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
( manxingzhiqiguanyan )
别名: 咳嗽 , 痰饮 , 咳喘
西医
简介: |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病理进展缓慢,常有急性发作,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病因: |
1.理化刺激:大量资料表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关系。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化学气体中二氧化硫与本病关系尤为密切。此外,大气中的化学毒物,粉尘与刺激性烟雾等也都能促使发病。 2.内在因素: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低下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特别是老年人呼吸道组织退行性变和免疫功能低下时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3.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我国近年来的研究。患者痰中最常见的细菌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四种。尤其是后二种,目前认为它们可能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原菌。 病毒感染对本病的发作亦有很大关系。在慢支急性发作期分离出的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支原体等是引起感冒进而激发本病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呼吸道上皮损伤有利于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 4.过敏因素:经过敏因素初步观察,如细菌感染的代谢产物,某些吸入物(霉菌孢子、杀虫药、化学气体等)、气温、气压等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个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哮喘型,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一般都较高;另一些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高于正常组,并发现重症慢性支气管炎肺组织内igg含量增加,提示与Ⅲ型变态反应也有一定关系。 大部分患者在严寒季容易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受冷后立即发病。寒冷的空气能引起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对寒冷的过敏反应和呼吸功能调节障碍也是重要原因。 |
地区: |
本病为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在我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
人群: |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 |
病理: |
本病在急性发作时常有支气管粘膜纤毛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粘膜上皮和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的浸润。腺体分泌功能亢进,粘液腺明显增多。由于粘膜上皮的再生修复能力较强故损伤不严重时尚易复原。但如反复发作,可引起粘膜上皮的局灶性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纠毛上皮细胞有同等程度损坏,纤毛变短,参差不齐或稀疏脱落。支气管壁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和纤维增生。支气管粘膜发生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严重者支气管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也遭破坏。细支气管的软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与变性,部分被结缔组织所取代,细支气管壁的支撑力明显减弱。粘液和炎症渗出物易在支气管内潴留,因而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
病理生理: |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正常,但直径<2mm的小气道已有部分阻塞、陷闭,使闭合容量增高。病变进一步累及较大支气管时,可有气道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通气量及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均轻度降低,肺活量正常或轻度降低,残气量也可稍有增加,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述功能改变经合理治疗尚能恢复。若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则残气量明显增高,肺总量也有增加,通气功能达到难以逆转的损害。 |
诊断标准: |
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于广州)修订 一、诊断 1.临床上以咳嗽、吐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临床上虽有咳、痰、喘症状并连续二年或以上,但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的患者,如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也可诊断。但目前尚缺乏这些客观检查的诊断标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制定)。 2.排除具有咳嗽、喘息症状的其它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等)。 二、分型 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二项症状。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者。 三、分期 1.急性发作期:1周内有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它炎症表现;或一周内咳、痰、喘症状任何一项加剧至重度,或重度病人明显加重出现者。 2.慢性迁延期:指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期症状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3.临床缓解期:指病人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不足以维持2个月或以上。 四、病情判断标准 (一)症状、体征判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 1.咳嗽 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症状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 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 2.咳痰 少(+):昼夜咳痰10~50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25ml。 中(++):昼夜咳痰51~100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26~50ml。 多(+++):昼夜咳痰100ml以上,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0ml以上(注①)。 注①痰液性状颜色,应加以观察及记录。 3.喘息 轻度(+):喘息偶有发作,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 中度(++):病情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 重度(+++):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 4.哮鸣音 少(+):偶闻,或在咳嗽、深快呼吸后出现。 中(++):散在。 多(+++):满布。 5.实验室检查:在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x线、肺功能及其它实验室检查,作为病情、疗效判断的参考。 注实验室检查内容,如:①胸部x线检查:如肺间质改变合并肺气肿的程度等;②肺功能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中期流速、残气/肺总量等;③痰的检查:如痰内细胞的种类及数量,分泌型iga,痰粘稠度,细菌培养等;④其他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同位素肺功能检查,免疫指标等。 (二)临床病情程度的判断:按就诊时之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任何一项够重度为重度;够中度者为中度;均不足中度者为轻度。 [附]复发标准:临床治愈后,咳、痰、喘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再度出现,其程度至少达轻度,持续2个月或以上者。 |
诊断依据: |
主要依靠病史和症状。在排除心、肺其他疾患后有慢性咳嗽、咳痰连续两年,每年两个月以上者;或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根据发作时支气管痉挛的存在与否,病又可分为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两型。 根据病程临床分为三期,以便治疗有所侧重。 (1)急性发作期:只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性痰,痰量明显增加,可伴有发热等各种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病人明显加重者。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
症状: |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多数隐潜起病,初起多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后则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稠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有时痰中可带血,一般不致大量咯血。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咯痰,而以秋季为剧。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气急不能平卧。 本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尤其老年体弱患者,排痰功能很差,易并发支气管肺炎。由于反复感染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少数患者可并发支气管扩张。 |
体征: |
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大多数在肺底部可听到湿性和干性罗音。有时咳嗽或咳痰后消失。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听到哮鸣音,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长期发作的病例可有肺气肿体征。 |
体检: |
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或下背部听到干、湿啰音。病程长者可伴有肺气肿,出现发绀。 |
影响诊断: |
x线检查:早期往往阴性。随着病变的进展,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x线片上可发现两肺纹理增加,呈条状或网状,下肺野多于上肺野。发展至肺气肿时,则肺野透亮度增加,膈下降且平坦,活动减弱,肋间隙增宽等。 |
实验室诊断: |
(一)肺功能检查: 早期无明显改变,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闭合气量增加和最大通气量及1秒钟呼气量减低,经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若并发肺气肿时肺功能测定则有较大的帮助。 (二)痰培养:可分离出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等致病菌。 |
鉴别诊断: |
1. 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精神萎靡、咯血等症状;咳血和咳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有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痰结合菌检查可为阳性。应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老人患肺结核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长期不易被发现。 2.支气管哮喘:起病年龄较轻,甚至幼儿期发病。常有过敏性疾病的个人或家族病史等。支气管哮喘在后期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虽有一定的困难,但治疗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支气管哮喘呈发作性,在缓解期可毫无症状。 3.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起病年龄多较轻,痰量较多,并呈脓性,病程中常反复咯血,两肺下部可听到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两肺下部支气管阴影增深,病变严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 4.心脏病:由于肺郁血引起的咳嗽,常为干咳,痰量不多。详细询问及检查患者可发现有心悸、气急,口唇紫绀,双下肢浮肿等心脏病征象。体征、x线和心电图均有助于鉴别。 |
疗效评定标准: |
一、单项症状疗效判断 1.临床控制(临控):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不足轻度者,或咳、痰、喘症状好转9成以上。 2.显效:咳、痰、喘症状好转6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3.好转:咳、痰、喘好转3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好转(+++→++,或++→+)。 4.无效: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好转不足3成者,以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加重者。 二、急性发作期疗效判断 1.临控: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 2.减轻: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但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3.无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在1个月内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三、慢性迁延期疗效判断 至少经过一个冬春的观察。 (一)单纯型:以咳嗽、咯痰2项为病情疗效判定标准。 1.临控:咳嗽、咯痰均有好转,病情不足轻度。 2.显效:咳嗽、咯痰已达显效标准,或其中一项达临控标准,另一项为显效或好转。 3.好转:咳嗽、咯痰一项达好转以上,另一项为无效。 4.无效:咳嗽及咯痰均无改变,或未达好转标准,以及咳嗽、咯痰均较前加重者。 (二)喘息型:以咳、痰、喘、哮鸣音4项为疗效判断标准。 1.临控:咳、痰、喘、哮鸣音4项中3项达临控,另1项达显效。 2.显效:咳、痰、喘、哮鸣音4项中3项达显效,另1项好转;或2项临控,2项显效或好转;或1项临控,2项显效,1项好转。 3.好转:凡不具备显效及无效标准,均属好转范围。 4.无效:咳、痰、喘、哮鸣音4项均无效或仅1项好转;以及4项中有1项或以上加重,其余各项亦无好转者。 四、远期疗效判断 1.临床治愈:停用对症药治疗2年后,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均不足轻度者。 2.显效:病情达显效水平持续2年以上。 3.好转:病情达好转水平持续2年以上。 4.无效:病情稳定在原级,或经过两个冬春治疗反见加重者。 |
预后: |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预后尚好;急性发作期如果治疗不当,失治、误治,常可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损害,则预后较差,甚至迁延不愈。 |
并发症: |
(1)阻塞性肺气肿:为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这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等诱发,进而变演为本病。 (2)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患者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痰量增加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检查,两下肺野有斑点状或小片阴影。 (3)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扩张部分多呈柱状变化。 |
治疗: |
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可结合痰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1)青霉素族与链霉素合用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 (2)红霉素与氯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严重感染时选用氨苄青霉素2~4g/日、头孢氨苄2~4g/日、头孢拉定1~2g/日分4次口服。用药三日后,病情无改善,可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4)反复感染患者,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复方smz(剂量为治疗量一半)持续用药,预防性治疗可减轻发作和缩短疗程。 (5)祛痰镇咳药物:合理使用镇咳祛痰药物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一般咳嗽药水如氯化铵、棕色合剂,鲜淡竹沥每次10~20ml,每日2~3次。此外,止咳可用咳必清25mg;咳美芬10mg一日3次。 (6)解痉平喘药物: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g,每日3次;喘定;舒喘灵2~4mg,均每日3次。慢性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痉挛时,应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症状;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如舒喘灵、氯喘、克仑特罗、美喘清等。 2.缓解期治疗:本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来预防复发、控制病情发展。 (1)气管炎菌苗:一般应在发作季节前注射,剂量首次为0.1ml,以后每次递增0.1~0.2ml,直到0.5~1.0ml,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如有效,应坚持使用1~2年。 (2)胎盘多糖:隔日或每日肌注0.5~1.0mg,20次为一疗程。 (3)人脾转移因子:每次肌注2~4ml,每周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4)核酪: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连用3个月。 |
中西医结合: |
慢性支气管炎应根据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感染是主要矛盾,如病毒感染,一般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因西医尚无可靠的抗病毒药;如细菌感染,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敏感的抗菌药物,可迅速控制病情。慢性迁延期常常以非特异性炎症为主,病人咳、痰、喘等症状较突出,这时应以中医治疗为主,按辨证的不同,分别给予先祛邪后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并举等法治疗。必要时也可适当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西药,以较快地控制症状。由于久病多瘀,故久病不愈者可酌情加用活血药,缓解期以中医扶正固本为主西医免疫增强剂也可同时应用,目的在于增强患者抵抗力,避免或减少复发。 |
“慢性支气管炎” 相关论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
这种病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域患病者更多。病人多有急性气管炎的过程,由于没有及时治疗,或症状反复,逐渐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咯痰,尤其是早晨起床后痰量增加,多数情况下,痰呈白色泡沫样,比较粘稠不易咯出。若遇伤风、感冒时,症状迅速加重,有时还会出现黄痰或痰中带血,但用消炎药后,症状又会好转,但久而久之,随着病理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则会转变成终年咳喘,呼吸不畅,症状上反反复复,年复一年,终年不愈。在北方地区,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相当多,因为是慢性,很多人并不注意,所以疾病的发展得不到相应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固然对生命暂时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病程太久就会导致肺气肿、肺心症等肺原性疾病;另一方面,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咳嗽是比较普遍的症状,但也必须提防肺部有无其他疾病存在,如肺癌,发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慢性气管炎的症状所掩盖,所以应当尽早提防,以防误诊。
慢性支气管炎是在内外因素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因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发病以北方地区,尤以秋冬寒冷季节或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比较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咳”、“痰”、“喘”、“炎”四症,以长期反复咳嗽最为明显。患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老年人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常可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初时往往在活动后气短,渐至休息时也感气促,在寒冷季节常因呼吸道感染使症状加重,甚至发生紫绀或呼吸衰竭。由于长期反复咳嗽使肺泡膨胀、压力增高、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受压而阻力加大,加重了心脏负担,久之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一)饮食原则
2.保证优质蛋白质供高的人,称得上是最理想的水果。
给,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每日应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各种鱼、禽、瘦肉、蛋、奶及豆类食品,应尽可能保证,做到每餐荤素搭配,粮、豆、菜混食。
3.新鲜蔬菜及水果不可少,特别是绿色叶菜类含丰富的维生素及无机盐,对提高细胞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4.鼓励病人多饮水,有助于排痰。
5.患严重肺心病或急性感染使病情加重时,可给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伴浮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
6.遵循冬病夏治的原则,以达扶正固本之目的,能有效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展与恶化。
7.多选择中性食物,少选偏寒凉的食物,或在偏寒凉的食物中加些生姜、胡椒等热性食物,或在蔬菜中加些羊肉、牛肉、狗肉等温性食物。
8.某些食物易引起过敏,如虾、蟹等,应适当加以限制。
(二)食谱举例
早餐:
馒头(面粉100克)
小米稀饭(小米50克)
咸鸭蛋50克
榨菜丝10克
午餐:
大米饭150克
红烧鱼(白鲢鱼100克)
菠菜豆腐汤(菠菜100克、豆腐100克)
晚餐:
面包100克
大米稀饭(大米50克)
酱牛肉50克
素炒小白菜(小白菜100克)
水果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20克
全日热能9030千焦(2150千卡)左右。
(三)食物选择要点
1.注意选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肝、蛋黄、绿叶及黄色蔬菜、鲜橘、橙、柑等。维生素a能维护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正常功能,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抵抗力,b族维生素能增加食欲。
2.木耳、花生、丝瓜、竹笋、萝卜、藕、核桃、梨、蜂蜜、海带等食品具有祛痰、润肺功能。
3.禁忌刺激性过强和过冷、过热的食物,如酒、茶、葱、辣椒等,还应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在秋冬天气寒冷时发作和加重。中医认为,此病多由于其它脏器有病,累及肺脏,如脾虚生湿,肾气虚弱,肝郁气滞,皆能形成内伤咳嗽。治疗此病除注意其发病诱因、坚持身体锻炼外,食疗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食疗方:
1.生萝卜、鲜藕各250克,梨2个,同切碎捣汁,加蜂蜜25克调匀后,分2~3次饮服。
2.生大蒜10个,醋200克,红糖100克。将蒜头捣烂和糖调匀,放醋内浸泡3天,滤去渣每次温开水冲服半汤匙,每日3次。
3.鲜南瓜500克(去皮切片),红枣15~20个(去核),红糖适量,加水煮沸。每日分2次服。
4.豆腐200克,生萝卜汁30毫升,饴糖或蜂蜜60克,每日1剂,分2次服。
5.鲜藕汁100~150毫升,蜂蜜15~30毫升,调匀内服,每日1剂。此方对肺热咳煮、血痰、咽部干痛,疗效较好。
6.在伏天取黑枣若干,放入姜汁内浸泡数日后取出,在烈日下拌晒,晒至干硬,存入玻璃瓶内密封,到冬至日启开,每日食之,可预防冬天气管炎的发作。
7.苡仁米60克,茯苓粉15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每日服2次。
8.苏子15克研粉,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粥,加白糖调味,每日服2次。
9.白果仁、甜杏仁各100克,胡桃仁、花生仁各200克,共捣碎,每日早晨取20克,加水1小碗,煮数沸后打入鸡蛋1个,加冰糖适量,顿服,连服半年。
10.北五味子250克,新鲜红皮鸡蛋10个。先将五味子煮汁,待冷入鸡蛋浸泡6~7天,每日早晨用滚水或热黄酒冲服,服时加白糖适量调味。
11.苦杏仁9克,水浸软后捣碎,加水200毫升煎汤去渣,放白糖适量,即成杏仁乳,分2次服。
12.生梨1个,挖去心,放入川贝母粉3~4.5克,隔水蒸熟食。每日服1次。
13.猪肺250克,川贝10克,雪梨2个切片,加冰糖少许,加水后以小火熬煮3小时后服用。
14.鸡蛋2个,麻油50克,醋适量。鸡蛋打开放油炸熟,加醋再煮软,早晚各服1个。
15.牛肺150~200克,生姜汁15~20毫升,糯米适量。将牛肺切块,加糯米文火焖熟,起锅时加入生姜汁即成。每日2次,拌匀调料服食。有祛痰、补肺、暖脾胃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老人寒嗽日久。
16.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将莱菔子末与粳米同煮粥,早晚餐温热服食。有化痰平喘、行气消食功效。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17.干百合100克,蜂蜜150克。将干百合洗净,放入大搪瓷碗内,加入蜂蜜,上笼蒸1小时,趁热调均匀,晾冷后,装入瓶内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效。适用于慢性气管炎,以及秋天肺燥或热邪伤及肺胃之阴所致咳嗽等。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据全国部分普查资料统计,本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可高达15%左右,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应积极防治。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
1.大量研究观察结果证明,长期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
2.感染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是慢支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因素。
3.气候因素。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支发病和加重常见于冬季寒冷季节。
4.理化因素。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往往是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经常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者,慢支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
5.过敏因素。喘息性慢支患者有过敏史者较多。常见的致敏原如尘埃、尘螨、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可导致本病发作。
6.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支提供发病的内在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致患病率较高。
7.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映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亦呛而咳矣。”本病可因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而引起,亦可因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
[临床表现]
本病缓慢发病,病程较长。少数患者发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经过。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咯痰、喘息。轻者仅有微咳及咯少量痰,每于秋冬气候突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受粉尘、烟雾刺激后,病情加重或呈急性发作。较重的则咳嗽频繁,咳痰较多,甚至症状全年不断。咳嗽的严重程度与支气管粘膜炎症及痰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是晨间起床后咳嗽较多,白天较少,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痰量以清晨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偶有带血。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则变为粘液脓性。喘息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本病一般无发热,若并发感染,则可有发热现象。
[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呼吸道抗病能力的措施主要是“三锻炼”,即通过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和呼吸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少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老年人较为适宜的体育锻炼是气功、太极拳、体穴按摩和一些简单的保健操,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老年人的耐寒锻炼可从用冷水擦洗鼻子开始,逐步扩大到用冷水擦洗脸和颈部。呼吸锻炼主要指腹式呼吸的锻炼。
2.戒烟。对于慢支患者来说应该戒绝吸烟,戒烟后一般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或痊愈。
3.改善环境及工业卫生。做好通风防尘工作,消除有害的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等对呼吸道的刺激。
4.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寒冷季节,着衣以保暖为度,但也不可穿得太厚实。因为衣服过多不利于耐寒锻炼,而且稍一活动就会出汗,反而容易招致感冒。
5.注意饮食营养。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豆类、瘦肉、蛋类。病人的饮食应清淡些,不要吃得太咸或太甜,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应少吃。
[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严重感染者用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或头胞菌素类注射给药,一般7~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可用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药用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次,或麦迪霉素,每次0.2~0.3克,每日3~4次,或先锋Ⅵ,每次0.25~0.5克,每日3~4次,或交沙霉素,每次0.2~0.4克,每日3~4次。感染彻底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祛痰镇咳。祛痰可用氯化铵0.3克,每日3次,饭后服;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胃溃疡患者慎用。频繁咳嗽,痰量不多者可用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但青光眼患者慎用。对老年体弱无力咳嗽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而不应选用强烈镇咳药(如可待因),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0.1~0.2克,每8小时1次或喘定、舒喘灵等。
4.药膳食疗。(1)猪肺粥:猪肺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七成熟,捞出,改刀切成丁备用,再以薏苡仁50克,大米100克,猪肺丁100克,猪肺汤适量,煮成粥;(2)百合粥:生百合50克,切碎,粳米少许,蜂蜜25克,同煮食之,可润肺调中;(3)虫草炖鸭:老雄鸭1只,去皮毛及内脏,洗净,填入冬虫夏草30克,然后用丝线缝好,放入砂锅内煮烂食之;(4)双白乳燕汤:燕窝3~6克,大白梨1个,去心,冰糖5克,川贝母3克,先将燕窝用温开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后均去水汁,然后与白蜜、冰糖、川贝母、白梨一起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间断。
5.中医辨证论治。痰湿蕴肺,表现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闷脘痞,食少者,可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苏子10克)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痰热壅肺,表现为咳嗽气粗,痰稠厚或稠黄,面赤或有发热,宜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麦冬10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6.单方验方。鱼腥草30克,冷水200~300毫升浸1小时,煮沸后1~2分钟倾出药汁,一次服完。每日服2次。
7.针刺疗法。主穴可选天突、丰隆等,配穴可选用定喘、膻中、足三里等。一般以10~12天为一疗程,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两个疗程之间应间歇一周。
8.拔罐疗法。常用为背部穴位。可在大椎、肺俞、膈俞、膏肓等穴拔罐。单纯拔罐可以隔天一次,5~7次为一疗程。
9.气功疗法。配合调息,用鼻吸口呼。吸气时,舌抵上腭,并用意念将气行至丹田,小腹慢慢隆起。在吸气完后,舌放下,并慢慢呼气,小腹也慢慢自然回位,呼气要适当延长。呼气后,作短暂的呼吸停顿,小腹也不动。呼吸停顿间则不可过长,以免缺氧。每日练功2次,每次10~30分钟。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经受反复细菌或病毒感染,或长期刺激,如粉尘吸入、吸烟等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4%,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3%。中医属于“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认为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临床上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咯痰或干咳伴有气喘,每年发作3个月以上,连续2~3年以上。肺部可无体征或肺部呼吸音粗,或有散在干罗音。
本病发病缓慢,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老年人体质下降,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如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调养护理得当,将减少病情复发的加重。
(一)起居调养法
老年人应适应自然变化,寒冬宜居暖室,夏天勿当风而卧。被褥常洗晒。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所以预防感冒尤为重要。对年高久病者,应帮助其翻身叩背,以免痰液潴留体内。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炒杏仁、炒芝麻各等量共捣烂,每服6克,1日2次,开水冲服。
(2)白果(去皮)、白及、川贝各50克。研末后分40份,每日晨用沸水冲鸡蛋合药1份空腹服,40天为1疗程。
(3)莱菔子10克,白菜根3个,冰糖30克。水煎服。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促。
(4)白毛夏枯草60克(干品用30克),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
2.中成药
(1)如因受寒引起的咳痰量多,色白清稀,易咯出,畏寒,发热轻微,口不渴,用杏苏合剂,每次30毫升,每天3次;或通宣理肺丸,每次2丸,每天2次。
(2)因受风热引起的咳嗽痰黄稠,发热,口干舌燥,可用桔红丸,每次2丸,每天2次;或清气化痰丸,每次2丸,每天2次。
(三)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忌海腥、油腻之品,忌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宜进清淡食物,常用饮食调养。
(1)鸡蛋1个,塞进蛤蟆肚子里,用泥包住,烧熟后取蛋吃。
(2)大白梨1个,挖去核,填入50克蜂蜜,加热蒸熟吃,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3)萝卜汁、荸荠汁各60克炖服,治热咳、吐痰黄稠。
(4)鸡蛋2个,麻油50克,食醋适量,鸡蛋打开放油锅内炸熟,加醋再煮。早晚各服1个,用药时禁烟酒。
(四)针灸调养法
(1)在夏天采用夹脊姜灸法,即先用梅花针叩打大椎、定喘、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位,然后将生姜片摊在穴上,再用艾条灸,至局部发热为止,每周灸1~2次,连续4~8周。
(2)取支气管、肾上腺、前列腺等耳穴,痰多加脾,罗音加肺。采用耳贴或埋针,前者使用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压穴疗法,后者使用皮内针或揿针。双耳取穴,每5天更换耳穴1次,5次为1疗程。
(3)取肺、支气管、平喘、喘点等耳穴,配神门、心肾等耳穴,用圆形绿豆贴压敏感点处,按压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度。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日分钟,双耳同压,每次3~5穴,3~7日更换。
(4)取大椎、肺俞、膏肓穴,用艾绒做成麦粒般大小的艾柱,置穴位上点燃,患者感皮肤微灼痛,即压灭,另换1壮(每灸1艾柱,称为1壮),以灸后不留瘢痕为度。3~5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五)推拿调养法
(1)俯卧位:沿脊柱正中督脉及两旁之膀胱经上做滚法,5~10分钟;然后点按风门、肺俞、大椎、脾俞、膏肓俞、肝俞或上背部出现的压痛点;最后沿脊柱及两侧做掌推法。
(2)仰卧位:在膻中、中府、尺泽、孔最、丰隆、照海等穴点按揉擦5~15分钟。
(3)如咳嗽不止,痰不易出,气喘不能平卧,用拇指按压结喉下3寸凹陷中的天突穴;胸部烦闷不适,可用掌心按摩膻中穴,也可以用手从胸部向下抹擦。
(六)体育调养法
(1)坚持做呼吸操:先呼气,后吸气,吸气时横膈下降,腹部鼓起,呼气时横膈上升,腹部凹陷。呼气经口,将嘴收拢,象吹口哨的形式细细呼出;吸气经鼻,要深吸气,但不可用力。呼气比吸气时间长一些,约为2∶1,呼吸速度每分钟8~10次。
(2)坚持散步,并逐步有意识地加快行走速度,再进一步发展到行走和慢跑交替进行,但不能超过运动量。注意配合呼吸,如六步一呼、四步一吸等。
(七)气功调养法
(1)气功呼吸法:站立端正,全身放松,舌舐上腭,含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季,置大腿两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足尖略向里扣,两脚微屈。自然均匀呼吸。意守涌泉穴,3分钟,涌泉穴处有发热感觉,进入气功呼吸法。吸气时,意念引气从肾经井穴涌泉上升,通过会阴,再从任脉(阴经)贯入丹田;呼气时,意念引气从丹田经督脉(阳经)的命门(与丹田相对)下降,通过会阴,下达涌泉。如此循环往复。
每次练20~30分钟,每日1~2次。
(2)理肺导气功:自然盘坐,两手掌按于床上,挺胸仰头,同时吸气满胸,略停片刻,然后呼气,同时屈颈弓背、缩胸。1吸1呼为1遍,做8遍或18遍。自然盘坐,两手掌扶于膝上,以腰为轴,先向左转8周,再向右转8周,旋转时,在向后方转的半圈吸气,在向前转的半圈呼气。
(八)其他调养法
(1)四仁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鸡蛋1枚。上4味共研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煮一小碗。于清晨食,连用半年。
(2)皂角500克,生甘草30克,党参15克,百草霜10克,用陈酒熬膏,用时加生姜汁调,涂在颈部。能治疗痰塞、咳吐不利者。
(3)白芥子9克,白芷3克,细辛3克,甘遂1.5克,轻粉1克,共研细粉,用炼蜜调至能做成小丸为度,每次用玉米粒大一丸,放在剪成3平方厘米左右的胶布上,压扁如图钉大,贴定喘、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膏肓等,每次贴1个穴(双侧),3天贴1次,每次贴4~24小时,若贴后生疮,泡破流水,可用龙胆紫外涂,盖上一层消毒纱布即可。
(4)在颈部、颈椎两侧,肩胛上区等部位拔火罐,可配用一些穴位,如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等穴。一般保留10~15分钟。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据我国1973年全国部分普查资料统计,患病率约为3.82%。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可高达15%左右。1992年国内普查的部分统计资料,患病率为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一、外因
(一)吸烟 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动物实验证明,吸烟雾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均易起感染。吸烟者易引起鳞状上皮细胞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和支气管痉挛,易于感染和发病。
(二)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在病毒和病毒与支原体感染损伤气道粘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从痰培养结果发现,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种为最多见。感染虽与慢支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说明为其首发病因。只认为是慢支的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理化因素 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慢支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故大气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诱发病因。
(四)气候 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支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季寒冷季节,尤其是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
(五)过敏因素 据调查,喘息型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因素而致病。
二、内因
(一)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 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空气具有过滤、加温和湿润的作用;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粘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或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存在分泌免疫球蛋白a(siga),有抗病毒和细菌的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支发病提供内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较高。
(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综合上述因素,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气道存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的存在,长期反复作用,可发展成为慢支。如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
【病理】
早期,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病程较久而病情又较重者,炎症由支气管壁向周围组织扩散,粘膜下层平滑肌束断裂、萎缩;病变发展至晚期,粘膜有萎缩性改变,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间质纤维化。电镜观察可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变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产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和管腔纤维化、闭塞;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这些变化在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者尤为显著。
【病理生理】
在早期,一般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多为正常。但有些病人小气道功能(小于2mm直径的气道)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
【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开始症状轻微,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变冷感冒后,则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支。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
(一)咳嗽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均可引起咳嗽。咳嗽严重程度视病情而定,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白天从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二)咳痰 由于夜间睡眠后管腔内蓄积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若有严重而反复咯血,提示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肿瘤。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则变为粘液脓性,咳嗽和痰量亦随之增加。
(三)喘息或气急 喘息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早期无气急现象。反复发作数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先有劳动或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
总之,咳、痰、喘为慢支的主要症状,并按其类型、病期及有无并发症,临床可有不同表现。
二、体征
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见“肺气肿”节)。
三、临床分型、分期
人的呼吸道对外界的不同刺激物(感染、抗原性、非抗原性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引起的病理变化也不同。如气道敏感性高(高反应性),对抗原性或某些非抗原性刺激可表现高反应变化,支气管收缩,炎症细胞浸润,分泌物增加,气道狭窄,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称哮喘(见第四章支气管哮喘);如气道慢性炎症可引起气道及肺组织病理性改变,发生阻塞性肺气肿(见本章第二节阻塞性肺气肿);如气道敏感性一般,长期的外界刺激可引起气道不同部位发生病理改变,在支气管系发生病变,无并发症时,称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在小气道(内径<2mm)发生病变,称小气道疾患;如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称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则称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这一综合征的概念,国内外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慢性支气管炎目前仍按下列分型和分期:
(一)分型 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二)分期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 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二、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常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更为敏感;闭合容积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有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流速-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三、血液检查
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细胞可境多。缓解期多无变化。
四、痰液检查
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二、支气管扩张
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可以鉴别。
三、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 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四、肺癌
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经纤支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五、矽肺及其他尘肺
有粉尘和职业接触史。x线检查肺部可见矽结了,肺门阴影扩大及网状纹理增多,可作诊断。
【治疗】
针对慢支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予解痉平喘的治疗。对临床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为主。应宣传、教育病人自觉戒烟,避免和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控制感染 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能单独应用窄谱抗生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产生耐药菌株。
(二)祛痰、镇咳 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药,以求消除症状。常用药物有氯化铵合剂、溴已新、维静宁等。中成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对老年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三)解痉、平喘 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吸入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泼尼松20-40mg/d。
(四)气雾疗法 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二、缓解期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气功亦有一定效果,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接触和吸入。耐寒锻炼能预防感冒。
【预后】
慢支如无并发症,预后良好。如病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或复发作,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
【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李×,男,5岁。北京某所干部之子。
【病史】初生不久,即患支气管炎。一至四岁时,曾先后在北京××中医院住院治疗。因缠绵不愈,身体益弱,经常感冒发烧,咳嗽反复加重。1978年7月来诊,按太阴证痰饮咳嗽论治,两诊痊愈。
【初诊】患儿咳嗽已一年多,频频发作。痰清稀,睡时可闻痰鸣声。食纳不佳,面萎黄,体瘦。舌质偏淡,苔自滑腻。触双手,肌肤微冷,此为手足太阴两脏同病,水饮久留不去,上干于肺,致常年痰咳不止。法宜温化水饮,降逆止咳。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主之。
处方
法夏10克 生姜10克 茯苓12克 紫菀6克 冬花3克 甘草3克 二剂
【二诊】服上方两剂,咳嗽减,痰鸣消;但仍吐清稀痰,上方损益再服。
处方
法夏10克 干姜6克 茯苓12克 甘草6克
1979年5月24日追访,患儿家长说:经范老治愈,去冬今春再未复发。
【辨证】患儿面黄、体瘦、食少、肢冷,舌质偏淡,皆脾为湿困,失其健运,化源衰少之证。而咳痰稀薄,苔白滑厚腻,又为痰湿内蕴,上干于肺之象。
加以卧则痰鸣,显系寒饮上泛喉间,呼吸之气激发使然。正如仲景所云:“水在肺,吐涎沫”,“水在脾,少气身重”。可见,此例病根,首责于手足太阴皆为水湿所困,并互相连累,致使痰饮咳嗽更加胶着难愈。本例痰饮,投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振奋阳气,治病务求其本之意。原方《金匮要略》用以主治痰饮咳嗽。方中半夏、生姜化饮降逆;加茯苓以去水安神。加甘草者,以助脾气,并配干姜以温中;加紫菀、冬花者,更增消痰下气之效。且小儿脏腑娇嫩,生机蓬勃,一旦病邪衰退,即不宜频频用药,故嘱其着重调理后天,扶正以驱余邪。
【按语】后世不少《伤寒论》注述认为,六经仅三阳与少阴有咳。其理由为《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病咳记载较多;而少阴病咳,属少阴阳虚,或属少阴热化,但亦非必然见证;何况太阴、厥阴篇并无病咳之记载。而本例痰咳,何以按太阴证论治?第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篇》);但五脏六腑之咳,又必皆表现于肺。他脏之病,必须起于肺,或累及于肺,方能出现咳嗽。故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喻嘉言亦认为:“咳者,肺之本病也”。
第二,本例患者之痰咳,不仅脾为湿困,且为水气袭肺所致。显然为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同病。
第三,或问,伤寒六经传足不传手,足太阴脾湿何能上干手太阴肺?其实,后世不少注家对此已有阐述。如《伤寒六经辨证治法》云:“人之充满一身,无非气血所养,昼夜循环,运行不已,岂有止行足而不行手乎……?设或不传,气逆作满,何经而来?如谓不然,仲景设有桂枝麻黄,乃肺经药也,岂虚言哉!”第四,即使“伤寒论》中仅三阳与少阴有咳,正如近世学者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书的总论”
(《伤寒论证治类诠》)。很明显,我们焉能苛求,仲景在“总论”中,必须将六经诸咳罗列无遗!
安××,女,54岁。北京某部队家属。
【病史】1966年因受风寒,咳嗽迁延十二年。每年入秋则发,冬季加剧,甚则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服药虽可暂时缓解,但经常反复,日益加重。1978年8月来诊,按少阴证水寒内结论治,三个月基本治愈。
【初诊】每日阵发性剧咳,痰清稀,量多,头晕心累,气短,昼夜不能平卧。畏寒恶风,面足浮肿,脸色萎黄。舌质淡暗有淤斑,舌体畔嫩而边缘多齿痕,苔白滑,根部厚腻。此为少阴阳虚水泛,寒痰阻肺咳嗽。法宜温阳化气行水,以真武汤加减主之。
处方
茯苓24克 生姜30克 白术20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桂枝10克 六剂
【辨证】患者每年秋冬外感,咳必复发,神疲身倦,恶寒肢冷,气短倚息难卧,面色晦滞,舌质暗淡无华,皆肾阳衰微之明证。因肾为水脏,肾中真阳衰微不能化气,则水饮内停。水寒之气上泛,则头眩、心累。水气停于胸肺,则咳嗽不已,痰涎清稀量多,气短难卧。水气溢于肌表,故面足浮肿沉重。舌质胖嫩,兼有齿印与淤斑,舌苔白而厚腻,皆为水泛寒凝之象。同时年逾半百,阳虚益甚。多年前,初感寒邪病咳,正气未衰,逐风寒之邪从外而解,或可速愈;今则迥然不同,断不可舍本求标。综上所述,此属少阴肾阳衰微,水寒射肺,故投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之真武汤为宜。
上方真武汤加减,以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则水有所制;兼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燠土,并寓散水渗湿之意;以芍药易桂枝者,加速温经敞寒,化气行水之功。
【二诊】原方连服六剂,咳嗽明显好转,痰亦减少过半,呼吸较前通畅,渐能平卧。面已不觉肿,舌质稍转红润,厚腻苔减。多年之患,已获初效。宜守原法,以干姜易生姜,加强温中补脾之效。
【三诊】上方续服六剂,诸证显著减轻。尚有轻微咳嗽,清痰少许。舌质转为淡红,乌暗淤斑与白腻苔渐退,舌边齿痕已不明显。有时尚觉气短,心累。
病有从阴出阳之势。须适应转机,通阳和中,燥湿涤饮。以苓桂术甘汤加味,缓缓服之。
处方
茯苓20克 桂枝10克 白术20克 法夏15克 生姜20克 甘草3克 十二剂
服十二剂后,诸证基本痊愈。入冬以来,再未重犯。1979年5月4日至患者家中追访,自觉始终良好。
【按语】咳嗽一证,有从外而入者,有从内而出者。不论其外入或内出,皆可按六经辨证。本例咳嗽,应属少阴阳虚,水泛成痰,水寒袭肺,肾阳虚而累及于肺。既有水气,又系少阴寒化。故投以真武汤,壮元阳以消阴翳,逐寒痰以清水源。不攻肺而肺之病自愈,不止咳而咳嗽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