸痛:行间绝骨太冲膝眼三里阳陵泉
寒痹痛:四关绝骨风市环跳三阴交
冷痹痛:肩井曲池外关三里
百节酸痛:魂门绝骨命门外关。

季肋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足少阳带脉二脉之会。《铜人》针六分,灸五壮。《明堂》灸七壮。
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瘛瘲,月事不调,赤白带下

带环人腰间,由肾别出,自十四椎出章门,下带而对于胞中,如腰带前垂,统三阴三阳之升降。
一、所候:带脉
二、部位:章门穴或倒八字筋
三、诊法:以中指贴章门候脉,以提拿手法取倒八字筋(不宜重取)
四、所主:
甲、本脉以缓为正常,迟濡为阳不足,数为阳升有余,皆升降失度之表现。
乙、提拿倒八字筋,痛胀者为胞中湿热,主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