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参考:婴幼儿腹泻 , 急性肠炎 , 脾气虚 , 寒湿困脾 , 肝气乘脾 , 脾胃阳虚 , 食伤脾胃 , 胃寒 , 小肠虚寒 , 溃疡性结肠炎 , 肠结核 , 腹泻 , 放射性直肠炎 , 肠道菌群失调症
“泄泻” 相关论述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气利,诃梨勒散主之。”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提出对实热积滞所致的下利,采取攻下通便法,即所谓“通因通用”法。篇中还对湿邪内盛,阻滞气机,不得宣畅,水气并下而致“下利气者”,提出“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邪,即所谓“急开支河”之法。张仲景为后世泄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从三因学说角度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并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当这些疾病出现泄泻的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应注意的是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病因病机】
致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1.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又以感受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水谷杂下而发生泄泻,故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寒邪和暑热之邪,虽然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亦能直接损伤脾胃肠,使其功能障碍,但若引起泄泻,必夹湿邪才能为患,即所谓“无湿不成泄”,故《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腐馊不洁,食伤脾胃肠,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克脾,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或忧郁思虑,脾气不运,土虚木乘,升降失职;或素体脾虚,逢怒进食,更伤脾土,引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故《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肠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反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如《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5.命门火衰,命门之火,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若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且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可发生大便滑泄、洞泄。如《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之中湿邪最为重要,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其他诸多外邪只有与湿邪相兼,方能致泻。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肠,大小肠的分清别浊和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胃为泄泻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当中又以脾为主,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自可成泻,其他诸如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肾等脏腑所致的泄泻,都只有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时才能引起泄泻。同时,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外邪与内伤,外湿与内湿之间常相互影响,外湿最易伤脾,脾虚又易生湿,互为因果。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使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临床表现】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状;或大便清薄,完谷不化,便中无脓血。泄泻之量或多或少,泄泻之势或缓或急。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
【诊断】
1.具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临床特征。其中以粪质清稀为必备条件。
2.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
3.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因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5.需除外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而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其大便中无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也或有或无。
2.霍乱霍乱是一种卒然起病,剧烈上吐下泻,吐泻并作的病证。泄泻与霍乱相比,同有大便清稀如水的症状,故需鉴别。霍乱的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常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只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一般起病不急骤,泻水量不大,无米泔水样便,津伤较轻,无危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多属寒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多属虚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多属实证。.
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治疗原则
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分证论治
『急性泄泻』
·寒湿泄泻
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肠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该方是治疗湿热泄泻的常用方剂。方中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甘草甘缓和中。若热偏重,可加金银花、马齿苋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若湿偏重,症见胸脘满闷,口不渴,苔微黄厚腻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泽泻、车前仁以增清热利湿之力;夹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麦芽;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可加金银花、连翘、薄荷;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等,为暑湿侵袭,表里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伤食泄泻
症状: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而不畅者,可因势利导,据通因通用的原则,可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使邪有出路,达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慢性泄泻』
·脾虚泄泻
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症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腥秽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症见短气肛坠,时时欲便,解时快利,甚则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减当归,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肾虚泄泻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温阳补肾,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涩止泻。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升阳健脾,亦可合桃花汤固涩止泻。
·肝郁泄泻
症状:每逢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中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若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可加柴胡、枳壳、香附;若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黄芪、党参、扁豆;若久泻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等。
【转归预后】
急性泄泻经过恰当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只有少数病人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者,导致病程迁延,日久不愈,由实转虚,变为慢性泄泻;亦有极少数病人因暴泻无度,耗气伤津,会造成亡阴亡阳之变。慢性泄泻一般经正确治疗,亦能获愈;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可由脾虚而致中气下陷;脾虚可以及肾,或脾肾相互影响,以致脾肾同病,则病情趋向加重;若久泻者,突见泄泻无度,水浆不入,呼吸微弱,形体消瘦,身寒肢冷,脉微细欲绝,是脾气下陷,肾失固摄,阴阳离绝之危候,预后多不良。
【预防与调摄】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忌食腐馊变质饮食,少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一些急性泄泻病人可暂禁食,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一般情况下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结语】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临床上应注意与痢疾、霍乱相鉴别。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等。这些病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病位在脾胃肠。辨证要点以辨寒热虚实、泻下物和缓急为主。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急性泄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
【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古今医鉴·泄泻》:“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
《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医学入门·泄泻》:“凡泻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与痢大同。且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亦不可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
【现代研究】
·泄泻的临床研究
北京市脾胃学组报告北京地区603例泄泻患者的调查结果:①男性泄泻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最多,占1/3。②泄泻患者的临床症状除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外,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夭便臭秽,嗳腐酸臭,体倦乏力,口舌干燥,口苦口粘,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腻或白腻,脉象弦滑或滑数。③泄泻的发病原因,与饮食不节关系最大,占87.23%。④中医辨证分型,夏秋季以湿热证最多见,占49.42%。
其他较多见的证型依次为食滞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⑤西医诊断以急性肠炎最多,占62.19%,其他病症依次是: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北京中医1991;(3):12)。
成氏等用自拟中药复方制剂肠宁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104例,并与对照组104例进行了对比研究。肠宁胶囊由党参、白术、砂仁、枳壳、白芍、吴茱萸、黄连、甘草、炮姜、山茱萸、肉豆蔻等中药组成,每粒o.42g。对照组将复方黄连素片loomg,研碎加淀粉,装入与肠宁胶囊一样的肠溶胶囊中,外观包装及服用胶囊粒数与肠宁胶囊一样,均口服,每日3次,每次8粒,5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64例,无效8例,1年内复发18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41例,无效19例,1年内复发27例,总有效率81.7%。实验结果表明:肠宁胶囊能对抗寒药大黄的致泻作用,减少泄泻的稀粪点数;能降低小肠推进率,减慢小肠对炭乳的排空速度,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还能增强小鼠的体质,具有显著的耐寒能力[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1):34)。
黄氏从肝论治肠道激惹综合征,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用调肝方(柴胡、白芍、枳壳、木香、防风、救必应、白术等)制成丸剂,治疗腹泻型肠道激惹综合征30例,并与外形、大小、色泽等一致的安慰剂对照。结果:30例患者在服调肝方期间,大便次数和性状明显改善,有效者28例,有效率为93.3%,而服安慰剂期间,只有9例有效,有效率为30%,两者对照p<0.01[中医杂志1990;(3):31]。
霍氏用苦参四君汤(苦参20g,党参、炒白术各12g,茯苓log,甘草5g)加减,治疗霉菌性肠炎32例,并设口服制霉菌素片16例为对照组,15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杂志1994;(10):569]。
刘氏等采用敷脐疗法治疗126例腹泻,疗效肯定。方法是先将黄芪、防已、吴茱萸、赤石脂、禹余粮各等份制成软膏,将王不留行子研末备用。治疗前先将王不留行子末和麝香末各少许掺人约0.5g软膏中搅匀,然后将搅匀后的软膏填塞人脐穴中,以胶布贴紧封闭脐穴,以防药物流出。每3天换药1次,9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和疗法。治疗结果:治愈122例,其中1天止泻者120例,显效3例,有效1例。肠鸣音频度计数(听诊)由治疗前16.5次土4.6次/min,1疗程后下降至6.5次土3.6次/min[中医药学报1997;(1):27]。
·泄泻的实验研究
刘氏将脾虚证分为泄泻组和非泄泻组,发现泄泻组全身机能低下症状的出现率显著高于非泄泻组,泄泻组的木糖吸收显著低于非泄泻组,提示脾虚泄泻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程度较重,其全身机能低下程度也较无泄泻者为重。王氏发现脾虚泄泻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各分型与正常人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型间的关系是脾气虚<脾虚挟湿<脾虚湿热,脾气虚与脾虚挟湿、脾虚湿热两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虚挟湿与脾虚湿热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4):40]。
黎氏等用放免法测定35例脾虚泄泻病人,发现脾虚泄泻组粪便siga较正常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其含量有如下顺序:脾虚组<脾虚湿热组<脾虚挟湿组,说明脾虚泄泻存在胃肠道局部免疫状态的改变[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1):37]信翟氏报道脾虚泄泻患儿肠道局部免疫球蛋白(sign)明显降低(p<0.01),并认为肠道siga分泌减少,造成肠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是脾虚泄泻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中国医药学报1994;9(5):46)。
陈氏发现脾虚泄泻患者表现为锌(zn)、铁(pe)含量下降,铜(cu)含量升高,认为锌参与体内多种酶及核酸、蛋白质合成,缺锌可致能量代谢障碍并影响胃肠粘膜修复而产生食欲下降,故缺锌是脾虚证的后果并是致纳差乏力的原因之一。缺锌使血浆蛋白下降,产生贫血,故锌的代谢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相关[辽宁中医杂志1993;(7):3]。
任氏对脾虚腹泻患者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对脾虚腹泻和非脾虚腹泻患者粪便中的8种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正常成人粪便菌群以厌氧菌为主,脾虚腹泻患者较非脾虚腹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菌群失调,认为中医脾在维持正常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杂志1992;(6):33]。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夕l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
[病因病理]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故《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
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唯无燥邪致泻之说,盖因脾喜燥而恶湿。其他外邪则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由于气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致泻,夏秋多暑湿(热)致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内伤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泻既可单独发生,更多于其他泄泻证候中兼见。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失职,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泻。亦有暴泻实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损伤脾胃,而由实证转为虚证泄泻者。
脾肾阳虚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肾阳不足,火不暖土,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彻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且小儿泄泻病情较重时,利下过度,又易于损伤气液,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土虚木旺,肝木无制而生风,可出现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以荣养脏腑肌肤,久则可致疳证。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症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疲,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检查阳性等。
二、鉴别诊断
痢疾大便稀,有粘冻或脓血,便次增多于里急后重,腹痛明显。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均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因不同的病因可导致不同的证型,以及不同的大便性状。一般大便稀溏夹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多由伤乳伤食所致。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甚,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汤样便,量多,色黄褐,气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多是湿热所致。大便稀薄或烂糊。色淡不臭,多食后作泻,是为脾虚所致。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陷虚。
2.辨轻重大便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精神尚好,无呕吐,小便量可,属于轻证。泻下急暴,次频量多,神萎或烦躁,或有呕吐,小便短少,属于重证。若见皮肤干枯,囟门凹陷,啼哭无泪,尿少或无,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等,则为泄泻的危重变证。
3.辨虚实泄泻病程短,泻下急暴,量多腹痛,多属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多为虚证。迁延日久难愈,泄泻或急或缓,腹胀痛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
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清热利湿。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泄泻变证,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阳、救逆固脱。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使用外治、推拿、针灸等法治疗。
三、分证论治
(一)常证
1.伤食泻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分析:本证常有乳食不节史。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故泻下稀便夹有不消化的乳凝块或食物残渣。食滞中焦,气机不利则腹胀腹痛;泻后积滞见减,,气机一时得畅,故见泻后腹痛暂时减缓。乳食内腐,浊气上冲,胃失和降,嗳气酸馊,或有呕吐。舌苔厚腻或微黄,大便酸臭,或如败卵,不思乳食,夜卧不安,皆为乳食积滞之证。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导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腹胀腹痛加木香、厚朴、槟榔理气消胀止痛;呕吐加藿香、生姜和胃止呕。
2.风寒泻
证候: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分析:调护失宜,感受风寒,寒邪客于肠胃,寒凝气滞,中阳被困,运化失职,故见大便清稀,粪多泡沫,臭气不甚。风寒郁阻,气机不得畅通,故见肠鸣腹痛。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均为风寒外袭之象。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藿香、苏叶、白芷、生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大腹皮、厚朴、陈皮、半夏温燥寒湿、调理气机,苍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大便稀,色淡青,泡沫多,加防风炭以祛风止泻;腹痛甚,里寒重,加木香、干姜以理气温中散寒止痛;夹有食滞者,去甘草、大枣,加焦山楂、神曲消食导滞;小便短少加泽泻、猪苓渗湿利尿;表寒重加荆芥、防风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
3.湿热泻
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肠道,传化失司,故泻下稀薄如水样,量多次频。湿性粘腻,热性急迫,湿热交蒸,壅阻胃肠气机,故泻下急迫,色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烦闹不安;湿困脾胃,故食欲不振,甚或呕恶,神疲之力。若伴外感,则发热;热重于湿,则口渴;湿热下注,故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解表退热、生津升阳,黄芩、黄连清解胃肠之湿热,甘草调和诸药,共具解表清肠、表里双解之功。热重于湿,加连翘、马齿苋、马鞭草清热解毒;湿重于热,加滑石、车前子、茯苓、苍术燥湿利湿;腹痛加木香理气止痛;口渴加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夏季湿浊中阻加藿香、佩兰芳化湿浊;呕吐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
4.脾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分析: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故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时轻时重。脾胃虚弱,运纳无权,故多于食后作泻。泄泻较久,脾虚不运,精微不布,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补脾,山药、莲肉、扁豆、薏仁健脾化湿,砂仁、桔梗理气和胃。胃纳不振,舌苔腻,加藿香、陈皮、焦山楂以芳香化湿,理气消食助运;腹胀不舒加木香、枳壳理气消胀;腹冷舌淡,大便夹不消化物,加干姜以温中散寒,暖脾助运;久泻不止,内无积滞者,加肉豆蔻、诃子、石榴皮以固涩止泻。
5.脾肾阳虚泻
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故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虚气陷,则见脱肛。肾阳不足,阴寒内生,故形寒肢冷,面色觥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附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温肾暖脾、固涩止泻。·脱肛加炙黄芪、升麻升提中气;久泻不止加诃子、石榴皮、赤石脂收敛固涩止泻。
(二)变证
1.气阴两伤
证候: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靡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分析: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由于泻下无度,水液耗失,阴津受劫,液亏气虚,肌肤失养,故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唇红而干,精神萎靡。水液不足,故小便短少,甚或无尿。胃阴伤,无津上承,故口干、口渴引饮。气阴不足,心失所养,故心烦不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均为气阴损伤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酸甘敛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炙甘草补气扶脾,乌梅涩肠止泻,木瓜祛湿和胃,四药合用且能酸甘化阴,莲子、山药健脾止泻。久泻不止加山楂炭、诃子、赤石脂涩肠止泻;口渴引饮加石斛、玉竹、天花粉、芦根养阴生津止渴;大便热臭加黄连清解内蕴之湿热。
2.阴竭阳脱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分析:本证多见于暴泻或久泻不止,耗伤津液,阴损及阳,气随液脱。阴伤于内,故见啼哭无泪,尿少或无;阳脱于外,则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哭声微弱,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为阴津耗竭、阳气欲脱之象。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药:人参大补元气,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益气养阴、酸甘化阴,附子回阳固脱,龙骨、牡蛎潜阳救逆。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藿香正气胶囊每服2—3粒,1日3-4次。用于风寒泻。
2.纯阳正气丸每服2-3g,1日3-4次。用于中寒泄泻,腹冷呕吐者。
3.甘露消毒丹每服2-3g,1日3—4次。用于暑湿泄泻。
4.葛根苓连丸,每服1二2g,1日3-4次。用于湿热泻。
5.附子理中丸每服2-3g,1日3—4次。用于脾肾阳虚泻。
二、单方验方
1.苍术、山楂各等份,炒炭存性,研末。每次1—2g,1日3—4次,开水调服。有运脾止泻之功,用于湿浊泻、伤食泻。久泻脾阳伤者加等份炮姜炭粉,用于脾虚泻。
2.杏仁滑石汤杏仁、滑石、半夏各10g,黄芩、厚朴、郁金各6g,橘红4g,黄连、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用于湿热泻。
三、药物外治
1.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30粒,共研细末。每次1—3g,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每日1次。用于风寒泻、脾虚泻。
2.鬼针草30g,加水适量。煎沸后倒入盆内,先熏后浸泡双足,每日3—5次,连用3-5日。用于小儿各种泄泻。
四、针灸疗法
1.针刺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伤食加刺四缝,水样便多加水分。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2次。
2.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日1—2次。用于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五、推拿疗法
运脾土、推大肠、清小肠各100次,摩腹3分钟,揉天枢、揉龟尾、推七节骨各100次,捏脊3-5遍。发热加退六腑、清天河水,偏寒湿加揉外劳宫100次,偏湿热加清大肠100次,偏伤食加推板门100次,偏脾虚加揉足三里。
六、饮食疗法
1.炒山药、薏苡仁、芡实,可单用一种,也可一起用,与大米同煮成粥,每日食用。用于脾虚泻。,
2.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开水调成糊状吃,每日1—3次。用于脾虚泻。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二、护理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泄泻变证。
[文献摘要]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论》:“小儿吐泻者,皆由脾胃虚弱,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所致也。”
《幼科全书·泄泻》:“凡泄泻皆属湿。其证有五,治法以分利升提为主,不可一例混施。”
《古今医统·幼幼汇集·泻泄门》:“泻泄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必致泻泄,又《内经》所论,春伤风,夏飧泄;夏伤暑,秋伤湿,皆为外因,亦致泻泄。医者当于各类求之,毋徒用一止泻之方,而云概可治,此则误儿,岂浅云耳?若不治本,则泻虽暂止而复泻,耽误既久,脾胃益虚,变生他证,良医莫救。”
[现代研究]
韩新民,叶进,袁斌,等.苍葛止泻颗粒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6):336
用苍葛止泻颗粒剂(由苍术、葛根、车前子、地锦草、白芍、甘草组成)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证30例,并设思密达对照组20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0%,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泻时间分别为2.6土0.85天、2.8土0.75天,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轮状病毒转阴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对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的治疗,比对照组疗效显著。同时苍葛止泻颗粒剂能使腹泻患儿降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升高的过氧化脂质降低,提示苍葛止泻颗粒剂可能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杨硕平,戈建军.驱隐汤治疗婴幼儿隐孢子虫感染49例报告.中医杂志1994;35(1):42
49例隐孢子虫肠炎患儿,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用驱隐汤:苍术、苦参、百部各6g,白芍、槟榔、葛根各log,陈皮、芜荑、甘草、雷丸(后下)各5so可随证加减。水煎取looinl,分3次口服。每日1剂,6日为1疗程。经治疗1个疗程,47例治愈,2例无效。
泄泻先须辨五因,治分三法见于经,
养其脾胃尝为本,莫使五虚成慢惊。
泄有五者,谓风、寒、暑、湿、食积也,皆属湿论。故风湿、寒湿、湿热,中湿,此者温之生于外者也。食积,则湿之生于内者也。叔和云:湿多分五泻者是也。治有三法者,按仲景《伤寒论》云:下利不止者,宜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利在下焦也,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止之。故初则温中,理其胃气也;次则分利,使阴阳和畅,水谷分别也;末则止涩,涩可去脱,恐肠胃滑而谷气不收也。此三者治泻之大法也。故予家传心法,初用理中汤,中用五苓散,末用七味豆蔻丸,或一粒白玉丹,即是仲景之法。
七味豆蔻丸:治泄泻不止,涩可去脱之法也,又治虚泄。
肉豆蔻(面裹煨),木香,砂仁,各三钱。白龙骨,诃子肉,各五钱。赤石脂,枯矾,各七钱。
共细末,面糊丸,麻子大,量儿加减,小者十五丸,服止五十丸,米饮下。
白玉丹又名一粒丹:治滑泻不止,神效。大人通用。
寒水石炼研(水飞),二两。枯白矾,一两。
共细末,面糊丸,小者麻子大,大者皂子大,中者豌豆大,母服一丸,米饮下。久者宜用,初刚勿用。
伤风泄泻,其症口中气热,呵欠顿闷,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令咳嗽。宜发散,加减惺惺散主之。
加减惺惺散:治小儿风泄,补脾胃,发散风邪为主。
人参,白术,白茯苓,各一钱。炙甘草,七分。防风,川芎,藿香,各三钱半。细辛,二钱。
按:小儿科论夏至后泄者,热多;秋分后泄者,寒多;中间按节气分寒热多少之说,似太琐细,不若《原病式》明白。盖冷泄热泄,四时有之,但暑月多热,冬月多寒。
热泻者,《原病式》云: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①,烦渴,小便赤涩。凡谷消化,无间色及他症,便为热也。寒泻而谷消化者,未之有也;然热泻亦有不化谷者,邪热不杀谷也。谷虽不化,乃糟粕耳,非若邪气之完谷出也,此宜辨之。如夏月得之,大渴者,宜五苓散作汤,调玉露散,另身热与渴略减者,只服五苓散,不可更加玉露散,恐生中寒之症。泻仍不止,用胃苓丸和一粒丹止之。神效。非夏有此热泻者,渴饮水,白术散乃圣药也。
寒泻者,《原病式》云:完谷不化而色不变,吐利腥秽,澄清冷,小便清白不涩,身凉市渴,此为寒也。冬月得之,宜理中汤、丸。不止,以五苓散加姜枣煎;再不止者,七味肉豆蔻丸主之。春秋月同,惟夏月得之,先服理中汤、丸,后以五苓散和玉露散。
玉露散:一名甘露饮,治伤热泻黄色。
石膏,二两。寒水石(煅研、水飞),二两。生甘草,七分半。
上极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水调下。
如寒泄久不止,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腹中鸣,宜黄芪补胃汤。
黄芪补胃汤
黄芪(炙),归身,川芎,柴胡,益智仁,陈皮,炙甘草,各二钱。升麻,六分。
共末,水煎服。
湿泻者,身重泄水;风湿者,水谷混杂。宜升麻除湿汤。湿热者,宜五苓散加玉露散。湿不渴,宜胃苓汤。此病夏秋间多有之,益黄散尤妙。
升麻除湿汤:治风湿作泻,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升麻,柴胡,神曲(炒),防风,泽泻,猪苓,各五分。苍术,一钱。陈皮,炙甘草,麦芽炒;各五分。
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等分,入姜、枣煎,非肠鸣不得用也。上[口父]咀分作五服,水煎。
胃苓汤:治夏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五苓散:平胃散二方相合
入姜、枣同煎服。
今治泄泻者,不问大人小儿,通用此方。
如寒湿泻不止,宜益黄散,此治寒湿之要药也。
食积泄者,因饮食过多,遂伤脾胃,以致泄泻。其候大便不聚,臭如败卵,或作酸臭之气,或色黄白,腹中或有痛者,宜先补胃气而后下之。补用钱氏异功散加神曲,下用丁香脾积丸,小下积之方,惟此能去痛止泻也。有巴豆,按药性,巴豆能令未泻者泻,能令已泻者止故也。
凡大污引饮者,其病不论新久,皆服白术散,痢病亦同。盖脾恶湿,肾恶燥,饮水太多,其肾益燥,津液不升,则渴益不止。水止于脾,温伤脾胃,泻亦不止。故白术散治渴泻之圣药也。常宜服之以代②汤水,不可再饮汤水,兼之不效矣。
白术散:治泄泻冒热烦渴。间阴阳并宜服之③。
人参,白术,茯苓,木香,甘草,藿香,各一钱。葛根,—钱。
共细末,水煎服。
本方治小儿阳明经本虚,阴阳不和,吐泻亡律液,烦热口干。以参、术、甘草甘温补胃和里;木香、藿香辛温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阴阳,利水湿:葛根甘平倍于众药,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也。下问泄痢,但久不止者,并服之。
①非白;忠信堂本作“黄白”。
②代:原作”拆”.据忠信堂本改。
③间阴阳并宜服之:忠信堂本无此句。
钱氏云:泻黄者,伤热乳也。泻青者,伤冷乳也。予家通用胃苓汤为丸主之.热者用车前草汤下,寒者用煨姜汤下。
又泻不止,非清气之下陷,则肠滑不禁,及肺虚不行收令也,宜家传升阳固脱汤主之。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当归,白芍,地黄,升麻,猪苓,津泻,葛根,陈皮,乌梅,诃子肉。
共十四味,等分,量儿大小,[口父]咀,水煎服无时,即大人亦可取之。
久泻不止,多属虚寒,无有热也。故经曰:暴泻无寒,久泻无热。宜豆蔻丸和胃苓丸各半相合,陈米炒熟煎汤送下即止;如再不止,宜用人参白术散加肉豆蔻面裹煨,诃子肉为丸服,庶不成虚,变慢惊风也。
有先泻未止而成疳者,易治,宜参苓白术散加肉豆蔻、诃子肉丸服之,则泄自止,津液渐生不致成疳也。有先疳而后泻者,谓之疳泻,难治。宜用集圣丸去芦荟、莪术、五灵脂三味,加肉豆蔻、诃子肉等分,为末,山药糊丸,黍米大,每二十五丸,四君子汤下。
经曰:五虚者,一脉细,二皮寒,三少气,四泄泻不止,五饮食不入。五虚悉具者生①,能食者生。又泻不定,精神好者,脾败也;吐泻唇深红者,内热故也,不退必死;面黑气喘者不治;大渴不定,止之又渴,肾败也,遗泄不觉者死。
①生:忠信堂本为“死”。
按呕吐、泄泻一证,有只呕吐而不泄泻者,有只泄泻而不呕吐者,有呕吐、泄泻并行者。
呕吐而不泄泻者,邪乘于上也。上指胃。泄泻而不呕吐者,邪乘于下也。下指脾。呕吐与泄泻并行者,邪隔于中,上下俱病也。中指脾胃交会处也。论外因,则有风、寒、暑、湿、燥、火,与夫痘、麻、癍诊发泄漏之异。论内因,则有饮食停滞、阳虚、阴虚之别。予推究太阴一经,在三阳之底面,外邪初入,必不能致呕吐泄泻。即有吐泻,定是失于表散。邪壅于阳阴,则有干呕之条。邪伏于少阳,则有喜呕之列,不得即直入于内,而至吐泻也。其所以致吐泻者,由其表邪未解,妄行攻下,引邪入内,邪陷于中,方能致此。治法仍宜升举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汤加葛根之法是也。亦有外邪未解,传经而至太阴者。邪至此地,不问何邪传至,但以本经为主,即在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上求之。湿为太阴之本气,湿为阴邪,一切外邪至此,即从本气而化为病者俱多,亦有不从本气而从中化为病者亦多。中指胃,胃与脾为表里也。亦有不从本中所化,而从标化为病,标即太阴经也。太阴为阴经,邪从经为病,亦阴也。盖从本化者为湿邪,泄泻居多。从中化者为热邪,皮黄、便赤、呕吐者众。从标化者为阴邪,腹痛不食屡生。如此而求,便得邪之所从所化也。故前贤云:吐泻病,求太阴。是叫人在太阴经之标、本、中三气上求之也。治之之法,湿、热、阴三字定之矣。从队湿者,其人吐泻甚而肢冷唇青,仲景之理中、吴茱萸汤之类是也。从热化者,其人即吐泻而思水饮,如仲景之五苓、四苓、或黄连、吴萸汤之类是也。更有吐泻甚而兼腹痛剧者,前贤称为霍乱,称为发痧。学者不必多求,即在本经之标、本、中三法求之。亦间有卒闭而即四肢冷者,腹痛吐泻甚者,由其内本先虚,外邪卒入,闭其清道,邪正相攻,腹痛吐泻并作,法宜宣之,散之、开之、刺之、刮之等例,亦不可不知。至于饮食停滞而致吐泻者,盖以饮食伤中也,其人多饱闷吞酸嗳臭,治以温中消食便了。[眉批]此证钦安合三证而并论。吐本从阳,泻本从阴,一时吐泻并作,中宫失运,此三证也。吐从阳,宜温降,泻从阴,宜温升。吐泻并作,必兼头痛发热身疼,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其证小便不利者多,若小便复利而大汗出,脉微者,四逆汤主之。此外,如内因外因,阳虚阴虚,饮安论法大备,学者留心参究,临证自有把握。知非氏曰:定吐泻为脾病,大有妙义。再细论其理,脾与胃为夫妻,同处中州,一脏一腑,合为一家,一阴一阳,共同转运之权,日奉君火之令而行。自能燮理阴阳,分清别浊,何得灾害,并至今令肠中溏泻。以干易湿明,明脾不行水,水不归经,并入肠中,水主润下,焉能久停,故大泻作。又令人吐,亦明明是水不运行,牌阴把持君火之令,火性炎上,令不行之不胃出食管,故大吐作。又把由妻失运化,至令其夫不能正位。又安望其输精皮毛,润溉骨髓,柔及筋膜,将子女臣妾悉受俱害。加以日久浸淫,变证蜂起。若扰及君主,恐更祸生不测者,噫!可畏也。昔贤云:吐泻病,求太阴,允推卓见。但其中至理,不为发明,学者焉能了了,直捣中坚,抑或旁取、逆取、以出奇而制胜。饮安无奈何,又不能直吐心肺,只得多方指陈,旁引曲证,广立法门,亦犹王良之诡遇,以期嬖奚幸而获禽,其心实良苦矣。知非从旁不忿,直抒胞臆,为饮安畅言之,试问吐泻之证,本属脾胃,孰敢定为脾病孚?此有功医林这按,学者不宜轻视。
至于痘麻,毒初出时,吐者居多,泄泻者少。诚以痘出于脏,从太阳而发泄于外。外者,皮肤、肌肉之属也。肌肉属阳明,毒邪将出未出之候,从太阳鼓舞,尽壅于阳明,故呕吐者多。要吐则毒气方能发泄得透。医者当迎其机而导之。考古方首用桂枝汤,初发热时也;次用升麻葛根汤,初现点时也;皆是顺其气机以发透为妙也。麻出于腑,感天行者多,当将出未出之际,治法初与痘同。但痘出透时,以养浆结疤,收回阳气为重。麻证出透时,以清解毒尽为先。至于癍疹之邪,由外感不正之时气,伏于肌肉之间,不能深入,当经气旺时,邪不能久藏,随气机而发泄于外,若用苦寒,遇郁其外泄之气机,其客最速。亦多发吐。学者于此数证,先告以服药后,吐亦无妨,切不可妄行温中降逆止呕之法,务要果真胃寒发吐,方可温中。
更有阳虚之人,俨若平常好人,却不能劳心用力多言。但劳神一刻,即有发呕发吐者,稍食猪肉即大泻者,法只宜温中,或补命门相火。亦有阴虚之人,血液枯极,贲门不展,有干呕吐,而食不得下者。更有朝食暮吐,食而即吐,种种情形。治法不必细分,总之,呕吐与反胃、咳嗽、呃逆、吐血诸证,皆是一个逆字,挐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要积各经受寒闭塞,皆能致逆。逆则呕吐、泄泻必作。各以受热传变,皆能致逆,逆则呕吐、泄泻亦作,不可不知。
近阅市习,一见呕吐、泄泻,多用藿香正气散、胃苓汤、柴苓、四神、肉蔻散等方,治非不善,总不若辩明阴阳之为当也。
杨某,女,36岁,农民。产后调养不当,患泄泻,消炎、止泻终不见效,业已16年矣。刻诊:泄泻日行三五次,无脓无血,着凉或多食则泻次尤勤,时有腹痛里急。纳谷呆滞,神疲体倦。寒暑反应均敏感于常人,如每至盛夏,发热多汗,肤起痱疹;至冬则形寒畏冷,厚衣早着。口不苦,不渴,舌淡红润,舌苔薄白。切其脉,脉沉弦细。诊其腹,脐下腹肌挛急。
由脉症观之,泄泻为营卫不和。中气虚弱所致。治病必求其本,故需调和营卫,补益中气,不可头痛医头,见泻止泻也。拟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10g 白芍15g 炙草6g 党参10g 生姜6片红枣5枚三剂
二诊:大便一日一次,纳仍差,舌淡红润,脉沉弦细,原方加白术15g ,茯苓10g ,五剂,以巩固疗效。
按:桂枝新加汤证,系发汗后表未解而正已虚。表未解者应予解表,然正气虚则不宜单纯解表,故用新加汤以扶正解表,调和营卫。先哲谓: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
营卫和。则脾胃健,诸症自解。本案不耐寒,不耐热,自汗出,为营卫不和;细脉及久泻不止,示正气虚弱。故选用新加汤,非专治过汗致虚也。
经义
《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湿胜则濡泄。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
《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经脉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
《宣明五气篇》曰∶大肠小肠为泄。
《厥论》曰∶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
《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阴阳别论》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小甚为泄。肾脉小甚为洞泄。
《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久风为飧泄。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平人气象论》曰∶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玉机真藏论》曰∶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皆难治。
《师传篇》曰∶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
《论疾诊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 。
《咳论》曰∶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热病篇》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玉版篇》曰∶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
《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四时气篇》曰∶飧泄,取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岁火太过,民病血溢血泄注下。岁土太过,民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岁水太过,上临太阳,病反腹满胀鸣,溏泄,食不化。岁木不及,民病少腹痛,肠鸣溏泄。岁火不及,复则埃郁,病 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岁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岁金不及,民病血便注下。岁水不及,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论》曰∶卑监之纪,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发生之纪,上征则其气逆,其病吐痢。
《六元正纪大论》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血溢血泄,淋 之病生矣。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阳所至为暴注。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尿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病本于脾。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鸣,注泄 溏,病本于肝。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太阴之胜,湿化乃见,善注泄。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 胁痛,溏泄。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论证(共三条)
凡《内经》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泻也;有言肠 者,即下痢也。然痢之初作,必由于泻,此泻之与痢本为同类,但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痢;在下焦者,病在肝肾大肠,分痢已无所及,故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之源。此泻痢之证治有不同,而门类亦当有辩,然病实相关,不可不兼察以为治也。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脾强者,滞去即愈,此强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固不必外受风寒而始谓之寒也。且阴寒性降,下必及肾,故泻多必亡阴,谓亡其阴中之阳耳。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 ,肠 者,岂非降泄之甚,而阳气不升,脏气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气虚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复以寒之,复以逐之,则无有不致败者。此强弱之治,大有不同,故凡治此者,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夫水者寒气也,火者热气也,土者湿气也,此泻痢之本也。虽曰木亦能泻,实以土之受伤也;金亦能泻,实以金水同气,因其清而失其燥也。
知斯三者,若乎尽矣,然而三者之中,则又惟水火二气足以尽之。盖五行之性,不病于寒则病于热,大都热者多实,虚者多寒。凡湿热之证,必其脉盛形强,声音壮亮,食饮裕如,举动轻捷者,此多阳也。虚寒之证,必其脉息无力,形气少神,言语轻微,举动疲倦者,此多阴也。故必察其因,而于初泻之时,即当辩其有余不足,则治无不愈,而亦不致有误矣。
分痢治法(共二条)
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痢水为上策。然痢水之法,法有不同,如湿胜无寒而泻者,宜四苓散、小厘清饮之类主之,但欲分其清浊也。如湿挟微寒而泻者,宜五苓散、胃苓汤之类主之,以微温而痢之也。如湿热在脾,热渴喜冷而泻者,宜大厘清饮、茵陈饮、益元散之类主之,去其湿热而痢之也。
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然小水不利,其因非一,而有可利者,有不可利者,宜详辩之。如湿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一时水土相乱,并归大肠而然也。有热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涩而然也。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以小肠之火受伤,气化无权而然也。有脾虚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土不制水,清浊不分而然也。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真阴亏损,元精枯涸而然也。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然惟暴注新病者可痢,形气强壮者可痢,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利,实热闭涩者可痢,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可痢。又若病久者不可痢,阴不足者不可痢,脉证多寒者不可痢,形虚气弱者不可痢,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痢。盖虚寒之泻,本非水有余,实因火不足;本非水不痢,实因气不行。夫病不因水,而痢则亡阴,泻以火虚,而痢复伤气,倘不察其所病之本,则未有不愈痢愈虚,而速其危者矣。
诸泄泻论治(共九条)
一、泄泻之暴病者,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气所犯,无不由于口腹,必各有所因,宜察其因而治之。如因食生冷寒滞者,宜抑扶煎、和胃饮之属以温之。因湿滞者,宜平胃散、胃苓汤,或白术芍药散以燥之痢之。因食滞而胀痛有余者,宜大、小和中饮之属以平之。因气滞而痛泻之甚者,宜排气饮,或平胃散之属以调之。因食滞而固结不散,或胃气之强实者,宜神佑丸、赤金豆、百顺丸之属以行之。凡初感者,病气未深,脏气未败,但略去其所病之滞,则胃气自安,不难愈也。
凡脾气稍弱,阳气素不强者,一有所伤,未免即致泄泻,此虽为初病,盒饭调理元气,自非强盛偶伤者之比。如因泻而神气困倦者,宜养中煎,或温胃饮,或圣术煎,或四君子汤,或五君子煎。如微寒兼滞而不虚者,宜佐关煎。若脾虚而微滞者,宜五味异功散。若脾虚而微寒微滞者,宜六味异功煎,或温胃饮。若因饮食不调,忽而溏泻,以渐而甚,或见微痛,但所下酸臭,而颜色淡黄,便是脾虚胃寒不化之证,即宜用五德丸,再甚者,即宜用胃关煎,切勿疑也。
凡兼真阴不足而为泄泻者,则或多脐下之痛,或于寅卯时为甚,或食入已久,反多不化,而为呕恶溏泻,或泻不甚臭而多见完谷等证。盖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阴中少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阴不足也,本与中焦无涉,故非分利所及也,惟胃关煎一剂,乃为最上之乘。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谓其为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谓其为年少而未宜用也,觉有是证,即宜是药,剂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见其先,昧者见其后,见其后,恐见之迟矣,所以贵见先也。
肾泄证,即前所谓真阴不足证也,每于五更之初,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有经月连年弗止者,或暂愈而复作者,或有痛者,或有不痛者,其故何也?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古方有椒附丸、五味子散,皆治此之良方;若必欲阳生于阴,而肾气充固,则又惟八味地黄丸为宜。然余尝用此,则似犹未尽善,故特制胃关煎、一气丹、九气丹、复阳丹之属,斯得其济者多矣,或五味子丸亦佳;其有未甚者,则加五德丸、四神丸,皆其最宜者也。
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且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若止因脾虚者,惟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之属为宜。若脾胃兼寒者,宜五君子煎、黄芽丸、五德丸。若脾气虚寒兼滞闷者,宜六味异功煎、温胃饮、圣术煎。若脾气虚寒之甚,而饮食减少,神疲气倦,宜参附汤、术附汤、十全大补汤。若病在下焦,肾气虚而微热者,宜六味地黄汤;微寒者,宜八味地黄汤,或胃关煎。若脾虚溏泄,久不能愈,或小儿脾泄不止者,止用敦阜糕、粘米固肠糕,亦易见效。若脾胃寒湿而溏泄不止者,苍术丸亦佳。若久泻元气下陷,大肠虚滑不收者,须于补剂中加乌梅、五味子、粟壳之属以固之。
大泻如倾,元气渐脱者,宜速用四味回阳饮,或六味回阳饮主之。凡暴泻如此者,无不即效;若久泻至此,犹恐无及,盖五夺之中,惟泻最急,是不可见之不早也。倘药未及效,仍宜速灸气海,以挽回下焦之阳气。仍须多服人参膏。
酒泻证,饮酒之人多有之,但酒有阴阳二性,人有阴阳二脏,而人多不能辩也。夫酒性本热,酒质则寒,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故凡因酒而生湿热者,因其性也,以 汁不滋阴,而悍气生热也;因酒而生寒湿者,因其质也,以性去质不去,而水留为寒也。何以辩之?常见人有阳强气充而善饮者,亦每多泄泻,若一日不泻,反云热闷,盖其随饮随泻,则虽泻不致伤气,而得泻反以去湿,此其先天禀浓,胃气过人者也,最不易得,亦不多见。此而病者,是为阳证,不过宜清宜利,如四苓散、大厘清饮,或酒蒸黄连丸之类,去其湿热而病可愈也。若阳虚之人,则与此大异。盖脾虚不能胜湿,而湿胜即能生寒,阳气因寒,所以日败,胃气因湿,所以日虚,其证则形容渐羸,饮食渐减,或脉息见弦细,或口体常怯寒,或脐腹常有隐疼,或眩晕常多困倦,或不安于五鼓,或加甚于秋冬,但无热证可据,而常多飧泄者,则总属虚寒也。凡若此者,若不速培阳气,必致渐衰,而日以危矣。
余于四旬之外,亦尝病此数年,其势已窘,因遍求治法,见朱丹溪曰∶因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者,宜理中汤加葛根,或吞酒蒸黄连丸。王节斋曰∶饮酒便泄者,此酒积热泻也,宜加黄连、茵陈、干姜、木香之属。薛立斋曰∶若酒湿未散,脾气未虚,宜用此药分利湿热。
若湿热已去,中气被伤,宜用六君调补中气。又曰∶酒性大热,乃无形之物,无形元气受伤,当用葛花解酲汤分消其湿。凡此诸论,若已尽之。然朱、王二家之说,则不分寒热,皆用黄连,是但知酒之有热,而不知酒之有寒,乌足凭也,惟薛氏之说,虽亦云酒性大热,而所重在脾,诚若善矣。余因效之,初服葛花解酲汤,不效,继服六君子、补中益气汤,又不效,再服理中以至八味,俱不效。斯时也,计穷力竭,若无再生之望矣,因潜思熟计,料非峻补命门,终无益也。乃自制胃关煎、右归丸、一气丹等方以治其病,仍绝口不饮以杜其源,调理年余,竟得全愈,自后始明、性质之理,多得济人。向使己无确见,执信湿热之说,而妄用黄连、干葛清凉分利之剂,则焉望其有今日?即或自用稍迟,则既甚亦难挽矣。
矧今人之病此者最多,而是阴是阳,不可不辩。凡阳盛者,脾强胃健,而气不易夺者也,故治本无难,而泄亦无虑;阳衰者,脾肾既伤,则脱气最易,故宜防其无及,不可不为深虑也。若必以酒为热,则其为古法所误者,诚不少矣。
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使脾气本强,即见肝邪,未必能入,今既易伤,则脾气非强可知矣。故治此者,当补脾之虚而顺肝之气,此固大法也,但虚实有微甚,则治疗宜分轻重耳。如禀壮气实,年少而因气泄泻者,可先用平胃散,或胃苓汤。若肝气未平而作胀满者,宜解肝煎先顺其气。若脾气稍弱者,宜二术煎,或粘米固肠糕,或消食导气饮。若脾气稍寒者,宜抑扶煎、吴茱萸散,或苍术丸。若脾弱居多者,宜温胃饮、圣术煎,或六味异功煎。若既畏此证为患,则必须切戒气怒。
风泄证,亦当辩其风寒风热而治之。热者,如伤寒外感热二、之属是也,宜以伤寒门自利条诸法治之;寒者,以风寒在胃,而脾土受伤,如《内经》所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之属是也,宜以前温胃理中之法治之。
述古(共六条)
丹溪曰∶世俗例用涩药治泻,若泻而虚者,或可用之;若初得之者,必变他证,为祸不小。殊不知泻多因湿,惟分利小水最为上策。
薛立斋曰∶凡伤食泻黄,若饮食已消,而泄泻未止,此脾胃之气伤也,宜用五味异功散。若泄泻而腹中重坠,此脾气下陷也,宜补中益气汤。若服克伐之剂,而腹中窄狭,此脾气虚痞也,宜六君子汤。若胁胀、善怒、泻青,此肝乘脾虚也,宜六君加柴胡、升麻、木香。
若少食体倦、善噫泻黄,此脾虚色陷也,宜六君加升麻、柴胡。
又立斋曰∶凡久泻脾胃虚弱,或作呕,或饮食少思,属脾胃虚弱,用四君子加半夏、木香。或腹痛属脾胃虚寒,用六君加炮姜、木香。大抵此证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主持,遂成久泻,若非补中益气汤、四神丸滋其本源,后必胸痞腹胀、小水淋沥,多致不起。
又立斋曰∶若久泻,肠胃滑泄不禁,但脾胃虚寒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肉豆蔻、补骨脂。若脾气虚寒不禁者,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若命门火衰而脾土虚寒者,用八味丸。若脾肾俱虚者,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若大便滑痢,小便闭涩,或肢体渐肿,喘嗽唾痰,脾肾气血俱虚,宜用十全大补汤送四神丸,或宜加减《金匮》肾气丸。每见元气既虚,而复用五苓之类,因损真阴,以致前证益甚者,急投《金匮》肾气丸,多有得生者。若反用牵牛、大黄峻剂而通之,是速其危也。
又立斋曰∶大凡黄连、枳实虽消停滞,开痞闷,若人脾胃充实,暴患实痞,宜暂用之,若屡患屡服,或脾胃虚痞者,用之则脾胃反伤,而诸证蜂起矣。故东垣先生曰∶脾胃实者,用黄连、枳实泻之,虚者,用白术、陈皮补之。
徐东皋曰∶大抵诸泄泻证,各宜以类推求,必先分痢,后实脾土,益元气,无不全愈。
泄泻论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胃苓汤(和百九十) 平胃散(和十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茵陈饮(新寒八) 理中汤(热一) 温胃饮(新热五) 二术煎(新和十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胃关煎(新热九) 佐关煎(新热十)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抑扶煎(新热十一) 养中煎(新热四)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参术汤(补四十) 参附汤(补三七) 五味异功散(补四) 敦阜糕(新固十)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四)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解肝煎(新和十一) 术附汤(补四一) 四味回阳饮(新热一) 排气饮(新和六) 苍术丸(新和十七)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五德丸(新热十八) 四神丸(热一五二) 六味地黄汤(补百二十) 一气丹(新热二二) 九气丹(新热二三) 八味地黄汤(补一二一) 黄芽丸(新热二一)复阳丹(新热二十)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椒附丸(热百十二) 人参膏(补一六三) 白术芍药散(和三五) 神佑丸(攻四八) 赤金豆(新攻二)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四君子汤(补一) 百顺丸(新攻六) 五味子散(热一四九) 加减《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大和中饮(新和七) 五君子煎(新热六) 粘米固肠糕(新固七) 大厘清饮(新寒五) 小和中饮(新和八) 消食导气饮(和一九七) 小厘清饮(新和十) 吴茱萸散(热一三九) 酒蒸黄连丸(寒一七九)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脾虚泄泻) 加味六君汤(补六 脾虚)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风寒)益黄散(和十九 脾寒气滞) 茯苓汤(和一八九 湿热) 白术芍药汤(和三四 湿泻) 渗湿汤(和一七四 寒湿) 胃风汤(散五七 风湿) 升阳除湿汤(和一七九 调脾) 曲术丸(和二百一 暑湿暴泻) 术己丸(和一百二 湿热) 猪苓汤(和一八九 发热小水不利) 草果散(和一九五 寒痛泄)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气) 调胃白术散(和三三 行气和胃) 太平丸(寒百十九 热泻) 大橘皮汤(和一九六 湿热水泻) 橘半胃苓汤(和一九一 补胃和胃) 薷苓汤(寒百十八 暑泻) 黄芩芍药汤(寒八九 热泻) 真人养脏汤(和一九四 调脾)胃爱散(热七十 虚寒) 八味汤(热一四一 虚寒滞) 八味理中丸(热七 脾胃虚寒)二神丸(热百五十 脾胃虚寒) 荜茇丸(热一五六 中寒) 附子理中汤(热一) 浆水散(热一四七 阴毒) 九宝丹(热一四三 温补脾胃) 吴茱萸汤(热一三七 暑湿受寒) 四柱散(热一四四 冷痛泄泻) 陈曲丸(热一六三 磨积止泻) 附子茴香散(热一四八 暖胃和中)铁刷散(热百九 寒湿泄泻) 缩脾丸(热一六一 湿涩) 《澹寮》四神丸(热一五二 肾泄) 补脾汤(热六八 胃寒) 小已寒丸(热一六九 中寒洞泄) 五味子丸(热一五五 脾肾泄) 养胃汤(热六九 虚寒痛泄) 浓朴丸(热百六十 寒滞胀泄) 白术圣散子(热一三六固肠温胃) 肉豆蔻丸(热一五七 脏寒滑泄) 小安肾丸(热一六七 久泻) 诃梨勒丸(热一五九 寒滑) 固胀丸(固五三 温补固涩) 泄泻经验方(固四九)
痘疮首尾皆忌泄泻,而后为尤甚,惟初热时,有随泄而随止者为吉。若自见黑点之后,以致收靥,毒瓦斯俱已在表,俱要元气内充,大便坚实,庶能托载收成,若略泄泻,则中气虚弱,变患百出矣。若初出之后而见泄泻,则必难起难灌;既起之后而见泄泻,一泻则浆停,泻止则浆满;既灌之后而见泄泻,则倒陷倒靥,内溃内败等证,无所不至,此实性命所关,最可畏也。今多见妄药误治,败人脾气以致莫救者,犹云欲去其毒,泻泻无害,欺耶昧耶,庸莫甚矣。
凡治痘疹泄泻,只在辩其寒热,热者必湿滞之有余,寒者必元阳之不足。但十泻九虚而实热者极少,故凡见泄泻、呕吐、腹痛而别无实热等证者,无论痘前痘后,俱速宜温救脾肾。此大要也,当详察之,若失其真,误治则死。
虚寒泄泻,凡证无大热,口不喜冷,脉不洪数,腹无热胀,胸无烦躁,饮食减少而忽然自利者,则悉属虚寒,切不可妄用寒凉之剂,再伤脾土,必致不救,宜温胃饮、养中煎、五君子煎,或理中汤、四君子汤之类,随宜用之。若腹有微滞微胀而为泄泻者,宜六味异功煎,或五味异功散加砂仁。若泄泻兼呕兼痛而气有不顺者,宜养中煎加丁香、木香,或四君子汤合二仙散。若泄泻而山根、唇口微见青色,或口鼻微寒,手足不热,指尖微冷,泻色淡黄,或兼青白,睡或露睛,此皆脾肾虚寒之证,非速救命门,终不见效,宜胃关煎、理阴煎主之,或陈氏十二味异功散亦可。若泄泻势甚,用温脾之药不效者,则必用胃关煎,或理阴煎之类主之。若久泻滑脱不能止者,宜胃关煎、温胃饮,或陈氏十二味异功散,送五德丸或肉豆蔻丸。若胃本不虚,但以寒湿伤脾,或饮水而为泄泻者,宜佐关煎、抑扶煎,或益黄散加猪苓、泽泄,或五苓散俱佳。
蓄热泄泻,本不多见而间亦有之,然必有热证可据,方可用清利之药。如脉见洪数,身有大热,口有大渴,喜冷恶热,烦躁多汗,或中满气粗,或痘色 肿红紫,或口鼻热赤,小水涩痛之类,皆热证也。且热泻者必暴而甚,寒泄者必徐而缓,皆可辩之。然治热之法,当察火之微甚,勿使药过于病,恐致伤脾,则必反为害。凡湿热内蓄,小水不利,微热不甚而为泄泻者,宜五苓散、四苓散,或小厘清饮之类,加木通主之。若湿热稍甚,清浊不分而泄泻者,宜四苓散加姜炒黄连,或合黄芩汤治之。若食多脉盛气壮而泄泻者,当从热治,宜黄芩汤加黄连。若热在下焦,小水赤涩而泄泻者,宜大厘清饮,或合益元散。若湿热在脾,泄泻内热而兼腹痛者,宜香连丸。若颊赤身热,头痛咽疼,口疮烦躁而泄泻者,阳明火证也,宜泻黄散。若湿热在脾,泻而兼呕者,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或《御药》大半夏汤加黄芩。若内热泄泻而兼气虚者,四君子汤加芍药、黄连、木香。
发渴乃泄泻之常候,盖水泄于下,则津涸于上,故凡患泄泻者,必多口干口渴。但干与渴不同,渴者欲饮,干者不欲饮,渴属阳而干属阴,此其辩也。然有渴欲饮水者,此火证也。
有渴欲饮汤者,此非火也。有虽欲饮水而不能多者,有口虽欲凉而胸腹畏寒者,此皆非火证也。
然则病渴者尚有阴阳之辩,而矧夫但干而不渴者,此实以水亏而然,若作火治,鲜不为害。故凡有久泻津亡而作渴者,当审其非热而不可不壮其水也。
程氏曰∶泄泻须分寒热,寒者小便清,宜理中汤,或参苓白术散。然白术、茯苓非泄泻发泡者不宜用,以其渗利故也。按此说可见治痘者,即渗利亦忌,顾可妄为消伐以残其气血津液乎?陈氏曰∶凡泻频津耗则血气不荣,疮虽起发亦难收靥。如身温腹胀,气促切牙,烦躁谵妄者皆难治,缘谷食去多,津液枯竭,故多死也,速宜与十一味木香散,或十二味异功散。
万氏曰∶疮未出而利者,邪并于里,实也,宜从清毒。疮已出而利者,邪达于表,里虚也,宜治其虚。凡痘疮所忌,惟内虚泄泻,若温之固之而不愈者,此不治之证。
泄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好发于夏秋二季。病因主要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喂养失调,感受外邪,受惊着凉,脾胃虚弱等,使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泄泻。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十余次到数十次。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有发热、呕吐、腹胀等症状。
伤食泻 乳食过度或食生凉瓜果,胃肠积滞,泻下不消化食物,粪便酸臭,或如败卵,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腹胀欲吐,嗳气腐浊,不思乳食,睡眠不安等。治当消食导滞。
(一)
处方:山楂炭12克,青皮6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混匀,以水100毫升(约12汤匙)调成浆水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15毫升
(约1汤匙)。每日4次,即1剂量分3天左右服完。
(二)
处方:山楂炭0.3克,炮姜炭0.3克。
用法:将上药加糖服,每天4次。
(三)
处方:白胡椒6个,吴茱萸子20克,五倍子12克,干姜6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成细末,调拌面粉,外敷贴于肚脐。
(四)
处方:仙鹤草6克,荷叶12克,苎麻6克,茶叶0.3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
(五)
处方:鸡蛋壳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炒黄)。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2克,每日3次。
(六)
处方:云南绿茶叶粉。
用法:单纯性婴幼儿腹泻,每天1克,分3次用温开水或乳汁调服,连服1~4天为1疗程,无效者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七)
处方: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30克,陈皮10克,胡椒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饭汤水调成糊状。加白糖适量
(以甜为度),每次1汤匙,每日3次。
(八)
处方:生山楂、炒麦芽各10克。
用法:水煎后服用,每日服2剂。
(九)
处方: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煮去渣。每日1剂。
(十)
处方:萝卜籽10克。
用法:微炒捣碎,煎水1碗,当茶饮。对因面食过多致消化不良者,效果较好。
(十一)
处方:槟榔9克,良姜3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
(十二)
处方:朴硝6克,陈皮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调为稠糊,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次为1疗程。
(十三)
处方:骨(猪、狗、鸡均可)120克,米饭60克。
用法:骨煅至焦黄存性,米饭晒干,炒成炭,共研末。1~2岁每次2~4克(1岁以内减半),每日3次,加适量红糖,饭后开水送服。
(十四)
处方:鸡内金30克。
用法:新瓦焙黄研细末,每服2克(饭前1小时服用),每日服3次。
风寒泻 外受风寒,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伴恶寒发热。治宜疏风散寒。
(一)
处方:大麦芽10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二)
处方:藿香6克,紫苏叶6克,神曲6克,厚朴4.5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三)
处方:仙人掌根30克,葱白12克,艾叶20克,生姜6克。
用法:将上述各味药物混合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患儿肚脐处。
(四)
处方:鱼腥草12克,水杨梅3克,车前草6克,黄荆叶6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蜂蜜冲服。
湿热泻 每日泻下数次至十数次,粪稀带水,色黄或黄绿而臭,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恶热,口渴,小便短黄。治以清热利湿。
(一)
处方:鲜鱼腥草6克。
用法:将鲜鱼腥草用水洗净捣烂,放少许白糖,用温开水送服。可根据小儿年龄适当加量。
(二)
处方:连皮白萝卜250克,盐3克。
用法:加水煮烂取汁服用,每日3次,连服2~3天。
(三)
处方:鸡眼草干品15克或鲜品30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分2~3次,加少量白糖调服。
(四)
处方:鬼针草。
用法:水煎浓缩为40%的浓度,加糖适量,即成40%鬼针草糖浆,高压消毒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
(五)
处方:青黛3克。
用法:将青黛研成细末,调米汤服。周岁内小儿少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暑泻。
(六)
处方:黄瓜5条,蜂蜜100克。
用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放在锅内,加少许水,煮沸后即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调匀至沸即可,待凉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夏季发烧泄泻症。
(七)
处方:淮山30克,滑石15克,甘草9克,朱砂3克(另包冲服)。
用法:先将淮山研成细粉,与滑石、甘草煎汤,服时,再将朱砂冲入。如无呕吐,可去朱砂。久泻或无热者,可减少滑石剂量。
本方适用于小儿夏季吐泻。
(八)
处方:无花果叶(鲜、干均可)3~5片。
用法:上药置面盆中,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左右,把盆端下,先熏两脚心,待温时洗两脚心,每次熏洗约15分钟。
八、九两方适用于小儿吐泻。
(九)
处方:绿豆粉9克,鸡蛋清1个。
用法:将绿豆粉、鸡蛋清共调和为饼,呕者贴于囟门,腹泻者贴于足心即可。
(十)
处方:绿豆皮15克,白糖15克。
用法:将绿豆皮加适量水、白糖共煎,去渣凉后即可饮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麻疹腹泻。
脾虚泻 大便稀溏,多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治当补脾益气。
(一)
处方:葛根3克,土黄连2克,五味子2克,金樱子3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调拌蜂蜜或蒸蛋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
(二)
处方:肉豆蔻1个。
用法:将肉豆蔻炒制后研细末,用米汁饮下。
(三)
处方:山药12克,车前子20克,红枣10克,苹果1个。
用法:将上述4味加水适量煎煮,沥去残渣后饮服,每日3次。
(四)
处方:地石榴12克,川椒末6克,酸浆草30克,凤尾草12克。
用法:将上述4味混合研成细末,调拌面粉,外敷贴于肚脐。
(五)
处方:山药15克,红枣10克。
用法:煮烂服。
(六)
处方:小米50克。
用法:炒黄至透出香味,研细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
(七)
处方:干姜3克,陈皮6克,山药6~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八)
处方:扁豆15克,薏米仁15克,鸡内金10克。
用法:上药炒至微黄共研细末,以小米汁煮成稀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3次服。
(九)
处方:苹果1个。
用法:将苹果洗净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放入锅中蒸熟,捣烂如泥,喂食。
(十)
处方:山药粉15克。
用法:将山药粉加开水120毫升,煎煮成100毫升。每日3次,每次30毫升。
(十一)
处方:山药100克,莲肉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白糖100克。
用法:将山药、莲肉、麦芽、茯苓、大米五味共磨成细粉,加适量水煮成糊状,下白糖调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肠胃机能紊乱泄泻症。
(十二)
处方:土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鸡内金(微炒)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日用量为: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1岁3克,1岁以上每岁增服3克。服时加糖适量,用热开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小儿久泻。
(十三)
处方:炒谷子10克,莲子3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十四)
处方:茄子根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十五)
处方:茯苓3克,白术3克,党参3克,山药6克,苡仁6克,神曲3克,大枣3枚。
用法: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剂量可随年龄加减。
(十六)
处方:土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微炒鸡内金6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以上至1岁3克,此后每岁加3克,按年龄逐增,加糖适量,用热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1疗程。
(十七)
处方:党参30克,茯苓30克,淮山30克,炒扁豆30克,苡仁30克,莲子肉(去心)30克,芡实30克。
(十七)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7~15份,每日1份,与大米同煮成粥,调入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
(十八)
处方:栗子10枚,白糖25克。
用法:将栗子去皮,加水适量煮成糊膏,加入白糖调匀,每日2次。
(十九)
处方:山楂(去核)、淮山药、白糖各适量。
用法:将山楂,山药洗净蒸熟,冷却后加入白糖搅匀压成薄饼,即可食用。
(二十)
处方:山药15克,薏苡米15克,莲子肉10克。
用法:水煮后一日内当粥食之,连服10天。
(二十一)
处方:砂仁200克,炒车前子100克,焦苍术20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6个月以内每次服1~1.5克,6个月~1岁每次服1.5~2克,1~3岁每次服2~3克,每日3次,用淡糖盐水送服。
本方适用于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脾肾阳虚 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寐时露睛。治以补脾温肾。
(一)
处方:白扁豆6克,益智仁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
(二)
处方:丁香5~10克,肉桂4~6克,木香5~1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小儿脐上(一)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
(三)
处方:艾叶6克。
用法:将艾叶与生姜少许煎后,去渣服汁。
(四)
处方:吴茱萸6克,桂楠(即肉桂中的桂板)、广木香各5克,公丁香、地榆各4克。
用法:共为细末,过筛备用。另备海绵(或柔软绒布)(一)块,以盖住肚脐为度。用时,取药末放置肚脐上,盖上海绵块,再用纱布包扎,48小时后去掉。
(五)
处方:吴萸30克,苍术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
用法:上药焙干研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取药粉2克,用茶油或热饭等拌匀,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封贴,每天1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及上感或肺炎伴有消化不良。
(六)
处方:白胡椒2粒。
用法:将白胡椒研细末,外敷于肚脐中,然后用纱布固定,再用手轻揉片刻。
本方适用于小儿腹泻,并伴有肠鸣腹痛。
(七)
处方:山楂(炒至皮黑)15克,白术10克(火炒至皮黄),鸡内金(捣细)3克,石榴皮5克,车前子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八)
处方:山药30克。
用法:将山药煮粥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久泻。
(九)
处方:莲子肉15克,山楂肉10克,诃子肉7.5克,乌梅肉3克,大枣肉20克。
用法:上药为1周岁小儿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其他年岁酌情加减。如服3~5剂后,腹泻减轻或大便稍成形,本方可碾作细面,改做散剂服。
本方适用于婴幼儿迁延型腹泻。
(十)
处方:红色高粱壳。
用法:水煎,徐徐咽下,不拘多少。忌食生冷油腻或硬食。
(十一)
处方:砂仁3克,猪肾1个,油、盐少许。
用法:将砂仁研成末,猪肾剖开取掉导管及网膜,洗净后切成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内蒸熟服食。
(十二)
处方:五倍子(炒黄)2份,干姜2份。(或鲜姜4份捣烂),吴茱萸1份,公丁香1份。
用法:将上药研细混合,取9~15克,用75%酒精或65度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儿剂部,药上覆盖塑料布块,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1~3次。
(十三)
处方:地榆30克,白及30克。
用法:将上二药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00毫升。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50毫升,服用时可加少许食糖,一般可连服2~4次。
(十四)
处方: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100毫升,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其他年龄酌增减。
(十五)
处方:石榴皮3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服,每日2次。
(十六)
处方:钟乳石6克。
用法:将钟乳石同枣肉捣烂后煎服。
(十七)
处方:五倍子15克,枯矾10克,黄蜡30克。
用法:先将五倍子、枯矾研为极细末,黄蜡加温熔化后将五倍子、枯矾末加入,搅匀后待凉备用。用温水将脐眼洗净,将上药膏约1克,置于4×4厘米胶布上,文火化开,贴于脐眼上,每日1贴,并热敷2次。
(十八)
处方:石榴皮15克,乌梅15克。
用法:水煎取汁,1日内频服。(上方药量为5岁小儿用量)
(十九)
处方:生姜适量。
用法:将生姜烧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汤一起送服,在肠炎大便带血时尤具功效。
本方适用于小儿肠炎。二(十)
处方:龙骨3克。
用法:将龙骨研细末扑洒患处。
本方适用于小儿腹泻脱肛。
【病因】内伤于饮食,或外感不正之气,以致胃肠不和,尤其夏秋之间,湿热盛行,暴注水湿者居多。更有脾肾阳虚而泄泻的慢性疾患,所谓肾虚则失其闭藏,脾虚则失其健运,此属内在的主要因素。
【症状】
(一)寒泻:肠鸣,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或如鸭溏,溲清不渴,脉沉迟。平掌测试检查:脐腹处有密集、寒凉气感。
(二)热泻:泄泻黄糜,气秽,肛门灼热,口渴烦躁,小便短赤,舌苔黄,脉弦数。平掌测试检查:脐腹部有密集、麻胀、温热的气感。
(三)五更泻:由于肾阳衰微,不能蒸化水谷所致,故又名肾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洞泻2~3次。平掌测试检查:小腹及脐腹部有寒凉、稀疏气感。
【治疗】
(一)发功:
1.先点按脾俞、胃俞、大肠俞,以开其穴;再以右手中指按揉阑门,左手中指按鸠尾,开通此处之气机。
2.以平掌式,用震颤手法在中脘、神阙及关元穴各发气11息。摩腹36次(虚补实泻)。
3.以平掌式,用推拉旋法施于腹部,导气或左、或右旋转,并顺胃经向下导引气机。
4.用手四指指面自龟尾推至第7胸椎下300次,并按揉两侧膀胱经及足三里穴。
加减:五更泻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发气于命门、丹田、肾俞;寒泻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以热导气法发气于脾俞、神阙、关元;热泻者,加平掌式,用冷导气法、拉引手法发气于中脘、天枢穴,并顺足阳明胃经向足三里导引邪气,排放于外。
(二)气功针刺:将毫针刺入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然后以龙含式,用旋拉引手法发气,导气行至足三里、内关,使各针体气感平衡。
(三)辅助练功:
1.热泻者,练摩腹呼气功;寒泻者,练服黄气功(见胃痛)。
2.周天自转止泻功:患者仰卧,放松,入静,调匀呼吸,舌抵上腭。以脐为中心,吸气时提肛、收腹,以意引气,自腹左侧向上右侧转;呼气时松肛,松腹,向右下左侧转,转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圆周,如此以脐为中心,由小圈至大圈,行81次转至腹侧。然后,再以上法使其圆逐渐缩小行81圈转至脐。开始用腹肌及呼吸导引,熟练后只用意念导引。
【病例】王××,女,38岁,1982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腹泻8年,大便稀,日2~4次,反复发作。大便急迫,完谷不化,腹部不适,喜温恶冷,吃微量冷食或饮料即引起肠鸣、腹泻,甚或看见冷的食物即出现大便急迫,便稀之症状,小便清长,失眠,周身乏力。
体检:消瘦,四肢不温,面色?白,腹软,肝脾未触及,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平掌测试:腹部有密集、寒凉气感。
诊断:泄泻(过敏性结肠炎)。
治疗:取穴:脾俞、大肠俞、神阙、关元、天枢、足三里。发功:以平掌式,用推旋引颤手法发气。
治疗经过:当向神阙及天枢发气时,患者感觉腹部温热,并有一股热气顺胃经向两下肢流动。治疗1次后,腹泻减轻。经治疗17次,诸症消失而愈。
丹溪曰:“泄泻有湿、有火、有气虚、有痰积、有食积”。戴元礼①注曰:“凡泻水腹不痛者是湿;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火。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是痰积;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食积”。
①戴思恭、字符礼,明、浦江县人,朱丹溪弟子。着有《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
泄泻之病,四时感受不同,或因风寒暑湿所干,或因饮食所伤,动伤脾胃之气,故作泄泻。治当分其新久,审其原因,新则以伐邪之药为主,而健脾之药为佐;久则以补脾之药为君,而升发之药为使。予常辨其症而用药,确然有论者录之于后:泻下青色,腹痛脉浮者,挟风也,宜羌活、防风之类。泻下白色,腹痛、脉沉迟而弱,四肢清冷,小便澄彻者,挟寒也,宜干姜、肉桂、附子之类。泻下黄色,口渴、烦躁、脉虚、身热者,挟暑也,宜黄连、扁豆、香薷之类。泻下清水,或如陈腐水色,腹不痛、身体重、倦怠无力,脉沉而缓者,湿也,宜苍术、白术、厚朴之类。泻下完谷不化,酸臭异常,胸膈饱闷,恶闻食气者,伤食也,宜山查、草果、神曲、麦芽,莱菔子之类。泻下或多或少,或泻或不泻,或如鱼冻者,挟痰也,宜南星、半夏之类。泻下过多,小水不利者,当分利阴阳,使小水长而大便实也,宜茯苓、猪苓、滑石、泽泻之类。如久患泄泻者又不可用,用之则损阴气,当见眼胞下陷而病凶。此七条乃伐邪之药也。至于健脾者,莫如白术、茯苓、陈皮、白芍之类;而补脾者莫如人参、山药、扁豆、莲肉、薏苡仁、芡实之类。大抵脾胃之气,上升则为生长之令,下降则为收藏之令。泄泻日久,脾胃之气下陷,宜佐升发之药,如升麻、防风、柴胡、葛根、羌活之类。又有每夜子时后五更前作泻着,乃肾虚作泻也,宜肉蔻、破故纸、吴茱萸、五味子以补肾。
五苓散见16页
胃苓汤
寒泻腹中痛,大小便利清,胃苓汤一盏,姜枣水煎成。(即平胃散合五苓散)
薷苓汤
暑泻热如汤,心烦渴不安,薷苓汤八味,灯心用一团、(即黄连香薷饮合四苓散)
柴苓汤
身热口中渴,更兼泻下频,柴苓汤一剂,施治捷如神。(即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参苓白术散
(人)参(茯)苓白术散,莲肉扁(豆)薏仁,砂仁甘(草)桔(梗)(山)药,久泻胃中虚。
按:泄泻日久,元阳亏损。健脾止泻不效者,当以补骨脂、吴茱萸、芡实、附子、干姜、肉桂、益智仁之类。补命门之火.若久泄肠滑、气虚下陷、脱肛或肛门不闭,宜人参、黄芪、白术、诃子、白芍、赤石脂、石榴皮、粉草、米壳等药,补益收脱。
产后泄泻.悉属脾虚.亦有因寒因食之殊.惟热泻甚少.治法与杂症诸泻不同.诚以恶露未消.难以遽补.元气暴竭.难以议消.太温恐新血流崩.骤寒虑血凝变症.大抵产后患此.先宜服生化汤.加茯苓一钱五分.俟二三剂后块痛已除.方能补脾.消食温中.随症施治.产毕即泻.服诃皮生化汤.胎前久泻至产后不止.服参苓生化汤从权以济甚危.块痛已除.服加味生化汤.因寒因食.分别调治.惟审系实在热泻.去黑姜肉果二味.切勿加以凉药.免致血寒.贻患不可不慎.
诃皮生化汤
川芎(二钱) 当归(三钱) 诃子皮(八分) 干姜(炙黑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肉果霜(五分) 莲子(十粒)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粒) 甘草(炙五分)
两服后不止.加人参一钱五分.口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九粒.人参一钱.
参苓生化汤
川芎(二钱) 当归(三钱) 诃子皮(八分) 人参(一钱) 干姜(炙黑五分) 肉果霜(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山药(炒二钱) 甘草(炙五分) 莲子(九粒) 糯米(炒黄三钱)
块痛未除.去肉果.块痛已除.加生于术二钱.陈皮三分.
加味生化汤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炒二钱) 干姜(炙黑四分) 人参(二钱) 于术(生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陈皮(五分) 泽泻(八分) 肉果霜(五分) 甘草(炙五分) 莲子(九粒)
因寒作泻.倍用黑姜.腹痛泄水.饮食不化.加砂仁八分.炒山楂二钱.炒麦芽二钱.久泻不止.加升麻一钱.
麻本火候,大便溏泻,黄褐色为正。初热正出时,下利数次,毒瓦斯得泄,但不宜多,久久则脾气下陷。毒难发越,后恐变痢,初起作泻者,以升麻葛根汤,加赤苓、猪苓、泽泻主之。已出作泻者,以黄连解毒汤主之。若水泻黄色有沫,小便赤,唇燥口干,乃毒热移入肠胃,传化失常,亦宜清凉利水,俱不可用温热之剂。如自利不止,水泻频数,最为恶候。若疹子稠密,或紫红色,则又无妨。盖以毒在大肠,非泻不解,宜平胃散加黄连、葛根、连翘以解之。疹子发透,自然泻止。有没后仍不止者,此未出尽,再用前药,倍连翘、黄连,加木通,泽泻、牛蒡子分利之,切勿治以固涩,致腹胀痞满,喘急不治。景岳以为泻利一症,果由疹毒,固不可以温补,若其人脾气本弱,或过用寒凉之药,或误食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虽曰由疹而发,而实非疹毒之病矣。但察其无热症热脉,而兼色白气馁者,便宜温胃饮、五君子煎、胃关煎之类主之。若执谓疹毒不可温,则无不危矣。
发热与见点并回后五六日之间作泻者,是泻火毒不泻元气也,切勿止之,《经》云∶毒以泻松,痛以利减,回后泻至八九日外当用四苓散加升麻、槐花、桔梗、柴胡、栀子、黄连、车前、六一散、杏仁、条芩、豆根、栝蒌仁,切勿用白术、木香健脾等药。泻出之物如鸡卵臭者,伤食也。宜用山楂、麦芽、槟榔、川朴等味以消食积。
《经》云∶泄泻者,邪入于大肠,原进原出者,邪热不化谷也。盖因火性沸腾,不暇分消,故其出也。
泄泻大作,一切寒凉清解之药在所禁忌,然非所以概治热毒下痢之 症也。热毒太甚,其毒不能尽行肌表;势必至于壅滑凝滞,所幸内实不受邪,侵注于大肠,大肠为传送之官,不至毒害迫于其中,频频下痢,虽与泄泻相似,而实不同。此之泻者滑而不禁,彼则坚而闭塞,此之泻者溏而不实,彼则凝结如胶漆。有纯下清水,或秽气不甚,或便塞难出,或腹痛烦躁不宁,重用芩连以清其火,稍加大黄以攻毒而痢自止矣。若以泄泻治之,则左矣。《经》云∶热毒冲肠便自频,喜肠传送毒难侵。频频欲解仍难塞,误认脾虚终内攻,久泻者饮食内停中气阻,转运失职脾困苦,纵然顺症亦淹迟,内伤消积止泻吐,热退便塞须加升麻,一提而大小便自顺矣。
泄泻一门,伤暑伤食,痰湿火郁,脾虚肾虚肺虚,皆有泻症,惟变其寒热虚实。若水泻则分之,食泻则消之,热泻则清之,寒泻则温之,虚泻则补之,久泻则止之、涩之。今将诸方开列于下,用此察实的当,加减用之可也。
水泻乃脾气不温,腹不痛者,湿也。宜服∶
分水神丹
焦术(七钱) 车前子(三钱) 水煎服。
白术芍药汤 治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重困倦,不欲饮食,水谷不化等症。
焦术 芍药(各四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热泻乃过于燥热而成,腹痛肠鸣,腹痛一阵,泻一阵,粪如酱色者。宜服∶
泻青丸 方在惊风门。
芍药汤 清热行血调气。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则血行,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八钱) 当归黄芩黄连大黄(各二钱) 槟榔(一钱) 肉桂甘草木香(各八分) 如便后脏毒,加黄柏二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煎水去渣服。
痛泻要方 治痛不止。
白术(二钱) 白芍陈皮防风(各一钱) 久泻加升麻,水煎服。
痰泻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宜服∶
平胃散 治脾有停湿,痰饮痞隔,宿食不消,满闷呕吐,乃山岚瘴,不服水土。
苍术 紫朴 陈皮(各一钱) 甘草(六分) 姜枣煎服。伤食加神曲,湿胜加五苓,痰多加半夏,脾倦不思食加条参,痞满加枳壳、木香,大便秘加大黄,小便赤涩加猪苓、泽泻,伤寒头痛加葱白、豆豉,取微汗皆可。
食积泻,腹痛,泻后痛。宜服∶神曲麦芽 焦楂(各二钱) 水煎服。
保和丸 治食积饮停,腹痛,泄泻,痞满吐酸积滞,恶食,食疟下利。
山楂神曲茯苓(各一钱) 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各一钱) 水煎服。
脾虚作泻,完谷不化。宜服∶
四柱散 治元阳不足,脏气虚,真阳耗散,腹痛冷痛。
茯苓附子党参(各二钱) 木香(一钱) 姜(三片) 水煎服。滑泄不止,加豆蔻(去油)、诃子(各一钱),名曰六柱散。《活人书》有焦术无诃子。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神气不足,或久病阳虚作泻,及老幼体弱,均可服之。
条参白术茯苓 广皮 山药 炙草 扁豆莲肉(各二钱) 砂仁桔梗苡仁(各一钱)
上为细末,枣汤米汁调下。
久泻不止,脾虚者。宜服∶
加味六君子汤 治一切脾胃虚弱,泄泻之证,及伤寒病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泻微痛,久不瘥者,乃小儿脾疳,泄泻久痢。
条参 焦术 茯苓 箭 山药甘草(各二钱) 砂仁 紫朴 肉蔻(面裹煨另研。各一钱)
枣(二枚) 水煎服。如为丸,每服二钱,米汤下。
加味地黄丸 治小儿泄泻、日少夜多。
熟地枣皮茯苓怀山药(各二钱) 泽泻丹皮故纸吴萸(各五分) 肉蔻(去油,六分)
四肢冷,加附子、肉桂各五分,姜枣为引。
真人养脏汤 治泻痢日久,赤白已尽,虚寒脱肛,亦治下痢赤白,脐腹疼痛,日久无度。
粟壳诃子(曲裹煨) 肉蔻(曲裹煨) 木香 蒙桂(各八分) 条参 焦术 当归(土炒,各二钱白芍(一钱) 甘草(五分) 如寒甚,加附子去当归,红枣为引,水煎服。
泄泻者.胃与大肠之病也.此因饮食不调.脾胃不能运化.小水并于大肠.故令作泻.脉来沉滑.腹中作痛.宜用胃苓汤加减.以其积滞在胃.气不宣通.稀粪旁流故也.若久泻不止.脉沉细缓.按之无力者.是为脾虚.宜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之类.甚则用八味地黄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此不易之法也.但泄泻之病.虚寒者固有.而虚热者亦多.如下多亡阴.津液不足.脉来细数无力.甘温毫不可投.宜用脾肾双补汤.此外又有数症.条分缕析.治之方不误耳.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偶然而起者.谓之食泻.法当消食分利.若不时举发.定因脾土虚弱.不能运化.以致食停作泻.初起必先消食.方可用补用温.世人概言脾泻.骤用温补者非也.大约脉实有力.宜用胃苓汤.脉细无力.宜用半消半补(脉之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痰泻者.或多或少.或泻或不泻.中焦有痰.饮食入胃.裹结不化.所以作泻.脉滑有热者.宜用枳朴柴陈汤.脉来弦细无力.宜用香砂六君子汤.火泻者.腹中痛一阵.泻一阵.后去如汤.后重如滞.此因湿在肠胃之中.火在肠胃之外.宜用清热柴苓汤.甚则完谷不化者.火性急速.不及传化故也.冷泻者.鼻吸风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泻.此暴病也.宜用香砂理中汤.若久泻之后.脉细皮寒.病涉大虚.宜于前方更加桂附.若加之以不食.危笃难医.至于完谷不化.初起犹为胃寒.治之可愈.久则胃气已绝.断主于死.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辨证精详)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分别阴阳不紊)初起宜用分消饮.久以柴苓汤主之.若肢冷脉细.元气大虚.宜用消肿健脾汤.即金匮肾气丸.亦宜服也.又有肺燥作泻者.人所不知.秋伤于燥.内热咳嗽.肺中之火无处可宣.传于大肠.故令作泻.宜用清金润燥汤.润肺兼润其肠.则泄泻自止.若误认脾虚.而用温补.非徒无益.又害其肺也.治者详之.又有脱泻者.水谷皆下.日有百次.不但糟粕泻尽.并肠中所蓄之黄水.俱已竭尽而无余.所以平人时泄黄水.即是脾坏之候.皆主于死.不易治也.
加减胃苓汤
苍术 浓朴 陈皮甘草赤茯猪苓泽泻山楂桔梗
平胃而用苍术.取其雄壮上行.发越脾气.脾气一行.则郁结自开.若单用沉降之药.胃反不能开也.但脉来沉缓者可用.滑数者勿与.以其燥能助火故也.至于猪苓虽能渗湿.脾湿不甚者.服之必伤肾水.不可轻用.若两肋作胀.因于气郁者.宜加香附青皮之类.
健脾丸
人参(二两) 白术(三两) 白茯(二两) 甘草(一两) 山药(二两) 扁豆(三两) 芡实(三两) 莲肉(二两) 泽泻(一两) 陈皮(一两) 山楂(三两)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 白茯 甘草山药扁豆苡仁桔梗砂仁莲肉
脾肾双补汤
人参山药扁豆车前子 白茯 白芍萎蕤菟丝子杜仲 山萸 白蔻石斛
枳朴柴陈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赤芍
香砂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 白茯 甘草陈皮半夏砂仁藿香香附
清热柴苓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赤茯猪苓泽泻山栀赤芍
香砂理中汤
人参白术炮姜甘草香附砂仁藿香
滞多加浓朴.
分消饮
羌活白芷柴胡川芎枳壳山楂陈皮猪苓泽泻
热盛加山栀黄芩.
消肿健脾汤
人参白术 白茯 甘草车前子泽泻 浓朴 苡仁炮姜附子陈皮山药
凡久泻脾虚.以及发肿.俱宜用此.
清金润燥汤
沙参萎蕤苡仁山药石斛黄芩白芍桔梗甘草地骨皮陈皮芡实
八仙糕(痢后调理脾胃良方)
白术(四两) 白茯(四两) 山药(八两) 扁豆(八两) 芡实(八两) 莲肉(八两) 苡仁(四两) 老米粉(二斤) 白糖(二斤)
四神丸
肉果(二两煨熟去油) 补骨脂(四两) 五味(一两) 吴茱萸(水浸炒一两)
姜煮红枣为丸(补命火益脾肾要剂)
□
〔洁〕论曰∶脏腑泻利,其证亦多,大抵从风湿热论之。是知寒少热多,寒则不能久也。故曰暴泄非阴,久泄非阳。论曰∶春宜缓形,形缓动则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风气内藏。夏至则火盛而金去,独火木旺而脾土损矣,轻则飧泄,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下利,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故曰∶诸泄稠粘,皆属于火。经云∶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宜大黄汤下之,是为重剂。黄芩芍药汤,是为轻剂。是实则泻其子,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伤于风,夏为飧泄。此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此一节热泄,所谓滞下也。)有自太阴经脾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泄之。法曰∶宜补宜泄,宜和宜止。和则芍药汤,止则诃子汤。久则防变为脓血,是脾经传受于肾,谓之贼邪,故难愈也。若先利而后泻,谓之微邪,故易安。此皆脾土受湿,天之所为也,虽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泄也。(此一节湿泄,所谓泄泻也。)有厥阴经动,下痢不止,其脉沉而迟,手足厥逆,涕唾脓血,此症难治,宜麻黄汤、小续命汤汗之。法云∶为有表邪缩于内,当散之而自愈。(此一节风泄,所谓久泄也。)有暴下无声,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气难布息,脉微呕吐,急以重药温之,浆水散是也。(此一节寒泄,所谓暴泄也。)故法曰∶后重者,宜下;腹痛者,宜和;身重者,宜除湿;脉弦者,去风;脓血稠粘者,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者,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者,宜汗之则愈; 溏为痢,宜温之而已。又曰∶在表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兵法曰∶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凡病泄而恶寒,太阴传少阴,为土来克水也,用除湿白术、茯苓安脾;芍药、桂皮、黄连破血。火邪不能胜水,太阴经不能传少阴而反助火邪,上乘肺经而痢,必白脓也。加当归、芍药之类是已。又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里实症。而痛甚,是有物结坠也,宜下之。若脉浮大甚,不可下。虽里急后重,脉沉细而弱者,谓寒邪在内而气散也,可温养而自安。里急后重闭者,大肠气不宣通也,宜加槟榔、木香宣通其气。若四肢慵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少,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
白术除脾胃之湿;芍药除胃之湿热;四肢困倦,茯苓能通水道走湿。如发热恶寒,腹不痛,加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而恶寒,乃太阴欲传少阴也,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加当归,倍芍药。如见血,加黄连为主,桂枝、当归佐之。如烦躁,或先便白脓后血,或发热,或恶寒,非黄连不能止上部血也。如恶寒脉沉,先血后便,非地榆不除下部血也。如恶寒脉沉,或腰痛,或脐下痛,非黄芩不除此中部血也。如便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勿以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气下竭也,而阳无所收。凡阴阳不和,惟以分阴阳之法治之。又曰∶暴泄非阴,久泄非阳。有热者,脉疾,身动声亮,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身困。鼻息微者,姜附汤主之。身重不举,术附汤主之。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自胸膈入胃中。胃本无热,因不胜其水,胃受水攻,故水谷一时下。此症当灸大椎三五壮,立愈。乃督脉泻也。如用药使车前子、雷丸、白术、茯苓之类,五苓散亦可。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 溏者,是寒泄也。 者,鸭也。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结粪者是也。如此者当用天麻、附子、干姜之类。又法曰∶泄有虚实寒热,虚则无力,不及拈衣,未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实则数至圊而不便,俗云虚坐努责是也。里急后重,皆根据前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阳病为挟热痢,凉膈散主之。(表症误下,因而下痢不止,为挟热利。)阳明为痼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阴湿胜濡泻,不可下而可温,四逆汤主之。少阴蛰风不动,禁固可涩,赤石脂丸、干姜汤主之。厥阴风泄以风治,宜小续命汤、消风汤主之。少阳风气自动,大柴胡汤主之。
□
〔《保》〕五泄伤寒,乃分三部∶初说暴,次说中,后说久泄。
此说在《难经·五十七难》,是三节内,该十五法。初治以暴药;中以的对症药,得中治也;末治久泄,仲景论厥阴经治法是也。
□
〔垣〕胃气和平,饮食入胃,精气则输于脾,上归于肺,行于百脉,而养荣卫也。若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是为飧泄。久则太阴传少阴而为肠 。假令伤寒冷冻饮料食, 满而胀,传为飧泄者,宜温热之剂以消导之。伤湿热之物而成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盛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腹痛者和之。洞泄肠鸣无力,不及拈衣,其脉细微而弱者,温之收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其脉洪大而有力者,下之寒之。大抵治病当求其所因,察何气之胜,取相克之药平之,随其所利而利之,以平为期,此治之大法也。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受病,不可离甘草、芍药。
若不受湿则不痢,故须用白术。是以圣人立法∶若四时下痢,于芍药、白术内,春加防风;夏加黄芩;秋加浓朴;冬加桂、附。然更详外证寒热处之,如里急后重,须加大黄;如身困倦,须用白术;若自汗逆冷,气息微,加桂、附以温之;如或后重脓血稠粘,虽在盛冬,于温药内亦加大黄。
□
〔《难》〕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飧泄也。《保命》云∶承气汤下之。)又有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保命》云∶建中、理中汤主之。)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保命》云∶干姜附子汤主之。)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保命》云∶承气汤下之。)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保命》云∶胃、小肠、大肠三症,皆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厥阴症茎中痛,加甘草;少阴症里急后重,加大黄。)
此治五泄之法也。
□
〔丹〕泄泻之症,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
〔仲〕大肠有寒者多 溏,有热者便肠垢。
□
〔《灵》〕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肠中热则出黄糜。(师传篇)
□
〔仲〕下利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亦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
〔《素》〕胃脉虚则泄。(脉要精微论)
□
〔《脉》〕脉滑按之虚绝者,其人必下痢。肺脉小甚为泄。(全文见治虚实法。经云∶小者气血皆虚。)肾脉小甚为洞泄。(小者血气皆少。肾主闭藏,今血气虚少,无以闭藏,故泄。)
□
〔《素》〕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平人气象论)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全文见评虚实论。)
□
〔仲〕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下利,寸口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溲病,若腹大而泄者,脉当细微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
□
〔《脉》〕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
□
〔《素》〕泄而脉大者,难治。(玉机真藏论)病泄,脉洪大,是逆也。(全文见诊生死。)
□
〔仲〕下利,脉大者为不止。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
〔《灵》〕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论疾诊尺篇)腹鸣而满,四肢清泄,其脉大,是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全文见诊生死。)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死矣。
□
〔仲〕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而利不止者死。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为难治。
□
〔丹〕下痢如鱼脑者,半死半生。下痢如尘腐色者死。纯血者死。下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五虚者不治。
五虚者,经云∶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五虚者死。其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予尝治数人,在下则泄泻不止,在上则吐痰不已者,皆死证,气脱无所管摄故也。若用参术膏救之早者,十活二三。
下痢,水谷不入,里急后重,是泄泻也。
□
〔世〕胃苓汤一名对金饮子,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平胃散五苓散(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极效。
□
〔罗〕《内经》曰∶湿胜则濡泄。《甲乙经》云∶寒气客于下焦,传为濡泄。夫脾者,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令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治之以对金饮子。
平胃散(五钱) 五苓散(二钱半) 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
上相和作四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
〔垣〕加减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痢,或发霍乱及五噎、八噫、膈气、反胃等症。
浓朴(去皮,姜制炒,三两二钱)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五两) 陈皮(三两二钱) 甘草(锉,炒,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或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常之气。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饮食伤多,加枳实。如胃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人参、黄 。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浓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加炒黄芩。如遇雨水湿润时,加茯苓、泽泻。如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浓朴,根据例加之,如一服五钱,有痰用半夏一两。如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归身、黄 。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连。如大便硬,加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
〔海〕加减平胃散例∶
若泄泻脾湿,加茯苓、丁香、白术,为调胃散。一法,加藿香、半夏。若加干姜,为浓朴汤。若温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寸、豆豉三十粒,煎二三服,取微汗出愈。若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百节酸疼,加柴胡。若痰嗽疟痢,加姜制半夏。若小肠气痛,加茴香。若水气肿满,加桑白皮。若妇人赤白带下,加黄 。若酒伤,加丁香。若饮冷伤,加高良姜。若滑脱泄泻,加肉豆蔻。若风痰四肢沉困,加荆芥。若腿膝冷痛,加牛膝。若浑身虚肿拘急,加地骨皮。若腿膝湿痹,加菟丝子。若白痢,加吴茱萸。若赤痢,加黄连。若头风,加 本。若转筋霍乱,加樟木皮。若七邪六极,耳鸣,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痿,妇人宫脏久冷,月事不调者,加桂枝。若胃寒呕吐多,加生姜。一法,加茯苓、丁香各三两。若气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砂仁、香附三两,生姜煎服。若与五苓散相半,为对金饮子。若与六一散相合,为黄白散。若与钱氏异功散相合,为调胃散。若饮食进退,加神曲、麦芽。冬月加吴茱萸、川椒、干姜、桂,为吴茱萸汤。若加 本、桔梗,为和解散,治伤寒吐利。若加藿香、半夏为不换金正气散。若疟疾寒热者,加柴胡。若小肠气痛者,加苦楝、茴香。
□
〔丹〕或曰∶平胃散之温和,可以补养胃气,吾子以为何如?予曰∶苍术性燥气烈,行湿解表,甚为有功。
浓朴性温散气,非胀满实急者不用,承气用之可见矣。虽有陈皮、甘草之甘缓甘辛,亦是决烈耗散之剂,实无补土之利。经谓土气太过曰敦阜,亦能为病。况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因其病也用之,以泻有余之气,使之平耳。又须察其挟寒气、得寒物者,而后投之。胃气和平,便须却药。谓之和平者,初非补之之谓,岂可以为补剂而常用之乎?或曰∶谓胃承气亦治胃病。谓之调者,似举平胃之平意义相近,何用药之相远也?予曰∶调胃承气治热,中下二焦药也。经云∶热淫于内,治之咸寒,佐以苦甘。功在乎导利而行之以缓。平胃散止治湿,上焦药也。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或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非仲景法耶?何子言之悖也?予曰∶淡渗治湿,因有湿在中下二焦。今湿在上,宜以微汗而解,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黄、葛根辈耳。五苓散治泄泻水多者。(方见伤寒。)
泻湿,四苓散加苍术、白术,甚者二术必用炒。
白术(三分,加至两半) 泽泻(一两) 茯苓猪苓苍术(各五钱)
□
〔《本》〕治水泻,用草乌半生、半烧灰存性为末,醋丸。空心井花水下七丸。
□
〔河〕益元散 治身热泄泻,小便不利。
滑石(六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汤调下,日三服。如解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四钱,并三服,以效为度。
□
〔丹〕参萸丸 治湿热滞气者,湿热甚者用为向导,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七两,即益元散) 吴茱萸(二两,煮过)
一方去茱萸,加干姜一两,名温六丸。
□
〔《本》〕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帖,甚效。夫人买进之,一服而愈。后召卖药者问其方,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此药利水道。)
□
〔丹〕黄芩、木通入四苓散煎服,治火多泄泻。水煮金花丸,治泄不止,干呕。(方见干呕而利门。)
□
〔世〕木香和中丸腹痛泄泻,脉滑者,神效。累验。(方见治虚实法。)
□
〔《仲》〕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伤寒。)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脉中坚者,当下之。下利后三部皆平,按之心下坚者,宜大承气急下之。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 芍药(五枚) 甘草(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渣;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
〔丹〕仁七侄之子,肚泄有积,与小胃丹二十粒,作二次吞之。(小胃丹方见内伤饮食。)积热作泄,亦宜下之。
□
〔《保》〕治寒积痢,男妇小儿各不同。或赤白,或清痢如水,不后重者寒也。经曰∶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此为虚寒,中有积也。宜附子、巴豆辈下之,见利则愈,空心服。
□
〔仲〕下痢气者,当利其小便。
□
〔洁〕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泻注下,体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先宜白术芍药汤。
白术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俱用炒黄,效速。)
上细末。每一两,水二盏,煎至盏半,温服。
如腹痛甚者,宜苍术芍药汤主之。
苍术芍药(各一两) 黄芩(半两)
上锉。每一两,入淡桂半钱,水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如脉弦头痛者,宜苍术防风汤主之。
苍术防风(各二两) 上锉,同前法煎服。
如下血,宜苍术地榆汤主之。(方见滞下。)
以上症,如心下痞,每服加枳实一钱。如小便不利,每服加茯苓二钱。如腹痛渐已,泄下渐少,宜诃子散止之。(方见后。)
□
〔丹〕气虚泄泻,人参、白术、炒芍药、升麻主之。
□
〔垣〕异功散 治脾胃虚冷,肠鸣腹痛自利,不思饮食。(方见小儿吐泻。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各等分,为末,每五钱,姜、枣煎服。)
□
〔丹〕女人肚泄,左手脉弱,此自来欠血,面带黄多年,当作虚湿治之。
滑石(六钱) 白术(半两) 陈皮当归(各三钱) 浓朴 木通芍药(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分六帖,姜一片,煎。
四八官患泄,小便赤少,食少倦怠,脉弱。此受湿为病,当补脾凉肺。
白术滑石(各一两) 黄芩人参芍药(各五钱) 木通陈皮(各三钱) 干姜(一钱)甘草(炙,一钱) 分八帖煎服。
五儿腹泄,此受寒凉为病。
白术苍术(各二钱) 干姜茯苓 浓朴(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一丈夫腹泻,胸痞不渴。
半夏(一钱) 苍术白术青皮(各二钱) 木通紫苏(各一钱) 良姜(半钱) 甘草(少许)
分三帖,姜三片,水二盏,煎服。
辉五孺人,瘰 已好,止是食少乏力,肚泄自汗。
牡蛎(一钱半) 白术(二钱) 干姜(三钱) 陈皮(五分) 黄 (二分) 当归(一分) 白水煎服。
贾宅女人,六十八岁,腹泄,面黄乏力,脉浮大而数,此有热积。
滑石白术(炒。各一两) 茯苓神曲(炒) 陈皮(各五钱) 黄连黄芩干姜(各一钱)
上为末,粥为丸。山楂汤食前下五十粒。
一丈夫病热退未尽,食太早,口渴倦甚,腹泄,心烦,脚冷。
人参滑石柴胡白术陈皮(各一钱) 木通(一钱半) 甘草(五分)
分四帖,煎七分,下保和十五丸。
上九方,丹溪、东垣治泄泻之法,大率皆用白术、滑石补脾行湿,其余随症加减。第一二方专治泄也,第三方治泄之挟热也;第四五六方治泄之挟寒也;第七八方治泄之挟饮食积也。
□
〔垣〕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过也。皆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致人多病泄痢,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予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并下者三,而小便闭塞。思其治法,按《内经·标本论》大小不利,无问标本,先利小便。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别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言当利小便。必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虽布在方册,其不尽者可以意求耳。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以上法度,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阳重衰,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半钱,炙甘草半钱,同 咀,水二钟,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者也。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升阳除湿汤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自下而上,引而去之。
升麻柴胡羌活防风(各半钱) 苍术甘草(炙,三分) 神曲泽泻猪苓陈皮(各五分) 麦 (三分)
上 咀,水二盏煎,去渣,空心服。如胃寒肠鸣,加益智、半夏各五分,姜、枣同煎,非肠鸣不用。
人参升胃汤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鸣,小便黄。
黄 (二钱) 甘草(炙,一分) 升麻(六分) 柴胡陈皮 归身 益智(各二钱) 红花(少许) 人参(六分)
上锉,作二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
□
〔丹〕止泻,姜曲丸
神曲(六两) 茴香(半两) 生姜(二两)
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
痰积泄泻。
海石青黛黄芩神曲
上为丸。每服三五十丸。病少者,必用吐法吐之方愈。
上积滞泄泻,腹必耕痛方泄者是也。或肚腹满,按之坚者亦是也。受病泄者,宜神曲之类消导之;病深而顽者,必用滞下门后重多热条,进退承气之类,下之方安。
□
〔丹〕固肠丸
樗皮(四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粥丸。(丹溪云∶固肠丸性燥,若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
□
〔《保》〕诃子散 治泄久,腹痛渐已,泻下渐少,宜此药止之。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甘草(二钱) 黄连(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白术芍药汤调下。如止之不已,宜因其归而送之,于诃子散内加浓朴一两,竭其邪气也。虚滑久而不止者,多传变为痢。太阴传少阴,是为鬼邪,先以浓朴枳实汤防其传变。
浓朴 枳实(各一两)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二钱) 甘草(炙,二钱) 大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以上皆治热滑泻。)
□
〔丹〕补脾丸
白术(半两) 白芍药(二钱)
上为细末,饭丸。冬月去芍药,加肉豆蔻、泽泻服之。又不止者,于内加飞矾一钱半。气痢,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林亿云∶疑非仲景方也。)
□
〔垣〕扶脾丸 治脾胃虚寒,腹中痛,溏泄无度,饮食不化。
白术茯苓甘草(炙) 诃子皮 乌梅肉(各二钱) 红豆干姜肉桂(各半钱) 麦 神曲(炒。各四钱)陈皮(一钱) 半夏(二钱)
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食前下。(一方加藿香一钱。)
治痢久脏腑虚滑,去积不已,用苍术汤下桃花丸。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上锉,水一碗,煎至一大盏,下桃花丸或赤石脂丸,小便利则安。(桃花丸即滞下门桃花汤为丸,赤石脂、干姜二味是也。)
□
〔《衍》〕有一人,病大肠寒清,小便精出,诸热药服及一斗二升未效。后教服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钱,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及食前米饮下五七十丸,终四剂遂愈。
□
〔《本》〕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诸药不效,诃子丸。
诃子皮 川姜 肉豆蔻龙骨木香赤石脂附子(各等分)
上细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治大肠泄泻。
赤石脂(制) 禹余粮(各四钱,制)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
〔孙〕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备急朝真丹。用硫黄一两半,研令极细;枯白矾五钱,同细研匀,水浸蒸饼,去水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温米饮盐汤下。(以上止寒泄。)治暴水泄不止。
肉豆蔻(三个,用湿面裹之,置火内煨令面焦,去面。丹溪云∶肉豆蔻属金、属土,温中补脾为有力。
日华子称其下气,以脾胃得补而善运化,气自下也。
非若香附、陈皮之 泄。)
上将肉豆蔻为细末,只作一服,陈米饮调。食前服之,神验。
□
〔洁〕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沉而弱,气少而不能语,甚者加吐,此谓紧病,宜以浆水散治之。
浆水散
半夏(二两) 良姜(二钱半) 干姜肉桂甘草附子(炮。各五钱)
上细末。每服三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热服。甚者,三四服。若太阳经伤动传太阴,下痢为 溏,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中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又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宜温之。春夏,桂枝汤;秋冬,白术汤。谦甫云∶ 溏者,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结粪是也。
桂枝汤
桂枝芍药白术(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切。每服半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白术散
白术芍药(各三钱) 干姜(炮,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粗末,如前服之。甚则除去干姜,加附子三钱,谓辛能发散也。
□
〔罗〕曲术丸 治时暑暴泄,壮脾胃,及治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苍术(泔浸一宿。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送下。
止泄丸
肉豆蔻(五两) 滑石(制)
上为末,擂饭丸。惟滑石,夏三两半,秋二两,春冬一两一钱半。
□
〔罗〕中寒治验 参政商公,时年六旬有二,原有胃虚症。至元己巳夏,上都住。时值六月,霖雨大作,连日不止。因公务劳役过度,饮食失节,每日脐腹作痛,肠鸣自利,须去一二行少定,不喜饮食,懒于言语,身体困倦。召予视之,予诊其脉沉缓而弦。参政以年高气弱,脾胃宿有虚寒之症,加之霖雨及劳役饮食失节,重虚中气。《难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不足而往,有余随之,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 溏。今脾胃正气不足,肾水必挟木势,反来侮土,乃薄所不胜乘所胜也。此疾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泻水补土。虽夏暑之时,有用热远热之戒。又云∶有假者反之,是从权而治其急也。《内经》云∶寒淫于内,治以辛热。干姜、附子辛甘大热以泻寒水以为君。脾不足者,以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陈皮苦甘温以补脾土;胃寒则不欲食,以生姜、草豆蔻辛温治客寒犯胃;浓朴辛温浓肠胃;白茯苓、甘草助姜、附以导寒湿;芍药酸微寒补金泻木,以防热伤肺气为佐。不数服即愈。
附子温中汤 治中寒,腹痛自利,米谷不化,脾胃虚弱,不喜饮食,懒言困倦嗜卧。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七钱) 人参甘草(炙) 白芍药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五钱)浓朴(姜制)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 陈皮(各三钱)
上锉。每服五钱或一两,水二盏半,姜五片,煎一盏,食前温服。
□
〔《简》〕理中汤治泄泻,加橘红、茯苓各一两,名补中汤。若溏泄不已者,于补中汤内加附子一两。不喜饮食,水谷不化者,再加砂仁一两,共成八味。(理中汤方见伤寒。)
□
〔《本》〕治脾胃中风湿,脏腑泄滑,鞠 丸。
芎 神曲白术附子(各等分,炮)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左氏述楚子围萧,萧将溃。无社告申叔展曰∶有曲乎?有山鞠 乎?鞠 ,芎 也。意欲令逃水中以避祸。是知芎 能除湿,当加术、附以制之。若脾湿而泄者,万无不中。亦治飧泄。
□
〔无〕桂香丸 治脏腑虚为风寒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虚人危笃,累效。
附子(炮,去皮脐) 肉豆蔻(炮。) 白茯苓( 各一两) 桂心 干姜(炮) 木香(炮。各半两) 丁香(一分)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米汤下五十丸,空心服。
□
〔孙〕治水泻无度。干姜末,粥饮调一钱服,立效。
泄而身热,小便不利口渴者,益元、五苓。若火多,四苓加木通、黄芩。(方见湿热条。)泄而困倦不便者,及脉数者、虚热者,宜参、术、滑石、苓、通。(方见补脾行湿条。)泄而脉滑坚者实热,宜大承气汤。(方见实条。)
□
〔丹〕玉龙丸 治一切伏暑泄泻,神效。(方见伤寒部暑门。)
□
〔仲〕下痢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痢不止者,当利小便。下痢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大肠小肠为泄。(全文见诊。)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全文见诊病传变。)
□
运气泄泻有六∶
一曰土助脾湿盛而泄泻。经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病溏泄肠鸣。又曰∶岁水不及,湿乃下行,民病身重濡泄。又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土复则病 溏,腹痛肠鸣泄注。又云∶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注下。又云∶湿胜则濡泻,治以苦温是也。
二曰风木攻脾虚而泄泻。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冷泄溏泄。又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治以辛凉是也。
三曰热泻。经云∶少阳所主为暴注。又云∶少阴之胜,腹满溏泄。又云∶火郁之发,民病注下,治以寒剂是也。
四曰寒泄∶经云∶岁水太过,寒气流行,病肠鸣溏泄。又云∶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又云∶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治以热剂是也。
五曰热中、寒中泄。经云∶太阳司天之政,三之气,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注下者,是外寒内热泄也。又云∶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者是外热内寒泄也,治以寒热兼施是也。
六曰燥泄。经云∶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肠鸣溏泄。又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腹中鸣,注泄 溏。又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溏泄。又云∶阳明之复,腹胀而泄,治以温剂是也。
□
〔子和〕昔闻山东杨先生者,治府主洞泄不止。杨初未对病患,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雷云雨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忘其圊。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爱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笙笛勿辄。
□
针灸 泄泻,独取大肠一经。经云∶大肠病者,肠中攻痛而鸣濯濯。冬日中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取巨虚上廉。
□
〔罗〕治水渍入胃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此无药症,当灸大椎。
□
〔《脉》〕诸下痢,皆可灸足大都五壮,商丘、阴陵泉皆三壮。
□
〔《甲》〕溏泄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
□
〔《玉》〕治久泄泻(内天枢穴,《撮要》《摘英》同。)天枢(二寸半,灸。《摘英》∶五分,留十呼,灸百壮。)
□
〔《集》〕自痢不止∶天极 中极
□
〔世〕又法∶合谷三里阴陵泉 不应,取下穴∶中脘关元天枢神阙
□
〔东〕泄痢不禁,小腹绞痛∶丹田(灸百壮,三报之。)泄痢不嗜食∶长谷(五十壮,三报之,在胁脐傍相去五寸,一名循元穴。)
□
〔《衍》〕石硫黄,今人用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胃脾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世人盖知用而为福,不知用而为祸。此物损益兼行,若俱弃而不用,当仓卒之间,又可阙乎。
□
〔丹〕万安膏治吐泻腹痛吐乳。(方见吐门。)
□
〔海〕吐泻。四君子加陈皮、浓朴等分,同煎。(一法加陈皮、姜、枣。)
脏腑滑泄。四君子加诃子五分,米饮调下。
□
〔钱〕黄承务子二岁,病伤食而泻,众医与止之,十余日,便青白,乳食不消,身凉,加哽气昏睡。咸谓困笃,召钱。钱先与益黄散、补肺散各三服,三日身温而不哽气,后以白饼子微下之,又与益脾散三服,利止。何以然?利本脾虚伤食,初不与下之,留连十日,上实下虚,脾气弱则引肺亦虚,脾肺子母故也。今先补脾,则肺病自退,即身温不哽气也,然后下其所伤。或曰∶何不先下后补?曰∶便青为下脏冷。若先下,必大虚。今先实脾而后下,则不虚矣。后更与补之乃安。(益黄散方见小儿大法。)
温中丸治胃寒泻白,腹痛肠鸣。(方见吐泻。)
□
〔丹〕泻青亦是寒,宜用苏合香丸、平胃散各等分,蜜汤调服。
□
〔田〕便青者,因惊风五内脾气不和,治宜白术汤。
□
〔洁〕凡大泻引饮者,其病不以新久,皆宜服白术散,痢病亦同治。
□
〔丹〕小儿夏月泄泻,用益黄散。泻黄、赤、黑,皆热,用益元散、黄柏丸之类。
□
〔钱〕使君子丸治疳瘦泄痢,腹胁胀满。(方见疳门。)
□
〔《脉》〕小儿大便青瓣飧泄,脉小,手足寒,难已;脉小,手足温,易已。
泄泻之候,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脾泄、胃泄、大肠泄、大瘕泄、小肠泄、水谷注下,其实一也。原疾之由,因肠胃虚冷而邪气乘之。经云∶寒甚则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又云∶寒则溏,热则垢,此得于外也。喜、怒、忧、思、恐,致使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此属内也。如饮食生冷,食伤脾胃而泄者,属不内外也。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湿者燥之,治泄之法,无是过也。
五苓散分利 六君子汤补脾 治中汤 温中平胃散 行湿,并治泄泻。(方见前泄泻门,通用。)
豆蔻分气饮 治脏腑虚寒,泄泻无度,瘦弱,妇人产后洞泻危笃。
藿香叶 草豆蔻仁(炒) 青皮(各四两) 甘草丁香(各半两) 乌梅(三十个)肉豆蔻(面包煨,十个)
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糯米一撮,煎七分,温服。
木香散 治脏腑冷极,及久冷伤惫,口干,下泄,米谷不化,饮食无味,肌肉瘦悴,心多嗔恚,妇人产后虚冷下泄,及一切水泻冷痢。
木香破故纸良姜砂仁 浓朴(制。各三钱) 赤芍药陈皮 桂心 白术(各半两)胡椒吴茱萸(泡七次。各八分) 槟榔(一个) 肉豆蔻(四个,制)
为细末,每服三钱,用不经水猪肝四两,去筋膜,切薄片,重重掺药。以水一碗,醋一杯,煮肝熟,入盐一钱,葱白三茎,细切,捣姜五钱同煮,水欲尽,空心顿食之。初服微泄不妨,少时自止,不可热吃。经年冷利、滑泄一服效。渴饮粥汤,忌生冷油腻。
固肠丸 治男妇久泄不止,无逾于此。
人参苍术(制) 茯苓木香诃子肉(炮) 乌梅肉 肉豆蔻(面包煨) 罂粟壳(去筋膜。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
人参豆蔻散 治妇人久泄不止,诸药无效。
人参肉豆蔻(煨) 干姜 浓朴(姜汁炒) 甘草陈皮川芎 桂心 诃子 北茴香(各五分)
为末,水一盏,姜枣同煎六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