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热
( taire )
别名: 流产
中医
简介: |
其热本应有虚实之分,然而妇女妊娠之后,阴血下聚养胎,本体属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状态,故胎热之证多为虚热而鲜见实热。 |
病机: |
本证多由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或七情郁结,五志化火;或阴虚生热,热伤胎气而成。其热本应有虚实之分,然而妇女妊娠之后,阴血下聚养胎,本体属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状态,故胎热之证多为虚热而鲜见实热。本证常见于胎漏、胎动不安等病中。 |
治疗: |
治疗法则: 滋阴,清热,安胎。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保阴煎加减: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续断15 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苧麻根12克。水煎取汁约300毫升,1日2次,温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出血量多者,加阿胶15克、早莲草30克;腰痠者加桑寄生15克、 杜仲15克;恶心呕吐,心烦口渴者,加竹茹10克、麦冬12克;口苦咽干,胁脓烦热者,加栀子12克、川楝10克;兼肾气亏虚,固摄失职,屡孕屡堕而成滑胎者,加菟丝子20克、太子参15克。 (三)外敷药物 1.取井底泥敷于脐下丹田,或加青黛少许。有安胎除热之功。 2.黄芩、板蓝根、浮萍、海蛤粉各3克,敷脐。功用同上。 (三)饮食疗法 (1)荷叶冬瓜汤:鲜荷叶一块,洗净,切成小块;鲜冬瓜500克,洗净切片,加水300毫升,煲汤。熟后饮汤食冬瓜,食时加少量食盐调味。日1料,7天为1疗程。 (2)蔗汁山药糊:淮山药60克,洗净捣烂,加甘蔗汁100毫升,置锅中隔水炖熟服 食。日1料,7天为1疗程。 (3)黄芩炖猫腰:黄芩15克,洗净;猪腰l对,去脂及筋膜,切片,加少许调料隔 水炖熟,去黄芩后服食。日1料,5天为1疗程。 (4)梨汁银花露:银花露300毫升,梨汁50毫升,混合后当茶饮。日1料,7天为1疗程。梨汁亦可用荸荠汁代之。 施治要点: (一)胎前气旺血热,血海不宁而成胎热胎动诸症,治当清热养血为主,此说自朱 丹溪氏提出至今,仍有临床指导价值。朱氏力倡胎前清热,令血静循经而不致妄动,举黄芩为清热安胎之要药,配以白术健脾渗湿。现代医家也多以芩术为安胎之首选药,以热为主者,芩倍于术;以湿为重者,术倍于芩,随证佐入他药,且可任意抽添,审证安胎。 (二)肾者水火之脏,为五脏阴阳之源泉动力,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 此不能发。肾中元气为冲任胞宫之根蒂,胎气者系于肾,肾固则胎自安。胎动之病,无论属寒属热,均不可离乎于肾,胎热之证,可选滋补肾阴之甘寒之品,亦可在清热养阴之中,配以性味平和,不温不燥之补肾药,以勿助胎热为度。 (三)怀孕之初,首忌交合,因其扰动胎元,使阴气外泄,消耗肾气而固系无权。故在治疗期间,严禁房事,否则不仅药治无效,甚则有堕胎之虞。 (四)胎热患者发生胎漏,以夏季为多,因暑日炎热之气与胞中之热合而为伍,扰 动胎元,迫血妄行而致。夏季治疗,可适当加用清泄暑热之品。 (五)滑胎患者宜在孕前服药,清除胞宫蕴热,既孕之后,则应尽早用药,滋阴以 荫胎,保胎度过以往流产月份以后再减少用药次数,维持至分娩,方为稳妥。若常在同一月份滑胎的患者,可指导其调整受孕时间,避开容易滑堕时间,或可有益。 |
“胎热” 相关论述
茅先生∶小儿生下二七日,有中胎热候,遍身黄胆肿满,眼不开,作呻吟声。此候本因母受胎时,身体不安而服药,牙儿在胎中受毒药,至有此候。所治者,先以紫龙水,一日三次洗牙儿;然用牛黄膏奶上吮下(方见膈热门中,)一日下四服。如此调理,三日愈。如见肚膨、身黄肿不退,握拳、眼视不治。(紫龙水方无。)
钱乙论胎胆云∶小儿生下肌肉浓,遍身血色红;盈月以后渐肌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生涎,浴体法主之。又云∶胎怯者,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当浴体法主之。又云∶胎热,则生下有血气,时叫哭,身壮热如淡茶色,目赤,大便赤黄,粪稠,急食乳,浴体法主之。更别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也。(浴体法见搐搦门中。)
茅先生小儿中胎热歌∶
孩儿生下中胎热,面睑口鼻悉皆黄。此是血殂须细审,忽然着病见危亡。
《灵苑》银液丹 治大人、小儿一切诸风诸痫,手足拘急,眼目不定,心烦吐逆。兼治小儿胎热,攻注脾胃,面色多变;水泻、涎滞,并皆治之。
黑铅(半斤,炼十遍,秤取三两,再于锅内熔成汁,水银三两投入汁中,结作砂子,分为数块,用绢袋子盛,以甘草水煮半日,候冷细研) 天南星(三分,为末) 腻粉(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 铁粉(将水飞过,候干,秤三两用)
上五味,同一处研匀,以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用薄荷蜜汤下,不计时候。大人丸如梧桐子大,姜汤下,吃后微利为妙。
《万全方》治小儿胎热,心脏气壅,烦热惊悸。朱砂丸
通明朱砂龙胆(去苗) 黄连(各半两) 铅霜(研入) 铁粉(细研。各一分) 牛黄(细研,一钱)
上件为细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以薄荷蜜水送下。量儿大小加减。
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降生之后旬日之间,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闭目赤,目胞浮肿,神困呵欠,呢呢作声,遍体壮热,小便赤色,大便不通,时复惊烦,此因胎中受热,或误服温剂,致令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故有此证,若经久不治,则鹅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宜先以木通散煎与母服,使入于乳,令儿饮之通心气,解烦热,然后以四圣散温洗两目,目开,进地黄膏、天竺黄散、及牛蒡汤、当归散,亦令母服。凡有胎疾,不可求速效,当先令乳母服药,使药过乳,渐次解之,百无一失,若即以凉药攻之,必生他病。乳母、仍忌辛辣酒面,庶易得安,不致反复。
生地黄汤 (汤氏)治小儿在胎时,因母有热,或恣飧酒面热毒之物,传于胎中,令儿生下面赤眼闭,身体壮热,哭声不止,口热如汤,乃胎热之候也。
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 栝蒌根上件等分,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煎六分。产妇亦可服,以些少抹入儿口中。
木通散 主小儿上膈热,小府闭,诸疮丹毒。母子同服。
木通 地 蓄(各半两) 大黄甘草赤茯苓(各三钱) 瞿麦滑石山栀子车前子黄芩(各贰钱半)
上,水一钟,灯心三茎,或入薄荷同煎。
酿乳法
猪苓(去黑皮) 泽泻赤茯苓(去皮) 天花粉茵陈 生甘草 生地黄山栀(去壳)
上,锉散。用水煎,食后令乳母捏去宿乳,却服此药。
甘豆汤 治小儿胎热。
甘草(一钱) 黑豆(二钱) 淡竹叶(七茎)
上 咀。用水一钟,入灯心七茎煎,不拘时候服。
四圣散 主芽儿胎受热毒,生下两目不开。
灯心黄连秦皮木贼枣子(各半两)
上,水一钟,煎,澄清去滓,无时起洗,两目自开。后服地黄膏。
地黄膏 治胎热。
山栀仁 绿豆粉(各一两半) 粉草(六钱)
上为末,用生地黄烂杵一两半,和好蜜一两半,以薄瓦器盛,在铜铫中煮成膏,如稀糊相似,候冷,停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内再研,匀芡实大。每以半丸,麦门冬汤化服。
天竺黄散(见口疮) 牛蒡汤(见咽喉) 当归散(见潮热) 清胃散(见杂病牙齿门) 薛氏 治胎热用此。
妊娠将及临月,两眼失明,不见灯火,头痛晕,腮颔肿,不能转项,此肝经热毒上攻,盖是姜、椒、热酒、荤腥、炙爆热积于中也,消风散、天门冬饮、四物汤加荆芥、防风、黄芩、黄连。
消风散
治妇人妊娠多食辛辣浓味之物,此汤主之。
荆芥穗(一两) 甘草(炙,一两) 川芎(一两) 羌活(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 茯苓(一两,去皮)僵蚕(炒,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 藿香叶(一两) 蝉蜕(炒,一两) 陈皮(一两) 浓朴(姜汁拌匀,炒,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荆芥汤或茶汤调下。
天门冬饮
治妊娠蕴热,忽然两目失明,内热烦躁。
天门冬(一钱二分) 知母(一钱二分) 益母草子(一钱二分) 五味子(一钱) 白茯苓(一钱) 羌活(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 防风(一钱,去芦)
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四物汤(方见前经候条下。)
治小儿胎中受热,生下面赤,眼闭不开,大小便不通,不能进乳 用泽泻二钱半,生地黄二钱,猪苓、赤茯苓、天花粉各钱半,茵陈、甘草各一钱锉碎,和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
治小儿生下遍体皆黄,身热,大小便不通,乳食不进,啼叫不止 用生地黄、赤芍药、川芎、当归、天花粉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乳母服,并略滴些小与儿口中。
治小儿脑热常闭目 用大黄一分,水二盏,渍一宿,每日与半盏,频稍服;及涂顶上,干即
治小儿五脏大热 用山栀子炒过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治小儿吐血不止 用黄连末一钱,豆豉二十粒。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温服,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尿血 用甘草五分,水六合,煎二合,一岁儿一日服令尽。
又方 用升麻五分,水五合,煎一合,去滓温服。
治小儿大小便不通 用蜂房烧灰,为末,酒调一钱,日二服。
治小儿热毒赤肿 用破草鞋和发烧灰,醋和敷。
又方 用芭蕉根汁煎涂之。
又方 用伏龙肝为末,以芭蕉油调敷。
又方 用鲤鱼胆或血涂,即瘥。
又方 用向南燕窝泥为末,以鸡子清调敷。
又方 用针将肿处划破,以鳝血涂之。
又方 用笔管盛水蛭拄肿上,令食去恶血。
治小儿胎中受寒,生下再感外风,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及腹疼盘肠内吊 用当归炒、黄 蜜炙、细辛、黄芩、龙骨、桂心、赤芍药各二钱,为末。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日三服,仍看儿大小加减。
治内吊腹疼 用乳香、没药各三钱,木香、姜黄各四钱,木鳖十二个,为末,炼蜜成剂贮瓷罐内。量儿大小加减,煎钩藤汤化下。
又方 用蓬术半两,阿魏一钱,以温水化阿魏,浸蓬术一昼夜,焙干为末。每服一字,煎紫苏米饮空心调下。
治小儿盘肠气痛 用木香一块,于乳钵内磨,水半盏,调乳香、没药末少许,煎数沸,服之立效。
又方 用炒茴香、延胡索等分为末。空心米饮调下,量儿大小服之。
虞抟曰.何谓胎寒.芽儿百日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时发战栗.曲足握拳.日夜啼哭不已.或口噤不开.名曰胎寒.其症在胎时.母因腹痛而致.亦有产妇喜啖甘肥生冷.或胎前外感风寒暑湿.治以凉药.内伤胎气.则生后昏昏多睡.间或 乳泻白.不早治.必成慢惊、慢脾风.宜冲和饮合当归散加煨姜微泄.次用匀气散调补.次参苓白术散养胃.白芍药汤去寒湿.何谓胎热.儿在胎中.母多惊恐.或食热毒物.生后旬日间.儿多虚痰.气急喘满.眼闭目赤.目胞浮肿.神困呵欠.吸吸作声.遍身壮热.小便赤.大便秘.时惊烦.由胎中受热.或误服温剂.致令热蓄于内.熏蒸胎气.故有此症.不早治.则鹅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母宜先服木通散.亦与儿服.次以四圣散温洗儿两目.目开.进地黄膏、天竺黄散、当归散、牛蒡汤.亦同母服.凡有胎疾.当先令母服药.使药过乳.渐次解之.百无一失.如以凉药攻之.必生他病.乳母尤必忌口.
婴儿生下,三朝旬月之间,目闭而赤,眼胞浮肿,常作呻吟,或啼叫不已,时复惊烦遍体壮热,小便黄色,此因在胎母受时气邪毒,或外感风热,误服汤剂,或食五辛姜面过多,致令热蕴于内,熏蒸胎气,生下故有此证,名曰胎热。所谓胎热即多惊。若经久不治,则鹅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自此而生。先以木通散煎与母服,使入于乳,儿饮之,通心气,解烦热,然后以四圣散温洗两目,目开进地黄膏、天竺黄散及牛蒡汤,当归散亦令母服,使从乳过,是一助也。乳母宜忌鸡酒羊面,庶得易安,不致反复。又有一证,如前证元无大病,而遽然弄舌者,但身热而四肢冷,唇青色,此脾胃不和所致,宜服守胃散自愈。有弄舌出于大病后,舌略出不长,一动即收,此是恶候,以钱氏白术散治之,不愈将传危急。舒舌者,此脱着衣服不常,外感风热,入于心脾,盖脾之脉络系于舌,故时复舒卷,出长收缓,或渴或不渴,谓之舒舌,宜泻心脾经之热,用泻黄散加黄芩,水煎服。但不可以大寒之剂攻之,热退则寒起,传作他证,切宜谨之。
胎热者,婴儿降生后,头面身体等处,均发现肌肤深红如绛色者是也。乃婴儿在胎元中,秉受母体之内热,或遗传父母的淋毒,及杨梅结毒,以致儿体中内蕴毒火,胎毒待往外发之象。按肌红本婴儿之正色,有此天然之正色,始易长养而茁壮。然必淡红色,且皮肤细润柔泽,非若胎热之深红色似绛,肌肤之粗糙不和者可比。欲详细辨别,可诊察婴儿兼现其他的热象,如满口热气升腾,似喘而息粗,头面四肢皆肿胀,口内满成白腐,以指探儿口内,则气热蒸手,目白赤红流泪,黄稠汁糊眼部全遍,目不能启闭,或牙根肿硬,不易吸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点滴皆无。凡此等现象,均呈于外之胎热症象也。治法先用银针,在上下合骨处,及牙龈肿硬处,轻轻刺破;拭去紫瘀毒血。再用粗布裹食指,擦破口内各处白点,敷上草灵丹。立能去其麻木,散其肿毒,斯时即能入乳汁。再用清热解毒药令儿作乳吸之,即可清胎热,又可解胎毒,治法莫善于此也。其汤药方与草灵丹方列下。
清热解毒汤方
金银花(八分) 小木通(五分) 青连翘(八分) 粉丹皮(五分) 山栀衣(五分) 生甘草(三分)霜桑叶(六分) 紫地丁(七分) 赤芍药(五分) 灯芯 竹叶(少许作引),用一茶杯水煎成一茶杯药,放乳瓶中使儿吸之。
草灵丹方
干靛花(一钱) 生甘草(五分) 飞滑石(五分) 川黄连(五分) 共研细末敷刺破处,及擦破处,并不碍小孩吸乳,且无毒性,能清肝胆热,随即结痂。
胎热者,生后气急喘满,眼闭或目赤,眼胞浮肿,神困呵欠,呢呢作声,遍体壮热,小便赤,大便涩,时复惊烦,宜至宝丹研服之,木通散与乳母服之。目不开,以二妙散温洗之。不治,则生鹅口、木舌、重舌、紫赤丹瘤。
至宝丹
滑石(六两) 甘草木香陈皮莪术三棱(各一两) 茯神白术山药远志青皮(各一两五钱) 甘松(五钱) 益智仁(七钱五分) 麝香(一钱五分)
一方,加人参一两。
蜜丸芡实大,朱砂为衣,灯心汤调化服。
此实时下所常用秘方也,不论内伤外感,变蒸寒热,一切治之。予谓此药,唯蒸症相宜,次则郁热伏暑神剂。小儿夏月,宜多服之。补而不滞,泻而不偏,殊有妙用。
木通散 兼治小儿脐热,小腑闭,诸疮丹毒,母子同饮。
木通 蓄 大黄甘草瞿麦赤茯滑石黄芩薄荷 炒桅子 车前子
补中益气用升、柴天道之方也;此方车、茯、瞿、 ,地道之方也。小儿稚阳气纯,天道完全,故唯此法出入调理。
二妙散 大人翳膜血丝俱治。
文蛤(一两) 黄柏(二钱)
煎水熏洗。
小儿初生,急以甘草一钱,黄连五分,煎水,蘸帛裹手指,拭儿口内恶汁,且以二味煎水饮之。俾儿吐出腹中秽浊之水,或下恶物于大便,则儿无杂病,善行痘疹。(加人参一、二分,同煎为妙)
一方∶朱砂一字,调炼蜜,蘸儿口内咽下,则一生免痘疹之患。
小儿初生,即以绵絮多渍产血,阴干,无使腐伤,藏于不热处。小儿气暂不平,口热身温,上绵血浸温水出之,频频饮之,治儿百病。一云脐带中血尤佳。
取狗粪露干。色白者,蜜炙作末,浸白沸汤,去滓,频频温服。预防慢、急惊,火丹,胎肿,口疳等症。
儿生后脐带脱落,即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将尽,放出地上,用瓦盖之,存性,研为末。预将朱砂透明者细末,水飞。脐带末若五分重,朱砂和二分半,生地、当归身浓煎汁一、二蚬(小蛤)壳,调和煎三味饮儿,一日内用尽,次日大便遗下污秽之物,终身永无痘疹及诸疾之患,此延生第一妙方。
(小儿心弱,神不固守,故热夹风痰而肆其毒。若心实神安,则无生患)
加减镇心安神汤(此二剂安心止惊散邪。□合二丸材加减作汤,以为清补心经,预防惊风之候,而凡慢惊发于虚热,则性寒之材恐无益而反有害,故今姑减之,随症加入)
麦门冬(去心) 山药(浸矾水,各七分) 白茯苓(茯神尤紧) 酸枣仁(去皮尖,研,另炒,各五分,大补心肝气血) 人参(三分半,虚则入四、五分) 甘草(半生半炙,二分半) 朱砂(水飞,二分半。此材性寒不可久服,宜代入黄连姜炒,或山栀子研,酒炒五分可) 麝香(一字)一方,以白芍药为使,养血。而云白芍能发生发之气,宜酒浸另炒入五分服之(久服则入当归身酒洗五分,或红花酒洗一、二分,以养心血可也)。
如胎热甚,加连翘、牛蒡子(研,酒炒)、防风各五分。
如心热,口中气温,或合面卧,及眼上窜,额赤摇头切牙,或舌干、舌苔、舌肿,加生地(此材损胃,宜药汁另炒),木通(去节)各五分(或合导赤散,从小便以泻热可也),黄连(姜炒)三分。
如肝热,手寻衣领乱捻物,眼黑,左腮赤,加柴胡、防风各五分。热甚,加草龙胆(酒洗,三分)、青皮(二分半)。
如脾热,面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唇焦鼻赤,加山栀子(姜炒)、防风各五分。热甚,倍入人参(中气实,邪热退),加石膏( ,三分)、藿香(酒洗,三分)(或合泻黄散,以泻热)。
如肺热,咳嗽寒热,肚热水饮,喘闷鼻干,右腮赤,加山栀(研、蜜炒)、贝母(去心干制)各五分。热甚,倍入人参,加桑白皮(蜜炙)二分半(性峻不可久服)。
如肾热,目下窜,畏明,颏赤色,加生地(干炒,五分)、干姜(炒黑,一分半);热甚,加肉桂(三分)、黄柏(酒炒黑,一分半)。(干桂二味引肾火归源)
如大肠热,右鼻孔干痛,加大黄(酒煨)、芒硝各三分。(此二味性峻不可久用)
如小肠热,下唇焦,加赤茯苓、生地(干炒)各五分。
如胃热,舌下痛,加石膏( )七分。
如胆热,眼色白,加草龙胆(酒洗)、柴胡(酒洗)各五分。
如筋热,甲焦,加川芎、当归身(酒洗)各五分。
如血热,发焦,加当归身(酒洗)、生地(酒洗)五分、桂心一分半。
如气热,鼻孔喘促,倍入人参,加山栀(酒炒)、软黄芩(酒炒)各五分。
如潮热(似潮有信),应时而发,过时即止,加连翘、前胡、木通(去节)各五分。
如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潮热盗汗,五心烦躁,加寒水石( )、地骨皮(酒炒)各五分。
如痰热面赤,身热咳喘,胸膈不利,喉间有痰声,加贝母(干制)、杏仁(去心尖)各五分;痰甚,倍入人参(气虚则痰甚故也),加胆星五分、乌药(酒洗去心皮)各三分。
如疟热,寒热往来,一日一发,二、三日一发,加柴胡(蜜炙)、草果(面炮煨)各五分;有疟母,加玄胡索(醋炒)三分、槟榔(研)二分半。
如风寒热,发热不歇,身热口气热,呵欠鼻塞,加柴胡五分、羌活三分;伤寒无汗,倍入柴胡,加苏叶二分半;伤寒有汗加防风五分;汗甚,加生黄 五分。
如上热,遍身发热不已,甚则发惊搐,加寒水石五分、马牙硝三分。
如寒热,身热喜饮水,大小便秘涩,去人参,加大黄(酒煨)五分、马牙硝三分。
如虚热,身热不饮水,大小便如常,倍入人参,加柴胡五分(蜜炙则补虚)、地骨皮(酒炒)三分。
如遍身胎肿,肿热,加连翘、牛蒡子(酒炒)、荆芥穗各五分。
如预防痘疹热,加葛根、升麻、连翘、牛黄子(酒炒)各五分,紫草茸三分。
如脑后遍热,而遍身如常者,虚热泛上而然,加当归身(酒洗)、白芍药(酒炒)各五分,肉桂、干姜(炒)各二分半(干桂二味,引虚火归源。干姜炒黑,则且生阴分血),黄柏(酒炒)一分半。
如头热,或阳而足冷者,脾风之候,加丁香、天花粉各五分,桂皮三分,附子(炮制)一分(附桂二味,引阳气下行足部)。
如左腮热而右腮冷者,肝虚夹火,脾虚夹痰而然。加黄 (蜜炙)、阿胶各五分(二味俱补肝肺),胆星、草龙胆(酒洗)、乌药(去皮心,酒洗)各三分。
如右腮热而左腮冷者,肺虚夹火,脾虚夹痰而然。加黄 (蜜炙)、阿胶各五分,贝母(去心,干制)、山栀子(炒黑)、川芎、乌药(去皮心,酒洗)各三分。
如身半只热、半只冷者,痰火郁滞,气血不行,阴阳不调之致。倍入人参,加胆星、白僵蚕(去觜干炒)各五分,全蝎(去头翅足及腹中土,姜炒另)、乌药(去皮心,酒洗)各三分,附子(炮制)分半。
如呕吐乳食,脾胃热,加藿香(酒洗)、砂仁(碎炒)各三分(甚则考呕吐门治之,余仿此)。
如赤痢,热入血分,加白芍药(酒炒)五分(清血热),浓朴(干炒)、桃仁(去心尖,研)各三分。
如白痢,热入气分,加砂仁(碎,炒)、陈皮各三分,浓朴(干炒)二分半。
如泄泻冷热交攻,加砂仁(碎,炒)、木香(炮)、肉豆蔻(以纸去油酸,调面煨)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