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
( fengmen )
定位: |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
主治: | 哮喘;感冒;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发烧;流感;咳嗽;头痛;脖子僵硬;眩晕. |
功效: | 祛风;祛肺部风热风寒;解表; 化淤通络;增强肺气,和增强卫气运行;调节营气和卫气 |
针灸方法: | 针法:斜刺0.5-0.7寸. 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释义: | 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该名称是指本穴位治疗风邪入侵的功能而言. |
备注: | 督脉的交会穴 |
“风门” 相关论述
小儿脐风,腹胀四肢硬直,多啼不乳,唇青口撮,或吐白沫,肚生青筋,上行分岔,细心审详,行至心者不治。看青筋尽头处,用灯火散之。或以艾火灸脐,先用姜切片。或蒜切片,隔脐上加艾火灸之。或元宵灯火散之。或看小儿上 ,有白泡者用银针轻轻挑破。若出血必愈。
小儿脐风马牙奇方
枯矾(二钱) 硼砂(五分) 洋片 寸香(各五厘) 共为细末,凡小儿下地洗过,即用此末掺脐眼上,换尿布时仍然掺上,掺完一料,永无脐风等症。
元宵灯火 治小儿脐风撮口风或面青黑角弓反张,两目斜视。一切风闭火闭痰闭,乍然卒死者,急宜以此灯火散之。惟久病虚弱,形骸消瘦,自汗盗汗,吐泻痘麻,失血之后,精神疲倦者,切忌此火攻。
元宵灯火歌∶元宵灯火本十五,囟门眉心两合骨,脐轮脐心共七焦,鞋带四焦救儿苦。又惊风灯火仰向后者,灯火 其囟门、两眉心、脐之上下。眼翻不下者, 其脐之上下。不沫者, 其口上下,手足心。出惊风秘诀。
脐风服药,看小儿口中气热,唇红眼生眵结,关纹紫青,粗浮。速用∶钩藤蝉蜕天麻僵虫黄芩西风 广皮 连翘甘草(各一钱) 胆星(三分) 车前草引,水煎服。
若是面青唇白,手足厥冷,口中气冷,牙关紧急,眼上视,关纹青黑不浮而淡者,速用∶党参 箭 天麻怀山药(各二钱) 雄片 干姜 法夏 广皮 茯苓僵虫当归(各一钱) 甘草(五分) 大枣(二枚,为引)
急惊风之症,小儿气体壮实,前数日发烧,令口鼻中气热,大便结,小便臊,惊风大作,喉中有热痰者,速服∶
怯风败毒散
羌活防风独活前胡虫蜕(去足) 天麻 苏荷 荆芥桔梗黄芩(各一钱) 甘草胆星白芥(各三分) 灯芯(引)
大便不通加大黄,小便不通加木通,痰喘加苏子、莱菔子。
抱龙丸 治急惊发搐。
胆南(一两) 竺黄(三钱) 辰砂(飞过,一钱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麝香(二分)
甘草汤为丸,苏荷汤下,服后吐痰即愈。
泻青丸 治急惊,木旺生风,口眼歪斜;并治小儿内热,火泻若酱色者,神效。
当归川芎 栀仁 熟军 羌活防风胆草(各等分)
酒水为丸,茶清下,煎汤亦可。
慢惊之症,缘小儿吐泻之后得之者多,或久病之后,或急惊用药攻降太甚,皆原脾胃虚损。其症神昏气喘,或大热不退,或乍寒乍热,或面色淡白,青黄,二便清白,甚至吐泻,四肢厥冷,喉内痰鸣,角弓反张,手足抽掣等状,速服∶
逐寒荡惊汤 治小儿气体本虚,或误寒凉,泄泻呕吐,转为慢惊。必致手冷、唇白,便清者,最宜并治发痧腹痛等症。
白胡椒 干姜炒 肉桂(各一钱) 丁香(十粒) 上四味共为细末,以灶心土煎水澄清,煎药大半茶杯,频灌之,服后理中方,定获奇效。
逐寒荡惊汤最宜多配真为至宝灵丹丸。有危症,探小儿口中气息冷热,小便青黄。无论小儿口渴,舌燥,手探口中气息微冷,便清者,速用如神,功难尽述。余手经验,已治多人。惟火极似水者,必眼眵干结,小便赤色,口渴气壮,身轻目张者,切勿服此。
加味理中地黄汤 此方助气补血,却病回阳。专治小儿精神已亏,血气大坏,瘦弱至极,皆可挽回,真有参天回元之功。
熟地当归 枸杞 枣仁 箭 炙 焦术 党参(炙。各二钱) 枣皮肉桂故纸干姜(炒) 炙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胡桃(一个) 为引,外用灶心土二两煮水煎药,加雄片五分亦可。如咳嗽,加百合、金樱子各一钱,大热不退加白芍一钱,泄泻不止,加丁香六分。
景岳胃关煎 治慢惊脾虚泄泻不止,及腹中时有微痛。
熟地(三钱) 山药扁豆炒 焦术(各二钱) 黑姜吴萸 炙草(各六分)
景岳六味回阳饮 治慢惊四肢厥冷。
党参附子干姜(各一钱) 熟地(四钱) 当归(土炒,二钱) 汗多者加箭 二钱,泄泻者加焦术二钱。
(与前证参看)
□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风痹手足不随,偏枯口噤,口眼 斜,风眩头痛,血风,心神惊悸,癫狂,骨节痛风,血风走注,瘙痒瘾疹,风痰,香港脚,腰痛诸疾,以上诸证,虽各有方论,亦要先明其大体,察脉之虚实,辨证之冷热,相人之强弱,入脏入腑,在络在经,首以局方调治,未可孟浪处施。今之治法,先宜顺气,然后治风,万不失一。盖有中风、中寒、中 、中痰、中气,皆能令人涎潮昏塞,所谓朱紫相临,玉石不分,医者不可不详也。如中风若作中气治之,十愈八九;中气若作中风治之,十无一生。所以疑惑之间,不问中风中气,首以苏合香丸、麝香煎、五积散。如中痰则有参苏饮,如中寒则有理中汤,如中 有白虎汤。
的然中风,如三生饮、木香煮散、排风、续命、风引、大小竹沥、大八风汤、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辨其冷热虚实而投之,未有不安者也。然此疾积袭之久,非一日所能致。今人服药二、三服,便欲责无效,多见其不知量也。须宜大剂久服,方可奏功。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信夫!
清风热,如柴胡、黄芩、葛根、防风、桔梗、荆芥、生甘草、连翘、天花粉、栀子草、龙胆、犀角、羚羊角、黄连、淡竹叶、灯心、滑石、芦荟之类,随候采用。
散风寒,如防风、羌活、紫苏、前胡、桂枝、细辛、麻黄、生姜、葱白之类,随候采用。
消食去滞,如山楂、枳实、枳壳、木香、陈皮、腹皮、大黄、朴硝之类,随候采用。
镇惊安神,如天麻、茯神、远志、枣仁、钩藤、菖蒲、丹参、麦冬、当归、芍药、朱砂、珍珠、灯花、龙脑、金箔、龙齿、麝香、檀香、安息香、苏合香、乳香、琥珀、代赭石之类,随候采用。
豁痰利气,如橘红、白附子、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僵蚕、胆南星、半夏、天麻、贝母、郁金、姜黄、杏仁、前胡、天竺黄、雄黄、牛黄、珍珠轻粉、礞石、巴霜、蜈蚣之类,随候采用。
温补脾胃,如肉桂、白术、炮姜、煨姜、丁香、炙甘草、藿香、茯苓、黄 、人参、附子、肉果、山药、木香、砂仁、白扁豆、紫河车、陈黄米、莲肉之类,随候采用。
《内经》谓∶新沐中风为首风,饮酒中风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为内风,入中为肠风,在外为泄风,及心肝脾肺肾胃风之形状不同。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否则天有八风,乘虚感袭。《灵枢》曰∶风从南来,名曰太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
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弱。风从四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闭则结而不通,故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胶节。风从东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于肌肉,其气主体重。此谓八风,圣人避兹如矢石焉。《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贼风者,如月建在卯寅,卯寅属木,风从西来,则对冲之金克木。月建在已午,已午属火,风从北来,则对冲之水克火。月建在申酉,申酉属金,风从南来,则对冲之火克金。月建在辰戍丑未,四者皆为属土,风从东来则对冲之木克土。月建在子,风从南来,对冲之火反胜也。月建在酉,风从东来,对冲之木反胜也。皆为贼风,并宜避之,如肝中风,则踞坐而举头不得,左胁疼痛,诸筋挛急,头目 动,上视多怒。心中风,则但能仰卧,倾侧不能,发热失音,其舌焦赤。脾中风,则腹满身黄,唇黄踞坐,四肢不收,皮肉动。肺中风,则偃卧胸满,喘息咳嗽,燥闷汗出,目能视人,口不能言。肾中风,则踞坐面浮,腰脊痛引少腹,风入颌颊之间,则口 而牙紧,风客咽喉,而出声之窍塞而失音。风与气搏则气被痰隔,而出锯声,搏于筋脉,因寒则拘急挛通而脉浮紧,因热则弛缓不随,而脉浮洪,浮者在表宜汗,实者在里宜泄,促者在上宜吐。然治风当先理气,不可专服风药,攻之愈急,则风势愈甚,务调荣卫通畅,则风可不治自愈矣。
祛风豁痰顺气,如天麻、白附子、白僵蚕、独活、羌活、麻黄、防风、钩藤、石菖蒲、薄荷、白芷、桂枝、肉桂、生附子、全蝎,南星、胆星、半夏、玄明粉、白花蛇、陈皮、乌药、川芎、桔梗、杏仁、枳实、川乌、秦艽、防己、竹沥、荆沥、檀香、丁香、沉香、木香、牙皂、牛黄、麝香、苏合香、雄黄、安息香、朱砂、珍珠、琥珀、生姜、大枣、葱白之类,随候采用。
补真火以追复失散之元阳,如肉桂、附子、人参、炮姜、炙黄杏、白术、炙甘草之类,随候采用。
填真阴以敛孤阳之浮越,如熟地、生地、当归、芍药、枸杞、肉苁蓉、巴戟、山茱萸、乳制茯苓、河车、人乳、山药、泽泻、麦冬、五味子、姜炭、制附子之类,随候采用。
养肺金以平肝木,补肾水以润肝荣,如熟地、麦冬、五味子、当归、白芍、枣仁、丹参、柏子仁、茯苓、茯神、贝母、玉竹、石斛,蒺藜、远志、银柴胡、天麻、郁李仁、麻仁、玄参之类,随候采用。
补精血以实骨髓,调荣卫以舒经络,如人参、熟地、当归、杜仲、续断、 草、五加皮、松节、何首乌、鹿茸、虎胫骨、牛膝、秦艽、忍冬藤、肉桂、桂枝、豆、酒、羊肉之类,随候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