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 fare )

中医

简介:
本病是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
病机: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
诊断:
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临床对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1.体温升高到37.5℃以上,或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均可称为发热
2.定时检测体温,明确热势、热型。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可作为普通检查。
并据具体病例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资诊断和鉴别。
3.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1)外感发热一般起病较急,初起常伴恶寒。应注意起病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等。
(2)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发热多表现为低热,通常伴有自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4.根据热势进行诊断,如:
(1)不规则发热可见于感冒三痹
(2)l天内体温波动达3~4℃或以上,其低点可降至37c以下者,常见于流注、肾瘅、痨病病情恶化、疟疾等。
(3)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体温不降至正常者,常见于时行感冒肺热病、心瘅、温毒发斑疟疾重症。
(4)持续高热,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者,常见于湿温极期、暑温等。
(5)热退数日后再度发热(双峰热),伴肌肉疼痛、萎软者,常见于软脚瘟
5.结合伴随症、病史等进行诊断,如:
(1)伴头痛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者,应考虑春温暑温、脑痨、中暑、颅脑等。
(2)伴咳嗽胸痛、咯痰者,多见于肺热病暴咳肺痈悬饮等。伴心悸者,可为心瘅。
(3)伴腹痛或并有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肝痈、肝热病胆瘅肠痈等。
(4)伴寒战者,见于肺痈流注胆瘅、肾瘅、春温、稻瘟病、疟疾等。
(5)伴黄疸者,常见于肝热病、肝瘟、稻瘟病等。
(6)伴?核肿大,可见于风疹沙虱病丝虫病、稻瘟病、鼠疫等。
(7)伴有斑疹者,常见于湿温温毒发斑流注疫斑热、沙虱病、蓄血病等。
(8)小儿伴皮疹还应考虑麻疹风疹水痘烂喉丹痧等。
(9)伴脾脏肿大,见于流注湿温疟疾蛊虫病等。
(10)伴肋椎角疼痛及尿频、脓尿、血尿者,提示肾瘅、肾著急性发作、肾痈热淋等。
(11)伴局部焮红肿痛者,常为痈疽疾病
(12)小儿夏季发热,口渴尿少者,可能为夏季热;成人夏季发热,起于高热下劳作等者,多为中暑伤暑;夏季低热、倦怠嗜卧者,多为疰夏
(13)发热伴?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
(14)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者,多属蝶流注
(15)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
(16)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力痨病。
(17)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等脱病症状者,应考虑肺热病重症、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
(18)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
(19)40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之可能。
治疗:
辨证论治
1.风寒表证: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清涕,脉浮紧,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外袭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
疹,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散风热银翘散加减。
3.风热疫毒证:高热,微恶风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大渴,甚则神志模糊不清,
语言错乱,舌红,苔薄黄,脉洪数。疏表清热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4.风湿热证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头重身困,汗湿沾衣,口渴不欲饮,舌红
干,苔黄微腻,脉濡数。疏风清热祛湿。越婢加术汤加减。
5.外燥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肤燥少汗,咳嗽痰少,咽干口渴,舌红少津,
脉浮数。疏表润燥。桑杏汤加减。
6.暑湿表证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困重,恶心纳呆,口渴,舌红苔黄
微腻,脉滑数。祛暑化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7.暑热郁证:高热烦躁,甚或神昏,面红目赤无汗,伴恶心呕吐,胸闷,舌
红或绛紫。脉沉数。清热透暑。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8.气分热盛证: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烦,气粗,大便秘
结,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辛寒清热。白虎汤加减。
9.营分热盛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渴不多饮,皮肤干燥,斑疹隐隐,小便短黄,
大便干结,舌绛,苔黄少津,脉细滑数。清热凉营。清营汤加减。
10.血热内扰证:发热神昏谵语斑疹显露,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
深绛,脉滑数。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11.热闭心神证:高热,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滑数。清心开窍
清营汤加减,配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12.热盛动风证:高热,昏仆抽搐,手足蠕动,舌红,脉洪大。清热熄风。羚角钩藤
汤加减,配服紫雪丹
13.肝郁化火证:时觉发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
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减。
14.瘀热内郁证: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
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黯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
点,脉涩。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加减。
15.痰热内扰证:发热不高,持久不退,咳嗽咯痰,胸闷心烦体重乏力,渴不欲饮,
舌红胖,苔黄腻,脉滑数。化痰清热。黄连温胆汤加减
16.气虚发热证: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
自汗,易于感冒,食后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数。益气清热。补中益气汤加
减。
17.血虚发热证: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
舌质淡,脉细弱。养血清热。归脾汤加减
18.阴虚热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
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
数。滋阴清热。知柏地黄汤青蒿鳖甲汤加减。
19.虚阳浮越证:自觉发热,面红如妆,阵发烘热,下肢清冷,小便清长,舌淡苔润
脉浮数无根。引火归原右归饮加减。4.擦浴疗法:
(1)荆芥15g,薄荷15g;或麻黄10g,薄荷15g,煎水擦浴。适用于风寒束表之发
热。
(2)用20%石膏煎水擦浴。适用于邪热入里之发热
中药:
(1)一般单纯高热,选用安宫牛黄丸;高烧兼抽搐,选用紫雪丹;高热昏迷者,用至宝丹
(2)醒脑静注射液(系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黄蒿素(黄芪青蒿)注射液、一枝黄花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针剂等,肌注或静脉滴注。
(3)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胶囊、新雪丹、瓜霜退热灵等,口服。
(4)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夏桑菊冲剂、小柴胡冲剂、感冒清、感冒通等,用于外感表证发热
针灸:
(1)体针疗法:取曲他、合谷内关阳陵泉等穴,用泻法。
(2)三棱针疗法:太阳穴、十宣穴、耳缘静脉等部位,三棱针局部放血。

“发热” 相关论述

发热是他觉或自觉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是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之一,是机体正气邪气相争,阴阳失调的一种病理反应。一般来说,有“阳盛则热”和“阴虚发热”两种基本病机发热能耗气伤津,损害机体,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发热的病因有外感内伤发热方式有急性发热、慢性发热;热势有微热、低热、高热、灼热等。发热的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种:
急性发热发热起病急,病程较短,通常热势较甚或伴恶寒,多为外感邪所致。
慢性发热发热起病缓,病程较长,低热多见,亦有高热者,以内伤发热最多。
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同时存在,为外感表证的表现。.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为邪在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
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若伴舌红绛,为营分发热阴虚发热;若舌有瘀点瘀斑,多为瘀血发热。.
潮热:每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如潮汛之准时,多为阴虚发热湿温发热的表现。
高热:又称壮热蒸蒸发热,表现为肌肤灼热,体温多在39℃以上,多为外感发热阳明经证的特点。
低热:一般体温在37.2℃-38℃之间,多为气血亏,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内伤发热。
五心烦热:表现为手心、脚心发热心烦,多为自觉发热,体温不一定升高,或时伴烘热感,多为阴虚发热肝郁发热的表现。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的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发热则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外感发热是指外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体温升高。外感发热在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规律,以阴阳为纲,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理论,成为后世对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即使是其它外邪也是“六气皆从火化”,既然病理属性是火热,因此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这就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外感发热包含的病种非常广泛,本节着重论述与罹患内科杂病紧密相关的外感发热病。西医学中部分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若外感发热发展至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营血分病理阶段时,应结合《伤寒论》《温病学》中有关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外感六淫由于气候反常,或人体凋摄不慎,风、寒、暑、湿、燥、火乘虚侵袭人体而发为外感热病。·六淫之中,以火热暑湿外感发热为主要病邪,风寒燥邪亦能致外感发热,但它们常有一个化热的病理过程。六淫间可以单独致病,亦可以两种以上病邪兼夹致病,如风寒风热湿热风湿热等。外感发热病因的差异性,与季节、时令、气候、地区等因素有关。
2.感受疫毒疫毒又称戾气、异气,为一种特殊的病邪,致病力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传染性疫疠之毒,其性猛烈,一旦感受疫毒,则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表症状短暂,较快出现高热。
外邪入侵人体的途径,多由皮毛或口鼻而人。一般说来,六淫之邪,由皮毛肌腠而人,由表人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疫毒之邪,多由口鼻而侵,由上而下,由浅而深,发为热病
外感发热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即所谓“阳胜则热”的病机外感发热的病理性质为阳气亢奋,即属热属实。其不同的病变和临床表现,则是由感邪的性质和病邪作用的脏腑部位所决定。如病邪影响发病,火热之邪为病,热变较速,发热为主;湿热为病,其性粘滞,病变多留恋中下焦;风寒为病,则有一郁而化热的过程;疫毒为病,起病更急,传变更快,热势很甚。又如病位影响发病,随病邪作用的肺脾肝胆、胃肠膀胱等的不同,则相应脏腑气机发生紊乱,因而就有不同的外感热病证。
外感热病变,病机阳胜为主,进一步发展则化火伤,亦可因壮火食气而气两伤,若病势由气人营人血,或疫毒直陷营血,则会发生神昏、出血等危急变证
【临床表现】
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微热者。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诊断】
1.体温升高,口腔温度在37.3度以上,或腋下温度在37度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或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起病急,一般在3日之内。病程较短,约2周左右。
3.具有相关脏腑为热所扰的功能紊乱症状,如咳嗽胸痛喘息泄泻等症。
4.具有感受外邪、疫毒史,或有不洁饮食史、输血传染史等。
5.具有西医学感染性疾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依据,如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加,尿中有脓细胞,大便中有脓细胞、吞噬细胞,血、尿、骨髓细菌培养阳性,x线检查肺部有炎性改变,b超检查胆囊体积缩小,收缩及排泄功能差等炎性改变等。
【鉴别诊断】
1.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均以发热为主症,故加以鉴别。可从病因、病程、热势及伴发症等方面进行鉴别。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他外感热病之兼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内伤发热,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热势高低不一,常见低热而有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虚实夹杂之证。
2.寒热真假在疾病过程中,当热极或寒极之际,可出现与其本病寒热不符的假象,即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故对疾病过程中的寒与热应鉴别其真假,因其有假寒象而不识其外感发热的本质,因其有假热象而不识其非外感发热病,由此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真热假寒证:有一个发热的过程,且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热势甚高,很快进人手足厥冷的假象,但身虽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而喜冷饮;胸腹灼热,按之烙手;脉滑数,按之鼓指;苔黄燥起刺,或黑而干燥。尤以发热经过、胸腹灼热舌苔为鉴别的重点。
真寒假热证:一般(也有例外)出现于慢性病或重病的过程中,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虽渴,但喜热饮;脉虽数,而不鼓指,按之乏力,或微细欲绝;苔虽黑,而润滑。尤以舌苔脉象为鉴别的重点。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热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外感发热的病位、病势、病邪性质等,因此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
1.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同时存在,体温多在39~c以上,提示病证在卫表。
2.壮热指但热不寒,且热势很盛,体温在39~(2-40~c之间,甚至更高,一日之内波动很小,高热不退,持续时间达数天或更长。多见于气分发热肺系邪热暑热邪所发热
3.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邪所致的病证。
4.潮热指热势盛衰起伏有时,如潮汛一般。外感之潮热,多属实证,热势较高,热退不净,定时又复升高,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证以及热人营血证等。
5.不规则发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
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
1.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的重要措施。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2.清热利湿选用苦寒清热药与清利小便等药配伍,达到湿去热清的目的,常用于湿热病邪引起的脾胃、肝胆、肠道膀胱等处的外感发热病。
3.通腑泻下采用泻下与清热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是法通过泻下以去、利气、排毒,釜底抽薪,顿挫热势,从而达到泻热存之目的。尤其适用于热积胃肠、阳明实证
4.清泻脏腑利用药物归经,选用对相应脏腑有清热作用的方药,以达到清肺、清胃、清肝、清胆等目的。
5.养阴益气因本法不能直接祛外邪除实热,因此常与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其他清热法配合应用于外感发热,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热病中有气耗者,外感热病后期应用最多,在热势炽盛时亦有配伍应用者,如白虎加人参汤增液承气汤即是其例。
疫毒进入营血分所形成的不同证候,外感发热还有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营开窍、清热熄风等治法。
分证论治
·卫表证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咳嗽,或恶寒甚而无汗,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外感发热初起,病邪尚未入里化热,或疫毒热邪暂居卫表,正邪相争病机及其症状,与感冒颇为相似,二者很难区别,只有在治疗中动态观察才能鉴别。此时仍按感冒的各种治法进行辨证论治风寒证选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风热证选用银翘散为主方。
·肺热证
症状: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
本方重用辛寒之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常加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等加强清热解毒,加金荞麦葶苈子前胡浙贝母泻肺涤痰胸痛甚者,加郁金瓜蒌延胡索通络止痛。痰涌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
·胃热证
症状:壮热,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
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白虎汤
本方以生石膏配知母,清胃泻火;粳米甘草和胃生津。可加金银花连翘黄连芦根清热解毒。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发斑疹者,加犀角水牛角)、玄参丹皮清热凉血
·腑实证
症状: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热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燥有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
本方以大黄苦寒泄热,通腑泻下;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佐以厚朴枳实行气导滞。可加黄芩、山栀清泻实热热结液亏,燥屎不行者,加生地、玄参增液润燥
·胆热证
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胁肋肩背疼痛,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身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柴胡汤
本方以大黄黄芩泻火解毒通腑泄热柴胡白芍枳实疏肝利胆;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可加板蓝根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加茵陈清热利湿。若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止痛。发黄者,加金钱草栀子青蒿利胆退黄。
·脾胃湿热证
症状: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胸腹胀满,纳呆呕恶,口渴不欲饮,或发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燥湿除满;石菖蒲芦根淡豆豉和中清热除湿。可加滑石、鲜荷叶清利渗湿。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黄疸者加茵陈除湿退黄。另外,还可口服甘露消毒丹,以清利湿热芳香化浊
·大肠湿热证
症状:发热腹痛泄泻或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
本方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银花贯众清热解毒,加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若热甚者,加栀子、黄柏助其清热燥湿腹满而疼痛者,加木香槟榔以理气止痛。痢下脓血者,加白头翁马齿苋清热解毒除湿。
·膀胱湿热证
症状: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灼热黄赤,或腰腹作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
本方以大黄栀子清热泻火;篇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利湿清热;甘草解毒止痛。热甚者,加柴胡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呕恶者,加半夏和中止呕。小腹坠胀疼痛者,加乌药枳壳理气止痛。尿中有血者,加白茅根小蓟清热止血
外感发热也可以配合选用下列方法协同治疗。药物方面:柴胡注射液,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1-2次;或双黄连粉针剂,每次3g,溶人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清开灵注射液,.每次40—6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i中,静脉滴注,或穿琥宁注射液,每次4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500ra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亦可用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分钟1次。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转归预后】
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转归,一般规律是由表人里,由卫人气,进而人营人血,伤阴耗气,甚者或动血生风、惊厥闭脱等。因所包含的病种广泛,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治疗有差异等,故预后亦有差别。二般说来,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只要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治愈。部分患者,由于感邪太盛,或治疗不力,未能控制病势的发展,出现津气大耗,或动血生风,惊厥闭脱变证,则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摄】
外感发热的预防在于注意生活起居,避免感受时邪疫毒。调摄方面,首先应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如体温、神、色、肌肤、汗液、气息、脉象等。同时注意体温的护理,如高热时配合酒精擦浴等,热深厥深时,注意保温,汗出时及时擦汗并更换干燥衣服等。由于发热伤阴,应注意养护津,鼓励病人多饮用糖盐水、果汁、西瓜汁、绿豆汤、凉开水等。饮食方面宜食用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富于营养,但易于消化的食品。
【结语】
外感发热是感受六淫疫毒之邪,由口鼻皮毛人里,正邪相争阴阳失调阳盛则热的病证。临床以体温升高,面红,身热口干舌红,脉数等症为特征。发热的形式有恶寒发热壮热寒热往来、潮热及不规则发热等。由于病变所在脏腑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卫表证、肺胃热盛、肝胆湿热下焦湿热等证候。辨证应结合热型分辨病因,如风热湿热等,分辨病变的脏腑,分辨有无气阴耗伤等。热者寒之,应以寒凉清热为治疗原则,常选用清热解毒、清热除湿、通腑泻下、清理脏腑等治法,有时常配合凉血、化瘀、熄风开窍等治法,总之,围绕清热祛邪,保护气,防止传变进行积极治疗。
【文献摘要】
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素问·评热病论》:“有温病者,汗出则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人六腑,……人六腑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m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
中藏经·死脉》:“温病发热甚,脉反小者死。”
《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现代研究】
1.辨证论治外感发热的研究中,辨证论治仍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荣氏辨证治疗体温在39℃以上或波动在38.5~c以上的外感发热症300例。方法:卫分证风热银翘散豆豉黄芩、板蓝栂、青蒿五味消毒饮风寒荆防败毒散桂枝麻黄、北杏仁冒暑用新加香薷饮荷叶石膏温燥用桑杏汤加黄芩银花麦冬卫气同病,用银翘白虎汤加黄芩花粉气分证,肺热用麻杏石甘汤加黄芩鱼腥草银花连翘胃热白虎汤加黄芩黄连;腑实用大承气汤加黄芩山栀子增液承气汤胆热选用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选加金钱草银花连翘板蓝根之类;大肠湿热用葛根芩连汤加山栀子黄柏白头翁广木香膀胱湿热八正散柴胡黄芩银花蒲公英。热人营血证,热灼营阴用清营汤加减;热人心包用清官汤加减;热盛动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味血热动风用羚羊钩藤汤加减。结果治愈281例(93。66%),显效10例(3.33%),有效5例(1.66%),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98.66%[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59]。董氏应用系列辨证方药治疗335例风温肺热病,有效率89.6%,疗效与抗生素对照组相当而无毒副反应[中医急症研究1989:96]信外感发热治疗应及时有效,否则延误病情,治疗则难。王氏临床验证外感热病504例,中药辨证论治474例,收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据对呼吸道感染100例分析,病邪初人期者全治愈;邪盛表里期者治愈率为96.1%;邪盛里实期者治愈率为54.6%,邪进入营血期者较难控制(中医急症通讯1987;(7):11)。
2.专方治疗以清法为主,多种治法结合,研制专方治疗外感热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新制剂研究与开发是当前外感热病研究的重要形式。涂氏以清、解、和、下四法联用而设计的热必宁(银花柴胡石膏大黄等)治疗外感高热300例,并与西药(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大多数两联应用,体温39.5℃以上配合物理降温、肌注氨基比林等)对照组112例及单用清热解毒法(辨证选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新加香薷饮、a.t散加减)治疗组6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平均为21.92小时),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用清热解毒法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6.50小时和38.64小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症状、体征改善迅速,充分显示了热必宁治疗外感高热的优越性与可靠性[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52]。赵氏以银翘散白虎汤、承气汤化裁而成的清热饮(银花连翘板蓝根、生石膏、制大黄甘草)随证加减,治疗高热病人300例,治疗时停用一切西药,仅给予支持疗法,体温过高者可用温水浴、酒精浴等物理降温疗法。结果:3天内体温降至37~c以下,又观察一周出院的172例;4-5天热退,观察一周出院的88例;6-7天热退,观察一周出院的32例。8天以上热退不明显而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例[中国中医急症1997;6(2):60]。
3.针剂治疗中药针剂治疗外感发热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已较普遍地应用于外感发热的临床中。郝氏以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200例,体温均;2c37.5~c。观察期间不同时使用本病的同类其他药物。结果:上呼吸道感染94例,治愈70例,治愈率74.5%,有效率92.8%;急性扁桃腺炎59例,治愈40例,治愈率68%,有效率97%;急性支气管炎12例,治愈8例,治愈率66.7%,有效率92.3%;急性支气管周围炎6例,治愈4例,治愈率66.7%,有效率83.3%;肺部感染29例,治愈18例,治愈率62%,有效率89.5%[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64]。张氏以鱼腥草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315例,有254例是发热病例,平均体温为38.1℃。方法:鱼腥草注射液looml加入5%或10%葡萄糖液200mi中静滴,日2次。结果: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c以上配合穿琥宁640mg/日静滴)165例,治愈120例,治愈率72,7%,有效率90.9%,平均治疗时间3.8天;化脓性扁桃体炎(配合普济消毒饮频服)55例,治愈43例,治愈率78.2%,有效率87.3%,平均治疗时间7.5天;肺炎(配合清开灵60ml/日,穿琥宁800mg/日静滴)46例,治愈37例,治愈率80.4%,有效率87%,平均治疗时间20.1天;急性支气管炎(配合清开灵60ml/日)49例,治愈36例,治愈率73.5%,有效率83.6%,平均治疗时间15.5天[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66]。
4.多法并用外感高热多以邪实为主,是正邪剧烈相争的表现。急则治其标,治疗应急祛邪气为主,采用多种治法同时使用,利用多种途径给药,使用多种治疗方法,给邪气以去路,从而使体温快速下降,并应及时防治痰瘀、水毒等继发病变,控制病情发展,阻断病邪传变,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常将辨证论治口服汤剂与静脉给药联合应用,肌肉注射、穴位注射临时退热药物,可防止过高热产生。持续发热无汗的患者,可用针刺疗法、擦浴疗法。不能口服汤药的,采用直肠给药法。夏季感受暑热、湿热病邪者,选用刮痧疗法。有局部病变的患者,可采用喷喉法、灌肠法、滴鼻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29]。
治疗外感热病,不应囿于寒温流派,三阳病皆可归之于表,都可用解表解肌之法。外感热病,总忌用闭塞表窍之药,即使传人到三阳之腑,仍要留此祛邪之路[中医杂志1995;36(1):12]。

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热的类型和兼症此较复杂,概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多属实证。由六淫疫疠等外邪侵入人体之后,正气与之相抗而引起。分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表热多兼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或咳嗽、鼻寒等肺经卫分病状。半表半里热,主要特点是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舒,或见呕吐口苦咽干、脉弦数。里热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口渴、舌苔黄干,或大便燥结泄泻臭秽稀粪,脉多沉数而有力。若邪盛深入“营分”、“血分”则出现昏迷抽搐斑疹等危重症状。“内伤发热”,多属虚证。主要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分为阳虚气虚)和阴虚两类。详见“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条。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亦作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
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何故郁冒师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何故大便难师曰: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但头汗出。所以生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所以便坚者,呕不能食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而更发热者,此为胃热气实,承气汤主之。方在《伤寒》中。
妇人产得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坚,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可与阳旦,方在《伤寒》中,桂枝是也。
妇人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妇人产后腹中痛,可与当归羊肉汤
师曰:产妇腹痛烦满不得卧,法当枳实芍药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与下瘀血汤
妇人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四、五日,趺阳脉微,实再倍,其人发热日晡所烦躁者,不能食谵语,利之则愈,宜承气汤。以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在《伤寒》中。
妇人产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妇人热利,重下,新产虚极,白头翁甘草汤主之。(《千金方》又加阿胶

小儿正常体温是36~37℃(腋下),若超过这个指标即为发热。常常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发热,这是小儿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也可以说这是疾病的一种信号。轻度发热对人体危害并不大,但一旦出现高热,或持续长时间不退,则会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对肝、肾、脑组织等主要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小儿健康。孩子出现发热,首先用体温计先测一下,记下所测度数,以后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以便把这一情况反应给医生,同时也要注意一下孩子发热时还伴有其他什么症状,这一点非常重要。如发热伴有咳嗽,呼吸短促,气粗,应注意是否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所造成;另一最常见的原因是肠炎和痢疾。如发热很重,持续不降,又有腹泻大便臭味大,有粘液或兼有脓血者,大半是痢疾,应及时去医院作便的化验检查,尤其是那些症状重,病情急,合伴有中毒症状时,应注意伤寒副伤寒急性菌痢肠道传染病。如是冬、春季节或夏末初秋季节出现高热,又有呕吐,小儿状态差,面色灰暗或孩子颈部发硬(项强),应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这时尽早去医院急诊。有时需做腰椎穿刺,抽取一点脑脊液作化验,能够帮助尽早确定诊断,对及时治疗有积极意义,不然不能尽早确诊,也影响及时治疗。应当知道,腰穿是非常必要的检查手段,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相反,如果脑炎得不到尽早确诊,影响治疗,则会因脑炎而留下后遗症。
如果孩子发热同时出现尿频、尿急、排尿时哭闹,应怀疑是否为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疾病,应尽早留尿化验检查。
去医院看病时,即带去尿样本作化验。
孩子出现发热最为急人,往往使家长措手不及,有经验的家长多留心观察孩子的全身和局部变化,查看孩子身上有没有外伤裂口,刺伤异物,有无红肿部位,耳、鼻等处有无红肿,即能够善于寻找体表的感染病灶,这些对知道有没有感染症、败血症大有益处。
以上这些征兆,做为细心的母亲是不难做到的,关键在于细心观察,留心自己孩子的种种变化,并能指示出其变化的规律是最可贵的。最要不得的是不问高热的情况,自己乱行处理,结果延误病机,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是举不胜数的,对于孩子出现发热千万别做粗心的妈妈。

赵某,女,40岁,奇村人。上午身热已逾三月,手足心尤甚。常欲掌心贴壁,以取快于一时。午后,热势渐退。
全身倦怠,乏力欲寐,饮食少思,口不干,不苦。视其体胖面腴,舌质淡白,苔薄白,诊得脉来沉细。
脉症相参,发热中阳虚弱,元气外越,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之少火不足也。因劳累过度,中气损伤,少火失养而外越,故而发热也。遵《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之旨,及先哲“壮火不可纵,少火不可抑”之说,拟施甘温除热法。
党参15g 白术15g 黄芪30g 当归10g 附子6g 白芍10g 炙草6g 生姜6片红枣5枚三剂
二诊:热稍减,原方加附子至9g ,三剂。
三诊:热退,神沛,纳增。嘱其继服三剂。
按:阳气虚弱,则阴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而离宫自燃,故见上述热象。午前属阳,阳气为用,故阳气虚损者症状上午较甚。循阳生则长,气旺能生血,血足火自降之理,用辛甘大热之品,补阳气以生阴血,诸症得以痊愈。
阴虚火旺,则绝非本法所宜。
李映淮老师评语:阳虚发热,以气虚症状着眼,治宜甘温除热。如用附子,应有畏寒喜温,甚者手足发冷等症状。此例手足心热,似无用附子之必要。

范某,男,67岁,退休干部。患胃癌,在山西大学三院化疗两月余,因白细胞减少至2600/mm[sb]3[/sb]。中断化疗。回家疗养。出院一周发热(体温39℃),家庭病床医师每日输40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柴胡针,热不见退,后加青霉素800万单位,发热依旧,已持续五日矣。询知骨节痛楚,喜喷嚏,纳谷不香,大便三日未行,口干不思饮。望其头秃齿缺,耳枯颜苍,舌淡白,苔白腻。诊得脉浮滑数。证属正气虚弱,风寒袭表,腑气不通。拟参苏饮川军表里双解。药后微汗出,轻泻一二次。至此,本应邪去热退,然过午体温复又上升至39℃,骨节疼痛,神疲不支。诊其脉,浮数无力。
脉症相参,诊为气虚发热。盖经化疗,兰艾俱焚,白细胞减少,中气虚损,急需扶正以益之,若一味祛邪,只能更伤正也。遵甘温能除大热之说,拟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30g 白术15g 茯苓10g 炙草6g 黄芪15g 葛根15g 二剂
嘱其药后如发热益甚,烦躁不安,切勿惊慌,佳兆也,乃邪气外达所致。后闻果然面赤躁扰,稍顷即止。当晚热减,二剂热退。

张某,男,57岁,忻县预制厂工人。咳嗽气短十载有余,近因外感症状加重,发热不退,于1980年3月1日入住内科。
住院后检查:体温38.4℃,脉搏98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0/90mmhg ,双肺有干哕音,且伴有哮鸣音,右腋下可闻湿性哕音。x线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阴影呈条索状、斑点状,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右心室扩大。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肺型p波。化验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肺气肿肺心病。经抗感染、强心治疗十日,未见明显变化,遂行会诊。
发热于午后至子夜,其不恶寒,知表邪已解。刻下咳嗽气短,动则加剧,夜间明显,痰多而不利,面色晦暗,眩晕失眠,胃纳呆滞,口舌糜痛,小便频数大便溏,日一行,口干唇燥,喜冷思饮。舌质红嫩无苔,脉来细数。
脉症分析:久病缠身,肾阴亏损,难以纳气归根,故动则喘息,倦怠神疲。发热眩晕,口舌糜痛,皆一派阴虚之象。然舌质红嫩润滑,而非红瘦干涩;大便溏,而非秘,是为阴阳俱虚之候也。,治当阴阳双补,于滋阴壮水剂中少佐温阳之品,拟肾气汤加减:
熟地15g 山药15g 麦冬15g 山萸12g 茯苓10g 石膏15g 肉桂3g 二剂
二诊:身热已退(36.1℃),口舌糜烂减轻,已不疼痛。
仍动则喘息眩晕寐差,口苦心烦。原方去肉桂,加黄芩10g ,丹皮10g ,地骨皮15g ,二剂。
三诊:身复热(38.7℃),午后至子夜持续不降,舌又糜痛,不能人寐。询之,知其发热时双足冷至膑膝,喜生冷,然食后痰涎顷刻增多。由此观之,久病阴虚阴损及阳,单纯滋阴而不壮阳,则浮游之阳难以安宅。基于阴阳互根之理,宜壮水益火,务求阴阳平秘。复拟肾气汤加减:
熟地24g 山药12g 麦冬15g 山萸12g 丹皮10g 茯苓10g 附子6g 肉桂6g 二剂
四诊:发热尽退,肢温神沛,咳喘亦轻,嘱服金匮肾气丸以善后。
按:身热于午后至子夜,热时足c冷至膝,不烙不蒸,故非热深厥深之阳明热也。虽口干舌燥,思饮思冷。然非大渴引饮,且多食水果,痰即增多,由是观之,证非实热
虚热也。盖久病缠身,阴损及阳,肾不作强,不能纳气归根而动则喘息短气不续;脾失健运,难以散精化湿而食少痰多,眩晕便溏;心血不足则面晦无华,舌尖糜烂。
心悸少寐,脉见细数。阴阳两虚,则阴阳双补,本属正确之治,而惑于口苦心烦,去掉肉桂,并加苦寒之黄芩,致症状加重,实属误治。复用原法,诸症始解。可见阴阳虚证,惟滋阴益阳方能功成。

深师十一味防风汤。疗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方。
防风当归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三分) 茯苓天门冬(去心) 附子(炮) 干地黄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服七合。日三。大小便不利。纳大黄人参各二分。大枣三十枚掰。生姜三两。忌海藻菘菜猪肉芜荑大酢桃李雀肉等。
防风汤。疗中风发热头痛面赤吸吸苦热。恶风烦闷。身中 而疼。其脉浮而数者方。
防风白术 桂心 蜀椒(汗) 黄芩细辛芍药人参甘草(炙各一两) 麻黄(三两去节) 石膏(二两碎绵裹) 大枣(三十枚掰)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桃李生葱生菜。(出第三卷中)
范汪中风发热大戟汤方
大戟苦参
上二味等分捣筛药半升。用醋浆一斗。煮之三沸。适寒温洗之。从上下寒乃止。小儿三指撮之。醋浆四升煮如上法。(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论曰∶五脏之尊,心虽为王,而肺最居其上也,肺为华盖,覆其四脏,合天之德,通达风气,而肺母火也,性惯受温而恶寒心火更炎,上蒸其肺,肺金被火伤,则叶萎倚着于肝,肺发痒即嗽,或因石增热,心肝虚弱,不能传阳至下焦,遂被正阳俱跻,变成嗽矣。或为发背,或作头也,夫言恶寒则何以知也。肺主皮毛皮毛遇寒即栗而粟起,其肺嗽亦萎倚着肝疗石发,热冲头面,兼口干嗽方。
麦门冬(去心) 葳蕤石膏(各三两碎) 生地黄汁(七合) 葱白(一握和干葛(四两) 豉心(三合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如常法。
又疗热嗽方。
取生豉渍汁温之,才免冷食,服讫即卧,勿令入腰中故也,以意消息之。
天门冬煎,主定肺气,去风热,明目,止嗽喘粗血腥,乳石发冷而补之方。(通按天冬性冷而能补病虚热者宜服)天门冬汁(一升) 生地黄汁(二升) 生姜汁二合杏仁五合去皮尖研如膏) 白蜜(八合) 牛酥(五合款冬花升麻百部根紫菀麻黄(去节各二两) 甘草(四两炙)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煎,取二升,去滓澄滤,铜器中微火煎,去半,下天门冬等汁,次第下之,炼成煎,取一匙含咽之,日三五度取瘥,忌如常法。
又疗上气肺热,呼嗽沸唾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研) 贝母生姜(各六分切) 石膏(八分碎)黄芩(五分) 甘草(炙) 五味子白术(各四分) 淡竹叶(切一握) 白蜜(一匙)
上十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蜜,分服。若须利入芒硝
又疗肺胀气急,呀嗷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即绝,紫菀汤方
紫菀(六分) 甘草(炙) 茯苓(各八分) 槟榔(七枚碎) 葶苈子(三分熬末之)
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又宜服丸,主上气呀嗽不得卧,卧即气绝方。
芸苔子葶苈(熬各十二分) 马兜苓(十颗) 紫菀人参杏仁(去皮尖) 皂荚(去皮子炙) 白前甘草(各六分炙) 汉防(己八分)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桐子大,服十丸至二十丸,增减量之。

论曰∶凡人阳处其表,阴处其里,则非纯在其下,复非纯阳在其上,皆阴阳通于,阴阳通平,则五气不乏,五气不乏,则人无病,只如服石之人,多为阴虚而服,摄之过温,则经脉凑溢,或遭阳时亦发其证也,正阳本自浮升,石力更藏阳气客主两阳,并蒸肺肝,故患渴也,或脏实腑虚而生发背亦渴,不独两阳为祸也,且肺是庚辛,庚辛畏火,即告其子,其子肾,肾为壬癸,虽子投而性恶寒,阳虽得水暂寒,而水潜流于下,客水正水足为滂沱,渴疗解散失度,饮食冷热不消,虚胀吐清水而渴闷欲死方。
人参 栝蒌 枳实(炙) 甘草(炙) 白术(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二服瘥止。
又疗发虚热大渴方
生地黄(八两) 竹叶(切三升) 小麦(二升) 黄 黄芩通草前胡(各三两)栝蒌(四两) 芍药升麻甘草(炙) 大黄(别浸) 知母茯苓(各二两) 人参当归(各一两)
上十六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小麦,取一斗,去滓内余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服之,小便利除通草,大热者去人参当归,忌如常法。
又疗客虚,热冲上焦胸中,口干燥,头面热赤,并渴方。
生葛汁 生地黄麦门冬汁白蜜(各一升) 枣膏(八合) 生姜汁二合
上六味和煎之,内蜜候如稀饧,食后渐渐含之,其功甚妙。
又疗消渴,止小便方。
黄连(一斤金色者) 麦门冬(八两去心) 生地黄羊乳 栝蒌汁(各三两)
五味,捣上二味为末,以汁相和药末,众手一时丸如梧子,食后以饮服二十丸,忌如常法。
又疗热渴,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五升) 茯苓石膏(各三两碎) 小麦(三升) 栝蒌(二两)
五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忌如常法。
又疗发盛,患渴口干,排脓止渴方。
栀子仁 栝蒌 生干地黄升麻(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 芍药(各二两) 黄芩(一两半)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服之,瘥止,忌如常法。
又疗消渴方。
取螺(二升)
上一味,以一石江水浸养之,倾澄取汁饮之,经日放却,更取新者渍之,准前服。
又方:竹根浓煮汁饮之。
又方:煮青粱米汁饮之。
又方:捣冬瓜汁饮之。
又方:冬麻子(二升)
上一味捣,以水煮三四沸饮之。
又方:以水浸鸡子,取清生服甚良。
又方:黄柏(一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斗煮汁饮之。
又方:桃仁(五升去尖熬) 研白米(三升)
上二味,以水一斛,煮取三升,渴即饮之良。
又方:石膏(碎) 枳实(炙) 茯苓(各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九升,煮取四升,分服之。
又方: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干姜 桂心(各三两) 小麦(三升)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小麦,取八升,入药煎,取五升分服之。

论曰∶凡人五脏尽有风,而发有高下,动有深浅,则肾风发香港脚,肝风泪而暗,肺风鼽嚏而嗽,脾风肉缓而重,心风恍惚而忘。若加于热,亦随脏观候,即肝风胁满而怒喜静,加之热,即漠漠而暗,若石气兼之,则赤而益痛,或生 肉,及肿而烂速,可随轻重泻之。不然丧明矣,经曰,肝旺则目赤,若兼石,则冬慎勿食热,热既不散,遂成伏气,遇春必发,预宜法防之,即非石药之过,岂不惜哉,黄帝曰,形受味。精受气,皆为饮食寒温呼吸之召也,诸脏仿此。
疗眼久赤痛方。
干枣(相接长一尺切) 黄连(相接长一尺擘)
上二味,以水一升煎三合,绵裹,夜卧点眼 中,以瘥为度,忌如常法。
泻肝汤,不服石人亦主之方。
大黄黄连石膏(各二两碎) 甘草(炙) 黄芩细辛生姜半夏(洗各一两) 栀子(十四枚擘)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服,忌如常法。
又疗眼赤,闭目不开,烦闷热,胸中澹澹泻肝汤方
前胡大青秦皮干姜子芩细辛(各三两) 决明子(三枚) 栀子仁(二两) 石膏(八两碎) 淡竹叶车前叶(各切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或加朴硝三两,得利即瘥,忌如常法又疗眼肿痛不开方。
猪肉薄切,以贴眼上,热即易之,一方用子肝,又以井花水浸,更再用之取瘥。
又疗久风目赤,兼胎赤方。
光明盐(六分) 杏仁油(五合又云半鸡子
上二味,以净铜锣一尺面者一枚,内盐油,即取青柳枝如筋大者一握,急束截令头齐,用研之三日,候如稠墨。即先剜地作一小坑,置瓦于底,又取热艾一鹅子许,于瓦上烧火,即安前药锣,覆坑上令烟熏之,勿令火灭,候火尽,可收置于铜合子,或 合子中,每夜用点 间,便卧,频点之取瘥。(通按前胎赤用此方)又主眼生赤脉,息内碜痛不开者方。
大枣(七枚取肉) 黄连(二两碎绵裹) 淡竹叶(切五合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竹叶,取一升澄清,取八合,内枣肉黄连煎,取三合去滓,以点眼中,瘥止。
又疗目痒赤方。
黄连(半两碎) 丁香(二七枚碎) 黄柏皮(半两切) 青钱(七文) 蕤仁(三七枚碎)
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以绵缠杖子头点之妙。
扁鹊疗令人目明,发不落方。
取十月上巳日槐子,去上皮,不限多少,于瓶中封口三七日,初服一枚,再服至二枚,十日十枚,还从一起,甚验。
又疗发热,心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逆冲胸中,口燥,目赤痛方。
黄芩大黄(各二两) 栀子(一两) 豉(三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
又疗翳方。
干蓝(二分) 雄黄(二分研)
上二味相和,以少许点上,三五度即便瘥。

论曰中风发热者。身体无汗肢节烦疼。腹急、大小便不利。盖风邪所客。则皮肤闭密。内肢燥也。
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疼。腹内急痛。大小便秘涩。防风饮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白术赤茯苓(去黑皮)附子(炮裂去皮脐) 山茱萸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人参甘草(炙) 大黄(锉炒各三分) 熟干
上一十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大枣二枚劈破。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一。
中风发热。头目昏疼。失音不语。喘息粗大。口偏吐涎。手足不遂。麻黄饮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二两) 防风(去叉) 赤芍药(各一两半) 石膏(碎三两) 羌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再。若牙颔冷痹舌强。加附子一枚。去皮脐。 竹沥少许。若渴。加麦门冬去心一两半。犀角屑一两。
中风头痛面赤发热恶风烦闷。身痛如碎。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 白术 桂(去粗皮各一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 赤芍药黄芩(去黑心) 甘草(炙各一两) 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三两) 石膏(碎二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大枣二枚劈破。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再。
中风头痛烦热口干小便赤。石膏汤方
石膏(碎三分) 滑石(半两) 白茅根(锉) 蓄(锉各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中风发热头痛目眩。喉咽干舌本强。胸背痛闷。心膈痞满腰脊强急。葳蕤汤方
葳蕤青木香白薇(焙) 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 独活(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白尖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并二服。
取汗用之

小儿发热证,其最要者有四∶一则外感发热,二则发热,三则痘疹发热,四则疳积发热
凡此四者之外,如饮食、惊风阴虚变蒸之类,虽亦有之,然各有其说,均当详辩。
发热当辩虚实,如实则面亦气粗,口燥唇疮作渴,喜冷冻饮料水,大小便难,或掀衣露体,烦啼暴叫,声洪脉强,伸体而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皆为实证。实以邪气有余,或可散邪,或宜清火。虚则面色青白,气怯神倦,恍惚软弱,口鼻微冷,不喜寒凉,饮汤安静,泄泻多尿,呕恶惊惕,上盛下泄,抱腹喜按,乍凉乍温,夜则虚汗,卧则露睛,屈体而卧,手足指冷,脉息缓弱,皆为虚证。虚以正气不足,最宜调补,或兼解邪,虽有发热外证,必不可妄用寒凉,及任意消散克伐等剂。

凡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若寒邪在表未解者,必有发热头痛,成身痛无汗,或鼻塞流涕,畏寒拘急,脉见紧数者是也。凡暴感者,极易解散,一汗可愈。但察其气血平和,别无实热等证,或但倦怠昏睡者,则但以四柴胡饮,或五柴胡饮为主,酌儿大小而增减其剂。此法先固其中,次解其表,庶元气无伤,而邪且易散,最为稳当极妙之法。有云小儿何虚,乃堪此补,及又有补住邪气之说,皆寸光昧理之谈,不可信也。若胃气微见虚寒者,宜五君子煎加柴胡,或以理阴煎加减用之最妙,元气颇强而能食者,宜正柴胡饮。兼内热火盛而外邪未解者,宜一柴胡饮,或钱氏黄龙汤。壮热火盛往来寒热者,宜柴芩煎寒气盛者,宜二柴胡饮寒邪盛而中气微虚者,宜五积散伤寒见风,身热兼嗽而中气不虚者,宜柴陈煎。若中气不足而兼热兼嗽者,宜金水六君煎。冬受寒邪,至春夏而发热者,是为小儿正伤寒,但取效稍迟,然治法不能外此。
新按∶余之仲儿,生于乙卯五月,于本年初秋,忽尔感寒发热,脉微紧。然素知其脏气,不敢清解,遂与芎、苏、羌、细辛生姜之属,冀散其寒,一剂下咽,不惟热不退而反大泻作,连二日泻不止而喘继之,愈泻则愈喘。斯时也,将谓其寒气盛耶,何以用温药而反泻?将谓其火刑金耶,岂以清泻连日而尚堪寒凉?将谓其表邪之未除耶,则何以不利于疏散?束手无策,疑惧已甚,且见其表里俱剧,大喘垂危,又岂浅易之剂所能挽回?因沉思良久,渐有所得,乃用人参二钱,生姜五片,煎汁半盏,然未敢骤进,恐再加喘,必致不救。因用茶匙挑与二、三匙,即怀之而旋走室中,徐察其呼吸之进退,然喘虽未减,而亦不见其增甚,乃又与三、四匙,少顷,则觉其鼻息似乎少舒,遂放胆与以半小钟,更觉有应,自午及酉,完此一剂。适一医至,急呼曰∶误矣,误矣!焉有大喘如此而尚可用参者?速宜以抱龙丸解之。余诺之而不听。乃复以人参二钱五分,如前煎汤,自酉至子尽其剂,剂完而气息遂平, 大睡,泻亦止而热亦退矣。此所以知其然者,观其因泻反喘,岂非中虚?设有实邪,自当喘随泻减,是可辩也。向使误听彼医,易以清利,中气一脱,即当置之死地,必仍咎余之误用参也。孰是孰非,何从辩哉。余因纪此,以见温中散寒之功,其妙有如此者。

凡小儿偶然发热者,率由寒热不调,衣被单薄,柔弱肌腠,最易相感,感则热矣。余之治此,不必用药,但于其熟睡之顷,夏以单被,冬以绵被,蒙头松盖,勿壅其鼻,但以稍暖为度,使其鼻息出入皆此暖气,少顷则微汗津津,务令上下 稍透,则表里通达而热自退矣。若冬月衣被寒凉,汗不易出,则轻搂着身,赤体相贴,而上覆其面,则无有不汗出者。此余近年养儿至妙之法,百发百中者也。若寒邪甚者,两三微汗之,无有不愈。然此法惟行于寅卯之际,则汗易出而效尤速。

初发热时,身无大热,或热或退,神清气爽,唇鼻滋润,腰腹不疼,自始至终皆饮食如常,大便稠实,小便清利,而无杂证者吉,不必服药。
初热时,先发惊搐一二次而随止者,此痘出心经也,乃为吉兆,不必治之。若甚惊不止,日发三五次,或连日不止,痘出多而密者,乃凶兆也。
初发热时,吐泻不甚而随止者吉。
正发热时,或得大汗一身,汗随止而脉见稍平者吉。
初发热时,用红纸倏蘸麻油点照之,如心窝或遍身有成瑰红者,八九日后决死。
发热一日,即遍身齐出,或稠密如蚕种,摸之不碍手者决死。
发热时,腹中大痛,腰如被仗,乃至报痘而痛犹不止者决死。
发热时,头面上有一片红如胭脂者,八九日以后决死。
发热时,口鼻或大小便俱失血者快死。
发热时,妄见妄语,昏不知人者死。
发热时,腹胀而痛,大叫不止者死。
发热三日之内,其热勿退而反烦躁闷乱,坐卧不安,此外虽清凉内却热也。若见手足冷,腹胀气喘者即死。以上诸证,俱不必治。

痘疹一证,虽原于有生之初,然必因时气相触,内外挟邪而后作。凡痘之轻重,已兆于发热微甚,而吉凶于此亦可判矣。毒轻者易出易,固不必治;毒甚者险证百出,故不得不治。凡治此者,于初热时,急宜用轻扬之剂,汗以散之,但使外感之邪,脏腑之毒,皆作秽汗,尽从毛窍中出,则毒瓦斯已减其半,而重者可轻,危者可活矣。即如痘中一切变证,亦无非毒瓦斯欲出不能之所为,一经表散,则毒从汗去,而诸证亦必自退。然又当察表里轻重,或宜解表,或宜清里,或宜托助元气,孰者宜急,孰者宜缓,有不可执一也。故胡氏曰∶表热壅盛,非微汗则热不解,里热壅盛,非微利则里不解。失此不治,则毒瓦斯渐盛,而逆证随见矣。
散表之法,当知邪之浅深,毒之微甚表邪甚者微散之,则表不能解,无益于事;表邪微者妄汗之,则表气必虚,痘不起发,而反为大害。故惟以得中为贵,亦以微汗为贵,不可过伤卫气也。其有大热不退,肌肤秘密,或气令寒凝之时,则不得不大为表散,一散未应,或至于再,必令身热由汗而退,则毒瓦斯自解,可无患矣。此散之微甚,有权宜也。故凡是痘证,最畏内外寒气,务使表里温暖,但得毛窍中常见津津润泽,亦犹庖人炊笼之法,但欲其松,则皮肤通畅,气无不达,痘必易出易收,无不善矣。
痘疮发热之候,宜乍热乍凉者为常。若遍身如火,昼夜不休,为失常也。此当察其表里,酌宜施治。
痘疮初见发热,若无虚寒等证,固不得骤用温补,以助火邪,恐致鼓扇痘毒,则反资大害。
若无实火大热等证,切不可因其发热,妄用寒凉,必致败脾泄泻,则为害尤甚。此时医之通弊也,大宜戒之。
既经表散之后,须谨避风寒,若使外邪再感,则皮毛闭塞,热毒必将复炽,汗而再汗,必不能堪。又切戒生冷水果,若误犯之,恐寒湿伤脾而为泄泻不食,则无不致害。
表散之剂,凡初见发热,状类伤寒,未知是痘非痘,即当先用汗散。此时欲散表邪,即当兼调营气,宜以柴归饮为第一,惟大便不实者勿用之,以其性多润也,其次则苏葛汤,再次则升麻葛根汤,或只用加减参苏饮亦佳。若冬月寒胜之时,或气体壮实,表不宜解者,麻黄,必要表出一身臭汗为佳,但使热退身凉,苗则轻矣。若初发热,有恶寒身振如疟之状者,阳气虚也,宜柴葛桂枝汤加黄 主之,痘出即愈。
清解之剂,用治表里而兼清兼散也。凡热之甚者毒必甚,若身常有汗而大热不退,或兼烦躁热渴者,此其内火熏蒸而表里俱热也,两解之,宜连翘升麻汤,或如圣汤。若身热烙手而目赤口干,二便热秘,烦闷不安者,此表里俱实也,宜柴胡饮子,甚者大连翘饮双解散,或调益元散以利之。
表汗已透者,不得再汗,恐外亡阳内伤气也。
发热之时,有腹痛胀满者,必外邪与毒瓦斯相并,未得外达而然,宜参苏饮砂仁,温而散之。
初热时,有惊搐谵语者,是为痘搐。微见而随止者不必治。若元气强壮而搐之甚者,宜羌活散调制过朱砂以表之。若痰涎壅盛,喉内作声者,宜烈生姜汤,调化痰丸服之,或抱龙丸亦可。
此时渴欲茶水,只宜少与葱白汤,既可止渴,亦可疏表
痘疮首尾皆畏泄泻,宜检本条速为治之,否则内溃脱陷之祸,不可胜言也。
徐氏曰∶凡解表之药,必在红点未见之前,如热之甚者,邪毒必甚,宜败毒散参苏饮,调三酥饼。
张冀之曰∶凡痘疮一见红点,便不可用升麻葛根汤,恐发得表虚也。程晨峰曰∶治痘者不可轻用升麻,恐提气上冲,引动肺气也。按此二家之说,是皆治痘之大要,甚属有理,但其中亦有宜否之辩。如阳气下陷,不能透达肌表者,则暂用升麻,固其所宜。又或虽见红点而表有热邪未解者,则仍宜解散,亦不可缓。些二说者,虽不可坚执,实不可不知也。
吴东园曰∶初热时,只有二事,惟去邪扶正而已。邪热盛则去邪而正气自旺,正气衰则扶正而邪热自退。正气盛而痘自发,热为痘用,则不为害矣。邪气退而正气不受烁,血脉充裕,则痘自泰矣。于此时看明,下手迟则无济于事矣。

痘无论疏密,只要毒出得尽而无留伏,其发以渐而透,其收以期而净,岂尚有余毒哉!若出不能尽,发不能透,收不能齐,其人自有余热,或渴而腹痛吐泻,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精神昏惯,四体倦怠,饮食减少,坐卧不安,是皆余毒未净之证。凡出之净者,作三四次出,大小不一,至成浆收靥之时,于空中犹有补出者,此皆出之尽也。若只始出一层,后无补空之痘,此必尚有伏也,又发之透者,必于手足候之,盖手足部远,气不易达,若能充拓饱满,浆气颇足,可谓发之透也。若只平 不能成脓,此毒虽出而未能旁达四肢,必有留而伏者。又收之齐者,自面而下,痂皮洁净,中无溃烂可谓之齐。若收之太早,或不成痂,此必有内陷之毒也。凡若此者,皆有余毒,须察部位经络寒热虚实,或补或利,或解或散,以平为期。若治之不应不已者,此坏证也,不必妄行攻击。
尽后发热不减者,此有虚实二证,如能食而烦渴,小便赤,大便秘者,实也。宜四顺清凉饮、三黄丸之类主之。若痘后余毒未净,有诸热证者,惟大连翘饮为最佳。如大便不秘,小便不赤,坐卧振摇,饮食少进者虚也,宜调元汤,或五福饮芍药之类主之。
《心鉴》云∶痘后余热者,虚热也。虚热多发于午后,脸赤唇红,或妄言谵语,切不可作实热治,当用调元汤,或保元汤加黄连,热甚者,宜大连翘饮。若妄用攻下,使胃气一虚,则变生他患,致成坏证,不可治矣。
徐氏曰∶痘后余热不除者,当量其轻重而治之,大热则利小便,小热则宜解毒。盖利其小水,使心火有所导引,虽不用凉药,而余热自无容留矣。小热宜解毒者,盖小热不解,恐大热渐至矣。
利水者,宜导赤散解毒者,宜犀角地黄汤。若但身表发热而别无他证者,止宜柴胡麦门冬散

用手摸热有三法∶以轻手扪之则热,重按之则不热,是热在皮毛血脉也。重按之至筋骨之分则热蒸手极甚,轻手则不热,是邪在筋骨之间也。不轻不重按之而热,是热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脉之下,乃热在肌肉也。
仲景曰∶脉虚则血虚血虚生寒,阳气不足也。寸口脉微,为阳不足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王氏曰∶病热而脉数,按之不鼓动,乃寒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形证似寒,按之而脉气鼓击于指下盛者,此为热甚,拒而生病,非寒也。
东垣曰∶发热恶热,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或目痛鼻干,但脉洪大,按之无力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当以当归补血汤主之。又有火郁而热之证,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者,虚也,当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如能食而热,口舌干燥,大便难者,当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以泻火保水。又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夜发热烦躁,是重阳也,当急泻其阳,峻补
立斋曰∶脉浮或弱而热,或恶寒者,阳气虚也,宜补气。脉涩而热者,血虚也,宜补血。脉浮数发热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脉沉数发热而痛者,邪在里也,当下之,午前热者,补血为主;午后热者,补气为主。左手脉小于右手而热者,用血药多于气药;右手脉小于左手而热者,用气药多于血药。

王太仆曰∶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当治其心。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夏止,悠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当补其肾。故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
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热收于内。又热不胜寒,是无火也,寒不胜热,是无水也。夫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热之不久,责之心虚;寒之不久,责肾之弱。
治者当深味之。
立斋曰∶疮疡发热烦躁,或出血过多,或脓溃大泄,或汗多亡阳,或下多亡阴,以致阴血耗散,阳无所根据,浮散于肌表之间,而非火也。若发热无寐者,血虚也,用圣愈汤。兼汗不止,气虚也,急用独参汤发热烦躁,肉 筋惕,血气俱虚也,用八珍汤。大渴面赤,脉洪大而虚,阴虚发热也,用当归补血汤。肢体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阴盛发躁也,用四君加姜、附。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序幕,而且常为凶兆,尤其发不起热更是不祥之兆。内伤发热最为复杂,其中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常常是某些隐匿着的全身性疾病的预兆……

外感发热是邪正相争的表现,内伤发热是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的现象。发热正气犹存,机体尚能鼓动的象征。发热包括身热肢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但热不寒,潮热、五心烦热等几种形式。外感发热和肺卫的关系较大,肺主气,敷布卫气,职司卫外,卫阳行周身之表,故外邪上受,肺卫首当其冲。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营卫失和则恶寒发热,故外感发热和肺卫的强弱有密切关系,正如沈金鳌所言:“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外邪袭体,上先入口鼻,外首犯皮毛,如《素问·皮部论》所言:“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此外,外感发热肾气盛衰亦甚为攸关,因卫气根于肾(《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卫出于下焦”),卫阳的强弱取决于肾阳盛衰。如肾气盛者外邪袭体,卫阳立起奋争则发热,外邪即溃;反之,肾阳虚衰,卫阳不足则机体无热以争,外邪长趋直入。正如《伤寒论》所言:“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也”(7条)说明发热并非坏事,表明正能胜邪,是正胜邪却的标志。
内伤发热包括阳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瘀血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发热郁火发热、阳郁发热等十种形式。内伤发热和脏腑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气血精液不足等因素相关,属实的又和情志、瘀血痰食有关。
脏腑的角度来说,内伤发热与肝肾更为关联,因“肝为罢极之本”,《素问·生气通天篇》曰:“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出劳倦发热的联系甚为攸关。肝主疏泄,如情志受伤,木失条达则郁火内起,说明肝与气虚发热郁火发热最为密切。因此,郁火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皆能预报肝的病理状态。
肾寓真阴真阳,肾真阴真阳的盛衰对内伤发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真阴亏损能引起阴虚发热,所谓水不制火,真阳衰败则产生阳虚发热,所谓火不归元、性质属阴盛格阳的无根之火。
心主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心气不调,气血失运,致郁血内阻、瘀血内结而发热,即所谓瘀血发热脾主运化,脾运化不健,痰浊内生,壅体内可导致痰证发热,如痰瘀互结、壅血脉,亦能导致瘀血发热
综上所述,外感发热与肺、卫、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而内伤发热则与肝、肾、心、脾甚为攸关,说明发热脏腑阴阳营卫气血密切相关,故通过发热可预测内脏的状况。

一、发热温病的重要先驱症
发热温热性疾病的早发症,根据发热的形式可以对温病的种类和阶段进行预报。如发热微恶风寒风温的前兆,属表热证的性质。而春温发热特点则是高热烦渴不恶寒,属里热证特点。暑温则以壮热、烦渴、汗多起病为主。身热不扬,汗出不凉又为湿温发热的特点。寒热,邪在少阳则为伏暑初起的热型征兆。此外,日哺潮热为阳明腑实的标志,身热夜甚为热劫营的先露,夜热早凉,是余邪留伏分之外兆,而持续低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又为真阴不足、邪少虚多之候。
上面所论述的发热特点是他觉体温高(即体温表可以客观测出温度高于37℃),多为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肺炎伤寒副伤寒菌痢传染性肝炎疟疾等病的外兆,且往往是这些疾病的先兆症,说明发热温热性疾病的重要警号。
二、发热为内有诸火的标志
(一)发热为内有阳性实火的外兆
脏腑阴阳失调、阳热亢盛、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内火生热而出现温高烦热。如心火暴盛的狂证,痰火内燔的癫痫肝火亢盛的眩晕肺火灼炽的咯血,肾火过亢的遗精脾火内炽的消渴膀胱火灼的溺血、淋症,小肠经火炎的口腔溃疡等。这一类疾患皆为阳热旺盛,脏腑功能偏亢,代谢水平较高,产热量过大所致,故有一定的热象,称为阳火。在内伤发热中为阳盛发热,特点为自觉体温较高(体温表测量温度并未升高),此类发热大多提示阳火内充。临症多见于一些代谢性过亢的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糖尿病等,以及某些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病理性偏高的疾病,如肾上腺功能亢进(柯兴氏综合征)、脑垂体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等。还有脑部的一些神经、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癫痫和脑血管病如高血压中风等,发热常是这一类疾患的重要外兆,临床价值颇大。
(二)发热为内有郁火的先兆
七情六郁为患,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致发热,谓郁火发热。肝经郁火的特点在于自觉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此种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及男、女更年期综合征。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发热即类似于郁火发热。发热时间多无规律,同样为五心烦热,且可随患者主观意识为转移,尤以焦虚型患者为典型。凡不明原因的自觉发热伴有情志不舒、胁肋不适、忧抑或悲观者,则为郁证发热的暗示。
(三)发热为内有虚火的信号
虚火,是内伤发热的主要机制,虚火包括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等。
气虚发热主要为中虚发热病机为脾胃受损,中气不足。临床上,如发热伴有明显的劳倦乏力、食少,发热时间多在上午,则为气虚发热的预兆。如《素问·调经论》所言:“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胸中,故内热”。
血虚发热主要为肝血不足,如见发热,并以面色萎黄、唇色苍白、心悸气短为特征的,又往往为血虚发热的信号。
阴虚发热为素体阴虚,或汗、吐、下后伤津亡血,以及久病阴液耗损,导致不敛阳,虚热浮,引起发热,又称劳热。如《素问·调经论》说:“阴虚则内热”,《素问·逆调论》曰:“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临床上,见发热手足心热骨蒸盗汗,并出现于黄昏或夜间的则为阴虚发热的信号。其中,肺痨发热为典型的阴虚发热。现代医学多为慢性全身性感染,如梅毒结核、寄生虫病等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上述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皆可称为劳火,凡出现这一类发热均应警惕脏腑内虚气血失调的潜在。
(四)发热阴火的外露
阴火,指肾阳虚惫、阴寒内盛,致真阳格拒于外,残阳浮越于上产生的发热,为元阳败竭、火不归源所致,此种发热最为凶候。临症凡见发热虽高却伴畏寒肢冷,口不渴又欲盖衣被者,皆为阴火凶象。正如《伤寒论》第11条所说:“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指出此类发热的实质为内真寒、外假热,所谓阴极似阳。《伤寒论》谓之戴阳症或格阳症,如少阴寒化证的通脉四逆汤证即是(《伤寒论》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类发热,提示正虚邪陷、阴盛格阳,出现于伤寒后期,为正气溃败,真阳衰竭的危象。
三、发热为内有痰、食、瘀、毒的标志
(一)痰火 为感受痰毒,郁而化火,或肝郁脾虚致痰火郁结的发热。分为有形痰火及无形痰火两类。有形痰火多为肝郁脾虚,痰火胶结,郁阻于肺或经络。凡发热伴有骨蒸盗汗、咳痰咯血颈项串珠累累形体削瘦,皆为痰火的信号,如瘰疠瘿瘤肺癌等。无形痰火则属肝火暴张、阳气独盛、痰热上扰清窍,或胶固老痰阻结心窍。如狂症一类疾患,临症见除发热外,还兼有狂暴躁扰,捶胸顿足之苦者,应视为无形痰火的警号。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即是。现代医学精神分裂症狂躁型就属于痰火扰心之类。
(二)食火 指伤食发热。所谓伤食发热,指暴饮暴食伤于脾胃,致不能运化饮食滞所产生的发热。多见于小儿,如见手心烫及苔腻纳呆、腹胀呃嗖,则为食火的外兆。
(三)瘀火 指瘀血发热。凡瘀血停阻、气血壅遏血脉不通引起的发热是谓瘀血发热。如《灵枢·痈疽》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唐容川亦说:“瘀血腠理,则荣卫不和,发热恶寒……瘀血肌肉,则翕翕发热自汗盗汗”。临症见长期性夜热,并伴有善忘舌质紫黯等征象,应警惕内有瘀血的可能。此外,太阳病不解,在表之邪热深入下焦,结于膀胱,形成的瘀热症,称为蓄血症,属蓄血发热,亦属瘀血发热之范畴,尤须提及,温病中,热毒炽盛,深入血分,瘀热互结,气血两燔、吐血衄血便血溲血,此类瘀热病势甚为凶险,病情可骤转危殆。现代医学中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血管内凝血(dic)便属这一类情况。临症大凡温热性疾
病的极期,出现高热伴昏厥、出血者,多为瘀热互结,气血两燔的凶讯。
(四)毒火 为各种疮疡肿毒化火内淫所致的发热。如阴证,火毒内攻的发热最为险恶危笃。此外,流火丹毒亦为火毒中较凶险的毒,皆属于脓毒血症发热,临症时要引起注意。
以上说明痰、食、瘀、毒皆可导致发热,根据发热特征,能预报各种发热性疾病潜在的可能。
四、热病的凶兆意义
发热本身是一种正邪交争的保护性反映,是人体重要的病理信号,发热象征人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表示正气尚能抗胜邪气。如不能发热则为正衰邪陷的凶兆。如有的病人临床症状很重却发不起热来,暗示预后不良,多发生于老弱素禀元虚感受外邪者。反之,若发热太过,所谓超高热,即温度超过41℃以上,为不祥信号,多出现于温病极期,如伴发神昏谵语抽搐者更为凶讯。并以颅脑疾患较为多见,如脑炎、脑膜炎等。心内膜炎、中毒性肺炎一类急性炎症,尤其疔疮走黄和一些急性感染,相当于现代的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由毒邪内攻引起的超高热亦为恶兆。
另外,阴盛格阳的“假火”,发热具见戴阳证(或格阳证)、神志昏愦等亦为凶讯,预后往往不良,常出现于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的危重期。其他,恶性肿瘤伴有恶病质的长期发热,亦为不祥之兆,如白血病发热和一些晚期癌发热皆为凶讯。另外,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反复发热称为痨热,亦属恶讯,如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即是。至于周期性发热除考虑慢性潜在感染之外,尤应注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代谢障碍以及神经精神性发热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可大致区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而且以感染性发热为常见。感染性发热是由于感染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而非感染性发热原因很多,可见于大手术后,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肿瘤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在临床上医生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判断病因,给予用药。近年来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许多病人发热时,存在滥用抗菌素的现象。本节主要介绍正常体温及体温的生理性变异、热度高低、热程分期、发热伴随症状辨病,以利于患者协助医生诊断治疗,并使患者了解发热的原因,避免滥用抗菌素、退热药而干扰医生诊断,贻误病情。

(1)发热寒战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急性溶血性疾病
(2)发热伴眼睛充血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类似兔眼表现。
(3)发热伴出血 常见于重症感染和血液病。前者如重症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后者如急性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
(4)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并伴触痛 可能为局部感染所致。如全身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有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5)发热关节肿痛 可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鲁菌病、结核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6)发热伴有皮疹 常见于出疹性的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
(7)发热咳嗽、咯痰、胸痛 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8)发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常见于消化系统疾患。
(9)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腰疼 常见于泌尿系感染
如上所述,发热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患者切不可误认为发热都是由于感染引起而滥用抗生素、退热药。尤其在出现以下情况时,更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①高热持续不退;
②长期低热;
发热伴异常消瘦;
④高热突然下降到正常体温以下;
发热伴剧烈头痛
发热伴面色发黄

不拘早晚发热,俱用万全汤神效。
柴胡白朮黄芩神曲( 各参分) 白芍麦冬( 各壹钱) 当归( 伍分) 茯苓( 贰分) 甘草苏叶( 各壹分) 山查( 参个)
水煎服。
冬加麻黄壹分,夏加石膏参分,春加青蒿参分,秋加桔梗参分,有食加枳壳参分,有痰加白芥子参分,吐加白蔻壹粒,泻加猪苓壹钱,小儿诸症,不过如此,不可作惊风治之,如果有惊风,加人参伍分,其效如神。
凡潮热、积热热,乃脾积寒热,俱用姜梨引。
柴胡人参黄芩前胡秦艽甘草青蒿各壹分,童便浸晒干,生地一寸,薄荷二叶,或生梨生藕一片,水煎服,甚效。

证名。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详见有关各条。


麻疹非热不出,然有微热,有壮热,有乍热潮热复热之不同。微热者热轻而不壮,惟初起为宜。正出之时,热不可微,微则不能透表,将没及没后见此,为疹毒已尽,不须服药。壮热者经日不退,正出时是为正候。若初起壮热,直至已出不少减,其症必重。没时壮热不退,尤为不宜,急当用药清解,热退神安,方可无虑。然亦有没后壮热口干唇燥,昏睡沉沉,服清凉解毒之药,热退身冷如冰,少时又复大热,再投以芩、连之类,全无应效。而且面色青惨,喉作鸡声,头摇泛,气喘神昏,此为中气虚寒,浮阳外越,有不得终日之势。非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冲开寒痰真阳内府,速用熟附汤,或加肉桂胡椒炮姜之类,接用附子理中汤,合六味丸料,去泽泻丹皮,加枸杞子破故纸,庶使寒消阳复,风熄痰平,再加枣仁、白芍五味子,以敛其,所谓甘温能除大热,正此意也。有热数日止,过数日又热,或一日间早热午凉,中热暮止,均为乍热,未出时见之,毒邪难透,宜疏散,正出时见之,恐毒攻内,宜疏托。若没后乍热,毒邪未尽,当凉解分利。又有一日一度,如潮水之信,来不失期曰潮热。初时必无此症,出尽及没后,气血两虚,营卫之行,失其常度,故热应时而作,宜益阴退阳,乃为正治。复热者热已退而复发,亦没后有之,是余毒未尽,治宜凉解总之疹子出透,其热当减。倘仍大热者,宜化毒清表汤,疹已收没而身热者,宜柴胡清热饮