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 eni )
别名: 膈肌痉挛 , 胃神经症
中医
简介: |
以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 |
病机: |
呃逆是因进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下;膈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 |
类证: |
呃逆病之呃逆,须同嗳气、干呕等症状鉴别:嗳气其声音沉长,为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短促而频,其声发至喉间。干呕者,病人作呕吐状,但有声无物,或仅有少量涎沫而无食物吐出。 |
治疗: |
1.胃寒气逆证:因寒冷刺激所致,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脘部不舒或有冷感,遇寒愈甚,得热稍缓,口不渴、或伴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或沉弦。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加陈皮、半夏、枳壳、刀豆子、厚朴等。 2.胃热火气逆证:多因进食辛辣、饮酒等所致,呃声响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等。 3.痰气阻膈证:呃逆连声,呼吸不利,脘胁胀满,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舒则稍缓,嗳气,呕恶,饮食不下,头晕目眩,苔薄腻,脉弦而滑。理气化痰、降逆止呃:旋覆代储石汤加减。 4.脾胃阳虚证: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热喜按、食少疲乏,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温阳益气、和胃降逆。附子理中汤加丁香、白豆寇、吴茱萸等。 5.胃阴(亏)虚证:呃声急促,气不连续,烦躁不安,口干舌燥,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滋阴益胃、降逆止呃。益胃汤加橘皮、竹茹、枇杷叶、刀豆子等。 |
针灸: |
1、体针疗法:取内关、膈俞、太冲、胃俞、中脘、足三里等,平补平泻手法。或用指压内关穴10分钟以上。 2、耳针疗法:取神门、枕、心、脑、胃、肝、交感、皮质下等。 |
“呃逆” 相关论述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
《内经》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胃为气逆为哕。”《灵枢·口问》曰:“谷人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人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并提出了预后及简易疗法,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谓:“病深者,其声哕。”《灵枢·杂病》谓:“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其分为属寒,属虚热,属实三证论治,为后世按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胃、食道手术后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1.饮食不当进食太快太饱,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如《丹溪心法·咳逆》曰:“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若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致燥热内生,腑气不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发为呃逆。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胃气上逆挟痰动膈,皆可发为呃逆。正如《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所说:“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如《证治汇补·呃逆》提出:“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
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并与肺、肝、肾有关。胃居膈下,肺居膈上,膈居肺胃之间,肺胃均有经脉与膈相连;肺气、胃气同主降,·若肺胃之气逆,皆可使膈间气机不畅,逆气上出于喉间,而生呃逆;肺开窍于鼻,刺鼻取嚏可以止呃,故肺与呃逆发生有关。产生呃逆的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临床表现】
呃逆的主要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出,病人不能自制。临床所见以偶发者居多,为时短暂,多在不知不觉中自愈;有的则屡屡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呃声有高有低,间隔有疏有密,声出有缓有急。发病因素与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有关。本病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等症。
【诊断】
1.临床表现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症。
2.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情绪不安等症。
3.多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诱发因素,起病较急。
4.呃逆控制后,作胃肠钡剂x线透视及内窥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干呕干呕与呃逆同有胃气上逆的病机,同有有声无物的临床表现,二者应予鉴别。
呃逆的特点是气从隔间上逆,气冲喉间,其声短促而频;干呕的特点为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其声长而浊,多伴恶心,属于呕吐病,不难鉴别。
2.嗳气嗳气与呃逆也同属胃气上逆,有声无物之证,然呃逆的特点为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嗳气的特点则是声长而沉缓,多可自控。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病情轻重呃逆有轻重之分,轻者多不需治疗,重者才需治疗,故需辨识。若属一时性气逆而作,无反复发作史,无明显兼证者,属轻者;若呃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则属较重者,·需要治疗。若年老正虚,重病后期及急危患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证。
2.辨寒热虚实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面青肢冷,舌苔白滑,多为寒证;呃声响亮。声高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色红赤,便秘溲赤,舌苔黄厚,多为热证;呃声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出无力,脉虚弱者,多为虚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声频有力,连续发作,脉实者,多属实证。
治疗原则
呃逆一证,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分证论治
『实证』
胃中寒冷
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方药:丁香散。
方中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甘草温中散寒。若寒气较重,胸脘胀痛者,加吴莱萸、肉桂、乌药散寒降逆;若寒凝食滞,脘闷嗳腐者,加莱菔子、槟榔、半夏行气导滞;若寒凝气滞,脘腹痞满者,加枳壳、厚朴、陈皮;若气逆较甚,呃逆频作者,加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气降逆;若外寒致呃者,可加紫苏、生姜。
·胃火上逆
症状: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方药:竹叶石膏汤。
方中竹叶、生石膏清泻胃火,人参(易沙参)、麦冬养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可加竹茹、柿蒂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腑气不通,痞满便秘者,可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亦可再加丁香、柿蒂,使腑气通,胃气降,呃逆自止。若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可用凉膈散。
·气机郁滞
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方药:五磨饮子。
方中木香、乌药解郁顺气,枳壳、沉香、槟榔宽中行气。可加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川栋子、郁金疏肝解郁。若心烦口苦,气郁化热者,加栀子、黄连泄肝和胃;若气逆痰阻,昏眩恶心者,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若痰涎壅盛,胸胁满闷,便秘,苔浊腻者,可用礞石滚痰丸泻火逐痰;若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
『虚证』
·脾胃阳虚
症状: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毗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方药:理中汤。
方中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可加吴茱萸、丁香温胃平呃,内寒重者,可加附子、肉桂。若嗳腐吞酸,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若脘腹胀满,脾虚气滞者,可加香附、木香;若呃声难续,气短乏力,中气大亏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若病久及肾,肾失摄纳,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可分肾阴虚、肾阳虚而用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胃阴不足
症状: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和胃止呃。
方药:益胃汤。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甘寒生津,滋养胃阴。可加炙枇杷叶、柿蒂、刀豆子以助降逆止呃之力。若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可加人参、白术、山药;若咽喉不利,胃火上炎者,可用麦门冬汤;若日久及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肝肾阴虚,相火挟冲气上逆者,可用大补阴丸加减。
【转归预后】
呃逆一证,病情轻重差别极大,一时性呃逆,大多轻浅,只需简单处理;可不药而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者,服药后也多治愈。若慢性危重病证后期出现呃逆者,多为病情恶化,胃气将绝,元气欲脱的危候。
【预防与调摄】
应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精神刺激;注意避免外邪侵袭;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应进食易消化饮食,半流饮食。
【结语】
呃逆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病因主要是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关键脏腑为胃,与肺、肝、肾有关。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并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急当救护胃气。
【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景岳全书·呃逆》:“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矣。”“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然病在气分,本非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则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其或免者亦万幸矣。”
《证治汇补·呃逆》:“火呃,呃声大响,乍发乍止,燥渴便难,脉数有力;寒呃,朝宽暮急,连续不已,手足清冷,脉迟无力;痰呃,呼吸不利,呃有痰声,脉滑有力;虚呃,气木接续,呃气转大,脉虚无力;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吐若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挟热者,当凉补。”
【现代研究】
温氏以二石龙牡汤治疗顽固性呃逆300例,其中男196例,女104例;病程3个月以内76例,3个月-1年208例,1年以上16例,大多数患者均长期应用过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现采用二石龙牡汤治疗,组成:代赭石、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陈皮、木香、人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6剂为1疗程,视病情可停药1-3日再服第2疗程。结果临床治愈196例(占65.3%),显效72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7%。并对临床治愈和显效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结果268例中,复发者为37例,占13.8%。复发病例的自觉症状,大部分较治疗前轻,继续给予二石龙牡汤治疗,大多仍然有效。300例患者发病原因多与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精神刺激,受风寒等因素有关;病种主要包括西医学的膈肌痉挛、胃肠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但本方对于脑血管病的高颅压症、尿毒症以及恶性肿瘤晚期疗效较差[陕西中医1992;13(1):11)。
甘氏报告喉癌术后顽固性呃逆治验。4例患者均为喉癌术1-3日后,并发顽固性呃逆。选用旋覆代赭汤合理中汤加减,药物为:炒党参、旋覆花、代赭石、公丁香、沉香粉、柿蒂、干姜、川牛膝、川朴、陈皮等。水煎过滤取汁,微温约150ml冲入沉香粉,用20ml注射器抽取药液¨经鼻饲管缓缓摇晃推人。2-3日后呃逆完全消失,维持治疗5日,停药后未见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93;(6):249]。
任氏治疗中风继发呃逆有独到的经验。认为中风继发呃逆是肝阳亢盛,极而生火,横逆犯中,胃气上逆所致。均用镇肝降逆法治疗,方用镇肝降逆方,常用药物为:代赭石15-30g(先煎),天麻l0g,茯苓l0g,橘皮l0g,竹茹l0g,柿蒂l0g,川郁金l0g,炒枳实l0g,上沉香片2g(研细末和服)。每日1剂,口服或鼻饲。若出血性中风继发呃逆,并有手足拘挛者,可加羚羊角粉5g(冲服),双钩藤log(后下),石决明15—30g(先煎);若属缺血性中风继发呃逆,可加丹参log[中医杂志1993;34(4):205]。
仝氏经验,皂荚对顽固性呃逆有立杆见影之效,再发再用仍有效。方法是取大皂荚1个研末,手指拈鼻吸之,并指压左耳枕顶部穴。几分钟后,喷嚏大作,呃逆顿止。本法适用于食道及胃部病变所致者及神经性呃逆。中枢性疾病,以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应用。本法为治标的权宜之计,对有器质性病变者仍应寻找病因。皂荚对鼻粘膜刺激极强,手指拈鼻吸即可取嚏,不必“吸人鼻中”[中医杂志1995;36(7):389)。
张氏将丁香与郁金同用,加柿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陈皮为方,治疗呃逆32例,均有显效[中医杂志1989;(4):213]。
主证:寒客胃脘、时吐清水或稀涎、进食则吐、苔白脉迟、喜暖畏寒、或大便溏薄。热蕴则为多食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渴、喜寒恶热、便秘脉数苔黄、痰饮蓄,多见胸痞眩晕、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脉滑。宿食不消,则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入更甚、暧气食臭、便秘矢气、苔厚腻脉滑实。肝气横逆,多见胁痛呕酸、脉弦。胃气虚弱,则呕吐时作。食不甘味,纳少,便溏、神疲、脉弱、苔薄腻。
治法:取足阳明经穴为主。寒者留针多灸;热则疾出不灸;肝气犯胃、泻足厥阴经穴,补足阳明经穴;中虚宜兼补脾气。
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热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痰饮加膻中、丰隆、食积者配下脘、璇玑;肝逆则加太冲;中气虚者兼用脾俞、章门。
附:呃逆
呃逆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胃膈气失宣降所致。主证为呃感连续,声短而频。如偶发者不治自愈。如发作不止,则宜宽膈和胃、降逆调气,可取内关、足三里、或加巨阏、膈俞。
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连续不断的症状。有由于过食生冷或过服苦寒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或过服温燥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脾胃虚寒引起的。这些因素都会使胃气上逆而出现呃逆,辨证上宜分清寒热虚实。“胃寒呃逆”,呃声沉缓,得热则减,得寒呃增,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胃热呃逆”,呃声洪亮,连续有力,烦渴口臭,面赤便秘,舌苔粗黄。“胃虚呃逆”,呃声微弱而缓,很久才呃一声,厌食,食下易胀,形倦神疲,舌淡红,光剥无苔。久病、重病出现虚呃,呃声短频而无力,多属危重症候。“胃实呃逆”,多因暴食伤胃,食滞胃脘,或痰浊阻滞所致,呃声较频而有力,嗳出腐败酸臭气,常兼见腹痛,胸脘痞闷,或呕吐痰涎。
按呃逆一条,有阳虚、阴虚、元气将绝之别,不可不知也。
因阳虚者,由中宫之阳不足,以致阴邪隔据于中,阻其呼吸往来接续之机,其人定见无神,安静,不食不渴。法宜温中降逆为主,如理中汤加吴萸、半夏之类。
因阴虚者,盖以阴虚由于火烧火旺,火邪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其人定见躁暴,饮冷恶热,精神不衰,二便不利。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之类。
因元气将绝而致者,盖以元阳将绝,群阴顿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机,其人或大汗自汗出,或气喘唇青,或腹痛囊缩,或爪甲青黑,或头痛如劈,目皆欲裂,耳肿喉痛,种种病情,皆宜大剂回阳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如吴萸四逆汤,白通汤之类。[眉批]钦安论此一条,不在证名上论治,专在所因上谈法,是一段聪明文字,是此证聪明治法,学者能识此聪明之理法,便是良医。
近来市习,一见呃逆,阴阳不分,一味以橘皮、半夏、竹茹、丁香、柿蒂等药治之,亦有见效,终不若辩明阴阳治之为当也。
经义
《口问篇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肺主为哕,取手太阴,足少阴。
《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杂病篇》曰∶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至真要大论》曰∶阳明之复,呕吐咳哕。太阳之复,唾出清水,及为哕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宝命全角论》曰∶病深者,其声哕。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心脉小甚为善哕。
《三部九候论》曰∶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论证(共三条)
呃逆一证,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以呃逆名之,于义亦妥。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及气息迎引、大惊之类,是皆治呃之法,此哕本呃逆,无待辩也。自孙真人云∶遍寻方论无此名,遂以咳逆为哕,因致后世讹传,乃以咳逆、干呕、噫气之类互相肴乱,自唐迄今矣,此名之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正也。
咳逆之名,原出《内经》,本以咳嗽气逆者为言。如《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甚则喘咳逆气。此因喘咳以致气逆,故云咳逆气也。又曰∶咳逆甚而血溢。正以咳逆不止,而血随气溢,则病之常也,未闻以呃逆而见血者也。即如《六元正纪大论》云∶金郁之发,民病咳逆者,亦是此意,此咳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而今后世诸公,乃悉以哕为咳逆,岂皆未之详察耶?及观丹溪之言,在《纂要》则曰∶孙真人误以哕为咳逆。是谓哕非咳逆也。
在《心法·附录》则曰∶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此又谓哕即咳逆也。在呕吐门则又曰∶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此又以干呕为哕也。前后不一,何其自谬若此。再如海藏、河间诸公,有以哕为干呕者,有以咳逆为噫者,总皆谬矣。盖呕即吐之类,但吐而无物者曰呕,呕而有物者曰吐,腹胀嗳气者曰噫,逆气自下而上者亦曰噫,此四者之辩自有正名,顾可纷纷若是乎?兹余析而判之曰∶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矣。
呃逆证,有伤寒之呃逆,有杂证之呃逆。其在古人则悉以虚寒为言,惟丹溪引《内经》之言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病患见此,似为死证,然亦有实者,不可不知。余向见此说,疑其与古人相左,不以为然,盖亦谓此证必属虚寒,何有实热,兹及晚年历验,始有定见,乃知丹溪此言为不诬也。虽其中寒热虚实亦有不同,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气逆于下,则直冲于上,无气则无呃,无阳亦无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气也。欲得其象,不见雨中之雷,水中之 乎。夫阳为阴蔽,所以为雷,而轰轰不已者,此火为雷之本,而火即气也。气为水覆,所以为 而 不已者,此气为 之本,而气即阳也。然病在气分,非本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则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其或免者,亦万幸矣。凡诸治法,当辩如下。
论治(共九条)
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气滞而逆者,有因中气虚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寒滞为呃者,或以风寒,或以生冷,或其脏气本寒,偶有所逆,皆能致呃,但去其蔽抑之寒,而呃自止。宜橘皮汤、《三因》丁香散,或二陈汤加生姜五七片,或佐关煎,或甘草干姜汤、橘皮干姜汤之类,皆可酌用。若寒之甚者,浆水散,或四逆汤。
胃火为呃者,其证极多,但察其脉见滑实而形气不虚,胸膈有滞,或大便坚实或不行者,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但降其火,其呃自止,惟安胃饮为最妙。余尝治愈多人,皆此证也。
气逆为哕而兼胀闷者,宜加减二陈汤加乌药,或《宝鉴》丁香柿蒂散,或羌活附子汤,或神香散。
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白芥子、乌药之属,或用大和中饮加干姜、木香。
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宜理中加丁香汤,或温胃饮加丁香。若因劳倦内伤而致呃逆者,宜补中益气汤加丁香。凡中焦寒甚者,多由脾胃气虚而然,盖脾胃不虚则寒亦不甚,故治寒者,当以脾气为主。若吐痢后胃气微虚,或兼膈热而呃者,宜橘皮竹茹汤;无热者,宜生姜、半夏、丁香、柿蒂、白术、肉桂之类,皆可酌用。
下焦虚寒者,其肝肾生气之原不能畅达,故凡虚弱之人多见呃逆,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而然。此呃逆之本,多在肾中,故余制归气饮主之甚效,或用理阴煎加丁香以疏气,妙亦如之。
凡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察其中虚,速宜补脾;察其阴虚,速宜补肾,如前二条固其法矣,然犹恐不及,则惟大补元煎及右归饮之类,斯其庶几者也。
呃逆证,凡声强气盛而脉见滑实者,多宜清降;若声小息微而脉见微弱者,多宜温补。
伤寒呃逆(共六条)
凡伤寒之呃,亦无非气逆之病,其有与杂证不同者,如仲景所言则其类也,然犹有未悉及治有未备者,谨略如下∶一、伤寒胃中虚冷等证,大约与前杂证相似,悉宜如前以温中等剂治之。或如仲景所言胃中虚冷及饮水则哕等证,当以后条仲景法治之。
伤寒邪在表者,与里无涉,故无哕证。惟少阳证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则寒热往来,气为邪抑而哕逆者有之矣,宜柴陈煎主之,有寒者加丁香,有火者加黄芩;或小柴胡汤亦可。
伤寒失下,邪入正阳明,内热之极,三焦干格,阴道不行而上冲作呃者,必宜去火去闭,斯逆气得降而哕乃可愈。然必察邪之微甚,如无坚实胀满等证,而但以干涸燥热者,宜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或泻心汤凉解之。若果有燥粪,大便闭结,胀满实坚俱全者,宜三承气汤下之。
伤寒邪有未解,而用温补太过者,则其中焦气逆,最能为哕,惟安胃饮为最妙。若气逆无火者,宜橘皮汤。若兼表邪未解者,宜柴陈煎。
伤寒误攻,或吐或下,或误用寒凉,以致脾肾胃气大虚大寒而发哕者,大为危候,速当以前杂证温胃、理阴等法调治之,恐迟则无济于事也。
述古(共三条)
仲景曰∶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阳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按以上四条,皆言胃之虚寒也。虚寒者既不可攻,亦不可与水,则寒凉之药亦当忌用可知。
论曰∶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按此一条,即言哕之实邪也。盖便有不利,则气有不达,下不达则上逆而出。故小便不利者,当利其水;大便不通者,当通其便。
《要略》曰∶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干呕哕,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张子和《吐式篇》云∶凡病在上者皆宜吐,然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漆,微汤微散皆儿戏耳,若非吐法,病安能除?曾见病之在上者,诸医用药尽其技而不效,余以涌剂少少用之,辄获微效,可见吐法必可用于上,宜乎其效之速也。按此吐法亦可治哕者,以其气得伸而郁得散也,故凡气实而郁者,在子和之法亦所宜用。
简易方
一方治呃逆久不愈,连连四五十声者,用生姜捣汁一合,加蜜一匙,温热服。
一嗅法 治呃逆服药不效者,用硫黄、乳香等分,以酒煎,令患人以鼻嗅之效。一方用雄黄一味,煎酒嗅。
灸法
两乳穴,治呃逆立止。取穴法∶妇人以乳间垂下到处是穴,男子不可垂者,以乳头下一指为率,与乳头相直骨间陷中是穴。男左女右,灸一处,艾炷如小麦大,着火即止,灸三壮,不止者不可治。
膻中、中脘、气海、三里。
呃逆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橘皮汤(热五六) 四逆汤(热十四) 安胃饮(新寒十一) 温胃饮(新热五) 归气饮(新热十四) 理阴煎(新热三) 右归饮(新补三) 佐关煎(新热十) 浆水散(热一四七) 柴陈煎(新散九) 白虎汤(寒二) 神香散(新和二十) 大补元煎(新补一) 泻心汤(寒二七) 大和中饮(新和七) 小和中饮(新和八) 小柴胡汤(散十九) 大承气汤(攻一)小承气汤(攻二) 加减二陈汤(和二) 橘皮干姜汤(热五五) 甘草干姜汤(热五四) 生姜半夏汤(热五二) 橘皮竹茹汤(热五八) 《三因》丁香散(热六十)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羌活附子汤(热三五) 理中加丁香汤(热四) 竹叶石膏汤(寒五) 《宝鉴》丁香柿蒂散(热六五)
论外备用方
参附汤(补三七) 柿蒂汤(热六六) 丁香温中汤(热十一 和胃) 养正丹(热一八八气逆) 丁香柿蒂散(热六四 胃寒)
【概述】呃逆又称膈肌痉挛,俗称打呃。是因为膈肌突然受到冷饮、冷食、冷气或辛辣刺激而产生痉挛。亦可继发于消化道、心血管疾病过程中。中医认为本症为肺胃之气上冲咽喉。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可昼夜不停,持续数天或数月,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故应积极治疗。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1:
选穴:太渊。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避开桡动脉,用28或30号毫针直刺0.5寸,提插捻转3~5分钟。留针15~20分钟。
方法2:
选穴:呃逆点(又名中缝穴)。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28号或30号1寸毫针,针尖向上斜刺进针,深近骨膜,反复捻转约1~2分钟,至呃逆停止后,每5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
按语:据《单穴治病选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等资料介绍,针刺呃逆点,确实可起到很好疗效。主要对膈肌突然受到异常刺激而发生的呃逆效果较好。如久病重病过程中出现呃逆,往往预后不良。呃逆治疗也难以奏效。
(二)点穴疗法
选穴:少泽。
操作:医者用拇、食指捏住患者小指,拇指对准穴位。力量由轻到重。成人可用指甲顶玉,病人感到酸麻胀。每日数次,可作为发作期的辅助治疗或预防呃逆发作。
(三)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鱼际、少泽。
操作:常规穴位部皮肤消毒后,医者用拇指揉鱼际及少泽穴位处皮肤数次,使脉络显现,然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用拇、食指轻轻挤压,放几滴血,用干棉球擦拭干净。
资料来源:据陈国献报道,指压和点刺放血疗法治疗呃逆效果较好。四川中医,1990—8—25
【手穴治萃】
五输穴平呃逆。病案举例:顾××,男,70岁,退休工人。呃逆5天,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呃逆频作,声高有力,胸闷不适胁肋作胀,夜寐难眠,纳食不香,大便干燥,解而不畅,口干口苦。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来弦细。证乃肝火犯胃,胃气不和,逆气上冲。拟法清肝和胃,理气畅中。取双太冲,双神门。太冲施以泻法,神门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首次针毕,呃逆大减,2次后呃逆停止,其它诸症亦随之而瘥。
按语:本例属肝火旺盛,胃失和降。故其治疗取足厥阴经输穴太冲清火泻肝,和胃理气。呃逆之症每每不能令人自制,致眠差心烦,取手少阴经输穴神门养心安神、平呃止逆。现代医学认为呃逆乃膈肌痉挛所致。根据经脉循行,心、肝二经皆通膈肌,二穴相伍,直达病所,解除隔肌之痉挛。(董自安江苏中医1992(3)—26)
【病因】常因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情志不畅,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而致,喉间呃逆连声。
【症状】呃逆连声,轻者不经治疗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自愈。严重者可昼夜不停,以致影响进食、睡眠,使病人疲惫不堪。如久病、重症突然并发此症,则多属危象。应加注意。平掌测试检查:胸部多有密集、阻滞气感。
【治疗】
(一)发功:
1.患者坐位或站位,面南背北,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医者先掐患者两中膈穴(中指屈曲,手第一指间关节挠侧纹头尽处),按揉脾俞、膈俞、膻中、中府、云门等穴。
2.以平掌式,用推拉引手法向膻中、乳根发气,并顺足阳明胃经向两下肢导引经气,将气机调顺;再以同法向背部脾俞、胃俞、肝俞发气,并顺足太阳膀胱经向下肢导气。
3.症状仍不减轻者,再以平掌式,推拉引手法向百会发气,并顺任脉向丹田导气。
(二)辅助练功:患者坐位或站位,面南背北,两脚与肩宽,全身放松。用逆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呼气时以意引气下沉丹田,转而至两足?趾之大敦穴处。3息或9息。
【病例】刘××,男,36岁,1983年5月23日初诊。
主诉:呃逆2天。因受凉后引起呃逆连声,每次持续半小时~1小时,每天10余次。影响睡眠,因呃逆而致胸痛,胸闷,胁肋不舒适,上腹痛,周身无力,精神萎靡。
体检:舌苔薄白,脉沉迟。平掌测试:胸部有密集、阻滞气感。
诊断:呃逆(膈肌痉挛)。
治疗:取穴:膈俞、胃俞、肝俞、膻中、华盖、云门、中府、足三里。发功:先按揉以上诸穴;然后以平掌式,用推拉引手法发气。
治疗经过:经2次治疗而愈。
退休干部王某,祖籍山东,形躯魁梧,性格爽朗。中年得高血压病,逐渐发展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常在190~210/120~130mmhg、之间。严重时舒张压可高达140mmhg、。二十年间屡现高血压危象,必经医院抢救始能脱险。久而久之,渐渐形成冠心病。年至五十上下,继发心力衰竭,每年须住院数次,始可苟延残喘。平素人参不离于口,一年内须服用生晒参500g、以上。至三年前来余处服用中药。当时见症:自感头晕头痛,时作时止,心悸慌乱,胸闷气促,甚则略见喘息,全身乏力,精神萎顿,动辄汗出,夜梦频仍。腰脊酸软,胃纳不馨,但二便正常。脉大按之软,舌淡白无血色,略胖,苔薄净。据脉证而论,此证为气血亏损,心肾不交。头脑常痛而不甚,且时作时止者,是虚晕虚痛,气血失充,清阳不展之象也。全身乏力,动辄汗出,是气虚卫阳不固,以致津液外泄。精神萎顿,腰脊酸软,为先天受损,肾将惫矣。心悸慌乱,胸闷气促,乃血不养心,兼有心气不足之疾。心肾两脏为水火之脏,在生理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二达于心,则水火既济而循环不息。今则两脏俱损,水升无力,火降不及,则火水未济,而成天地痞塞之象。恰如《周易》火下水上,卦成既济,水下火上则成未济之意相类。是以心火郁于上而胸闷心悸,肾水乏于下而腰脊酸软也。参酌脉象舌色,皆无:二致。治之之法,当两调气血,兼益心肾而交媾水火。药用: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神、甘草、熟地、淮牛膝、杞子、麦门冬、五味子、当归、枣仁、姜枣之属,服数剂即见效验,诸证明显好转。续服数十剂后,症状缓解,停药不服。越年余,自觉一向安好,时已孟冬,一日夜间忽发呃逆。呃声频繁,昼夜不辍。因交通不便,至第三日下午始来余处就诊,诊得两手脉大而稍软。依然是元气不充体质,稍感寒邪则膈膜痉挛,致呃逆连声而作。拟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益气温中,降逆止呃。方为: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党参24g、甘草3g、姜半夏9g、柿蒂9g、丁香3g、生姜二片大枣七枚
上方服三帖未知,其妻来告症情依然。余推敲此症诊断无误,用药恰当,当是患者元气素弱,尚不足以运药势、制病邪,应继续服药。于是宗原方,去丁香恐其太热,柿蒂用15g、,又三帖,呃逆即除,隔年相见,知未复发。
36。呃逆今名??古名,不似哕哕胃里声,??声格格连声作,原夫脐下气来冲,颇类嗳噫情自异,均属气逆治能同。虚热橘皮竹茹治,二便不利利之宁,气不归原宜都气,寒虚丁萸附理中,痞硬下痢生姜泻,痞硬噫气代赭功。
【注】今之名曰呃逆,即古之名曰??也。??者,气噎结有声也。世有以哕呃逆者,盖不知哕哕之声,声从胃里出口,不似??之格格连声,气从脐下来自冲脉,出口作声也。呃逆颇类嗳气噫气。嗳气者,因饱食太急,比时作嗳,转食气也。噫气者,因过食伤食,越时作噫,食臭气也,故曰情自异也。但均属气逆为病,故曰治能同也。呃逆之病,胃气虚竭也。兼热者,以橘皮竹茹汤加柿蒂主之。兼大便不利,以三承气汤主之。兼小便不利,以二苓散汤主之。兼肾虚不能摄冲脉之气归原,以都气汤加牛膝主之。兼寒虚,太阴手足温,以丁萸理中汤主之,少阴手足厥,更加附子。兼痞硬下痢,以生姜泻心汤主之。兼痞硬噫气,以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方书或作 逆,或作哕气。
呃逆有因痰阻气滞者,有因血瘀者,有因火郁者,有因胃热失下者,此皆属实。有因中气大虚者,有因大下胃虚,阴火上冲者,此皆属虚。然戴复庵曰∶热呃惟伤寒有之,他病暴起,多属寒也。半夏生姜汤最妙。 呃在中焦,谷气不运,其声短小,得食即发。呃在下焦,真气不足,其声长大,不食亦然。寒热虚实,治法不一,古人治阴呃,每用桂附、干姜、吴茱萸、丁香、茴香诸辛热药,多有收效者,治阳呃,用橘红竹茹汤。《玉机微义》曰∶呃逆本由阴气已虚,阳火暴甚,直冲而上,出于胃,入于肺,而作声。东垣用凉药者,所以泻热降火也。若阴症呃逆,以阴气先消,阳火亦竭,浮于胸中,亦欲散也。故不用寒药,而反用温药养胃,留其阳气胃气一和,阳生则阴长也。大凡咳逆,脉散者不治。产后呃逆,此恶症也。急灸男左女右期门穴,极效,期门穴在乳下黑尽一指处是也。
薛立斋曰∶夫疮疡作呕,不可泥于毒瓦斯内攻,而概用败毒等药。如热甚 痛,邪气实也,仙方活命饮解之。作脓 痛,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脓熟胀痛,气血虚也,先用托里散,后用针以泄之。 痛便秘,热蕴于内也,内疏黄连汤导之。若因寒药伤胃而呕者,托里建中汤。胃寒少食而呕者,托里益中汤。虚寒淫而呕者,托里温中汤。肝木乘脾而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脘停痰而呕者,托里清中汤。脾虚自病而呕者,托里益黄汤。郁结伤脾而呕者,托里越鞠汤。若不得详究其源,而妄用攻毒之药,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矣。丹溪虽曰肿疡时呕,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时呕,当作阴虚补之,殊不知此大概之言耳。即《内经》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之意。况今之热毒内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岂可执前圣之言,而药今人之病欤!
刘河间曰∶夫疮疡时呕,当作湿气侵胃,倍用白术。
朱丹溪曰∶诸逆上冲,呕哕,皆属于火。然治呕须分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疡后,当作阴虚补之。
冯鲁瞻曰∶夫痈疽呕逆有二∶一因初起失于内托,伏热在心;一因脾气不正,伏热在脾。在心者则心烦身热, 肿作痛;脾气不正者,则不烦热,但闻秽气便呕。故治痈疽,多用香药者,盖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郁结为脓,得香则气血流行。凡疮本腥秽,又闻臭触则愈甚,若毒入胃则呕哕,古人用之,可谓有理。即如饮食,亦须调令香美,以益脾土,养其真元,可保无虞矣。
申斗垣曰∶夫呕者,有声无物谓之呕,是气病也。有物无声谓之吐,是血病也。凡疮疡肿痛之时,即有呕声或吐,当诊其脉,如洪数实大,或便秘不喜冷冻饮料者;宜降火清中,黄连解毒汤。如喜热饮而恶寒者,作呕便利如常,宜养胃调中汤。如脉微细,肠鸣腹痛,作泄而呕者,托里温中汤、二神丸。再以香砂六君子汤治之,饮食顿进,十全大补汤亦可。有患疮疡未溃,而作呕及恶心者,乃疮毒之甚内攻,胃气原虚,故有此证,宜六君子汤加香砂、生姜治之。如疮疡已溃,而作呕作恶心者,或不食痞满,肠鸣腹痛,大便利,作呕及哕声不绝,不得安眠,昏愦时发,宜托里温中汤治之。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温,佐以苦温,姜附能温中外阳气,自里之表,故为君;羌活苦辛温,能透关节耳。
窦汉卿曰∶夫呃逆,乃胃中虚冷之极,宜香、附、丁、沉。
丹溪曰∶内托散性凉,治呕,有降火之理。(即护心丹。)
《精要》云∶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初发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宜内托;一证谓气虚,脾气不正,宜嘉禾散。
朱丹溪曰∶治呕须分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后当作阴虚治之,若年老因疽溃后,呕逆不食者,宜参 白术膏峻补取效。
薛立斋曰∶热毒内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当脉证辨之。
杨氏曰∶鼻衄初愈,不曾表汗,毒在经络,则背发大疽,自肩下连腰胁,肿硬如石,其色紫黑,以凉药投之,终夜大呕,连进内托散呕止。
李东垣曰∶呕吐无时,手足厥冷,脏腑之虚也。
娄全善治一男子肿疡,呕,诸药不止,用独参汤一服,呕即止。
薛立斋曰∶喜热恶寒而呕者,宜温养胃气;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
南院使戴元礼曰∶如恶心者,无声无物,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胃口,止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
张景岳曰∶予尝饮食少思,吞酸嗳腐,诸药不应,惟服理中汤,及附子理中丸有效。盖此证,皆因中气虚寒,不能运化郁滞所致,故用温补之剂,使中气温和,自无此证矣。
胡公弼曰∶若气血两虚发呕,而舌尖干燥者,必死。
蒋示吉曰∶脾胃将倾,则饮食作呕,宜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不应加附子(《说约》)
经曰∶诸吐呕酸水,及水液混浊者,皆属热,诸呕吐涎,澄澈清冷者,皆属寒。如天寒则水清,天热则水浊之义。又有胃热胃寒之分,辨之以口渴与不渴耳。
朱丹溪治超越陈氏,二十余岁,因饱后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连哕百余声,半日不止,饮酒与汤则不作,至晚发热,如此者三月。脉涩数,以血入气中治之,用桃仁承气汤加红花煎服,下污血数次即减。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月而愈。
一人病后呃逆不止,声闻邻家,或令取刀豆子烧存性,白汤调服二钱,即瘥,盖取其下气归元而逆自止也。(《本草纲目》。)
邃 治一人伤寒,阳明内实,地道不通发呃,其脉长而实,以大承气汤下之而愈。
一人伤寒,七日热退而呃声不绝,六脉沉细无力,倦甚,以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日进三服而安。
一人酒色过伤,医作外感治,发汗过多,绝食日久,致血气两虚,相火冲上,呃逆五六日不止。治以半夏、黄连以泻逆气,归、芍、生地、知母以养阴,炒柏以泻冲火,二三剂而愈。
陈三农治一人,患温热病十余日,身热面红,舌燥黑,呃逆日夜不止者三日。众医以脉迟无力,欲用丁附回阳热剂。陈以手按其胸腹,痛不可近,曰∶脉微迟非元气虚,由邪热内实,壅滞其脉而然也。用解毒承气汤,入甘遂末三分,下咽而燥热,片时去黑粪三四升,热退呃止而安。
一人患温热病,大便不通,用下药粪去而呃大作。众尤下药之过。曰∶此燥粪在肠胃,遏气于下,粪去而郁气暴升,故奔迫而作呃耳。以枳壳饮之而安。
一人呃逆连声,脉来有力。正邪相争,肝木受邪。自思金能克木,用铁二斤,烧红水淬饮之即愈。
一妇患时疫,饮水过多,心下坚痞,咳逆倚息,短气不卧,诸药无效。作停饮治之,进以五苓散一剂而安。(以上皆《大还》。)
卢不远治陈孟抒室人,因怒发呃三日夜。召诊,以来迟意甚不怿。脉之曰∶固来迟,然效极速。果一剂而愈。此盖肝郁甚怒弗畅,气将入胃而不能,故发呃。今不治呃,用柴胡等条达木郁,郁解即止,暴病气全,故易愈也。
吴孚先治袁氏女,陡发呃症。有用丁香、柿蒂者,有补之泻之,有灸之者,俱不效。乃与柴胡、桔梗等味开提之,不三剂而愈。良由郁怒,肝木不舒,上乘于胃,故作呃,经曰木郁则达之谓也。
喻嘉言治王岵翁,有脾约症,得苁蓉、胡麻、首乌、山药等润剂即解。冬尽偶饱食,当风而吐,胃气大伤,微似发热,左关脉甚大。自云初觉中脘不舒,今则气反攻左,初饮梨汁不投,今服蔗汁稍定。喻曰∶此虚风之候也,以胃中空虚若谷,风自内生,左投肝木,而从其类,是以气攻左,而左脉即为之大且劲。经云∶风淫于内,治以甘寒。梨蔗皆甘寒,而一效一不效者,乃胃中气虚已极,不奈梨性之达下,而喜蔗性之和中也。遂以甘寒定方,人参、竹沥、麦冬、生地之属。众议除参不用,服后腹内呱呱有声,呕出黄痰少许,胸中遂快,次早大便亦通,症似向安。然本胃经受病,而胃脉反和,惟心肾肝肺之脉不安,其故口中味淡,汤饮不肯下行。此中央气弱,不能四迄转达也。宜急用四君子汤之理胃气,则中央之枢转有力,而四畔之机关尽利,喉管之水气不逆,而口中之淡味亦除矣。不信,别召二医,一谓中风,一谓伤寒。微用表剂,即汗出沾濡,气高神荡,呃逆不休矣。再投黄连一剂,则脉乱如沸羹,频转频歇,神昏身强,年寿黑滞,气出顺而入必哕,昼夜万三千五百息,即哕亦如之。二医卸祸,谓喻前议四君,今始可用。喻曰∶气已出而不入,再加参、术之腻阻,气立断矣,惟仲景旋复代赭一方,可收神功于百一。进一剂而哕势稍减,二剂加代赭至五钱,哕遂大减,连连进粥,神清色亮,脉复体轻。再用参、苓、麦冬、木瓜、甘草,平调二日,康复如初。
张三锡治一老人,偶伤饮食,消导未减。或误与润肠丸,二服下清水,胀痛转甚。或复投巴豆丸,二服至呃逆不止。用大剂六君子汤二帖,至五帖全止,补养而愈。
一老人深秋患痢,发呃逆呕吐。黄柏炒燥研末,陈米饭为丸小菀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白术、茯苓三味浓煎汤下,连服三剂即愈。切不可下丁香等热药。
陈良甫治一人痢疾,呃逆不止,六脉沉弱。诸医药灼艾皆无效,乃投退阴散两服愈。又尝治许主簿,痢疾呃逆不止,诸药无效。灸期门穴,不三壮而愈。(《良方》。)
王叔权治一男子,忽气出不绝声,病数日矣。以手按其膻中而应微,以冷针频频刺之而愈。初不之灸,何其神也。(《资生经》。)
陈霞山治一人,咳逆上气,体重气短,胀满坐不得卧,常作水鸡声。用白前汤∶白前二两,紫菀、半夏各三两,大戟一两,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水肿大实之治。)
薛立斋治一妇人痢后呕哕,(即呃逆也。)服降火化痰等剂愈甚,脉洪大,按之虚细,作渴饮汤,诸药到口即呕。此脾胃虚寒,不能司纳,以参、术、炮姜末各一钱,以饭作丸,米饮不时送三五粒,至三两余,闻药不呕。乃以六君加炮姜,三十余剂。
一妇人患症同前,饮食少思,胸腹膨胀,大便不实。所见之症,悉属虚寒假实,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木香,夕用六君子汤送四神丸,渐愈。又用八味丸料,煎送四神丸而痊。
一妇人因怒呕哕,时或昏愦口噤,时或举体内动,其面色或青或赤。此肝火炽甚,脾土受侮,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钩藤治之渐愈。又用加味归脾、逍遥二药,调理而痊。
缪仲淳治高存之邻人卖腐者,伤寒微哕,两日夜不省人事。其子乞方,问之曰∶汝父当时曾头身热乎?曰∶然。曰∶曾服汗药乎?曰∶未也。曾吐下乎? 曰∶未也。因索伤寒书检之,其方类用干姜、柿蒂、丁香及附子等温热之药,(检方云云者,盖示人以病系阳明热呕,以上诸药均不可用,非临阵看兵书也。)末条仅载白虎汤一方。缪思之,曰∶伤寒头痛口渴身热,本属阳明热邪传里,故身凉发哕,(传里身凉,亦是金针。)未经汗吐下,邪何从而出?但其人年老多作劳,故于白虎汤中加人参三钱,二剂立愈。
马元仪治葛怀,年六旬外,下痢呃逆,两足微冷,或以痢治之转剧。诊之,两脉虚微,此中气挟寒下痢,当大剂温补,以恢复元气。时有言下痢多由湿热在胃,不行清理,而反温补恐未合。曰∶湿热伤者,其脉必实,其腹结痛,且无呃逆足冷之症。此由年高气弱,火衰于下,气虚于中,因之升降失常,而输泄无度。温补非治痢也,阳回则痢自止耳,若必俟痢止而后补之晚矣。遂与人参四两,合附桂理中汤,连投四大剂而瘥。
陆圣修年逾六旬,呃逆泄泻,面赤如妆,足冷如冰,两脉沉微。曰∶人身之中,赖元气以充养,今因泄泻而气衰于下,复因呃逆而气伤于上,上下交征,年高气弱,何以当此?所幸者犹未喘与汗,尚可挽也。与附子理中汤,大培火土,加丁香以暖胃止呃,盖一法而升降之道备焉。降者以肾中阳旺,则气不上僭,而下收崇土之功,升者以脾中阳旺,则气不下陷,而中守之营运有职,则饮食自然变化精液,而泄泻安有不愈乎?
朱氏子未第时,患腹胀食少,倦怠自汗,呃逆口干。脉之,左得弦急,右见虚微,此中虚肝盛,得之烦劳且怒也。烦劳则气分驰而脾胃损,郁怒则肝木横肆而脾胃伤,由是汗出不止,脾虚而腠理不固也。口中干燥者,脾虚而精液不升也;腹胀者,气虚而传化失常也;食少者,胃阳不化,健运失职也;呃逆者,五阳不布,阴气用事也。当用桂附理中汤,大培中土,土旺则不受制于木,且能生肺以制木也。服四剂,脉渐起,胀渐平。因停药数日,胀如故,与大剂桂附理中汤,少加沉香以和胃气而行肝气,调理一月而安。(病本多项,因呃逆为病之最,故入此。)
老仆王忠妇呕逆呃气,几无宁刻。脉之,右寸独大,余脉虚微。此中州土败,水气不行,五阳不布,浊阴上逆也。与五苓散一剂。此肝邪挟水气上逆也,五苓利水,中有桂以制肝,故速愈。服后一时许吐逆顿止,再与附桂理中汤连服之,明日两脉向和,呃逆亦止。微觉倦怠,与加桂理中汤,四五剂而安。
张意田治董友之母,年将七旬,病已八日。脉之,软缓而迟滞,发热日晡益甚,舌苔黄浓,大便不行,(便知非丁香、柿蒂症。)畏寒呃逆。阅诸方咸以老年正气虚,用丁香柿蒂与补阴之剂。夫脉来迟滞,畏寒,阳邪入里也;舌苔黄浓,日晡热盛,阳明实也。此乃表症未解,而陷里之热急,致气机逆窒而发呃,法当下之,毋以年高为虚也。与小承气,服后大便转矢气,兼有心烦不宁之状。与一剂,临晚下黑屎数枚,二更战栗壮热,四更大汗,天明又便黑矢,然后呃止神清而睡。此实呃之症也,宜审之。
朱丹溪治一中年妇人病哕,以四物汤加和白陈皮、留尖桃仁、生甘草、酒红花,浓煎入驴尿饮,以防其或生虫也。与数十帖而呃逆除矣。
楼全善治其兄,九月得滞下,每夜五十余行,呕逆食不下,五六日后加呃逆,与丁香一粒,噙之立止。但少时又至,遂用黄连泻心汤加竹沥引之。此实中挟虚之症,得黄连泻心,实症除而虚症未已,故得补敛而安。若施之纯实之症则危矣。呃虽少止,滞下未安,若此十余日,(痢久故可用涩。)遂空心用御米壳些少涩其滑,日间用参、术、陈皮之类补其虚。自服御米壳之后,呃声渐轻,滞下亦收而安。
沈明生治唐玉如,夏间患血淋,数日淋止发呃,举体振动,声大且长。或与开胃消痰益剧,勺粒不入,已两日夕。又欲进丁香、柿蒂且加姜、桂、参、 。诊之,乃阴衰火炎症也。盖劳役而兼房帏,时际炎敲,水不制火,血虚而气上冲,是以胀满不食,呃逆不已。今六部脉洪数,颜如煤 ,大便六七日不行,小水滴沥不快。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先哲云∶呃满须看前后部。肾虚不能纳气归元,故呃声长大从丹田出,丁香、柿蒂可妄投耶?乃先用胆导得垢数枚,觉两足微暖,此逆气下达也。即以六味汤料稍减山药、萸肉,入黄连、栀子、车前、牛膝,薄暮煎服,不夜分呃全愈矣。明晨进粥,滞色渐清。夫呃症有寒热之分,呃声有上下之别。
今以劳剧之体,血淋后见之,是不由胃而由于肾也。六脉洪数,大小便不利,是不由于寒而由于热也。真水耗于平日,火症萃于一时,虚则肝肾不能纳气,自下焦上逆为声,非中焦热邪之比。其腰疼颜黑俱属可虞,幸得两足温,得补而哕止,乃壮水制阳光之明验,亦坎离既济之隹征也。根据方调理半月全瘳。
娄东吴大令梅顿先生弟也,丁未夏,归自烟台,炎风烈日不无感受,萑符不靖不无惊恐。舟中兼有当夕者,至中途疲 殊甚,急棹抵吴门。或谓憔悴之体,竟应投补。沈见脉数未平,气口独盛,以为虚中有实热,初用薷、芩等剂,溯其源也。继用劫利等剂,导其流也。宿垢既除,旋培元气,元气渐复,行且勿药矣。因设酬劳之宴,劳倦惫甚,其夕神昏肢倦,俄而发呃。沈曰∶劳复发呃,当施温补无疑,第虚气上逆,其势方张,恐汤药未能即降,须艾 佐之为妙。一友于期门穴一壮即缓,三壮全除,调补而瘥。
魏玉横曰∶祖姓人年近七旬,素有胃痛病。于二月间忽发呃,昼夜不绝声者十余日,胃亦痛,食入即呕。或与二陈汤加丁香、藿香等,病转剧。脉之,两手皆洪数,两寸溢而鼓,时见歇止,乃厥阴之火上冲而然。与杞子、米仁各一两,沙参五钱,麦冬三钱,酒连四分,二剂而愈。后半年病复作,以贫乏无力再药而死。此贫亦为不治之一也,哀哉!
呃逆分不足有余,
不足,因内伤脾胃及大病后胃弱,多面青,肢冷,便软;有余,因外感胃燥及大怒、太饱,多面红,肢热,便闭。有余可治,不足者危。
不足火炎阴气虚;
火乃元气之贼。人之阴气根据胃气而养,胃土受伤,则木气侵之,阴火所乘,不得内守,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乃虚之甚也。膏粱湿热者,十味小柴胡汤,吞单黄柏丸,或调益元散;胃火善食者,小半夏汤加山栀、黄芩吐之;火盛者,益元散加黄连、黄柏;自利,更加参、术、白芍、陈皮。久病滞下及妇人产后,从脐下逆上,夜分转甚者,皆属阴虚,四物汤加知、柏、陈皮、竹茹。
劳役伤脾故有此,
贫苦大劳火动,浊升清陷者,补中益气汤,或合生脉散加黄柏、附子少许;挟房劳者,琼玉膏;肾气不归元者,九味安肾丸。
久病寒搏火为辜;
极是危证。脉数为火刑金,必死。凡伤寒吐下及杂病久,每呃逆者,皆火欲上行,为胃中寒邪所遏,故搏而有声,俱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理中汤倍参。久者,三香散,或木瓜根煎汤呷之。中虚昏聩脉结者,炙甘草汤救之。
有余饱食(填寒胸中)失升降,二陈汤加枳壳、砂仁。
痰郁何由得泰舒?
痰闭于上,火动于下,无别证,忽然发呃从胸中起者,芩连二陈汤,或只陈皮、半夏,姜煎服,或人参芦煎汤吐之。停痰,或因怒郁瘀热者亦宜。盖参芦泻肺,肺衰气降,而火土复位矣。七情气郁者,木香匀气散,用萝卜煎汤下,苏子降气汤。
阳证失下多潮热,
地道不通,因而呃逆。宜寒药下之,大柴胡汤。阳极脉微将脱者,宜凉膈散、解毒汤,养阴退阳,不可大小。
汗吐下后(胃)热未除;
小柴胡加橘皮、竹茹,或橘皮竹茹汤、单泻心汤。
有余涌(吐)泄(平人食物太速,饮水入肺,喜笑太多,亦属有余。食呃、笑呃,以纸捻鼻嚏,或久闭气可止。水呃,小陷胸汤、小青龙汤去麻黄,清之利之而已不足补。)
补有温平凉莫拘。
凡汗、吐、下、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脾胃阴火上冲者,当平补;挟热者,宜凉补。《局方》率用丁、附温暖助火,损不足而益有余,宜乎呃逆之必死也!
呃逆,俗谓呃忒,发声于咽喉,轧轧然连续短促不长。古谓之哕,非也。哕与干呕无异,其声浊恶而长,比之呃忒,大有径庭矣。有因胃中实热失下而作,有因胃中痰饮而作,有因服寒药过多胃中虚冷而作。其气皆从胃起,冲至胸嗌之间而为呃。如胃热失下者,承气汤下之;胃虚有热者,橘皮竹茹汤清之;有痰饮者,橘皮半夏生姜汤加茯苓、枳实和之;胃冷者,橘皮干姜汤温之。若过服凉药,胃寒呃忒者,丁附理中汤主之;若其气自脐下直冲于胸嗌间而作呃者,病不在胃,因下虚误服寒药,冷极于下,迫其相火上冲,乃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急温其下,阳回而呃乃止。(《全生集》)
世有谓哕为呃逆、吃逆、噫气者,皆非也。盖哕之声,气自胃出于口,而有哕哕之声,壮而迫急也;呃逆之声,气自脐下冲上退场门,而作格格之声,散而不续也。夫所谓呃逆者,即《论》中平脉篇所谓kt kt者,气噎结有声也。吃逆、噫气者,即今之所谓嗳气也。因饱食太急,比时作嗳,而不食臭,故名曰吃逆也;因过食伤食,过时作嗳,有食臭气,故名曰噫气也。哕、kt 、嗳、噫,俱有声无物,虽均属气之上逆,然不无虚、实、寒、热、轻、重、新、久之别也。甚至以咳逆为呃逆者,殊不知咳逆即今之喘嗽也,兹乃与呃逆混而为一,不可以不辨。(《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