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
( zhongzhengjiwuli )
别名: 痿躄 , 胞垂 , 视歧 , 头倾 , 大气下陷 , 痿证 , 睑废
西医
简介: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的慢性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的横纹肌运动后容易疲劳,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本病主要累及眼外肌、表情肌及与咀嚼、吞咽、呼吸有关的肌肉。颈部、躯干、四肢肌肉也可受累。心肌和平滑肌多不受累。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分为新生儿型和儿童型。新生儿型较少见。儿童型又可进一步分为眼肌型、球型和全身型。 |
病因: |
本病为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
人群: |
女性较多,男女之比为2:3。 |
发病机理: |
本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由于病毒感染等原因,诱发体内产生一种自身抗体,即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该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造 成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障碍,引起骨骼肌无力。 |
诊断依据: |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疲劳试验阳性(眼球持续向上凝视后的上睑下垂,左右运动后的复视、眼外肌麻痹,两臂平举不能,起蹲困难等),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作新斯的明药物试验后定量观察受累骨骼肌无力改善程度,肌力明显改善者即可确诊。 |
体征: |
(一)儿童型重症肌无力: 是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病年龄为2岁以后,多数于10岁左右起病。常见表现有: 1.上睑下垂:多为双侧,但常不对称。也可一侧起病,或由一侧发展为另一侧。表现为眼裂减小,复视、弱视,或视物时姿势异常。症状晨轻暮重,休息或睡眠后可缓解。嘱其重复睁闭眼动作,10~20次后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完全不能睁眼。此即疲劳试验阳性,可协助诊断。 2.其他颅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可有眼球运动异常受限,表情肌无力,咀嚼、吞咽困难,构音困难,饮水呛咳,转颈耸肩力弱等。 3.四肢、躯干肌肉无力:儿童较少见。表现为易疲劳,行走无力。常以近端症状明显,双侧基本对称。症状多不甚严重,仅影响日常生活,重症患儿被迫卧床,或出现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 上述症状和体征均呈晨轻暮重特征,活动后病情加重,休息或睡眠后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疲劳试验呈阳性,例如嘱上睑下垂的病人重复睁闭眼动作,10~20次后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完全不能睁眼。 (二)新生儿一过性重症肌无力: 较少见。见于患重症肌无力母亲的子女。新生儿期发病。主要表现是哭声低弱、喂养困难。多数有全身肌张力低下伴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治疗可死于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15%的患儿仅表现为眼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症状一般持续3~4周,个别可延续至12周。 (三)先天性重症肌无力: 生后或生后不久即发病。母亲无重症肌无力病史。以眼外肌无力为主,偶伴轻微的全身肌肉无力。眼外肌无力程度多不重,一般为对称性,持续时间长,有时可伴面肌或吞咽力弱。 (四)肌无力危象: 重症肌无力病者出现延髓肌、呼吸肌麻痹以致需要辅助呼吸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严重状态,称为肌无力危象。其常见诱发原因为感冒、用药不当、手术、情绪波动、分娩等。又可分为:①肌无力性危象:临床表现为瞳孔正常或稍大,全身无力而不伴肌肉跳动、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抗胆碱酯酶(新斯的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②胆碱能性肌无力危象:见于长期应用大剂量抗胆碱酯酶药后。表现全身无力伴有瞳孔缩小、腰痛、腹痛、肠鸣音亢进、肌肉跳动、多汗等。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反而加重。③脆性肌无力危象:由感染诱发,对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似有似无。 |
电诊断: |
神经重复频率刺激:用肌电图仪作受累部位神经重复频率刺激。如在5hz,以下低频重复刺激时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则对本病有诊断价值。 |
影响诊断: |
胸部x光片或ct:如发现胸腺肥大或胸腺瘤则有助于诊断。 |
实验室诊断: |
1.腾喜龙试验:腾喜龙0.2mg/kg,静脉注射后1分钟即见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5~10分钟后恢复原状。 2.新斯的明试验: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02~0.04mg/kg,肌肉注射,每次最大量不超过1mg。10~15分钟后症状可获改善,30~45分钟后作用达高峰,随后作用下降,一般于2小时后恢复原状。 |
免疫学: |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如血清中该抗体滴度升高,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
鉴别诊断: |
1.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主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以上睑下垂最为常见,或伴有眼球运动障碍,需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鉴别。但本病症状生后即出现,持续存在而无晨轻暮重现象。疲劳试验阴性,血清乙酰胆碱抗体受体阴性。注射腾喜龙或新斯的明后症状无改善。 2.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毒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有强烈亲合力。误食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后,可出现全身无力,甚至呼吸肌瘫痪,颅神经麻痹也很突出,酷似重症肌无力危象。但病人有食物中毒的症状,常有同时中毒的流行病学资料。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无效。 3.其他: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脊髓灰质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均可表现有肌肉无力或眼球运动障碍,应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除依据以上疾病本身的特征外,必要时行肌电图、腾喜龙试验等可以鉴别。 |
预后: |
(一)儿童型重症肌无力:约有1/4病孩可自行缓解,或缓解数年后再发。预后良好,极少发展为全身肌无力。 (二)新生儿一过性重症肌无力:轻症不需治疗可自愈。重者可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治疗,一般用数周即可逐渐缓解。 (三)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很少自然缓解。 |
治疗: |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自体免疫反应,适用于各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儿童病例尤其是眼肌型应作为首选疗法。常用强的松口服,剂量为每日1~2mg/kg,待症状好转后 (一般为用药1~2个月左右)开始减量,一般每1~2个月减5mg,至较小剂量(一般每日10~20mg或更小)时维持用药1~2年。 二、抗胆碱酯酶类药物 1.溴化新斯的明:作用时间持续2~3小时。常用起始剂量为婴幼儿每次1.25~2.5mg,年长儿每次3.75~7.5mg,每日2~4次。如疗效不佳可酌情加量,最大每次一般不超过15mg。 2.吡啶斯的明:作用时间4~6小时,副作用较小,常是首选药物。起始剂量为婴幼儿每次10~15mg,年长儿每次15~30mg,每日2~3次。服药后无效可酌情加量,最大每次一般不超过60mg。 三、免疫抑制剂 1.环磷酰胺:适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依赖或不能耐受者。用法为每口3~5mg/kg(总量不超过100mg),分2次服用,症状改善后减至每日2mg/kg(总量不超过50mg)维持。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血象及肝肾功能,如出现骨髓抑制或肝肾功能异常,应减量或停药。 2.硫唑嘌呤:适应证同环磷酰胺。剂量为每日1~3mg/kg,口服,疗程不一,但至少1年。如白细胞明显降低应减量或停药。 3.环孢菌素:起始剂量为每日6mg/kg,口服。根据血药浓度(有效范围为400~600μg/l)及血清肌酐(安全范围为176μmol/l以下)调整剂量。有效治疗剂量为每日3.8~6.5mg/kg。疗程为1年。一般于用药2周即可见疗效,用药1~6个月可获最大改善,治疗结束时,不仅肌力获明显改善,而且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也大多降低。 四、其他疗法 对上述治疗缓解不明显的病例可行胸腺切除手术,或进行胸腺区放疗。血浆置换疗法对于难治型重症肌无力特别是频发危象者有较好疗效,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急性爆发型效果更佳。近年来有报告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或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球治疗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具体方法是:甲基强的松龙15~30mg/kg,最大不超过1g,每日1次静脉注射,连用3日,或隔日用药共3次;丙种球蛋白每日200~400mg/kg,静脉注射,连用5~7天。 五、危象的处理 1.肌无力危象:应加大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剂量,同时要特别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给予辅助呼吸。 2.胆碱能危象:应停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同样需注意维持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近年来多主张采用“干涸法”治疗两种危象,尤其在鉴别诊断困难时适用。方法是全部停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4~10天后再开始给予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中西医结合: |
1.本病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目前西药治疗主要用抗胆碱酯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因上述药物副作用较大,所以探讨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成为医家之共识。 2.在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中药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滋阴补肾之品,如生地、山萸肉、枸杞子、茯苓等,以减轻其毒、副作用。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中药可配合应用温补肾阳之品,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等,以防止减量中的病情反复。 3.在应用抗胆碱酯酶药治疗过程中,中药应配合培补脾肾之品,如党参、黄芪、升麻、仙灵脾、鹿角胶等,这样可减轻患儿对此类药物的依赖性,提高和巩固疗效。 4.在出现肌无力危象时,应以西医抢救措施为主,如及时气管切开、给氧、选择应用激素、新斯的明等,同时可辅以培补脾肾、扶正纳气、肃肺化痰之中药,以提高危象抢救成功率。常用药有参附汤、黑锡丹等,服药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法给药。 |
中医
简介: |
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相当中医的不同病证,如眼睑无力下垂为主则属于中医学中的“睑废”或“胞垂”;看物重影则为“视歧”;抬头无力则属“头倾”;四肢疹软无力则属“痿证”;呼吸困难、肌无力危象则属“大气下陷”等病证。 |
病因: |
1.外因外感六淫之邪致脏腑功能失衡,气血亏损致病。 2.内因七情所伤,情志不舒,累及脏腑,如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不内外因 摄生不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损及脾胃,致脾胃虚弱;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耗气伤津。 4. 先天因素 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 |
病机: |
1、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津液气血生化之源。如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致虚,或劳倦过度损及脾胃,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气血两虚,肌肉筋脉失养,故肌肉无力、睑垂或四肢乏力,或呼吸困难等。 2、脾肾阳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脾为后天之源,运化水谷之精微;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亏,不能温煦脾阳,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濡润肌肉筋脉,故四肢肌肉痿软无力。 3.肝肾阴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精血充盛,则筋骨坚强、活动正常。久病体虚,伤及肝肾,则阴精亏损:又因阴虚内热,更灼液伤津,精血亏损不能灌溉荣养筋肉则 致痿软无力。 4.气血两虚 血为阴液,具有滋润、荣养功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人体津液的运动无不与气的推动有密切关系,气虚不能推动血脉,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肉筋脉,则致痿。 |
诊断: |
1、脾胃气虚: 证候:眼睑下垂,早轻晚重,肢软无力,抬头困难,咀嚼无力,食少便溏,少气懒言,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久病致脾胃虚弱,或素体脾气虚,则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荣头面,故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头抬不起;脾主四肢,脾失健运,筋脉失养,故肢软无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面浮;脾胃弱故少食便溏;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气虚之征。 2、脾肾阳虚: 证候: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四肢无力。腰酸自汗,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吞咽困难,纳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久病损及脾肾两脏,或平素肾阳虚,脾阳要靠肾阳温煦,肾阳不足则脾阳虚,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司,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水谷之精微不荣养头面,故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虚则四肢痿软;脾虚运化不能。故食少纳呆,大使溏稀;肾阳虚则形寒肢冷,腰酸自汗,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征。 3、肝肾阴虚: 证候:两脸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朝轻暮重,四肢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寐多梦,目干而涩,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久病肝肾亏损,或素体阴虚,肝肾阴虚,精血亏损,肌肉失养,则软弱无力,两脸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肝肾阴虚,脑失所养则头晕耳鸣,少寐多梦,肝阴虚目失所养则目干而涩;腰为肾之府,肾阴虚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内热之征。 4、气血两虚: 证候: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晄白,眼睑无力,咀嚼困难,肌萎无力,自汗,舌色淡,舌体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症候分析: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故神疲乏力,眼睑无力,咀嚼困难,面色晄白;心血不足,则心悸气短,脾主肌肉,脾主运化,脾气虚运化失司,则水谷之精微不能濡养四肢肌肉,故肌肉萎缩;舌色淡,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均为气血两虚之征象。 |
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脾胃气虚: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中参芪术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清降浊;陈皮理气;当归和血;姜枣调和营卫;薏仁、茯苓增加健脾化湿之作用。全方诸药综合以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调和脾胃,使水谷之精微生化有源,则脾胃气虚诸证自除。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丸加减。方中桂附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均为补脾肾阳之品;熟地、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杜仲等为滋阴补肾,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当归补血;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益气健脾;综合全方诸药、肾阳得温,脾阳得补,故脾肾阳虚诸症得除。 3、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左归丸加减。方中重用生地滋肾阴,枸杞子益精明目;山萸肉涩精敛肝;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补阳,龟胶偏滋阴,二胶全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健脾益肾,诸药共奏滋补肝肾之阴。 4、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久病致气血虚,方用参苓术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血,川芎为血中气药,与当归、熟地共为补血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调和脾肾,全方诸药共奏气血双补之功。 二、其他疗法: 1、紫河车粉:治血虚型,每次3g,一日2次。 2、黄芪100g:治气虚为主型,水煎当茶饮。 |
中药: |
1、补中益气丸:治脾胃气虚型,每次6g,一日3次。 2、人参养荣丸:治气血两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3、六味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4、金匮肾气丸:治脾肾阳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5、健步虎潜丸:治脾肾阳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6、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型,每次6g,一日3次。 7、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
针灸: |
1、体针:眼睑肌无力,头面部取穴:攒竹、阳白、鱼腰、四白、清明等穴位;四肢无力取合谷、内关、外关、三阴交、大冲、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曲池等。每次取4~5穴,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2、耳针:取脾、肾、肝、内分泌等穴埋针,两侧交替用,每周交换一次。 |
西医
简介: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cis,简称mg)是自身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为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异常疲乏无力,极易疲劳,不能随意运动,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减轻或消失。 |
病因: |
1、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改变:正常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①运动神经终板末端内合成乙酰胆碱(ach),并贮存于突触小泡中;②当神经兴奋传达到末梢时,引起数百个突触小泡的ach同时进入突触间隙,弥散到突触后膜;③两个分子ach与突触后膜上一个张口的ach受体结合,achr通道开放,钠离子快速内流,引起肌纤维终板区的去极化,膜电位产生,数百个小终板电位叠加形成终板电位和动作电位即完成肌肉收缩。上述传递过程中任何部位障碍即可引起肌无力。mg的电生理改变是小终板电位振幅降低,低频极限重复电刺激时出现逐步衰减现象,终板电位的振幅与每个分子释放的ach量多少,突触后膜上的achr密度和敏感性有关。经研究发现mg病人的突触囊泡内所含ach量、及每次神经冲动引起的ach释放量等均正常。所以,终板电位振幅减弱是因突触后膜上achr密度降低所致;病理观察已证实mg病人突触后膜achr数目减少。 2、自身免疫说 早在1960年, simpson等总结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本病与其它自身免疫病伴存者发病机会较高,首次提出mg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后又在mg病人血清中测到achr抗体(achr一ab),并将此抗体注入实验性动物中产生了实验性mg动物模型。 3.遗传说 mg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目前正受到人们的重视,mg有一定的家族再发性。早在1898年oppenheim首先报告家族性mg以来,又有许多家族性mg病例报告,说明遗传因素在mg的发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作用,mg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至今尚未发现该病肯定的遗传方式。 4.内分泌说 临床观察发现mg病人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女性病人常在月经期加重,闭经和妊娠时症状减轻,分娩或产后则症状又加重;经研究认为女性激素卵泡素能促进ach的合成,孕二酮类女性激素对某些mg病人有效;在mg病人中约有2.1%~18%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中胆碱酯酶显著增高,肌无力症状加重。 综上所述,mg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自身免疫反应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除抗achr抗体外,可能尚有其它非直接作用于achr的抗体参与致病,如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可能是参与致病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
人群: |
mg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10~40岁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
病理: |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全身性,重点是骨骼肌、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与胸腺。肉眼观察:早期肌肉无明显改变,晚期有肌肉姜缩肌容积缩小。镜下可见肌纤维凝固、坏死、肿胀,肌横纹及肌纤维消失,吞噬细胞浸润,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称为淋巴漏;突触间隙加宽,突触后膜皱劈稀少、变浅,神经终末膨大部缩小;约有80%mg病人有胸腺增生,镜下见淋巴小结发生中心增生;约有10%~20%病人伴胸腺瘤。胸腺瘤病理形态中常有淋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和混合型,后两种类型常伴有重症肌无力。 |
诊断标准: |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 日本厚生省特定疾患重症肌无力调查研究班,1979年修订 1.必要症状:反复运动引起眼肌、吞咽肌肉等部分肌力或全身肌力减退,休息后可一过性恢复。 2.参考 (1)较多出现下列症状①眼睑下垂;②眼球运动障碍或复视;③吞咽困难;④言语障碍;⑤步行或运动障碍;⑥呼吸困难。 (2)症状在1天内波动。 (3)无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 (4)抗胆碱药(氯化腾喜龙2~1omg静脉注射,或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使症状一过性改善。 (5)肌电图检查可见衰减现象(随意收缩或反复给予50hz以下的最大刺激,进行诱发肌电图时)。 (6)并发下列合并症状或症状①胸腺瘤或胸腺增生;②甲状腺机能亢进;③肌萎缩;④自家免疫性疾病。 [附]重症肌无力三种危象鉴别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胆碱能及反拗性危象的鉴别 肌无力现象:瞳孔大,出汗少,流涎无,无腹痛腹泻,无肉跳或肌肉冲动,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良好。 胆碱能危象:瞳孔小,出汗多,流涎多,腹痛腹泻明显,肉跳或肌肉冲动常见,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加重。 反拗性危象:瞳孔正常或偏大,出汗多少不定,流涎少,无腹痛腹泻,无肉跳或肌肉冲动,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不定。 |
诊断依据: |
根据典型病史,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有朝轻夕重的规律,经休息或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有好转则可以诊断。对只有临床症状,而缺乏客观体征或体征不典型者,应进一步做诊断性试验明确诊断。 1、肌疲劳试验 令病人易受累的骨骼肌连续重复作某一动作(如睁闭眼、咀嚼与吞咽、举臂、伸手握拳等动作),重复动作后相应肌肉很易疲劳,经休息后症状减轻。 2、药物试验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1.0mg皮下注射(可用阿托品0. 5mg同时注射,以减轻毒蕈碱样副作用),注射30~60分钟后,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 3、肌电图检查 重复电刺激以低频(3hz)或高频(30~50hz)刺激尺神经或面神经,记录远端诱发电位,低频刺激后衰减10%以上,高频刺激没有变化或稍有增高,但不超过50%者则可诊断,该项检查阳性率仅为70%。单纤维肌电图是用特殊的单纤维针电极通过测定 “颤抖”,记录研究神经一肌肉接头功能,若超过55微秒,则颤抖增宽。严重时出现阻滞。一块肌肉记录20个颤抖中有2个>55微秒则为异常。 4.mg三种危象鉴别 肌无力危象:静脉注射腾喜龙(1支10mg),先静脉注射2mg,若无不良反应,则于30秒钟内将剩余8mg全部注入,在0.5~1分钟后肌无力症状明显好转,4 ~5分钟后又出现肌无力症状;如注射后症状暂时加重,出现肌肉震颤,则为胆碱能危象;如注射腾喜龙后症状无明显改变则为反拗性危象。因该药能使胃肠道蠕动增强,故宜在餐后2小时以后进行;又因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心律改变,故有支气管哮喘和心律紊乱者慎用。 |
发病: |
mg常呈慢性发病或亚急性发病,从某一肌群扩散到其它肌群,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 |
体征: |
(一)症状: mg常呈慢性发病或亚急性发病,从某一肌群扩散到其它肌群,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如眼肌受累则眼睑下垂;咽喉肌受累则讲话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颈部肌肉无力则抬不起头;四肢肌肉受累表现四肢肌无力,如上肢抬举无力,下肢上楼困难或易跌跤;肋间肌受累则呼吸困难,讲话声音小无力。以上症状在下午或晚上及活动后加重,晨起或经休息或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mg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最小者数日,最大者70多岁。经统计国内1458例mg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是10岁以下,占41.2%,另一是20~30岁,占20.5%。40岁以前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并伴有胸腺瘤者多。 (二)体征: mg病人约有70%~90%病人表现眼睑下垂,可为一侧或双侧,或左右交替出现。眼睑运动受限,或有复视、斜视;面肌受累则表现苦笑脸,眼睑闭合不严,吹口哨困难,鼓腮不能;咽喉肌受累可见悬壅垂偏、软腭弓下垂; 临床分类:对重症肌无力的分类多依据osserman氏分类法。 1.成年肌无力 分为五型:Ⅰ型为单纯眼肌型,为单纯眼外肌受累,无其它肌群受累的临床和电生理改变,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预后佳。Ⅱ型为全身肌无力型,Ⅱa型为轻度全身型,此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常伴有眼外肌受累,不伴有延髓肌麻痹者生活自理,对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一般。Ⅱb型为中度全身型,此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常伴有眼外肌受累,一般有咀嚼、吞咽、构音困难等延髓肌麻痹者。生活自理有困难,对药物治疗反应一般。Ⅲ型为急性进展型,病情进展较快,多数于起病数周或数月内出现球麻痹,常伴有眼外肌受累生活不能自理,多于半年内出现呼吸肌麻痹,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预后不好。Ⅳ型为晚发型 全身肌无力型,是由上述Ⅰ、Ⅱa、Ⅱb发展而来,对药物治疗反应差,预后不好。Ⅴ型为肌萎缩型,此型病人于起病后半年内即出现肌萎缩。 2.儿童肌无力 (1) 新生儿肌无力:在出生后的第1天即出现肌无力,表现为吸吮困难、哭声低沉。 (2) 先天性肌无力:指出生或生后短期内出现婴儿肌无力,并持续存在眼外肌麻痹。 (3) 少年型重症肌无力系指14~18岁起病的mg,单纯眼睑下垂或斜视、复视等多见,吞咽困难或全身肌无力较儿童肌无力多见,亦有仅表现为脊髓肌无力。 mg危象、mg病人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命时,称为肌无力危象。发病率约占mg总数的9.8%~26.7%。临床根据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原因,有三种情况:①肌无力性危象:由于疾病发展或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足所引起,临床表现吞咽、咳嗽不能,呼吸窘迫、困难乃至停止的严重状况。体检可见瞳孔扩大、周身汗出、腹胀,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好转。②胆碱能危象:由抗胆碱酯酶药过量引起,除肌无力共同特点外,病人瞳孔缩小,肌肉跳动,肠鸣音亢进,静注腾喜龙后症状加重。③反拗性危象:由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应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变化不明显。 临床还以受累肌群范围进行分类:单纯性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全身肌型、肌萎缩型。临床不管任何种类型mg,一般将临床经过划分为三个期:①波动期:发病后在5年之内,特别是最初1~2年内,病情有较大的波动,且易发生肌无力危象,病死率高。②稳定期:病程在10年以内。③慢性期:病程在10年以上,后两期病人病情稳定,极少发生危象,预后较好。 |
电诊断: |
肌电图检查:mg病人肌电图检查肌肉收缩力降低,振幅变小,低频极限尺神经重复刺激电位逐渐衰减,单纤维肌电图检查可见肌纤维间兴奋传递不一致或传导阻滞现象 |
影响诊断: |
ct或mri检查:提示有胸腺增生肥大或胸腺肿瘤。 |
鉴别诊断: |
1、眼肌营养不良 ①起病隐匿;②青年男性多发;③病情逐渐加重,无晨轻晚重之波动;④ 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2、进行性球麻痹 ①有舌肌萎缩,舌肌纤颤;②有肌肉跳动或肌束颤动;③伴有强哭强笑;④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3、周期性麻痹 ①有家族史和反复发作史;②四肢肌张力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低下; ③血钾低,静脉输钾症状很快改善;④肌电图无改变。4、肌无力综合征 ①与某些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燕麦细胞型支气管肺癌多见;②男性居多;③以下肢近端肌无力为主,活动后即感疲劳,继续活动后症状减轻;④抗胆碱酯酶药物可改善症状;⑤肌电图检查以10hz以上重复刺激后,肌肉收缩幅度增大等可鉴别之。5、癔病性肌无力 ①青年女性多见;②与情绪变化有关;③易接受暗示;④病情变化无规律;⑤借助疲劳试验或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等可鉴别。 |
疗效评定标准: |
1、一般标准: (1)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停用一切治疗mg的药物,历经3年以上无复发。 (2) 临床近期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停用一切治疗mg的药物,或药量减少3/4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 (3)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能自理生活、坚持学习或能完成轻工作,治疗mg药物的药量减少1/2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 (4) 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生活自理能力有改善,治疗mg药物的用量减少1/4以上,历时1个月以上无复发。 (5)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有恶化。 2、记分标准 痊愈:临床相对记分≥95%。 基本痊愈:临床相对记分80%~95%(含80%)。 显效:临床相对记分50%~80%(含50%)。 好转:临床相对记分25%~50%(含25%)。 无效:临床相对记分<25%。 3.两种标准的比较“一般标准”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但对同一病人来说,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可比性差。对于某一种新疗法或一种新药疗效的客观评价,则应采用“记分标准”判断疗效。 |
预后: |
1. mg的预后与临床类型有关,单纯眼肌型和单纯脊髓肌型,病情始终局限于眼肌和四肢肌无力者预后好;全身型肌无力、延髓型肌无力和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危象者则预后不好。2. 对抗胆碱酯酶制剂、激素等药物不敏感又不能手术者预后不好。3. 有合并感染(如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者预后不好。4. 合并有胸腺增大,或Ⅰ、Ⅱa型合并胸腺瘤者,能手术切除且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敏感者预后好,Ⅱb或Ⅲ型合并胸腺瘤者手术后效果差。5.胸腺瘤有侵淫性生长,或有转移者预后不好。6.病程短、药物治疗敏感者疗效好,预后好;病程长、药物不敏感者预后不好。7.经临床观察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患者治疗时年龄<15岁疗效明显,预后好;>15岁则治疗效果差,预后亦差,两组有显著差别。 |
治疗: |
mg为一慢性疾病,病人长期不能坚持工作、学习,生活有一定困难,思想负担很大,医务人员要耐心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鼓励病人树立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同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取得好的疗效;对全身型mg病人要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要吸氧,痰咳不出可拍背辅助排痰或吸痰,要监护心脏功能,严格记录给药时间、剂量;注意水电平衡失调。 (一)药物治疗: 1. 抗胆碱酯酶药物 是治疗mg暂时有效的药物,但本药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是暂时改善症状不能抑制免疫。常用有: (1) 新斯的明片:每次15~30mg,每日2~4次;针剂每次0.5mg~1.0mg,注射30分钟后即见效,1小时后效果最佳,一般用于急救或试验用药。 (2) 吡啶斯的明片:每次60~120mg,每日3~6次,服药后1小时血浓度升高,1·5~2小时达最高峰,半衰期为4.25小时,该药具有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小的特点。 (3)美斯的明(酶抑宁):每次5~10mg,每日2~4次,是抗胆碱酯酶药作用最强的,约为新斯的明2~4倍,作用时间长,可维持6~8小时。该药副作用大,最近发现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可导致低血钾,临床应用要注意。在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时,应按个体 差异具体选用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保持最佳效果和维持进食能力为标准。副作用有瞳孔缩小、流涎、腹痛、腹泻、出汗、肌肉跳动等。 2. 免疫抑制剂 (1)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机理①激素能抑制achr抗体合成,使突触后膜上的achr免受或少受自身免疫攻击所致破坏;②能使突触前膜易释放ach;③能使终板再生,增加突触后 膜achr数目。适应于成人特别是40岁以后起病的全身型肌无力,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不满意者;或胸腺瘤或胸腺增生手术前后;或胸腺放射治疗前机体免疫功能较活跃者。给药方法一种为递减法,开始即选用大剂量强的松,每日60~100mg,维持用药8~12周,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待隔日服药15~30mg时,以后减慢减量速度维持数年(大剂量→渐减→小剂量维持),此法给药缺点是病人反应大,用药初期可出现病情加重,原因是激素对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直接抑制作用所致。在甩激素出现症状加重者则酌情增加吡啶斯的明剂量和次数,或可补足钾、钙,钾能改善膜电位,钙能促进ach的释放,可减轻症状加重的反应。另一种为渐增法,即从小剂量开始,口服强的松每日10mg,以后20mg,30mg逐渐增加至60~100mg,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后,维持8~12周,以后逐渐减量,至隔日15~30mg,维持数年(小剂量→渐增→大剂量→渐减→小剂量维持)。此法副作用小,适用于门诊治疗。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疗法近期疗效高,有效率达96%,缓解和显效率89%,但因该药不能清除胸 腺内的始动抗原,故停药后易复发。为减少复发有人提出:①激素减量不可太快,至少要3~6个月;②维持量不要太少,至少需10~20mg/日;③停药不要太早,治疗期至少一年以上,为提高疗效可与其它药物并用。激素副作用有类库兴氏表现(满月脸、肥胖、多毛),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溃疡、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骨质疏松、骨股头坏死等。为提高 作用效果和减轻激素的副反应可与其它药物并用,如给予氯化钾口服可改善膜电位;预防胃溃疡和胃出血,可口服甲氰米胍,抑制胃酸的产生。促进ach释放可给予葡萄糖酸钙;促进蛋白合成,抑制蛋白分解可给予苯丙酸诺龙;预防骨质疏松和股骨头无菌坏死可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mg伴有活动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者应列为激素治疗禁忌证。 (2) 环磷酰胺:用量为1000mg静脉注射,每5日1次;或200mg静脉注射,每周2~3 次;或口服每日100mg,直至总量达10~30g。儿童每日3~5mg/kg,分两次用,好转后减量,每日为2mg/kg维持。用环磷酰胺治疗总量越大,疗程越长其疗效越好,总量达10g以上,90%有效,达30g或30g以上则100%有效。疗程达33个月可使100%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达到稳定的缓解。适用于,①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不能耐受者: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无效或疗效缓慢者;③胸腺切除术效果不佳者;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减量即复发者。副作用可引起白细胞数降低(白细胞计数<4×109/l减量,<3×109/l停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减量,<60×109/l停药)、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 (3) 硫唑嘌呤:常与强的松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用量成人为150~300mg/日,儿童每日1~3mg/kg,分两次长期口服。副作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2.5×109/l 减量,<2.0×109/l停药),血小板减少、脱发等。 3. 丙种球蛋白疗法 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严重的全身型mg息者可取得显著效果。有人报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使mg患者的ts增加。推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可通过对抗achr一ab或从它们的位点上取代achr抗体而保护achr免受其抗体的损害。用量:每日400mg/kg,副作用偶见有头痛、双足浮肿。 4. vep疗法 即为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氢化泼尼松(vincristine enoloxan prednisolone, vep)疗法,适用于伴有胸腺肿瘤而不适于手术的mg病人。 5. 禁用和慎用药物 箭毒、琥珀酰胆碱、奎宁、奎尼丁、氯仿、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粘菌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及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均有阻断神经肌肉作用,应予禁用。吗啡、度冷丁等有抑制呼吸作用,应禁用或慎用;四环素及四环素族抗生素族抗生素有使镁离子增加而抑制ach的释放,应慎用。 (二)非药物疗法 1、胸腺切除 手术可除去mg患者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抗原,可减少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的生成,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合成,现今认为是对mg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适应证:①伴胸腺瘤的各型mg;②伴有胸腺肥大和高achr抗体效价年轻女性全身型mg;③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反应不满意者,不管是否合并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均可做胸腺切除。术后缓解率逐年增加,第1年为30%,2年为50%,3年为65%,6年为80%。手术疗效:①女性优于男性;②病情越轻,病程越短越好;③胸腺内的生发中心越多,上皮细胞越明显,手术效果越好;④术后立即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效果好;⑤伴胸腺瘤者疗效较差。 2、放射治疗 ①胸腺放疗:可抑制胸腺免疫功能,使血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降低, achr抗体减少,使胸腺萎缩。方法为深度x线或60钴照射,疗效与胸腺切除术相似,副作用有局部红痛溃破、白细胞数降低、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②脾脏放疗:抑制b淋巴细胞功能,进而抑制achr抗体的产生,则减轻或缓解mg的症状。方法每天照射igy,10天为一疗程,间隔3周再行第二疗程,或每次2gy,每周2~3次,总量为20~30gy。副作用有轻度腹泻、肠鸣等。③全身低剂量放疗:能使淋巴细胞、achr抗体降低,使ts细胞恢复正常。副作用有全身不适、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④局部照射:mg病人局部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achr抗体积聚过多,通过局部放疗起到抑制作用。 3、血浆交换 用正常人的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定期置换mg病人的血浆,从而降低病人血中achr一ab。按体重5%计算血容量,每次交换1000ml~2000ml血浆,每日或隔日一次,5~6次为一疗程。本疗程起效快,近期疗效好,但不能持久,故用于危象发作时,或危象频发者,或难治型mg病人。血浆交换治疗后第1~2周开始改善,抗体下降,以后又缓慢上升,症状又逐渐出现,所以,待病情缓解后采用其他免疫疗法或胸腺切除,或胸腺放疗等。副作用:低血压、晕厥、低蛋白血症、四肢麻木、出血、血栓、过敏等。本疗法费用高不易推广。 4、血液置换疗法 是经静脉放血,再输等量新鲜同型异体血。每次血液置换量成人为800~1000ml,小儿100~200ml,老人及少年为600~800ml,依据病情3~7天1次,3~4次为1疗程,放血时监测血压、脉搏,血压低于12kpa(90mmhg),脉搏超过120次/分,停止放血或同时滴注706代血浆维持血压。作用机理同血浆交换或血浆清洗疗法,血液置换能部分地清除致病抗体以抢救重危患者,城乡均可开展。 (三)肌无力危象治疗: 危象是mg最危急状态,病死率很高,有报道为15.4%~50%。首先要明确属于哪种危象,然后进行积极抢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畅通 当出现呼吸肌麻痹时,痰液排出困难时,要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充分换气,纠正缺氧,要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积极控制感染 选用有效的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可用林可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复达欣、菌必治等。 3、激素 选用甲基强的松龙500~2000mg/日,或地塞米松10~20mg/日加糖静滴,3~5天后病情稳定后改口服强的松。 4、胆碱酯酶抑制剂 胆碱能危象要停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同时肌注或静脉注射阿托品0.5~2.0mg,15~30分钟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重复应用。肌无力危象时增加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则停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因长时间大量应用后,可使achr对ach敏感性明显降低。在气管插管正压给氧控制呼吸的情况下应立即停用一切胆碱酯酶抑制剂(chel),则可使achr得到充分休息,逐渐提高achr对ach的敏感性,一般在停用3~5天后呼吸肌功能开始恢复,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程度再从小剂量开始应用chel,逐渐增加用量至最佳剂量,又可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 5.血浆交换 经用血浆交换可将血中ach一ab清除,使achr功能恢复。待病情改善后 继续采用其它疗法控制肌无力。 6.静脉输液 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7.加强护理 注意口腔护理,按严格气管切开护理,保持呼吸道湿化,严防窒息等。 |
中西医结合: |
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对mg的治疗是有效的,但该类药物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能暂时改善症状;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疗法可抑制免疫功能,能控制病情,但副作用很多且又严重,停药后易复发。中药辨证论治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本目的,疗效亦肯定,但对急危重病人疗效发挥尚来不及,对有严重四肢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吞咽和呼吸困难等重型mg患者的抢救有困难,所以,对mg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治疗方案。病情较轻或病情稳定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病情不稳定者要在中医药治疗同时,配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若病情重,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效果不明显者,加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出现肌无力危象要及时用激素和抗胆碱酯酶类药物。药物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可手术除去mg患者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始动抗原,特别是胸腺肿瘤的各型mg病人。危象病人呼吸困难并呼吸道感染,痰液排泄不畅可做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控制感染等对症处理。 |
“重症肌无力” 相关论述
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种病在10~35岁的人发病最多,其中女性20~30岁发病最多,男性以40~50岁最多。重症肌无力的首发症状是肌肉极易疲劳,如走路、站立或抬手时间稍长,本来是非常正常的活动,但患者有异常的疲劳感。休息一下又会有所好转,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病情缠绵不断,朝轻夕重。发病时常以一组肌群开始,如颅神经支配肌群最先受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等症状,眼球运动障碍,尤其是儿童几乎都以这些为首发症状,发病之后约经过1~2年时间逐步累及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造成这些肌群的运动障碍,表现出构音困难,吃饭呛咳,不能多说话,语音降低,无咀嚼力,面部无表情,闭口不紧,吹气漏风,有咳咳不出,再进一步加重时出现呼吸肌运动障碍,肺部不能换气,则病人出现危症,表现在肢体方面的是运动障碍,如两臂上举困难,下肢的蹲起困难,逐渐出现不能自己梳头、洗脸。多数病人在下肢受累之后,逐渐发展成全身无力、有时进展很快,危及病人的生命。
重症肌无力属痿病。因为主要病变在肌肉,故与脾的关系最大。又湿热之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湿邪又是脾的克星,因此远期先兆大多为湿兆,近期先兆则以脾虚中气不足为信号……
一、概述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为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以骨骼肌疲劳为特征。近代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与病毒感染有关,根本原因尚待揭示,目前已发现与胸腺异常密切相关,以女性为多见。
二、先兆及阻截治疗
早期先兆 本病中医认为与脾的关系最大,因脾主肌肉、湿易困脾,故该病先兆潜证多呈脾虚湿热证型。即见面色萎黄,食少乏力,体倦肢怠,腹胀便稀,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等症。
本病起病极为隐匿缓慢,仅以眼睑下垂为眼肌型的报标症。咽呛(吞咽反射迟钝)为延髓肌型早期信号,梳头吃力为脊髓肌型预兆。病情发展下去,眼睑肌型者出现眼睑下垂,复视,眼球运动受邪,继而全身骨骼肌受患。延髓肌型者,声音日愈低微,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继而遍及全身。脊髓肌型者,以上肢无力逐渐累及下肢。
阻截治则 早期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合三妙散: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苍术、黄柏、牛膝。出现痿躄后用抗痿方芪、苍术、白术、黄柏、牛膝、防己、萆薢。湿热重者加佩兰、竹叶,气虚甚者重用人参、黄芪,肝肾亏者加紫河车、鹿角胶、动物骨髓、熟地、龟板等,日久挟瘀加三七、红花,瘀重者辅以大黄?虫丸,阴亏者可辅以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或加服虎潜丸:黄柏、龟板、知母、熟地、陈皮、白芍、锁阳、虎骨、干姜。
制马钱子对重症肌无力有兴奋脊髓、延脑,增强肌力作用,但毒性较大,必要时可谨慎使用,日总量一般不超过1克,过量可引起惊厥,甚至昏迷。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家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理】
近年来根据超威结构的研究发现,本病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硷受体(achr)发生的病变所致。电镜检查见终板的突触前神经末梢中的囊泡数目和直径均无改变,但突触间隙变宽,突触后膜的皱褶变浅变少,所以突触后膜的面积和乙酰胆硷受体数量减少。用从电鳗的放电器官提取并经纯化的乙酰胆硷受体作为抗原与佐剂相混合,免疫接种于兔、猴、鼠等,在第二交注射抗原后,可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并在动物的血清中测到抗乙酰胆硷受体抗体(抗achrab)。临床上约85%患者血清中也可以测到抗achrab,但抗体浓度与病情严重度不一定平行一致。最新研究表明,这与患者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gg阻断了achr的钠通道有关。这也解释了部份抗achrab阴性患者的发病机制。
很多临床现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机制紊乱有关。在约70%病例中有胸腺增生,并出现淋巴细胞生发中心;另15%患者有胸腺瘤。此外,患者常伴发其他自家免疫性疾病。部分病员的血清中,可以查到抗核、抗骨骼肌、抗胸腺、抗甲状腺细胞等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肌肉活检中常见淋巴细胞集结灶。
本病少数可有家族史(家族性遗传重症肌无力)。组织相容抗原检测发现,欧美国家、日本和我国的患者分别与hla-dr2、hla-b12和dr4相关。胸腺细胞功能研究证明,胸腺中肌样上皮细胞表面具有achr,这种受体在特定的遗传素质影响和胚胎期病毒感染下,导致胸腺内肌样上皮细胞的烟碱型-achr致敏,产生循环抗体。经过体循环,并在补体激活和参与下,破坏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溶解破坏等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从而发生肌无力症状。
【病理】
受累骨骼肌的肌纤维间小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称为淋巴溢。急性和严重病例中,肌纤维有散在灶性坏死,并有多形核和巨噬细胞渗出与浸润。部分肌纤维萎缩、肌核密集,呈失神经支配性改变。晚期病例,可见骨骼肌萎缩,细胞内脂肪性变。少数患者可有局灶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样改变。
【临床表现】
本病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女性多见。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除少数起病急骤并迅速恶化外,多数起病隐袭,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稍经活动后即感疲乏,短时休息后又见好转。检查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无力的加重。症状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及至后期,肌无力症状恒定不再变化。全身所有横纹肌均可受累,受累肌肉的分布因人因时而异,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特别是眼外肌最易累及,常为早期或唯一症状;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少数眼内肌也可受累,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面肌、咽、喉、软腭、舌肌、颈肌和肩胛带肌亦亦罹病,也可涉及呼吸肌、下肢近端肌群以至全身肌肉。症状长期局限于某些横纹肌群者,称局限型重症肌无力,如“眼肌型”、“延髓肌型”;涉及全身称为“全身型”。但两者常难绝然分开,往往是一种症状的延续和发展和两型症状同时出现。晚期的全身型患者,可有肩胛带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股四头肌等的萎缩。
重症肌无力危象
当病情突然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或麻痹而致严重呼吸困难时,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有三种:
1.肌无力危象:即新斯的明不足危象,由各种诱因和药物减量诱发。呼吸微弱、发绀、烦澡、吞咽和核痰困难、语言低微直至不能出声,最后呼吸完全停止。可反复发作或迁延成慢性。
2.胆碱能危象:即新斯的明过量危象,多在一时用药过量后发生,除上述呼吸困难等症状外,尚有乙酰胆碱蓄积过多症状:包括毒碱样中毒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瞳孔缩小、多汗、流涎、气管分泌物增多、心率变慢等),烟碱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痉挛和紧缩感等)以及中枢神经症状(焦虑、失眠、精神错乱、意识不清、描搐、昏迷等)。
3.反拗性危象:难以区别危象性质又不能用停药或加大药量改善症状者。多在长期较大剂理用药后发生。
三种危象可用以下方法鉴别:①腾喜龙试验,因20分钟后作用基本消失,使用较安全。用1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先静注2mg,无不适再注射8mg,半分钟注完。数分钟后,肌无力先改善后恶化者为肌无力危象,症状加重者为胆碱能危象,无改善者为反拗性危象。②阿托品试验:以0.5-1.0mg静注,症状恶化,为肌无力危象,反之属胆碱能危象。③肌电图检查:肌无力危象动作电位明显减少波幅降低,胆碱能危象有大量密集动作电位,反拗性危象注射腾喜龙后肌电无明显变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特征诊断不难。肌疲劳试验,如反复睁闭眼、握拳或两上肢平举,可使肌无力更加明显,有助诊断。为确诊可作以下检查:
一、药物试验:
1.①新斯的明试验: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肌注或皮下注射,如肌力在半至1小时内明显改善时可以确诊。如无反应,可次日用1mg、1.5mg、直至2mg再试,如2mg仍无反应,一般可排除本病。为防止新期的明的毒碱样反应,需同时肌注阿托品0.5-1.0mg。
②氯化腾喜龙试验:适用于病情危重、有球麻痹或肌无力危象者。用10m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至2mg后稍停,若无反应可注射8mg。症状改善者可确诊。
2.电生理检查:
常用感应电持续刺激,受损肌反应及迅速消失。此外,也可行肌电图重复频率刺激试验,低频刺激波幅递减超过10%以上,高频刺激波幅递增超过50%以上为阳性。单纤维肌电图出现颤抖(jitter)现象延长,延长超过50微秒者也属阳性。
3.其他:血清中抗achrab测定约85%患者增高。胸部x线摄片或胸腺ct检查,胸腺增生或伴有胸腺肿瘤,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本病眼肌型需与癔病、动眼神经麻痹、甲状腺毒症、眼肌型营养不良症、眼睑痉挛鉴别。延髓肌型者,需与真假球麻痹鉴别。四肢无力者需与神经衰弱、周期性麻痹、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多发性肌炎和癌性肌无力等鉴别。特别由支气管小细胞肺癌所引起的lambert-eaton综合征与本病十分相似,但药物试验阴性。emg有特征异常:静息电位低于正常、低频重复电刺激活动电位渐次减小,高频重复电刺激活动电位渐次增大。
【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脂酶类药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60-360mg/次,3-5次/日,溴化新斯的明15-90mg/次,3-5次/日。对心率过慢,心律不齐,机械性肠梗阻以及哮喘患者均忌用或慎用。
(2)极化液(10%葡萄糖250-500ml内加10%氯化钾10-15ml,胰岛不比8-16u)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静滴1次/日,10-12次为一疗程。间歇5-7天重复一疗程,一般2-3疗程可出现显效,极化液可使终板机能和乙酰胆碱-胆碱脂酶系统的代谢功能恢复。也可同时口服或静注钙剂。钙离子不仅在神经骨干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加强乙酰胆碱的分泌功能。
(3)免疫抑制剂:根据免疫功能情况分别应用:如①口服强的松45-80mg次/日,持续3-5个月。②静滴环磷酰胺200mg,与vitb6 100-200mg一起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1次/2日,10次为一疗程;或50mg口服每日2-3次。③硫唑嘌呤25-50mg口服,2-3次/日,并可长期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此外,也可用环孢菌素(6mg/kg/天)进行治疗。
2.胸腺治疗:
药物疗效欠佳伴有胸腺肿大和危象发作的病人,可考虑胸腺切除术,但以病程较短(5年以内)青年(35岁以下)女性病人的疗效较佳,完全缓解常在术后2-3年,有效率80%。但单纯眼型疗效差。对有胸腺瘤者,为防恶变,应尽早手术。对不宜手术的年老体弱或恶性胸腺瘤患者,也可以深度x线,兆伏级x线或钴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疗,有效率约70%左右,病程越短(3年以内),年龄越轻(40岁以下),疗效越好,对儿童应从严掌握。
3.血液疗法:
有条件时可使用血浆替换疗法:也可试用高效价丙种球蛋白100-200mg/kg,用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滴,1次/周,共3-5次,但丙球具有抗原性,有肌注丙球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炎的报导,故不宜滥用。
4.中医中药疗法:
本病祖国医学认为属脾肾虚损,故治以培脾补肾,益气滋阴,常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主之,也有良好疗效。
【危象的治疗】
1.维持和改善呼吸功能,可用人工辅助呼吸,持续低流量吸氧,痰多而咳出困难早作气管切开。
2.正确迅速使用有效抗危象药物:
(1)肌无力危象: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2mg肌注或0.5-1.0mg静注,好转后根据病情2小时重复一次,日总量6mg,或1-2m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如有药物过量症状,酌情用阿托品0.5mg肌注。能吞咽后改为口服。
(2)胆碱能危象: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并用:①阿托品0.5-2.0mg肌注或静注,15-30分钟重复一次,至毒碱样症状减轻后减量呀间歇使用,直至恢复。②解磷定,对抗烟碱样作用,以400-5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直至肌肉松弛,肌力恢复。
(3)反拗性危象:停用一切抗胆碱脂酶类药物,至少3天。后从原药量的半量开始给药,同时改用或并用激素。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药物如氟哌酸等也可使肌无力症状加重,应慎用。
【预防】
平素应避免过劳、外伤、感染、腹泻、精神创伤等各种诱因,并避免使用各种安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局部或全身麻醉药,吗啡类镇痛药、碘胺类药物和除青霉素、先锋霉素和氯霉素外的各种抗生素。必要时作好危象的抢救准备工作。此外,应避免灌肠,以防猝死。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间接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也可见于儿童。
36.8.1 病因
部分病例伴有胸腺肥大,胸腺是免疫淋巴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和免疫过程有密切关系。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并发重症肌无力。
36.8.2 临床症状和特点
主要特征为受损的横纹肌在反复的活动中极易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吡淀斯的明等)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多隐袭发病,缓慢进展,少数病例可呈急性发病。最常侵犯外眼肌,表现为两侧或一侧眼睑下垂,视物成双,斜视及眼球往各个方向运动障碍。也可侵犯咽喉肌、肋间肌、横膈肌等,说话带鼻音,咀嚼、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麻痹。
36.8.3 营养治疗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最重要的成分,对人体生理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此外,蛋白质充分,还能产生抗体和白细胞,使入侵的各种细菌、病毒和细菌毒素结合起来,使它们减弱致病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可以使病原体无法生存、繁殖,因而可以避免感染。因此,对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应给与高蛋白质饮食,既可增加肌纤凝蛋白的合成,加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又可以加强病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钾是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也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钾能加强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跳规律。如血液中钾的含常不正常,就影响横纹肌的活性,造成肌肉传导不正常,周期性麻痹就是一种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弛缓性瘫痪,对于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注意血清钾脓度,如血钾浓度减低时,应给与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黄豆、菠菜、胡萝卜、榨菜、紫菜、牛肉、猪肝、鸡肉、鲤鱼、鳝鱼等),以加强神经肌肉间质的传导作用。
镁在成年人体内约含20~25g,约有一半集中在骨胳中,其余的则存在于肌肉、肝脏及细胞外液内,镁最主要的功用是抑制神经兴奋性,缺镁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颤抖、精神紧张、手足抽搐,故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给以含镁高的食物,如粗粮、黄豆、小米、玉米、红小豆、芹菜、太古菜、牛肝、鸡肉、瘦猪肉等。此外,钙参与血凝过程,因为钙能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因此,它对肌肉的收缩以及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有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蛋白质与乳糖等能影响钙的吸收。可能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游离出的一部分氨基酸与钙作用,使其成为可溶性钙盐,因此,重症肌无力的病人,每日增加蛋白质供给量,可以明显增加钙的吸收和贮留,对于加强肌肉的收缩和应激性有利。供给量以600~800mg·d[sb]-1[/sb]较为适合。
维生素b[xb]1[/xb]是具有酶的活性物质,它在碳水化物的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当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时,生成丙酮酸的乳糖在维生素b[xb]1[/xb]的酶帮助下,丙酮酸才能很快地形成二氧化碳和乙酰辅酶a,而乳糖则转变肝糖。当维生素b[xb]1[/xb]不足,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受影响,因此不能进入三羧循环,影响糖的继续氧化,以至引起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不足,使这种转化过程停顿,因而丙酮酸和乳酸就会堆存在肌肉组织中,出现神经肌肉,使肌肉纤维化以及心肌和脑组织结构功能的改变。肌肉纤维化后,肌肉表现无力,全身怠倦。如给以大量维生素b[xb]1[/xb],疲倦可以减轻。重症肌无力的病人,每日按每4200kj应给维生素b[xb]1[/xb]20mg,可减轻受累横纹肌的疲劳感。此外,硫胺素又与胆碱酯酶的活性有关,当硫胺素不足时,这种酶的活性增强,加速乙酰胆碱的分解,干扰正常神经的传导以至影响内脏及周围神经的功能,因此,给高糖食物,更易引起硫胺素不足,故得症肌无力的患者,大剂量的维生素b[xb]1[/xb]很重要。
维生素b[xb]6[/xb]能抑制震颤和精神紧张,维生素b[xb]6[/xb]在磷酸化酶中,使糖原转变为葡萄糖-1-磷-酸。因此,维生素b[xb]6[/xb]也影响糖代谢。此外,含有维生素b[xb]6[/xb]的酶如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与转氨作用有关。还对色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的中间代谢与合成有关,因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对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可增加肌纤凝蛋白的合成,并能加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维生素c对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很重要,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应用适量的维生素c,可增强身自身的免疫力,并可以减少肌肉、胸腺、运动终板、毛细血管、微小静脉发生细胞浸润,还可以保护心肌、肝、肾、肾上腺、胰、内分泌腺等,以防止肌纤维的轻度萎缩和退行变性。
重症肌无力的病人,吞咽困难,常有咽喉肌无力,进食时常常中断吞咽,必须休息片刻后才能咀嚼。供给的膳食应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要细软,容易咀嚼,易于吞咽,少量多餐。
如肋间肌、横膈肌或咽喉肌同时受累,常出现呼吸困难、缺氧、发绀,心率加速甚至昏迷,此时饮食可用输液或鼻饲饮食,配方见表36-6结合病情采用不同配方。
此外,重症肌无力病人,常有甲状腺机能亢进,除供给足量碳水化物、蛋白质及高热量饮食外,还应供给含碘丰富的食物。
一、定义
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nmj)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 achr)主要由achr抗体(autibody,ab)介导、细胞免疫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临床上最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的骨骼肌无力;电生理见低频超强重复电刺激的波幅递减;药理学上对箭毒类药物的过度敏感性和胆碱酯酶抑制剂(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chei)治疗有效;体液免疫achr增高;免疫病理学为nmj处突触后膜皱折减少,变平坦,以及achr减少。
二、一般资料
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为男的两倍。发病高峰,女为20~30岁,男为50~70岁。25%病人于21岁前起病。其罹病率为2/10万~10/10万。
三、发病机理
(一)achr ab起重要作用 85%mg病人血中有achrab,其ab滴度与临床病情相关;新生儿mg出生时血achrab高,病情重,几天后ab滴度下降,病情减轻;mg病人血浆交换后,其病情随achrab滴度下降而好转;用由电鳗提取所得achr主动免疫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ea)mg,其血achrab也高。这些提示achrab与mg病情相关。当血浆交换后病人病情好转时,若把其血浆,或由其血浆提取的igg或achrab输回给病人,则其病情复恶化。若把由mg病人,或eamg动物血中提取的achrab,输入实验动物,则可致mg的被动转移。这些提示:achrab可致mg。在mg病人,尤其是被动转移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用免疫病理学方法,可检出achrab。这些提示achrab是通过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而致mg。
achrab的作用机理是与achr和ach结合部位相结合,竞争性地直接抑制ach的结合;与achr上非ach结合部位结合,通过空间妨碍作用,间接抑制ach的结合;或通过ab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破坏achr。也有可能抗achr周围突触后膜的ab,通过激活补体,破坏该部突触后膜,结果achr脱落。
(二)细胞免疫参与 用achr刺激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的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提示mg病人体内有针对achr的特异性细胞免疫。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变化,用提纯的特殊淋巴细胞亚群,可行mg的被动转移。说明细胞免疫确参与mg的发病机理。
(三)补体参与 mg病人血中总补体量减少与mg病情恶化有关;mg病人与eamg动物nmj处突触后膜上有补体沉积。这些提示补体与mg有关。若把achrab输入补体耗尽了的实验动物,则不能致eamg的被动转移。这提示补体也参与mg的发病机理。
(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nmmunedisease, aid) mg病人身上常可测出其他自身抗体,且多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其胸腺多有增生。这些提示mg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aid所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有针对靶器官上抗原的循环ab或细胞免疫;②免疫应答的靶器官上有特异性抗原;③用此种特异性抗原免疫动物可引起免疫应答,及相应的疾病;④通过病人或患病动物血液中提纯的ab或免疫活性细胞,能把此病被动转移给正常的实验动物;⑤免疫治疗有效。mg完全符合这些条件,所以,近年已公认mg是针对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的aid。
(五)自身免疫的起动问题具有某些遗传素质易感个体的胸腺上皮细胞感染了某种病毒而成上皮样细胞,其表面出现的新的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细胞和体液免疫)。此种上皮样细胞表面新的抗原决定簇与achr间有交叉免疫性,此种新产生的免疫应答也针对achr。于是起了针对nmj处突触后膜上achr的自身免疫。
四、临床表现
多为潜隐性可亚急性起病,很少急性起病。90%病人有眼肌受累,多先为一侧而后为双侧眼睑下垂,复视,常为一过性或间歇性,可发展到动眼完全不能,但瞳孔很少受累。70%病人有面和咽部肌肉无力,病人因口角回缩肌群无力,笑时仅有上唇提起而呈现mg的苦笑面容。因咽、喉肌群无力而有吞咽呛咳、吸入性肺炎、饮水自鼻孔反流、说话后鼻音多、构音不清。
诱发或加重mg的因素包括感染、发烧、失眠和月经来潮等。
大部分病例无肌萎缩,有些病程长者可能因部分失神经而有肌萎缩。腱反射一般存在,通常无感觉和括约肌受累。
五、临床分型
(一)Ⅰ型为眼型。仅有眼肌受累,激素等治疗反应佳,预后佳。
(二)Ⅱ型为全身型。有四肢受累,早期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又分两型:Ⅱa:四肢受累较轻,无球部受累;Ⅱb:四肢受累较重,有球部受累。
(三)Ⅲ和Ⅳ型均有明显呼吸功能障碍,即危象。但Ⅲ型的病程短于半年,为急性暴发型,治疗反应较差,预后较差。Ⅳ型病程长于半年,治疗反应差,预后差。
(四)Ⅴ型肌萎缩型,即在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
过去一般认为mg病人先为眼外肌受累(Ⅰ型),后四肢(Ⅱa)、球部(Ⅱb),最后呼吸(Ⅲ或Ⅳ型)肌受累。有的甚至凭此来判定疗效:降一级(如到Ⅲ到Ⅱ,或Ⅱ到Ⅰ)者为好转,降两级(如Ⅲ到Ⅰ或Ⅳ到Ⅱ)者为显效。但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以球部、甚至呼吸肌受累作为首先症状,急性起病者,诊断较为困难。近年,免疫学研究发现,各组肌群的achr抗原性不同,其临床分型与受累肌群有关,而与肌无力严重度无关,受累肌群与achr的抗原生和机体的免疫应答有关。
六、诊断
早期mg常被误诊,因疲乏、无力和复视等不具特异性,常被诊为心因性疾病。但详细询问病史,若有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的骨骼肌无力;仔细查体发现有易疲劳现象,如眼上视2~3min后,上睑进行性下垂,直到盖住瞳孔,等。
(一)chei试验
1.腾喜龙试验 腾喜龙是短效的chei,能迅速使肌无力好转,故特别适用于mg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每支10mg,用ot针筒静脉注射,先注入1mg观察2min;若无效再注入3mg观察2min;若仍无显效则把余6mg全注入。因有些病人小量即有效,过量则呈胆碱能性无力。
2.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0.5~2.0mg肌内注射。起效较慢,10~30min达最高峰,作用持续2h。因其m-胆碱副作用较大,故需用阿托品对抗,一般主张用阿托品0.5mg与新斯的明一起肌内注射,也有提出在肌注新斯的明前1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4~0.6mg。取病人无力最明显的几个肌群作观察指标,以注射前为0分,最好定为4分,每10min观察一次,每次取各项指标的均值,共观察60min。若6次总分低于8为阴性,8~17为可疑,高于17为阳性。
腾喜龙试验快,省时间,故一般主张先做腾喜龙试验,可疑再做新斯的明试验,因新斯的明试验有较长时间供观察、记录、评分。但为鉴别肌无力和胆碱能危象,若用新斯的明易使胆碱能危象加重。故宜先用腾喜龙。此两药均有chei共同的副作用。属于m-胆碱系的有心动过缓、恶心、腹泻、视物模糊,严重者可有呕吐、心跳骤停、血压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属于nmj处的n-胆碱系可见肌束震颤,呼吸停止。作用于神经元间的m-胆碱系可致传导阻滞而发生意识障碍。故建议做新斯的明类试验时,应随时准备好阿托品及其他急救药、注射器,甚至辅助呼吸器械等。
(二)局部箭毒试验 箭毒能与achr上的ach结合部位竞争性结合,使有效achr数减少,安全系数下降而发生传导阻滞。早年曾用全身性箭毒试验,即用正常致麻痹剂量的1/10d-筒箭毒(16mg/kg,静脉注射),已能使mg病人麻痹。已被废弃,因这可能危及mg病人的生命。近年有些mg中心用局部箭毒试验。用压脉带束于上臂,使压力高于动脉收缩压,以阻断该前臂的动脉血流,而后把0.3mgd-筒箭毒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于远端的正中和尺神经作超强重复电刺激,结果95%全身型mg病人可获阳性结果。尽管这较安全,还是应当备用呼吸器等。
(三)电生理试验 低频超强重复电刺激,正常情况下,神经的重复电刺激使每一次神经冲动释放achr量减少,尽管其ach量减少,仍能保证正常的nmj传导(其安全系数为3或4)。但mg病人由achr数目减少,安全系数降低,正常重复电刺激所致正常生理性ach释放减少,也会使nmj处传导障碍。40%~90%mg病人结果阳性。
(四)achrab测定 约85%全身性mg病人阳性,但眼型mg的阳性率低,这可能与一般均用自人腓肠肌提取的achr作抗原有关,而不同肌群achr的抗原性不同。
(五)纵隔的放射学检查 10%mg病人,尤为老年病人,伴胸腺瘤。相当一部分病人,尤为青年女病人,伴胸腺增生。协和医院组61例眼型病人中,胸腺放射学所见17例(27.87%)正常,12例(19.67%)增生,32例(52.46%)肿瘤。胸腺瘤病人,62%可被正侧位胸片检出。胸腺的ct扫描与病理的符合率高达94%。纵隔检查虽无肋于mg诊断,但明确胸腺有肿瘤或增生,早期摘除,对mg治疗也有一定好处。
(六)预后 单纯眼型mg,25%病人于起病初2年内可有一次自然缓解。以眼症状起病的mg病人中,仅20%为单纯眼型,其无力一直限于眼肌;其余病人渐累及其他肌群。高达半数病人有复发和部分或完全缓解,以起病初几年内更为明显。
严重肌无力病人可危及生命,于起病初几年内病死率为5%~7%。mg病人死亡原因,病程5年以内者多死于重症肌无力本身,5~10年多死于继发感染等,10年以上多死于呼吸及代偿功能衰竭等。
七、治疗
(一)胸腺摘除 全身型和迅速进展的mg病人均应考虑行此手术,将胸腺摘除和非手术组mg病人按年龄和病情严重度相匹配,经研究发现,手术组病人的缓解率和好转程度约为对照组的两倍。术后几月内,约25%~35%病人缓解,60%~80%好转。对胸腺瘤病人,术后一般继以放疗。一般认为劈开胸骨正中切口比经颈切口好,切除完全。由有经验的胸外科、icu和神经科医师共同配合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二)大剂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一般从大量开始,每日或隔日给予;因小量渐加的方法既不能消除、也不能减轻、而只是推迟其用药早期的加重。可用强的松60~1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入。协和医院的经验在平均用药4.1天后开始有加重,持续约4.9天。这可能与其nmj处的直接阻滞作用有关。若病情较重,必要时配合适量chei。应注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的防治,如抗溃疡病治疗、补钾,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电解质等。
病情好转好,先减chei,而后渐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若减药有困难(指病情重新加重等),可加用依木兰(约2mg/kg体重)后渐减肾上腺皮质类固醇。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相比,依木兰起效慢,但副作用小,故在已经有效的情况下,用副作用小的依木兰有利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减量。隔日用药可使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减少。
个别有溃疡病史病人,若必须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则可留置胃管,用抗酸剂把胃内容物ph控制在“3”以上,在严密观察下,小心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三)环磷酰胺 每次1000mg,静脉注射,每5天1次;或每次200mg,静脉注射,每周2~3次;或口服每日100mg,一般总量达4~6g起效,直至总量8~10g。儿童3~5mg/kg体重(不超过100mg),分两次用,好转后减量,用2mg/kg体重(不超过50mg)维持。当血白细胞低于4×10[sb]9[/sb]/l或血小板低于100×10[sb]9[/sb]/l时减量;当血白细胞低于3×10[sb]9[/sb]/l或血小板低于60×10[sb]9[/sb]/l时停用。主要副作用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出血性膀胱炎等。可用于病人不愿或不能用胸腺摘除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病人,尤为有高血压、糖尿病的mg病人,无明显副作用,疗效较好。
(四)血浆置换 通过定期用正常人血浆或血浆代用品置换病人血浆,降低病人血中achr ab,起效迅速。适用于危象病人,但作用不持久,一般6天~6周症状复现,这取决于achr ab的半寿期。一般交换量每次2.5l,连续3~8次。若用血浆代用品,则可能因血浆免疫球蛋白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继发感染。因achr ab排空后,通过反馈致其合成增多而使病情恶化。有的连用3~6周时,病情复发并恶化。所以,应当把血浆置换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其疗效较好,且持久。
(五)chei 病情较重,尤为肌无力危象时应予采用。不宜长期应用,因其只起对症治疗的作用,反会加速nmj处achr破坏。溴化新斯的明,对四肢肌无力者效果较好,作用维持3~6h,常用量每日22.5~180mg,口服。美斯的明,对四肢肌无力者较佳,作用维持4~6h,常用量每天60mg。吡啶斯的明,对球部作用较好,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为2~8h,常用量120~720mg,口服。
(六)避免使安全系数降低的因素 感染、甲亢或甲减、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应用早期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吗啡和镇静剂等呼吸抑制剂应慎用,但安定相对较安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紫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等ach产生和释放的抑制剂应慎用,有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β-肾上腺能阻滞剂会使mg加重。肌肉松弛剂(箭毒类)、去极化剂(十甲季胺、丁二酰胆碱)和膜稳定剂(乙酰内脲类、奎宁、普鲁卡因酰胺)等nmj传导阻滞剂应小心应用。
八、危象
mg危象是指mg病人本身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
(一)肌无力危象 由于mg本身加重,nmj传导安全系数降低,呼吸肌无力而致的呼吸困难为肌无力危象。这在mg危象中约占95%。治疗主要是用chei。先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肌肉注射,10~15mg/次,作用持续约30~120min,病情稍稳定后改为口服,先用短效的溴化新斯的明或美斯的明,后改为长效的吡啶斯的明,病情较重期间用短效,避免因反覆应用积蓄中毒而致胆碱能危象。必要时用人工呼吸器。
(二)胆碱能危象 由于chei过量,突触后膜持续去极化,复极化过程受阻,nmj处发生胆碱能阻滞而致呼吸肌无力状态。于mg危象中占4%。立即停用chei,必要时应静脉注射阿托品2mg,直至出现轻度阿托品中毒。必要时用人工呼吸器。
(三)反拗性危象 又称无反应性危象,是指对chei无反应。在mg危象中约占1%。其发病机理不详,治疗主要是对症。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导致的肌肉无力,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重症肌无力中,免疫系统产生许多抗体,这些抗体作用于位于神经肌肉接头肌肉侧的受体。这些特殊的受损坏的受体就是接受通过乙酰胆碱传导神经信号的受体。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什么原因造成身体去攻击它自己的乙酰胆碱受体还不清楚,但遗传素质致免疫异常起了重要作用,抗体在血液中循环,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将这些抗体传递给未出生的胎儿,产生新生儿肌无力,婴儿出现的肌无力,将在出生后几天到几周内消失。
【症状】
这种疾病女性比男性更常见,通常开始于20~40岁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睑无力(上睑下垂);眼肌乏力,这将引起复视;以及活动后,肌肉特别易疲劳。在患有重症肌无力的病人中,40%眼肌首先受累,最后可有85%的患者受累,说话和吞咽困难以及双侧上臂和下肢无力也是常见的症状。
肌肉进行性无力为其特征性表现,例如,一个人曾经能够很好地使用锤子,现在由于肌无力而不能再使用它。肌无力的程度可在数小时到几天内波动。这种疾病没有同一的发展过程,常常出现反复加重。在严重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瘫痪,但无感觉障碍。大约10%的病人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肌无力(称为肌无力危象)。
【诊断】
当一个人出现全身乏力,尤其是当肌无力累及到眼肌或颜面部的肌肉时,或肌无力随着受累肌肉使用而加重,休息后又恢复时,医生应怀疑有重症肌无力。因为乙酰胆碱受体被阻断,增加乙酰胆碱数量的各种药物都是有益的。实验性地使用它们中的一种能够帮助证实诊断。腾喜龙是最常用的作为诊断性试验的药物;当静脉注射时,它可暂时性增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力。其他诊断性试验包括:用肌电图测量神经和肌肉的功能以及查血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一些重症肌无力病人患有胸腺瘤,后者可能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原因,胸部的ct扫描能够确定是否存在胸腺瘤。
【治疗】
口服药物能提高乙酰胆碱的水平,如吡啶斯的明或新斯的明可用于治疗此病。当其症状加重时,医生可加大药物剂量。长效胶囊适用于夜间使用,帮助那些早晨醒来时患有严重肌无力或吞咽困难者。其他一些药物可用来对抗吡啶斯的明和新斯的明常引起的腹部痉挛和腹泻。
如果乙酰胆碱补充剂的剂量太大,它本身也能引起肌无力,医生要鉴别这种情况是困难的。但是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失效,因此必须调整药物的剂量。医生需要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践中去评价是肌无力加重还是药物有效性的降低。
那些对吡啶斯的明或新斯的明不能充分反应的患者,医生可以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强的松或硫唑嘌呤。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在数月内改善病情。目前的治疗方案是皮质激素交替使用几天,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硫唑嘌呤能抑制抗体的产生。
当药物不能缓解时或当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时,可使用血浆交换疗法(见第153节)。血浆交换疗法是一种昂贵的方法,它能从血液中提取毒性物质(在此处指异常抗体),外科手术摘除胸腺能缓解大约80%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
文××,女,6岁。卫生部职工之女。
【病史】1976年1月20日晚,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眯眼斜视。旋即右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复视。197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肌注“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待查。同年3月28日,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眼睑“重症肌无力”。1977年3月29日,转××医院.中医诊治一年。虽曾短暂开大睑裂,但上胞重新下垂后,反复治疗无效。1978年5月10日来诊,按太阴证睑废论治,三月基本治愈,现已巩固一年余。
【初诊】右眼睑下垂而肿,视物困难,复视,午后尤重。面色微黄,乏力。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黄、根部厚腻浊密布。此系脾湿之邪,蕴积已久,表实未解,上窜眼胞所致。证属足太阴睑废,法宜开闭除湿,宗仲景甘草麻黄汤方意主之。
处方
麻黄3克 法夏12克 甘草6克 三剂
【辨证】眼睑属脾。脾主肌肉四肢,不仅专司运化水谷之精微,且-仃传导水湿之功用。患儿面黄乏力,乃脾困之象。更以舌象分析,苔虽白黄粘腻,但质淡湿润,显系表实未解,寒邪久闭;脾湿之邪,蕴积益深。眼睑既属于脾,今水湿之邪不得外泄,而循经上窜于眼睑,以致眼睑肿垂,无力开裂,故属足太阴之证。
《金匮要略》云:“里水……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吴谦等按: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其意乃皮水表实无热者,则当用此发其汗,使水从皮毛而去。今本其意而变通其法:以麻黄之辛温,开诸闭,驱水邪;半夏性燥而去湿,脾胃得之而健;甘草味甘,火土之色,补太阴大有奇功;配麻黄,更有通利寒湿之效,麻黄、半夏、甘草配伍,辛甘化阳,阳盛则湿消;甘草倍麻黄,化湿而不伤元气。
上方服三剂后,眼皮稍可活动。原方加桂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疏理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再服一剂,患儿眼睑开裂稍大,后随证加减。
6月初,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苔浊腻始退,脾湿稍减。原方损益续服十二剂。
【二诊】舌质转淡红,白腻苔续减。湿浊内困已有消退之象,惟眼睑变化无进展。改服自制“针砂散”,加强疗效(后又以甘草麻黄汤加减配合服)。
处方
“针砂散”方每味10克,共研细末。第一周,每日晨空腹眼一次,每次2克 ;一周后,三天服一次,每次2克,共服三周。
【三诊】舌质淡红,白腻苔大有减退。脾湿渐化,脉络始通,眼睑开合较前自如。但余邪未尽,应益土行水。本苓桂术甘并小半夏汤方意主之。
处方
茯苓15克 桂枝6克 白术12克 法夏12克 苍术9克 大腹皮9克 十剂
【四诊】病情大有好转,原患眼午后较重,近日晚间观察,双目基本一致。舌质已正常,白厚腻苔已退。患眼睑稍厚,开裂较正常眼略小。病虽向愈,参之舌象等,尚属脾湿之邪未尽解,输化功能仍嫌不足。亟应抓住转机,健脾化湿,理气和中,助其运化之力,上方加减续服十五剂。
【五诊】1978年8月初,“睑废”基本治愈,视物已正常。惟眼胞仍稍厚,乃脾虚兼湿之象。以五苓散利水健脾,再除余邪。
处方
猪苓10克 茯苓15克 泽泻10克 白术12克 桂枝6克 五加皮10克 三剂
其后,曾间服上方汤剂;或服剩余之针砂散(有时间隔二、三周服一次)。
1979年3月8日,患儿再赴同仁医院复查:未见异常,为重症肌无力恢复期。1979年7月18日访问家长,患者眼睑恢复良好。
【按语】现代医学所称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
相当于中医之上胞下垂,因其难治难愈,又名“睑废”。
目为五官之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十二经脉,亦均与眼部密切关联。眼病虽为局部疾患,多由内脏病变而引起,内服药则重于整体考虑。大体说来,此证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大类:先天性患者,往往因发育不全而形成,常发于双眼;后天性多由于脾弱气虚,脉络失和等所致,常发于一目。本病例,当属后者。
本例睑废,以六经辨证应属太阴证。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寒邪侵入太阴与湿相搏,于是寒湿阻滞经络,精微物质不得上呈,眼睑失养,以致上胞肿垂,无力开合。寒湿内困于阴土难以消除之际,仅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常规方药,不能除其寒湿之邪,故效果不显;应散寒除湿以祛邪,脾阳得伸,运化复常,精微物质得以上呈,此才是治病之本。故遵仲景太阴病亦可以从外而解之变法,“于寒湿中求之”。先投以甘草麻黄汤,促使邪从皮毛速去(现代医学认为,加注麻黄素亦可加强“新斯的明”疗效);并以五苓散除余邪而收功。
撒××,女,17岁。北京市中学生。
【病史】1978年4月22日,忽觉眼不能睁,视物双影,眼胞肿胀不适。在首都医院检查,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转××医院治疗,服中药半年余,未获效。
同年10月18日来诊,经治五个月,眼睑开始恢复正常。
【初诊】左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双眼胞皆浮肿,双膝关节疼痛,月经色暗,有乌黑淤血块。面色萎白无华,额面部湿疹较多。唇色淡白,舌淡暗微红,边缘有齿痕,苔灰白夹淡黄,根部厚腻而紧密,脉沉细。此为太阴少阴合病睑废,兼有太阳表邪未去,先宜温经解表为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辽细辛3克 桂枝6克 炮姜20克 血余炭20克 甘草15克
【二诊】服上方二剂,关节痛稍减。眼肌有轻微跳动感。苔转灰白腻,余证如前。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虽值年少,但肾阳小足,须从根本入手,峻补先天,以四逆汤主之。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片30克 炙甘草30克
【三诊】上方服三剂,眼肌颤动消失,眼胞浮肿稍减。左眼睑仍重垂无力。宜温补脾肾,助阳驱阴,拟四逆并理中加减再进。
处方
制附片60克(久煎) 干姜片30克 炙甘草15克 炒白术25克 茯苓25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生姜60克
【四诊】原方出入增减,每日一剂,坚持服二月余。至1979年1月1日,左眼睑有两次短暂开裂,前后持续约一小时。仍遵原法,四逆、理中交替使用,或合为一方。当月经不调.夹紫黑血块,则加炮姜、血余炭;兼有表证,则加麻黄、桂枝等,又服两月余。
【五诊】1979年3月初,左眼上胞下垂明显好转,眼睑已能睁开,比正常略小,双眼胞尚有轻度浮肿。左右眼视物,常不能协调。面额部湿疹明显消退。经色转为正常,但有少量淤血块。食纳尚可,舌质稍转淡红润,苔薄白。逐渐阳复阴消,仍有脾肾阳虚之象。以理中汤并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损益调理。
处方
桂枝10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炒白术20克 茯苓20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上方随证加减,并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针砂散等配合使用。1979年4月以后,偶有双眼视物不协调,双眼上胞轻微浮肿。继续调理,以期巩固。
【按语】文例与本例,西医辨病均属“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但按六经辨证,则有所不同,故其立法处方,也随之而异。
前例睑废,证属太阴,脾困于湿,主要病机在于水湿溢于经络肌肤,不得外泄,而上串于眼胞,以致眼睑肿垂。此例属太少二阴合病,脾肾阳虚,病在于脾,根在于肾。其眼睑下垂,眼胞浮肿,面色萎白,月经色暗而有淤块,舌现齿痕而苔灰白厚腻,均为脾阳衰弱,脾虚湿胜,运化失权,下不能温经血于胞宫,上不能输精微于眼睑;而精神萎靡,四肢不温,舌淡脉沉微,显系肾阳衰惫,阴气弥漫,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气之伤,又令脾失温养。虽辨病均属睑废,但辨证论治同中有异。因此,本例不仅不能重复补益中州,升阳举陷之常规;而且不能简单再遵文例“太阴病亦可从外而解之变法”。必须峻补元阳,温肾健脾为治。这正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同病异治,异曲同工之妙。
本病的特征是肌肉病态的容易疲劳。肌肉在从事持续活动后会出现无力症状,经过片刻休息后即见缓解,因此常呈现早轻夜重的趋势。最常见的症状是单侧或双侧的眼皮下垂,一般会引起注意。而表现为全身或某一肢体无力或呼吸、讲话和吞咽困难的病例时常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癔病”。如有怀疑,应到神经科检查,通过疲劳试验与药物(新斯的明)试验可以确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可以发生危象,出现呼吸瘫痪,危及生命,切切不可大意。
重症肌无力危象常为继发感染所激发,此类病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不到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公共场所去,出门时要戴好口罩。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粘菌素、多粘菌素、紫霉素、巴龙霉素等均可加重本病症状,属于忌用药物。此外,奎宁、氯仿、吗啡、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等也属禁用或慎用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病人须由内分泌与神经科医生共同负责医治,一般主张不要一下子快速彻底纠正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便对重症肌无力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