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 liuxingxingyixingnaoyan )

别名: 外感热病 , 暑痉 , 伏暑 , 暑风 , 乙脑 , 暑温 , 暑痫

西医

简介:
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症状为特征。
病因: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litis virus,jbev)属披盖病毒科的b组虫媒病毒。呈20面立方的球形体,直径20~30nm。外有脂蛋白囊膜,其表面有糖蛋白突起,核内含单股rna。有嗜神经特性。仅一种血清型,抗原性稳定,各地所分离到的病毒株,抗原性无差。镜观察成熟的病毒体为球形,大小15-22nm,核心为单股rna,包以脂蛋白包膜,表面有糖蛋白突出物。病毒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温度增高至56℃30min即可灭活,但能耐受低温和干燥。乙脑病毒可在多种组织和细胞,如在hela 细胞, detroit-6细胞,人结合膜、皮肤和肠道等细胞,猴肾细胞及小鼠、牛、人等胚胎细胞中生长。
季节:
流行于夏秋季。
地区:
流行于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国家。
人群:
人对jbev普遍易感,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乙脑流行区内,80%发病者为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发病率最高,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
发病机理:
人体被jbev感染的蚊虫叮咬后,病毒先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并经局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内,进一步增殖后不断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的毒力和数量、个体对病毒的兔疫力以及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等因素影响着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在其中增殖致病的严重程度。病理表现为脑实质广泛病变,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病变较显著;桥脑、小脑和延脑次之;脊髓病变最轻。
病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累及大脑以至脊髓,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最为显著。软脑膜的大小血管高度充血、水肿,有时见到粟粒或米粒大小软化坏死灶。显微镜检示:
①小血管内膜细胞肿胀、坏死、脱落及血管周围环状出血。
②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
③胶质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与大单核细胞可形成血管周围套,并有神经细胞吞噬现象。
④软化灶出现,大小约1至数毫米不等,以后钙化或形成空腔。
病理生理:
当人体被带病毒的蚊叮咬后,病毒先在局部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到达血管内皮、骨髓、淋巴结、脾及肾等内脏繁殖。此期不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再次进入血液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时,则可突破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明显季节性,北方患者集中发病于7、8、9月份,南方提前。
2.临床表现:发病急骤,突然高热、头痛呕吐嗜睡,重者则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
3.实验室检查
(1)血像:白细胞总数增至1~2万/mm3(10~20×1o 9/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
[附]临床分型
轻型:体温38℃~39℃,神志清楚或轻度嗜睡,无抽搐,深浅反射无异常,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程约5~7日,无恢复期症状。
普通型(中型):体温39℃~40℃,烦躁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及阳性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较明显,病程约10日,多无恢复期症状。
重型: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有反复或持续抽搐,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脑膜刺激征明显(但深昏迷时可测不出),可有肢体瘫痪呼吸衰竭,病程2周左右,恢复期常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后遗症。
极重型(包括暴发型):起病急骤,体温1~2日内达41℃,深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多于2~3日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少数可伴有循环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2)脑脊液呈浆液性改变,外观无色透明,压力增高,白细胞一般在5~500/mm3(0.005~0.5×1o 9/l),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均正常。
(3)乙脑特异性igm测定:可助早期诊断。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滴度呈四倍增长。
诊断依据:
根据①流行病学特征,有严格的季节性,一般在夏秋季,(7~ 9月份),华南地区稍早,5月底即可有病例发生,华中地区始于6月,而华北大多在7月下旬始有发病;10月以后极少有发病。②具有高热、头痛、惊厥、意识障碍等主要临床表现;③ 病初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例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及多核细胞比例增加。具备以上4条,且排除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可初步诊断本病。脑脊液中抗乙脑igm或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双份标本乙脑igg效价增长4倍以上,则可确诊。
发病:
本病潜伏期4-21d,一般为10-14d。
症状:
典型乙脑病人可有初热期、极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等临床经过。初热期病人起病急骤,体温很快升高至39℃左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有嗜睡,并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亦可有短暂抽搐,但神志仍清楚。2-3天后进入极期,体温常稽留于40℃以上,脑炎症状加重,病人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谵妄、定向力障碍等。
体征:
症状和体征:
由于脑实质广泛炎症及脑水肿,常出现抽搐或惊厥,先有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阵挛性抽搐,可发生于单肢、双肢或四肢,亦可呈全身强直性抽搐。高热一般持续7-10d,轻者3-5d,重者3-4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病人深昏迷抽搐频繁。婴幼儿多无脑膜刺激征,而常有前囟隆起。重型病人出现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表现为呼吸节律异常,如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潮式呼吸、呼吸间断等。由脑疝引起者,除呼吸衰竭外,常伴有脑疝的其他表现,如颞叶钩回疝(又称天幕切迹疝),表现为昏迷,病侧瞳孔散大,上眼睑下垂,对侧肢体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小脑扁桃体疝(又称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极度躁动、脸色苍白、眼球固定、瞳孔缩小或散大、呼吸微弱不规则,随之呼吸与心跳停止。
 神经系统的体征常有浅反射如提睾反射、腹壁反射减弱和消失。深反射如膝反射、跟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等则先亢进后消失。椎体束受损时,常出现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巴氏征阳性。前庭小脑受累时,可发生眼球震颤、瞳孔散大或缩小、不等大及对光反应迟钝等现象。基底核受累则表现为肌颤、木僵、不自主运动等。    延髓受累出现吞咽或呼吸麻痹。深昏迷者常有膀胱麻痹尿潴留直肠麻痹等。极重型乙脑可呈脑性休克,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各种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
1.初热期(第1~3病日)  起病急骤,常无明显前驱症状。发热,伴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倦怠及嗜睡等,亦可表现颈部抵抗和抽搐。小儿可出现腹泻、惊厥。
2.极期(约为第4~10病日)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持续高热,全部病人均有发热。体温39~40℃以上,呈稽留热型,平均持续7~10日。体温高低大多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2)意识障碍,约50%~94%病人出现嗜睡、精神恍惚,直至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和深昏迷,持续时间大多1周左右。昏迷出现愈早、愈深、持续时间愈长,则病情越重,预后也越差。
    (3)惊厥或抽搐,是乙脑严重症状之一,重症小儿患者较为多见。多发生于第3~5病日,可因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颅压增高所致,表现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或强直性痉挛。
    (4)呼吸衰竭,是乙脑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发生在频繁抽搐或深昏迷者。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吸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等,严重者甚至呼吸骤停。常同时伴有瞳孔变化。外周性呼吸衰竭可因脊髓病变导致的呼吸道痰阻、肠蛔虫逆行滞阻气道、并发肺炎等所致,表现呼吸困难、缺氧,但呼吸节律整。外周性呼衰往往与中枢性呼衰同时存在、加重病情。
    (5)脑膜刺激征,有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发生率40%~100%。
    (6)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喷射状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和肌张力增强。婴儿前囟隆起等。发生率25%~63%。
    (7)其它神经系统表现,有深、浅反射消失或亢进,病理反射出现;部分患者出现延髓性麻痹(痰鸣、吞咽困难、语音障碍等)、不随意运动、大小便失禁、尿潴留和肢体瘫痪等。
3.恢复期  多数病人在第10病日后体温逐渐下降,病情转缓,进入恢复期。各种症状逐渐缓解,神志转清,神经反射恢复。常有低热多汗失语瘫痪,甚至去大脑强直状态。
4.后遗症期  病程6个月后神经系统障碍仍未得恢复。主要表现有失语、智力障碍、精神症状、肌肉痉挛或强直性瘫痪等。
实验室诊断:
病毒核酸检测:
以pcr技术检测病人脑脊液标本中jbev-rna,新近已应用于乙脑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
发病初期的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分离病毒阳性率极低;取死后脑组织或脑穿刺抽取物阳性率在25%~50%左右。
脑脊液:
压力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浑,白细胞数增高,一般为(50~500)×l06/l,少数也可正常或高达1000×l06/l以上;细胞分类,在病初以多核细胞为主,以后则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定量基本正常。
免疫学:
(一)特异性抗体检测
1.传统检测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cf),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确诊价值。单份血清效价1:2为可疑;1:4为阳性;1:16有诊断价值;1:32可确诊。多用于回顾性诊断和当年隐性感染者的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h1),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以确诊。单份血清效价1:100为可疑;1:30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h1抗体产生较早(病后第1周30%左右,第2周70%左右),敏感性高,持续时间长,但特异性较低,有时出现假阳性。可用于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中和试验,(nt),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病后1周可获阳性结果。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且持续多年。因操作繁杂,一般不用作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抗乙脑igm检测,目前多采用捕获法elisa,检测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抗乙脑病毒igm是新近感染乙脑病毒的标志,在病后第3~4日即可检出,只需单份标本,用于早期诊断。由于血清中的igm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故脑脊液中检出抗乙脑igm应是乙脑诊断更直接的凭证,且可避免因新近隐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乙脑igm反应对诊断所造成的干扰。
乙脑igm检测,目前主要采用elisa方法。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二)病毒抗原检测
采jbev单克隆抗体作荧光或其它标记染色,检测脑脊液细胞内的jbev抗原。据观察:1~5病日阳性检出率高达88.24%,优于脑脊液抗jbev-igm检测。
鉴别诊断:
(1)肠道病毒脑膜炎:由柯萨奇病毒(主要是a9和b1~b5)和埃可病毒(主要是6、9、6型)引起的急性脑膜炎,好发于夏秋季,其脑脊液改变酷似乙脑,但临床症状大多较乙脑轻,病程约1周左右,预后良好。确诊依赖于病原学诊断。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成人大多是hsv-1;小儿则hsv-1,hsv-2均可),是常见的散发性急性脑炎,临床表现类似乙脑。在鉴别诊断中应考虑以下几点:①hsv脑炎往往是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与局灶性神经损害(以额颞叶和边缘系统为主)同时存在,出现精神异常表现者较为多见。②脑脊液检查:除有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轻度增加外,脑脊液中含有较多量的红细胞(应排除穿刺损伤),则应高度提示本病。③脑电图检查,显示一侧或双侧颗叶的弥漫性慢波和颞叶区出现的尖波或棘波,④脑ct扫描,如发现一侧或双侧颞叶有向前扩散到额叶的低密度区,可提示hsv脑炎。⑤脑脊液抗hsv-igm或病毒抗原或病毒rna检测阳性。
(3)其它:与结核性脑膜炎、脑型疟疾化脓性脑膜炎中毒菌痢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急性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所引起的脑膜脑炎)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体温正常,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消失,并发症治愈。
2.好转:体温正常,神志好转或遗留不危及生命的后遗症。
预后:
乙脑病死率约在10%左右。重型或极重型患者病死率高达30%~50%;留有后遗症者约20%~30%。老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更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病死率3%-10%,重症病例病死率仍在15%以上。15岁以上的病人病死率一般较高;重症及极重型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亦高;治疗早晚对预后亦有影响。
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9%-10%。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尤以深度昏迷者更易发生。其次有肺不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和肠炎,大肠杆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褥疮、脓、口腔炎等亦常见。
少数重症病人在发病半年以后,仍留有意识障碍、失语瘫痪、锥体外束症状、痴呆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乙脑后遗症。其发生率约在7%-20%之间。
治疗:
1.一般治疗和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神志变化、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出入量等。
(2)物理降温:①设法降低室温;②头部及体表大血管处冰敷;③冰水或冷水灌肠,或冷水湿敷;④50%乙醇擦浴。使体温尽量保持在38.5℃以下。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应定时雾化吸人生理盐水或4%碳酸氢钠,以利于痰液排出;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严防痰液、呕吐物及蛔虫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4)不能进食者应予鼻饲高营养流食,严格控制静脉补液量(每日量:成人1000~1500ml;小儿50~80ml/kg体重),注意补钾。
(5)做好口腔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2. 药物治疗
(1)退热剂:常用阿斯匹林或吲跺美辛口服或鼻饲;或复方氨基比林溶液肌注,小儿可采用50%安乃近滴鼻或吲跺美辛栓剂,根据病情给予。极期过高热的重症患者,酌情给予地塞米松,每次用量成人10~15mg,小儿2~5mg,每日1~2次,连续2~3日。
(2)镇惊剂:常用安定(每次成人10~20mg;小儿酌减,肌内或静脉注射)、水合氯醛(10%溶液成人每次10~15ml鼻饲或15~20ml稀释于生理盐水30~50m1保留灌肠,小儿酌情减量)和东莨菪碱(成人每次0.3~0.6mg皮下或静脉注射)等药物
(3)呼吸兴奋剂:出现中枢性呼衰早期症候,自主呼吸尚存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碱(每次成人3~6mg;小儿0.3~3mg)或尼可刹米(每次0.375~0.75g),肌内或静脉注射。
(4)脱水剂:  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用量:1~2g/kg静脉推注,4~6小时一次,疗程3~5日为宜。有脑疝时,可采用20%甘露醇稀释尿素(每次用量0.5~1g/kg)后静脉推注,作为应急处理。为避免反跳作用,可在两次脱水剂之间推注50%葡萄糖溶液60~80m1,或加用呋喃苯胺等利尿剂。脱水治疗期间应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5)抗菌药物:当合并肺部或泌尿道等细菌感染时,应积极寻找病原菌,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菌治疗。避免预防性用药和滥用广谱抗菌药物

3.气管切开(插管)和人工呼吸机的应用   深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或吞咽障碍,痰液阻塞,严重通气不良,缺氧状况明显,则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并根据病情使用人工呼吸机,以便及时有效地改善缺氧,挽救生命。

4.恢复期治疗  注意加强营养,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锻炼,可采用推拿按摩和针灸等方法。酌情选用促进脑细胞恢复、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预防合并症发生
康复:
恢复期病人如有扭转痉挛或高热、多汗等,可对症治疗,并注意营养,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对失语流涎、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可采用针灸和推拿疗法
中西医结合:
在轻症阶段,邪犯卫气时,可服辨证汤药,重用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及时控制病情,以免邪热内陷。重症阶段(即病程极期),热陷营血,患者高热昏迷、惊厥抽搐、呼吸浅促,则应以西医药治疗为主,降温止痉,减轻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此阶段亦可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辅以退热醒神。在恢复阶段正虚邪恋,则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中药或验方,并加用推拿按摩或针刺等,针对具体情况实施治疗。

中医

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于感受暑邪疫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抽风、昏迷等为主证。起病急,变化快,重证可留有后遗症。多发于夏秋之季,属中医“暑温”、“伏暑”、“暑痫”范畴。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感受暑邪。
病机:
暑为火热之气,其性酷烈,多进入气分而发病。而暑邪又最易耗气伤津,故每见暑邪内陷营血之证。另外暑多挟湿,多见流连于气分三焦之证。后期气亏损,而见正虚邪恋之证。总之,本病一般有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以气分为病变重心,在脏腑方面,有伤胃、困脾、伤肺、入心、入肝、伤肾之不同。
诊断:
本病在临床上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但因发病急骤,常常未显卫气之证,已露营血之兆,故临床尚须根据热势、神志及抽搐情况结合判断,辨明病位。
1.卫气同病
主证:突然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微强,嗜睡头痛畏风,烦躁不宁,口渴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本证多见于乙脑轻型。
分析:本证为外感暑温,邪郁卫表所致。邪从热化,直入气分,或伏邪内发,气分热盛,则但热不寒。邪入厥阴烦躁不宁。暑热上扰,气血逆乱则见头痛项强
2.气营两燔
主证: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神志不清或时清时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喉间痰声漉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数。本证多见于乙脑重型。
分析:本证为暑邪热毒蕴郁气营所致。毒从火化,内窜气营,气营两燔,热毒深炽,故见持续高热。热动肝风,故见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热灼津液,炼液为痰,痰蒙清窍,故见神志不清,痰声漉漉
3.热入营血
主证发热不退,夜间为重,神志不清,抽搐频繁,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色灰暗,肢端厥冷,或见皮肤瘀斑舌质紫暗,苔干或无苔,脉数。本证多见于乙脑极重型。
分析:本证为暑热深入分,伤及心肝肾所致。热郁血分血脉郁阻,心神被,故见神志不清。热留血分,故见发热夜甚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从内动,故见抽搐惊厥。
4.余热未清
主证:低热或不规则热,口干喜饮,多汗少尿,两颧潮红,虚烦不宁,偶有惊惕,舌光红少苔,或舌红起刺,脉细数。本证多见于乙脑恢复期。
分析:本证为余邪未尽,正气已虚所致。久热伤阴阴虚阳亢,故见低热,口干,尿少,颧红等。体虚不健,营虚卫弱,则见汗出。
5.痰蒙清窍 
主证:神识不清,痴呆失语,喉有痰声,吞咽困难,狂躁不宁,舌质红,苔黄或无苔,脉滑而数。本证多见于乙脑后遗症期。
分析:本证为热灼津液,痰清窍所致。痰浊内蒙心包,故见神识不清,痴呆失语。痰随气逆,阻塞气道,故见喉间痰声,吞咽困难。痰火内生,扰心动肝,故见躁扰不宁。
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清暑泄热为基本原则,泄热或为汗解,或使暑从小便而去,不宜苦寒直折。另外要时时注意护胃生津益气扶元,多以甘寒为主。对神昏痉厥者,注重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一、辨证选方
1.卫气同病
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连翘银花各15g,葛根、白蔻仁、豆卷、鲜扁豆花各10g,厚朴僵蚕各6g。暑热较重加生石膏、知母薄荷表证轻浅加豆豉荆芥
2.气营两燔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涤痰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右膏20g(先下),知母、生地、芍药各12g,丹皮黄芩大青叶各10g,黄连栀子各6g。抽搐较重加胆星天竺黄菖蒲;痰鸣漉漉加鲜竹沥水灌服;便秘腹胀宜用调胃承气汤。    
3.热入营血    
治法:凉血清心,增液潜阳。    
方药:清营汤加减。生地、银花各15g,连翘玄参麦冬丹参各10g,竹叶黄连各6g,犀角(研细冲服)2g。神昏肢厥加安宫牛黄丸舌蹇肢厥加至宝丹;痰盛气粗加胆星、鲜竹沥、石菖蒲。  4.余热未清    
治法:清泄余热,养阴生津。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生鳖甲、生地各12g,地骨皮石斛知母各10g,鲜荷叶丝瓜络各6g。便秘瓜蒌;惊惕者加珍珠粉、钩藤;若汗出不温,面色晄白加桂枝白芍炙甘草。    
5.痰清窍    
治法:开窍泄浊,豁痰清心。    
方药:导痰汤加减。陈皮茯苓菖蒲枳实各12g,半夏、制南星郁金地龙各9g,竹茹甘草各5g。狂躁不宁加生龙骨山栀;肢体运动不利加服补阳还五汤
二、专方验方    
1.清瘟辟秽方:大青叶30g,鲜藿香30g,鲜佩兰30g,连翘12g,黄芩9g,青蒿12g,银花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冲服玉枢丹1粒。用于乙脑初起,卫气同病。    
2.清营熄风汤:犀角15g,生石膏60g,川连4.5g,黄芩9g,银花9g,连翘9g,炒天虫9g,钩藤9g,天竺黄9g,生川军9g,元明粉9g。水煎鼻饲给药,每次冲服羚羊粉0.2g,安宫牛黄丸1粒。治疗乙脑热闭心包,邪入气营。    
3.乙脑合剂:生石膏20g,知母10g,京赤芍10g,粉丹皮10g,生地15g,僵蚕15g,全蝎3g,双钩藤12g,九节菖蒲10g,生军10g。每剂浓煎成500ml,3岁以上每日1剂,3岁以下酌减,每剂分为2次,直肠点滴给药,治疗乙脑热入营血者。    
4.解热镇惊汤:钩藤9g,羚羊粉1.2g,大青叶9g,西香薷3g,益元散12g,连翘9g,银花9g,鲜佩兰12g,鲜竹叶50片,川连2.4g。羚羊先煎钩藤后入,益元散荷叶包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乙脑暑热动风之症。
中药:
1.复方大青叶合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透邪之功。用于乙脑初期,邪热亢盛之证。1~3岁每服5ml,3~6岁每服7ml,6岁以上每服10ml,每日3次。
2.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镇惊安神之功。适用于乙脑极期,热入心包之证。静脉注射每次6~1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点。每日1次。
3.青蒿甲片:具有养阴清热之功。适用于乙脑恢复期,余热未尽之证。1~3岁每服1片,3~6岁每服2片,6~12岁每服3片,每日3次。
4.苏合香丸:具有芳香开窍,豁痰清心,辟秽醒神之功。治疗乙脑恢复期,痰闭清窍之证。1~3岁每服1/3丸,3~6岁每服1/2丸,6~12岁每服1丸,每日1~2次。
5.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开窍,镇惊安神之功。用于乙脑热闭心包之证。1~3岁每服1g,3~6岁每服1.5g,6岁以上每服2g,每日2次。
针灸:
风府中冲曲池合谷太阳大椎委中为主穴,配内关十宣人中太冲下关。针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用于乙脑热入心包,气营两燔之证。
推拿:
人中、掐合谷、掐十王、掐中冲、掐少商、捏历兑、拿委中、配清天河水、退天腑、分手阴阳、拿曲池合谷、 推下天柱骨,用于乙脑高热惊厥热入心包,气营两燔之证;推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揉小天心、推补脾经、推四横纹、揉一窝风、分手阴阳、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用于乙脑恢复期。

西医

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表现。重症者病后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分轻型、普通型、重型及极重型。
病因:
乙脑病毒感染引起。乙脑病毒是披盖病毒,为虫媒病毒乙组的一个型,属rna病毒,嗜神经性,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季节:
流行季节为夏秋季。
人群:
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尤以2~6岁最常见。
发病机理:
当人体被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病毒经皮肤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当人体抵抗力强时,病毒很快被消灭,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成为隐性感染或轻型。仅少数情况下,如机体抵抗力低或感染病毒量多、毒力强时,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病变广泛,脑及脊髓均可受累,但以大脑皮质、丘脑和中脑最重,部位越低,病变越轻。
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史:明显季节性,北方患者集中发病于7、8、9月份,南方提前。
2.临床表现:发病急骤,突然高热、头痛呕吐嗜睡,重者则昏迷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
3.实验室检查
(1)血像:白细胞总数增至1~2万/mm3(10~20×1o 9/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
[附]临床分型
轻型:体温38℃~39℃,神志清楚或轻度嗜睡,无抽搐,深浅反射无异常,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程约5~7日,无恢复期症状。
普通型(中型):体温39℃~40℃,烦躁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抽搐及阳性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较明显,病程约10日,多无恢复期症状。
重型:体温40℃以上,神志昏迷,有反复或持续抽搐,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脑膜刺激征明显(但深昏迷时可测不出),可有肢体瘫痪呼吸衰竭,病程2周左右,恢复期常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后遗症。
极重型(包括暴发型):起病急骤,体温1~2日内达41℃,深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多于2~3日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少数可伴有循环衰竭)而死亡,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2)脑脊液呈浆液性改变,外观无色透明,压力增高,白细胞一般在5~500/mm3(0.005~0.5×1o 9/l),蛋白轻度升高,糖、氯化物均正常。
(3)乙脑特异性igm测定:可助早期诊断。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滴度呈四倍增长。
体征:
 (一)初期:发病第1~3日。起病急,体温在1~2日内升高至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
 (二)极期:发病第4~10日,临床主要表现为:
1.高热:体温高达39~40℃以上,持续约7~10日,重者长达2~3周。
2.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或昏迷。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最多见于第3~8日。持续1周左右,重者长达1月以上。
3.抽搐:多见于病程第2~5日,常继发于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
4.呼吸衰竭:多见于极期深度昏迷病人,分中枢性和外周性。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齐、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及下颌呼吸,最后呼吸停止;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式或腹式呼吸减弱,呼吸次数先快后慢,发绀,但节律始终整齐。
5.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常出现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和肌张力增强。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①延髓受累(球麻痹):痰鸣、吞咽困难、语言及呼吸障碍;②前庭小脑受损:眼球震颤、瞳孔变化;③锥体束及基底核受损:巴氏征阳性、不自主运动、面瘫、肌颤、木僵等;④植物神经受累:面红、多汗、皮肤过敏、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⑤其它:肢体瘫痪、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等。
7.循环衰竭:见于极少数病儿,与延髓血管舒缩中枢病变、心功能不全、胃肠道出血、脱水等有关。表现为血压下降、脉细速、肢凉、皮肤发花等。
(三)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病情日趋好转,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常恢复较慢,可有反应迟钝、痴呆精神或行为异常、失语、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或肢体瘫痪等,约需1~3个月以上逐渐恢复正常。
(四)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如失语、强直性瘫痪扭转痉挛、精神失常等。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仍能恢复。
 (五)临床分型
1.轻型:体温38℃左右,神志清楚,无抽搐。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病程5~7天。
2.普通型:发热39~40℃,嗜睡或浅昏迷,偶有惊厥,脑膜刺激征明显,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可阳性。病程7~10天。
3.重型:发热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脑膜刺激征更明显,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反射强阳性。可有肢体瘫痪呼吸衰竭。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少数留有后遗症。
4.极重型:起病急骤,体温突升达41℃,深昏迷,持续惊厥,迅速出现脑疝及呼吸衰竭。患儿多在3~5天内死亡,幸存者多有严重后遗症。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血及脑脊液中的阳性率很低,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分离病毒可获阳性结果。
脑脊液:
外观透明或微浊,压力正常或稍高,细胞数可达50~500×10(6)/l或正常。病初2~5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正常或稍高,氯化物正常。
鉴别诊断:
1.中毒菌痢: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迅速出现高热、惊厥和昏迷。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肛拭子或灌肠检查粪便可发现脓细胞及红细胞,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化脓性脑膜炎:多有原发病灶存在,其中流脑病人流行季节及特殊的皮肤粘膜瘀点等可资鉴别。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1×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糖低,蛋白明显增高,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脑脊液特异性细胞抗原可阳性。
3.结核性脑膜炎:无季节性。起病较慢,病程长,但少数伴粟粒型结核婴儿患者可发病较急。脑脊液外观毛玻璃状,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增高,涂片或培养检出结核杆菌。
4.其他病毒性脑炎:症状轻重不一,有时易与乙脑混淆,确诊有赖于血清免疫学检查和病毒分离。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体温正常,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消失,并发症治愈。
2.好转:体温正常,神志好转或遗留不危及生命的后遗症。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处理好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对降低病死率和防止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一、一般治疗    
1.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安静,隔离病人。    
2.及时补充营养及热量,昏迷病人可予鼻饲,抽搐频繁者应予静脉输液。热量每日不低于35~40kcal/kg,液量每日50~80ml/kg。
3.惊厥病人防止舌咬伤及坠床。    
4.昏迷病人注意口腔清洁,翻身拍背,必要时吸氧、吸痰,防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保护角膜。    
5.监护生命体征,随时注意瞳孔大小。
二、对症治疗    
(一)降温    物理降温为主,辅以药物降温,使肛温控制在38℃左右。可进行酒精擦浴、温水浴或放置冰袋。药物可选用安乃近滴鼻等。持续高热或伴有惊厥时可采用亚冬眠疗法,每次以氯丙嗪和异丙嗪各0.5~1mg/kg肌肉注射,每4~6小时1次。    
(二)控制惊厥    
1.止痉药物:①安定:为首选药,每次0.1~0.3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推。②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鼻饲或保留灌肠。③副醛:每次0.15~0.2ml/kg,肌肉注射,最大量
2.病因治疗: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疗法。②因高热引起者应积极降温。③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不足而使脑细胞缺氧引起者应吸痰、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加压给氧。④脑实质病变引起者则应积极镇静止痉。    
(三)呼吸衰竭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痰阻:彻底吸出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痰液粘稠者可用0.5%糜蛋白酶0.1mg/kg加适当抗生素雾化吸入,其它如必嗽平、乙酰半胱氨酸、溶菌酶等均有化痰作用,可交替使用。伴支气管痉挛者可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儿每24小时气管内可滴入液体100ml左右。此外应静脉补充足够液体,防脱水所致气管分泌物变干。    
2.给氧:给予湿化氧,可采用鼻导管、口罩、面罩或头罩等方法。给氧原则为能缓解缺氧,但不抑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对低氧分压的敏感性,一般保持动脉氧分压在8.65~11.31kpa为宜。     
3.中枢呼吸兴奋剂:适用于呼吸道通畅,而呼吸表浅或不规则呼吸患儿。洛贝林每次0.15~0.2mg/kg,可拉明每次5~12.5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     
4.血管扩张剂:东莨菪碱、山茛菪碱(654-2)或阿托品对抢救乙脑中枢性呼吸衰竭有效。东茛菪碱每次0.02~0.04mg/kg,或654-2每次0.5~1mg/kg,或阿托品每次0.03~0.05mg/kg,20~30分钟1次。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加患儿应激机能,减少炎症渗出,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脑水肿及抗过敏等。氢化可的松每天5~10mg/kg,或地塞米松每天0.5mg/kg。疗程3~5天。     
6.病因治疗:如脑水肿、脑疝引起者应积极脱水降颅压,继发肺部感染者应针对病原菌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等。     
7.人工辅助呼吸:凡经上述治疗无效、吸入100%氧动脉氧分压仍低于6.66kpa、二氧化碳分压>7.98kpa、呼吸骤停或即将停止等均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 
(四)颅内高压治疗     
1.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g/kg,每4~6小时1次。还可用30%尿素每次0.3~1g/kg,速尿每次1mg/kg,50%葡萄糖每次1~1.5g/kg。    
2.肾上腺皮质激素:多用地塞米松等,剂量为每日0.5mg/kg。    
3.脑性低钠血症所致脑水肿,可用3%氯化钠每次6~12ml/kg,或5.6%乳酸钠6ml/kg,或5%碳酸氢钠6ml/kg。 
(五)循环衰竭治疗    重型以上乙脑偶有循环衰竭,应纠正缺氧,补充液量,应用强心药及血管活性药物
三、免疫疗法    
1.干扰素:每天40万~500万iu肌注。    
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5岁每次9ml,肌肉注射。
四、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可酌情给予细胞色素c、辅酶a、atp、1,6-二磷酸果糖等药物
五、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注意营养,精心护理,防止继发感染。有震颤、多动者可服安坦1~2mg/次,每日2~3次。对肢体瘫痪失语等进行按摩、理疗及功能训练。
中西医结合:
1、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已证实能明显减轻症状的减少死亡率,对减少减轻后遗症也有较好效果。乙脑急性期以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为主要症状,威胁着患儿的生命。本病为病毒感染引发,故在西药退热、镇静、兴奋呼吸中枢等对症处理。同时,加用中药清解毒之方以抗病毒,治疗病本,以使患儿平安度过急性期。
2、对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儿,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进行抢救。呼吸衰竭时应给氧、呼吸中枢兴奋剂,对脑疝引起呼吸骤停,当急采用气管切开及呼吸机使用。而对心力衰竭,则当以强心、利尿、升压等治疗,并维持电解质平衡。此时中医相当于内闭外脱之证。中药予以开闭固脱法,方用独活汤参附龙牡救逆汤送服至宝丹
3、本病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故在没有感染合并症时,通常不采用抗菌素预防治疗。在出现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或败血症时,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西药可选用敏感的抗菌素,中药通常则以清热化痰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法,分别用于肺炎、泌尿系统感受染及败血症,因病属温热之邪致病,故以清热为中药治疗常法,临证不再加以化裁。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关论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
(一)邪在卫分
症状:头痛,低热微恶寒,口渴咽痛为主,症状轻。
1.中成药:选用清开灵颗粒/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片;
2.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竹叶20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0~15克、薄荷6~10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板蓝根15~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邪在气分
症状:高热、大汗出、烦渴、舌红苔黄,以暑热为主的患者。
1.中成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点滴,一日两次。
2.基本方药。白虎苍术汤:生石膏15~30克,知母10~15克,生甘草3克,苍术15克,粳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邪热内闭,腑气不通
症状:壮热头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
1.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5%葡萄糖液250毫升,静脉点滴。每天一次。
2.基本方药。承气汤类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生大黄10克、芒硝15克、枳实15克、全瓜蒌30克等,水煎浓缩200毫升。
加减:
轻者用紫雪丹1至1.5克(冲服);
重者用安宫牛黄丸,1丸,一日1~2次,口服或鼻饲。
大便秘结腹胀面赤潮热者,可用峻下通里法,基本方大承气汤:生大黄10~20克(后下)、芒硝6~10克冲服枳实10~15克、厚朴10~15克,水煎口服或保留灌肠。
(四)热陷心包,热极生风
症状:大热,口渴,谵语抽搐,痉厥、抽风。
基本方药。清宫汤钩藤熄风散加减,羚羊角粉3克冲服水牛角片30克、生石膏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连翘15克、银花2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地龙15克。
水煎口服或直肠点滴。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之一。

本病毒首先(1953年)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所致疾病在日本称日本乙型脑炎(jbe)。1950年以来,我国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除新疆、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发生,年发病人数2.5万,病死率10%,大约1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iphalitits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

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灭活疫苗是将乙脑病毒接种于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加入甲醛溶液将病毒杀死后制成。用于预防乙脑
1 毒种
1.1 毒种来源
p3株病毒,每3~5年应用新分离的乙脑流行株病毒检查p3株的保护力,以了解该毒株的有效性。p3株干燥毒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
1.2 毒种检定
1.2.1 无菌试验
毒种启封和每次传代后均需做无菌试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1.2.2 病毒滴定
每正代必须用体重7~9g小白鼠进行脑内滴定,滴度≥9.0logld50/1.0ml可用于生产。
1.2.3 纯毒试验
生产前和生产末期用小白鼠做脑内法中和试验,以鉴定毒种的特异性。所用特异性抗血清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中和指数必须在500以上。生产过程中如对毒种发生疑问,应及时进行鉴定。
1.3毒种传代
分正亚代传递。从检定所取回的干燥毒种传递不超过15代称正代,由正代传递一代直接用于生产称亚代。每次用于传代的毒种不得少于3个鼠脑。
传代时选用体重7~9g健康小白鼠或乳鼠,脑内接种病毒,72小时后选眼结膜正常,有典型痉挛战粟、肢体麻痹的小白鼠,无菌取脑并进行无菌试验。
1.4 毒种保存
鼠脑毒种收剖经无菌试验后立即保存于-60℃以下,无菌试验通过后方可使用。亦可将鼠脑毒种研磨乳化制成10%脑悬液,分装小瓶冻存于-60℃以下,无菌试验合格后备用。
2 疫苗制造
2.1 细胞制备
2.1.1 地鼠
选用健康地鼠。如发现肾脏异常或有乳糜状腹水,应废弃。
2.1.2 细胞消化及培养
取肾剪碎,用适量的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用营养液分散细胞,制备细胞悬液,分装培养瓶,于37℃进行培养。营养液中牛血清含量不得超过8%。
2.1.3 外源因子检查
每生产批细胞留5%(或不少于500ml)悬液作为对照细胞检查外源病毒。该细胞除不接种病毒外,细胞浓度和处理均与生产过程平行进行,至原液收获之日用显微镜观察,应无病变发生。并用0.2%~0.5%豚鼠红细胞(4℃保存不超过7天)进行血吸附试验,置4~8℃30分钟判定结果,再置20~25℃30分钟再次判定结果,均应为阴性。如有可疑病变或血吸附可疑阳性,在同种细胞上继续盲传,如传出病毒,该批细胞制备的疫苗应予废弃。
2.2 病毒接种和培育
挑选生长良好的细胞瓶,充分淋洗细胞后加入适量维持液,接种病毒,病毒量不得>7.0logld50/1.0ml。在适当温度下培育适当时间,弃去病毒培养液,换以新维持液,继续培育一定时间。
疫苗生产过程中不得加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3 原液
2.3.1 过滤
选择有典型细胞病变的培养瓶,经肉眼检查无菌者进行澄清过滤,细胞质量好时,可再加入新维持液,继续培育,再次收获病毒液。
2.3.2 病毒灭活
过滤后的原液,于取出无菌试验和病毒滴定样品后加入甲醛溶液,其最终浓度不得超过0.05%,置适当温度下一定时间灭活病毒。过滤后加入硫柳汞防腐剂,其最终浓度不得超过0.01%。
2.3.3 原液检定
2.3.3.1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2.3.3.2 病毒滴定
每个滴定批代表疫苗不得超过15万ml,将样品10倍系列稀释,取至少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用体重7~9g小白鼠4只,每只脑内接种0.03ml,逐日观察,3日内死亡者不计,观察14天,滴度≥7.0logld50/1.0ml判为合格,不合格者可重试一次。
2.4 半成品
2.4.1 半成品取样
无菌试验合格及病毒灭活到期的疫苗原液,取样做灭活试验、效力试验和无菌试验。每次解剖的地鼠制备的疫苗为一生产批,按生产批进行检定,但每批灭活试验代表疫苗量不得超过15万ml,每批效力试验代表疫苗量不得超过100万ml。无菌试验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2.4.2 半成品检定
2.4.2.1 灭活试验
(1)动物法:将样品脑内接种体重12~14g小白鼠8只,每只 0.03ml,同时腹腔接种0.5ml,为第一代;7天后将第一代小白鼠处死3只,取脑做成10%悬液,脑内接种6只小白鼠,为第二代;7天后将第二代小白鼠处死3只,同法接种6只小白鼠,为第三代。从接种之日起逐日观察14天,每代小白鼠除处死和接种后3日内非特异性死亡者外,全部健存为合格。
若传代3日后有个别小白鼠死亡,应立即取死鼠脑乳化成悬液再接种3只小白鼠,观察14天,该3只小白鼠健存仍判为合格。如仍有小白鼠死亡,该批疫苗应重试,重试合格后仍可使用。若传出活病毒应重试,查明原因。必要时继续灭活并进行灭活试验,若仍传出活病毒,该批半成品应予废弃。
(2)细胞培养-动物法:将样品25ml透析24小时后,接种地鼠肾细胞或bhk21细胞,每ml样品接种不少于3cm[sb]2[/sb]细胞片,置培养病毒的温度下培育14天,不得有细胞病变出现。到期的培养液脑内接种体重7~9g小白鼠10只,每只0.03ml,观察14天,应全部健存。若有死亡者应查明原因或重试,重试合格者仍可使用。不合格者应废弃。
以上两种灭活试验方法可任选一种。
2.4.2.2 效力试验
采用免疫小白鼠中和抗体测定法。中和抗体测定采用蚀斑减少试验。参考疫苗(ra和rb)及中和试验阳性血清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将被检苗(t)和参考苗(r)稀释成1∶32腹腔免疫体重12~14g小白鼠10只,每只0.5ml,免疫2次,间隔7天,第二次免疫后7天采血,分离血清,同组小白鼠血清等量混合,56℃30分钟灭活,备用。
稀释阳性血清、被检苗血清和参考苗血清,分别与稀释好的病毒(约200pfu/0.4ml)等量混合,同时将稀释好的病毒再1∶2稀释,作为病毒对照,置37℃水浴作用90分钟,接种6孔板bhk21细胞,每孔0.4ml,37℃孵育90分钟,加入含甲基纤维素的培养基覆盖物,于co2孵箱中培育5天,染色,蚀斑计数,计算被检苗和参考苗组对病毒对照组的蚀斑减少率。病毒对照组的蚀斑平均数应在50~150之间。
判定标准
(1)合格:t≥(ra+rb)/2-0.33
(2)重试:(ra+rb)/2-0.66<t<(ra+rb)/2-0.33
(3)不合格:t<(ra+rb)/2-0.66
2.4.2.3 残余牛血清蛋白含量测定
用检定所认可的试剂和方法测定,残余牛血清蛋白含量应≤50ng/ml。
3 成品检定
3.1 外观检查
疫苗应为橘红色透明液体,无异物,无沉淀。
3.2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3.3 化学检查
按《生物制品化学检定规程》进行。ph值为7.2~8.0。游离甲醛不高于0.05%,硫柳汞不高于0.01%。
3.4 安全试验
每批疫苗腹腔注射体重18~20g小白鼠4只,每只0.5ml,逐日观察3天,均应健存,如有小白鼠死亡,除检查原因外,应立即进行重试。
3.5 亚硫酸氢钠检定
分装后的亚硫酸氢钠要进行含量测定和无毒性试验。含量不得低于原配浓度的60%。无毒性试验系将样品稀释成1∶100,腹腔注射体重18~20g小白鼠2只,每只0.5ml,观察5日,应全部健存。
4 保存与效期
保存于2~8℃暗处。自效力检定合格之日起效期为2年。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另入甲醛溶液将病毒灭活后制成,为橘红色透明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对象
主要为6个月~10周岁儿童和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用法
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消毒后皮下注射。
2.剂量如下:

年龄组(初免)第1针第2针加强针(初免后1年)
6个月~7周岁0.5ml0.5ml0.5ml
7周岁以上1.0ml1.0ml1.0ml

注:第1针与第2针间隔7~10日。为减少注射疼痛,在疫苗中可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液,疫苗由红色变为黄色,即可注射。
禁忌
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既往对抗生素、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均不可注射。
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或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注意事项
1.疫苗混浊、变色、曾经冻结,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2.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以备偶尔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保存
应保存于2~8℃暗处。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sa[xb]14[/xb]-14-2减毒株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经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加保护剂冻干制成。用于预防乙脑
1 毒种
1.1 毒种来源
乙脑sa14-14-2减毒株病毒。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与分发。
该毒株经用乙脑敏感动物试验证明其嗜神经毒力减弱,经检查无外源因子存在,用乙脑特异性免疫血清做中和试验证实为乙脑病毒,并经免疫力试验证明具有免疫原性,经临床观察证明安全有效。
1.2 生产毒种批制备
毒种启封后,在地鼠肾单层细胞上增殖传递,传递代数不得超过3代。从原始毒种算起,总代数不是超过10代。在传代细胞病变明显时收获病毒液,经检定合格后为生产毒种批。
1.3 毒种检定
1.3.1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1.3.2 支原体检查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1.3.3 病毒滴定
抽样品做10倍系列稀释,取10-4、10-5、10-6三个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接种bhk21细胞,用蚀斑法进行滴定,病毒滴度≥7.2logpfu/1.0ml为合格。冻干毒种批的滴度≥5.7logpfu/1.0ml为合格。做病毒滴定同时应用参考苗进行滴定,以判断试验结果是否成立。
1.3.4 纯毒试验
生产毒种批与非同源性乙脑高价免疫血清混合,置37℃90分钟,接种地鼠肾单层细胞或bhk21细胞进行中和试验,观察5~7天判定结果。乙脑病毒完全被中和(无细胞病变或蚀斑出现)为合格,如仍有病变或蚀斑出现,应按上述方法再行中和。
1.3.5 脑内致病力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体重12~14g小白鼠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3ml,接种后3天内死亡者不计,观察14天应活存。3天后如有小白鼠发病,应杀死取脑测定致病力,对小白鼠的脑内毒力不应超过3.0logld50/0.03ml,同时小白鼠皮下注射0.1ml10-1病鼠脑悬液进行皮下致病力试验,观察14天,应健存。
1.3.6 皮下感染人脑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体重10~12g小白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0.1ml,同时右侧脑内空刺,观察14天,应健存。
1.3.7 乳鼠传代返祖试验
生产毒种批原液接种3~5日龄乳鼠10只,每只脑内注射0.02ml。将发病的乳鼠杀死3只,解剖取脑测其致病力,用体重12~14g小白鼠测定,脑内毒力不应超过3.0logld[xb]50[/xb]/0.03ml,同时皮下注射10只小白鼠,每只0.1ml10-1乳鼠脑悬液,观察14天,应健存。
1.3.8 外源因子检查
生产毒种批经非同源性乙脑高价免疫血清中和后,进行细胞培养试验。样品分别接种人二倍体细胞、bhk21细胞、原代地鼠肾细胞,于33~35℃进行培育,同时做对照培育。培育7、14天细胞应无病变,分别进行次代培育和血吸附试验;次代培育7、14天时亦分别观察细胞病变和进行血吸附试验。结果均无细胞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
血吸附试验方法:观察到期的细胞,用0.2%~0.5%鸡、豚鼠红细胞混合液于4~8℃、20~25℃中依次进行血吸附检查。所用红细胞于2~8℃保存应不超过7天。
1.3.9 细胞基质外源因子检查
制备生产用种子批的细胞留取5%~10%不种毒,更换相应的维持液,置33~35℃培育。在培育7、14天时,镜下观察无细胞病变后分别做血吸附试验(方法同1.3.8项)。细胞无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
1.4 生产毒种批保存
液体生产毒种批于-60℃保存不超过6个月可用于生产;冻干生产毒种批于-20℃以下保存2年内可用于生产。
2 疫苗制造
2.1 细胞制备
2.1.1 地鼠
选用10~14日龄健康地鼠,解剖取肾。如发现肾脏异常或有乳糜状腹水,应废弃。
2.1.2 疫苗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青毒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1.3 细胞消化及培养
解剖取出肾脏后剪成碎块,用适量的胰蛋白酶液消化,将分散后的细胞悬液种入培养瓶内,加入生长液,置36~37℃培养。细胞生长成致密单层即可接种病毒。
2.1.4 外源因子检查
每批细胞留取5%~10%不接种病毒,加入与生产相同维持液后置33~35℃培育14天。在培育7、14天时分别做血吸附试验(方法同1.3.8项)。在观察期内细胞无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如细胞出现病变或血吸附试验阳性,由该批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应废弃。
2.2 病毒接种和培育
挑选长成致密单层的细胞,用洗液充分洗涤后加适量维持液,病毒接种量为2.7~3.7logpfu/1.0ml,置35~36℃培育。
2.3 原液
2.3.1 收获病毒液
种毒后培育72小时以上,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收获病毒液,澄清过滤后为原液。
2.3.2 原液检定
2.3.2.1 无菌试验
每瓶原液分别取样做无菌试验,样品种入硫乙醇酸盐、乙良马丁和肝斜面培养基,培养8天判定结果。
2.3.2.2 支原体检查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2.3.2.3 纯毒试验
每一消化批应抽样进行纯毒试验。方法同1.3.4项。
2.3.2.4 病毒滴定
方法同1.3.3项。滴度≥7.2logpfu/1.0ml为合格。
2.4 疫苗半成品
2.4.1 疫苗混合
检定合格的原液合并后,加适宜保护剂。每批疫苗量应不超过15万ml。
2.4.2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2.4.3 分装和冻干
疫苗应在冰浴下进行分装,采用适宜的冻干条件进行冻干。出柜后应在15℃以下进行封口。
3 成品检定
3.1 外观检查
冻干疫苗应为淡黄色疏松体。如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溶解后应为橘红色透明液体,无异物。
3.2 残余水分含量
冻干疫苗残余水分应≤3.5%。
3.3ph值
冻干疫苗用蒸馏水复溶后,ph值应为7.2~8.0。
3.4 病毒滴定
方法同1.3.3项。病毒滴度≥5.7logpfu/1.0ml为合格。
3.5 热稳定性试验
冻干疫苗置37℃7天后进行滴定(方法同1.3.3项),滴度下降不应超过1.0logpfu/ml。
3.6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3.7 安全试验
3.7.1 脑内致病力试验
方法及判定标准同1.3.5项。
3.7.2 皮下感染入脑试验
方法及判定标准同1.3.6项。
3.7.3 乳鼠传代返祖试验。
方法及判定标准同1.3.7项。
3.8 毒性试验
冻干疫苗每支加稀释液2.5ml溶解复原后,用体重12~15g小白鼠4只,每只腹腔注射0.5ml。注射后密切观察,30分钟内不应有异常反应,观察3天应健存。
3.9 残余牛血清蛋白含量
冻干疫苗每支加稀释液2.5ml溶解复原后,残余牛血清蛋白含量≤50ng/ml为合格。
4 疫苗稀释液
ph7.4~7.6灭菌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每支安瓿2.5ml。
5 保存与效期
疫苗自冻干后病毒滴定合格之日起,在8℃以下保存效期为1年半,在-20℃保存效期为2年。

本品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sa[xb]14[/xb]-14-2减毒株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经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加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澄明橘红色液体。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对象
1周岁以上健康儿童。
用法
1.冻干活疫苗使用前,以无菌手续于每安瓿内加本品附带的稀释液(灭菌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2.5ml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皮下一次注射0.5ml。
3.第1年1岁儿童注射1针,0.5ml;2岁时加强1针,0.5ml;7岁时注射1针,0.5ml。以后可不再免疫。
禁忌
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心、肾及肝脏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均不可注射本疫苗。
注意事项
1.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本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块状物,安瓿有裂纹或溶解前疫苗变红,均不可使用。
3.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用不完的应废弃。
保存
应于8℃以下避光保存和运输。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蚊为传播媒介。
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肝、脾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然后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冲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
乙型脑炎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婴幼儿可有惊跳和嗜睡等。约经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国外报道其病死率在20%左右,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病死率下降到5%~10%左右,但重症病死率仍在15%以上。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预防的关键是按时为儿童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夏秋季节做好防蚊和灭蚊,以预防乙型脑炎发生。一旦发病,应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这里要提醒爸爸妈妈们,在夏秋季节,遇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骤起发热头痛或头昏、呕吐精神倦怠和嗜睡等症状,应警惕乙型脑炎可能。及时送医院诊治。
(傅善来)

陈某某,女,58岁
【初诊】
初起发热恶寒,体温38~39℃,汗出,时有恶心,二天后开始神志不清,烦躁谵语,颈部有抵抗,查脑脊液wbc 23,单核9;入院即给常规抗菌素治疗。第三天开始腹泻,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诊为乙脑并发剥脱性肠炎,治疗无效,并产生霉菌,遂邀赵师会诊。
【一诊】
身热不退,神识昏沉,大便作泄,色黄气臭,小便黄步,舌绛龟裂,苔焦黄唇燥,脉细数。
辨证;此为暑热久蕴入营,蒙蔽心包,且滞互阻,湿热下迫。气热复炽,营已伤。治宜清营养开窍透热。
处方:葛根4 5克,黄芩9克,黄连4.5克,甘草3克,生石膏30克,竹茹6克,菖蒲4 5克,部金6克,鲜石斛15克,紫雪丹3克(分服),二付
【二诊】
药后热退泄止,神志转清,溲黄,舌干红,苔已渐化,脉弦滑略数。以扶正养阳,清泄余热而愈。
【原按】:本证为乙脑重证并发剥脱性肠炎,属中医暑热挟湿。暑热久蕴,营已伤。热势深重,蒸湿炼液为痰,蒙蔽心包,且气热炽盛,滞互阻,湿热下迫。上有内窍堵闭,下有湿热阻滞于肠,气机不畅;又日气热复炽,热邪源源不断由气直涌营中澈以白虎清气热,葛根芩连清利肠热;菖蒲郁金紫雪丹清心涤痰开窍甘草滑石竹叶通利三焦,“排除造成营热不能外达的原因,使气机通畅,开营热外达之路。服后热退,泄止神清,为营热外透。舌干红溲黄,为营既伤,余热未清,故以养阴清泄余热法而愈。
【按】:此为以透热转气法救治暑温神昏重症。此证神昏大肠湿热积滞有关,故用葛根黄连汤菖蒲郁金紫雪,坚肠止利与清心开窍并举,又用滑石竹叶通利水道,则三焦通畅,故收热退神清利止之效。

吴某某,男,15岁
【初诊】
发热4~5天,两天来加重,体温39.7℃,头晕恶心呕吐颈强,神昏谵语大便已两日未通,舌绛苔黄厚,小便短少,两脉沉滑濡数。此暑温湿热逆传心包,姑以芳香化湿,凉营开窍泄热方法:
佩兰12克(后下),藿香9克(后下),生石膏25克,连翘9克,竹叶茹各10克,菖蒲6克,郁金10克,黄连6克,银花15克,半夏12克,六一散12克(布包),紫雪丹6克(分两次服),服二付。
即刻煎服一付,随即送某医院检查,并做腰穿,诊断为乙型脑炎,当晚又服第二剂汤药,
【二诊】
今晨大便畅泄两次,且色深气臭甚多,身热已退,神志转清,体温正常,想吃东西,舌微黄质红,脉濡滑。停药观察,数日后出院。
【三诊】
身热已退,体温正常,无恶心呕吐舌苔已化,浮而略黄,脉濡滑且弱,再以养阴清热兼助消化方法。
北沙参24克,麦门冬10克,连翘10克,元参10克,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0克,茅芦根各24克,服三付药后已愈。
【原接】:本案为暑温湿热逆传心包。因湿热阻滞,气机不畅,郁热日深,热蒸湿浊,遂成痰热,外阻气机,内闭心包,且大便两日未通,腑气不畅,心包之热外达之路不通,欲使营热外透,急当宣畅气机,故以紫雪丹清心开窍,且通腑泻热,又以芳香之品化湿开郁,宣畅气机辛凉清气而透热外达。使内窍开而腑气通,湿化气机畅,气得展布,心包之热随便下泄外透而去,故神清热退知饥,再以养阴清热调理而安。
【按】:此亦透热转气案。用药奥妙已见于原按语中。用芳香宣化、清心开窍后,得大便畅行,瘀热得下,即神清热退。说明三焦通畅,气机调畅在温病治疗中多么重要。另,治疗急重温病,不可拘于一日一剂二煎之法,服药宜促其问,如日三夜二,或4小时一服,务使药力接续,方克有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